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毕加索与立体派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中文名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 国籍:西班牙 定居:法国巴黎 信仰 :共产主义 创作时期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1970前) “黑人时期” (1970前后)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一战后) 《亚威农少女》 《弹曼陀铃的少女》《少女肖像》 《有藤椅的静物》《卡思维勒像》 《格尔尼卡》 职业:画家、剧作家、诗人、雕塑家 主要成就 :立体主义运动 代表作品:《斗牛士》《格尔尼卡》 《和平鸽》《梦》《亚威农少女》 代表作品
A.①②
战争结束后,他以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荣誉参加了战后第一次美展,并于1944年加入法国共 产党。以后,他又参加保卫和平运动,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为反 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
毕加索最后自画像(去世9个月前完成)
作品展
“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
“粉色时期" ( 遇见爱情 )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亚威农少女左图由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毕加索与立体派
立体派是进入20世纪以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立体派绘 画一反传统绘画特点,讲会话对象分为若干个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 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 支离破碎的感觉。
布拉克《桌上的白兰地酒瓶和吉他》
舞蹈厅建筑设计的舞台造型
舞蹈厅建筑设计的舞台造型随着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舞蹈厅建筑设计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在设计中,舞台造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设计师需要根据场馆的特点、舞蹈表演的需求和观众的视觉效果等要素,考虑如何将舞台呈现得极致美观和实用。
首先,在舞蹈厅建筑设计中,舞台的大小和高度必须与场馆的大小和高度相适应。
同时,舞台的比例也需要与观众席的距离相当。
这样才能让观众从任何位置都能够欣赏到最佳视觉效果。
此外,舞台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灯光和音响等方面的需求,以确保表演的效果。
其次,在舞台造型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细致地考虑每一个细节。
比如,舞台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容易滑动等。
为了达到舞者和观众的舒适度,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结合人体工学原理,对舞台的高度和角度进行调整。
另外,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舞台造型的设计中,音响系统的设置也是很重要的。
有了正确的音响设置,不仅可以使表演更加逼真,而且可以让观众感受到更好的听觉效果。
设计师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比如音响系统的类型、数量和位置,以及在舞台上设置哪些音箱等。
最后,舞台的装饰和灯光设计也是舞台造型不可忽视的部分。
设计师需要结合表演主题和氛围,将装饰和灯光设置得恰到好处。
舞台的灯光设计应该注重舞台效果和舞者的形象展示。
而装饰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表演效果和观众的视觉感受,使视觉效果更加立体丰富。
在舞蹈厅建筑设计中,舞台造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仅是舞台的一个视觉元素,更是舞台表演效果和观众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创新的舞台造型设计,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让人们更加热爱和欣赏舞蹈艺术。
介绍一下设计师马列维奇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对专业的影响
介绍一下设计师马列维奇谈谈他的设计风格对专业的影响马列维奇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俄国至上主义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义绘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他的至上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体主义及未来主义的特征、直至最后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块”这样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马列维奇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和艺术的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列维奇早期的绘画风格受晚期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大,他喜欢描绘农村的风景和最朴实的农民,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的因素,因此他早期的艺术面貌也被称作“农民的马列维奇”,1905年的油画《卖花女》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1908年马列维奇观看了俄法现代主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金羊毛”展览,他亲眼见到了塞尚、高更、雷诺阿、德加等大师的原作,大大打开了马列维奇的眼界。
由于马列维奇非常崇拜塞尚,因此见到了塞尚的原作也促进了其画风的转变,他开始致力于研究物像本身的结构,其1912年的作品《装黑麦威士忌酒》就显示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不再偏向原始主义的面貌反而表现出对立方体的喜爱,画家并不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立体感,而是在展示立方体的形式。
这个时期,马列维奇的画风正式转向了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
马列维奇曾为未来主义诗歌《越过太阳的胜利》设计过舞台装饰,其中某些舞台设计的图案已经表现出“黑方块”的雏形,这是他至上主义艺术最早的开端,但这只是他自觉的探索,此时的他仍沉迷于未来主义之中。
在彼得格勒举行的最后一次未来主义的展览“0.10”上,他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他的艺术,《白底上的黑方块》标志着至上主义的诞生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让评论家和观众都觉得难以理解。
有些评论家认为这件作品空无一物,是荒谬的,但是马列维奇却将他安排在展厅一角的墙上,他认为白色的底代表了无限延伸的空间,黑色代表人类无尽的创造,因此至上主义的地位是最为崇高的。
这件作品是马列维奇为了表现抽象主义艺术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创作的,它不仅表现了至上主义所追求的内在和外在的无尽,更预示了现代主义艺术反美学和反艺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立体主义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影响及其应用
图 5 查 拉 扬 的 解 构 主 义 风 格 作 品
3 .库利 斯 尔 ・巴伦夏 加 的结构设 计作 品
通过服 装 线 条 的变 化 和 裁 剪 形 式 上 的 创 新赋 予 服 装 有着和 建 筑 一 般 的 立 体 效 果 , 巴伦 夏 加—— 时 装界 公认 的 最 为 重要 的 时装 大 师 ,他 一 直 致 力改 变 传统 的 紧 身 造 型 ,创 造 完 美 的 服 装 外 轮 廓 和 朴 素 、 简洁 的女 装 造 型 ,并 开 创 了新 的 裁 剪 方 式 。 为 了使 他 的作 品 具 有 雕 塑 般 的立 体 效 果 ,他 像 雕 塑 家 研 究
塞 尚的 艺术 理 念 直 接 影 响 着 立 体 主 义 ,塞 尚 的 对于 色彩线 条和 空 间 的 处 理 运 用 都 在 立 体 主 义 中得
到 了继承 ,以毕 加 索 为代 表 的 立体 主 义 艺 术 家 们 认
立体 主义作 为 2 0世 纪 的 抽象 艺 术 的领 先者 ,首 先 是 出现 在 雕 塑方 面 ,继 而 延伸 到戏 曲、 音 乐 、建
筑和 绘 画 艺 术 ,并 扩 展 到 了应 用 美 术 的 设 计 方 面 。
它排斥 以 往 艺 术 的 形 象 性 、思 想 性 和 民 族 传 统 ,大 多是为 了追 求绝对 抽象 形式 和非 写实 化。 立体 主 义 对 象分 解 成 各 个 组 成 部 分 ,然 后 重 新 组 合 ,以此 来 引 起 整 体 性 的 变化 ,它 强 调 的是 整 体 对 于局部 的优 先 ;同 时 认 为 研 究 对 象 不 应 该 只 停 留 在事 物 的表 面上 ,而 应 该 深 入 到 事 物 的 内部 深 层 结 构里 去 。立体 主义 帮我们 再现 了观 察事 物 的过程 。
立体主义
立体 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具有理性化特点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
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 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 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 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 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 空间的绘画特色
1896年)便是此时的代表作,此幅 画显示出年纪轻轻的毕加索已经能 处理高难度的细节。同一年,十四 岁的毕加索画了《姑妈佩帕的肖像 画》(Portrait of Aunt Pepa), 肖像画里的生动、精神让胡安-埃多
尔度·赛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赞叹道,“毫无疑问的,
整个西班牙艺术史里最棒的画作之 一”。
• • • • •
Tumblers (Mother and Son), 1905, gouache on canvas, Staatsgalerie, Stuttgart
•
卖艺人家 ﹝The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 年 油彩‧畫布,212.8 x 229.6 公分 國家藝廊,華盛頓 ﹝Washington, DC﹞,美國 畢卡索曾經模仿矯飾主義的 風格將人體拉長,但是在這 幅畫中,他再度接近古典的 美感理念。拉長的身形不見 了,不再用矯飾、激情的姿 勢,雙腿敞開方向各異的站 姿,似乎成為圖畫中人物的 必然姿勢。這幅畫的主題偏 向人們的孤寂與內省,不過 在色彩運用上,畢卡索卻用 暖色調使畫面的沉重感減輕 不少。
立体主义:布拉克
毕加索和布拉克之间确实存在一种精神上、艺术上的结合关系。
缺少了另一个人的帮助,他们中的哪一个也不可能独立完成立体主义革命。
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法国画家,立体主义代表。
1882年5月13日生于塞纳河畔的阿让特伊,1963年8月31日卒于巴黎。
他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
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
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的手段,等等。
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
布拉克和毕加索在分析立体主义时期所作的作品,风格非常接近,以致于摆在一起难辨孰人所为。
这在艺术史上是极其少见的现象。
两人不仅画法相同,而且所选题材也十分相似。
他们都偏爱画乐器。
作品布拉克的作品多数为静物画和风景画,画风简洁单纯,严谨而统一。
相对说来,布拉克在画中对于物象的分解,要比毕加索更加极端。
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
1908年,布拉克来到埃斯塔克。
那儿是塞尚晚期曾画出许多风景画的地方。
在那里,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
其《埃斯塔克的房子》,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
在这幅画中,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形。
这种表现手法显然来源于塞尚。
他以独特的方法压缩画面的空间深度,使画中的房子看起来好似压偏了的纸盒,而介于平面与立体的效果之间。
景物在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这样,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
画中的所有景物,无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
由于布拉克作此画的那个阶段,画风明显流露出塞尚的影响,因而,这一阶段又被称作“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
舞台布景艺术
舞台布景艺术- 舞台布景艺术舞台布景艺术- 正文舞台演出视觉形象中构成景物环境实体的部分。
它与灯光、化装、服装等共同综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帮助演员表演,揭示剧本内涵。
古代和中世纪布景在古希腊戏剧的演出中,“换装建筑”上的门和剧场两边的观众出入口已具有指示事件发生地点的作用。
古代戏剧中也出现过立体布景如山石、祭台等,这就把绘画引进了剧场。
古罗马剧场开始出现了大幕。
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提到古希腊和罗马剧场的演出台上出现过“三棱柱景”和分类布景。
中世纪欧洲戏剧的布景中“同台(场)多景”的原则具有代表性,所谓“同台(场)多景”,是指在一次演出中把剧情所需要的若干行动地点(称为布景点),如天堂、地狱以及人间的教堂、海洋、耶稣诞生地、磔刑十字架等等,在一个演出场所同时布置出来,使之“同台(场)”并置。
中世纪的演出中还常运用机关装置、魔术变幻等特技效果,其中天堂和地狱是最吸引观众的地方。
16~17世纪布景15~16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了布景艺术的新变化,突出标志是焦点透视法则和多种造型手段在舞台上的综合应用。
最早研究焦点透视法并用于布景的是画家和建筑家伯拉孟特,最早付诸舞台实践的是佩·乌金诺和鲍·佩鲁齐。
建筑家赛利奥在舞台上实践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记述的分类布景:演悲剧用的宫殿庙宇、演喜剧用的市井住宅和演牧歌剧(田园诗剧)用的山林幽谷。
当时的一些大艺术家如达·芬奇、拉斐尔等都参加过演出设计工作。
舞台布景艺术16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布景艺术的发展与宫廷歌剧和舞剧有着密切联系。
演出的神话题材和对豪华富丽场面的追求,促进了舞台技术和舞台机械的发展。
古代的三棱柱景被借鉴来解决换景问题。
透视法在舞台上进一步应用并同舞台技术结合,产生了新的布景样式──侧片布景体系。
这种布景体系的特点是在边片、簷幕、背幕上面画出各种不同的形象,组成树拱、建筑群或带天花板的室内景物等。
这种布景体系的发明者是意大利布景师阿列奥蒂,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的是许多意大利的建筑家及布景师,其中最著名的是剧场建筑家、布景师、舞台机械师托列利·德·法诺。
八大艺术设计主义
3/19/2017
虽然作为立体主义分支的黄金分割社于1920、1925年继续举行展览,但作为艺 术运动的立体主义早在1914年便失去活力。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 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 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 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 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 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 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反传统的口号下有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 索,又给现代工艺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等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 以不小的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 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 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 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 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ART DECO风格历程
多元艺术催生的一种风格意大利未来主义表达了对新世界的向往、对新生活充满热情,体现在ART DECO的装饰要素上有太阳的光芒,闪电的纹样等;俄国构成主义将结构当成是设计的起点,其奠基人塔特林把各种材料在一系列几何造型的基础上作了研究,认为材料和有机组合的造型是一切设计的基础;立体主义是美术史上的一次革命,体现在ART DECO 上主要是强调几何图形和多点透视。
1922 年,埃及法老图坦卡门的墓穴重见天日,古墓中抽象的几何图形、金属器具的光泽,陶器上的黑白色,古建筑的装饰纹样等都刺激着设计师的灵感,这些正是装饰艺术运动所追求的。
此外,伴随着疯狂的殖民掠夺的是对非洲原始文化及南美洲古文化的狂热追求。
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征性和夸张性,木雕的明快简练都被吸纳进ART DECO 的美学体系。
南美洲玛雅文化中艺术装饰纹样的简练、神秘精神化都吸引着当时的艺术家、设计师的目光。
20 世纪初期舞台艺术也对ART DECO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芭蕾舞为代表的舞台艺术成为现代派舞台艺术的主流。
俄国笆蕾舞剧团曾多次到巴黎演出,其服装绚丽,大量采用古铜色等金属色,紧凑贴身的服装等。
这些造型也被运用到了ART DECO 的设计中。
美国黑人爵士乐的节奏感和随意性也强烈刺激着设计师的灵感。
机械时代的华美主张处于手工业与工业化的过渡时期,ART DECO 呈现出注重传统装饰与现代造型设计的双重性。
它反对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也批评单调的工业化风格。
因此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间的一场衔接。
从上世纪20 年代色彩鲜艳的爵士图案到30 年代的流线型设计,从别致的法国香水瓶到林立于美国西海岸的摩天大楼,都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的组成部分。
ART DECO 当时风靡的其原因是其自身的折衷风格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设计师大多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来创造新的形式。
设计追求单纯简洁,但它不像同时期的包豪斯派,一味强调功能性,彻底抛弃装饰,而是主张装饰与功能有机结合。
现代时装的立体主义风格
现代时装的立体主义风格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现代艺术潮流,其特点是将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分解和重新组合,以呈现多重视角的立体效果。
在现代时装设计中,立体主义风格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设计风格。
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注重对服装的形状和结构的重塑。
设计师会将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转化为具有立体感的三维形式,通过多层次的剪裁、拼接和褶皱等手法,使服装呈现出独特的线条和形状。
设计师会运用对比色块或流线型线条,将服装分割成多个不同的部分,使服装在空间上呈现出立体感。
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注重对材质和纹理的运用。
设计师会采用各种不同的面料,如丝绸、皮革、羊毛等,并通过折叠、拼接、堆叠等手法,将不同材质的面料变成有机的整体。
设计师还会在面料上运用立体的纹理和装饰,如立体花纹、立体刺绣等,使服装在触感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注重对色彩的运用。
设计师会运用明亮、对比强烈的色彩,如红、蓝、黄等,使服装在色彩上更加鲜明和立体。
在服装的剪裁和拼接上也会运用不同色彩的面料,使服装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色彩效果。
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注重对身体曲线和比例的强调。
设计师会运用合适的剪裁和装饰手法,将服装与身体的曲线和比例相结合,使服装在穿着时更加贴合身体,并突出身体的优点。
在设计连衣裙时,设计师会运用弯曲的裙摆线条和修身的剪裁,使身体在穿着时呈现出独特的立体效果。
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是一种注重形状、材质、色彩和身体曲线的设计风格。
它通过对服装的独特设计和处理,使服装在视觉上呈现出立体感,并突出身体的曲线和比例。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街头巷尾,立体主义风格的时装设计都能让人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世界现代设计史试卷(一)
世界现代设计史试卷(⼀)世界设计史试卷(⼀)⼀.填空题1.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的设计,可以以法国路易⼗四凡尔赛宫的——为最典型的代表。
2.浪漫主义在美国最⼤体现是——。
3.“⼯艺美术”运动的起因是针对——的⼯业批量⽣产所造成的设计⽔准下降的局⾯。
4.“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并发展的⼀次影响⾯相当⼤的——运动,⼀次内容很⼴泛的设计运动。
5.“新艺术”运动的风格产⽣的最早基础之⼀是——设计。
6.现代主义设计是从——设计发展起来的。
7.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把以观念为中⼼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的设计体系⽐较完整地奠定起来。
8.⼯业同盟是⼀个由——联合组成的松散组织。
⼆.单项选择1、不属于“⾃由美学社”中重要领导⼈物的是()A 威廉·莫⾥斯B 威尔德 C博维 D 维克多·霍塔2、“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是受到⼏个⾮常特别的因素影响⽽成⾏的,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A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性借鉴B 原始艺术的影响C 复杂的结构外型D 舞台艺术的影响3、芬兰现代设计的奠基⼈是()A 赖特B 威尔德C 格罗佩斯D 阿尔⽡·阿图4、最早把钢铁与玻璃引⼊住宅装饰的设计师是()A 霍塔B 威尔德C 博维D 阿尔⽡·阿图5、最极端,最具有宗教⽓氛的新艺术运动代表是哪个国家()A 美国B 荷兰C 意⼤利D 西班⽛三、多项选择题1、荷兰的现代设计具有明显的()A 功能主义B 折衷主义C 国际主义D 理性主义2、波普艺术的特点包括()A 时尚B 商业性C 娱乐性D 消费性E 纯粹客观性F ⼤众化3·20世纪初期开始,法国的“新艺术”风格陶瓷设计吸收了哪⼏个国家的风格特点()A 伊斯兰B 荷兰C 中国 D印度4、设计的核⼼内容包括()A 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式B 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C 不包括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D 不包括视觉传达⽅式5、现代设计的范畴⼤致包括()A 现代建筑设计B 现代产品设计C 现代平⾯设计D ⼴告设计E 服装和纺织品设计四、判断题1、英国是⼯业⾰命的发源地,对于现代设计⾃然也起到重要的催⽣作⽤()2、19世纪,对新古典主义进⾏挑战的主要风格是歌德风格()3、英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4、“新艺术”运动完全放弃任何⼀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向⾃然风格()5、威尔德是包豪斯的创始⼈()6、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7、美国设计的⼀个⾮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体制()8、⽇本现代设计强调集团式⼯作⽅式()9、装饰艺术在法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家具、平⾯设计和建筑上()10、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五.名词解释1.曲线风格:2.“⼯艺美术”运动:3.“装饰艺术”运动:4.俄国构成主义:六.识图题图⼀图⼆根据图⼀和图⼆分别分析两幅图出现的时间和背景七.问答题1.“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个国际性的流⾏设计风格,“装饰艺术”风格之所以如此普及的原因是什么?2.“新艺术”运动发展的背景是什?参考答案⼀.填空题1.巴罗克风格 2.⾸都华盛顿的设计与建筑 3.家具,室内产品,建筑 4.装饰艺术 5.平⾯设计 6.建筑设计7.观念基础,欧洲体系原则8.建筑家,设计师,⼯业家⼆.单项选择题1.A 2,C 3.D 4. A 5.D三.多项选择题1.AD2.BCDEF3.AC4.ABC5.ABCDE四.判断题1.√2.√3.×4.√5.×6.√ 7× 8.√ 9.× 10. ×五.名词解释1.曲线风格:曲线风格是新艺术运动中形成的⼀个风格派,与它同时存在的还有直线风格。
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
影响“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重要因素小伙伴们大家好鸭~编编已经健健康康的回来啦今天我们继续讲(一)古代埃及装饰风格的影响122年,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发现了一个从未为人所知的古代帝王基·图坦卡蒙陵墓从墓葬出土的战车、家具、木乃伊棺木、金首饰和那副无与伦比的法老的金面具特点:采用简单明快的从自然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使用金属色系和黑白色彩,达到高度装饰的效果古代埃及文物中常见的设计动机:莲花、金龟子、象形文字、桥塔和金字塔等流行范围:书籍装帧甚至电影院的整个立面都被装扮成古埃及宫殿的样子在时装界尤为流行:1920年代兴起的“木乃伊装”的设计灵感(二)原始艺术和异域风格的影响20世纪初以来,原始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来自非洲和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艺术对于欧洲前卫艺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下图)就受到非洲原始艺术的影响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则在很大程度受到南美洲的原始部落文化影响1920年代的欧美城市生活里,到处都充满了异国情调的装饰:莲花、热带鸟、跳舞的女郎或土著人形热带的木料和异域的材料、诸如黑植木、象牙、鲨鱼皮、漆等,成为营造奢华、性感氛围的首选材料装饰艺术、时装、电影、摄影、音乐和舞蹈等领城中,异域风情无处不在“装饰艺术”设计师们从中南美洲古代印第安文化(如玛雅文化、阿兹台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中汲取养分,创造出新的建筑和装饰造型来不曾受到欧洲文化影响的中南美洲土著传统文化,具有粗犷强劲的原创力,正好迎合了现代的品位和装饰需求纽约和美国其他大城市那些高耸的“装饰艺术”风格摩天大楼,项层多采用阶梯式尖顶的形式,正是借用了中南美洲古代通灵塔的建筑元素电影院、大旅馆,私人住宅里的室内装饰、一些首饰和陶瓷的设计,更是大量借鉴了玛雅和阿兹台克文明遗址中发现的几何图案包括:阳光放射型、闪电型、曲折型、重叠箭头型、星星闪烁型、阿兹台克放射型中国元素和日本元素是“装饰艺术”风格中重要的成分“装饰艺术”时期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东亚地区传统的设计材料和制作技术中国玉器光滑润泽的表面和妩媚多姿的色彩日本漆器丰富性感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广袤的非洲以其丰富多彩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为“装饰艺术”的设计师们提供了最丰富的异域风情想象力:非洲纺织品、盾牌和民间雕塑上那些粗壮、抽象、几何化的之字形图案圆圈和三角形的组合成为“装饰艺术”设计作品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美国最早获得全国性声誉的黑人艺术家;萨金特·约翰逊以非洲艺术作为自己创作的源泉,在设计作品中强烈地表达了现代都市黑人的文化和活力(三)前卫艺术的影响20世纪早期的前卫艺术以其全新的视觉语言、丰富的色彩和大胆的意象对“装饰艺术”运动造成深刻的影响野兽派、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分离派”、至上主义、装饰构成主义都被转化到“装饰艺术”之中在法国,犹太女画家索尼亚·德劳内将她的鲜艳色彩、几何造型用到设计海报、时装和纺织品,甚至汽车造型上去在捷克斯洛伐克,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们将立体主义的理念运用到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中去俄国艺术家尼古拉·苏汀等人设计过不少至上主义风格的陶瓷和纺织品(四)古典艺术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都在寻求抒情欢乐的主题不少艺术家、设计师便将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古希腊、古罗马,飞行的欧罗巴、雅典娜等形象纺织品、墙纸、玻璃器皿、装饰陶瓷罐上出现了许多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中的形象,诸如女猎手、舞蹈的花神等等在众多“装饰艺术”风格的艺术家、设计师中瑞典雕塑家卡尔·米勒斯和美国雕塑家保罗·曼施普非常出色地将古典风格的裸体形象,制作成现代的公共雕塑或装饰性建筑浮雕(五)“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基于当时日益保守的政治氛围“新艺术”被批评为“过于精巧”的“颓废”,它也未能满足现代民族风格的需求对于“新艺术”运动过于复杂的曲线、缠枝纹样以及过于崇尚手工技艺的倾向“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是持批评态度的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也从“新艺术”运动的设计中吸收精华(六)舞台艺术的影响20世纪初期,舞蹈,特别是芭蕾舞开始出现了与传统决裂的重大这种,在芭蕾舞重要中心之一的俄国已经有所发展的内容体现在:音乐、舞蹈编导、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由著名芭蕾舞编导谢尔蓝迪亚吉列夫带领的“俄国芭蕾舞团”出国演出把这种的影响带到欧洲,对于“装饰艺术”运动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美国出生的法国歌舞演员约瑟芬.贝克成为异域世界里原始风情的代表人物另外一种造成影响的舞台艺术风格是美国的爵士乐1920年代和1930年代是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发展的高峰期这种强烈的、节奏鲜明而特殊的美国民间音乐和它的表演方式对于设计家来说是极为新鲜和富于感染力的它的节奏与特殊的的律感,都通过设计得到一定的体现(七)汽车设计的影响1898年前后,汽车被发明出来,很快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初期,汽车被不少前卫人士视为未来的象征:速度感即时代感特别是一战后,对于汽车的热爱在设计师当中非常流行启发了“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大胆地采用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作为自己的设计构思,在形式上和思想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作用“装饰艺术”运动在发展的高潮时期与汽车设计中第一个流行风格“流线型”运动互相影响在许多设计中,特别是美国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中出现了两者兼有的特征,形成“流线型”现代风格有时候很难分清一栋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美国高层建筑中哪部分属于“装饰艺术”运动,哪部分属于“流线型”风格:美国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我不是克莱斯勒大厦,我只是流线型建筑产品设计中这类实例也不少:美国设计师鲁列尔·基尔德1937年设计的电动吸尘器吉尔伯特·罗德1933年设计的台灯(八)大型国际展览的影响在为了推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而举办的多个展览中最重要的当数1925年巴黎举行的国际展览会该展览的正式名称是“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专门展览“现代装饰艺术”作品这个展览吸引了欧洲几子所有国家以及些欧洲以外国家的几千名设计师参展有超过1600万观众前来参观,成为“装饰艺术”运动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次展览对于确立“装饰艺术”风格的主题和形式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积极的回响英国、奥地利、荷兰、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丹麦以及苏联等众多欧洲国家都参加了这次巴黎国际展览但德国和美国却引人注目地缺席了美国虽然没有参展,美国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却是非常积极地前来巴黎参观展览,这次展览对于美国现代设计的兴起和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往期回顾。
别具一格珠联璧合——欣赏歌剧《卡门》的舞台美术
现代派的舞台设计观众一走进剧场,迎面而来的是用烟熏过呈猩红色的面幕,舞台外侧立起了两块粗糙灰白色的墙片,乐池四周镶满了参差不齐的烧焦了的木板,戏还没有开场就让观众们感觉到了一种粗犷而带有野性的气氛,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即将来临。
幕一拉开,舞台上立着多层稍加变形的墙片,这些灰白色墙面,色彩斑驳、凹凸起伏,在错落有致的灰墙之间,一条狭长的小路从乐池左侧崎岖而上。
音乐声起,各阶层的民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影攒动。
此时灯光渐亮,舞台顿时阳光明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美丽古老的西班牙塞尔维亚城。
全剧共四幕。
舞台上有一条通体长平台(长14米,高1.2米,宽2米)和高低起伏的巨大墙片是全剧通用的布景,场景变化则用一些大道具以及挂饰和景片的移动,塑造了广场、酒店、荒山、斗牛场四个不同的环境。
舞台布景风格是现代的,手法是象征的。
舞美设计埃切维里谈道:“现在法国歌剧舞美设计中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传统倾向,一种是现代倾向,我们是倾向现代的。
我们很少使用绘画的手法来欺骗观众的眼睛,而是用立体的布景和演员的走位和谐一致,从而产生强烈的舞台效果。
”设别具一格 珠联璧合——欣赏歌剧《卡门》的舞台美术Appreciating the stagecraft in Carmen文、图:沈耀华1982年中央歌剧院版《卡门》海报36年前,中法两国艺术家共同协作,用中文为中国观众上演了世界著名歌剧《卡门》。
中国文艺爱好者们对《卡门》的文学原著和歌剧中的选曲熟悉已久,但是它的全剧却一直到1982年元旦才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项目,由中央歌剧院正式演出。
当时,法方派遣了导演勒内·泰拉松、指挥让·皮里松、声乐指导雅克林·布吕梅、舞台设计迪哥·埃切维理和伊莎贝尔·埃查里等8位艺术家来华指导,经过近一年的共同努力,这部根据法文剧本直译中文歌词版的《卡门》获得了圆满成功。
如今,该剧已经作为中央歌剧院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和保留节目。
工业设计《立体主义》(精)
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 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 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关于未来主义的宣言
• • • •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 《未来主义绘画宣言》 《未来主义建筑宣言》 《未来主义服饰宣言》
风格派
风格派抽象主义
•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 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 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 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 1872-1944, 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 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 派又称作新造型主义 (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 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 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 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 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 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 的纯粹精神表现。
立体主义
Cubism
• 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乔治.布拉克与帕布洛.毕加 索所建立,当时他们居住在法国巴黎的蒙马特区。他们于 1907年相识。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两人一 直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立体主义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 偶然性。1908年,乔治· 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 -1963年)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 评论家L.活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 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 风因此得名。立体主义的主将是帕布洛· 毕加索和布拉克。 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10年),被认为是包含了 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
•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时期有 两个派别,一个是洗衣船派, 这个派别的代表是毕加索和 波罗克,也是正统派。另一 个派别是蜂窝派,是以一群 后起的立体主义画家为代表 的。立体主义的出名也是由 这些蜂窝画家所催化的。
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立体主义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影响的探讨自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西方文化出现了一场深刻、剧烈、广泛的突变,一场以反权威、反传统为特征的狂飙运动。
这次文化变迁的浪潮席卷了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它从思想方法、创作手段、表现形式、表达媒介上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发展完善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命性的、彻底的改革。
其中哲学、美术、雕塑和机器美学等方面的变革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立体主义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艺术运动之一。
这一时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全面创新的外部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法,开阔了艺术家观察事物的视野。
当时艺术家们争相用平面去表现二度、三度、四度等多度空间,这些都导致了立体派的产生。
1900年前后,法国的印象画派的大师保罗•塞尚采用小方块的笔触来描绘山脉、森林,也用于人物、静物中,来追求找到描绘对象的实质。
他的这种探索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他晚期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青年一代的艺术家,特别是毕加索和布拉克。
1906-1907年,毕加索创作了《亚威农的女人们》。
1907年,当布拉克看到了《亚威农的女人们》之后,深为震惊。
不久,二人携手共同致力于发展立体主义。
他们抛弃了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绘画的透视法,不为时空所限的将描绘对象的自然形体概括为几何形体、加以分解,再从不同角度、层次上将它们结合起来,用以表述描绘的对象,从而在平面上创造出了三度、四度空间的效果。
这种被称为“立体主义”(也称“立方主义”)理念的出现,立即为绘画艺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他们的试验首先在1909年前后影响了巴黎的一批各个国家的艺术家,使立体主义开始成为一个拥有上十个艺术家参加的大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运动开始发展到其他欧洲国家,包括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德国、俄国、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大部分欧洲和美洲国家都出现了立体主义运动。
舞台设计复习资料
简答论述题何为组织动作语线?(必考简答)1、所谓动作语线,即舞台上演员活动的路径,他规定了演员在舞台空间中的位移方向和动作方向,包括出入口的布置、演员上下场的安排等。
2、路径是由支点的分布、区域的划分和出入口的安排构成的舞台空间结构,它为演员的行动路线提供了条件,同时又加以一定的限定。
3、在场面调度中,它是对表演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是演员在舞台上的位置与移动,包括演员与演员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演员与舞台的空间关系等。
寻找与戏剧演出构思相符合的动作路线是舞台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简述当代舞剧、话剧、戏曲的舞台设计样式特点:(论述)1、舞剧通常需要大面积平坦的演区以利于舞蹈动作的充分展开,因而平面布景比较适合,有时仅依靠灯光的丰富变化也能表现舞蹈艺术的多意内容。
2、而话剧则要求布景的空间构成更加复杂,能够提供较多的实物支点来促进舞台动作的展开,因而立体布景更多的被采用。
3、戏曲表演具有高度程式化和虚拟性,布景更加注重装饰性和写意性。
4、当代舞台设计,利用不同剧种之间的横向借鉴,使布景样式更加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戏曲演出中可能有话剧的表现手段,而某些话剧也融入了歌舞与戏曲的成分。
但是,上述剧种自身的基本特征依然存在。
所以,确立布景样式应当考虑到剧种特点。
舞台设计造型要素“光”的特性:(简答)1、光,有强度、色彩、分布、移动等特性,利用光可控制观众的注意力,并揭示出舞台上演员、布景、道具等的造型特征。
2、光可以在舞台上创造空间。
3、光具有再现功能,可以在舞台上模拟现实中的光源,如日出、夕照、月光等。
舞台设计造型要素“色彩”的特性:(简答)一、色彩的表现特质来自三个要素:色相、纯度和明度。
1、色相是指色彩的质地和类别;2、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3、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二、1、不同的色彩在舞台上能使人产生兴奋或者压抑的情绪。
2、色彩具有联想意义,红色使人想到血与火,蓝色使人想起大海和天空等;3、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在中国象征革命。
立体主义美术名词解释
立体主义是一种艺术运动和风格,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
立体主义的艺术家们试图通过将物体拆分为几何形状并将其重组在画布上来表达现实。
这种风格强调形式和色彩的抽象表达,而不是传统的透视和细节描绘。
立体主义的名称来源于毕加索和布拉克的作品,他们使用几何形状来构建图像,从而打破了传统的透视规则和表现方式。
这种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抽象和几何的特点,强调形式和空间的重新组合,而不是物体的实际形态。
立体主义的影响不仅限于绘画,还影响了雕塑、版画、摄影、诗歌和舞台设计等多个艺术领域。
这种风格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里程碑之一。
阿尔弗雷德-巴尔与“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研究
阿尔弗雷德·巴尔与“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展览研究◇ 张小千 Zhang XiaoqianA Study on Alfred H. Barr and the Exhibition “Cubism and Abstract Art”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三个结论:1.客观地评价,中世纪对艺术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虽然出现了圣像毁坏运动,但它既不能代表教会整体对艺术的否定,也不能说明此项运动对艺术本身的否定,其记载内容的夸大性也是遭到质疑的。
⑩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在艺术上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必要将其割裂开来看待,中世纪不是文明的停滞,只是古罗马文明蜕变为基督教欧洲文明的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度过程,文艺复兴艺术正是这种过程中达到一个高速时期的表现。
3.文艺复兴并不是一场革命,这一时期的艺术也没有背弃任何中世纪文化的内容,它在没有背离中世纪文化和宗教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中世纪传统,是中世纪艺术的合理升级。
注释:①[英]贡布里希《文艺复兴——西方艺术的伟大时代》,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2页。
②[法]雅尼克·杜朗《中世纪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第19页。
③同上,第30页。
④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94页。
⑤同①,第3页。
⑥同①,第8-9页。
⑦同①,第10页。
⑧徐凤林《东正教圣像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第38-39页。
⑨ [法]H.丹纳《艺术哲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第29页。
⑩同④,第91页。
韩久海:天津城市职业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讲师 硕士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H. Barr)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曾在威尔斯利大学任艺术史副教授,在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之前,巴尔对欧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游学,在欧洲参观了各大博物馆与美术馆,并对包豪斯进行了参观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主义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一位哲人说过:“形式体现了人的创造力量和审美理想,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舞台并不是设计者单纯表现自我意识形态的场所,而要受到剧本和演出本身的制约。
由于设计师对演出主题及舞台美术的作用理解不同,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上,在表现形式和材料上呈现出的种种差异,从而使舞台布景在衬托环境、表现气氛、处理空间、创造演出的视觉形象上形成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
内容决定形式,不同的演出内容形成不同的主题风格,相应的舞台设计就与表演的主题风格相一致,这是整个演出风格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观众从布景样式上感受和领略演出的风格特征形成演出风格的重要标志。
换句话说,整个舞台场景搭制出来以后,它本身就是一件视觉艺术品了,就会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愉悦。
在当代西方舞台中,舞美设计家们受到现代艺术各风格流派的影响,从商业性大歌剧的豪华到先锋派实验演出的质朴;从抽象的形、色的视觉运动到超级写实主义的复制现象;从没有任何装饰的钢铁骨架装置到诗意盎然的视觉表现;从传统的画框舞台到由旧车库改建的戏剧表演空间……各种彼此冲突的印象交叠在一起,形成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各具代表特征的舞台美术流派,如立体主义将舞台看成各种几
何形体的世界;自然主义企图再现“自然的一角”;空间舞台力求达到空间的最大可能;构成主义者将布景看作“表演的机器”;阿庇亚和戈登•克雷的象征主义将它看作“思想的有形符号”;表现主义者视其为“角色心理的投射”;超现实主义远离现实、追求梦幻等等。
立体主义与立体主义舞台
“立体主义”画派是从非洲黑人的雕刻和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一句话中得到启发,“你必须在自然中看到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
”这句话使毕加索、勃拉克画家产生灵感把自然形体还原为它们的基本几何形态。
他们主张把一切物体形象肢解,然后重新主观地并置、重叠,不但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还发展到在一个画面上同时表现事物的几个不同方面,其结果是画面支离破碎、客观形象分裂解体。
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创作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创作风格的改变,而且是一种观念、一种观察世界方式的改变,其中包括了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派对20世纪舞台美术流派中产生立体主义布景起着巨大的直接作用,在许多场合他都亲自将立体主义的创作意图体现在舞台美术上,并在此思想下多次参与舞台美术设计。
他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现实
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理解艺术的方式。
因为毕加索的艺术创造,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的结构发展,并打破了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现实和理想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由创造来主宰的世界。
立体主义布景设计师们把布景都变形为几何形体,用各种立方体、圆锥体、圆筒体、四面体等加以组合,构成富有变化的空间。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在舞台立体化布景的变形当中被舍弃,就像是儿童用积木搭的景物也产生出单纯、稚拙的美感。
立体主义布景的演出要求人物造型与布景风格一致,在线条、质地等方面体现出立体感,因此在服装上常常采用粗犷和对比强烈的设计,有时也采用质地坚实的粗布、毛毡来制作服装,有的戏剧中甚至还使用纸板或金属片来制作,以求得造型挺拔有力,立体感强,还有用几何“切面”的造型法,直接在演员形体上面画出几何形的切面组合,并结合面具的使用产生单纯、深厚的效果。
1922年由瓦赫坦戈夫导演,尼汶斯基设计的歌剧《图兰朵》故事取材于远古的中国,而它的人物则是从意大利假面喜剧中得来,角色全部是已经定型的。
剧中的布景由各种充满奇妙色彩的变形单元组成,舞台上还挂着各种可移动的奇形怪状的帘幕,左上角有一块可以升降的圆盘象征着太阳或月亮。
在这半真半假、似梦似醒的迷幻布景中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欢乐情调,而演员在里面的即兴表演更是充满热情和活力。
曾经四次获得布拉格舞台美术年展“金马车奖” 的当代著名舞台设计大师拉尔夫•科尔泰(Ralph Koltai)就有成功立体主义范例,在1983年为歌剧《士兵》(Die Soldier)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表演区,第一层的基础平台;中层的楼梯支架和第三、第四层的立体造型平台。
他大胆运用了女性的身体形象,并将其切为三个白色的片段(胸部、嘴唇和下身),整个舞台就由这三个立体雕塑式造型组成,可以接受多种不同角度的投射光。
舞台形象直观大气带有某种隐喻,表现了对十八世纪的军队虐待和**女性行为的批判。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刘军《中日歌会》节目的舞美设计:就是用有形的实体来表现无形的意蕴。
整个舞台平面为椭圆形结构,台后由六层圆弧台阶组成一条条弧线,使舞台逐渐向后沿伸,以增加空间深度。
舞台四角由四根倾斜向上的柱子交汇于舞台上空一点,构成整个舞台的主框架,它们共同搭筑成有如金字塔般壮丽的内部空间。
在这空间里,观众好象走进了一座神秘殿堂,需仰视以见天宇,伫足屏息方得其真谛。
在舞台顶部有一巨大圆形环状结构,它包围着柱形顶部空间,如不明飞行物“UFO”突然降临舞台,让观众误认为欣赏到天外来客的表演。
耸立在舞台上的立柱同台前两侧低矮的仿故宫汉白玉栏杆形成鲜明对照,古老与现代的对比更增添了崇高感和神秘感。
整个舞台造型简洁、结构新奇,通
过几个大的立体交叉结构和一个圆形立方体组成大的构架,富有现代气息,为表演者提供了自由发挥,为观众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武汉电视台社教部同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一场由普通市民参加的演讲比赛《做文明守法市民演讲晚会》颁奖晚会(此节目的舞美设计荣获《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美术作品奖》三等奖),我在同导演协商后确定该晚会的主旋律积极向上,充分体现了武汉市为提高全民素质所做的积极努力。
舞台上用弧形的台阶构成一种稳定,庄严的主体,喻示了武汉市市民的主体精神,三层弧形台阶使舞台增加深度,也给表演者提供多层次的表演空间。
背景右侧由一个三角形立方体构成,尖形倾斜向上,贯穿在弧形结构之间,似火箭,似三角板,似钢琴琴键,象征武汉市民拼搏向上,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
背景左侧有一曲线流动的异形结构,如音乐般的韵律与三角形结构形成刚柔对比,使整个场景庄重而不失活泼。
整个舞台布景中,圆弧形、圆柱形、三角形等各种立方体加以组合,形成方与圆,长与短,直线与斜线的对比都在创造一种形式美,这种美与整个布景相协调,构成平衡、简洁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