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体育教学反思双手前掷实心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手前掷实心球》教学反思

投掷内容主要包含各种方式抛掷实心球游戏、投掷沙包(或垒球)、双手前掷实心球和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与游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将投掷部分内容的教学分为四课时,第一课时:原地投掷沙包(或垒球);第二课时:上步投掷沙包(或垒球);第三课时:双手前掷实心球;第四课时: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与游戏。

本节课是2014年人教版投掷单元的第三课时:双手前掷实心球,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以及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远度,怎样在掷远的基础上提高投准能力。下面我将针对本节课进行深入地剖析:

优点:

一、本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较好地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运用形象化、儿童化的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口诀化教学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四、注重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重点:屈肘后仰、向后引伸,蹬地收腹、快速挥臂。

采取措施:通过看图解、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动作要点和投掷方法;通过徒手练习、掷有一定重量的实心球练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会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

难点:出手角度、速度,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采取措施:在投掷方向的一定距离处设置适当高度的橫绳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分析投掷时实心球出手角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两手持球,把球快速垂直推向地面体会快速出手的感觉;采用模仿练习法,指导学生体会双手前掷实心球的用力顺序及全身的协调用力。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是本节课的特色之一,以小组比赛和掷远、投准等多个游戏为载体,使学生以情入境,以境乐练,感受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六、本节课采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注重课堂的即时评价,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评价具有针对性。

七、学生的参与度高

本节课中,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各个环节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教学中师生间平等对话与交流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学生练习积极,参与兴趣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闯关游戏男女的远度不同;拓展环节男女投准的远度不同;过绳练习时考虑到学生的身高不同,绳的高度不同。九、本节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小培养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十、根据练习密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养护放松,避免因疲劳而受伤,使学生养成运动后放松的好习惯。

反思改进的地方:

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注重核心力量的训练,比如腰腹肌、上肢力量的练习等。此外,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我们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刻苦钻研教材,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加强教学反思,善于积累材料,精心锤炼自己的语言,具备娴熟的运动技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机智;另一方面,要心中有爱,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捕捉和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和潜能,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去点拨、启发和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效果分析】

通过测评,80%左右的学生能高较好地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极少数学生因身体原因还需继续努力。有些学生能够做出动作,但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是太害羞,不善于表达,有的是对动作要领不够明确;有的学生掷远时挥臂速度慢;有的出手角度偏低;有的只用上肢力量,不能全身协调用力,但学生的态度都非常不错,都能够积极参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双手前掷实心球这项动作技能,我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加强上下肢、腰腹肌力量的练习,可以设计课课练,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提高,关注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二、在脑海中思考完整动作及全身如何用力,科学实验已证明:用心思考一遍动作与实际练习一次取得的成效几乎一致。

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置一些练习条件进行练习,但练习时一定注意安全,投掷练习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投掷后适当做放松运动,养成安全练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练习中注重出手的角度和最后用力,切忌只用上肢力量,不能全身协调用力。

五、采用多种方法练习,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提高投掷能力,发展力量素质和全身协调用力能力。如设计一些投准、掷远的游戏或比赛,激励学生挑战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