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4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二、学习重点:1.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尖锐。
(2)提出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调整、和关系,发展生产。
(2)措施:①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②法: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③法:以钱代役,不服役的也要出钱。
④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法:政府核实地,按土地的和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法:要求依“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巩固秩序。
(2)措施:①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
③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选派有经验的武官专管训练。
④设:监督,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1)目的:为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
(2)措施:①改革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和;设,专考律令断案。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③: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2.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和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三司使D.市舶使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3.在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与商业相关的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⑤均输法A.①⑧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4.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5.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改革背景相同 B。
新高考历史周年事件(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导学案
新高考历史周年事件(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经济改革,由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推行,旨在解决当时国家财政困难、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
1.变法背景:北宋中期,国家面临“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问题,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民族对立严重,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
2.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改善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北宋的封建统治。
3.变法时间:始于1069年,宋神宗时期。
4.变法内容: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强兵之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科举改革: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
5.变法评价:积极方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消极方面: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
6.变法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政治斗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等,王安石变法最终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被认为是失败了。
7.历史影响:虽然变法在当时未能完全成功,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8.相关人物:除了王安石,还有宋神宗、司马光、苏轼等人物与变法有关。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之一,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变迁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考历史科目中,王安石变法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学生对其背景、内容、影响等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小试牛刀一、单选题1.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革,但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A.是否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B.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C.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是否打击了既得利益者2.如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丝绵和丝织品产量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丝绵”为“万两”,其他为“万匹”)。
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地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两浙路租税额绢37.39 48.48 23.28 轴38.06 50.42 25.01 丝绵35.55 52.64 21.71 绫79.63 20.09 —上供额绢27.11 72.16 30.79油18.32 81.21 26.46丝绵 5.12 94.88 68.17锦绮类24.75 0.09 —绫49.10 18.80 4.51A.政府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丝织业已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王安石变法取得显著经济成效D.经济重心南移助推南方经济发展3.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A.推动社会转型B.加强中央集权C.整顿官僚机构D.实现富国强兵4.王安石变法期间,朝廷在汴京设立市易司,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等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积贫积弱的北宋(导学案)【导语分析】本专题学习中国古代第三次重要变法,即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不同于前两次的是这次变法发生在封建王朝中期,是一次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的自救改革。
结合导语,需明确以下三个方面:一、宋元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晚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对峙→元朝重新统一全国;二、宋朝时期的历史特征:经济方面:①经济重心南移、改变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②商业取得重大突破,打破时空限制、出现最早的纸币;③棉纺织业兴起、棉布开始成为重要衣料;政治方面:①极力强化中央集权、形成三冗、国家积贫积弱;②与辽和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文化方面:①三大发明取得划时代成就、影响深远;②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重树统治地位;③世俗文学艺术勃兴、诗词戏剧成就斐然。
三、北宋中期的两次改革:宋仁宗任用范仲庵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史称“庆历新政”);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核心。
【学习目标】1.了解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原因及结果;2、掌握积北宋中期贫积弱局面的表现及成因;3.理解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与积贫积弱局面的联系;4.掌握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
【基础梳理】一、兵虚财乏→形成“三冗”局面、加剧财政危机1、形成根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造成许多弊端。
原因:①晚唐到五代十国时期的藩镇割据和分裂混战,给了北宋统治者深刻教训;②北宋政权是武将发动兵变而建立,为避免兵变重演、急需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防止地方割据和分裂;表现:将地方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全部收归中央;结果:一方面基本铲除了武将专权和地方割据的基础、消灭了地方割据势力;另一方面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种下积贫积弱祸根。
2、弊端表现:形成“三冗”局面⑴集中军权造成“冗兵”:①国家每逢灾年就将编入军队(“募兵养兵”赈灾安民);②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______(“强干弱枝”);③在边防大量屯兵以防止_____和____ 的侵扰。
王安石变法学案
王安石变法学案引言王安石变法,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为王安石创制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所组成。
这一学案旨在探讨王安石变法的起因、内容、影响以及相关问题。
王安石变法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无疑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之一,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一、王安石变法的起因王安石变法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农村问题。
南宋时期的政治腐败严重,官员贪污腐化、职权失控,导致政治制度的内部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经济上的财政危机、军事失利等也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王安石作为当时的宰相,深感国家的危机,并决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拯救国家。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包括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涉及到财政、军事、教育、人才选拔等多个方面。
在财政方面,王安石推行了“青苗法”和“均输法”,旨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财政收入。
青苗法通过对农田征收苗谷,解决了财政不足的问题;均输法通过统一征收、储备和分配粮食,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
在军事方面,王安石实行了军队改革,包括强化边防部队、提高士兵待遇、加强军队组织建设等,旨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维护国家安全。
在教育方面,王安石推行了“新学”,鼓励科举考试,提倡经世致用的教育。
他还创立了国子监,改革了旧有的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具有理论、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人才选拔方面,王安石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通过选拔忠良之风的官员,建立了一支对他忠心耿耿的官僚队伍,推行他的改革措施。
三、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王安石变法虽然在其任内遭到了许多反对,但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教案设计doc]
第二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学习任务】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如何认识王安石的理财之道?3.王安石的强兵之法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1.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的方针是什么?必要性:北宋内忧外患,面临严重危机。
根本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宋王朝统治。
方针: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改变积贫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3.王安石在军事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4.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主要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合作探究】一.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1)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大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各自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进程。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简要分析这些改革把土地制度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二.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第4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第4课《北宋王安石变法》导学案【课标要求】①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②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③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梳理】一.改革的历史背景1、严重的社会危机(1)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增设官僚机构-----冗官扩充军队------冗兵--------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积贫局面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皇帝------集军权------------ 积弱局面行政效率低下(2)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3)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
(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重用,锐意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变法主要围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三个方面进行,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
【巩固训练】1、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
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
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
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高二历史编写人:王若东【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发展、改革与积极作用;(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学习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学习方法】(1)利用图表法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内容(2)分析比较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知识链接】(1)复习整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2)面对社会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了解王安石其人: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人。
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称颂。
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至神宗即位,安石已是“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1、宋神宗为什么起用王安石?(阅读p51内容加以归纳)2、标志:一场更为全面的改革由此开始。
二、富国之法:1、目的:2、主要措施有:合作探究: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表:阅读p53“学思之窗”回答,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三、强兵之法1、目的:2、主要措施有:四、取士之法1、目的:2、主要措施:【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北宋皇帝是A.宋太祖B.宋仁宗C.宋神宗D.宋高宗2.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A.开支过多B.生产过少C.官员太多D.军队太弱3.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更侧重于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整顿吏治C、加强中央集权D.减轻农民的负担4.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内容是A.理财B.整顿军队C.富国强兵D.科举5.王安石大力推行青苗法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徭役繁重B.高利贷盘剥C.“冗兵”与“冗官”D.“积贫”与“积弱”6.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D.市易法7.王安石变法中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不包括...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B.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C.设明法科D.首创武举制度8.王安石以“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抨击。
王安石变法1导学案学生
第6课王安石变法(第1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其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
2.通过合作探究、史料分析,加深对变法的背景、内容及评价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热情学习,享受学习,学习王安石“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变法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预习课前知识体系图解1、请阅读课本,提取关键词。
2、画出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
知识链接1.“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宋真宗赵恒(998-1022)在位期间,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
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仁宗赵祯(1010—1063年)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
仁宗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宋英宗赵曙(1032-1067年)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但于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年),1067年-1085年在位。
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
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2.阶级矛盾的激化:(1)土地大量兼并:宋代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剥夺了功臣宿将的兵权,但不抑制兼并,而且纵容功臣、大将们兼并土地(鼓励他们“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导学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知识与技能】(1)王安石上台的社会背景与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的关系(重点)。
(2)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的目的、内容、效果难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及变法的主要措施、目的(2)分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目的,培养阅读、归纳、概括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针对时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这种坚持改革的精神是值得学习和肯定的。
并认识到改革过程的艰难。
预习案一、变法的前提——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上《言事书》:在___________更加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给___________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变法主张,但没引起重视。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有()①宋神宗希望克服统治危机②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力以生产天下之财”“摧制兼并”等解决办法③宋仁宗很赞赏他的主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起用的标志:___________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___________,主持变法。
3.变法目的和性质:①目的:。
②性质:在不触动的前提下,对局部调整;是改革。
二、变法的具体措施(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1.目的:改变,调整。
2.具体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使农民免受盘剥。
作用:(积极)增加;限制,一定程度。
(消极)强制;利息偏高,农民(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和。
作用:修建大量水利工程,利于和;耕地面积;促进(3)免役法:又称。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收取,雇人服役。
作用:(积极)保证,促进;增加了(消极)对贫苦人是,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4)市易法:在东京设置,收购,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作用:打破了;增加了(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和肥瘠收取赋税,、也不例外。
6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导学案 第6课 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实质。
【预习案】 一、背景 1、危机: 4、教训: 5、主观: 6、支持: 二、内容三、结果: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四、变质: 1093年,宋哲宗亲政。
恢复部分新法——宋徽宗时,______________五、评价 1、目的: 2、性质: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改变_________局面,客观利于社会进步;针对积弊,_____________ (2)败因(局限):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可能______上摆脱统治危机。
(根因) 触犯______________利益,遭到激烈反对.(阻力大) ____________,执行有偏差,引起百姓不满。
失去___________支持(神宗死)。
小结:王安石变法简表: 【探究案】 12、请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王安石其人?【巩固案】 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安石出“青苗法”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
”辙曰:“经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拯民,非为利也。
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至良民不免妄用;用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
如此,恐鞭垂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
”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引自《苏辙传》材料二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判韩琦上书曰:“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戏患钱。
”—《宋史·食货》材料三司马光曰:“今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
王安石变法 导学案
第6课北宋王安石变法【使用说明】1.熟悉课本,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问题导引,理解并掌握重难点知识。
2.自主完成探究题目,并将自主预习及探究过程中发现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处。
3.20分钟闭卷完成训练案,A层完成全部,标★B C层选做。
【课程标准】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1.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合作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会客观地评价,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学习王安石不畏权贵,用于改革的精神。
【自学引导】知识导引问题导引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必要性:1.庆历新政的失败。
2.国家积贫积弱,有“三冗”局面。
3.社会矛盾激化。
(1)王小波、李顺起义(土地兼并、赋税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2)辽宋西夏连年征战-----民族矛盾激化可能性:1.王安石个人的才能和志向;2.宋神宗的支持;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措施内容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富国)理财措施[来源:学_科_网][来源:学科网][来源:]青苗法[来源:学科网]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的收入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免役钱。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税增加了()的赋税收入市易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1.联系必修1,北宋积贫积弱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法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国家收入也有所增加(强兵)军事措施保甲法十家为一保,农闲时练兵、生产,战时编入军队。
既可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军费开支。
高二历史选修1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通过预习了解宋神宗掌权时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深刻领会变法的迫切性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背景以及变法主要措施、目的。
二、预习内容1、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宋神宗?起用的标志是什么?起用王安石的目的?2、王安石变法的富国措施、内容及作用。
3、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措施、内容及作用。
4、王安石变法的取士措施、内容及作用。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起用王安石变法的时间;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理解: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
各项变法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3.运用:通过课本的图片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起用王安石探究问题: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变法的主要措施探究问题1:探究问题2:“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2)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探究问题3:阅读P53【学思之窗】,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探究问题4:材料一:①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则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
----王安石②材料二:教材第54页两幅图: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学习模块】一、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上书《言事书》】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1、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3、具体措施:取士之法①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②整顿太学:③唯才用人:【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
”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
”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
”光曰:“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①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4分)②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4分)③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6分)④材料三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说明你的结论。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1)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内容;(2)认识变法各项措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艰巨性。
【知识导学】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经济上:冗官,冗兵,冗费。
(财政危机)2、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
(边境危机——外患)3、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政治危机——内忧)4、庆历新政——揭开改革序幕。
中心问题。
二、变法目的和性质:1、时间: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3、中心:富国(理财)。
4、根本目的:。
5、性质:在不触动的前提下,对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
三、变法措施:(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1、均输法:①措施:必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需要情况采购。
②作用:物资需求和物资供应得到配合;不合理负担有所减轻;节省,增加财政收入。
2、市易法:①措施:政府设立“”,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时再卖。
商贩向缴纳抵押品,可成批官府的货物到各地出售,半年利息。
②作用:限制对市场的控制,增加的财政收入。
3、青苗法:①措施:各州县在每年时,两次或给农民,收获后偿还并加收利息。
②作用:使农民免受,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免役法:①措施:废除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办法,改由州县充役,征收募役费用。
②作用:减轻农民负担,保证了,扩大了生产。
5、农田水利法:①措施:规定各地兴修,其工料由当地居民高下分派。
②作用:农田水利有了很大发展,大量薄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6、方田均税法:①措施:政府重新,根据划分等级,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
②作用:克服官僚地主,的弊病,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二)强兵之法1、将兵法:①措施:A.对禁军,整编后军队进行训练;B.各路设置负责操练的将官,教阅戍守当地的军队。
②作用:改变了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导学案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张吉炎一、导入:回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合作探究1:穿越时空,角色体验)在回顾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当时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反响。
请你选择一个角色,设想当时的情境并进行体验。
1.假如你是个大地主或富商,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2.假如你是个农民,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马法)3.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军器监等)4.假如你当时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二、过程: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合作探究2: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改革者及改革的结果,有人借用“鱼死网破”这个成语来形象比喻,并将其结果从好到坏分为四种类型,即“鱼”不死“网”不破型、“鱼”死“网”不破型、“鱼”不死“网”破型和“鱼”死“网”破型。
如果按照这种分类,那么王安石变法属于哪种类型呢?(说明:一般“鱼”指改革者,“网”指改革。
)提示:对于王安石及变法的结果,史学界较盛行的看法是王安石被罢官,变法总体上失败。
(合作探究3:结合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期间,黄河流域发生蝗灾和旱灾,一些守旧官僚乘机大作文章。
有个叫郑侠的小官,令人画了一幅“流民图”,描绘灾民的疾苦状况。
他将这幅画呈送神宗,攻击新法造成民不聊生。
朝廷的守旧官僚也群起诬蔑王安石。
甚至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哭着要求宋神宗废除新法。
图一百姓的反对图二司马光等的激烈反对保守派抵制新法图三图四皇后、太后的“哭诉”神宗后迫于压力罢免了王安石(归纳汇总)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③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④在指导思想上,偏重开辟财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且实行过于急进。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精品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课程标准】(1)了解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难点: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教学过程】一、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1、“三冗”局面及形成的原因:(1)冗官(2)冗兵(3)冗费2、“积贫积弱”局面及形成的原因:(1)积贫(2)积弱3、庆历新政(1)内容:(2)结果4、“拗相公”(1)王安石的志向和担任地方官的经历(2)《言事书》和宋神宗支持变法(3)百折不挠的变法精神二、阅读教材,提炼关键词,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想一想:结合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是什么?三、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影响积极影响:历史局限性:想一想,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如何?原因何在?从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课时训练】(独立完成,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效率)材料一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
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张载集》材料三(仁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宋史·食货志》材料四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欧阳文忠公文集》回答:(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北宋的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四中的“盗贼”指什么?(3)材料一、二、三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是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官僚机构膨胀,材料二反映出军费开支过大,材料三反映出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农民起义军(3)因果关系。
官俸、军费取之于民,土地集中使农民少地、无地,为了生计只有起义。
学案10: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
2.掌握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3.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措施。
2.难点: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较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 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雇人服役。
(4)市易法:政府在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6)均输法: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图解历史】富国之法的“致富经”三、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
2.内容(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十户为一保。
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同时实行,同保之人要相互监督、检举。
(2)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
(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领军队。
(4)设: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造舆论。
2.内容(1)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2)整顿:设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3)唯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
【拓展提升】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王安石变法 一轮复习导学案
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一、变法背景:三冗和积贫积弱——三大危机。
1、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积贫积弱的局面形成。
(1)财政危机: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费、冗兵问题,造成积弱局面;(2)政治危机:北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激化阶级矛盾;(3)边患危机:辽、西夏始终威胁北宋,民族矛盾激化。
2、“庆历新政”夭折,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3、宋神宗继位,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克服统治危机。
二、变法概况:1、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目的: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
三、变法内容:1、理财(富国)措施——中心措施①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
积极:政府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配合,纳税户负担减轻,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②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消极: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④免(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A. 积极: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加政府收入。
B. 消极: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⑤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⑥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总评: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但也存在局限,具有较大争议,新法实施中出现危害百姓现象。
2、强兵措施:整顿军队①将兵法:精简禁军,整编后军队进行训练;各路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作用:改变了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②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1、课前导学
(一)、起用王安石
原因:① 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②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③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
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富国之法
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和的关系,发展生产。
措施:,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政府的收入增加;,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按民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
(三)强兵之法
目的:;
措施:,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官马由农户保养;,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监督制造兵器。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