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达标检测(3)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起做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和理解“加”和“减”的意义,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章节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还在适应中。
他们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较难。
但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和理解“加”和“减”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和理解“加”和“减”的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概念,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游戏和活动。
2.学生准备:了解游戏规则,准备好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
引导学生发现物品数量的变化,引出“加”和“减”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加”和“减”的过程,巩固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加”和“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加”和“减”呢?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和“减”的意义和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一起做游戏"这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认识数字110,以及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110的认识,并能通过游戏的方式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去发现数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我准备了一些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有一个数字,还有一个小丑的图案。
我还会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数字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我会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圈,然后我会在音乐播放的时候,拿着数字卡片在学生面前快速的展示,让学生们尝试着去记住这些数字。
2. 教学新知识(15分钟):我会给学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们两两一组,互相展示数字卡片,并说出数字的名字。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游戏,如"数字接龙"等,让学生们在游戏中理解数字的大小顺序。
3. 巩固知识(10分钟):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都会有一张数字卡片的任务,学生们需要通过合作,找出数字卡片中的规律,然后向我汇报。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我会写下数字110,并在数字下方写下对应的小丑图案,让学生们可以通过板书来复习和巩固数字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回家后,找出家里的数字物品,如数字电视遥控器,数字时钟等,并和父母分享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字110。
2. 请学生们回家后,用纸和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数字,并写上数字的名字,然后贴在自己的房间门口,每天早上看到数字,就可以提醒自己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数字110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在游戏中学生们也理解了数字的大小顺序。
一起做游戏(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起做游戏(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起做游戏”的第1课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数字0到5,以及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字的组合和分解。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0到5的认识:学生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了数字0到5,对它们有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
2. 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了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如数数、计数等,本节课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一技能。
3. 游戏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游戏有天然的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紧密,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的组合和分解,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字的组合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2. 合作与交流: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创新与实践: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应用。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跨度较大,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字0到5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一起做游戏》(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一起做游戏》(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4.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发现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游戏道具。
2. 学具:学生自备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利用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戏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3.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六、板书设计1. 《一起做游戏》2. 课堂导入:游戏导入3. 游戏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4. 总结提升:数学知识总结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玩一个数学游戏,并记录游戏过程和结果。
2.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并尝试解答。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善于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本节课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总结提升,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案含教学反思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方法,它可以帮我们计算物品的增加或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加减法,比如分水果、计分数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猫钓鱼”游戏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游戏展示了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运用简单的数数和计数技能参与数学游戏,通过直观的物品分组游戏理解加法和减法概念,借助游戏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 "抓虫子"游戏:通过抓虫子活动让学生复习数字1-10的数数和计数。
在课程总结时,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但我也意识到,要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一起做游戏》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数学游戏的热情非常高涨,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这让我感到很欣慰。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不仅复习了数字的数数和计数,还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加减法的抽象理解,部分学生仍然感到困难。在“小猫钓鱼”游戏中,有些孩子能够很快地理解钓到鱼和鱼逃跑与加、减的关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个概念。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设计更多直观、具体的例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本质。
2. "小猫钓鱼"游戏:利用钓鱼玩具进行加减法运算的初步体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
3.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大小、顺序等。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含义。
2. 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
3. 学习简单的分类、排序、配对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感知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游戏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大小不同的物体、排序卡片、配对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
2. 游戏: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起做游戏》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掌握简单的数学概念。
3.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10,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分类、排序、配对等。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游戏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一个数学游戏,共同体验数学的乐趣。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3.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本节课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做游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起做游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培养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 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2.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区分不同的平面图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卡片、磁性黑板、计数器。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一起做游戏2. 内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的认识3. 插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如数字卡片、平面图形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个数学游戏,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以下是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它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起做游戏(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

一起做游戏(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分类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游戏:通过各种数字游戏,让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字0-10。
2. 形状游戏:通过各种形状游戏,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分类游戏:通过各种分类游戏,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形状卡片、分类卡片。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纸张。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
3. 游戏活动:设计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5. 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1. 一起做游戏2. 内容:数字、形状、分类3. 插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插图,如数字卡片、形状卡片、分类卡片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一个数学游戏,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
2. 让学生画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如画出他们最喜欢的数字、形状等。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
2. 教师应反思游戏的设计是否有趣,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教师应反思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是否得到了提高。
北师大2011版数学一年级上《数学好玩 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游戏中获取信息,理解游戏规则。
会用10以内数加减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通过游戏,尝试寻找取胜策略。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游戏规则教学难点:1、会用10以内数加减法解决游戏中的问题2、尝试寻找取胜策略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陈老师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想加入吗?首先来看看我们要用的道具。
(课件展示扑克牌)这是什么?理解他们吗?课件展示A 你怎么知道它是1?说说理由。
数图形、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展示2(验证数图形的方法)依次展示大王、小王、J、Q、K。
【设计意图】认牌识点,介绍要用的学具,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要玩的游戏,为后面的游戏埋下伏笔。
二、授新1.谈话激趣你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啊?生答。
听起来挺有意思。
扑克牌趣味无穷,玩法多样,陈老师今天带你们玩得这个扑克游戏,特别有意思。
想玩吗?2.介绍游戏规则生活在班集体里要遵守班级规则,玩游戏也得遵守游戏规则。
一起来看看游戏说明书。
听懂里面的规则,一会儿才会玩。
谁听得最认真,而且听懂了,我就把他请到前面和我一起玩。
【设计意图】在讲规则之前,先做好约定,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
(1)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数的和。
(2、其他三人都摸,我在摸第二张,摸到9,和是11。
)(2)和比10大的就被淘汰。
(我被淘汰了,放旁边,看其他人玩,看来和不能大于10,那等于10能够吗?还能够小于10)(3)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设计意图】详细介绍游戏规则,便于后面实行操作,尽量避免不会玩、乱玩的情况。
xxx听的很认真,请你们来和我一起玩。
X你是组长,你先摸。
我们开始吧。
【设计意图】请三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一局,吸引学生兴趣,而且有示范作用,保证后面的游戏活而不乱。
3、第一轮游戏:我注意到同学们看的很认真,现在我宣布第一轮游戏开始。
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认识。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
3.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计数器、磁性黑板、教学挂图等。
2. 学具:彩色积木、拼图、七巧板、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1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计数器,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3. 游戏活动:分组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2. 10以内数的认识3. 10以内数的加减法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练习册P17-18。
2. 家长协助孩子用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数学概念。
3. 课后作业设计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今后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起做游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一起做游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比较不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分类和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比较不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分类和计数。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分类和计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比较不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课件、图形卡片、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图形卡片、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分类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图形的特征。
2. 讲解:通过教学课件和图形卡片,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的特征。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以及图形的计数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可以分类,并试着用图形卡片进行分类。
2. 答案: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分类和计数。
同时,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第2课时 一起做游戏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第2课时一起做游戏一. 教材分析《数学好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一起做游戏”的内容包括认识数字4、5、6,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5、6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数字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数字1、2、3,对数字的大小比较有了基本的了解。
因此,在本次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字4、5、6,并巩固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数字4、5、6,理解它们的意义,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数字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数字4、5、6,理解它们的意义。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判断数字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的意义;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有趣的画面:一只小兔子在和其他小动物玩数字游戏。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代表了哪个数字。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数字4、5、6。
2.呈现(10分钟)呈现数字4、5、6,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好玩 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好玩”中的内容——“一起做游戏”。
这一单元的设置旨在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首次接触“数学好玩”这一板块,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本单元处于初步认识数学、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
它承接了前面数的认识、加减法等基础内容,又为后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本单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堆一堆”游戏:通过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进行堆高游戏,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玩一玩”游戏:运用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巩固学生对数字大小的认识,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准确区分不同的立体图形。
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及其特征。
掌握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难点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堆高游戏,理解稳定性等概念。
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

让学生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计数,并向家长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立体图形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游戏设计。
板书设计
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
游戏一:堆一堆
立体图形的特征
稳定性与形状、结构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计数
游戏二:玩一玩
用身体动作模仿立体图形的特征
对立体图形的新认识
拓展应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分类方法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设计两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合作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游戏中可能会过于关注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中,有些小组可能会出现分工不明确、合作不顺畅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数学知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小组合作的指导,提高合作效率和质量。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小游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教材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堆一堆”和“玩一玩”两个游戏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立体图形的认识、分类、计数等。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起做游戏》——《摸牌游戏》教学设计

《一起做游戏》——《摸牌游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2、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扑克牌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老师请一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个小游戏。
(纸牌魔术)瞧瞧,老师请来了谁?(扑克牌)JQK王这些牌跑去游乐园了,就请剩下的这些牌和我们一起玩“摸牌游戏”(板书:摸牌游戏)二、自主探究,感受模型(一)、认牌求和,提供游戏素材与方法1、课件出示“1-10”不同花色的扑克牌,认识点数师:今天杜老师还带来了一群神秘的嘉宾,瞧。
课件出示:2、口算求点数之和(二)、“师生”游戏,理解规则师:接下来咱们就用这些扑克牌和你们快速的口算一起来玩一(三)、“小组”游戏,运用游戏规则1、小组四人演示玩:2、全班四人小组玩三、创改文本,加深理解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他们摸到的点数各是多少?板书:2、如果机灵狗赢了,它摸到的第二张牌是几?3、如果机灵狗被淘汰了,它摸到的第二张牌可能是几?4、机灵狗被淘汰,谁赢了?淘气还要不要摸牌?5、淘气赢了,智慧老人还摸牌?四、归纳模型,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问题,拉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接着,又创设了到生活中调查加法问题的情境,使数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起来轻松而有趣。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1)》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1)》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数学好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一起做游戏的方式,初步感知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游戏活动的设计,二是游戏活动后的思考与讨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游戏,善于模仿。
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建立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2.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2.难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如小卡片、小玩具等。
2.教学场地准备:布置一个宽敞、安全的教学场地,以便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3.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小游戏,如“数数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一起做游戏”。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游戏活动,解释游戏规则,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互动,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参与游戏,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
2. 学生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树立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游戏一:数字接龙1. 学生按顺序报数,每人报一个10以内的数字。
2. 下一个学生需报出前一个学生所报数字与10以内任意数字的加或减结果。
3. 若学生报错数字或运算结果,需重新开始。
游戏二:宝藏猎人1. 教师准备一系列藏宝图,每张图上有一道10以内的加减题目。
2.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题目计算出宝藏的位置。
3. 首先找到宝藏的小组获胜。
游戏三:购物小能手1. 教师设置模拟商店,商品价格在10元以内。
2. 学生扮演顾客,用限定金额购买商品。
3. 学生需计算所购买商品的总价,并找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难点1. 学生在游戏中准确快速地进行加减运算。
2. 学生在购物游戏中合理分配预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藏宝图3. 模拟货币4. 商品卡片5. 计算器(可选)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
游戏一:数字接龙- 学生按顺序报数,进行数字接龙游戏。
游戏二:宝藏猎人- 学生分组,根据藏宝图上的数学题目寻找宝藏。
游戏三:购物小能手- 学生模拟购物,计算商品总价和找零。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的数学知识运用。
-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体验和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数字接龙规则- 顺序报数- 报前一个数字的加减结果2. 宝藏猎人游戏- 解答数学题目- 寻找宝藏位置3. 购物小能手- 计算商品总价- 合理分配预算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 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之后安排的游戏课,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信息,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他们对扑克牌也已经非常熟练。
学生平时用扑克牌玩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本节课需要借助扑克牌来玩一些较复杂的数学游戏。
数学核心素养中“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在本节课得到一定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判断。
教学目标:1. 在“玩扑克牌”的活动中,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试寻找取胜策略,积累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在游戏中体验到用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策略。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规则,引导学生对游戏中出现的可能进行思考与判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1.同学们,用扑克牌玩过哪些游戏?2.(每人桌面都提前摆好同种花色数字是1-10的10张扑克牌)扑克牌趣味无穷,玩法多样。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用扑克牌玩游戏3.出示一副完整的扑克牌。
师:这是一副扑克牌。
一副扑克牌是由四种花色的A-10,J、Q、K再加上大王小王组成。
4.课件展示四种不同花色扑克牌,A—10,共40张。
师:谁知道A代表几?生:A代表1。
5.师:我们就先用A-10来玩第一个游戏。
二、组织活动(一)小组内比大小:比比谁最大1.师:第一个游戏名字叫:比比谁最大从10张牌里任意摸一张,自己记住它后扣在桌子上,当老师说“亮”的时候,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牌最大谁获胜。
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
2.师:开始摸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