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3级理论知识总结版(针对考试范围)microsoft_word_文档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doc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 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 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人类)科学9.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 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来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口头-访谈 问卷-回卷法。
3、个案法: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
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又叫个案历史技术,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和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师3级-理论知识-总结版(针对考试范围)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1、无脊椎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2、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3、灵长类动物像猩猩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4、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把人的心理叫思维、意识、精神。
5、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发展的最高产物。
6、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去研究行为,反对意识、性格。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S-R关系。
(强调行为反对意识)3、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反对行为主义、构造主义)4、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奥地利的费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外周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1、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躯体神经系统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
3、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脑:脑干、间脑、小脑。
2、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3、脑干(生命中枢)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
①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②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③桥脑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要点总结(全三章)
三级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要点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服饰入时、坐姿随意。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空间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方言、严守保密原则。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打断谈话。
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
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
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态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性询问。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
第一部分
工作概况
本年度整体工作概况
点击增加小标题
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 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
点击增加文本 点击增加文本
点击增加小标题
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 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请输入相关内容
点击增加文本
2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3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4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字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
2007
言风格
2013
言风格Leabharlann …2009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
述,建议与标题相关 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
第一部分
团队成员介绍
库某某
职务名称
点击输入简要人物文字 介绍,文字内容需概括 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
张某某
职务名称
点击输入简要人物文字 介绍,文字内容需概括 精炼,不用多余的文字 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
• 内容123 •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心理咨询师(三级)基 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 超赞模板】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 •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心理咨询师(三级)基 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超赞模板】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 超赞模板】 203188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要点总结(全三章)
三级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要点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服饰入时、坐姿随意。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空间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方言、严守保密原则。
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
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
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打断谈话。
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
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
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
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态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
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性询问。
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部分总结
基础心理学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和人格(个性)。
心理过程(动态):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情)——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意)——争取和放弃。
人格(个性)(稳态):需要和动机(动力)——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的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己。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构造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
行为主义:华生。
环境决定论。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完形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
受达尔文和詹姆士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和马斯洛。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
生理心理学:巴甫洛夫。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
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
中枢神经:脊髓和脑。
脊髓是中枢神经最低级的中枢。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由延脑、桥脑和中脑组成。
是脑的最古老部位。
延脑紧接脊髓,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
桥脑在延脑之上,小脑之前,联系大脑和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中脑在桥脑之上,是上下行神经纤维的通道,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主管睡眠与觉醒。
间脑: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对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殊部位。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底丘脑:调节肌肉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范本模板】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考试超详细归纳总结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4.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7.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三个阶段和思维阶段(意识阶段—人类)8.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9.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1.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2.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①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
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
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②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
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
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
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理。
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③勤勉:指从业者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细节决定成败”。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4)职业化(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
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5)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6)从业人员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7)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8)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9)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源、艰苦奋斗(10)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11)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12)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3)从业人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14)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汇总
三级心理咨询师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5.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因为它们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 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7. 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动物)、知觉(脊椎动物)、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三个阶段和思维阶段(意识阶段—人类)8.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9.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考试归纳总结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1. 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里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 从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角度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从人类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从研究社会对心理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从研究心理现象的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以服务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
6. 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他独特的心理面貌。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人类)科学9.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2. 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来分析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口头-访谈 问卷-回卷法。
3、个案法: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
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又叫个案历史技术,强调的是个体之间的差异。
4、实验法: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者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和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技能总结(精华版)
⑵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⑶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4.⑴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颞叶、顶叶、枕叶、额叶。
⑵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七、机能主义:詹姆斯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它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2.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因为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三个反对,三个强调)
2.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一、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⑴整体性;⑵选择性;⑶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⑷理解性。
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活动内容的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对所发生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属于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和情感(以人的需要为中介,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映)、意志(表现心理对行为的支配)、需要和动机(内部推动力量)、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心理咨询师三级知识点概要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节绪论▪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生活,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心理卫生、心理健康、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
▪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
▪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生理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
▪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表现叫感应性,不能叫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植物也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
环节动物和同样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相比,环节动物有了神经系统,而腔肠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这说明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又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
所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一、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2、性格: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1、无脊椎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2、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3、灵长类动物像猩猩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4、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把人的心理叫思维、意识、精神。
5、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发展的最高产物。
6、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三、心理学发展简史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去研究行为,反对意识、性格。
他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S-R关系。
(强调行为反对意识)3、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反对行为主义、构造主义)4、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奥地利的费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外周神经系统构造及功能1、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将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躯体神经系统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
3、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脑:脑干、间脑、小脑。
2、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
3、脑干(生命中枢)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延脑(又叫延髓),桥脑和中脑。
①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②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③桥脑是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的通道。
④中脑里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⑤在脑干上分布着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水平,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是视觉,顶叶是躯体感觉,额叶是躯体运动。
四、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是不对称,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单侧化”。
2、法国医生布洛卡证明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3、美国罗杰、斯佩里发现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割裂脑实验)。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三、感觉现象1、感觉现象分为:感觉适应(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感觉对比(不同刺激对应于同一器官——彩色对比),联觉(一种刺激不仅产生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四、各种感觉1、视细胞层上有两种感觉神经细胞,即椎体细胞(分辨细节和颜色,是明视觉)和杆体细胞(分辨明暗和轮廓,是暗视觉)。
2、彩色有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明度(取决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比例)的特性。
3、色觉异常有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色觉缺陷的人对明度非常敏感,靠明度辨认颜色;色觉异常大都是遗传原因,男孩多于女孩,女孩是男孩色盲的1\10,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遗传。
4、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叫声波;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5、听觉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声波频率决定),响度(声波振幅决定)和音色(波形决定)三种特性。
6、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
7、酸、甜、苦、咸(依次对应是舌头的后、尖、根、前)敏感。
8、晕车、晕船是平衡器官敏锐引起。
9、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痛觉对机体有保护性作用;痛觉最难以适应。
五、知觉概述1、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区分—对象,背景);恒常性(条件变,映像不变;颜色、明度、形状都具有恒常性);理解性(用经验加工,词语解释)。
六、知觉的种类1、知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2、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时间知觉包括(依据):计时器提供的信息,自然界昼夜交替,四季周期性变化,人体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周期性变化。
4、错觉:①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②只要具备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③错觉所产生的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
④错觉是客观存在的,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第四节记忆一、记忆及记忆过程1、记忆: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按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
3、按是否意识到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个体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影响,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4、按能否加以陈述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对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识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5、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又叫再现)。
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或者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候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6、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7、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以自己作主试者,用的记忆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二、三个记忆系统1、人的认知活动可以看成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把记忆看做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讲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3、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又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像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4、瞬时记忆特点:编码方式——外界刺激物的形象,以感觉后像形式,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9-20比特,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0.25--1s,声像记忆保持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长于4s;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可转换为短时记忆。
5、短时记忆特点: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也是5——9个项目,即记忆广度;听觉编码方式;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经过复述,可转为长时记忆。
6、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7、长时记忆特点:①容量和信息的种类及数量都是无限的;②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③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④干扰分为:前摄干扰,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系列位置效应证明,系列两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一、思维概述1、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最主要特征:四间接性和概括性。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形态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按探索问题答案方面分: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又叫求同思维。
3、按是否有创造性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三、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知识经验的影响);原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心理准备状态的影响)。
3、迁移: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4、定势:人民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面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
四、语言与言语1、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2、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关系: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言语。
3、“听-威尔尼克;说-布洛卡读;读-角回-失读症”;布洛卡中枢:运动性言语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中枢:听觉型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症。
五、想象1、想象: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
2、想象与表象区别: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有创造性,属于思维范畴。
第六节意识与注意一、意识概述1、意识: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2、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得觉知,觉知就是察觉。
3、两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梦。
4、睡眠分为4个阶段: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5、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做梦不会妨碍人休息;费罗伊德用精神分析解释,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二、注意概述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2、注意种类: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或随意后注意)三、注意的特征1、注意广度是7+-22、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叫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3、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即分心,他是一种不良的注意品质。
4、区别分散和转移:分散是有意------无意。
转移是有意------有意。
5、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6、注意分配条件: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如果两种活动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也很难做到注意分配。
7、注意的特征: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
第七节需要与动机一、需要与动机概述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有欲求。
需要都有对象,需要是不断发展的。
2、按需要产生的角度分:自然需要(或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特有,又叫获得性需要。
动物和人都有自然需要,但是有本质的区别。
3、按满足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