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分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一、小学生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能否很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能否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对其正常健康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通过一名小学生的案例对学校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
黄愉是某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家中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父母对他非常宠爱,极少批评他。可是,黄愉的父母发现,他自上小学以后,话越来越少,而且吃东西也不如以前。从前那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有时无故乱发脾气,有时早上起来,就嘟囔着不愿去学校。父亲有些担心,就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说不出为什么,只是觉得他似乎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与同学们的交往也较少;一天到晚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爱回答问题。父亲问他为什么不积极发言,他说怕回答不正确,挨老师批评。
(二)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
黄愉同学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学校适应不良。这种情况,一般在一年级及转校的小学生身上较为多见。产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情感上对父母过分依赖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里对他们过多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他们对父母强烈的依恋。当他们离开父母进入小学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不安,想在教师那儿寻求依赖,而老师不像父母一样围绕自己转,而是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他们就想逃避这种陌生的环境,回到从前快乐的时光,躲在父母的保护下,便产生不愿意去学校的情绪。
2.心理承受力较低
有些小学生,在家里父母事事顺着他们,很少批评,养成了小学生听不进批评的毛病,这样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低。而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老师会时常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或者表扬或者批评。由于他们心理承受力低,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勇气去面对,就采取逃避的态度。上例中的黄愉就是这样,在家中听惯了表扬,到了学校,因回答问题不正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想要避免产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不愿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者干脆不愿去学校。
3.对学校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小学,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幼儿园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要比幼儿园时复杂得多。有的小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较低,和同学们的交往不是很融洽,再加上得不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所以产生对新环境适应困难。
(三)教育指导措施
教师首先应该找出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并根据其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改变这种适应不良现象。
1.指导小学生的交往
学生的学校适应不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交往状况不佳引起的。首先,教师应该主动地关心像黄愉这样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喜爱。其次,老师要指导他们与同学多接触、交往,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小组活动、自我介绍等,增加他们与同学的相互了解。再次,教会他们交往的技巧,如在与同学交往中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关心他人等。另外,有意识要求班中的同学主动地与他们交流,关心、帮助他们。
2.培养热爱学校的情感
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融洽,有同学老师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就会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的集体活动,如大扫除、爱护我们的校园等活动,使他们懂得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对学校、对班级集体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学校的热爱自然增加。同时要注意与父母的沟通,使父母配合学校的教育,改变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方式,不过分溺爱,培养其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父母的过分情感依赖。
3.增强心理承受力
小学生面对挫折和批评的心理承受力差,有时也会影响他们的学校适应,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力。教师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适当施以批评,但是要注意
批评的技巧和言词,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批评的目的是教育他们,而不是打击。要关注他们对批评的情感反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要他们懂得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都受过表扬和批评,端正对表扬和批评的态度。受到表扬时,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受到批评时,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改进。要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找到原因后如何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对批评的心理承受力和对自我的认识。
总之,对于小学新生,有时会出现像黄愉这样的适应障碍,教师和家长应针对这些小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当的措施,从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二、小学生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案例分析
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化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学会自我控制,遵守集体的规范,是小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规范,形成遵守纪律和规则的行为习惯,关系到小学生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发展。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校规范不适应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案例
李卫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很少过问李卫在学校的表现。最近,老师与他们联系,告诉李卫在校的情况,李卫常常迟到、早退,在课堂上捣乱,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并且调皮、任性,在情绪上经常表现出烦
躁不安,攻击性行为多,经常和同学吵架。
(二)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原因
经过调查与分析,李卫实际上是对学校纪律与规范适应不良。这种情况,不仅在新生中而且在中高年级学生身上也会发生。产生这种规范适应不良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行为上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不足
小学生由于良好意志品质还没有形成,因此,遵守学校规范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不足。有的学生缺少纪律和规范的意识,对学校规范和学习要求不屑一顾,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放任自流;有的学生也想遵守纪律,但是行为上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上例中的李卫,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因此,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学校的规范,因而对学校的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
2.不理解遵守纪律与规范的意义
有些学生对遵守学校规范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将学校的纪律要求转化成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只是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想要摆脱这种被束缚的感觉。所以,当面对学校的规范和要求时,有些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违反学校规范,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上例中李卫的情况就是如此。
(三)指导教育措施
学生出现了对学校的行为规范不适应,不要简单粗暴,一味批评,也不能对其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要认清其行为规范适应不良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