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

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关于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在XXX(填写具体技能)方面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填写具体学科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其对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填写具体知识点)、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和XXX(填写具体知识点)。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1-2课时:介绍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3-4课时:讲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3.第5-6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填写具体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4.第7-8课时: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XXX(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论文,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3Z机制《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单片机系统常用接口的设计及扩展方法。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技巧。

学会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及其他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硬件设计:根据所选题目要求,完成基于单片机的完整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2.程序设计:根据需要画出程序流程图,设计出全部汇编程序并给出程序设计说明和程序注释。

3.设计文件:设计报告字数约4000~5000字(不包括程序清单),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1)报告内容的一般安排λ目录(1页)λ前言(1页):说明所选题目的、当今应用说明、对课题的理解,及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的意义。

λ总体方案设计(3~4页):通过列举和分析若干可行技术方案、原理,从中选定可行最优设计方案,给出组成原理(框图)及技术路线。

λ硬件设计(4~8页):元器件选择与必要的介绍;单片机硬件系统及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说明。

系统总电路图可占完整一页。

λ软件设计(6~10页):设计各功能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及主程序,程序中应有必要的注释。

对于复杂程序结构可先绘制程序流程图。

λ设计小结(1页):对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议、解决的方法和对这次设计实践的认识、收获和提高。

参考文献(1页)(2)设计报告书写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徐师大标准的课程设计报告本,人手一册。

课程设计报告本应双面书写,每页的文字部分不得少于16行、每行不少于22字。

若整页为汇编语言程序,则该页不得少于20行。

设计说明书中插图总数不宜超过10个,插图可包括元器件图、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等,插图大小及所占篇幅根据线条密度定,线条不能太稀疏。

插图上下之外部不得留有超过一行文字高度的空白行。

课程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标与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标与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如XXX概念、XXX原理,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XXX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 学生能了解本章节知识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XXX技能,如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本章节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需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涵盖XXX概念、XXX原理等基础知识点,结合课本第X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2. 案例分析: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实验、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 第一周:讲解XXX概念,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如何写课程设计任务

如何写课程设计任务

如何写课程设计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课程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素。

2. 学生能结合教材内容,明确课程目标,并将其具体化、可衡量化。

3. 学生能掌握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方法,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任务。

2.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的课程设计任务。

3. 学生能通过课程设计,提高问题分析、解决和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课程设计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体验教师职业的乐趣与挑战,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展开,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课程设计基本概念与要素:介绍课程设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使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2. 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详细讲解课程设计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制定、评价方法设计等,并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课程设计的方法。

3. 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分析: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课程设计基本概念与要素第二课时: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第三课时: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分析教学内容进度安排:第一周:学习课程设计基本概念与要素,了解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第二周:学习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第三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实践。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在课程设计的基本概念、步骤和要素等方面,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某城市给水厂初步设计二、课程设计内容1.给水厂设计的用水量分析与总用水量计算,或由教师给定的水量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水量。

2.根据取水河床断面水位,设计吸水井和一级泵房。

3.根据所给水质情况,进行工艺比选,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4.根据混凝实验结果选用混凝剂并决定其投量(也可参考设计手册比照相似情况选用),设计计算溶药池、溶液池的溶积、设计投药系统及药库并进行相应的平面布置。

5.设计计算混合池(混合器)、絮凝池、沉淀池(或澄清池),并在设计说明书中绘出它们的工艺流程图(单线图)。

并绘出其中一个单体构筑物工艺图(3号工程图,根据设计时间需要,如果设计时间不够,可以不画)。

6.设计计算滤池(包括根据筛分资料,将滤料改组成所需d10=0.50mm,K80=1.8或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并绘出工艺图(3号工程图)。

7.设计计算加氯间、氯库。

清水池的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算。

8.水厂平面图的布置,设计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联接管道(包括水头损失值)及高程图的设计。

9.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3号工程图)。

10.水厂的工程概预算及经营成本分析。

11.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的编制。

三、基本资料(1)设计规模20__年该市现状人口37.5万,根据该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年城市口为50万人,(内插计算)20__年为42.42万人。

最高日综合用水定额以20__年的387L/cap.d为基数,20__年~20__年城市用水年均增长率按2%计,则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435L/cap.d,20__年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为510L/cap.d。

表1序号123项目年份现状或规划人口(万人)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定额L/cap.d供水普及率(%)表21 20__年42.424359920__年505101序号12345678910项目年份20__年20__年备注综合生活用水定额(L/cap.d) 规划人口(万人)综合生活用水(万m/d)工业企业用水(万m/d)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万m3/d)管网漏损水量(万m3/d)未预见水量(万m/d)消防用水(万m3/d)供水普及率(%)最高日城市用水量(万m3/d)33317442.427.384.92+51.852.831.410.2899.0018.312045010.206.80+52.043.812.280.32100.0025.46生活/城市综合=4:6(3+4+5)×20%(3+4+5)×10%(3+4+….+7+8)×10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算。

课程设计的任务

课程设计的任务

课程设计的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如×××(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中的关键原理,如×××(具体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总结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的演变过程,形成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方法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后实践作业,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年级,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但对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要求: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具体概念、原理)的介绍,涵盖课本第×章第×节内容,通过讲解、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及任务要求

目录1、课题名称:8X8点阵LED电路设计 (2)2、课题名称:单片机实现数字钟(LED显示小时:分:秒) (2)3、课题名称:电子跑表,定时器的设计 (2)4、课题名称:倒计时器 (3)5、课题名称:4X4矩阵键盘设计 (3)6、课题名称:非编码键盘 (4)7、课题名称:基于8155芯片的键盘/LED设计 (4)8、课题名称:多功能接口芯片8155应用电路设计 (5)9、课题名称:电子密码锁 (5)10、课题名称:交通灯管理电路设计 (5)11、课题名称:简单红外收发器设计 (6)12、课题名称:温度检测报警器 (6)13、课题名称:脉搏信号检测 (7)14、课题名称:单频信号的测频和脉宽信号的测宽 (7)15、课题名称:自动打铃控制器 (8)16、课题名称:简单串行通讯终端 (8)17、课题名称:单片机间的串行通信系统 (8)18、课题名称:红外防盗报警器 (9)19、课题名称:直流电机控制 (9)20、课题名称:步进电机控制 (10)21、课题名称:电梯控制 (10)22、课题名称:简易防盗系统设计(光电传感,蜂鸣器) (11)23、课题名称:基于0809ADC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设计 (11)24、课题名称:基于0832DAC芯片的简单信号发生器设计 (11)25、课题名称:温度采集显示系统 (12)26、课题名称:篮球比赛计分器 (12)1、课题名称:8X8点阵LED电路设计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课程的基本知识,独立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开发工作,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设计要求:1. 应用MCS-51单片机设计8X8点阵LED电路;2. 选用8X8点阵LED显示器,一个发光二极管控制点阵中的一个点,延时时间为1ms;3.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的任务选定合适的单片机,根据控制对象设计接口电路。

设计的单元电路必须有工作原理,器件的作用,分析和计算过程;4. 软件设计根据电路工作过程,画出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相应的程序,进行调试并打印程序清单;5.原理图设计根据所确定的设计电路,利用Protel或EWB等有关工具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PCB 板图、提供元器件清单。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进行表达。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的基本原理,如YYY(根据具体学科),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通过本章节学习,掌握ZZZ(根据具体学科)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相关习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养成勇于探究、不断进取的良好品质。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XX年级(根据具体年级),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关于XXX(具体学科概念)的基础知识,涉及教材第X 章第X节。

- 分析YYY(具体学科原理)的内涵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X章第X 节。

- 介绍ZZZ(具体学科方法)的操作步骤,结合教材第X章第X节。

2. 技能训练:- 设计观察、分析类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对应教材第X章练习题。

- 组织课堂讨论,促进知识内化,涉及教材第X章相关话题。

- 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照教材第X章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规章

课程设计规章

课程设计规章标题:课程设计规章引言概述:课程设计规章是指针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规定,旨在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和质量保障。

遵守课程设计规章能够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正文内容:一、设计目标和要求1.1 确定设计目标:课程设计规章中应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设计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方面。

1.2 确定设计要求:规定课程设计的时间要求、提交要求、评分要求等,确保学生和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有明确的指导。

1.3 确定评价标准:规定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和评分方式,使评价过程公正、客观。

二、设计流程和步骤2.1 制定设计流程:规定课程设计的整体流程和各项步骤,明确设计的时间节点和完成要求。

2.2 划分设计阶段:将课程设计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有利于分工合作和监督。

2.3 设计审核和反馈:规定设计过程中的审核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

三、设计内容和要素3.1 确定设计内容:规定课程设计的内容范围和要素,包括设计的主题、内容、形式、技术要求等。

3.2 确定设计材料:规定课程设计所需的材料和资源,确保设计的实施和完成。

3.3 确定设计标准:规定课程设计的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四、设计师资格和要求4.1 确定设计师资格:规定课程设计师的资格和要求,包括专业背景、经验、能力等。

4.2 确定设计师责任:规定课程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设计的完成时间、质量、合作等。

4.3 确定设计师奖惩:规定课程设计师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设计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五、设计管理和监督5.1 设计管理机构:确定课程设计的管理机构和负责人,明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5.2 设计监督机制:建立课程设计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评估、反馈等,确保设计的顺利进行。

5.3 设计改进措施:规定课程设计的改进措施和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任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理解并运用核心概念不少于5个,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学科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如数学建模、数据处理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探索未知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围绕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展开,共分为五个部分:1.学科历史与现状:介绍学科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基本概念与原理:详细讲解至少5个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理解。

3.方法与技术:教授至少3种学科常用方法或技术,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4.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至少3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5.前沿动态:介绍当前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

2.参考书:推荐至少5本经典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PPT、视频等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至少10次作业,涵盖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评估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及目标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及目标

课程设计主要任务及目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的核心知识点,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知识目标具体包括:1.能够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能够解释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3.能够理解细胞分裂对于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具体包括:1.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进行详细的描述。

2.能够设计实验来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的内容,具体包括: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功能与特点。

2.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步骤与异同。

4.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对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其意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细胞分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实验法: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学》教科书,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细胞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胞分裂的细节。

3.多媒体资料:制作细胞分裂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分裂的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显微镜、细胞培养皿等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学习第二章“生物的细胞”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
6 车间GMP设计要求 (1)GMP简述 (2)车间GMP设计要求 7 车间工艺设计 7.1生产工艺流程图 (1)设计说明 (2)A3图纸1-2张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10篇以上) 附:××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注射剂车间工艺设计
1 前言 1.1 输液剂概述(注射剂概述;输液剂的定义、特点、质量要 求和应用等) 1.2 输液剂生产工艺(介绍输液剂生产工艺方法) 1.3设计任务(选择某输液剂;设计任务简介:生产能力、设 计内容和设计成果等) 2 ×××(某产品,每人的产品不同)简介 2.1 处方组成 2.2 药理作用 3 工艺流程设计 3.1工艺流程简图(工艺流程方块图;简述工艺流程) 3.2 工艺流程论证(通过设备操作原理,设备的作用等论证 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二)注射剂车间工艺设计
6 车间GMP设计要求 (1)GMP简述 (2)车间GMP设计要求 7 车间工艺设计 7.1生产工艺流程图 (1)设计说明 (2)A3图纸1-2张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10篇以上) 附:×××生产工顺序
封面—— 目录——正文(前言——结束语)—— 参考文献——封底 2.说明 (1)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0 篇以上,没有章节序号, 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注意在文中的标注; (2)页码:目录没有页码。从前言开始编页码至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二.课程设计选题要求 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四.课程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课程设计说明书基本内容 (正文 部分) 六.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 七.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 八.课程设计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设计思想,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工作能力,独立检索资 料、阅读文献、综合分析、理论计算、工程制 图、使用计算机、数据及文字处理等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掌握设计的方法及步骤、获得科学研究 和工程设计的初步锻炼。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X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网络。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X技能(如分析、计算、实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就课程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讨论与分享。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软件等)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究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其正确对待信息。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以上课程目标,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 掌握XXX概念及其相关原理(对应教材第X章);- 理解XXX与XXX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应教材第X章);- 了解我国在XXX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应教材第X章)。

2. 技能训练:- 学习并运用XXX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应教材第X节);-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软件等)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应教材第X节)。

3. 实践活动:- 设计XXX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X实验);- 开展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对应教材第X活动)。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1、独立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2)设计E-R图,并生成数据物理结构;3)实现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4)实现分类查询、分类统计并生成相应报表。

5)每位学生的数据库系统不得少于3个数据表、3个窗体、4个查询、2个报表。

2、设计报告按照以下提纲书写:1) 摘要或设计说明;2) 需求分析;3) 数据库设计;4) 数据库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5) 总结题目:小型超市管理系统1、项目计划1.1系统开发目的(1)大大提高超市的运作效率;(2)通过全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辅助提高超市的决策水平;(3)使用本系统,可以迅速提升超市的管理水平,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增强超市扩张力,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1.2背景说明21世纪,超市的竞争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竞争已不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技术的提升和管理的升级是超市业的竞争核心。

零售领域目前呈多元发展趋势,多种业态:超市、仓储店、便利店、特许加盟店、专卖店、货仓等相互并存。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大销售额、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成为超市营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1.3项目确立针对超市的特点,为了帮助超市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提高小型超市的竞争力,我们将开发以下系统:前台POS销售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其中这两个子系统又包含其它一些子功能。

1.4应用范围本系统适应于各种小型的超市。

1.5 定义(1)商品条形码:每种商品具有唯一的条形码,对于某些价格一样的商品,可以使用自定义条形码。

(2)交易清单:包括交易的流水账号、每类商品的商品名、数量、该类商品的总金额、交易的时间、负责本次收银的员工号。

(3)商品积压:在一定时期内,远无法完成销售计划的商品会造成积压。

(4)促销: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会按低于原价的促销价格销售。

库存告警提示:当商品的库存数量低于库存报警数量时发出提示。

课程设计的目地和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地和任务

课程设计的目地和任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并能够描述学科基本知识,如XX原理、XX 过程及XX方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XX技巧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将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按照以下大纲进行组织和安排:1. 课程导入:介绍学科背景,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XX学科概述”,了解学科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课程核心概念和原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章“XX基本原理”,涵盖XX、XX、XX等关键知识点。

3.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XX实践操作”,包括XX、XX、XX等实验或实践活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XX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5.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教材第五章“XX团队协作”,开展小组活动,共同完成XX项目。

c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c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

c 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具体知识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具体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在XXX领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XXX(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XXX观念。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确保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以便学生和教师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同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教材的章节):介绍XXX(知识点),通过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XX(教材的章节):讲解XXX(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其内涵。

3.XX(教材的章节):阐述XXX(知识点),并结合实验法进行验证。

教学内容的和安排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框架。

2.讨论法: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或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PPT、视频等,提高课堂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基本要求 (1)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基本要求 (1)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
1、按照给定零件正确绘制零件图一张。

(手绘)
2、设计给定零件的夹具(含装配图与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
图,手绘)
3、利用三维软件对夹具进行设计(先绘制零件的三维图,
再进行装配,电脑绘制)
4、根据夹具体的加工工艺,来编写夹具体的数控工序的数
控加工程序(UG CAM),导出程序代码。

5、编写说明书一份(前部分夹具设计的说明书是手写,后
面部分打印)
6、最后刻录光盘。

注意:
(1)课程设计题目的安排遵守一人一题。

(2)所有资料收齐上交,三本资料交到李莉老师处,二本资料交到资料室。

(3)课程设计结束后,学院将组织教学委员会进行抽查,希望指导教师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开展。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个,能够列举出重要理论条,了解基本方法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型的问题个,具备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详细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部分:学科基础,包括核心概念个,重要理论条,基本方法**种。

2.第二部分:应用领域,涉及实践案例个,实际应用**项。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法:通过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教材名称,用于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

2.参考书:推荐参考书籍本,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个,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套,用于进行实验。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和素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作业题型个,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涵盖学科知识点个,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评分。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分阶段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三设计指导要-文档资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三设计指导要-文档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三)参观调研提要
建筑采用何种设计风格?适于哪一类使用人
群? 平面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各项使用要求 ? 从门厅进入主要空间的人流组织是否合理? 对几个客席区的供应是否方便? 客用部分与服务部分的关系是否合理? 付货柜台或吧台与制作、洗涤消毒及库房的 联系是否方便?
防火与疏散
1、茶室建筑的防火设计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2、茶室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 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 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 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做为安全 避难和室外休闲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3、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
版社,2019年 建筑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 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张绮曼,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黄小石著《咖啡馆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6月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及各种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三、设计指导要点
(三)参观调研提要
后勤及货流组织是否合理?
建筑周边空间的环境设计(绿化、小品、铺
地等)是否方便使用且美观? 结构布置是否合理?上下两层的主要承重结 构是否对齐? 10、有没有楼梯?什么形式?位置如何? 具体技术参数怎样计算?
(四)参考书目
邓雪娴等著《餐饮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
(一)基地选择 1、独立式茶室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 准的要求。 方便顾客到达,避免交通干扰。 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环境优美,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与自然 结合。 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安排、室外场地 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的总要求
要求学生对纸上定线作一些初步的训练。 纸上定线内容为:在给定地形图上两点间,拟
定路线各种可能的走法,进行路线的方案比
较,然后完成“平、纵、横”的相关计算和图 表绘制。
设计需要的参考书
《道路勘测设计》教材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设计手册—路线》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土木工程测量》教材 《工程面图从起点开始绘
绘制标准横断面图
横断面地面线的获取
桩号
中桩高程 高差
K1+500 +0.5
27.50 +1.5 +2.5 +3.5 +4.5 +3.8
左侧
支距
高差 右侧 支距
0.9
-0.5 1.1
2.4
-2.5 3.6
3.8
-2.5 18.3
7.0
-2.2 20.0
第六天 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第七天 写报告、整饰、装订
课程设计期间的纪律
必须到指定教室;
按作息时间; 不要影响其他班级; 晚上要加班。
课程设计教室
210121班 教七105
211121班
211122班
教七106
教七107
课程设计提交日期
手工版+电子版 10月10号前交给班长
14.3
20.0
横断面设计提交的文件
横断面图
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设计表(作业薄)
五、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是修建公路的一项主要工程,在 公路修建费用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路基 的自然地面起伏多变,路基填控方体积不是 简单的几何形体,若精确计算其体积往往很 复杂,测量工作将很繁重,而结果实用意义 不大,因此常采用近似计算方法,即路基两 桩号的横断面之间的填方或挖方棱柱体的休 积由平均断面积与棱柱体的高的乘积求得。
提交的成果汇总
手工完成成果(图纸+作业簿);
手工操作绘图用方格纸 约5 张;(35cmx50cm) 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标准横断面图
DICAD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成果(提交电子版, 无需打印,用其它辅助设计软件亦可)
提交的成果汇总
1、平面图; 2、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作业簿); 3、纵断面图; 4、路线纵坡及竖曲线表(作业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内容与要求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014.9
指导老师: 卞凤兰 张照俊 汪洪波
课程设计的目的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 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联 系实际的观点,初步掌握公路设计工作的 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设计过程, 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独立思考和独立 工作的能力。强调动手能力,尽可能多了 解工程细节。
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题目: 南京地区某二级路施工图设计 起点:2号公路G01
终点:1号公路G13 中间控制点:居民区 设计速度:60km/h
具体设计内容
一、选线定线 二、平面设计 三、纵断面设计 四、横断面设计 五、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及调配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流程
一、选线定线
选线定线的内容
按所在地区的地形与技术等级,在起、讫 点间作纸上定线,要求选定两个以上的路 线方案。 由于课程设计时间所限,路线方案部分指 标不作定量的比较,但需作定性的比较与 叙述,比如在方案比较时工程数量不进行 详细计算,仅作估计大小进行比较。
填塘面积(亩)
占用农田面积(亩)
3.4
15.7
6.2
13.4
平纵线形配合
填挖平衡 施工条件 结论
良好
填、挖不多, 填略多 良好 推荐方案
一般
填、挖多, 尚基本平衡 一般
二、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主要内容
公路的平面线形在选线定线时已结合纵断面、横
断面综合考虑基本确定,即转角点间的距离和圆曲线
所采用的半径已基本确定。平面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确定直线与曲线或曲线与曲线连接部分的几何要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确定各段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为路基土石 方计算及路基施工提供资料。路基横断面形式实际 上选线时在现场就应对各段的路基处理问题做考虑, 在纵断面设计时又根据定线意图及地形条件逐段对 路基的合理填挖,特别是对个别工程艰巨的路段作
了分析研究,拟定了断面方案。因此,横断面设计
是在总结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并绘 制出有关横断面设计图纸,以指导施工。
比例尺 横向 1:2000
高程控制点:起、终点 拉坡时主要考虑: 满足《标准》对纵坡的所有规定 与平面线形的配合 经济
纵向1:200
进行竖曲线设计: 确定半径
计算设计高程 点绘竖曲线
纵断面设计成果之:纵断面图
路线纵断面图的比例尺及内容栏目
纵断面设计提交的成果
纵断面图 路线纵坡及竖曲线表
四、横断面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祝大家课程设计顺利!
切线支距法缓和 曲线上的坐标

l5 xl 40R 2 l s2 l3 y 6R ls
x R sin q y R(1 cos ) p li 180 R li为待测点至原点间的弧 长
切线支距法圆 曲线的坐标

平面设计注意事项
不少于2个交点,不多于3个交点; 至少一个交点处设置超高,并在总说明书里完成 “超高加宽计算表”; 计算精度:长度至0.01m; 角度至秒(’’); 平面图直接在原地形图上展绘,方案线全绘;比较 线仅绘路中线(导线及曲线,不标里程桩号); 在展绘路中线及桩号时,注意图纸变形产生的影响。
选线定线的任务
在指定的两控制点G01、G13 间选取一条路线,公路等
级为二级公路。
G01 点坐标为(?);设计标高为(15.88m); G13点坐标为( ? );设计标高为(17.77 0.10 m)。
101.2mm
52.9mm
坐标计算:
XG01=XSW + dx/d格网 =56800.00 + 52.9/101.2 *200 =56904.545 m =56904.55 m YG01 同理计算;
选线定线要求
仔细研读地形图 中间控制点:居民区 按平原区的布线方法,定出交点位置,读
出坐标,计算出转角。
选线定线注意事项
注意平、纵、横三方面统一考虑及安排
对填方的取土与挖方段的弃土需仔细考虑
方案比选
比选内容
里程(km) 虚长比 填塘数
方案 A 1.8263 1.07 5 B 1.8754 1.10 8
素,进行超高、加宽、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缓和段等
线形几何要素的详细设计与计算,以及平面视距的计 算与保证。必要时也可对线形位置及圆曲线半径作适 当地移动及修改以至完善。最后,绘制路线平面图。
确定圆曲线半径
计算缓和曲线长度
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标桩号(直线上桩距50米,曲线上桩距20米) 完成平面图 完成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5、各桩号的横断面图; 6、标准横断面图; 7、路基设计表(作业簿); 8、土石方计算及调配表(作业簿); 9、课程设计报告(作业簿)。
课程设计进度要求
先手工操作,后用软件辅助设计
第一天 准备参考书,绘图工具; 研读指导书;
第二天 选线、定线; 第三天 平面设计; 第四天 纵断面设计; 第五天 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成果之:平面设计图
平面设计成果之: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三、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内容
纵断面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确定的路线所经地面
的纵断面上在高程上定出设计线,其主要内容是正 确地采用纵坡坡度,合理地拟定纵坡线的位置与坡 长,在设计线的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及绘制纵断面 图。
纵坡设计
竖曲线设计
纵断面设计要求与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