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知识讲解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一、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为ICU内48例确诊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患者。
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感染部位、感染类型、并发症等。
采用标准微生物学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二、临床特点分析1. 年龄分布及性别比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5例。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70岁之间,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较大。
说明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中以中老年男性居多。
2. 感染部位及感染类型研究对象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血液和伤口。
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60%以上。
感染类型以院内获得性感染为主,说明ICU内患者感染来源主要为医院内部。
3. 并发症及病情严重程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常常与多种严重并发症相关,如呼吸衰竭、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等。
病情严重程度高,治疗困难度大。
三、药敏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帕尼匹林,耐药率分别为80%以上。
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耐药率相对较低。
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药敏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
临床治疗中需注意加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防控工作,同时结合临床药敏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在药物选择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避免盲目和不当的使用,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扩散。
本研究对ICU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感控-XDR共识
Patel SJ,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2014 Apr 8.
X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XDR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常见菌种 常见感染类型
临床特征
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等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血流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感染危险因素
病人原发病情危重、以往抗菌药的使用、入住ICU、实质脏器或血液 移植、外科手术及导管、引流管留置等。XDR肠杆菌科细菌可较长时 间寄殖于肠道(达数月),导致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有部分携带菌 可造成临床感染
AmpC β-内酰胺酶、外排泵5、膜孔道蛋白突变3等耐药机制。
β-内酰胺酶 OXA类酶 金属酶
– – – – – – NDM IMP VIM NDM型碳青霉烯酶 KPC型碳青霉烯酶 GES型碳青霉烯酶
酶
膜
膜通透性降低 外排泵表达升高
Ambler A类酶
1.Peleg AY,et al. Clin Microbiol Rev,2008,21(3):538-82. 2.Zarrilli R,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3,41(1):11-9. 3.Clancy CJ, et al. Am J Transplant, 2013,13(10):2619-33. 4.Li B, et al. PLoS One, 2012,7(7):e42280. 5.Naparstek L, et al. J Hosp Infect, 2012,81(1):15-9. 6.Toth A, et al.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0,29(7):765-9.
XDR肠杆菌科细菌可较长时间寄殖于肠道(达数月),导致耐药菌在的传播,另有部分携带菌可造成临床感染。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
综合ICU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及药敏分析核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罕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在ICU患者中引起感染的报道较少。
随着ICU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免疫力低下状况的加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频率也有所增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
对综合ICU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药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全面分析48例综合ICU患者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预防和治疗综合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对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病原学分析及耐药性分析,来了解该感染在ICU患者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抗生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探讨药敏试验结果对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为提高ICU患者感染治疗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我们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ICU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此病原菌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治疗造成一定困扰,因此深入分析其耐药机制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完善对这种特殊感染的认识,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总结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可以为今后开展更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拓展临床研究领域,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和进步。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 (Eucast)仅推荐测试SMZ/TMP[纸片扩 散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而美国 临床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肉汤或 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测定米诺环素、 左氧氟沙星和SMZ/TMP,肉汤或琼脂稀 释法测定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 氯霉素。对其他抗菌药物药敏结果仅报告 MIC值或抑菌环直径,折点的判读实验室常 参照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或其他非肠 杆菌科细菌,头孢哌酮/舒巴坦参照头孢 哌酮折点。
• 8.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 孢他啶和头孢吡肟体外对部分菌株具有一 定活性。EUCAST认为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对头孢他啶固有耐药,虽然有临床治 疗成功的报道,但通常为联合治疗,不推 荐作为治疗常用药物。
(三)联合治疗
• 联合治疗适用于严重脓毒症、中性粒细胞 缺乏、混合感染患者,或无法应用或不能 耐受SMZ/TMP的患者,亦可用于广 泛耐药或全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 治疗。由于多数治疗药物仅有抑菌作用, 联合用药有助于减缓或避免治疗过程中细 菌耐药性的产生。
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微生物学鉴定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混合生长,在 培养基上应注意观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于非发酵革兰 阴性杆菌,单个或成对排列,专性需氧,触酶阳性,氧化 酶阴性,动力阳性,氧化葡萄糖和麦芽糖,血平板上菌落 呈淡黄或棕色,有氨气味,不溶血,但在菌落周围变成绿 色。关键鉴别试验包括氧化酶试验阴性、氧化葡萄糖和麦 芽糖、DNA酶和赖氨酸脱羧酶阳性、极端丛生鞭毛。目 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传统的生化试验和自动化细菌 鉴定系统(如API20NE、VIKET2、Phoenix和 MicroscanMalkaway等)均能鉴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嗜麦芽黄单胞菌肺炎疾病详解
疾病名:嗜麦芽黄单胞菌肺炎英文名:xanthomonas maltophilia pneumonia缩写:别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嗜麦芽假单胞菌肺炎疾病代码:ICD:J15.8概述:嗜麦芽黄单孢菌又名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该病近年已成为呼吸疾病的较常见病种,并有其临床特点。
有发热、咳嗽、胸痛,60 岁以上患者大多数免疫功能差。
流行病学:该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并不少见。
天津某医院自1997 年8 月至1999 年8 月分离21 株,其中呼吸道标本14 株,胆汁及体液4 株,脓汁及分泌物2 株,其他 1 株。
作者的24 例嗜麦芽黄单孢菌肺炎是1998 年9 月至2000 年7 月中的住院病例,仅次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王氏报道38 株,占同期呼吸道检出病原菌的3.5%。
王氏的病例中有慢性基础疾病占 60.5%,曾住过监护病房的危重病人占65.8%,建立人工气道者占 44.7%。
作者的24 例中只有2 例无基础病,大多数病例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
这些疾病大多数为心肺疾病,如 COPD、哮喘、支扩症、肺纤维化、肺癌、人工通气,还有高心病、冠心病,肾功不全等。
Vartivarian 等人总结美国得克萨斯州和爱迪逊癌症中心 1991~1992 年的 94 例呼吸道标本中(27.6%)为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呼吸道感染,其中 13 例合并菌血症,另 13 例非菌血症,26 例有血液亚性肿瘤,10 例为实体肿瘤,其中引流支气管阻塞者5 例。
在难治性呼吸道感染中本菌也占一席之地。
在罗氏等的217 例中,有7 例为本菌感染(4.4%,7/158 例痰培养)。
病因:1.嗜麦芽黄单孢菌又名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该病近年已成为呼吸疾病的较常见菌种。
2.仅次于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发病机制:具体机制不明。
临床表现:有报道一组 24 例患者中,男 18 例,女6 例,平均年龄 58.17 岁(1 岁5 个月~79 岁),大于60 岁者14 例(58.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食 单胞 菌 的 监 测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主 要 包括 嗜 麦 芽 窄食 单 胞 茵 分 布 科 室及 耐 药 性 分 析 。结 果 分 离 出 的 嗜 麦 芽 窄食 单胞 茵 主要 分 布在 干诊 综合 科 、 呼吸科和 I C U 重症 医学 科 , 分 离率 为 2 5 . 2 3 、 2 5 . 2 3 和l 1 . 7 1 。 药敏 测
u t e d a t Ca d r e S Wa r d , P n e u mo l o g y De p a r t me n t a n d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i n i t( I CU ) , a n d t h e i s o l a t i o n r a t e wa s 2 5 . 2 3 , 2 5 . 2 3 a n d 1 1 . 7 1 .T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o f t h s e s 1 1 1 s t r a i n s o f S t e n o t r o p h o mo n a s ma h o p h i l i a t o mi n o c y c l i n e wa s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临床重要条件致病菌,而临床医生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为提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2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87位专家参与,历时11个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共识的制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生素压力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茵致病性的影响。
编号30971318)的支持。
共识荟萃了国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
嗜麦芽窄食单胞茵具有独特的病原学和临床特点,对其感染和治疗的认识尚在不断深入,缺乏循证证据级别高的临床研究可供借鉴,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一定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探索,积累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服务临床。
一、共识目的和意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操作的不断增多,该菌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位于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第3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颅内感染、尿路感染等。
同时该菌通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和感染防控带来挑战。
目前,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缺少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献,制定针对该问题的专家共识将能规范并提高我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及防控水平。
我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中国CHINET监测资料和Mohnarin监测资料显示,该 菌分离率一直居于所有革兰阴性杆菌的第5-6位、非发 酵革兰阴性菌第3位。
1. Brooke JS. ClinMicrobiol Rev. 2012; 25:2-41. 2. Nicodemo AC, Garcia Paez J I.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229-237. 3. Abbott IJ, Slavin MA, Turnidge JD,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 9, 471–488 4. Falagas ME, Valkimadi PE, Huang YT, et al. J AntimicrobChemother 2008; 62, 889–894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流行病学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中国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度耐药监测数据表明,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占所分离的所有非发酵菌的9.9%。
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鲁氏不动杆菌 其他 合计
株数 31950 27709 7746 3414 1483 5682 77984
% 41.0 35.5 9.9 4.4 1.9 7.3 100.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非发酵菌(77984株)
1. 李耘, 吕媛, 王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4):5133-5137.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嗜麦芽杆菌资料
其它 6%
阴沟 5%
嗜麦芽 6%
不动 10%
肺克 12%
大肠 27%
铜绿 24%
北京市2006-2007年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
80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100
耐
药 率
80
60
40
24
20
90.9
31.2
45.7
51.6
57.5
66.9
0
头孢哌 环丙 酮/舒巴 沙星 坦
头孢 他啶
敏感 63.4 84 87.9 97.4
1990-2000年10年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 耐药性分析
(%)
100耐
60
药
率
40
59.2 60
84.9
71.9 66
36.2
24.1 25
20
0
头孢哌酮 甲氧 /舒巴坦 苄啶
环丙 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头孢 庆大 沙星 克拉维酸 他唑巴坦他啶 霉素
临床分离细菌的数量
本年度共收集临床分离108137株细菌的药敏监测结果, 其中:
➢ 革兰阳性菌33278株,占30.8%
➢ 革兰阴性菌74859株,占69.2%
30.8%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69.2%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Mohnarin)报告。2007年8月
CHINET监测菌种分布
4392
35.2
(血培养2019,46%)
金葡菌 肠球菌属 溶血性链球菌
3384
27.1
2634
21.1
802
肺炎链球菌
694
草绿色链球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定植抑或致病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定植抑或致病嗜麦芽窄食以往单胞菌以往称作嗜麦芽假单胞菌,是该属中唯一的生物种,属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它广泛存在于水源、冰冻食品、牛奶、土壤和植物根系中,医院环境中更有很高的分离率,如呼吸机各种管道、接头、湿化瓶极有可能定植,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居第三位,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以在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寄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部感染约53%~71%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获得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定植,呼吸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非常罕见,咽拭获得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一般无诊断意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应用气道雾化设备以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尤其是应用抗假单胞菌抗生素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是并发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的易患因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菌血症相比,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行感染发生在持续较长时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在ICU中,导管相关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比较常见。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枢系统感染不常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眼部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眼部感染可表现为结膜炎、角膜炎、泪囊炎和眶隔前蜂窝织炎等,细菌学阳性就应该诊断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泌尿系感染尿液标本分离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将其当作泌尿道病原菌的证据一定是不充分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通常继发于泌尿道手术和内镜检查或有泌尿道解剖异常者其他部位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见于消化道肿瘤和慢性炎性肠病患者,是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重要致病菌。
ICU非发酵菌(MDR和PDR)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治疗非发酵菌是指一群不发酵葡萄糖、无动力、生长要求很低、毒力各异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绝大所数属于院内感染,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是非发酵菌中临床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致病菌中居第二位,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的首要病原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防治专家共识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周华李光辉卓超杨毅石岩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黄晓军吕晓菊刘又宁倪语星邱海波施毅王明贵谢灿茂张晓辉周建英俞云松本文选自《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4月23日第93卷第16期Natl Med J China,April10,,2013,Vol.93,No.16【编者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临床重要条件致病菌,而临床医生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上存在诸多困惑。
为提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水平,由《中华医学杂志》组织,2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87位专家参与,历时11个月,召开了12场专题讨论会,经过充分的意见搜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份《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共识的制定得到了卫生部行业基金(临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研究及应用,编号201002021)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生素压力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茵致病性的影响。
编号30971318)的支持。
共识荟萃了国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的进展.总结了我国绝大多数权威专家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与防控的宝贵经验,是规范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的指导性文件:嗜麦芽窄食单胞茵具有独特的病原学和临床特点,对其感染和治疗的认识尚在不断深入,缺乏循证证据级别高的临床研究可供借鉴,嗜麦芽窄食单胞茵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一定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探索,积累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专家共识,服务临床:一、共识目的和意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的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侵袭性操作的不断增多,该菌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位于临床分离非发酵菌第3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致病力弱,其感染常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肺部感染、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颅内感染、尿路感染等。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治疗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带来的管理挑战与CRAB感染非常相似。
首先,尽管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但通常不清楚其到底是定植还是真正的病原体,特别是在有潜在肺部疾病(如囊性纤维化或呼吸机依赖)的患者中。
.嗜麦芽菌通常作为多微生物感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使得嗜麦芽菌的治疗更为困难。
它可以导致血液系统肿瘤、出血性肺炎、菌血症患者极高的病死率。
其次,嗜麦芽携带的大量耐药基因和基因突变,这阻碍了治疗选择。
L1金属β-内酰胺酶和L2丝氨酸β-内酰胺酶使得大多数传统的β-内酰胺对嗜麦芽无效。
L1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但不能水解氨曲南。
L2 具有广谱的头孢菌素活性,并且可以水解氨曲南。
嗜麦芽通过染色体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从而对氨基糖苷天然耐药。
此外,嗜麦芽可出现多药外排泵,降低四环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以及染色体Smqnr基因的活性,进一步降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有效性。
第三,对于嗜麦芽感染的“护理标准”抗生素治疗方案缺乏有效性评估。
目前还缺乏常用药物对嗜麦芽感染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关于治疗嗜麦芽药物的优先级、常用联合治疗方案的证据仍不完整。
最后,嗜麦芽的药敏试验存在问题。
CLSI已经建立了7种抗嗜麦芽药物的MIC解释标准:TMP-SMX、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头孢他啶、头孢地罗、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氯霉素。
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已经不再生产,氯霉素在美国也很少使用,因为其具有明显的毒性,因此有5种药物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解释的抗生素MIC数据。
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MIC检测结果可重复性差,削弱了对MIC解释标准的信心。
并且没有足够的数据来确定MICs与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目前还没有建立多粘菌素的CLSI敏感性标准。
嗜麦芽能够在多粘菌素平板中不被完全抑制,表现出异质性耐药。
多粘菌素MICs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都存在挑战。
专家组不建议使用多粘菌素治疗嗜麦芽感染。
1.嗜麦芽感染的一般治疗方法是什么?推荐对于轻度感染,建议选择TMP-SMX、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地罗单药治疗;专家组建议TMP-SMX和米诺环素作为首选药物。
嗜麦芽的临床诊治
流行病学
• 中国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度耐药监测数据表明,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所分离的所有非发酵菌的9.9%。
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鲁氏不动杆菌 其他 合计
株数 31950 27709 7746 3414 1483 5682 77984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酸明显
可利用葡萄糖、甘露糖、蔗糖、蕈糖、麦芽 糖、纤维二糖、乳糖、水杨素、乙酸盐和丙酸 盐等24种物质,而果糖、异丁酸盐、顺乌头酸盐 和正丙醇则仅为部分菌株利用。
1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试验结果
该菌含有β-内酰胺酶,临床治疗首选磺胺类; TMP/SMZ;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替卡西林/克 拉维酸。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很容易产生金属酶对 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临床不应选用。目前尚无标 准方法用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单位耐药性检测, 药敏试验纸片法仅有三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 米诺环素,复方磺胺有判断折点。
18
各系统感染特征性危险因素
院内获得性肺炎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长期入住ICU 肿瘤 肾功能损害 不恰当的初始抗菌治疗
19
流行病学
多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临床症状重,预 后差,病死率高。
国外近期文献报道,该菌所致的血流感染病死率达 14%~6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为10%~30%。
嗜麦芽寡养(窄食) 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广泛存在于 水,土壤,动物体内,为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和免疫抑制的广泛和 大剂量应用,其分离率在非发酵菌属中呈上升趋势,因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 药,因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性质(一)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课件
对干燥敏感,在干燥环境中易死亡。
对多种抗菌药物不敏感,仅对复方新 诺明、妥布霉素等少数抗菌药物敏感 。
0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 致病性
致病机制
黏附机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能黏附到上皮 细胞上,通过特定的黏附因子进
入细胞内,从而引起感染。
毒素产生
该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如细胞毒素 、表皮脱落毒素等,这些毒素能破 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 死亡。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利用PCR技术等分子生物 学手段,检测样本中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的特异性基 因片段。
免疫学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 异性抗体,判断是否感染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呼 吸道感染症状,且痰液呈脓性或
粘液脓性。
实验室检查
微生物培养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 检测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或免
加强监测和预警
对易感人群和高危科室进行监 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防止扩散。
治疗策略
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旦发现感染,应尽早进行诊断和治 疗,以减少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抗 生素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给予必要的支 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等。
01
02
03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 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传 播。
易感人群
老年人、儿童、身体虚弱 者和免疫系统受损者更容 易感染。
流行特征
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人 群密集场所容易爆发流行 ,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给 治疗带来困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2023年 IDSA 指南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2023年IDSA 指南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需氧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
该菌常可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严重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菌血症、口腔等部位感染。
2023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抗菌药物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指南》主要针对中重度嗜麦芽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
问题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一般治疗方案是什么?推荐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用于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1)使用以下两种药物: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SMX),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头孢地尔或左氧氟沙星;或(2)当存在明显的临床不稳定或对其他药物不耐受或无活性时,建议选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氨曲南的联合治疗方案。
问题2TMP-SMX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是什么?TMP-SMX作为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至少在观察到临床改善之前,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
问题3四环素衍生物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是什么?大剂量米诺环素(即,每12小时,200mg IV/口服)作为联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至少在观察到临床改善之前,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
由于米诺环素的体外试验数据稍好一些,有可用的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折点及口服剂型,且相对于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的耐受性可能会提高。
尽管替加环素也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一种治疗选择,但专家组更倾向于米诺环素而非替加环素。
问题4头孢地尔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是什么?头孢地尔作为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至少在观察到临床改善之前,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
问题5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中的作用是什么?建议左氧氟沙星仅作为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不建议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改用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0 455 3875 42415
% 27.96 16.46 15.85 14.17 5.94 4.45 3.00 1.96 1.07 9.14 100.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其他非发酵菌
1. Brooke JS. ClinMicrobiol Rev. 2012; 25:2-41. 2. Nicodemo AC, Garcia Paez J I.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229-237. 3. Abbott IJ, Slavin MA, Turnidge JD,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 9, 471–488 4. Falagas ME, Valkimadi PE, Huang YT, et al. J AntimicrobChemother 2008; 62, 889–894
中国嗜麦芽窄食单 胞菌感染诊治和防
控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耐药状况 及主要耐药机制
卓超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chaosheep@
流行病学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农副产 品、人体和动物体表面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 菌,在医院环境中亦广泛存在。
中国CHINET监测资料和Mohnarin监测资料显示,该 菌分离率一直居于所有革兰阴性杆菌的第5-6位、非发 酵革兰阴性菌第3位。
流行病学
• 中国CHINET监测网2011年度耐药监测数据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 所分离的所有革兰阴性菌的4.45%,非发酵菌的11.64%。
细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变形杆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 伯克霍尔德菌属 其他 合计
株数 11860 6981 6723 6012 2519 1889 1271
流行病学
研究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包括:
有创检查和 治疗
机体免疫受损
重度营养不良
长期接受广谱抗菌 药物尤其是碳青霉 烯管插管 气管切开
肿瘤化疗
住院时间过长
1. Brooke JS. ClinMicrobiol Rev. 2012; 25:2-41. 2. Nicodemo AC, Garcia Paez J I.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229-237. 3. Abbott IJ, Slavin MA, Turnidge JD,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 9, 471–488 4. Falagas ME, Valkimadi PE, Huang YT, et al. J AntimicrobChemother 2008; 62, 889–894
另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还可引起血流、泌尿系、腹腔、眼 部、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1. Brooke JS. ClinMicrobiol Rev. 2012; 25:2-41. 2. Nicodemo AC, Garcia Paez J I.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229-237. 3. Abbott IJ, Slavin MA, Turnidge JD,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 9, 471–488 4. Falagas ME, Valkimadi PE, Huang YT, et al. J AntimicrobChemother 2008; 62, 889–894
流行病学
• 中国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0年度耐药监测数据表明,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占所分离的所有非发酵菌的9.9%。
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鲁氏不动杆菌 其他 合计
株数 31950 27709 7746 3414 1483 5682 77984
% 41.0 35.5 9.9 4.4 1.9 7.3 100.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非发酵菌(77984株)
1. 李耘, 吕媛, 王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24):5133-5137.
流行病学
由于研究人群免疫缺陷严重程度和潜在疾病的差异,嗜麦 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率波动于7.1~37.7例/10,000出院人 群。
由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引起的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常 见,特别是结构性肺病患者的慢性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 炎(VAP)。
流行病学
多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患者临床症状重,预 后差,病死率高。
国外近期文献报道,该菌所致的血流感染病死率达 14%~6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为10%~30%。
1. Brooke JS. ClinMicrobiol Rev. 2012; 25:2-41. 2. Nicodemo AC, Garcia Paez J I. Eur J Clin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26:229-237. 3. Abbott IJ, Slavin MA, Turnidge JD,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11; 9, 471–488 4. Falagas ME, Valkimadi PE, Huang YT, et al. J AntimicrobChemother 2008; 62, 889–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