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水产养殖概述

合集下载

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经过多年实践与调研,在国内满足条件的**理想、**适合在工厂化车间养殖的水产品种是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能够做到养殖周期短(70天出售)、投资少、回报高、占用资金少、周转回收资金快、风险小,切实体现出工厂化养殖优势和高效率。

一、工厂化养殖硬件设施要求与室内养殖、大棚养殖、露天大塘养殖相比,工厂现代化养殖对虾要具备相应硬件条件。

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流水养殖、活菌养殖、循环水养殖。

工厂化养殖对设施的要求很高。

1. 养殖池塘小型化:理想面积在30-500平方米;2. 池深:土建池深1.0-1.5M,考虑建设成本,以及养殖过程中对虾应激跳跃出池因素,池深不到1.0M的可以在四周拦网解决;3. 养殖水深:在不同水深的实际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现,水深在60-120CM之间完全能够正常健康养殖成功对虾;4. 池底:为便于顺利排出粪便和剩余残饵,建造时池底要成锅底型。

根据面积大小,锅底深度不同,面积越大锅底越深;5. 进排水系统:养殖用水温度、盐度高低能够人为调配;水量大小可调;做到进排水快捷方便;6. 蓄水池:还要建造满足车间用水的高位大容量蓄水池,方便统一调配水指标、对水质进行处理;7. 车间空间恒温:外界四季温度变化对工厂室内空间的影响越小越好,尽可能做到恒温状态;8. 气泵:所安装气泵,其功率大小要根据养殖水体科学配置,分配到每个立方米要达到20-24瓦要求;9. 循环水设备:可选项,条件好的可以选用,使工厂化养殖节省成本变为可能。

提示:工厂化内部养殖池塘的建造应咨询多年从事工厂化养殖、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所建造的工厂化设施才能一次性达到对虾养殖要求,具备实用效果。

目前,在我国河北的秦皇岛、唐山、黄骅地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山东的滨州、潍坊等地的工厂化对虾养殖场,实际上多数是对原有海参育苗池、多宝鱼等养殖池的简单改造,进而上马对虾养殖。

由于**初不是为了养殖对虾而设计建造,不具备专门性,在实际养殖过程存在不少问题。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旺盛的市场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排污和人们生活排污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河流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南美白对虾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着病害频发、单位面积产量低、对恶劣气候条件的抵抗力弱、对水环境污染大等缺点。

因此,优质、高产高效、对环境友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采用在养殖池之间设生物净化器的方式,将养殖污水进行处理,循环重复利用,理论上可以实现了养殖的零排放,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持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讲,就是在具有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氧,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溶解氧,不仅供养殖对象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内水质条件;通过适量换水,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供应和补充有益物质,保持优良的水质条件;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建立一个优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以优质的饲料保证对虾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从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之目的。

工厂化养虾的优点是产量高、多茬养殖和拓宽上市时间,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所有的对虾类中南美白对虾是一个最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虾种。

在无意外情况下,一般每平方米单批可产白对虾4-7kg,一年可养殖4-6批。

二、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基本设施工厂化养虾厂的基本设施有供水和水处理设施、养殖池及保温升温设施、供气增氧设施,废水净化及循环设施。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市场需求量增加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主要还是以较为粗放的换水养殖模式为主,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浪费、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不稳定、排放水有机污染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制约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系统研究和应用实践而形成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依托现代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综合运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强、水质调控、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全年的对虾高效、生态养殖,具备水体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稳定、养殖过程人工调控、尾水达标排放等明显特点,是符合我国新时代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理念的对虾养殖新模式。

二、技术要点1.设施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1.1设施设备主要包含蓄水池、养殖池、水循环处理设备和室外尾水处理池等四部分,养殖池、蓄水池和水循环处理设备可设置在封闭、保温性能好的养殖车间内,养殖池和蓄水池上方屋顶透光,而水循环处理设备安置区尤其是生物滤池上方需避光。

(1)蓄水池:蓄水池水容量应不低于养成总水体的三分之一且能完全排干,主要用于盐度调配和消毒处理,可应用紫外线、臭氧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2)养殖池:长方形圆角或圆形对虾池,材质多以水泥或玻璃钢为主,面积25~100平方米,水深0.8~1.2米。

池底平整光滑,中央设集污区和排水口,以3~5%坡度顺向排水口,并在池底靠近与池壁交接处设置条形纳米微孔增氧管,在保证养殖池充足供氧的同时,有利于水体集污和快速排污。

排水口处设置独立的循环回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分别接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和室外尾水处理池,平时较清的养殖水经回水管道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排污操作时则打开排污管道排入尾水处理池。

(3)水循环处理设备悬浮颗粒的过滤:常用设备有微滤机和弧形筛等,以微滤机为宜,出水水质较好(可通过调节筛网网目、转速及反冲压力等改善水质);弧形筛无需动力和清洗用水,造价相对较低,但出水水质一般。

工厂化水产养殖

工厂化水产养殖

工厂化水产养殖前言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规模化、集约化地进行水产养殖的方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水产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工厂化水产养殖以其高效、可控、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主流。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优势1. 高效率工厂化水产养殖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科学管理,可以控制生长环境,提高水产物种的生长速度。

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工厂化养殖的生长周期更短,产量更高。

2. 节省资源工厂化水产养殖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源和土地资源。

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和合理配置养殖池塘,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用水和土地资源。

3. 环保可持续工厂化水产养殖采用封闭式循环系统,充分控制养殖环境,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农药的使用量。

这有助于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降低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产品质量稳定工厂化水产养殖通过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保证了水产物种的健康和生长质量。

养殖环境的稳定性使得水产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符合市场需求。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1. 自动化设备工厂化水产养殖依赖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如温度控制系统、水质监测系统、饲料自动投喂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养殖环境,保持最佳的生长条件。

2. 循环水处理技术循环水处理技术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利用过滤、氧化和沉淀等处理方法,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保持养殖水体的洁净。

3. 饲料研发与配方饲料是水产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水产物种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工厂化水产养殖需要进行饲料的研发与配方,以满足不同物种的营养需求。

4. 生态环境控制工厂化水产养殖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控制。

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水产物种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应用领域1. 鱼类养殖工厂化水产养殖在鱼类养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控制环境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和科学管理方法,可以使养殖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具有节约用水、低排放、高产量等优势,已经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明确文章要探讨的主题和重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它的发展历史和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会详细解释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要点,包括循环水系统设计与运行原理、水质管理与监测控制以及养殖设备与工艺技术。

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并讨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包括其概念、原理、发展历史以及相关的要点解释说明。

通过对该技术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深入了解其优势和挑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概述:2.1 定义和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使用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的方法。

它通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使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水量大大减少,同时实现对水质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技术基于生物、机械和化学等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循环水系统,确保养殖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产量和健康状况。

2.2 发展历史: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最早应用该技术的是淡水鱼类的养殖行业,随后逐渐扩展到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其他水产品的养殖领域。

近年来,由于其对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什么是工厂化养虾?从三方面详细介绍工厂化对虾养殖

什么是工厂化养虾?从三方面详细介绍工厂化对虾养殖

什么是工厂化养虾?从三方面详细介绍工厂化对虾养殖什么是工厂化养虾呢?依本人所见,工厂化养虾就是利用现代化工业手段,控制池内生态环境,为对虾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在高密度集约化的放养情况下,促进对虾的顺利生长。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讲,就是在具有保温、控光的室内水泥池或塑胶池内,通过太阳能或其它热能把水温控制在养殖生物最适温度;通过充气甚至充氧。

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溶解氧,不仅供养殖对象呼吸所需,更可改善池内水质条件;通过适量换水,去除水中有害物质,供应和补充有益物质,保持优良的水质条件;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

建立一个优良的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生物,避免严重疾病的发生;以优质的饲料保证对虾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从而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之目的。

工厂化养虾的优点是产量高、多茬养殖和拓宽上市时间,尤其是疾病容易控制。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在所有的对虾类中南美白对虾是一个最适合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虾种。

在无意外情况下,一般每平方米单茬可产白对虾4-5kg。

精养池塘—般亩产南美白对虾400-600kg。

一、工厂化养虾的基本设施工厂化养虾厂的基本设施有供水和水处理设施、养殖池及保温升温设施、供气增氧及动力设施,在进行封闭循环水养虾时,还应进行废水净化处理。

1 水源和水处理设施有地下咸水资源的地区应尽量采用地下咸水,其最大的优点是病原体少,在对虾白斑病毒病仍很严重的今天,使用地下水具有明显地防病作用,而且设施简单成本较低。

只需打井和建一个贮水池,其容量可是养殖总水体的1-2倍,其作用是暴气氧化水中还原物质并起升温之作用。

某些地区地下咸水的化学成份组成与海水不同,在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虾苗难以成活,需进行化学离子的调整,为此应事先对地下咸水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用海水养虾者海水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和消毒后方可使用,为此在砂质海区可建沙滤井,也可在低潮线附近埋设砂滤管道,砂滤水经管道流至厂区的贮水池或大口井。

工厂化水产养殖

工厂化水产养殖

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

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

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时有发生。

因此,要推广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模式,加强科学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解决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使养殖鱼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选择优良的苗种和优质饲料,能够使鱼生长快速,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降30%-50%,养殖成本降低12%左右。

技术要点:1循环水工艺流程(1)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①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②工作原理简介(按工艺流程顺序)a.养殖池一般为方形圆抹角鱼池,水面一般在40~50米2,平均水深一般在40~50厘米,池中心排水,每座大棚总水体一般在300~500米3。

对鱼池进行必要的改造。

原有鱼池改造只需在池内增加一支循环水回水管兼拦沫排沫管,一般采用Φ110毫米PVC管;池外增设一条循环水回水总管至循环水处理系统,回水总管的直径根据池子的多少来确定,其余的如鱼池供水管道等维持原状即可。

这样养鱼池内较清的水顺回水管流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排污操作时直接拔管即可。

b.固液分离装置。

固液分离装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采用微滤机,出水水质较好(筛网的目数决定),造价较高;二是采用弧形筛,无需动力和清洗用水,造价相应较低,出水水质一般;还可以采用筛绢网加过滤棉。

c.紫外线或微波消毒器消毒。

待消毒的水经进水口进入消毒井,自下而上均匀的流经垂直插入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再由消毒井的出水口流出完成了消毒过程。

紫外线消毒装置安装在循环水泵的前端,安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各种细菌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益的硝化菌,这样才能保证循环水处理系统内的有益菌群形成优势菌群,保持生物净化的活力。

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

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趋势及需求分析

Page 14
LOGO 创亚咨询
3.病害因素
传统水产养殖存在着大量的病害侵扰。特别是区域性的网箱养殖。当一片水
域被偶尔死亡的病鱼污染后,整片海域的水产养殖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随 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种苗的退化、致病生物基因多样化,大量用药的结
果不仅导致致病病毒基因突变更难应付,更会造成周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改造、促进养殖水循环使用率的提高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
Page 11
LOGO 创亚咨询
(4)养殖生产管理标准体系。 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家对养殖产品实施追 溯制,对工厂化养殖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追踪,包括水质、饵料和药物等,对工厂化 养殖企业的要求则更高。因此,以民营经济 为主体的大中型养殖企业注重建立完善的工
水产养殖场 海水养殖场主要是利用沿海的浅海滩涂养殖海洋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包括浅海养殖、滩涂养殖、港湾养殖等。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 按养殖对象可分为: 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海珍等,而以贝 类、藻类最为普遍,虾类次之; (2) 按集约化程度可分为:粗养、半精养、精养;
(3) 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单养、混养 (如鱼虾) 和间养 (海带和贻贝)。
厂化养殖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建立具有
地方特点的高密度养殖设施系统的同时,注 重养殖系统、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Page 12
LOGO 创亚咨询
3.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困境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一种新将传统渔业工业化的养殖模式。它利用现代化的科 学技术(包括机械工程学、生物学、水处理化学、机电工程学、现代电子信 息学、现代建筑学等)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但目前我国水产 养殖业正处于发展中阶段,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困境。 1.水源因素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

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是指在陆地上建造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场,利用循环水技术来保持水质,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

和传统的大型海水养殖方式相比,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节约高质量海水的可持续资源、污染处理能力、生产效率和品质等方面。

尤其是在近年来迅速变化的环境条件下,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已成为全球水产养殖的重要趋势之一,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等具有重大意义。

1. 系统优势明显在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中,所有运作环节都经过了完善的规划设计,特别是重新设计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可以让废水被有效处理并循环再利用。

这样一来,废水能够循环利用,再生水可以重复使用,这就大大节省了水量的使用,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 降低环境污染传统海水养殖方式中,废水和粪便通常直接流入海洋,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

而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中,废水和粪便被循环清洗处理,将其氮化合物、氨氮、硫酸盐等高浓度污染物去除,避免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避免了海洋污染的发生。

3. 提升产品质量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中,生产环节都经过了高度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测,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水质和温度等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往往直接决定着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4. 提升产业竞争力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的高效经营管理使得其能够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凭借提升的产品品质以及更高的对环境的依赖,使得企业能够扩大市场,增强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

总之,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显著优势,其具备的经济高效,环保可持续和提高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优势,让它有望逐渐成为全球水产养殖的主流模式。

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工厂化养殖

水产养殖环境工程学工厂化养殖

养殖池 溶氧
弧形筛 排污
水泵
气浮处理
新水添加
UV消毒
脱气处理
O3杀菌
生物净化
• 特点
一、取消了射流式泡沫分离器,代之气浮池工艺(类 似于挪威AKAV脱气池技术)
大幅降低的泡沫分离能耗,同时兼有一定的生物净化功能;
二、生物净化采用三级串联式浸没滤池,且每级滤料 不同
第一级:为立体弹性填料; 第二级:BIO-BLOK生物包; 第三级:海绵型生物包。
%以上,达到了无废生产和零排放。
• 自动化:一系列的水产养殖软件,对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酸碱度、
硬度、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浑浊度等实现在线实时监测,投饵、水 泵、增氧机、报警系统、鱼类活动状态等实现计算机管理和控制,养鱼 生产实质上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范畴。
挪威8000m2养鱼工厂只有2个人管理,丹麦的5000m2养鱼工厂仅1个人 管理,德国出现了无人管理的养鱼工厂。
12~16 18~36
300 400
注:1in=0.0254m
4.2砂滤池
4.3砂滤井
4.3砂滤罐
4.4 微滤机
• 回转式微滤机过滤属于机械物理过滤方式,是以孔眼细小 的不锈钢丝网作为过滤介质,通过筛滤去除水中较细小的 有机颗粒。
• 最早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去除颗粒和悬浮杂质等。 •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可大量、快
• 冲洗时间:4~5min • 冲洗强度属于变强度冲洗,14~16L/(s·m2) • 冲洗前允许水头损失一般为1.5~2.0m • 滤料层的粒径和厚度见下表。
滤料层 滤料名称 粒径/mm 筛网(目/in) 厚度/mm
单层滤料

0.5~1.0
18 ~ 36

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探讨

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探讨

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探讨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传统的捕捞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

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的特点、优势、挑战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评估其可持续性。

二、渔业工厂化养殖的特点1. 规模化生产:渔业工厂化养殖方案通过建设大规模的养殖场,实现对鱼类的大规模养殖与生产,从而提高产量和利润。

2. 集约化管理:工厂化养殖方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对养殖水体、饲料供应、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3. 高效的饲料利用:工厂化养殖方案利用先进的饲料技术和饲养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水质净化技术:工厂化养殖方案注重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和环境保护,采用生物滤池、曝气设备等技术手段,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5. 优化的养殖环境:工厂化养殖方案通过调控养殖环境的温度、光照、氧气含量等因素,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三、渔业工厂化养殖的优势1. 提高产量和供给稳定性:工厂化养殖方案的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管理,可以使鱼类产量大幅提升,并保证产品供给的稳定性,满足市场需求。

2. 提高经济效益:工厂化养殖方案具有高度集约和规模化的特点,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为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

3. 降低渔业资源的压力:传统的捕捞方式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工厂化养殖方案可以有效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4. 提供高品质、安全的鱼类产品:工厂化养殖方案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境控制,可以提供高品质、安全的鱼类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四、渔业工厂化养殖面临的挑战1. 疾病防控难题:大规模的养殖场容易引发疾病传播,需要采取有效的疾病监测和防控措施,以避免疫情的蔓延和经济损失。

2. 水体污染问题:工厂化养殖方案需要大量的水源和废水排放处理设施,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工厂化养鱼

工厂化养鱼

1 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

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而且其中的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不易产生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耗水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

当今海水养殖正向以海洋环保为核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进军,因此,工厂化养鱼是符合海水养殖发展趋势的最佳养殖方式之一。

工厂化养鱼属于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投资大、管理严格、技术性强,适合于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大、中型企业生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起步较晚,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较低,虽有所发展,但都属于比较初级的高密度室内养殖,只是增加了充气和流水,基本上属于开放式、流水养殖,养殖品种有鲍鱼、真鲷、牙鲆、美国红鱼等,但大多数品种的育苗方面基本都是采用工厂化方式培养,形成了配套体系。

一、工厂化养鱼的类型陆上工厂化养鱼形式多样,主要有普通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和循环流水养鱼三种类型。

1、普通流水养鱼利用自然海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如砂滤),不需加温,直接流入养鱼池中,用过的水直接排放入海的养鱼方式。

这种方式设备简单、投资少,适合于南方适温地区的短期或低密度养殖,为工厂化养鱼的最低级阶段。

适合于鲷类、花鲈、石斑鱼、牙鲆、河鲀等海水肉食性鱼类养殖。

2、温流水养鱼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由日本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化养鱼方式,它利用天然热水(如温水井、温泉水),电厂、核电站的温排水或人工升温海水作为养鱼水源,经简单处理(如调温)后进入鱼池,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利用。

由于地热水、温泉资源有限,因此此种养殖方式主要应用在工厂温排水的综合利用上。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_概述及解释说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实现对养殖环境的持续维护和污染控制。

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更低的水耗和废物排放量,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饲养动物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定义、原理及其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概述和文章结构。

接下来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部分,阐述了其定义、原理以及优势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关于循环水处理系统设计与运作原理的讲解,包括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说明、工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四部分围绕养殖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措施展开,包括对养殖污染问题进行分析与影响评估、介绍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分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污染治理技术与实践经验。

最后是结论部分,探讨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前景和挑战,以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并深入探讨其原理、优势、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通过该文,读者将了解到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本文还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意见和借鉴经验,促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行业更好地发展。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简介2.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定义及原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效的养殖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合理设计和运营循环水处理系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去除,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在较小的面积内大量生产优质鱼类或其他水生动植物,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相比传统养殖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该种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废水排放,减少对周围自然水体的污染。

通过利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循环系统可以将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净化,并保持良好的水质。

(2021年整理)工厂化水产养殖

(2021年整理)工厂化水产养殖

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工厂化水产养殖(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

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

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时有发生。

因此,要推广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模式,加强科学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解决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使养殖鱼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选择优良的苗种和优质饲料,能够使鱼生长快速,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降30%-50%,养殖成本降低12%左右。

技术要点:1循环水工艺流程(1)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①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②工作原理简介(按工艺流程顺序)a.养殖池一般为方形圆抹角鱼池,水面一般在40~50米2,平均水深一般在40~50厘米,池中心排水,每座大棚总水体一般在300~500米3。

工厂化养殖技术、方法和养鱼实例

工厂化养殖技术、方法和养鱼实例

3.世界工厂化养鱼发展的特点
• (1)养鱼设施和技术日趋高、新化 • (2)工厂化养鱼日趋普及化 • (3)工厂化养鱼日趋大型化:只有大规模经营,才
有规模效益。养殖欧洲鳗的盈亏平衡点为125t • (4)工厂化养鱼已
经产业化
(二)工厂化养殖的主要类型
• 1.自流水养殖:利用天然地势形成的水位落差使 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无需动力。
一、工厂化养殖概况
• 1.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何种水域的传统水产养殖业,都受当地气 候影响。养殖鱼类都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 的变化而变化,使它们的生长受到水温的制约。 养殖对象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其新陈代谢强烈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快速生长、能量转换效率 高的特点,其中温度是最大的限制因子。
• 可见鱼类等水产经济动物在一年中真正的快速生 长时期并不长,而大部分时问由于生长水温偏低 或过低处于缓慢生长期和越冬期,造成鱼类等水 产经济动物养殖周期过长的缺陷。另外,许多天 然水域正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也逐渐成为制约 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2.工厂化养鱼的优点
• ①养殖周期缩短,并可全年生产; • ②产量高。流水,容纳密度高,单位体积的产量高; • ③节水型渔业。采用循环流水式养鱼,消耗水量少,供水
• 这种现代化的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工厂化养鱼,是 摆脱气候、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条件限制的一种 高科技、高密度、高质量、高风险、高投入和高 产出的养殖模式。
• 它是鱼类养殖业向现代化、企业化、规模化方向 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养殖方式,也是降低天然水域 养殖强度,缓解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压力,达到既 保护环境又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质”的需求、 确保绿色食品安全的途径之一。
第二节 工业化养鱼基本方法
• 一、鱼类放养 • 【养殖对象】罗非鱼、鲤鱼、草鱼、鳗鲡、虹鳟

工厂水产养殖

工厂水产养殖

工厂水产养殖简介工厂水产养殖是一种集中化、大规模的养殖方式,是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的新趋势。

相比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工厂水产养殖具有高效、节约资源、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工厂水产养殖的原理、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工厂水产养殖的原理工厂水产养殖利用现代化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控制水质、温度、光照等因素,为水产动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常,养殖场会建设有多个水池或水槽,利用循环系统循环利用水资源,并通过自动化设备来监测和调节水质。

通过科学的喂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工厂水产养殖的特点1.高效率:工厂水产养殖采用集中化的养殖方式,可以实现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2.节约资源: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工厂水产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并减少对草地、土地的占用。

3.环境友好:工厂水产养殖采用循环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

4.疫病防控:工厂水产养殖通过科学的喂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工厂水产养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工厂水产养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首先,工厂水产养殖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并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工厂水产养殖具有更高的生长率和出栏率,可以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工厂水产养殖可以有效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

传统的水产养殖往往需要大量的水源和土地资源,而工厂水产养殖通过循环系统和现代化设备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工厂水产养殖还能够提供更为安全和健康的水产产品。

通过科学的喂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可以降低水产动物患病和死亡的风险,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产品。

工厂水产养殖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工厂水产养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减轻对水环境的压力,保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工厂水产养殖的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工厂化养殖概念

工厂化养殖概念

一、工厂化养鱼概述(一)工厂化养鱼的定义工厂化养鱼是集土建工程、机械电子、仪表仪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自动控制等现代科技于一体,在半封闭或全封闭条件下,对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水质、水流、水温、投饵、排污、疾病预防、水处理、循环使用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

同时,对养殖鱼类的生长过程进行全面自动监控,使其能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自始至终维持最佳生理、生态条件,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营养合理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水体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内外环境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

一个完整工厂化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设施工程系统和养殖生物学技术两大体系。

其中设施工程系统又分为养殖系统和水处理系统。

二、发展历程:1 工厂化养殖的发展世界工厂化养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它的技术基础来源于内陆海洋水族馆技术、自动化水族箱技术和流水高密度养殖技术。

世界工业化养鱼历史仅30多年,发展较快,根据发展进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工业化养鱼。

该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活鱼生产开始以工业化的模式有计划地重复批量生产,采用了控温流水,集约化高密度,增氧技术等,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虽然节省了土地,但耗水量较高。

第二阶段为工业化养鱼。

该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采用了机械过滤、生物包净水设施,纯氧、富氧、臭氧设施,热泵控温装置,自动排污、自动应答投饵等设备进行高密度养鱼,每单产达100~150kg/m3,养殖1kg鱼耗水0.2t[2],已属于低排放的“循环经济”范畴。

第三阶段为现代化养鱼。

该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养鱼中引进了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微生物技术、膜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世界前沿高新技术成果,完善了生命维持系统及生命警卫系统,设计了一系列养殖软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单产达200~500kg/m3,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率高达90%以上,基本上达到了无废生产及“零”排放标准,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进入了“知识经济”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