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ppt.ppt
合集下载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22张PPT)
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
从
有趣的景物
天
百
草
百草园
迷人的传说
欢乐有趣
真 幼
园
稚
到 三 味
捕鸟的乐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对比
自 由
枯燥的内容
欢 乐
书
三味书屋
屋
单调的形式
枯燥无味
压抑的环境
作者通过描写百草园有趣的景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三味书屋枯燥的内容、单调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 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天真幼稚和自由欢乐的心理。 答案:迷人的传说 捕鸟的乐趣 压抑的环境
2.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 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 带来愉悦、陶醉之情。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 起来,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 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1.正音辨形
秕﹒谷( ) 倜﹒傥( )
书shú( )
菜﹒畦( ) ﹒盔甲( )
淋lí( )
脑﹒髓( ) 蝉﹒蜕( )
轻jié( )
【答案】 bǐ qí suǐ tì kuī tuì 塾 漓 捷
2.据义填词 (1)_______________:少有人来。 (2)_______________:形容人声喧闹。 (3)_______________:鉴定和欣赏。 (4)_______________:洒脱;不拘束。 【答案】(1)人迹罕至 (2)人声鼎沸 (3)鉴赏 (4)倜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默读课文
MO DU KE WEN
默读课文
限时5分钟默读全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求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段落,想一 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 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使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 你的依据。
标题
线 悬 两象(写作对象和象征等写作手法) 概括 心 情(文章中心和作者情感)
划分文章层次
“从……到……”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点明了写作的 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 分的内容。
按照空 间顺序 进行描 写
(第1-8段) 写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第10-24段) 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你如何理解第9段中“我”称呼百草园里的景物为“我的蟋蟀 们”“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 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 情。 •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视角,以儿 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 的喜爱与眷恋。
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 境是怎样的?
童年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是我们一生的珍宝。回 忆往昔,在你的童年中,有什么童年趣事令你难忘? 30秒组织语言,描述独属于你的童年趣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鲁迅 一九二六年
鲁迅(1881-1936)
作者简介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著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 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 《热风》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背景简介: 鲁迅六岁时入私塾,12岁至17岁在三味书屋读书。
21岁去日本学医,寻求救国之路,后来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 民精神。他以犀利的笔,战斗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成为文化革 命的主将。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他针对着当时文化教育在全 国泛滥的封建复古的逆流,如:“尊孔读经”,小学生必须读“四 书五经”等,以追怀往昔来回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而 已集》等。
精读细研
神奇的传说
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 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 却由此产生联想。“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 条赤练蛇。”先由百草园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 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 吸引着“我”,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 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所以多年后“我”还 清楚地记得。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 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变化
充满趣味,有快乐的童年回忆
无拘无束, 有趣味但也枯 随意而充实 燥、有限制
伴随着成长的过 程,逐渐适应有
限制的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相同:都是儿童之乐,都表现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花木虫鸟的独特感受、对自
由快乐的追求等。
不同-----
1 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庄重的学堂; 2 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馈赠,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 3 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中只有片刻的逍遥。
课文研读
速读3 —— 6 段,复述美女蛇的故事,1 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2 3——6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
1 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 此开始生发出联想: 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 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 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 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童年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 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 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既写 出了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称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 写出了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而学生乘机偷 玩的乐趣,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1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 2 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视角,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与
眷恋。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告别乐园,依恋不舍
“也许……也许……也许……” 迎接未知,忐忑不安
课文研读
由快乐的追求等。
不同-----
1 百草园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乐土,三味书屋是严肃庄重的学堂; 2 百草园之“乐”源于自然的馈赠,三味书屋之“乐”源于对知识的追求; 3 百草园生活可谓“快乐无极限”,三味书屋中只有片刻的逍遥。
课文研读
速读3 —— 6 段,复述美女蛇的故事,1 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2 3——6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法?
1 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 此开始生发出联想: 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 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 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 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 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童年生活场景: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 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 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既写 出了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称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 写出了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而学生乘机偷 玩的乐趣,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1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里面的景物是“我”的玩伴。与“我”有着亲密无间的感情。 2 这样的称呼立足于“小”鲁迅视角,以儿童的口吻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生活的喜爱与
眷恋。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告别乐园,依恋不舍
“也许……也许……也许……” 迎接未知,忐忑不安
课文研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窜( cuàn ) 云霄( xiāo )
蟋蟀(shuài ) 斑蝥( máo ) 珊瑚(shān hú )攒成(cuán ) 脑髓(suǐ ) 鉴赏( jiàn ) 秕谷( bǐ ) 书塾( shú) 蝉蜕( tuì) 盔甲( kuī )
轻捷( jié ) 油蛉( línɡ) 倘若(tǎnɡ) 收敛( liǎn) 倜傥( tì tǎnɡ ) 绅士( shēn) 人迹罕至( hǎn)
拟 人
动
听觉
作 描 视觉
比写
喻
味觉
形、 声、 色、 味 俱 全
重难讲解
5.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zhuì)笔,没必要写,你 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美女蛇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 作者却由此开始联想。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所以多 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插叙看似闲笔,却 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我”的好奇心,写出了童年的 “我”心目中世界的奇特色彩,还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 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默读要求: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2.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圈点勾画,重点关注标题、
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注意提高默读速度。 3.默读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把握基本
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
1.从题目得到哪些信息? ①地点:“百草园”“三味书屋” ②顺序:“从……到“我”来说是个怎样的地方? 乐园
2.分析第一段“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否矛盾?
不矛盾。①“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非常肯定;②在 成年的“我”看来百草园只是荒园,但在童年的“我”眼中,百草 园的种种景象和欢乐仍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肯定;③因时 隔久远,“我”对百草园的印象模糊了,所以用“似乎”表示不确 定。④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连用,准确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和 依恋之情。
蟋蟀(shuài ) 斑蝥( máo ) 珊瑚(shān hú )攒成(cuán ) 脑髓(suǐ ) 鉴赏( jiàn ) 秕谷( bǐ ) 书塾( shú) 蝉蜕( tuì) 盔甲( kuī )
轻捷( jié ) 油蛉( línɡ) 倘若(tǎnɡ) 收敛( liǎn) 倜傥( tì tǎnɡ ) 绅士( shēn) 人迹罕至( hǎn)
拟 人
动
听觉
作 描 视觉
比写
喻
味觉
形、 声、 色、 味 俱 全
重难讲解
5.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zhuì)笔,没必要写,你 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不同意。美女蛇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 作者却由此开始联想。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所以多 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插叙看似闲笔,却 符合儿童的心理,体现“我”的好奇心,写出了童年的 “我”心目中世界的奇特色彩,还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 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默读要求: 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2.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圈点勾画,重点关注标题、
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注意提高默读速度。 3.默读时要把注意力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把握基本
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
1.从题目得到哪些信息? ①地点:“百草园”“三味书屋” ②顺序:“从……到“我”来说是个怎样的地方? 乐园
2.分析第一段“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否矛盾?
不矛盾。①“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表示非常肯定;②在 成年的“我”看来百草园只是荒园,但在童年的“我”眼中,百草 园的种种景象和欢乐仍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表肯定;③因时 隔久远,“我”对百草园的印象模糊了,所以用“似乎”表示不确 定。④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连用,准确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和 依恋之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共92张PPT)
你能读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吗?
确凿 (záo) 菜畦 (qí)
鼎沸 (dǐng) 蟋蟀 (shuài) 锡箔 (bó)
竹筛 (shāi)
渊博 (yuān)
倜傥 (tì tǎng)
宿儒
觅食
(sù)
(mì)
注意下列词语的字形: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 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3)写百草园冬天雪地捕鸟(7-8段 ).
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第一段内容,并说明第一段作用
写回忆百草园的缘故。以“乐园”引起下文
第一段中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你是
如何理解的呢?
貌是矛盾,,其实是用词准确之处。用“似乎”是因为时间 已经过去七八年了,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踌躇; “确 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写此文时,作者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 “但”表转折,表达的是孩子的看法——“是我的乐园”,所 以并不矛盾。
用了“不必课说…文…阅也不读必与说欣……赏单是……”的句
式把诸多景物连在一起。
以“面”烘托“点”,又以“点”映照“面”, 既完整,又生动。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 式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不必说”撇开一些东西,是为了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
单是”这一点已经趣味无穷了,那么园中的乐趣比比皆是了
百草园
菜畦、石井栏、 不必说:
皂荚树、桑椹
静物
夏秋的美 丽
景物
也不必说: 鸣蝉、黄蜂、
叫天子
动物
单是……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就有……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美女蛇的故事: 增添神秘色彩
冬天有趣的游 拍雪人 扫、支、撒、系、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主题探究
关于本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 作者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有 人认为本文只是作者对儿童生活的回忆,并无 批判之意。同学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主题探究
“批判说”。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 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 否定”。例如作者对私塾老先生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死读书、读死 书”的形象;特别是写“我”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 真的问题去请教他,却遇见了“不知道”和脸上的“怒色”——说明 了他是一贯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从而得出此文的主 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主题探究
“儿童心理说”。这种观点认为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 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 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因此主题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 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对比说”。即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 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 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文本细读
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哪一段为过渡?齐声朗读出来。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 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 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 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文段探究
齐声朗读第2段,并思考第2段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写了百草 园里的哪些景物?有哪些季节?体现了百草园的什么特点?
视觉上: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碧绿的 ﹚菜畦 ﹙光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树
﹙紫红的 ﹚桑椹 鸣蝉 ﹙长吟﹚
﹙肥胖的 ﹚黄蜂 ﹙伏 ﹚ ﹙轻捷的 ﹚叫天子﹙窜 ﹚
态动 态静
低高 高低
观察景物: 层次井然
多角度、多感官
借助“准确的形容” 精选词语,抓住事物特点
即能表情达意
有趣的自然景物
2、“不必说......不必说......单是......” 哪个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有什么 作用?
qí 菜畦
mì 觅食
yuān 渊博
bó 锡箔
tuì 蝉蜕
shuò
东方朔
shuài 蟋蟀
shāi 竹筛 dǐng 鼎沸 tì tǎng 倜傥
cuán 攒 liǎn 敛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 以获得哪些信息?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2、带着问题默读全文,并用横线和波浪线 分别画出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 止语句,并思考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重点解读
有趣的自然景物
1、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不必说:
云雀
大黄蜂
单是:
覆盆子
“不必说 ……也不必说……”
︷整体 写作顺序
“单是……”
︷局部
先静物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
视觉
后动物 鸣蝉 黄蜂 叫天子
听觉
先动物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触觉
后静物 何首乌和木莲 覆盆子
味觉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从——到—— 的过程。
3、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 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 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 欢乐的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39张PPT).ppt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椹
高大的皂荚树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交流展示
不必说
(碧绿的) 菜畦 (光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树
静视 态 觉低
高
(紫红的) 桑椹
也不必说
鸣蝉 长吟
(肥胖的) 黄蜂 伏 (轻捷的) 叫天子 窜
动听 态觉
高
低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单是”后面的内 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下边的 内容,还表现了鲁迅一一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 特有的一种情趣。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 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D.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解析】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他三项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阅读鉴赏
鉴赏一:朗读课文,梳理内容
要求:
①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 ②通过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点,迅速理 解文章大意。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过渡 承上启下 9段:告别百草 园去书塾读书 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3.“我”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 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 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29张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
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 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最初以《旧事重提》 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 鲁迅为之添写《小引》和《后记》,更名《朝 花夕拾》,后在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集 中散文前七篇反映鲁迅童年时代在绍兴家中和 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 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不能删去,“美女蛇”的故事看似“闲笔”,实则独具匠心。
这个故事
,深深地吸引着“我”,引起了“我”
的担忧、幻想,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从而给
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
。因此,写“美女蛇”的故事,实
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突出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无限情趣的乐园。从记叙顺序看属
于。
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 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捕 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源,却乐在其中。
。
1.“百草园”部分描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
百
三个方面: ➢ 有趣的动植物(第2段);
草 ➢ 神奇的传说(第3-6段);
园 ➢ 雪地捕鸟的乐趣(第7、8段)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 这个把景物描写连缀起来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不必说 也不必说
(碧绿的) 菜畦
(光滑的) 石井栏 (高大的) 皂荚树
写出了“我”对被送到私塾读书的原因的猜测,表现了“我” 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无限依恋的情感。
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
1.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书屋内的陈设——第10段 对先生的印象——第11段 询问怪哉虫——第12-16段 后园拾趣——第17-20段 师生读书——第21-23段 做戏、画画——第24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3.留意关键语句、语段,边读边做记号。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和过渡段。
①百草园部分 起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止句: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过渡段:第9段
②三味书屋部分 起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止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 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可见,童年的“我” 对捕鸟十分感兴趣,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 惊喜之情。
当堂训练
片段写作:寻找内心深处的“百草园” 要求: 1.回忆童年生活中的“百草园”,将你在那里的点 滴细节、美好画面,用生动的笔触描写出来,呈现 给大家一个精彩的片段。 2.也试着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句式把你笔下的事物串联在一起。
任务三 梳理情感脉络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太受 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能随先生有 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 的乐趣。
任务四 探讨主题
本文的主题,历来是专家们探讨的课题。 有人认为作者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 摧残,也有人认为本文只是作者对儿童生活的 回忆,并无批判之意。同学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
鲁迅
任务一 把握关键段落,初探“三味书屋”
1.阅读第9段,思考: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 作用?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快速默读“三味书屋”的内容,试用一两 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 的依据。 第9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一段既表达了 “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也暗示了“我”对去 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不满意。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 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和过渡段。
①百草园部分 起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止句: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过渡段:第9段
②三味书屋部分 起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止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个动词,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 程,写出了雪后捕鸟的乐趣。可见,童年的“我” 对捕鸟十分感兴趣,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 惊喜之情。
当堂训练
片段写作:寻找内心深处的“百草园” 要求: 1.回忆童年生活中的“百草园”,将你在那里的点 滴细节、美好画面,用生动的笔触描写出来,呈现 给大家一个精彩的片段。 2.也试着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句式把你笔下的事物串联在一起。
任务三 梳理情感脉络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三味书屋太受 约束,且令人深感枯燥。但也能随先生有 板有眼的学习,并不抵触,况且也有游戏 的乐趣。
任务四 探讨主题
本文的主题,历来是专家们探讨的课题。 有人认为作者是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 摧残,也有人认为本文只是作者对儿童生活的 回忆,并无批判之意。同学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
鲁迅
任务一 把握关键段落,初探“三味书屋”
1.阅读第9段,思考: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 作用?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快速默读“三味书屋”的内容,试用一两 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 的依据。 第9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一段既表达了 “我”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也暗示了“我”对去 三味书屋读书的不情愿、不满意。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 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第8段,写闰土父亲,有什么用意?
第8段写出了闰土的父亲,是一位善良、沉静、有丰 富捕鸟经验的农民。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
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
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 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的实在、具体。
小结
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中,虽然接 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但他并没有完全 失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然与教育结合 起来,使自己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探索和 发现的乐趣。这种结合不仅让他的童年 生活丰富多彩,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 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精读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成长的足迹
一个活泼泼的儿童,在一个活 泼泼的世界里活泼泼地成长着
精读课文
百草园的生活——童年的乐园
作者在百草园中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当他 要离开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默读第9段,感受 作者的情感:
写出了“我”对被送到私塾读书的原 因的猜测,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既 无奈又无限留恋的情感。
精读课文
三味书屋的生活——知识的殿堂
小结
精读课文
百草园的生活——童年的乐园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看 有趣的动植物 ——乐景 听 神奇的传说 ——乐闻 玩 雪地捕鸟 ——乐事
天真活泼 自由快乐 热爱大自然
精读课文
百草园的生活——童年的乐园
百草园,在鲁迅的笔下,是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所在。这里, 草木茂盛,虫鸟繁多,是鲁迅童年时探索自然、放飞想象力的乐土。
“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 相同和不同?“我”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百草园 三味书屋 “我”的变化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41张ppt)
竹筛
shú záo
书塾 确凿
shòu bǐ
传授 秕谷
líng
油蛉
rú
宿儒
tuì
蝉蜕
máo mì
斑蝥 觅食
liǎn yuān
敛 渊博
tì tǎng
倜傥
hǎn
人迹罕至
dǐng
人声鼎沸
夯实基础
Solid foundation
攒(cuán)成 攒 积攒( zǎn )
拗(ǎo)断 拗 拗( ào)口
执拗( niù )
严肃
走进三味书屋
文
章
中
怎
样
写 寿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
形 动
﹙轻捷的﹚黄蜂 ﹙ 伏 ﹚ ﹙肥胖的﹚叫天子﹙ 窜 ﹚
动 物
高
低
走进百草园
本段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描绘?
单是
…… (
局
就有
部 )
……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低唱 弹琴 翻/按
啪/喷
(声音) (声音) (声音)
(动作)
何首乌藤 木莲藤
缠络 (形状)
木莲果
像莲房 (形状)
3-6段运用了何种记叙的方法
插叙。
走进百草园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再写下雪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乐事
写法:先抑后扬。
作用:通过写百草园下雪前的“无味”, 来突出下雪后在雪地中捕鸟的乐趣。
走进百草园
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在雪地上捕鸟的?阅读7-8段,填上空缺动词
善用动词 准确生动
不点其乐 乐在其中
03
课文研读
Reading the text
shú záo
书塾 确凿
shòu bǐ
传授 秕谷
líng
油蛉
rú
宿儒
tuì
蝉蜕
máo mì
斑蝥 觅食
liǎn yuān
敛 渊博
tì tǎng
倜傥
hǎn
人迹罕至
dǐng
人声鼎沸
夯实基础
Solid foundation
攒(cuán)成 攒 积攒( zǎn )
拗(ǎo)断 拗 拗( ào)口
执拗( niù )
严肃
走进三味书屋
文
章
中
怎
样
写 寿
(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
形 动
﹙轻捷的﹚黄蜂 ﹙ 伏 ﹚ ﹙肥胖的﹚叫天子﹙ 窜 ﹚
动 物
高
低
走进百草园
本段中写了百草园的哪些美好景物?各抓住了什么特点来描绘?
单是
…… (
局
就有
部 )
……
油蛉 蟋蟀 蜈蚣 斑蝥
低唱 弹琴 翻/按
啪/喷
(声音) (声音) (声音)
(动作)
何首乌藤 木莲藤
缠络 (形状)
木莲果
像莲房 (形状)
3-6段运用了何种记叙的方法
插叙。
走进百草园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再写下雪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乐事
写法:先抑后扬。
作用:通过写百草园下雪前的“无味”, 来突出下雪后在雪地中捕鸟的乐趣。
走进百草园
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在雪地上捕鸟的?阅读7-8段,填上空缺动词
善用动词 准确生动
不点其乐 乐在其中
03
课文研读
Reading the text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共32张PPT)
重难点探究
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 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 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 穿全文的是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 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 韵味美之所在。
重难点探究
重难点探究
但这些饱含童趣的“东西”已经“没有了”,作者对儿 时生活的眷恋,对童趣不再的叹惋,甚至对眼前生活的感 喟,都凝聚在一句看似平淡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起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首尾两处的文字 都混合着回忆的甜美和现实的苦涩,形成一个含蓄的呼 应。
本课知识清单 音形识记
窜 向(cuàn) 罚跪 (guì) 确凿 (záo) 云霄 (xiāo) 倘 若(tǎnɡ) 淋 漓 (lín lí) 和蔼 (ǎi) 脑髓 (suǐ)
寻觅 (mì) 拗(ǎo) 轻捷 ( jié) 攒 成(cuán) 啄 食(zhuó) 鉴 赏( jiàn) 斑蝥 (máo)
本课知识清单
词语释义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沸,水开。例句: 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倜傥:洒脱,不拘束。 攒:凑在一块儿。 敛:收拢。 拗:弯曲,弯转。 蝉蜕(tuì):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
重点解读
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和乐趣
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3.掌握人物描写方法,学会提取与 地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遣
概括信息。
词造句的精妙。
4.通过感受他人的学习生
活,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
学习的乐趣。
新课导入
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发 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 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的精 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 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全集》被译成多国文字广泛 地在世界上传播。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件(24张PPT)
二、学习重点、难点
01.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来自味优美的语言。 02.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贰
作者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 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 喊》《彷徨》等。
肆
精读课文,重点研讨
一、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思。“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 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二、第二段写景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在哪方面,为什么?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 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 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2、速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鲁 迅
从百草园 到
三味书屋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作者简介 0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04 精读课文,重点研讨 05 品读感悟,理解主题
壹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0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02.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品味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03.通过朗读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
01.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来自味优美的语言。 02.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贰
作者5日——1936年10月19日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 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 喊》《彷徨》等。
肆
精读课文,重点研讨
一、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的意思。“似乎”与“确凿”是否有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似乎表示不确定,确凿又表示十分肯定。不确定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印象已经 淡薄了。之所以肯定是因为追忆儿童时的生活,又都历历在目。
二、第二段写景非常精彩,你认为精彩在哪方面,为什么?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 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 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揣摩标题的含义,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讲了什么? 2、速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鲁 迅
从百草园 到
三味书屋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作者简介 0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04 精读课文,重点研讨 05 品读感悟,理解主题
壹
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0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02.反复朗读文章精彩描写的段落,把握文章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品味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03.通过朗读发现文中的童真童趣,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0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课件
5.三味书屋的生活与百草园的生活有哪些不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据此归纳文章主题
百草园是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三味书屋则枯燥无味。课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也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主题: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5.仿照这段文字,描写-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 字左右。
示例:不必说碧绿的草丛,嶙峋的怪石,高大的白杨,火红的石榴花;也不必说喜鹊站在枝头鸣叫,细长的靖蜓停在月季花上,成群的麻雀在树间飞来飞去。单是周围的篱笆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蝈蝈在这里吟唱,蟋蟀们给它伴奏。有时会捉到螳螂;偶尔还会捉到叩头虫,倘若用手捏着它的肚子,让它的头朝向你,就可以看见它向你“磕头求饶”了。牵牛花攀缘着,在早晨就开出红色、蓝色的花;还可以摘到野草莓,它有一种酸酸的味道。
百草园的“自然之美”——(第2自然段)在百草园里逗昆虫、尝野果的乐趣
关于百草园的“神话之美”——(第3—6自然段)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
百草园冬天“雪地捕鸟”——(第7—8自然段)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不矛盾。因为不相见已有七八年,印象模糊,表示不确定,故用“似乎”;然而童年生活历历在目,故用“确凿”。
鲁迅为了讽刺现实,于是“重提旧事”写下《朝花夕拾》抨击旧社会
Part 2
初读课文
课文梳理:
仔细听课文录音,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分段,并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