小学美术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艺术教育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也逐渐成为学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经典艺术作品、观赏名画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各种形式的美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之美。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幅艺术作品,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细节,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同时,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

三、提倡学生参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亲身参与艺术创作,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还能增强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雕塑等,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开展综合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还可以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开展综合艺术教育。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使学生在多个艺术领域中得到全面的艺术熏陶和素养的培养。

五、营造艺术欣赏的氛围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营造艺术欣赏的氛围。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家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艺术,例如与孩子一起观看艺术影片、读艺术书籍等,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方法美术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孩子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呢?本文将提供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一、培养艺术欣赏兴趣培养艺术欣赏兴趣是开启孩子艺术之门的首要步骤。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多引导孩子接触艺术作品,给予他们多角度、多元化的艺术体验。

可以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观看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孩子亲身接触创作过程,并与艺术家进行交流,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二、培养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要想培养孩子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可以通过教授基本的绘画技法,如线描、色彩运用等,让孩子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

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习欣赏名画、名家作品,让他们感受大师的创作精神和艺术魅力。

通过参与绘画比赛或展览,让孩子亲自实践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批判思维。

三、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拓宽孩子的艺术视野,给予他们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绘画,还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

可以组织学校音乐会、舞蹈表演,邀请艺术团体来校进行演出,让孩子感受不同形式艺术的魅力。

此外,可以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如户外写生、设计手工艺品等,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美术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纸上或画布上,而是应与其他学科结合,实现跨学科融合。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可以以名画为话题,让孩子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开展相关写作或讨论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绘制展示数学知识;在科学课堂中,可以通过绘制实物模型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这样的跨学科融合既增加了学科间的联系,也丰富了学习内容,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时,教师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鱼龙混杂的信息爆炸时代,庞大的信息在学生身边环绕,为了减轻低俗化审美对青少年一代的迫害,有必要在小学中开始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根源切断问题。

本文重点提出部分具有针对性的审美能力提升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加强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憧憬。

标签: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引言:审美,是建立在人们对万物的认知上,糅合世界观、当下的心境形成的社会性活动。

人可以通过审美活动来扩宽自己精神世界的边界,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审美活动是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构建良好价值观的一个输出点。

但是学生处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美’的概念早已模糊,因此急需教师加以指正。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创造美与发现美的能力,正确科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用更宽阔全面的视角去对待身边的小美好。

一、贴合学生年龄,打破自然、生活与课堂界限小学生的年龄处于6-9岁之间,正是处于接收新观念,接收新知识体系的时候,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思维跳跃性强,富有联想性,也是感觉和知觉开化的最佳时期。

此时让学生接触自然,是有利于学生建设美学基础的。

当下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将教学地点禁锢在班级中,比如在“美丽家园”这一课中,传统教师会让学生在教室里凭借想象创作,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建议教师可适当打破自然、生活与课堂之间的界限。

如带学生到附近的公园、街道等等进行课外活动,真正亲近大自然,激发心灵感知度,提升对生活的感知度。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于美学并没有完整的概念,教师在教育上也不可一味重视感受而忽略理论知识的传输,要告知学生美的理念和标准。

同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不如成人,在理论之中应夹杂实践,帮助学生理解消化。

如二年级美术下册中“点、线、面”这一课中,教师可配合简单的图形进行拆分讲解,以火柴或棉签作为教辅工具,请学生上台演示,或者分为几个教学小组,请学生自发创作,不同小组之间进行比拼。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他们欣赏、理解和创造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小学美术教育能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向学生展示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分析,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结构等要素,培养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喜好和理解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美术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综合性的美术课程,包括绘画、手工制作、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艺术家和文化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知识面。

小学美术教育可以通过评价和展示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评比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美术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欣赏和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创作活动、课程设置以及评价和展示作品等方面的努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能够欣赏美,理解美,并能运用审美能力,创造美。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1)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由于美术是一种静态的造型艺术,要欣赏美术作品的美,必须以直觉感受的方式去感知对象。

要通过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感性状貌,以及美术家所使用的线条、明暗、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段,对整个外部形态产生一种直接感受。

在最初欣赏作品时,感情往往多于理智,欣赏者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动情,有时会产生兴奋、喜悦,有时又会沉思、落泪,引起某些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学生一看到凡·高的《向日蔡》时,立刻就被它那强烈的色彩所感染,让学生来描述一下对这幅画的感受时,他们争着说这幅画给人的色彩感觉太强烈、太刺激了,每朵花都像一团火,它们在画面上燃出激情的火焰。

此时,学生在感情上与这幅作品产生了共鸣,再问学生:这种强烈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说:是色彩,强对比黄色与蓝色的关系以及造型,也许初中学生的感受还比较简单、浅显,但这确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美术欣赏虽然依靠直觉感受,但这种直觉却经常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

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能够启发欣赏者的审美意象,诱导人们在欣赏中进行各不相同的创造,从而获得欣赏的极大满足。

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就要诱使学生们调动他们自己的一切生活经验、知识、记忆和感情,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给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补充和丰富,在头脑中重新联想和想象。

(3)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培养审美理解力。

美术欣赏又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感受和理解互相促进的心理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让学生能够去感受、鉴赏艺术,能够进行艺术的创作。

审美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术术素养,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而具备的。

小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就是要提升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以及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审美能力引言:在素质教育理念事实以后,小学美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怎样通过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丰富美术教学的手段,提高其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1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能力我们的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小学美术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教育,还需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来说就是重要的意义。

如果进行科学的审美教育,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也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美术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情感小学生都是比较爱玩儿的,比较活泼,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的话,那么学生们就可能没有什么兴趣,有些更是会有抵触的心理。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通过更有实践性,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那学生能够自己去感受美丽,发现身边的美术元素,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质量[1]。

1.3发现生活的美好,树立积极的态度小学美术教学不但要进行美术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掌握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去感受生活中的美术,体会其中的魅力。

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但他们可以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于美有更高的追求,让他们有更强的能力去进行美的创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2]。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导语:美术课是小学生在学校中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的色彩,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或者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学生亲身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表现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色彩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观察和欣赏艺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者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机会。

可以通过教授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如绘画、雕塑、拼贴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艺术与文化密不可分,了解和认知艺术文化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和艺术流派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艺术形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通过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审美能力。

通过对艺术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如何通过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通过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通过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就像一位引导者和启发者,老师们在每堂课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像园丁一样,耐心地播种着审美的种子,并精心呵护这些嫩苗,希望它们在未来开花结果。

首先,老师们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周围的世界来激发他们的审美感。

他们会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树叶的纹理、花朵的颜色,感受光影带来的变化。

这些简单而真实的体验,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视觉感知,也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老师们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窗户。

他们展示给学生各种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让学生们在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中感受艺术家们对世界的表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心去感受艺术背后的情感和意图,培养了对美的敏感和理解力。

此外,老师们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如素描、水彩、立体构成等。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观察、分析、表达,培养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老师们像激励者一样,为学生们点燃了对艺术探索的热情和勇气。

最后,通过展览和分享,老师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平台。

他们组织班级展览和校内比赛,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展示和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他人的作品,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的来说,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授绘画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老师们以担任者的身份,用心呵护每个学生的艺术梦想,引导他们在审美的海洋中航行,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片艺术的田野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景。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第一步,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一些明星作品或者名人作品,或者带领学生前往美术馆、画廊等文化场所,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艺术,进而了解并探究艺术中包含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独立思考并展示自己的独特创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不同自然物象、人物肖像、还原生活场景或动漫人物等作品,帮助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进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想象力和判断力。

此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重视色彩在艺术中的作用,通过学习、比较不同颜色和颜色的搭配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同时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提高学生的艺术融入能力,就要进行多角度的文化艺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讲解绘画技法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如古代人物肖像、民俗风情、历史建筑等,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四、关注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在使用不同材料和技法的过程中进行尝试和改进。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发掘自己的潜能。

总的来说,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和坚持的过程。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兴趣、提供艺术素材、创设艺术氛围、激发创造力。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装饰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

2. 引导学生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3. 讲解艺术作品:通过讲解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二、提供艺术素材提供艺术素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丰富的画材:给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画笔、颜料、纸张等画材,满足他们的创作需求,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2. 提供经典艺术作品: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让他们了解到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和魅力。

3. 提供创作主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创设艺术氛围创设艺术氛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1. 组织美术活动:定期组织一些美术活动,如艺术展览、美术比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增加他们对美术的体验和感受。

2. 墙面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 艺术观摩:组织学生去参观一些艺术机构,如美术馆、画廊等,让他们接触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激发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1. 开展创意绘画: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绘画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2. 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素描、水彩画、立体造型等,让他们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乐趣。

如何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能力以往小学美术教学只注重教授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打消了学生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这不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成长与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和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标签: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美术教育备受重视,但具体实施的小学美术教学依旧存在诸多不足,难以良好地教授和培养学生,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对此,美术教师应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调整和优化美术教学,以便良好地教授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美、发现美,创新创作美术作品,表达思想美、艺术美、意境美。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价值(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国家越来越注重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情况下对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各个阶段教育教学都应不断创新、优化调整。

就以小学美术教学来讲,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授,还要注重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而以往所实施的小学美术教学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更不要说注重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为了改变现状,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注重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特定场景等让小学生感受到美,并受到“美”的影响,滋养自身的内心,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逐渐形成美好的人格[1]。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思想、行为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他们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均不成熟,加之以往美术教学比较僵化、呆板,难以让学生感受到乐趣,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不断提升自身美术创作水平。

而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进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感受和体验自然之美,如此势必能够改变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印象,对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摘要】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学生将在美术课堂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应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

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经验将对其整个人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其成为对美有敏感、对生活有情趣的人。

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重视和加强教学实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审美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课堂、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创造力、想象力、欣赏、评价、艺术作品、审美情趣、独立思考、表达能力、重要作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影响。

1. 引言1.1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在当今社会,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小学美术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越来越受到重视。

审美能力不仅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之一。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美术课堂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在视觉和审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和判断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画面意义和感情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审美观点。

通过小学美术课堂的培养,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审美能力,更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应该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审美情操和自信心。

小学美术课堂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这里的经验将对其整个人生产生积极影响。

2. 正文2.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具体的操作中需要师生共同配合,要广泛的吸收前人的教学经验,合宜的筛选教学素材与方式,提升教学的可执行性。

注重师生互动沟通,加大生活实践的积累,从而优化整个教学水准。

小学美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美术教育本身是一种艺术类教学,其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更是培养学生一种更优的审美能力,可以有效的达到陶冶情操,感化心灵的作用。

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注重传统主修课程,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也是其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甚至会影响到个人更深远的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好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促使能力培养的高效性。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基本注意事项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单纯的讲述课程,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要让学生审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不能呈现出单向的灌输,艺术审美能力需要在交流互动中互相了解提升,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要充分的意识到审美能力的多样性,不能过多的局限学生的审美角度,要保持开放的状态。

避免笼统一刀切的强制性让学生选择某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改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电教化的教学使这门艺术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我们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用怎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1.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

所以在学习中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制作课件,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

2.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

浅析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

浅析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

浅析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升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呢?一、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要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通过大量观察才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感知。

可以通过寻找一些美术作品或者自然景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对所观察到的对象进行描述和感受,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引导学生进行画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丰富的艺术教育除了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之外,丰富的艺术教育也是提升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关键。

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大量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从而提升他们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邀请一些艺术家或者美术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艺术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美术的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三、提倡创新和表达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需要提倡创新和表达。

在美术教育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绘画、手工制作或者合作创作,并在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和分享,从而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感。

四、注重审美教育五、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提升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显有教育工具如幻灯片、视频等,可以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

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来寻找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美术教学资料,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水平。

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推广,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其中,小学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的关键阶段之一,也是从孩子审美能力的培养着手的重要时期。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小学生对美的感觉是最敏感的,但他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完整和深入。

为了加强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1、多善于赞美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老师要多多赞美孩子的绘画作品,以鼓励他们追求美。

可以向孩子展示大量的美术作品、拍摄美丽的风景照片等,让孩子能够认识到美的存在。

2、多引导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自然景观等,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对美的感觉,并且对所观察到的事物产生共鸣。

3、多培养审美情趣孩子的审美情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丰富有趣的形式,通过互动、交流等活动来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美丽的世界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二、提高美感判断力和鉴别能力小学阶段是提高孩子美感判断力和鉴别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美感判断力和鉴别能力:1、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视野非常重要,可以令学生面对丰富的事物,并意识到不同的事物呈现的美是不同的,进一步产生深度的美感2、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如体验式教学等,让学生参与到美术创作中来,并导正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3、活动创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设计创新的活动,提高孩子对美的感受,并培养他们的美感判断力和鉴别能力。

三、增强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增强孩子的美术鉴赏能力:1、融入艺术欣赏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艺术欣赏的教育,让学生体验艺术的魅力和生命力。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提供多样化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从而扩展学生的审美领域,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美术展览、艺术家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并引导他们进行欣赏和思考。

2.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在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素描、剪纸等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对细节和形式的敏感度。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艺术理论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4.提供创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欣赏,还需要通过实际的创作来提升。

教师可以组织课外美术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进行自由创作,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观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户外写生、拍摄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作品展示等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提供创造性的任务和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比如,给学生一个主题,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和创作一幅作品;或者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四年级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审美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和媒介美术课堂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材料和媒介,如颜料、铅笔、炭笔、彩色纸张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和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媒介,探索他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树木、花朵、建筑物等,帮助他们观察和感受事物的美。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学习艺术史和名画欣赏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名画,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史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通过欣赏名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四、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课堂中,学生可以参与各种美术创作的活动,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艺术技法和知识,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

五、展示学生作品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邀请其他班级或家长前来欣赏。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展示作品,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接受他人的评价和肯定,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在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潜能,只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指导,他们就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美的世界里不断成长和进步。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一、核心素养的概念和美术教育核心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中所需的基本素养,如认知素养、情感素养、思维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等。

而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指个体通过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

二、培养感知能力感知是审美活动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品模型,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可以安排学生观赏各种题材的绘画作品、雕塑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结构、比例、线条等方面去感知、体验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享受能力。

三、培养理解能力理解是审美活动的第二步,也是深入感知的过程。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幅画作,然后问学生这幅画表达了什么情感、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画面中有哪些细节值得我们关注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四、培养评价能力评价是审美活动的第三步,也是审美活动的高级阶段。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客观的眼光,从作品的表现形式、创作手法、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评价。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作品评论活动,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审美评价能力。

这种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五、美术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其他核心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情感情绪管理能力等。

在美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创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通过讨论、分析、比较等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分析、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他们能够更加理解、欣赏美术,更好地享受美的力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美术教育是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美术之中,感受美术所传达的信息。

在课堂中,通过布置展示区、品鉴区等区域,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特色和魅力。

同时,在美术展览、美术素材的搜集、展示场馆等方面积极推进,使得学生不仅是在教室中修炼美术素养,也是在外部世界中体验美术教育的魅力。

二、教学设计要多元化教学内容要多元化,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避免传统的画画、泥塑等模式,透过多元化的方式教授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例如通过电影、音乐等音像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视觉感受,或者是摄影素材、天然物品等向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感受。

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丰富视野,先让学生通过多元感官体验不同的差异,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三、教学互动鼓励集体讨论在课堂中多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默画、集体画、群体讨论等,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自我反思自己的绘画水平,借助学科交叉的方式,透过其他科目学习材料等方面,创造性地探讨艺术学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上手,通过实际绘画、观看实件作品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地关注学生个人的审美倾向。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经验等方面,来更好地指导他们,让他们在艺术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种感受方式。

在课堂中,可以精心组织,针对学生阅读习惯,带领学生深入阅读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我。

五、注重多维知识的涵养审美观不仅仅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观理解,也是对于世界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分析、解构和切入角度,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经济背景等整体知识的把握,来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阐述,帮助学生从更为广泛的视角来审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课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摘要:我从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美、鉴赏美、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能力是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美术的始终,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美术的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都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

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美术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缺少的是发现。

”但是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观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

利用电教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设计生动优美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发现美。

逼真的屏幕图像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难以描绘的问题进行了形象化的处理,大大地简化了教师在课堂上费事劳神的重复机械劳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十分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重视师生关系与审美个性的培养
(一)美的课堂氛围的建立
课堂氛围是指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在乡村少年宫的教学,拘谨的程度、灵活性、结构、焦虑、教师的控制、主动性以及激励作用等。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审美型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谐,易言之,美的课堂氛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生活于其中能够感受到愉快和满足。

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每个个体置身其中都能感觉到轻松和自然,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

1.指导与合作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要在深入熟悉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理解他们,包括他们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同他们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让他们时刻感觉到教师是在同他们一道学习,共同进步。

2.教学氛围
从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来看,教师要体现国家对学生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即包含着社会对个体的指令般的制约。

但是,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上来看,教师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正确
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的关系,并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美的师表
所谓美的师表,即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的美。

从德育(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师表之美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德育潜能。

(2)改善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效能。

(3)使学生的品质得到质的飞跃。

三、体验审美乐趣
美需要情感为中介,教育教学也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供。

审美的乐趣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欣赏的眼光。

在剪纸制作的过程中让自己能够尝试做有用途的剪纸画,并能够说出各种剪纸画的特点。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制作剪纸画的方法,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感受能力。

四、以情促教,美化心灵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对物体形和色彩的掌握存在着差异,这时候教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对有差异的学生进行辅导,从简单的形抓起,鼓励他们画简单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到对美术的好感。

如画单个物体(苹果、桃子等)等学生对简单的物体画熟练以后,我叫他们画组合画,比如画一个苹果,再从苹果中画门、窗户等,添加点小人、动物的装饰,让学生知道如何画组合画。

对待构图学生经常会忘记,教师要反
复强调说明。

对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功底后,培养他们对美术课中的审美能力。

进一步感受到美术丰富多样的表现性,更加关注对美术文化的学习。

美化自己的环境。

以情促教还要求教师要善于跟学生家长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逐步地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使得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充分地体现出了小学美术课程的价值。

拿一张生活中的风景照片,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体验从美术角度分析一张图片,对待图片的角度及选景是摄影者的一大问题,这就要从美术的构图来把握。

这样更能发现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认识到美术无处不在,并感受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五、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审美能力?最重要就是在正确审美观的指导下。

在美术审美实践中锻炼提高。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途径,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记忆以艺术手段呈现出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如对节日的装饰的欣赏,学生会有对装饰的感受不同他们的欣赏角度也就不同了。

这就是审美创造性的充分体现。

学生通过审美创造、发现、彰显了美。

在这种意义上,对美的欣赏也是一种创造,在对美的欣赏中也提高了主体的审美创作能力。

审美意识和能力将是伴随学生一生,对学生进行审美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情境,可通过多种途径,如课件、图画、音乐、幻灯、制作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

六、教师正确鼓励和指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美术绘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顾及每一位学生,不能只注重少数好学生。

教师可让全班同学从绘画中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物体的形及色彩的合理搭配。

随着绘画量的扩大,可以逐渐增加审美内容,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与一体化,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环境。

当然每个班总有跟不上进度的或家庭特殊的学生,作为美术老师的我只能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寻找出这些学生没有掌握的形及颜色的把握,最终实现自己对绘画的兴趣及审美能力的培养。

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我们要紧密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创造性的运用蔡元培教育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7):143-143.
[2]《美术》书一年级下册―第15课春天的色彩[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美术》书二年级下册―第18课节日的装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