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
元稹悼亡诗的情感取向与艺术特色
元稹悼亡诗的情感取向与艺术特色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艺术特色独具为特点,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之一。
其中,他的悼亡诗更是感人至深,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情感取向:1. 悲痛哀思:元稹的悼亡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他对亲人逝去的悲痛哀思,如《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现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感慨人生:元稹的悼亡诗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如《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深情厚谊:元稹的悼亡诗中也表现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情厚谊,如《离骚》中的“胡为乎短折而长治兮,固前圣之所建也”,表现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敬爱之情。
艺术特色:1. 意境优美:元稹的悼亡诗意境优美,如《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现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语言简练:元稹的悼亡诗语言简练,表达了他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如《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意象丰富:元稹的悼亡诗意象丰富,如《离骚》中的“胡为乎短折而长治兮,固前圣之所建也”,表现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敬爱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
4. 情感真挚:元稹的悼亡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如《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5. 意蕴深刻:元稹的悼亡诗意蕴深刻,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如《离骚》中的“胡为乎短折而长治兮,固前圣之所建也”,表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6. 艺术手法独特:元稹的悼亡诗艺术手法独特,如《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7. 情感细腻:元稹的悼亡诗情感细腻,表达了他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哀悼之情,如《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界神童”,他的诗风清新明丽,往往抒发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叹。
下面列出他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1.《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具有声情并茂的意境描写和空灵脱俗的风格。
作者借用了当时具有强烈文化象征意义的巫山和浩瀚壮阔的沧海,寄托了自己对于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体现了他深沉的修道情怀。
作品以豁达姿态面对人生变迁,寻求离忧之道,尤其是对于离情之苦,借助明媚想象赋予其更多含义。
2.《梦微之·怅江南》:“记得小苹初著花,想当年,白云飞处拾尽春。
却笑人间,万般风月,独倚楼前,流泪如霖。
”这首诗以江南的风景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于年少时光的怀念和在风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结尾处的“流泪如霖”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之情。
作者自然的虚实结合,巧妙地表现出了江南烟雨的特色和悠远的历史。
本诗重在意境的营造,由作者自然的主观愿景以及内敛的哲学印记,表现出了一股摆脱尘世的境象,展现出了作者的隽永雅趣。
3.《浪淘沙·北客行》:“僧似野花来,刈尽走人拿。
应经夕阳垒,故作东篱斜。
”这首诗是元稹最为著名的七绝之一,描绘了一个入声深沉,意境深远,既含有悲壮之美,又百转千回。
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一个僧侣在荒野中寻找自己的归宿,他为了生命的需要,不得不采撷野花吃,在风沙中行走,是一种别样的人生境遇。
作者以少的语言,刻画出一个在食物短缺和困乏野外环境中的僧侣情感的成败,表现出了淡淡的人世清凉和禅意美容。
4.《寄生庐山道士》:“何人扫落叶,寂寂更无人。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荣相对闲。
此地胜游为若何,泉声滴石思无涯。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道士的一首信,表现了对于庐山景色的赞美和沉思。
诗中的“秋阴不散霜飞晚”是指秋天的景色,死叶落满地面,冷凝阴暗,更给人创造了凄凉的美感。
论元稹的诗歌艺术特点
论元稹的诗歌艺术特点1. 引言1.1 概述辞章之美,古今文人皆以诗歌为灵感源泉。
而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元稹无疑是一位耀眼的诗人。
他的作品既富有情感和细腻的表达,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重点探讨元稹诗歌的艺术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元稹的诗歌艺术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首先,我们将通过具体特点分析部分来介绍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之处。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得出一个结论,并就这些特点进行反思与展望。
1.3 目的通过对元稹诗歌艺术特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并为后人欣赏和研究他的作品提供一个参考。
此外,本文还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元稹及其诗歌艺术的研究与讨论,在推动中国古典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引言部分,我们可以明确本文的目标和结构。
接下来,将会在正文部分详细探讨元稹诗歌的艺术特点。
2. 正文元稹(787年-868年),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创作在唐代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元稹的诗歌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以下几个艺术特点。
首先,元稹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他巧妙地使用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象征,在作品中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在《离骚》一诗中,他通过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矛盾表达相结合,将自己内心苦闷之情比作燕子难以回巢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时代动荡、个人困境的深切感受。
其次,元稹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他擅长运用描写、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
例如,在《遣怀》一诗中,通过多次反问句:“云中何事?虚空北斗旁”以及“露华浮满树枝间。
”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作品更具吸引力。
另外,元稹的诗歌作品常常充满了悲凉和忧伤情感。
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自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态炎凉的思考和感受。
例如,在《蝶恋花·冷寒楚客无还宿》一诗中,他以冷寒之夜中迷失归路的楚国客人为写照,抒发了对家园离别之苦和形单影只之感。
刘禹锡 柳宗元 元稹 白居易 诗歌鉴赏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中唐时期颇具盛名的两位诗人,后世人因这二人的友谊,也因二人相似的遭遇,将两位诗人并称“刘柳”。
二人都曾遭遇过命运不公的对待,但这也成就他们独特的诗歌风格,也让二人情系千年。
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朴素唯物主义者,虽曾经历过相似的命运,但其各自独特的性格让二人诗歌的风格迥乎不同。
刘禹锡的诗歌受他刚毅性格的影响,多为熊直刚健之风;而柳宗元的诗歌,在他性情的蕴养下,呈现出简淡幽深的风格。
不同的诗风,迥乎的性情,却也成为了知己挚友。
刘禹锡的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本来就性格刚毅,绕有豪猛之气,这种具有个人魅力的独特性格,为他的诗歌添染了几分豪气,再加上在忧患之年久居,生活为他谱写了一曲曲悲惨的曲子,他虽愤懑,但从未绝望,这也让他的诗歌呈现给我们的永远是豪气万丈的曲谱。
如《酬天乐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的前篇,我们无需多思,那沉闷苦楚扑面而来,但让我们着重认识的是那句全诗最精彩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名句,我们很容易就能沉浸到对刘禹锡所述的情感中,虽然诗人也会对世事变迁和宦海沉浮感到深深的惆怅,但仍然乐观豁达,不屈不挠,所有低沉的情绪,从这一句开始变得昂扬,最后的“暂停杯酒长精神”不由得让我们与他一般振奋精神、奋发向上。
虽然命运多桀,但是刘禹锡始终对人生充满信心和进取精神。
刘禹锡被称为“诗豪”,也并不是说他所有诗歌多是豪放的,而是多说他为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
除去豪迈,刘禹锡的诗歌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例如《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悲秋,就成了秋天的特色,但刘禹另辟蹊径,“我言秋色胜春朝”,一言展尽风情,那是自信,那是激越。
再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那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秋高气爽,再多的情感,尽在不言中了。
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
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
此外,他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离思诗-其四》、《遣悲怀三首》都是其悼亡诗中的名篇。
其中诗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传颂千古的名句。
元稹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
有《元氏长庆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 卷。
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
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一、元稹生平简况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人。
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
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
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
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
不久,调任同州刺史。
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
二、元稹的思想概况元稹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释、道思想在他身上兼而有之。
由于元稹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所以,年轻之时,儒家思想在他身上占据主导地位。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人们惧怕战乱,热望和平,渴望中兴。
面对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元稹和其他英雄豪杰一样,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儒家精神成了他所追求的目标。
元稹诗歌艺术特色
元稹诗歌艺术特色元稹,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
大家对他的印象可能不如杜甫、李白那么深刻,但他的诗歌确实有着很特别的魅力。
你要是问我元稹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那可真是说不完。
首先呢,他的诗歌写得真是有生活感,活脱脱像是身边的朋友在和你聊天。
你想,元稹写诗的时候,肯定没有过多的“摆拍”或者“做作”,他写的就是那些心里的真实想法。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都能从容不迫地化作诗句,传递给你一种“哦,原来生活就该这么简单”的感觉。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元稹那种“入情入景”的能力。
他的诗里啊,往往一眼看去,就是你眼前的那个景象,走进了那个画面。
比方说他写自然景色,写的是山川河流,草木繁盛,他能在几句话里,把山川湖泊都抚摸一遍,感觉你站在那儿,眼前的景象都活过来了。
你听了,心里头顿时就明亮了起来。
再说了,他的诗语言简洁又贴近生活,真没什么浮夸辞藻,读完后让人觉得“哎,真是这么回事”!那种感觉,就像你走在大街上,和朋友随便聊着天,突然你有了对人生、对爱情的新思考。
再说他对爱情的描写,那真是细腻到不行。
你看他写爱情的时候,总是写得那么真切,仿佛自己就是当事人。
很多时候,他诗中的爱情,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而是经历过风风雨雨之后的一份深沉。
有人说他情感丰富,细腻如丝,的确,他的诗歌能把恋人之间那些细微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他写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话一出,简直是一针见血,谁不曾有过一段深刻的感情,让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呢?你想,元稹的爱情写得既不浮夸,又不矫揉造作,给人一种很自然的美感。
你会发现,元稹的诗歌不仅仅是写人、写景,还是一种情感的“写照”。
他的诗歌总是能让你在读的时候,产生共鸣。
你看,他对于亲情、友情、爱情、人生的思考,总是那么直接,情感表达特别真实。
你不会觉得他是在讲大道理,而是那种像朋友间无心的对话,心有戚戚焉。
你知道吗?他有时候写的一些话,就像是你生活中随口说出的那些话,既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直击内心。
悼亡诗: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悼亡诗因情感⼈,以实动⼈。
悼亡诗有四⼤艺术特⾊:触景⽣情、意向⽣活化、借⽤典故、虚实相⽣,以虚衬实。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悼亡诗:元稹《遣悲怀三⾸·其三》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遣悲怀三⾸·其三唐代:元稹闲坐悲君亦⾃悲,百年都是⼏多时。
邓攸⽆⼦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窅冥何所望,他⽣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未展眉。
译⽂闲坐⽆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短暂百年时间⼜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不得伸展的双眉。
注释邓攸:西晋⼈,字伯道,官河西太守。
《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保侄,后终⽆⼦。
潘岳:西晋⼈,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
这两句写⼈⽣的⼀切⾃有命定,暗伤⾃⼰⽆妻⽆⼦的命运。
窅冥:深暗的样⼦。
创作背景 这组诗宫三⾸,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年)。
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作的。
赏析 ⾸句“闲坐悲君亦⾃悲”,承上启下。
以“悲君”总括上两⾸,以“⾃悲”引出下⽂。
由妻⼦的早逝,想到了⼈寿的有限。
⼈⽣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
诗中引⽤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
邓攸⼼地如此善良,却终⾝⽆⼦,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费笔墨。
诗⼈以邓攸、潘岳⾃喻,故作达观⽆谓之词,却透露出⽆⼦、丧妻的深沉悲哀。
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再作夫妻。
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种虚⽆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切永远⽆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已,最后逼出⼀个⽆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未展眉。
”诗⼈仿佛在对妻⼦表⽩⾃⼰的⼼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未展眉”。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由、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其中,以下是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1.《离思五首·其四》"别时容易见时难,望眼欲穿愁煞人。
远别家乡何日去,谁能常忍寂寥身。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苦痛和忧伤,深情而又真挚。
元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在离别时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与家乡的留恋和思念。
2.《闺意献李端》"玉楼朝送冯妃嫔,碧海青天夜夜心。
临岐初见添离恨,东水西流各自深。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之间的离别与思念,清新而又感人。
写出了女子之间独特的友情及纯真的情感,通过艺术的形式将人物心理完美的融入其中。
3.《迷仙引·桃源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河畔送行舟。
别业还随岩下转,夜台常与月明俦。
"这首诗用他幽默俏皮的口吻形容了仙境中的桃花潭和夜间明月的美丽和安逸,充满了仙气和梦幻感。
4.《闺意献赠东阳王》"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诗借着东阳王的宴席,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感慨,清新而又动人。
5.《遣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揾瑕疵向谁说?一曲高歌为谁清?"这首诗抒发了游子归来时的心境和感受,深情而又细腻。
通过深刻的描绘,将游子遇到的种种困境与追求完美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6.《墨梅》"瘦影凝神,直欲离言。
背灯倚卧,无聊更漏。
不管风吹雨打,怎么样的黑夜里。
抬望神州路遥,皓月当空,只有相随的人知。
"这首诗表现了文人墨客在诗意中抒发情怀的独特方式,画出了一幅墨色浓郁的画面,将深沉的思绪融入其中,颇具诗意。
7.《临江仙·满庭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分。
"这首诗风格清新明快,气势雄奇。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古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情感深沉、意境丰富、文笔优美的特点而著名。
下面将介绍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1、《离思》《离思》是元稹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思念家人的真挚感情。
诗中用了很多婉转的辞藻,表现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遣怀》《遣怀》是元稹的又一代表作品,主题是怅惘的思绪。
诗中写到了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消解内心的不安和沉重,用许多意象来描绘内心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3、《青玉案》《青玉案》又称《春夜喜雨》是元稹一首脍炙人口的咏雨诗,描绘了春雨来袭的美好情景。
诗中运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雨中,感受到雨水的清新与恣意。
4、《临江仙·满庭芳》《临江仙·满庭芳》是元稹的一首清新脱俗的词,描写的是鲜花绽放的美丽场景。
词中用了很多婉转动人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5、《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元稹的一首优美清新的词,词中写到伫立在楼上欣赏花海和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词句简练明快,富含诗意。
6、《离骚》《离骚》是元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的是介子推(周文王的获得者)的传奇人生。
诗以婉约、精细、激昂的词句,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传说中的英雄悲壮和人世间的沧桑。
7、《长恨歌》《长恨歌》是元稹的一首叙事性诗歌,描绘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表现了爱恨交替的情感。
这首诗歌以婉约之美的笔触,写尽了悲凄而又壮烈的爱情传奇。
8、《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是元稹的一首回忆往事的词,《娄山关》是三国时期东吴与魏之间的一个战场,词描绘了一段在娄山关发生的故事。
词中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旷远。
9、《河南道中》《河南道中》是元稹的一首地方性诗歌,主要写了诗人在游历河南途中的所见所感,是一首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的地方特色诗歌。
元稹被贬江陵时期诗歌研究
元稹被贬江陵时期诗歌研究元稹,唐代著名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精美的诗歌作品。
然而,由于与权贵之间的纠纷,元稹最终被贬至江陵,自此以后便踏上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另一条道路。
本文将从元稹被贬江陵的背景出发,介绍他在贬江陵期间的诗歌创作和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并就此展开探讨。
本文的提纲如下:一、元稹被贬江陵的背景1. 元稹与安禄山之乱的关系2. 元稹与杨国忠的矛盾3. 元稹被贬江陵的原因和经过二、元稹在贬江陵期间的诗歌创作1. 元稹的贬难诗集2. 元稹的江陵诗集3. 元稹诗歌的风格特点三、元稹贬江陵诗歌的主题内容和意义1. 离别和怀念故里2. 对逝去的愁思和感慨3. 思考生命和历史的意义四、元稹贬江陵诗歌的影响和价值1. 后世诗人对元稹贬江陵诗歌的评价2. 元稹贬江陵诗歌与文人诗派的关系3.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五、元稹贬江陵诗歌创作的启示与借鉴1.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2. 元稹贬江陵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3. 对当前诗歌创作和文学教育的启示和借鉴六、结论:元稹贬江陵诗歌的价值和意义1.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历史意义2.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文学意义3.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人生意义七、参考文献通过以上的展开探讨,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揭示元稹被贬江陵时期的诗歌创作和对后世诗歌的影响,并从中发掘出有价值的对当前诗歌创作和文学教育的启示和借鉴,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元稹及其诗歌的方式和思路。
1. 元稹被贬江陵的背景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元稹与安禄山之乱及和杨国忠的矛盾,导致他被贬至江陵的原因和经过。
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元稹被贬江陵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后续文本内容。
2. 元稹在贬江陵期间的诗歌创作本部分介绍了元稹在贬江陵期间所创作的诗歌,包括贬难诗集和江陵诗集,以及针对元稹诗歌的风格特点进行的分析。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元稹贬江陵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为后续部分的探讨打下基础。
3. 元稹贬江陵诗歌的主题内容和意义本部分主要就元稹贬江陵期间的诗歌进行内容和语境的分析,探讨元稹的主题内容和意义。
元稹最有名诗词
元稹最有名诗词一、元稹简介元稹(715年-762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微之,号素之,本字稹,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他是唐代文人中最有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李商隐并称为“安史之乱后三大诗人”。
二、元稹的艺术成就2.1 元稹的诗歌创作元稹的诗歌创作以豪放沉郁、浪漫忧愁为主要风格,他的作品多以叙事抒情为主,描绘了社会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2.2 《离思》2.2.1 诗歌背景《离思》是元稹最有名的一首诗,让他成为了后世流传千古的诗人。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2.2 诗歌内容《离思》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起承转合。
首先,诗人借景写情,描绘了明月高悬的江边图景;接着,诗人转述了自己离家即将远行,与家人分别的情景;最后,诗人寄情于明月,仰望明月与自己的情感相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2.3 艺术特点《离思》通过将外部景物融入内心感受的方式,将离别与亲情相结合,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情感的真实和深沉。
其运用对比手法和景物烘托,使诗词更加韵味悠长,深入人心。
2.3 元稹的其他名篇元稹还创作了许多其他经典的诗歌作品,如《遣怀》、《遣悲怀三首》等,这些作品也在后世流传并受到广泛赞赏。
三、元稹的影响与价值3.1 对后世诗人的影响由于元稹的创作风格独特、思想深刻,他的诗歌对后世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成为了唐宋诗歌发展的重要参照,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启示。
3.2 元稹的思想价值元稹的诗歌作品中融入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关注人性、命运等哲学议题,发人深省,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3.3 元稹的文化地位元稹的作品被后世广泛传颂,他的诗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他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唐代最有名的诗人之一,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评价白居易的闲适诗及元稹的悼亡诗?
如何评价白居易的闲适诗及元稹的悼亡诗?
白居易的闲适诗和元稹的悼亡诗各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下面我将对它们分别进行评价。
首先,白居易的闲适诗以其闲适自得、恬淡宁静的风格而闻名。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安然追求,以及对闲适、悠闲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他以淡泊的心态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和景致,通过简单自然的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白居易的闲适诗以其淡泊宁静的意境和悠闲自在的情感,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
其次,元稹的悼亡诗以其真挚的哀思和激荡人心的表达而著称。
他以真实的情感和深厚的思考,感怀逝去的亲人、朋友或国家名士,表达对他们的无尽思念和哀伤。
元稹的悼亡诗语言深情动人,情感真实而深沉,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忆怀,以及对生死、时光流转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唤起内心的共鸣。
总体上,白居易的闲适诗和元稹的悼亡诗在不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但共同展示了诗人与世界建立连接的渴望和情感表达的深度。
白居易的闲适诗向人们展现了闲适、恬淡生活的美丽和价值,呼应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内心平和的向往。
元稹的悼亡诗则以对逝者的哀思和思考,表达了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切体验,反映了对亲情、友情和人生意义的关注。
两者都以深情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展
现了诗歌独特的魅力和意蕴。
同时,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诗歌史增添了深度与广度。
元稹的经典诗歌特点赏析
元稹的经典诗歌特点赏析形式主义诗学认为:诗只是有意味的语言艺术形式。
任何一种“内容”只有经过“形式化”才能成为艺术。
形式并不屈从于内容。
我在此整理了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11得乐天书元稹〔唐代〕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这是一首构思奇怪的小诗。
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
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
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
其次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难过?这封信到底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
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到底。
由于,诗人这时已经难过得不能说话了。
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想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兴奋,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难过。
够得上他如此关怀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
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2重赠元稹〔唐代〕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从艺术特色上看,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却有无穷余味,能留下深刻印象。
这是由于该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
3春晓元稹〔唐代〕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莺莺传》中有莺莺复张生信,文词并茂,早已脍炙人口,却将元稹先赠莺莺之诗略而未录。
文中只略称:“明年文战不胜,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
”而此诗被大多学者视为《莺莺传》之张本。
元稹的诗歌特点赏析21遣悲怀三首·其二元稹〔唐代〕从前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元稹的诗有什么特点
元稹的诗有什么特点 元稹(779 年—831 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 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 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 犍十四世孙。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诗有什么特点吧。
关于元稹诗歌 的艺术特色,白居易 的《馀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作了高度的概括,诗云: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评》、《记纂渊海》文云: 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
元和主盟,实在元白。
清代冯班《钝吟老人杂录》也说: 东坡云“诗至杜子美一变”,按大历之时李杜诗格未行,至元和长庆始变, 此亦文字一大关也。
可见元和长庆年间是唐诗 大变的重要时期;而这一大变的主盟者则应包括元稹白居易在内的韩愈、柳 宗元 、刘禹锡等元和长庆诗人。
历代评论家对元稹诗歌的贬诽 而对唐诗大变的主盟者之一——元稹的诗歌, 历来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莫衷 一是,贬斥远远多于赞扬。
今择要归纳如下: 一、元稹诗歌“淫言媟语”、“聱牙崛奇”。
唐人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 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语云: 尝痛自元和已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
流于民 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吾 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
李珏在开成年间也曾说过类如的话,宋代王谠《唐语林·文学》转述云:1/9臣闻宪宗为诗格合前古,当时轻薄之徒摛章绘声,聱牙崛奇,讥讽时事,尔 后鼓扇名声,谓之“元和体”。
实非圣意好尚如此。
对杜牧李珏的这种见解后世仅范摅王夫之附和, 其他批评家对此大多持反对 意见,如唐人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 贺贻孙《诗筏》、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文人勿相轻》、刘熙载《艺概》 等都认为杜牧李珏指责元稹白居易的话是“户门相轧”、 “文人相轻之言, 未免 失实”。
元稹与辛弃疾两位豪放派诗人的抒发与豪情
元稹与辛弃疾两位豪放派诗人的抒发与豪情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而元稹与辛弃疾两位豪放派诗人则以他们雄浑豪放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的诗作不仅热情洋溢,而且深入人心,代表了那个时期文人们内心深处的抒发与豪情。
元稹是唐代豪放派诗人中的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充满了激情与豪情。
他的《离骚》一诗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诗中倾诉了作者内心的困扰与对命运的反抗,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
元稹以狂放之笔勾勒出令人动容的景象,唤起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使他的诗作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另一位豪放派诗人辛弃疾在宋代,他的作品同样充满了抒发与豪情。
《青玉案·元夕》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爱情的痛苦和对逝去岁月的怀旧之情。
辛弃疾以细腻而动人的笔触,诉说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
他的诗作语言犀利,意境悲怆,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辛弃疾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自己情感的倾诉,更是对时代的回响,他通过诗歌传递出对现实社会的触动与思考。
元稹与辛弃疾的诗作虽然流派相同,但各有特点。
元稹的诗作具有着豪放的气势和宏大的视野,通常写景豪放,抒发他较为开阔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
而辛弃疾的诗作则更具个人情感色彩,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线,表达了对爱情、友情和国家命运的思索和痛感。
两位诗人在抒发与豪情的同时,也在诗歌形式上有所创新。
他们的诗歌创作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
唐代是盛世,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愈发强烈,这使得元稹等豪放派诗人的作品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而宋代则相对封闭保守,诗人们在作品中往往表达出对命运的无奈与思考,对爱情和友情的留恋和痛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元稹与辛弃疾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
他们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辽阔与豪情,以及对命运、爱情和国家命运的深思熟虑。
他们不仅仅是豪放派诗人,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和社会的观察家。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
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元稹,唐代著名诗人,有“恋爱诗王”之称,在唐代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其诗风清新、豪放奔放,创作的诗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被后人称为“元乐天”,同时他也是唐朝“诗派”(律诗派)的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实验性和时代性,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元稹最经典的十首古诗,并对其相关背景、艺术特点进行阐释。
1.《离思五首·其四》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诗描述的是婚姻桥段中家族离别的情境,温馨而又凄美。
通过描绘熹秋壯游,含嬌待语等景色,加之修辞浓厚,逐渐放大离别的情感。
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为比,展现出不舍之情。
2. 《离思五首·其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笔下生花的对比手法,颇有神韵,配以丰富的象征意义,描绘出夜雨中的萍踪、秋思。
3. 《忆江南三首·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作为元稹最著名的诗作之一,《忆江南》的艺术手法堪称精湛。
诗歌写出了作者对故乡江南的无限思念之情,展现了江南风物的优美之处,引起人们对故乡的无限遐思和纪念之情。
其中“江花”、“江水”用作主题,成为整个诗歌的表现手法。
4. 《离思五首·其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标题《离思》,描述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借鸳鸯、巫山、花丛、前程等形象,表达内心的郁郁之情。
其中“除却巫山不是云”,成为诗歌经典语句,意味着巫山,往往意味着美景。
体味“美景仍存别来时”所蕴含的离愁别绪和对唠叨现实的无奈。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元稹创作的优秀诗歌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柳树的婀娜多姿,具有深刻的意境。
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
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原创版】目录一、元稹生平简介二、元稹诗歌创作背景及成就三、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介绍1.离思五首其一2.离思五首其二3.离思五首其三4.离思五首其四5.离思五首其五6.菊花7.洛阳牡丹8.赠别9.竹枝词10.游子吟四、元稹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影响正文一、元稹生平简介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他生于公元 779 年,卒于公元 831 年,是唐朝的一位大臣和文学家。
元稹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一说十五世孙)。
他年轻时就有才名,于贞元九年(793 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
二、元稹诗歌创作背景及成就元稹生活在唐朝盛世,这一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他的诗歌创作主题丰富,风格多样,善于抒发感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元稹的诗歌作品在当代及后世都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元稹最出名的十首诗介绍1.离思五首其一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思念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晨镜中的残妆、环钗漫篸绿丝丛等细节,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悲痛之情。
2.离思五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山泉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的美景,诗人却在此景中感叹离别,表现出离别时的无奈和忧伤。
3.离思五首其三诗中通过描绘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4.离思五首其四这首诗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
5.离思五首其五诗中通过描写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独特情感。
6.菊花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特性,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的品质。
7.洛阳牡丹这是一首描绘洛阳牡丹的诗,诗中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8.赠别这首诗是诗人送给友人的离别赠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
9.竹枝词这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诗中通过对竹子的赞美,表现了诗人的高洁品质。
元稹诗菊花书法字五方面进行评价
元稹诗菊花书法字五方面进行评价
名称:元稹诗菊花书法字
一、字体风格:元稹诗菊花字采用了工整极简、持久优美的楷书风格,显示了极大的膒倔劲,具有细腻、和谐的笔意,表现出笔法柔劲,丰
富的动感。
二、字形特点:元稹诗菊花字整体表现轻盈、清新、饱满,字形采用
精致、典雅的造型,笔画流畅,且笔势始终如一。
三、构图设计:元稹诗菊花字有神奇的书法构图设计,考究的置于字中,充满了活力和多样化的艺术元素,使人联想到花开又花落的芳草,把千古流传的佳话和诗文表达的思情混杂在一起,不经意间给书法表
现了生命力。
四、结语点景:元稹诗菊花字中充满婉约清秀的气息,流畅柔和的笔
画表达出淡雅自然的山水风光,充满诗情意蕴,充分展示出元稹诗菊
花书法的优雅性。
五、功能价值:元稹诗菊花字可以用于书写诗文及其他文稿、题写书
法作品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丰富文化氛围,表达自然风貌。
同时,它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可以被作为珍藏鉴赏与
传承弘扬。
元稹写梅花的诗
元稹写梅花的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元稹,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七言诗和五言诗,以婉约之风著称。
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风景为主题,情感细腻,如同一幅幅细腻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元稹的诗中常常出现梅花这一题材,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被视为冬季寒花的代表,具有高洁、坚贞的品性,也象征着孤傲和坚强,因此成为了文人墨客们喜爱描绘的对象之一。
元稹写梅花的诗作,格调高远,意境深邃,给人以卓尔不群、超然物外之感。
元稹的《浣溪沙·谢傅士》中写到:“龙离梅,雪霁红梅草径迷。
独作人间好梦思。
”这首词中的“梅”是指红梅,在寒冷季节开花,象征着坚强和顽强,也寄托了元稹对友人的深挚思念和祝福。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境界。
梅花在元稹的《浣溪沙·清夜思潘安》中也得到了描绘:“——二更梅子笑开颜。
蓬鬓宛转拾幽槃。
”这里的梅花是笑开颜,象征着欢乐和生机。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守节之人的赞美和慰藉之情。
梅花在这首词中成为了美好的寓意和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元稹的《浣溪沙·漠漠梨花》中也有梅花的影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里的梅花和雪相互辉映,相映成趣,表现了梅花独特的魅力和优雅的气质。
梅花被描绘成高洁、玲珑的形象,具有超凡脱俗的韵味和美好的寓意。
梅花在这首词中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和展现审美情趣的载体,展示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元稹写梅花的诗作中,梅花往往是一种象征,具有高洁、坚贞、纯净、美好的品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
元稹的诗作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出了他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彰显了他高尚的品性和卓越的才情。
元稹的梅花诗,如同梅花一样高洁傲然,美好纯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抚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风吹送每年春”,春天的长安又是风季,这里借喻中唐以来,朝政多故,年年都有不测之事。
在狂风扬尘的春季,桃李杏花在长安城仍然随处可见。元稹在杏园发出了如上感慨:万法本空,出入本空,今天出门不知还能不能回家,又何须栽这一园的花来惑乱世人呢。
2.元稹的赞僧诗
在元稹撰写的佛教题材的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赞诵高僧德行,或描写由俗入道的事迹。也有描写寻僧不遇的诗歌。如《智度师二首》即是描述智度师由战将投归佛门的事迹。诗云: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干望落晖。
在诗歌中,元稹讲说了智度禅师在四十年之前曾经是一个驰骋沙场的战将。后来由于感悟世事沧桑,变化无常,放弃了功名利禄,投身佛门学佛修道。没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却多了一份闲适心情。想想过去曾与史思明厮杀突围,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当铁衣抛却穿上衲衣之后,自己才真正感觉到一种远离尘嚣的轻松。
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
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小编整理的元稹的诗的特点,供参考!
元稹的诗有什么样的特点
元稹和白居易
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
后面一首诗歌,则是诗人为怀念高僧而作,诗中的师父,诗人并没有说明是何人,但我们从诗歌的内容中可以感知,诗人对这位高僧怀有很深的感情。
诗人去年还曾见到高僧,并还与其对谈。而今年来到这个西明寺,只见到高僧所题在墙壁上的诗句。禅师已经离开人世。诗人还点明了来到西明寺的时间是杨花落尽、菱角叶长满池塘的初夏季节。诗人睹物思人,泪如雨下,更加怀念这位高僧。
3.赞颂道友诗
元稹不仅写了很多赞颂高僧的诗歌,而且对于那些潜心佛教信仰的居士也倍加敬佩。他曾写有很多赞颂道友潜心修行,以及抒发道友之间深情厚谊的诗歌。如其《悟禅三首寄胡果》三首: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诗歌中的胡隐士(胡果)是元稹共同学佛的好友,他虽然是居士,但却能够身在俗世心不染尘。诗歌赞颂胡果习禅得到了一定的觉悟。而且他的觉悟之处在于他不怨恨人生百年的短促,反而是因人不能得到解脱,而万劫在六道中轮回感到悲哀。诗人在诗歌中称赞胡隐士是一位看破人生的真正觉者,他不会因为人生的苦短而抱怨,而是经常为在六道中受苦的众生而悲哀,希望这些众生都能够远离苦海,同登觉岸。
诗人还在《寄昙、嵩、寂三上人》诗歌中,以诙谐的语气说,上人们经常向人讲说对治烦恼痛苦的方法,却又偏偏将人生的死苦经常讲述给我们听。现在这些上人不是向人讲述痛苦之事,而是告诉人们不生不灭的道理,这使人没有对死苦等人生产生各种痛苦的恐惧,因而心中更为放松;也不用操心如何对治,因而心中更为清闲。诗云:
长学对治思苦处,偏将死苦教人间。
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达了他与韦丛爱情生活之美好、惟一和不可替代的情绪。后两句则由此பைடு நூலகம்深情地表达“取次花丛懒回顾”的坚贞。元稹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坚贞,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学佛修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韦丛的思念。
元稹还在多首诗中提到自己早年信佛,如其被贬通州之后作的《遣病》诗中说:
元稹在诗歌中还讲述了一些注重说法修定的高僧。他在《定僧》中说:
落魄闲行不著家,遍寻春寺赏年华。
野僧偶向花前定,满树狂风满树花。
诗人由于官场失意,为了消遣苦闷的心境,在这大好的春天来到寺院中欣赏春光灿烂的春景。在这荒郊野外的寺院中,见到一位高僧安坐在盛开的花丛边静心禅坐。满树春花与高僧相映成趣,令诗人很羡慕这种情景。
诗人元稹还写有一些悼念高僧的诗歌。他的《寻西明寺僧不在二首》即是其中的代表作。诗云:
其一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其二
碧涧去年会,与师三两人。
今来见题壁,师已是前身。
芰叶迎僧夏,杨花度俗春。
空将数行泪,洒遍塔中尘。
诗人在第一首诗歌中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自己每天都到西明寺,可是物是人非,往昔高僧手持锡杖和经行、诵经的身影早已不见。寺院中的莲池中过去是一平如镜的无波之水,我们现在来到这里,也不要追逐狂风起波浪之心。言外之意是让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关于描写由俗入道相关的还有《志坚师》云:
嵩山老僧披破衲,七十八年三十腊。
灵武朝天辽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
初因怏怏剃却头,便绕嵩山寂师塔。
淮西未返半年前,已见淮西阵云合。
这首诗歌是描写志坚师在出家三十年以前曾是一个南征北战的将军。在历经世事变迁之后,他才由衷地感觉到人世的无常变化,由此产生对佛门的向往,并在经过嵩山拜祭圆寂的禅师之塔后,终于入迹空门之中。
在元稹屡遭贬谪之后,他的思想开始由儒家思想逐渐转向佛道思想上来。他希望能够从佛道思想中找到解决人生苦闷的方法,这是他思想处于矛盾中的表现。一方面他理直气壮,虽累遭打击而不悔,曾自励曰:“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营!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思归乐》)读罢此诗,其高贵品格、坚忍不屈,毫不逊色于“革命烈士”,足见元稹骨子里有一种傲视苍穹、不与世俗权贵同流合污的浩然之气。这种品质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巴结权贵,献媚他人。但另一方面,他又彷徨苦闷,借酒浇愁,萌生出归隐的念头,并不时从佛、道说教中寻找精神寄托。元稹读《老子》、《庄子》,炼服丹药。另一方面,他还频繁与高僧往来,寻佛问道,从而接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元稹在《赠乐天》诗中描写了与白居易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自己闲适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看破世事,心无外物的心境。诗云:
等闲相见消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
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4.寺院风景诗
元稹还写了很多游历寺院,描写寺院景致的诗歌。他的《古寺》诗便是其中之一。诗云:
古寺春馀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
三、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1.早年的佛教信仰
元稹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与佛教有关的。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元稹最直接提及自己佛教信仰的诗歌是《离思》诗,诗云: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妻子名叫韦丛,是太子太保韦夏卿的幼女,嫁给元稹时,元稹正身家寒素。贫贱夫妻,相濡以沫,但韦丛年仅二十七岁即英年早逝。后来元稹官居高位,俸钱百万,妻子却不能与之共享,元稹极为悲哀,常以诗抒怀。这首诗歌就是表达元稹对早逝妻子的怀念之情。
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一、元稹生平简况
元稹,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元稹由于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其诗歌中经常会用佛教术语来描述客观事物。如《杏园》诗云:
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
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唐代的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木结构的平房小楼,和深宫宅院,容纳了百万人口,北方多旱,每天滚滚车马扬起尘土,遮天蔽日。这里借喻长安不仅是红尘深处,而且有万丈红尘。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诗人讲述了自己阅读经典的有关章节时,常常会在内心中生起种种个人知见和疑惑。诗人还能够以一种闲适的心境来游山观水,以体会禅悟的境界。诗人还写到向僧人求法之时,僧人通常会说些偈语来为他解答,让他从偈语中领悟到问题的答案。诗人还告诉胡果,不要担心这么多年修学,自己黑发已经悄悄地变白,而仍然学无所成,真正的修禅观心到年纪大了反而更容易成功。
今因为说无生死,无可对治心更闲。
元稹还在《卢头陀诗》中介绍了一位坚持苦行的卢头陀高操的道行。诗云:
卢师深话出家由,剃尽心花始剃头。
马哭青山别车匿,鹊飞螺髻见罗睺。
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
为向八龙兄弟说,他生缘会此生休。
这首诗歌是诗人拜望卢头陀之后所作,在拜会中,卢头陀向诗人讲述了自己出家的缘由。头陀告诉诗人,出家关键在于降伏自己的妄心,当你不受世俗之心的牵缠之时,你就能够舍弃一般人恋恋不舍的俗尘生活,身出家心也出家。经过多年之后,诗人故地重游,昔人已去,自己仿佛在梦中游玩,因而,诗人说“他生缘会此生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