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学案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2020版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四单元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襁褓..( ) ②绿绒.绒( ) ③树巅.( )④鹧鸪..( ) ⑤莽.莽( ) ⑥惊蛰.( )答案 ①qiǎnɡbǎo ②rónɡ ③diān ④zhèɡū⑤mǎnɡ ⑥zhé(2)多音字①荷⎩⎪⎨⎪⎧ 负荷.荷.花 ②虹⎩⎪⎨⎪⎧ 彩虹.天上出虹.了口语③勒⎩⎪⎨⎪⎧ 勒.马勒.紧 ④禁⎩⎪⎨⎪⎧禁.止弱不禁.风 ⑤折⎩⎪⎨⎪⎧折.了回来 折.腾 折.本 ⑥泥⎩⎪⎨⎪⎧泥.土 泥.古答案 ①hè/hé ②hónɡ/jiànɡ ③lè/lēi ④jìn/jīn⑤zhé/zhē/shé ⑥ní/nì2.辨清字形 (1)⎩⎪⎨⎪⎧ 皱 邹 (2)⎩⎪⎨⎪⎧ 壤 攘 (3)⎩⎪⎨⎪⎧ 姆拇 (4)⎩⎪⎨⎪⎧ 侧 测 (5)⎩⎪⎨⎪⎧ 蛰蜇 (6)⎩⎪⎨⎪⎧ 棵 颗答案 (1)皱眉 姓邹 (2)沙壤 攘除 (3)保姆 拇指 (4)侧身监测 (5)惊蛰海蜇 (6)半棵树颗粒《金黄的稻束》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更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

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了解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什么没有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

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最新《金黄的稻束》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黄旭宝整体感知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

《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画面。

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

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

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

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

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

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

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

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

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

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

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密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

‘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

‘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

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稻束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丰收和希望,更是我们应当珍惜和感激的。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稻束的生长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1.3 教学内容1.3.1 稻束的生长过程1.3.2 农民的辛勤劳作1.3.3 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第二章:稻束的生长过程2.1 课程背景了解稻束的生长过程,明白每一粒稻谷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稻束从播种到收割的整个生长过程。

2.3 教学内容2.3.1 稻束的播种2.3.2 稻束的生长2.3.3 稻束的收割第三章:农民的辛勤劳作3.1 课程背景农民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他们的辛勤劳作保证了我们的粮食安全。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懂得感恩和珍惜。

3.3 教学内容3.3.1 农民的日常工作3.3.2 农民的艰辛3.3.3 感恩农民,珍惜粮食第四章:珍惜粮食,从我做起4.1 课程背景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和节约粮食。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3 教学内容4.3.1 粮食的珍贵4.3.2 节约粮食的方法4.3.3 从我做起,珍惜粮食5.1 课程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稻束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加珍惜粮食。

5.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稻束和农民的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5.3 教学内容5.3.1 稻束与我们的生活5.3.2 农民的重要性5.3.3 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第六章:稻束的经济价值6.1 课程背景了解稻束的经济价值,认识到农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6.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稻束的经济价值以及农业对国家经济的作用。

6.3 教学内容6.3.1 稻束的市场价值6.3.2 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6.3.3 农业发展的未来第七章:稻束与文化7.1 课程背景稻束不仅是一种粮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月下》《金黄的稻束》(带答案解析)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月下》《金黄的稻束》(带答案解析)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月下[俄]费特我和你一道漫步,在月亮的清辉里。

我的心快醉了,在神秘的沉默里。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小草在呜咽不息,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

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在这迷人的世界。

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你一道漫步”,此句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诗歌内容看,“你”可能是与“我”相恋的爱人。

B.“在神秘的沉默里”,“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

C.磨坊、小河和远处都已沉浸/在月亮的清辉里”,诗意拓展,转入到对美好自然风景的描绘。

D.“我们静静地走着,/在月亮的清辉里”,由“我和你”转为“我们”,二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1.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B项,“神秘的沉默’这个短语让读者联想到二人散步时气氛静谧、欢愉而融洽”分析错误,仅仅是“神秘的沉默”,不能让读者联想到气氛“欢愉而融洽”,结合前文“醉了”一词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池塘像一块闪亮的明镜”,运用了比喻修辞,“闪亮的明镜”生动贴切地描绘了池塘的平静。

B.“小草在呜咽不息”,赋予小草以人的行为特征,表达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

C.“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使用反问语气,诗歌的节奏略为加快,强调了对生活的热切之情。

D.这首诗描绘了在月下美景中散步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优美,风格轻快而柔美,并富有音乐性。

2.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B项,“表达了悲伤、凄凉的情感,营造了忧伤的氛围”分析不正确。

从全诗的温馨氛围和迷人意境来看,“小草在呜咽不息”不能表现忧伤的氛围,此处是从听觉角度描绘了小草在夜色中的声音。

3.“我的心快醉了”中“醉了”一词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3.①“醉了”在此处是“沉浸”的意思,“我”的心沉浸在美景和爱情中;这优美的月景和迷人的爱情让“我”愉悦、欢畅;②“醉了”一词为下文“能够悲伤?能够不活着”的抒情做了铺垫。

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教案标题:金黄的稻束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金黄的稻束,使学生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内容:1. 了解稻谷的生长过程:从播种、生长、收割到加工成稻谷。

2. 探究稻谷的重要性:稻谷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3. 观察和描述稻谷的特点:金黄的颜色、柔软的质地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金黄的稻谷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描述稻谷的特点和颜色。

探究:3. 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每个小组分配一份已剪好的稻谷植株。

4. 学生观察植株,讨论并记录下植株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5.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合作完成一份关于稻谷生长过程的小报告。

拓展:6. 学生展示小组的小报告,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7. 引导学生思考稻谷的重要性,讨论稻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8.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稻谷和农田的建议,促进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总结:9. 总结学习内容,强调稻谷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家乡的稻田,并写一篇关于稻谷的作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报告,评估他们对稻谷生长过程的理解。

3.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稻谷重要性和保护意识的参与程度。

教学资源:1. 金黄的稻谷图片2. 已剪好的稻谷植株3. 小组合作的纸张和笔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稻田,亲身感受稻谷的生长过程。

2. 组织学生参与稻谷的收割和加工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稻谷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了解稻谷的种植技术和农田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高中语文 1.4.2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1.4.2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凋.敝/雕.像玲.珑/高屋建瓴.高亢./引吭.高歌B.叫嚷./沙壤.处.所/处.之泰然骨髓./绥.靖政策C.角.度/角.色腼腆./暴殄.天物中.间/仲.秋之夜D.纵横./横.财凋.零/风流倜.傥歼.灭/阡.陌交通解析:A.diāo/diāo,líng/líng,kàng/háng;B.rǎng/rǎng,chù/chǔ,suǐ/suí;C.jiǎo/jué,tiǎn/tiǎn,zhōng/zhòng;D.héng/hèng,diāo/tì,jiān/qiān。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襁褓良辰美景名噪一时迅雷不及掩耳B.坐阵开门揖盗甘拜下风出淤泥而不染C.捆梆迥然不同徇情枉法不费吹灰之力D.隐秘狂飙突进形销骨立喜怒不行于色解析:B.阵—镇;C.梆—绑;D.行—形。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作品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但整体感把握得很好,音乐选择了比较轻松的电子风格,听起来一点儿也不觉得烦躁,令人叹为观止....。

B. 杭州的餐饮业与其他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没有互为支撑形成共生共赢的局面,从而导致城市餐饮文化也方兴未艾....,难以做大做强。

C. 针对媒体质疑“壶王”为赝品的事件,杭州市南宋官窑博物馆原馆长张振常表示究竟“壶王”是不是赝品需要多方专家进行讨论研究,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并不能为准。

D. 他志存高远,并不像有些失败者那样灰心丧气,甚至再无作为潦倒终身,而是立下宏愿,邯郸学步....自成大业,最终成为一个“人过留名”的强者。

解析: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B项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

C 项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述,也泛指一个学派或个人的理论、说法。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现代诗歌 命题动向 考法体验 Word版含解析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现代诗歌 命题动向 考法体验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1~4题.(16分)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解析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答案D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

‘教案’金黄的稻束教案

教案:金黄的稻束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黄的稻束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教学内容】1. 金黄的稻束的图片展示。

2. 稻束的生长过程简介。

3. 农业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展示金黄的稻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讲解稻束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

3. 分享农业劳动的故事或经历,让学生了解农业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第二章:稻束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稻束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教学内容】1. 稻束的生长过程详细介绍。

2.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对稻束生长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稻束的生长过程,包括发芽、拔节、抽穗、灌浆等阶段。

2. 探讨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对稻束生长的重要性,如水源、土壤、气候等。

第三章:农业劳动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劳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农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 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活动】1. 讲解农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如提供食物、促进经济发展等。

2. 分享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的故事或实例,让学生产生共鸣和感激之情。

第四章:金黄的稻束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2. 金黄的稻束与文化传承和庆祝活动的联系。

【教学活动】1. 讲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如丰收、繁荣、希望等。

2. 探讨金黄的稻束与文化传承和庆祝活动的联系,如节日庆典、民间艺术等。

第五章:总结【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回顾金黄的稻束的意义和价值。

2. 总结农业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金黄的稻束学案及答案

金黄的稻束学案及答案
A、诗歌以“金黄得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得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得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得消逝得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得稻束”以积极、强烈得视觉印象与消极、“静默”无言得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得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得生命感受。
C、“金黄得稻束”“收获日得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得快慰与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得“疲倦”。
A、妙处(chù)草窠(kē)疲倦(juàn)畸形(jī)
B、参差(cēn cī)模样(mó)高耸(sǒng)嬉戏(xī)
C、贮满(zhù)卓然(zhuó)树巅(diān)里弄(nòng)
D、点缀(zhuì)瞥见(piē)肩荷(hé)谄媚(chǎn)
2、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得一项就就是()
A、黄昏路上我瞧见那皱了得美丽得脸
C收获日得满月、高耸得山巅
D高耸得山巅、 流去得小河
阅读理解:
金黄得稻束站在
割过得秋天得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得母亲,
黄昏路上我瞧见那皱了得美丽得脸,
收获日得满月在
高耸得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得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得疲倦,您们
B、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C、高耸得树颠上
D、秋天得田里低首沉思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得解释全都正确得一项就就是()
(建议换字词,设计老教材得比较多)
A、泱泱大国(宏大)断章取义(截断)信而好古(诚信)
B、前合后偃(倒下)事之不济(成功)花坞春晓(地势四周低中间高)
C、主一无适(主持)万籁俱寂(响声)不经之谈(正常)
(2)“肩荷”这个词汇就就是用于“稻束”还就就是用于“母亲”得?如何理解?

届语文一轮复习现代诗歌命题动向考法体验教学案

届语文一轮复习现代诗歌命题动向考法体验教学案

考法体验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1~4题。

(16分)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解析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

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

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答案D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高中语文金黄的稻束地之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金黄的稻束地之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缜.密(zhěn)商.榷(què)和.稀泥(huò)揆情度.理(duó)缔.(tì)木讷.(nè)档.案袋(dàng)疾风劲.草(jìn)C.栖.息(qī)挟.持(xiá)白炽.灯(chì)戎马倥偬.(zǒng)蕤.(ruí)豢.养(huàn)软着.陆(zhuó)扣人心弦.(xuán)解析:B项,“缔”应读“dì”,“劲”应读“jìng”;C项,“挟”应读“xié”;D项,“弦”应读“xián”。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②调查数据表明,我们在服装产业中的发展具有潜力。

长远看来,服装产业发展与战略扩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的过程。

③省就业中心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水平;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

再不会出现务工人员、站在桥头的情况。

A.骇人听闻循序渐进风尘仆仆按部就班风餐露宿循序渐进风餐露宿按部就班风尘仆仆解析:“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惊惧;“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使人们听了感到震惊。

这里突出一种“捏造和夸大”,应用“耸人听闻”。

“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次序逐渐深入或提高;“按部就班”指按老规矩办事。

这里形容“过程”,应用“循序渐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这里形容务工人员生活的艰辛,应用“风餐露宿”。

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课时作业13: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课时作业13: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经是一座城堡。

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妇女、老人、孩子,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古镇的古树还有不少,然而,全镇子内内外外,哪一棵都没有“龙爪榕”这么煌煌赫赫,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个了吧?多个“大爪”已熬成古树级别,稳稳站立在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

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

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从高天、半空和低处向你压过来,蔓延着。

于是乎,你的眼睛里已全部是龙子、龙孙、龙孙孙们的刀枪剑戟,或曰手臂连着手臂,气势顶着气势,山连着山。

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布局也是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

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1.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段最后一句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怎样阅读《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B.难道闹钟没有响?他从床上明明是看见闹钟定在四点的,它肯定响过。

C.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吗?D.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答案C解析A项,有问有答,为设问;B项,为反问;C项,和文中都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D项,表示语气强烈的疑问。

2.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

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现代诗歌《金黄的稻束》阅读训练及答案

现代诗歌《金黄的稻束》阅读训练及答案

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3.应如何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4.“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味?“金黄的稻束站在……”“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D(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2.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即“稻束”。

)3.①“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

课时作业12: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课时作业12: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土壤.嚷.嚷瓜瓤.攘.除奸凶B.静默.寂寞.蓦.地墨.守成规C.盯.住订.正汀.渚斩钉.截铁D.茫.然麦芒.氓.隶病入膏肓.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咯血恪守格杀勿论束之高搁B.鹧鸪估计沽名吊誉怙恶不悛C.雕像碉堡百花凋惨五月鸣蜩D.山巅簸箕颠扑不破疯疯癫癫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从影多年的胡歌此次出演电视剧《琅琊榜》可谓________,其精湛的表演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肯定,网友纷纷称赞胡歌简直演活了梅长苏。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启迪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写文章才能________。

③纽约、东京等大都市都树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因此尽管这些城市人口以千万计,但都可以在出行高峰时期________,极少出现国内常见的“大堵车”现象。

A.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游刃有余B.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得心应手C.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应付自如D.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应付自如二、课内阅读阅读郑敏的诗歌《金黄的稻束》,完成4~5题。

4.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用“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义?“站”可以换成“立”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5.“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诗句中所写的“疲倦的母亲”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什么关系?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昙花洛夫反正很短又何苦来这么一趟昙花自语,在阳台上,在飞机失事的下午很快它又回到深山去了继续思考如何再短一点6.请分析《昙花》中对应的意象“昙花”与“飞机”的内涵。

7.诗评家沈奇曾评说洛夫的诗歌有孤绝之美,“想往绝处想,说往绝处说,语不惊人誓不休”。

请分点赏析《昙花》的孤绝之美。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2020-11-27《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一、导入新课。

假设同学们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束,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你们想到的与稻束之间往往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两个事物往往具有相关性,这是一思维方式,叫联想。

联想极富特性,它是一重要的构思方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助“联想构思”而创作的诗歌——《金黄的稻束》。

二、初读思考。

(学生自读,作旁注。

)1. 作者由金黄的稻束联想到了什么?2. 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构思?三、初读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论。

教师归纳:稻束——疲倦的亲——沉默的雕像——沉思——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再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通过类比联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亲”,她们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

尤其诗人将“皱”与“美丽”并列,可以想见,她们都由青涩走向成熟,孕育生命。

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

在“暮色”“远山”的映衬下,稻束又成为剪影般的效果,像静默的雕像,由静默,自然给人低首思索的感觉,而思想,人类的思想皆要经历季节的生长、痛苦的孕育与丰富的收割,一如这金黄的稻束,一如疲倦的亲,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

五、难点讨论。

1. 文中的“你们”指的是谁?2. 怎样理解稻束的沉思令“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3. “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怎样的一思想?(对这些问的理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

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读诗识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你觉得郑敏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引出作者介绍。

七、布置作业。

1. 思考与讨论三。

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联想练习,并试着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谱写成一首小诗。

提示:如枫叶、雪花、干枝、石头……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中职语文第六版下册金黄的稻束答案完整版

中职语文第六版下册金黄的稻束答案完整版

中职语文第六版下册金黄的稻束答案完整版1、1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柔滑róu 精致zhì(正确答案)B、晌午shàng 吮吸yǔnC、告辞cí菱角léngD、穿梭sū吆喝yào4、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shì厌恶èB、崇高chóng 熔化róng(正确答案)C、补偿chǎng结缘yuánD、包揽lǎn 苦难nán7、1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掉真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说话的基本原则是简明、连贯、得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1《琵琶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分别为李白和杜甫,两人均为盛唐诗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消灭逍遥销路烟硝火药B、水淀纱锭靛蓝皮开肉绽(正确答案)C、菱角丘陵凌晨绫罗绸缎D、飘飞漂泊剽悍虚无缥缈12、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金黄的稻束 优秀教案

金黄的稻束 优秀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学目标】1.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3.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作者简介。

郑敏的早期作品《诗集》内容分抒情诗;对历史及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为一幅画、一尊雕塑、一首乐曲所写。

郑敏对中国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诗要含蓄、朦胧;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向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张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

作品有《九叶集》《八叶集》《寻觅集》《心象》。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1.齐读。

2.个别读。

3.小组配合读。

4.请学生谈谈读了此诗后的感受。

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六、课堂总结。

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稻束,割过的秋天的田提供了无限空阔的背景,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

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的稻束》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思考劳动的收获、生命和价值的意义。

2.体会诗歌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的特点3.体会诗歌有声有色,明净饱满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或和网络资源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全诗,把握诗文感情基调,体味本诗所勾勒的画面,找出意象及其特征,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尝试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稻束.疲倦.树巅.暮.色雕.像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

是派的著名诗人,其作品有、。

她与、等属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

3.思考答问(1)“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2) )找出体现全诗发展脉络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写作思路。

二、课堂探究:(一)初步朗读感知反复朗诵诗歌,标出诗歌朗读的停顿,体会其思想感情。

(二)意象分析1.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三) 理解关键语句:(1)“满月”除了作为背景,还有何深层含义?(2)怎样理解“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3)“金黄的稻束”与“母亲”之间如何联系起来了?完整全面地表达,“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4)“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一句中的“我想起”“我看见”有什么作用?(5)此处所写的是“疲倦的母亲”,它们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何关系?(6)在用“满月”“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四) 分析作者的感情脉络:三、课堂检测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 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3.语段阅读: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伟大的疲倦”,这如何理解?(2)“肩荷”这个词汇是用于“稻束”还是用于“母亲”的?如何理解?(3)如何理解“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归纳总结1.品味语言:2.本诗的主旨3. 写作特点五、课后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建议换些字词)A.妙处.(chù)草窠.(kē)疲倦.(juàn)畸.形(jī)B.参差..(cēn cī)模.样(mó)高耸.(sǒng)嬉.戏(xī)C.贮.满(zhù)卓.然(zhuó)树巅.(diān)里弄.(nòng)D.点缀.(zhuì)瞥.见(piē) 肩荷.(hé)谄.媚(chǎn)2.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B.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C.高耸的树颠上D.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建议换字词,设计老教材的比较多)A.泱泱..大国(宏大)断.章取义(截断)信.而好古(诚信)B.前合后偃.(倒下)事之不济.(成功)花坞.春晓(地势四周低中间高)C.主.一无适(主持)万籁.俱寂(响声)不经.之谈(正常)D.华而不实.(实用)指点..江山(评论)清而不寒.(寒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

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春节刚过,封冻的黄河就已涣然冰释....。

解冻的冰块顺流而下,壅塞河道,有可能给沿岸造成灾害。

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正在与我们背道而驰....,一步一步地远去。

D网络给游戏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让游戏者无所不能....。

许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烦恼,就到网络上发泄,寻求心理的平衡。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金黄的稻束________在(2)我想起无数个________的母亲。

(3)黄昏路上我看见了皱了的________的脸。

(4)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________。

(5)肩________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A.疲倦站美丽荷沉默B.站疲倦美丽静默荷C.疲惫慈祥荷站静默D.荷疲惫站慈祥沉默6.下列意象中本诗没有涉及到的一项是()A劳累的父亲金黄的稻束B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C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D高耸的山巅、流去的小河阅读理解: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7.下列有关作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价值不大)A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B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敏最浑厚、丰富”。

C敏对中国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诗要直接、明显;主诗要有丰富的意象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

D敏的早期作品《诗集》容分抒情诗;对历史及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为一幅画、一尊雕塑、一首乐曲所写。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创作本诗的原因,不是水稻丰收所引起发的喜悦,而是收割后的站在田里的“稻束”的疲倦、宁静、寂寞,让她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

B诗中“疲倦的母亲”,年轻时是美丽的脸,现在却是“皱了”,疲倦中更显得苍老。

C诗中“疲倦的母亲”,指的田里收割的农村母亲,秋收劳作引起了母亲们的疲倦。

D“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强调的是“我想起”,“无数个”是想象的不确定性,不是写实。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站”运用比喻修辞,写出了稻束挺立秋天田野的身姿,收获的见证和象征。

B“美丽”写出了母亲精神伟大,意志的坚韧。

C“暮色”“远方’”“满月挂在树巅”等勾勒了苍茫辽远的背景。

D“满月”写出了母亲心的满足,欣喜,烘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10.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容。

11.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12.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五、资料索引敏(1920---),闽侯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

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1960年后在师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

九叶诗派代表人之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敏四十年代的作品曾由巴金先生收入文学丛刊,名为《诗集1942—1947》。

1947年之后,敏的诗歌创作出现三十余年的沉寂。

1979年诗人重新投入创作,1984年出版诗集《寻觅集》。

1981年《九叶集》收录了作者四十年代诗作二十首。

《寻觅集》曾获第二届全国诗集奖。

九叶诗派九位诗人分别为辛之(杭约赫)、辛笛(王馨迪)、敬容、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九叶诗人。

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金黄的稻束》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思考劳动的收获、生命和价值的意义。

2.体会诗歌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的特点3.体会诗歌有声有色,明净饱满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或和网络资源积累字词,掌握文学常识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全诗,把握诗文感情基调,体味本诗所勾勒的画面,找出意象及其特征,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尝试练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稻束疲倦树巅暮色雕像2.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

是九叶派的著名诗人,其作品有《寻觅集》、《敏诗集》。

她与杜运燮、穆旦等属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

3.思考答问(1)“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

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收获的象征。

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

母亲的“疲倦而静穆”一生是平凡的,但母亲的精神是崇高的,母亲的人生价值是伟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