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格雷简介 (1)

合集下载

一曲凄美哀婉的牧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赏析

一曲凄美哀婉的牧歌——托马斯·格雷的《墓园挽歌》赏析

神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 那些曾经高贵或卑微 的; 富贵或贫穷的; 声名显赫或默默无闻的, 现在已 没有了任何区别和界限, 谁也没有特权再鄙视别 人, 嘲笑别人。只有在这时— — —在坟墓里, 那些在 世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才获得了活着时得不到 的 “ 平等” 待遇, 才得以有机会发出生前不敢发出 的呐喊, 也就是说, 坟墓居然可以说是穷人的天堂, 这是对道貌岸然的权贵们的莫大的讽刺, 是对当时 黑暗世道的血泪控诉, 是穷困的人们向社会、 向权 贵发出了自己内心不平的呐喊! 为什么不向上帝倾诉?因为上帝也是势利眼, 他只知道维护富人的利益, 哪会来管穷人的疾苦? 由此可见宗教是虚伪的, 只是当权者用来欺骗和统 治人们思想的工具。因而诗人向那些生活在社会 底层的人们呼吁: 再也不要相信宗教那些鬼把戏 了; 世上并没有什么救世主, 上帝是靠不住的, 能挽 救 “ 我们” 的只有我们自己! 在荒凉的墓圆里, 哀怨凄婉的 《 墓园挽歌》 在 随风飘荡, 田园的景色是优美的, 但由于死亡阴影 的笼罩而变得萧索悲凉, 我们在凄美动听的挽歌声 中可以听到诗人的忧郁, 诗人的孤独, 诗人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愤世嫉俗。 托马斯・格雷是一位非比寻常的诗人, 他的诗 饱含着他真挚的情感和正直的信念, 字字句句再现 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思想、 天才的创作灵感和沧桑的 人生经历。 “ 2," 9&#,/ %0 71%-3 1"&5 (.# #% #," 7-&<" ” ( 荣华 何足道, 百年归丘垄。 ) 这是一首为穷人而写的挽 歌!由于其丰富的思想性、 优雅的艺术韵味以及许 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托马斯・格雷的这首 《 墓园挽 歌》 成为墓园派诗歌的最佳作品。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浅析《墓园挽歌》中的修辞

浅析《墓园挽歌》中的修辞

浅析《墓园挽歌》中的修辞托马斯·格雷 (Thomas Gray) (1716-1771),英国18世纪重要抒情诗人。

1716年,托马斯格雷出生在伦敦的一个经纪人家庭,后毕业于剑桥大学。

《墓畔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是其代表作。

格雷一生作诗不多,仅十余首传世,其中以《墓园挽歌》最为著名。

托马斯·格雷因伊顿公学读书时的好友里查德·韦斯特好友威斯特不幸去世而备受打击,希冀撰写挽歌来寄托哀思。

《墓园挽歌》创作时间长达8年,直到1650年才完稿。

全诗128行,诗末所附的“墓志铭”便是为好友而作。

诗歌开头部分,格雷为我们描述了一副宁静绝美的黄昏乡村图景。

“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

”诗人独自站在墓地,看着夕阳下美丽的世界。

在这种“苍茫”、“肃穆”的背景之下,晚钟深沉而有力地回荡着,与远处羊群发出叫声遥相呼应着,羊群身上的铃声“昏沉”作响,在草地上缓慢地移动着。

牧人在劳作了一天之后,疲惫地蹒跚在回家途中。

整个世界只留给了我与黑暗。

此刻的大地闪着微光慢慢消退,四周弥漫着一片寂静和庄严。

不知名的甲虫“嗡嗡”地飞来飞去、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营造了一种舒缓、轻柔和安静的墓园傍晚时光的氛围。

诗人巧妙地把夜的降临比作白天的死亡,并以此引出下文中他在墓园的冥思与所想。

Beneath those rugged elms, that yew-tree's shade,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Where heaves the turf in many a mould'ring heap,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Each in his narrow cell for ever laid,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The rude forefathers of the hamlet sleep.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

优雅_古典的感伤_托马斯_格雷_墓园哀歌_文体特色研析

优雅_古典的感伤_托马斯_格雷_墓园哀歌_文体特色研析

Country Church Yard) 最为著名。诗人将普通人与伟 人生和死亡,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伤感的哀悼及沉思。
人作了比较, 认为如果普通人获得良好的机会也一 该诗弥漫着感伤的情绪, 格雷揭示了生与死的愁苦与
定会成为伟人。由此, 他抒发了对穷人和无名小卒的 神秘, 并略诉了自己忧伤的心情。抒发了心灵感受, 表
文学作品中常被引用的名篇之一, 哈代的小说《远离
文 中 文 雅 的 大 词 即 书 卷 词 语 有 : lea = pasture-
[收稿日期] 2006- 12- 10 [作者简介] 刘学丰( 1970- ) , 女, 渤海大学讲师, 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5 级研究生。
· 114 ·
land 草 地 ; sire = father; glimmering landscape= bright 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心理意义, 使他们成为语言学上的
格雷的诗风凝重、典雅、细致并长于用典。18世纪
朴生活”的向往, 并对社会不公进行大力抨击。以大 之初英国诗歌的古典风格得以兴盛, 诗歌的灵性、形
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托马 式及艺术风格得到重视。格雷在创作时寻求表达与措
斯· 格雷( Thomas Gray) 就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 辞上的协调、统一、和谐与典雅; 其诗歌在形式上体现
长的言外之意, 如: lyre 象征着音乐、诗歌, 文中指农 断然不返的思想也暗示出来了。除长元音外, 全诗中
民中可能产生大诗人、大音乐家; spoils of time 指人 时时点缀一些双声词, 如在第三行中的ploughman 和
类历来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 spoils使我们联想起在 plods, weary和way 这些都产生一种绵延不断的音乐

托马斯·格雷诗作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萌芽

托马斯·格雷诗作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萌芽

旨与“ 理” 相对立 , 主要 特征注重个人感情 的表达 , 形式 较少拘束且 自由 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 通过幻想或 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 法语 的浪漫一 词意味着感情 丰富 、 多情 善感 。 浪漫主义作 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 ,产生 于十八世纪末到 十九世纪初 的资产 阶级革命 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 反对封建专制 , 在艺术上 与古典 主义相对立 , 属于资本 主义 上升时期的 种 意 识 形 态 。十 九世 纪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的 艺 术 特 点 表 现 在 : 第一 , 强 调 个人感情 的 自由抒发 , 有强烈 的主观性 。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 的理 性 束 缚 了文 艺 , 于是把抒发情感 置于首要地位 , 对 内心 世 界进 行 深 入 的挖 掘 。由此 浪 漫 派 发 现 了“ 自我 ” , 它 成 为 对 人 和 世 界 的 新 视 野 的 源 泉。 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 , 通过爱情 一切都生活 在其 中, 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 家竭 力表现的对象 , 他们把爱情作 为 人 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他们进一步发展了对 梦境 的探索 。 梦境既有现实生活的折射 内容 , 也有大量是 非理性 的精神表现 。第二 , 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 了卓有成效 的探索 ,其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 小说的创 造。 在德 国和英 国, 浪漫主义 就是从 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浪漫派从 民歌民谣 、民间传说 中撷取题 材, 学习表现手 法 , 采 用民间 口语 、 民歌韵律创作 , 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 现手 法 , 在当时一 味仿古 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 的情 况下 , 无疑带 来 了清新 、 活泼 、 健康 的新气象 。 拜伦首创 的诗体长篇小说 , 是在诗剧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 它视野宽 广 , 将欧洲各 国的社会生 活熔 于一炉。这 种新形式扩大 了诗歌反 映现实的范 围,对长篇小说 的发 展也起 了推动 作用 。 第三 , 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 比和夸张 , 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 大力提 倡想象 。雨果是对 比艺术 的倡导者 和大师 , 他提出 : “ 丑就在美 的旁边 , 畸形靠近着优美 , . 丑怪藏在 崇高的背后 ,美与恶并存 ,光 明与黑暗相 共 。” 噤 四, 忧郁感伤 的情调为 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 过 : “ 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 态更 深 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1 6 1 忧郁是 浪漫 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 而 产生的精神状态 , 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 潮流的态度 。 从 十 九 世 纪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的 的艺 术 特 点 我 们 不 难 看 出 ,伤 感 主 义 与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有若干交叉。伤感 主义作 家崇 尚感情 , 把感情看得 高于“ 理性 ” , 因而强调 文学的主要任 务是细致刻 画人物的心理 动态和 描写人 物的不 幸遭遇 , 以便 唤起读者在感情上 的同情 和共 鸣 , 表达 出对 当时贵族 阶级 的理性 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反抗 。伤感 主义把个人主义和 主观幻想 的因素带进 文艺 ,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的产生和发展产 生较大影 响, 所 以又 被 称 为 “ 前浪漫主 义” 。

托马斯格雷简介 (1)

托马斯格雷简介 (1)

头韵的朗朗上口之美
头韵最早可以追溯至古老史诗《贝奥武甫》,头韵 通过某一音素或音节的重复使用,赋予了语言以音 韵美和节奏美,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头韵 包括词首个辅音的重复如(feast today, fast tomorrow), 词首辅音丛的重复,如(scraping and scrimping), 词首音节重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The curfew toll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晚钟敲起一阵阵给白昼报丧)
这里运用了通感隐喻, 把视觉本体“落日”隐喻为 听觉喻体“钟声”, 这样, 把视觉的意象转换成听觉 意象。这一意象和本行后三行的意象的拟声词一起 呈现出了一幅萧瑟, 凄凉, 凄美的黄昏落日景色。
Back to its mansion call the fleeting breath?(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 )
“mansion”转喻“肉体”---和“心灵”相对,此处的转 喻不是很明显,但结合诗句Can storied urn or animated bust,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 碑,能使断了气的灵魂回到身体里吗? 就可以知道 这里用“建筑物,大厦”代替“身体”,而这里不直接 用 “flesh”或 “body”等,一方面增加了诗歌的艺术 性,另一方面 “mansion”也暗指出他们死后坟墓的 豪华富丽,骄奢浪费,但再豪华的坟墓也不能使他 们活过来了。
这里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 一双手, 本可以执掌着帝国的王笏。
用“heart” “hand” 来提喻“人”, 比直接写 “人”更加鲜活、集中的聚焦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因为“天国之火”的热情的从“心”里面迸发出来 的, 如果这里直接用“人”来表达, 则显得不那么精 致和那么具有美感。面朝皇帝时的王笏是用手拿的, 这里“手”成为了聚焦对象, 写出了面朝皇帝时用 手遮住脸的情景。

《墓园挽歌》简析

《墓园挽歌》简析

《墓园挽歌》简析[摘要] 《墓园挽歌》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美的诗歌之一,是18世纪英国伤感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全诗共128行,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贫苦不公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淳朴本质的赞扬。

本文试图从其作者、创作背景、文学特点及诗词解读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

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关键词] 墓园挽歌托马斯.格雷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墓园挽歌》是其作者托马斯.格雷历经了八年时间创造的经典之作。

该诗创作于1742年,其时托马斯.格雷的好友理查德&#8226;韦斯特刚去世不久。

因此,整个诗篇弥漫着伤感的愁绪,是伤感主义的代表之作。

然而,作为一篇被世人传诵的经典之作,其对逝者的缅怀不仅仅限于某一人身上。

诗中诗人流连于黄昏中的乡村墓园,所见的是一座座平民的墓穴。

让诗人想要去缅怀的不是显赫的权贵,而是对权贵、虚荣、奢华的蔑视和对那些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平民的同情和赞扬,体现了托马斯.格雷的民主情怀。

该诗以严谨的构思、精美的格式、老练且富于典故的风格、自选的措辞以及变形的词序广为传唱,堪称英国最著名的抒情诗。

被认为是英国十八世纪乃至英国文学史上最好的诗歌之一。

《墓园挽歌》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受到文学评论家的青睐,主要是因为“第一,它凝聚了一个时期中的某种社会情绪;其次,它有比较完整的形式表达了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革新旧传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一、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墓园挽歌》的作者托马斯.格雷(1716~1771)是英国18世界重要诗人之一,也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欧掀起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

浪漫主义文学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描写及歌颂大自然,体现对自然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渴望。

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浪漫主义文学的这一主旨在格雷的《墓园挽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出生于伦敦一个普通经纪人家庭的格雷的一生可谓是中规中矩,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并于1768年开始在剑桥大学教授历史和当代语言。

18世纪初的英国

18世纪初的英国

18世纪初的英国,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

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 代表作《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 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他出版了散文《论批评》(An Essay on Criticism),从此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

次年,他又出版了《夺发记》(The Rape of the Lock),一部极妙的讽刺史诗。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代表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A Foundling )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编撰英文词典的第一个英国人,作品为《英文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Language),这部巨著是塞缪尔.约翰逊花了七年时间独自完成的。

理查德.比.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代表作《情敌》(The Rivals )和《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被认为是上承莎士比亚,下接萧伯纳的纽带,是真正的英国古典派喜剧。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代表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墓园派诗人托马斯格雷1

墓园派诗人托马斯格雷1
2
Sentimentalist Fiction
• Sentimentalist fiction was engraved on psychoanalysis of human mind. • Sentimentalism also finds its voice in English fiction (Richardson; Goldsmith; Sterne). •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are: Samuel Richardson, the author of Pamela; Laurence Stern, the author of Tristram Shandy and Oliver Goldsmith, the author of
7
8
Graveyard School
• It is a poet school, derived from English sentimentalism, which began in the middle of 18th century. It obtains its name from the poet Thomas Gray’s work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The poets of this school always uses death, tomb as their material. Their works are full of melancholy and sadness. It more reflects the negative side of sentimentalism.
Sentimentalism and Thomas Gray

玫瑰战争的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的历史事件

玫瑰战争的历史事件玫瑰战争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一战,此战过后,新型贵族和资产阶级迅速成长,英国的农业、工业等诸多方面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玫瑰战争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初始阶段尽管国王亨利和约克公爵理查的支持者之间的武装碰撞之前就发生过,但玫瑰战争的主要武装冲突阶段发生在1455年和1485年之间。

1455年5月22日,约克公爵理查领一支小部队前往伦敦,在伦敦北面的圣艾班斯碰到赶来的亨利六世的部队。

相对规模较小的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是内战的第一次公开冲突。

理查表面上的目的是从亨利国王身边清除"奸臣"。

结果对于兰开斯特方面是败仗,他们失去了很多领袖,包括埃德蒙·蒲福。

约克和他的同盟重新获得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时间两边似乎都为真正进行会战所震惊并尽力妥协。

当亨利再次遭受精神疾病时,约克重新任摄政王,玛格利特受他保护,在理事会的决策中遭到排挤。

在圣艾班斯第一次会战之后,1455年的妥协获得了一些成功,而约克在理事会甚至在亨利康复后保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导致冲突的问题会快重新出现了,特别是关于亨利和玛格利特的婴儿惠斯敏斯特的爱德华还是约克公爵应该继承王位的问题。

玛格利特王后拒绝接受任何剥夺她儿子的继承权的方案,而情况变得很明显只要约克公爵和他的同盟保持军事优势她只能忍受这个情形。

亨利在1456年出巡前往中英格兰,玛格利特不允许他返回—因为国王和王后在中英格兰受欢迎而在伦敦变得更不受欢迎,伦敦的商人因为贸易的衰退和四处混乱而恼怒。

在考文垂建立了朝廷。

那时,新的萨摩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接了他父亲的班,成为朝廷上的宠臣。

玛格利特也说服亨利解除约克作为摄政王的职位,而约克自己被迫返回在爱尔兰的据点。

首都的动乱和南海岸线的海盗活动加剧了,而国王和王后仍然致力于保护他们的地位,王后为此第一次在英格兰引入了征兵制。

同时,约克的同盟,沃里克伯爵,在伦敦作为商人阶级的卫士越来越受欢迎。

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

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

- 251 -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托马斯·格雷与《墓畔哀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孙美萍托马斯·格雷是一位恬淡宁静的诗人,他不喜抛头露面,埋身于书丛之间,潜心钻研,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剑桥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他一生诗作不多,但首首都是精华,代表作《墓畔哀歌》给后世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人倾心自然,向往农民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相伴的生活。

诗歌开篇即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诗人将“牛群”(herd)、“草原”(the lea)与“耕地人”(the ploughman)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虽然这首诗是作为悼念诗而作,但诗中温馨而静谧的氛围似乎盖过了感伤的气息,而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同律感。

耕地人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赶着牛群走在草原上,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安逸,却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接下来又提到了“甲虫”(the beetle)、“阴郁的柢枭”(the moping owl)、“燕子”(the swallow)以及“公鸡的尖喇叭”(the cock ’s shrill clarion),这些生灵活跃于大自然中,在大自然中享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各司其职。

诗人本是要悲叹斯人已逝,却在这之前描绘了种种生机勃勃的画面,可见他并不认为这些人永远得离开了,他们生前淡泊明志,与大自然相依相伴,他们死后则与自然合二为一,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延续着他们的生命。

诗人紧接着将目光转向了逝去之人的生前事,他们的家庭和乐美满,有妻子有孩子,妻子“赶她的夜活”(ply her evening care),孩子们则“‘牙牙’的报父亲来到”(run to lisp their sire ’s return)。

他们的生活是典型的平凡村民男耕女织的生活,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有着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致力于农活,做农务就是他们全部的重心,而且他们做起农务来得心应手。

论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的主题

论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的主题

论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的主题作者:郭启琴来源:《青年与社会》2011年第11期摘要:关键词:忧郁;同情;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性Guo qi-(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650092)Abstract:Usually an elegy is a poem which laments the dead but Thomas Gray’s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is noteworthy in that it mourns the death not of the great, but of the commons. On t he one hand it voices the poet’s sincere sympathy for the poverty-stricken, expropriated peasa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explores the theme of life’s transience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which both the commons and the high-I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literature of Sentimentalism, a model of the Graveyard School. Full of gentle melancholy, the poem marks all the early romantic poetry.(Wu,1988:277) In the poem Gray reflects on death, the sorrows and mysteries of life in view of his own personal melancholy as he passes by a churchyard in the countryside. In his contempla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rangers buried in the country graves the poet compares the common folk with those privileged class wondering what the Ordinary people could have achieved had they been given an equal chance. Accordingly the poet shows his deep sympathy for the poor andIt is said that the poem was wr itten in 1742 shortly after the death of Gray’s close friend Richard West. The poem was first sketched in the Churchyard of Stoke Poges, Buckingham-shire where Thomas Gray stayed for a short time on his return from the Continent.(Diao,2008:348) From the title of this poem we learn the poem was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not in an imaginative scene. Hence it is understandable Placing himself in such a gloomy surroundings of the resting place of the poor, the lowly as well as the wealth the poet would naturally compares the destiny of the commonsThroughout the poem there runs the dominant theme that the lives of the rich and the poor “leads but to the grave.”(Su,2006:65)And this theme is gradually unfolded in the poet’s poetic portrayal of a sympathetically idyllic picture of the simple, innocent, contented though little known life of villages in a far-away countryside. (Wang,1983:538) Structurally speaking the poem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seven quatrains the poet begins his poem by discussing the joys of life the deceased could no longer experience. In the first stanza the poet observes the signs of a country day drawing to a close; these signs_ the ringing of the evening bell, the mooing herd, and the wearied home-coming plowman are images symbolizing the end of life. Then the poet is left alone to contemplate the isolated rural scene. The first line sets a distinctly somber tone the curfew dose not simply ring; it “knells” at death or a funeral.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poet is meditating the nature of human mortality. In quatrains two and three we can listen to the droning flight of the beetle, to the drowsy tinkling from distant sheepfolds, to the moping owl in an ivy-mantled tower. In the fourth stanza our attention is diverted by the poet as he depicts the tranquil mouldering heap where “The rude forefathers sleep” in a “lowly bed.” Here once again the poet selects the natural phenomena of the crumbling heap, of the narrow cell, images that are indicative of solitariness and decay, to highlight the predominant atmosphere of gloom and the central feeling of melancholy. Therefore these natural images contribute much to the poet’s lamentation and mediation making the pic ture of sunset observed by the poet a truly human death knell. In stanza five the poet emphasizes nothing shall arouse the dead men and women. The simple joys of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wind carrying the pleasant smells of morning, including dewy grass and flowers, a swallow singing perched at straw-built shed, a cock crowing and a fox huntsman blowing a copper horn to which the hounds respond mean nothing to the dead. In the next stanza he laments the joys of a family are gone with people’sSimply put we may say the natural images appeared in the first part which cast gloom upon the scene all reflect the mood of the poet. (Su,2006;66) In the next part which composed of sixteen quatrains the poet defends the dead poor in their remote churchyard cemetery from the contempt of abstractions like “Ambition and Grandeur”, and he further points out the lives of the rural people have far less harmful effects on society than those of the powerful and the rich for their poverty has kept them from trouble, that although these humble poor people restrained by their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social status are denied an equal and fair opportunity to lead the kind of life enjoyed by the upper class, yet they work just as hard and probably harder than the nobles, the privileged to earn themselvesa living, and consequently they are spared from the temptation of power and the corruption ofStanza nine contains the theme of this poem. It reads as the following: The boast of heraldry, the pomp of power, And all that beauty, all that wealth e’er gave, Awaits alike the inevitable hour. The paths of glory lead but to the grave.(Wu, 1988:280) Here Gray indicates in death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great and common people. Death brings equality to all human beings.(Gu,2000:62)No man can escape death, be he rich or poor. The goal of the great shares the same end as that of the “rude forefathers” when all are approaching their grave. Human achievements dimin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ternal. The monuments erected for the great, the church anthems sung at their funeral, and theIn stanza twelve and thirteen Gray declares if the circumstances were different, if these unimportant, obscure people were educated with “knowledge’s roll and freed from Chill penury”, they would have achieved as much in politics and poetry. In the following lines the poet further explains this through metaphors. Here Gray compares the humble people to the undiscovered gems in the caves at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and to the undiscovered flowers in the desert. The gem may represent an undiscovered poet or philosopher. The flower may likewise stand for a person of great and noble qualities that are “wasted on the desert.” In the final three stanzas the poet writes in a third person tone an epitaph for himself in which he voices his ideal pattern of life_ a life which seeks neither fame nor wealth, a life which renders the poetIn brief throughout the poem the poet shows his great sympathy for the poor, the lowly and the obscure, while expressing his unmistakable censure upon the privileged , the powerful and the wealthy who always had a contempt for the commons and brought havoc to them.参考文献[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刁克利.英美文学经典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苏煜.英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4]辜正坤.英文篇鉴赏金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5]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Thomas_Gray

Thomas_Gray
Born in London in 1716. The only one of twelve children who survived infancy with a unhappy childhood. The tyranny of his father and the separation of his lived mother gave to his whole life melancholy忧郁的,悲伤的. 忧郁的, Studied at Eton school, Cambridge. Had three years’ tour of the Continent with his friend Horace Walpole. 1742, he returned to Cambridge. As a scholar and professor, he lived his rest of his life in Cambridge except four tours and visits to Scotland and the Lake District, in search of beauty and the sublime卓越 in nature.
8
8
9
10
11
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 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运命; 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 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 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 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与的好处, 前头都等待着不可避免的时刻: 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 骄傲人,你也不要怪这些人不 行, 怀念没有给这些坟建立纪念堂, 没有让悠长的廊道、雕花的拱 顶 洋溢着宏亮的赞美歌,进行颂 扬。 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 瓮碑, 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 荣誉的声音能激发沉默的死灰? 谄媚能叫死神听软了耳根?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三个中文译本在语音上的创造性鲁静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3(000)033
【摘要】诗歌是具有诗意的歌,所以诗歌翻译中,语音是不能不考虑的.本文以意大利美学大师贝内迪托·克罗齐的美学观点研究译本在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他对于翻译的观点是,翻译就是创作,由此译作才能作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存在于译入语文化中.本文选取的三个译本分别来自郭沫若、卞之琳和丰华瞻.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鲁静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 51083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看《墓畔哀歌》的三个译本
2.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3.《墓畔哀歌》文体特征分析
4.走不出的时代,走不出的困与斗——听石评梅的《墓畔哀歌》
5.论《墓畔哀歌》中的悖论及其应对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

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中的感官之美作者:孙美萍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8期内容摘要:《墓畔哀歌》是英国著名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诗人并不把死亡看成悲剧,也不把死亡看成结束,而是抒发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思想,把死亡上升到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境界。

诗中多种感官并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文从感官的角度,从听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出发,来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向死而生这一主题。

关键词:墓畔哀歌感官之美向死而生一.听觉带来的别样超脱《墓畔哀歌》中展示了多种自然事物,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并不是对自然事物进行单纯的描写与刻画,他生动形象地把自然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搬到诗歌中,让诗歌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听觉之美。

诗歌开篇,就率先引入了“晚钟”[1](the curfew)的声音,这是“给白昼报丧的声音”[1](the knell of parting day)。

晚钟响起,说明白天结束了,夜晚来临了。

而其中更深一层的意蕴则是象征生命的结束,这是为生命而敲响的丧钟。

晚钟声带给读者一种悠长深沉的听觉之美,晚钟敲响了他们一种生活的结束,但同时也敲响了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所以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死亡与结束。

接下来,“昏沉的铃声”[1](drowsy tinklings)又开始充盈读者的耳朵,诗人并未指明这铃声的出处,并不知道它来自何方。

也许它是系在牛脖子上的铃铛,也许它是牧牛人手中的铜铃,这些都未可知。

只是在空旷的草原上,铃声昏沉地响起,“催眠着远处的羊栏”[1](lull the distant folds),增强了诗歌的朦胧感,仿佛读者也要在这昏沉的铃声中睡去了。

这铃声是催眠的,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在这里,铃声表现出了一种朦胧的听觉之美,抒发了向死而生的主题。

同时,诗歌中又引入了风声——“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召唤”[1](the breezy call of incense-breathing morn)。

德伯家的苔丝 主人公简介

德伯家的苔丝 主人公简介

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简介《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位贫困但坚强勇敢的女性苔丝的故事。

下面是对苔丝这一主人公角色的详细介绍。

苔丝·格雷是小说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女孩,出生在一个贫困但幸福的家庭中。

她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牧羊人,她从小就跟随着父亲一起放牧羊群。

苔丝天性聪明机智,善良坚强,但由于家境贫困,她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在十六岁那年,苔丝的父亲去世了,家中的情况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支撑生计,苔丝决定到城市里去找工作。

她在特拉夫伊农场找到了一份佣人的工作,开始为绅士亨弗里·德伯家族工作。

在德伯家,苔丝承担了很多艰苦的工作,包括照顾家庭和牧羊。

她工作勤劳,认真负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她逐渐成为了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一员。

尽管生活艰苦,但苔丝依然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德伯家,苔丝不是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困难。

她不幸成为了亨弗里·德伯的情人,但德伯却没有愿意娶她,打击了苔丝的自尊心。

尽管如此,苔丝并没有被打倒,她选择离开了德伯家,开始了新的生活。

苔丝决定离开特拉夫伊农场,去维多利亚港市谋生。

在大城市里,她以勇敢、坚韧和聪明才智,成功地摆脱了贫困的生活。

她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并嫁给了一个爱她的男人。

尽管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挫折,苔丝始终保持着坚强勇敢的品质。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出身和社会地位,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苔丝的形象在小说中被塑造得非常立体和逼真。

她是一个智慧、坚强又善良的女性,尽管遭受了命运的不公和社会的歧视,但她从未放弃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她的故事充满了勇气、坚韧和希望的力量,启发着读者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困难,拥抱生活的美好。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

人文主义之歌——浅析托马斯·格雷《墓畔哀歌》作者:张静文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7期张静文(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摘要: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 1716~1771)是英国18世纪后半期著名感伤主义诗人。

他一生只写过十几首诗,其中最受后世欣赏的是《墓畔哀歌》。

《墓畔哀歌》不仅是格雷所处古典主义时期的杰作,也是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

全诗结构匀称,形式整齐,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人吟诵着忧伤典雅的曲调,在表达其对平静和谐的大自然向往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平民的赞美和同情以及人文关怀的思想。

关键词:托马斯·格雷;感伤主义;挽歌;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7-0158-02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许多作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发出悲哀的感叹,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

感伤主义诗人们徘徊乡野,同情贫苦,然而所作怨而不怒,所表达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绪。

托马斯·格雷的《墓畔哀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0)就是感伤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一、托马斯·格雷格雷出生于英国伦敦,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

1757年被提名为桂冠诗人,但未接受。

格雷一生隐居在剑桥大学,有教授名号而从未讲课。

他的诗作也少而精,除《墓畔哀歌》外还有别的好诗。

《英诗金库·卷三》18世纪诗歌部分就选收了格雷的8首诗作。

然所作之中,以《墓畔哀歌》最为著名。

全诗128行,一般认为用8年写成。

格雷的心思没有白费,《墓畔哀歌》是历来英国文学中常被引用的名篇,诗里的每一行几乎都是我们久吟不厌的名句。

二、《墓畔哀歌》浅析全诗128行,32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 一双手,本可以执掌着帝国的王笏。

用“heart” “hand” 来提喻“人”,比直接写“人” 更加鲜活、集中的聚焦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因为 “天国之火”的热情的从“心”里面迸发出来的, 如果这里直接用“人”来表达,则显得不那么精致 和那么具有美感。面朝皇帝时的王笏是用手拿的, 这里“手”成为了聚焦对象,写出了面朝皇帝时用 手遮住脸的情景。
隽语

隽语是指的是将具有相互排斥和相互矛盾的两个概 念或判断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深刻地揭示出这 些事物在本质上和特点上既矛盾又统一的特点。
“The paths of glory lead but to the grave ”

“光荣的道路无非引向坟墓”,这句话中,光荣的 道路怎么会通往坟墓呢?表面上看起来很矛盾,但 结合上文可知这里的“光荣”是指权贵们的“夸 耀”“镇压人民的权力”“攫取的财富”,所以这 里有讽刺意义,他们的这些所谓的“荣耀”只不过 是一时的过往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最终 随着死亡的到来,他们所有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 诗人对权贵们的蔑视,讽刺之意跃然纸上。

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 :,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的散发给 荒凉的空气。

这里,诗人运用隐喻,把贫穷的农民比作“埋藏在 海底的珍宝”,无法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把农民比 作“荒漠中的鲜花”,自生自灭,无人赞赏,抒发 了自己对“人才”的深深地惋惜之情,因为他们拥 有天赋,但却被置于于海底,一生都埋没于乡土间。
“The plowman homeward plod his weary way”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

“plowman”和 “plod”中以首个辅音 “p”开头,听感 上的反复赋予了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朗 朗上口,此外,以 “p”作为一个爆破音,需要一定 的气流冲破嘴唇,读这两个这个音素时的发音和农 人回家是由于劳累拖住腿一步一步踉踉跄跄走回家 的疲惫景象是一致的,所以音景相融,浑然一体

拟人

拟人手法是赋予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的特定其他特 定抽象概念以人类所独有的性格特征、思想、物理 特征、活动性和其他很多的方面。
诗歌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把抽象的名词比拟成人,这 些抽象名词全部用大写字母开头加与标记。 “Ambition” “Grandeur” “Memory” “Honor” “Flattery” “Forgetfulness” “Nature” “Fair Science” “Melancholy”.
头韵的朗朗上口之美


头韵最早可以追溯至古老史诗《贝奥武甫》,头韵 通过某一音素或音节的重复使用,赋予了语言以音 韵美和节奏美,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头韵 包括词首个辅音的重复如(feast today, fast tomorrow), 词首辅音丛的重复,如(scraping and scrimping), 词首音节重复,如(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头韵作用:听觉上的反复,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产 生对照、幽默等效果。
双关

英语中的双关是指利用词汇中的一个单词同形异意 或几个单词同音异形的现象,于一语中关涉两层意 义,使语言新奇幽默,意蕴深远。
“Implores the passing tribute of a sigh”

“请过往的路人便献一声叹息”,这里的 “passing”既是指“过路的人”,又指“死去的人” 的意思,一方面表达了要求过往的人要对这些死去 的默默无闻的人表示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示 这些过路的人将来也将和坟墓里的人有着一样的命 运,从这些人的命运里也能看到自己的命运,也就 是不管生前是富贵还是贫穷,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样 的。
对偶:

对偶是把两个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组或并列从句对称地排列在一 起,用于强调两者的对比或比照关系。包括词类上 的对偶,短语层面上的对偶和句子层面上的对偶。
The applause of list'ning senates to command, The threats of pain and ruin to despise, (要博得满 场元老雷动的掌声,就要无视威胁,全然不管死亡)
Back to its mansion call the fleeting breath?(难道能恢复断气,促 使还魂?)

“mansion”转喻“肉体”---和“心灵”相对,此 处的转喻不是很明显,但结合诗句Can storied urn or animated bust,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 略的瓮碑,能使断了气的灵魂回到身体里吗?就可 以知道这里用“建筑物,大厦”代替“身体”,而 这里不直接用 “flesh”或 “body”等,一方面增加 了诗歌的艺术性,另一方面 “mansion”也暗指出 他们死后坟墓的豪华富丽,骄奢浪费,但再豪华的 坟墓也不能使他们活过来了。
生平


父亲生性粗暴,母亲长期受苦,他曾有11个兄弟姊 妹,但全部夭折。母亲为供他读书长期经营女帽, 他是一个孱弱、沉思而好学的孩子。 生命的晚年,专心于学术研究。托马斯· 格雷于 1771年逝世于彭布罗克大学自己的寓所,后被安 葬在白金汉郡的一个小教堂。
作品

格雷一生只写过十几首诗,包括《春天颂》,《伊 顿远眺》,《坎坷》。格雷最著名的诗是《墓园挽 歌》,全诗 128行,用 8年时间写成。诗中突出体 现了对默默无闻的农民的同情,惋惜他们没有机会 施展天赋,批评大人物的傲慢和奢侈。艺术技巧上 又达到古典主义诗艺的完美境界。本文从修辞和音 韵上分析这首诗的美感。
“Drowsy tinkling”(昏沉的铃声)


依照常理,“昏沉的,昏昏欲睡的”应用来修饰人 或其他有生命的东西,在该诗中本该修饰的对象应 是羊群,却被诗人移用来修饰本无生命气息的“叮 当声”。铃声不可能昏昏欲睡,这是铃声带给诗作 者的心理感受。 对移就修饰语的选用,“心理属性对物理属性的关 系是既依赖又独立”。铃声可以起到催眠曲的作用, 令远处羊栏里的羊昏昏欲睡,这是铃声的“物理属 性”,但铃声给感知者带来的什么样的感受——“心 理属性”,这是(作者)自主意识可以自由发挥的。
提喻


提喻就是以部分代整体,或是以整体代部分,或是 以种代属,或是以原材料的名称代替其制成的东西 的一部分的一种修辞方法。 提喻能够在“部分”和“整体”间转移焦点,是文 章含义深刻。
“Some heart once pregnant with celestial fire; Hands that the rod of empire might have swayed ”,

这两句非常对称,给人听觉上的悠扬美和视觉上的 整齐美观,并且运用了倒装句,宾语提前,动词放 后面,句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两句看似很 浪漫的诗句,在内容上,却描绘了令人生畏的情景 …..战场上的刀光血影和政治上的勾心斗角….

He gave to Misery all he had, a tear, He gained from Heaven ('twas all he wished) a friend. (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他 从“上苍”得到了所求,一位朋友) 在这个两个对偶句子中的“一失一得”中把诗歌的主 题表现出来了,对于诗人自己失去的“情亲”和“友 情”(结合诗人的生平可知)的人生坎坷即 “misery”表现出了诗人忧伤,多愁善感的一面,又表 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态,“一滴泪”,是诗人历经 所有的这些坎坷后的豪迈、成熟。
“a solemn stillness”(肃穆的寂静)

以音素 “s”开头,听感上的反复增加了语言的节奏 美,带来听觉的美感。此外, “s”的阻塞音阻止我们 的气流时让我们感觉到“停止、沉默”的意味,让 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四周的宁静。
“The pomp of power”(权势的夸 耀)

以 “p”为头韵且后面连接元音,说明此处的 “p”的发 音容易爆破或已经爆破,所以这里的发音和权贵们 夸夸其谈的神态生动的描绘出来。
隐喻

隐喻是将一些无行的想法或者概念用故事、影像等 有形的物体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包括本体, 喻体和喻意。
Full many a gem of purest ray serene, The dark unfathomed caves of ocean bear: Full many a flower is born to blush unseen, And waste its sweetness on the desert air.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s ignoble strife,” “远离人世的勾心斗角”,这里的 “madding” 即 是指人世间的“争吵和喧嚣”,也指“人世间的疯 狂和失去理智”,这里针对的是权贵们的残忍和血 腥斗争,因为他们可以为了争权夺利而使用一切手 段,这里的“疯狂”和下面农民的 “sober wish” 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描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诗人赞扬了农民的自然纯朴,批判了上层资产阶级 的虚伪、残忍on mock their useful toil Nor Grandeur hear with a disdainful smile “雄心”别嘲讽他们有用的操劳 “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

这里把 “Ambition”“雄心” “Grandeur””豪华 “拟人化,诗人在这里用命令的语气叫权贵们的不 要嘲笑农民们有用的操劳,不要带着轻蔑的冷笑去 听他们的故事,为什么呢,原因笔者下面分析,但 在这里,用“雄心”“豪华”把上流社会的权贵们 们的铺张浪费,颐指气使的神态栩栩如生地描绘出 来,体现了诗人对他们的不满和愤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