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 生活中的数三、加减法 (一)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六、购物七、加与减(三)二、观察与测量 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统计与概率 八、统计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实践活动 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知识点整理汇总(全册)
一、生活中的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5、“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认识及其运用
1.数字的顺序及大小比较:从0到9的认识、0-9的顺序、相邻数字
之间的大小比较。
2.数字的读写:从0到9的数字的读法、写法,例如1读作“一”,
3读作“三”等。
3.数的加法与减法: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的初步认识,例如1+1=2,
3-1=2等。
4.数的分解与组合: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份,或将若干数组合成一个数,例如2=1+1,4=2+2等。
二、形状的认识与分类
1.简单图形的辨认: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形状的分类:根据图形的不同形状进行分类,例如圆形与非圆形的
区分。
三、数的比较与排序
1.数的比较:根据两个数的大小进行比较,例如2>1,5<7等。
2.数的排序:将一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例如3、1、5
排列成1、3、5等。
四、两位数减法
1.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两位数的读法,例如21读作“二十一”。
2.两位数的减法运算:进行两位数减法运算,例如36-15=21
五、图形的组合
1.简单拼图:利用不同形状的木块、纸板等进行简单的拼图,锻炼孩
子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这些知识点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
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数字的读写、数的比较与排序等基本数学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图形辨认。
希望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生活中的数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5、“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数与数字1.数字符号:1、2、3、4、5、6、7、8、9、02.数数:数认识与增加、减少、相等的概念3.认识百以内的数字:0-100的数字认识与读法、位置关系4.数的比较:数字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的表示(比、大于、小于)5.数的表示:算杆的使用、拆解与组合6.数字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数的顺序7.从1至100的数的读法、书写二、加法与减法1.加法:加法运算符号(+)的作用、加法计算、数学实践与生活场景中的加法2.减法:减法运算符号(-)的作用、减法计算、数学实践与生活场景中的减法3.运算法则与顺序: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运算律(交换律与结合律)三、二位数的认识与运算1.二位数的认识:两位数的组成、位置关系、读法2.数量的相等:相等的数个数、相等的数集合3.二位数的加法:加法运算法则的运用,进位与不进位的理解4.二位数的减法:减法运算法则的运用,退位与不退位的理解四、形状与空间1.图形的认识:点、线、面的概念,平面图形的分类与特征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认识:直线的特征,线段与射线的区别3.二维图形的认识:点、线、面,正方形、长方形、圆的特征与辨认五、非连续统计1.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可视化、生活场景的数据收集2.数据的表示:频率的理解、字符串图和杆状图的绘制3.数据的分析:最多与最少、最常与最不常出现的数据,统计报告的编写六、形状和方向概念1.方向的认识:位置关系、左右、前后、上下等方向的认识2.平移与移动:物体在平面内的移动,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3.二维图形的旋转与对称:旋转的概念、直线对称的概念七、量的初步认识1.长度的认识:常用长度单位、用尺子等工具测量长度2.容量的认识:常用容量单位、用容纳容器测量容量3.重量的认识:常用重量单位、用天平等工具测量重量4.时间的认识:用钟表等工具测量时间、日常时间的概念以上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数数与数字,加法与减法,二位数的认识与运算,形状与空间,非连续统计,形状和方向概念以及量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数学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自学出来的。
数学不是看会的,是算会的。
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解题能力,同时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做匹配练习,学会以不变应万变。
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一、读数正数: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20 19 18 17 ······ (从指定中间数开始数)2个2个的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5个5个的数:0 5 10 15 20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
最小的一位数是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二、两位数14,读作:十四十四,写作:1410个“一”就是1个“10”,一个“十”就是10个“一”。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2个“1”表示的意义不同: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个位),第2位是(十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三、比较大小和第几1、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各课知识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数一数知识点:1、数的认识:掌握1-10的数,能够用手指头表示;能以图形的形式认识和理解加减法。
2、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图形数量的方式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1-5的加减法。
3、应用题:通过简单的情境和图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第二单元比一比知识点:1、比较大小:理解大于和小于的概念,能够用符号表示;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2、比较长短:能够比较物体长度的大小,并进行单位转换。
3、应用题:通过情境和图画理解比较的意义,初步了解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第三单元分一分知识点:1、分类:能够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分类标准。
2、分解与合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分解与合并。
3、应用题:通过情境和图画理解分类和分解合并的意义,初步了解分类和合并的概念。
第四单元加与减知识点:1、加法: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2-5的加法计算方法。
2、减法: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2-5的减法计算方法。
3、应用题:通过情境和图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1、方向:能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向。
2、位置: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应用题:通过情境和图画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意义,初步了解空间感知和位置概念。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知识点:1、钱币认知:掌握元、角、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时间认知:掌握整点、半点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时间。
3、应运用题: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货币计算和时间认知的概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数的认识(1)生活中经常需要用数字来描述物体的数量,比如人的年龄、书的页数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
一、数学基础
1、数字识别:学生可以学习识别小于10的数字,还可以学习数字的
口语表达。
2、数字的排序:学生可以学习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数字。
3、数字加减法:学生可以学习使用手指或立方体等把数字加减。
4、数学的比较:学生可以学习比较数字大小,并找出最大和最小的
数字。
5、时间认知:学生可以学习时间的概念,并使用时针、分针、秒针
来识别时间的点数。
二、几何形状
1、几何形状的识别:学生可以学习识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
2、构成图形的角数:学生可以学习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的概念,并计算每个图形的角数。
3、几何形状的对称性:学生可以学习“水平对称”,“垂直对称”
和“中心对称”等不同类型的对称性。
4、几何形状的周长:学生可以学习每个几何形状的周长,并利用计
算机软件计算周长。
5、图形的比较:学生可以比较图形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图形。
三、图形的分类
1、图形的分类:学生可以学习分类图形,比如按形状可分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按构成元素可以分为线段、圆弧等。
2、图形的属性:学生可以学习每个图形的周长、面积、边数等属性,并用绘图软件计算。
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1②分解法过程:如:12—把12分解成10和2过程:想先算:10-9=1 则再算:1+2=3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
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
计算方法:例:13-9(1)平十法先算13-3=10,再算10-6=4;(2)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3=4;(3)想加算减因为(4)+ 9=13,所以13-9=4。
二、解决问题1.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原来有14份报纸,卖了8份,还剩多少份?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桃树有9棵,梨树有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从总数中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如:一共有13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有8个,白气球有多少个?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
14-()=5 12-9=()-10 16-8=2+() 11-()=9-()2.()里最大能填几。
9+()<15 8+() <18 ()-9 < 2 12-()> 33.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6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
(1)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2)现在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5. 教室里原有14个小朋友,第一次走了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又走了一些小朋友,现在教室里还剩5个小朋友,两次一共走了几个小朋友?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
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一年级上册1.认识1-10的数字2.比较大小:使用等于、大于、小于符号,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3.加减法(一):使用加减号,计算1-10的加减4.分类:整理房间、动物、水果、文具、玩具、衣帽和书包5.位置与顺序:前面、后面、第几、加减计算-排序、上下、左右和前后上下左右方向6.认识物体:物体分类,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7.加减法(二):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想一想、直尺上的数字、个位和十位8.整理与复9.认识钟表:时针、分针和读时间10.统计:简单统计图和计算数量11.迎新年12.总复一年级下册1.生活中的数:数一数、圈一圈、数豆子(估计)、个位、十位和比一比2.观察与测量:看图角度图像、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和量一量3.加与减(一):1-99的加减,摆一摆和算一算4.有趣的图形: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折纸、拼图、七巧板图形、欣赏图案、涂图案和摆一摆5.加与减(二):满十进一、拨一拨、算一算和使用竖式计算6.购物:认识圆角分、认识人民币、付钱和找钱7.加与减(三):三个以上数字的加减、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和买东西8.统计:绘制统计图和观察对比9.整理与复10.总复二年级上册1.数一数与乘法:1-9的乘法2.乘法口诀(一):1-5的乘法口诀3.观察物体:上面、正面和右面4.分一分与除法5.方向与位置:辨认东西南北、太阳东升西落、线路图和室内的8个方向6.时、分、秒:时分秒的换算和图示辨认、时间差计算7.乘法口诀(二):乘法口诀和9×9的乘法表8.除法9.统计与猜测10.趣味运动会11.总复二年级下册1.除法:减法与除法、除式、租船和派车(大小)问题2.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方向与路线:辨认方向、室内的8个方向和认识线路4.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和比一比5.测量:先估一估、量一量、米、分米、厘米、毫米(m、dm、cm、mm)和千米换算10的倍数和因数,质因数分解。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详细版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20以内的数字会读会写。
(1)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书写:(3)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4)单数:1、3、5、7、9、11、13、15、17、19。
(5)双数:2、4、6、8、10、12、14、16、18、20。
(6)五个五个数:5、10、15、2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例如: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另一种说法是: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有几颗珠子表示几个十。
16:个位上是6,表示6个一,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
20: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3)数字的读作和写作。
例如:19:读作:十九,写作:19。
3、给数字排队。
5、9、6、15、10、3、20、14、17,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20、17、15、14、10、9、6、5、3。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3、5、6、9、10、14、15、17、20。
做题时最好是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这样可以避免重复。
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9比11大,写作:19>11,读作:19大于11。
12比17大,写作:12<17,读作:12小于17。
5、“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例如:比9小5的数是(4),比2多7的数是(9)。
6、几和第几。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几个圈起来;把右边第几个圈起来。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版一年级教材分析第一项: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领域结构图可爱的校园(数数)——由第一单元前移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 比较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第四单元 分类1.4 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1.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基数 、序数2.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3.小猫钓鱼---(0的认识与书写)4.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2课时:试一试10的认识 第二项:各单元知识点分解2.1 第一单元知识点分解可爱的校园---(数数)生活中的数新增:5.快乐的午餐——分餐具中比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思想6.动物乐园——认识“>”“<”和“=”,并会书写 可爱的校园(数数):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快乐的午餐(分餐具比多少)1.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2.学会用“配对”进行比较,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比较 3.学会用“数数”进行比较,掌握比较谁多谁少的两种策略。
动物乐园(认识“>”、“<”、“=”)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各课知识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各课知识点: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知识点: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知识点: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知识点: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知识点: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知识点: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知识点: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点: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四分类各课知识点:整理房间(分类的含义和方法)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2、让学生懂得把物体按一定的标准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3、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在分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判断力,动手操作能力。
整理书包(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知识点:1、让学生经历整理分类的过程,体验整理分类的必要性。
2、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让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五位置与顺序各课知识点: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唯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知识点: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知识点: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六认识物体(一)各课知识点:物体分类(立体图形的认识)知识点:1、对几何体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知道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是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
你说我摆(几何体认识的练习)知识点: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要求: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中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模型把它摆出来。
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确定。
七加减法(二)(一)各课知识点:捆小棒(11~20各数的认识)知识点: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
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
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搭积木(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知识点: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
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点: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
(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知识点: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经验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 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买铅笔(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知识点: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
(十几减9就用几加1)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跳伞表演(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知识点: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
(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丽的田园(解决问题)知识点: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八认识钟表各课知识点: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知识点: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的数字以及长短针的作用,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
2、正确认读整时、半点。
并说出时针和分针在整时和半点的指向特点。
小芳的上午(估计接近整时的时间)知识点:1、进一步巩固认读整时、半时。
2、估计整时应先看时针所指的位置,再看分针是否在数字12的左右。
九统计各课知识点:最喜欢的水果(象形统计图)知识点:1、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
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迎新年知识点:1、学会独立观察与思考,能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活动复习统计图、表的有关知识。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