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计算器按加法算式(练习课)

合集下载

四上数学《用计算器计算》完美版教案

四上数学《用计算器计算》完美版教案

1.简案1课时说一说,下面的按钮表示什么意思。

(播放动画,单击)预设:ON/C :开关清除屏键;AC:清除键追问:都有谁会使用计算器?可以举个例子试试吗?预设: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 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是的,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板书:用计算器计算)。

新授1.探究一:交流方法,使用计算器教学例1。

出示例题。

(播放动画,单击)独立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请学生回答。

(播放动画,单击)预设:是的,看懂这位同学的方法了吗?先按ON/C,屏幕显示0,再按386 +179,最后按=,结果就出来了。

一起来试试。

下面请同学先估一估下面几道题目的答案。

预设:825-138≈700,比700小26×39≈1000312÷8≈40非常棒,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吧。

(播放动画,单击)下面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一人出题,一人用计算器计算。

2.探究二: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请同学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教师出题,学生操作计算器,显示核对答案。

(播放动画,单击)追问:观察积的规律,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积最高加最低位等于9,而且9999乘几,那么积的最高位就几减一。

其他数位上都是9(播放动画,单击)同学们观察地非常仔细。

按这个规律,你能不用计算器计算出下面的题目吗?(播放动画,单击)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发现班级中存在问题。

集体反馈交流。

预设:9999×5=499959999×7=699939999×9=89991(播放动画,单击)追问:可以怎么验证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预设:可以用计算器验算。

3.探究三:综合运用,巩固新知先用计算器计算上面左边各题,再尝试不用计算器,写出上面右边各题的结果,并用计算器进行检验。

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遇到的问题。

集体反馈交流(播放动画,单击)追问:按这样的规律,右边的算式可以是什么呢?(播放动画,单击)(2)总结心得。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小学五年级学习小数加减法,首先需要明确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小数加减法是指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它的计算规则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基本相同。

例如:1.25+0.1=1.35,2.4−0.5=1.9。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同时要掌握好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学五年级学习小数加减法,需要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下:•小数的加法:先将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一位一位相加,并且注意进位。

例如:1.25+0.1,先将小数点对齐,即变成1.25+0.10,然后从个位1开始,进行相加,得到5+0=5,从十位2开始进行相加,得到2+1=3。

最后得到答案1.35。

•小数的减法:先将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一位一位相减,并且注意借位。

例如:2.4−0.5,先将小数点对齐,即变成2.40−0.50,然后从个位4开始,进行相减,得到4−0=4,从十位2开始进行相减,由于2小于5,需要向百位借位,将2变成1,然后在百位上进行相减,得到1−5=−4。

最后得到答案1.9。

3.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学五年级学习小数加减法,需要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现代计算器已经非常智能化,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例如:在计算器上输入1.25+0.1,然后按下“=”号,计算器会直接给出答案1.35。

同样,在计算器上输入2.4−0.5,然后按下“=”号,计算器会直接给出答案1.9。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2.实践法:通过上课时的实践演练,帮助学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实践操作;3.计算器辅助法: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技能。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多样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小数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的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器的使用。

2.难点:小数点对齐的技巧,计算器的操作熟练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尝试解答教材中的例题。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小数点对齐的技巧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强调计算器的正确使用。

7.拓展延伸:学生进行课后拓展练习,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加减法计算步骤:1.小数点对齐2.按位相加(或相减)3.进位(或借位)4.写出结果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练习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临猗县三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

临猗县三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1.了解计算器的按键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超市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学生:因为是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师: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学生:在菜场买菜时;在书店买书结账时用到了计算器;工人在拿工资时也用到过计算器……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算器教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学生(边指边说):我的计算器是经过国家质量验证过的.这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它们是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的……教师: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像开机按键和关机按键.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教师: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是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呢?现在请把计算器准备好,我们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1)课件出示:75+47=24×7.6=62.8-0.95=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按键顺序.学生1:75+47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75,再按“+”,再按47,最后按“=”,显示器上就出现了结果,是122.学生2:24×7.6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24,再按“×”再按7.6,再按一下“=”结果就出来了,是182.4.学生3:62.8-0.95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62.8,再按“-”,再按0.95,再按“=”结果是61.85.学生4:62.8-0.95我的操作和他不一样,在按0.95时,我是先按小数点,再按9按5的.教师:是吗?我们按照这种方法一起操作,看看能得到0.95吗?教师:通过计算这三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得最快.(2)课件出示:41.9×(-0.6)= 23×65=1.22= 124= 学生操作完后并汇报答案.教师:通过用计算器计算上面这些题,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我觉得用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 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1)课件出示: 1 122÷34= 111 222÷334=学生操作完后汇报答案. (2)课件出示:111 111 222 222÷333 334=111 111 111 222 222 222÷333 333 334=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 教师:你遇到什么问题?学生:发现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教师:那该怎么办呢?有什么规律呢?(小组合作) 学生1:商中3的个数和被除数中1的个数相同. 学生2:商中3的个数和被除数中2的个数相同. 学生3:商中3的个数和除数的位数相同.学生4:商中3的个数比除数中3的个数多一个. 教师: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3)课件出示:3+7= 28 042+13 208= 2×5= 172×56=25×4= 25 144÷449= 198+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答案.教师:通过这些题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教师: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三、案例分析例(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练习巩固1.教材第69~70“随堂练习”页第1,2题.2.随着世界油价的上涨,新日电动车厂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利润大幅度增加,6月份的利润额为400万元,7月份提高了20%,8月份比7月份又提高了20%,9月份比8月份多47万,求9月份的利润额是多少元?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六、课外作业教材第71页习题2.17第1~3题.本节课的内容是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导入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介绍自己手中的计算器,然后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计算器的共同按键);再结合具体计算题,观察计算器在计算中每步的结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学习.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情感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获得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教学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0)+(+3)-(-5)-(+7)①(-7)+(+5)+(-4)-(-10)②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③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教学说明】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栏目二中的思考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然后由学生小组交流并归纳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比谁算得对,算得快【分析】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答案】(1)-1;(2)1;(3)-5050例2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笔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分析】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则总额为:银行存款增加3,且增加了1625元-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1625(元)例3计算:1-3+5-7+9-11+……+97-99【分析】抓住算式的结构规律,可以考虑两两结合.解:原式=(1-3)+(5-7)+(9-11)+……+(97-99)=-50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式子-6-8+10+6-5读作,或读作 .(2)把-a+(+b)-(-c)+(-d)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3)若|x-1|+|y+1|=0,则x-y= .(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 - + + .2.(1)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n等于()A.4B.8C.-10D.-2(2)使等式|-5-x|=|-5|+|x|成立的x是()A.任意一个数B.任意一个正数(3)-a+b-c由交换律可得()A.-b+a-cB.b-a-cC.a-+c-bD.-b+a+c(4)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M>N>H>GB.H>M>G>NC.H>M>N>GD.G>H>M>N3.计算题.【教学说明】这4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评讲. 【答案】1.(1)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负6减8加10加6减5(2)-a+b+c-d(3)2(4)-8 7 4 62.(1)D(2)D(3)B(4)B3.(1)-1(2)25/24(3)-52 7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教学说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习题的训练,巩固有理数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教师要认真归纳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本节课教学时针对性指导.训练以学生自主解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解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给学生指明解题方向.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同学们,学完本章内容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以及知识运用等方面掌握得怎么样?还有哪些疑点?下面大家一起来走进本章的小结复习课堂,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本章的知识体系.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判断一个方程的解的合理性.②能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探究建立模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与方程相关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敢于面对解方程和建立方程模型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充满信心.3.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第110页到第111页的内容.(2)复习时间:5~8分钟.(3)复习方法: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回顾本章的知识展开过程,熟悉本章的知识点及运用.(4)复习参考提纲:①回顾本章知识展开顺序,完成下列填空: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填表).③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这一过程包括设、列、解、检、答等步骤.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和关键.④方程和等式是什么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⑤你对本章知识目标还有哪些疑难?请相互交流探讨.2.自主复习:学生可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梳理情况,倾听学生讨论的问题.收集学情信息,以便进行指导.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相互提问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促进记忆和理解,对重点复习的环节和共性疑点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解疑.4.强化复习:(1)知识结构图.(2)重要知识点.(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分析.(2)复习时间:8分钟.(3)复习方法:按例题的分析引导,积极思考,然后尝试求解.(4)复习参考提纲:例1:已知x=-1是方程ax3+bx-3=2的解,则当x=1时,求代数式ax3+bx-3的值.分析: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将x=-1代入方程中,然后比较所求的代数式可求值.解:将x=-1代入方程a(-1)3+b(-1)-3=2,即a+b=-5.当x=1时,原式=a·12+b·1-3=a+b-3=-8.例2: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8个成人,4个学生.②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分析:a.设成人的人数为x,则学生人数为12-x,根据总共的票价可列出方程:35x+17.5(12-x)=350.b.算一算团体票的最少费用,再比较它与350的大小.解:购买团体票,共需要花费的费用:35×16×0.6=336(元)<350元.答:买团体票便宜.2.自主复习:同学们在自学指导下进行学习,力求独立求解,若有困难,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复习:(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得出例题的规范解答.(2)练习: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在本章复习小结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效.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从总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成效等进行总结.(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方程知识,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应用问题的基本类型和一般等量关系,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加强理解,便于实际应用,提高计算能力.一、基础巩固1.(10分)已知4x2n-5+5=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 =3.2.(10分)当x=65时,代数式12x-1 和324x的值互为相反数.3.(10分)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场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5%,那么商场最多降350元出售此商品.4.(10分)对方程14[43-12(2x -3)]=34x 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A ) A.去分母 B.去括号 C.移项 D.合并同类项5.(10分)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若每月用水不超过7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1元收费,若每月用水超过7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如果某用户今年5月缴纳17元水费,那么这户居民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为12立方米.二、综合应用7.(20分)小刚和小强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 h 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 km ,相遇后0.5 h 小刚到达B 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A 地?解:设相遇时小强行进的路程为x km ,小刚行进的路程为(x+24) km ,小强行进的速度为2x km/h ,小刚行进的速度为242x km/h.三、拓展延伸8.(10分)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了不同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300元后,超过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200元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若顾客累计购买商品x(x ≥300) 元.(1)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的费用.(2)当x为多少时,两家超市费用一样多.(3)当x=5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4)当x=10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解:(1)甲家:300+0.8×(x-300)=0.8x+60乙家:200+0.85(x-200)=0.85x+30 (2)0.8x+60=0.85x+30解得:x=600.(3)选择乙家比较优惠甲:300+0.8×(500-300)=460(元);乙:200+0.85×(500-200)=455(元)∴选乙家.(4)选择甲家比较优惠.甲:300+0.8×(1000-300)=860(元);乙:200+0.85×(1000-200)=880(元)∴选甲家.。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姓名勇往直前的熊大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时间10.1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

教法学法合作、交流,独自完成练习。

教学准备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用计算器计算”并不是本课的难点,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

因此,利用游戏先按一个纯小数,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按键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简便方法。

一、游戏导入,突破难点。

1.提问: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什么?2.谈话:下面我们就利用手中的计算器来玩一个游戏好吗?3.游戏:我报数,你按键。

教室报一个数,学生按出来,并和同桌交流校对。

4.小结: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0可以省略不按,而直接先按小数点,再按小数部分。

二、自主解决。

1.画出购物清单。

谈话:昨天老师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想请同学们做一次收银员,用计算器来帮老师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单位:元)1 果冻2.00/袋2 康师傅方便面1.50/袋3 火腿肠0.8/根4 巧克力25.50/盒5 山楂片0.50/个6 水杯5.95/个学生独立列式用计算器计算。

提问:如果我的钱包里只有一张百元大钞,你们应该找给我多少钱呢?用计算器算一算。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设计第8题,指导学生弄懂表中每个栏目的含义以及把计算结果填入表格的方法,一方面要使学生懂得,要计算某一天的“余额”要用上一次的“余额”减去支出或加上收入;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弄清“收入合计数”、“支出合计数”、“上月结余”与“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

;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doc

;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doc

买铅笔用去0.80元,在计算器上试着输入买铅笔的钱数。

少元,就是把购买每种商品的金额加起来;3. 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认识到:如果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那么这个0可以省略不按,直接先按小数点,再按它的小数部分;如果一个小数的末尾有0,这个0也可以省略不按。

)2. 交流“试一试”3. 交流“练一练”(提醒学生混合运算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九1-4题学生汇报(1. 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2.用100元依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从而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集体核对学生学习单上的结果,同座位互批。

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1. 用计算器算出小明家九月上旬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和合计数。

2.妈妈用50元买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饼干,应找回多少元?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的得数。

板书设计:用计算器计算例4:0.80+24.00+15.40+44.70+6.00=90.90(元)答:李芸一共用了90.90元。

试一试: 100-90.90=9.1(元)答:应找回9.1元。

第五课时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54页:练习九的第5-10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 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有哪些注意的地方?二、练习与应用1.完成练习九的第5题:生独立完成口算,填写在书上。

集体核对2.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1)独立完成。

(2)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计算器练习题(打印版)

计算器练习题(打印版)

计算器练习题(打印版)### 计算器练习题(打印版)#### 一、基础加减法1. 计算下列各题,并使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答案。

- 56 + 34 = ?- 89 - 23 = ?2. 完成以下计算,并检查你的答案。

- 123 + 456 + 789 = ?- 987 - 654 - 321 = ?#### 二、乘除法练习3. 使用计算器计算以下乘法题目。

- 12 × 34 = ?- 56 × 78 = ?4. 完成以下除法题目,并确保你的答案是准确的。

- 240 ÷ 6 = ?- 1800 ÷ 150 = ?#### 三、小数运算5. 计算以下小数加法。

- 2.5 + 3.75 = ?- 15.3 + 4.76 = ?6. 完成以下小数减法。

- 8.9 - 2.35 = ?- 10.75 - 5.49 = ?#### 四、混合运算7. 解决以下混合运算问题。

- 34 + 56 × 2 - 89 = ?- 98 ÷ 7 + 12 × 3 = ?8. 完成以下混合运算。

- (25 + 18) × 4 - 67 = ?- 82 - (34 × 2 + 15) = ?#### 五、分数运算9. 使用计算器计算以下分数加法。

- 1/2 + 3/4 = ?- 5/6 + 7/8 = ?10. 完成以下分数减法。

- 3/4 - 1/2 = ?- 7/8 - 5/6 = ?#### 六、百分比问题11. 计算以下百分比问题。

- 20% of 500 = ?- 75% of 800 = ?12. 解决以下百分比减法问题。

- 100% - 25% of 200 = ?#### 七、综合应用题13. 如果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每名学生需要支付50元的学费。

使用计算器计算全班学生的总学费。

- 总学费 = ?14. 一家商店在一天内卖出了12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利润是10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计算器及其按键功能。

2. 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进行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认识计算器(1)让学生观察计算器,了解其外观和按键布局。

(2)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清除键等。

3. 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3)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的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家长签字确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器。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两个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1. 教师示范教师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3)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3)一、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注意操作细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和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2)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强调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

(3)举例演示,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计算器,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计算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操作经验,提高动手能力。

(2)设计趣味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总结反馈(1)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提高自信心。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计算器操作技能。

2. 家长监督,确保学生在家也能熟练使用计算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存储与提取等。

2. 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器的运算原理,灵活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方法,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认识计算器(1)展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讲解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清除键等。

3. 学习计算器的操作方法(1)讲解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存储与提取等基本操作。

(2)示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4. 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1)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计算器的使用心得。

5.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1)举例介绍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2)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准确性。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计算器。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与同伴的合作交流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用计算器计算》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_《用计算器计算》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教学认识和使用计算器,以及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计算数目较大的整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两步),并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相关计算中一些有趣的规律,了解用计算器计算的特点,积累一些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体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分别教学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目的整数四则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习和使用计算器,首先要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因此,教材首先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

同时让学生说说对于计器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和了解,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同时也为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依据。

接着,呈现常见的计算器,并简要介绍计算器上的显示屏和键盘,以及相关按键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基本结构,认识计算器键盘上各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一找这些按键,以进一步熟悉计算器的结构,为下面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提供必备的基础。

例1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四则运算。

教材提供了数字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式各一道,其中的加法算式可以直接口算出得数。

先引导学生尝试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并交流操作计算器的步骤和方法,以及计算结果;接着,要求学生用笔算或口算来验算,看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

选择数字较小的算式作为学生开始学习和探索用计算器计算的素材,可以使计算时的按键过程容易掌控,便于操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用口算或笔算进行验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感受不同计算方式之间的区别。

例2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题是一道含有乘法和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

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手中的计算器都是普通型的,只具备简单的计算功能,所以教材主要教学用普通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12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12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通用12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拟娴熟地进展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力量。

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1、口算(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

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假如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假如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一样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4)做练习十四第11题。

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主题图,第39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3.培育独立思索、主动探究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教师:同学们,教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教师是怎么去的吗?教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观赏了漂亮的长江三峡。

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2)课时作业 (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2)课时作业 (含答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4.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2)【基础堂堂清】 1.填表。

2. 两根绳子的长分别是1.18 米和 1.23米,爸爸把这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 (1)估一估,接好后的绳子( )2 米。

(填“够”或“不够”) (2)用计算器算一算,接好后的绳子实际有多长?3.小军有20.5元钱,小凯有38.6元钱,如果两人的钱合起来买一副乒乓球拍,还缺5.8元钱。

这副乒乓球拍多少元钱?4.小兰的身高是1.44米,书柜高1.75米。

她站在凳子上比书柜高0.22 米。

凳子的高是多少米?(先画图分析再解答。

)5.(开放题)算式“7.3+4.5-2.6-2.1”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请写出一个问题情境。

【能力素养练】6.小明和爸爸骑自行车下坡。

小明以每秒0.7米的速度开始下坡,以后每秒都比前面一秒多行1.2米,经过5秒后小明到达了坡底。

这段下坡路有多少米?(先列表,再解答)【知识归纳】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结果要化简。

参考答案:1.(从左向右)32.4 92.18 72.76 7.99(从左向右)4.8 0.54 3.2 1.82.(1)够(2)118+123-0.25=2.16(米)答:接好后的绳子实际有2.16米。

3. 20.5 +38.6 +5.8=64.9(元)答:这副乒乓球拍64.9元。

4. 画图略1.75-1.44+0.22=0.53(米)答:凳子的高是0.53米。

点拨:题中存在一组等量关系:书柜的高度+0.22 米=小兰的身高+凳子的高度。

5.(答案不唯一)丁阿姨买了两根丝带,一根长7.3米,一根长4.5米。

用这两根丝带编了两个中国结,一个用去2.6米,另一个用去21米。

这两根丝带一共还剩多少米?6.列表略 0.7+19+3.1+4.3+5.5=15.5(米)答:这段下坡路有15.5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4-4小数加减法学案(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 4-4小数加减法学案(用计算器计算)

§4-4《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P52—53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一、温故预习1. 列竖式计算。

4.7+5.63 5.38-0.18 3.54+4.46 9-0.37 7.35+2.86.02-5.942.小明买一本数学读物和一本语文读物,一共花去12.3元。

语文读物6.49元,数学读物多少元?二、课堂助学1.出示例3。

李芸在超市购买了下面的物品,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去多少元吗?思考:(1)从购物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呢?你能算出李芸买这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吗?应该怎么算呢?要把这么多的小数加起来,如果笔算,你感觉怎么样?(2)列式并运用计算器计算。

2.完成“试一试”:如果李芸付出100元,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呢?三、同步练习1.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验算。

5.6-4.92 5.74+4.75 90-0.58 9.04-0.875 2. 用计算器算出小明家九月上旬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和合计数。

★3.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

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四、巩固练习(一)1.用计算器计算4.75+12.63 = 7.03-0.895 = 0.268+3.87= 144-27.59 =6.54+2.005+1.87 = 51.34-2.889-0.508 = 96-1.007+35.4 =2. 妈妈用50元买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饼干,应找回多少元?(用计算器计算)★3.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思考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的得数0.9+0.99=0.9+0.99+0.999=0.9+0.99+0.999+0.9999=0.9+0.99+0.999+....+0.9...9=10个9︸五、巩固练习(二)1.填一填(1)18.5比3.9大();一个数减少5.2是1.6,这个数是()。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

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开始!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

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

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二、观察认识1、整体认识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2、认识键盘(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2.《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2.《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二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33页至第34页的“数的加减法”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在于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2. 练习题: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孩子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计算能力。

3. 计算器:为了方便孩子们进行计算,我准备了计算器,但要求孩子们尽量不用或很少用计算器,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小明有15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7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例题,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15+7的计算过程,先将15和7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5+7=12,写下2,进位1,1+1=2,写下2。

所以,15+7=22。

3. 练习:让孩子们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13+8、249等。

4. 互动:邀请孩子们上讲台,用PPT课件展示的计算题,让大家一起判断和纠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5 + 7 =1 5+ 7_____2 2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33页至第34页的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