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一、填空: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起点:教育行为2、杜威、陶行知的主要观点(P18)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3、华德:美国社会学之父,《动态社会学》《纯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等,最早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P18)4、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论”;科塞的“冲突功能论”;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等。
基本观点:第一,冲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第二,社会变迁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三,社会关系存在强制性。
(P28)5、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P68)6、判断教师社会地位的四个指标:收入、权力、声望、专业(p72)7、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吴康宁P10)8、涂尔干:法国“教育社会学之父”“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代表作:《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初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教育与社会学》创办《社会学年报》(P17)9、孔子和私学的关系:“私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指私家学派,二指私人教育团体。
教育史上一般认定孔子开创了私学,这尚需进一步论证。
(P68)10、教师权力在课堂中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力从总体上说是相对稳定的,它赋予教师职业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
绝对性、支配性、灵活性、随意性(p73)11、教育社会学学科局限性:功能局限性(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地位局限性(对社会学的依附性)、应用局限性(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P11)二、不定项选择:1、美、英教育社会学顶级期刊:《教育社会学》(美)、《教育社会学期刊》(英)(P5)2、教育社会学研究基本内容:教育行动(研究起点)、教育活动(基本内容)、学校组织(研究内容)、教育制度(重要事实:教育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P7)3、美国全美教育社会学解散之后回归到社会学学会(事实P19)4、功能主义学派的思想来源:直接源于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P27)5、教师经济收入的特点:①教师经济收入通常高于体力劳动职业,而低于一些专业性职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②教师经济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③对教师经济收入的分析必须注意地区差别;④要研究教师的实际收入问题。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对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以及教育参与者等方面的研究,教育社会学试图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塑造作用。
它关注教育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并反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教育是社会的基石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它不仅仅是向个体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公民意识、形塑社会价值观和塑造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制度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它研究教育机构的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揭示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帮助改进教育政策,促进教育的公平和效率。
教育社会学还关注教育实践和参与者的角色。
教育实践包括教育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它们是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
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教育参与者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社会学研究这些角色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和因素,并探讨它们与教育成就、社会流动和社会公正的关系。
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被提出和发展。
例如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关系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文化资本理论指出个体的文化积累对教育成功的影响;教育流动性理论则关注家庭背景对个体教育机会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改进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然而,教育社会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其中涉及到多个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
因此,探索出有效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是一个挑战。
其次,教育的本质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结合体,因此很难量化和评估教育的终极目标。
此外,教育社会学需要对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和问题需要不同的理论解释和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改进教育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简述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关注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问题。
它旨在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以及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还承担着社会化、社会控制和社会流动等功能。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揭示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
教育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作用,探讨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变化,并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
第三,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教育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现象,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成果的差异等。
教育社会学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成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四,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往往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教育也对社会结构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探讨教育对社会结构的维持和变革的作用。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
教育不仅仅对个人产生影响,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的社会影响,探讨教育如何影响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教育的社会不平等问题、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教育社会学旨在深化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教育社会学
1、教育社会学:本书把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简言之,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教育行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教育制度。
3、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
4、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①教育学的基础学科②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③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5、孔德是“社会学之父”,涂尔干是社会学奠基者和教育社会学创始者之一。
6、教师社会地位的指标:①教师经济收入②教师权力③教师职业声望④教师专业地位7、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因素:①国家与政府的教育、教师政策②教师队伍的规模③教学工作中女性比例较高④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相对较低⑤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8、教师的教育者角色的特点:①教师行为的道德性②教师行为的规范性③教师行为的抽象性④教师行为的自律性9、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①教师的专业素质②教师的人格魅力③教师的评价手段④师生关系10、教师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角色的冲突:①社会代表者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规定性”,教师必须隐瞒自己而成为“社会代言人”。
实际上教师在扮演社会代表者时所奉行的是“不平等原则”。
②同事的基本特征是“个人独立性”,要求教师以同行的身份、同辈的姿态、朋友的口气与其他教师交往,所以教师在扮演同事角色时所奉行的是“平等原则”。
11、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人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并逐步担当起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内容主要包括:内化教师职业价值、获取教师职业手段、认同教师职业规范、形成教师职业性格、养成教师职业态度。
12、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①教师角色期待②教师角色领悟③教师角色实践13、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阶段:①教师预期社会化②教师继续社会化14、学生的社会位置和地位:。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整个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教育学和社会学为主干形成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范围有: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变迁;教育与社会问题;学校和班级的社会学分析等。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沃德、法国迪尔克姆、德国韦伯等为早期代表。
当代西方有多种流派。
传统教育社会学:“新兴教育社会学”的对称。
以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学。
主要研究和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
带有较强的实用性。
是20世纪中叶前的教育社会学。
代表人物多为教育学者,侧重于规范性研究。
新兴教育社会学:“传统教育社会学”的对称。
以研究社会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学。
主要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完备的客观理论,以了解社会现象。
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教育社会学。
代表人物多为社会学者,侧重进行验证性的研究。
学校社会学:用社会学观点研究学校运行规律以及学校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学校的社会化机能;教学、学习过程中的集体、性格;教师、学生团体内部结构;学生的文化程度;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关系等。
教育: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
教育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又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也对社会整体及其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教育还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要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
可分为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等。
教育功能的大小,受社会条件、教育状况和受教育者实际需求所制约。
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教育社会学
Chapter 1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一、基本概念界定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科学,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理解(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理论依据,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即相对于教育社会学,教育学为“应用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子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理论对作为社会事实的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即相对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应用学科”。
这里的“应用”有两层涵义:一是,相对于一般社会学理论,教育社会学是应用学科;二是,运用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来建立教育社会学自己的理论。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这里的“中介”指:第一,中介学科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第二,中介学科不等于“边缘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中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问题的学科。
例如:教育学层面的课程研究,是将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构成要素,如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和安排;教育心理学层面的课程研究,是将课程作为一种研究材料,旨在揭示课程中隐含的逻辑结构和发展规律;教育社会学层面的课程研究,是将课程作为社会实现对个体进行控制的中介,其目的是为了阐明课程中的文化特征。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以教育中的具有社会学意义的问题和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在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上,它一方面,以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来认识和分析教育事实,为教育学提出规范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以教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将社会学的理论应用到这一研究对象,从而提出自身的理论,进而发展出自身的理论体系。
因此,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事实学科,而非规范学科。
2、社会事实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指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经约束的,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发展;教育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化与教育;社会结构与教育;社会问题与教育;社区与学校;教育组织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学;教学社会学;社会变迁与教育等。
其主题涉及到了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几乎所有层面的问题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第二节教育社会学历史与发展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成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取得了迅速发展可分为:理论奠基时期,学科成形时期,范式转换时期,学派争鸣时期,取向修正时期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背景:工业化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全新发展•教育学体系中与“个体本位论”相对的“社会本位论”的形成•社会学家对于教育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的重视•代表人物:涂尔干、斯宾塞、杜威等二、学科成型时期(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学科制度的成形•有三个主要标志:一是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二是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三是出版学术刊物•研究范式成形。
规范性研究范式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战结束至60年代中期•实证性研究确立。
功能主义研究盛行(p32)四、学派争鸣时期(60年代后至80年代中)•冲突论学派。
解释论学派五、取向修正时期•不同观点、不同取向的研究者之间交流。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
理论与应用研究并存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922-1949创建时期•1949-1979停滞时期;1979到至今恢复重建时期•创建时期:翻译介绍国外,出版著作,开设课程•停滞时期:学习苏联,取消社会学及相关研究•重建时期:成产“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开设课程;建立学校团体,刊物等教育社会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上,表现为教育社会学与社会教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高龄化、信息化、国际化、学习化、价值多元化,社会问题增多,研究焦点突出学校教育范畴,拓展至社会教育领域◆重视国际比较研究及交流与理解(文化碰撞、文化冲突等导致新教育问题)◆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社会外部环境急变,导致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产生新变化,如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人与人直接交流减少,不安、孤独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一、教育的功能理论•基本观点:首先,认为社会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对社会整体生存发挥各自的功能。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社会学领域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社会学领域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研究的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应用意义等方面来探讨教育学专业的教育社会学领域。
一、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教育社会学是对教育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调查和分析,揭示教育现象的社会性和教育问题的社会根源,从而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建议。
二、研究领域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教育的各个层面和方面,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评估、教育公平、教育机会、教育社会化等。
同时,教育社会学也关注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交叉关系,如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等。
1. 教育制度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制度的组织、结构、功能和变革,包括各级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学校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学校间的资源分配和竞争等。
2. 教育政策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研究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公正性等。
3. 教育实践教育社会学研究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间的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变革的适应等。
4. 教育评估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评估的方法和结果,研究评估对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影响,以及评估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5. 教育公平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公平与教育不平等问题,关注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机会的均等和社会阶层对教育的影响等。
6. 教育机会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机会的获取与利用,研究个体特征、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和决定。
7. 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探讨教育教育过程中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变化。
三、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
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教育现象,并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和解释。
教育社会学
1.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定义: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3.孔德、韦伯、迪尔克姆等代表人物①孔德:被誉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发展了实证哲学的思想,也就是他后来所称的社会学。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
②韦伯:他特别对于社会的大的方面感兴趣,比如社会组织、社会制度。
他以研究科层制和资本主义而著称。
他还认为,社会学必须包括对“社会行动”的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解悟心声—对他人心灵的“同情和理解”)。
③迪尔克姆:迪尔克姆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
基本观点:a.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它与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具有维系社会生存的目标和功能。
教育制度的功能是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一种力量。
b.教育可以及早地养成儿童在共同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相似的品格,即“集体意识”,以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c.学校是最有利于儿童学习的社会机构,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
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社会越发达,对教育的需求越迫切。
在迪尔克姆的这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教育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4.西方教育社会学三大学派的主要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①功能理论:一部分社会学家视社会为放大了的生物体(超级生物体),他们把功能的观点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探讨社会各种结构(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和机构)的功能,借以说明这些结构存在的理由。
a. 代表人物:法·涂尔干,他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制度、目的与内容等都与社会联系、受社制约,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将个人同化于社会、同时将社会内化于个人。
教育有实现社会的统合及社会控制的功能。
美·帕森斯:家庭及学校都是一种社会体系。
b.主要观点:结构与功能(每个社会都是由许多不同质的部分组成一个相对持久、相对稳定的结构。
教育社会学
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意义:教育社会学乃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继承教育社会学的历史遗产,总结当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从宏观方面研究教育与整体社会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从中观方面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功能性关系及学科内部的社会关系;从微观方面研究教育过程中的有关社会学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
1.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聚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2.教育的社会学理解所重视的是公共议题的解决。
观察法(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资料收集的种类之一)方式: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优点:长期详尽的观察缺点:情绪涉入,难以推论质的研究1、质的研究是对量的研究缺失的反省2、质的研究的特性:(1)以实地为焦点(2)以研究者自身为研究工具(3)注意事物的个体性和特殊性(4)重视解释(5)重视观察和访谈方法的采用(6)强调不事先制定明确的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7)重视表意语言和使用和意见的陈述(8)采用语文描述、图片或记录的影像等媒介呈现报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差别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世界的假定不同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诠释学、现象学、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研究目标不同以确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为主要目标以了解社会现象为主要目标研究假设和研究经历需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可以验证的假设,有预先确立的设计与程序不需对研究的问题事先提出假设,以现场设计为主典型的研究方法强调客观资料的重要,以实验或相关的研究为典型认同主观资料的可贵,以人种志、田野法等研究为典型资料分析方法以数字说明事实及其相互的关系,强调由样本推论母群体的重要性不偏重数字的说明,通常不做推论研究者的角色以角色中立为基本态度不排除角色的涉入孔德(社会学之父)的重要理念1.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
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 全球化和国际化。
教育公平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深化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教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 心问题之一,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 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和 资源分配问题。
推动学科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相 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学术 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早期的教育社会学理论主要 关注教育的阶级属性、教育 的普及和教育的效率等方面
。
现代发展
现代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更加 关注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 公平和教育的质量等方面, 并强调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理论
目录
CONTENTS
•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 •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教育社会学理论案例研究
01 教育社会学理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教育社会学理论是研究教育与社会相 互关系、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以及教育机构与社会其他机构 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04 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理论整合与跨学科研究
理论整合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跨学科研究
教育社会学理论需要借鉴和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推动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全球化与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变革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2、规范或社会规范:是指一切已建立的群体中引导成员作出反应的那种共同的标准或思想。
3.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是以人群在日常社会中所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或行为通则为依据,来分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证验性研究:是实证主义者孔德主张用证验的方法,即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和比较等客观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用证验的方法研究教育,要求明确区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其研究目的着重社会学理论的建立。
5.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能用数字来度量的变量,通过对事物的量的规定性的测定与分析,来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6.定性分析的方法:用准确的词语形式,而不是用数字度量的形式来描述现实。
7.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调查目标,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他观察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8.二次分析:也叫“历史法”或“文献法”。
利用第二手材料或以前的研究材料,对其进行提炼和重新组合,用来分析新的问题。
9.区位法(区位分析法):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体系,从其全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区域与外界的关系中综合考察区域生活、区域结构、功能、价值体系、社会问题、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等等情况的一种方法。
10.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
11.政治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选择的各种内在因素的复合体,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思想。
12.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指个体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体系所倡导或认可的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
13.文化:文化包括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社会学的定义
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以教育为对象,以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教育现象、教育制度、教育机会和教育成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 教育制度与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 教育的社会阶层和社会流动功能
- 教育机会与教育成就的社会学解释
- 教育与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创新的社会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实证分析方法
- 问卷调查方法
- 案例研究方法
- 历史研究方法
- 交互式访谈方法
教育社会学分支学科
- 教育文化学
- 教育经济学
- 教育法学
- 教育心理学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于广泛的社会领域都有很大的研究意义。
在教育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为教育科学和教育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性指导,为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支持;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教育社会学可以探讨教育在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为社会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结束语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社会学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现象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教育社会学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教育社会学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第一章)•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二、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三、教育社会学方法论•叙述的层级关系:章:第一章,第二章•节:一、二、•目:1. 2.•次: (1) (2)•研究对象的界说•人们主要根据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对科学研究的对象作区分。
•学科研究须具有独特性。
•对象相同,方法相同,则学科也相同。
•对象相同,方法不同,则学科不同。
•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指向教育社会学的特殊矛盾、特殊的本质。
•简单说来,教育社会学研究具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
•什么教育问题?现实与期望有差距,就易于出现问题。
•没有答案和解决办法的情况,是一个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必然会产生问题意识,须着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人们在研究教育社会学学科领域中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教育现象进行初步的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应当深入探究相关问题的实质,揭示规律。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人们的看法不一,不同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的指向不同,对研究大范围的大小的认识不同,对研究的侧重点的选择不同,对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理解不同,所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不同。
•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主要分两类。
一类看法是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经典说法: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社会化过程。
•他指出:“教育是年长的一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这里界定了教育的含义,并间接地指明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
•美国学者佩恩认为,教育社会学是描述和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学科。
•美国学者布朗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我国学者雷通群认为,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研究个人在群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需何种教育。
第一讲--教育社会学学科概论-《教育社会学》
人们通常将不平等定义为一种社会问题,并
认为教育是解决不平等问题的一个途径。
许多现代民主主义者提倡机会、奖赏和自我
完善的英才教育原则。
教育承担着双重角色,不仅成为扩大社会不
平等的主要机制,而且成为人们自我完善和
社会流动的机制。
(四)性别与教育
教育中的性别分化过程出现于早期教育,并继续
(二)批判教育学与后现代主义
批判教育学认为,课堂应成为“对外界规定和形塑我
们的角色、生活和主体性的行为做出理性抵制”的场
所。
主张应当通过一种形式的教育创造一种真正民主的文 化,这种教育能够向个人授权,使个人从统治阶级的 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提出批判教育学的学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和政治过 程。
教育里面人际关系的科学分析
教育制度与其他教育部门 校内人际关系 学校与小区关系 学校对其组成份子的行为与人格的影响
研究学校系统的运作 研究主题趋向严格
传统与新兴教育社会学之比较
传统社会学
方法 论 研究 重点 研究 主题 目标 应用的社会学或社会工学
新兴社会学
当作社会学的一支来研 究的科学
传统教育社会学
新兴教育社会学 两种研究取向
传统教育社会学
分析促成社会进步的途径 探讨教育目标的基础 研究社会学如何运用于教育 研讨如何以整个社会化历程来达到教育目的 研讨如何提供教育工作人员与研究人员的社会 学训练 探讨教育的社会角色 探讨学校与小区的互动
新兴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由人口自愿和非自愿流动导致的人口异质性引发
出一个问题:教育的作用究竟是一种同化机制, 还是保护文化体系唯一性和特性的。
教育社会学
一、概念理解与辨析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社会教育学: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文化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1947)等。
公民教育学:公民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它是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主的、跨越各学科领域的边缘性学科。
公民教育学旨在强化公民意识、促进公民能力、提高公民素质。
教育科学派:(社会本位角度的考察)德国的克里克。
罗荷纳等,反对个人本位,实证、科学;关注教育与社会关系。
2.教育功能论:古代的生物有机体说,由帕森斯。
默顿集大成,是20世纪50、60年代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主流派别。
基本观点是结构与功能;共识与整合;稳定与和谐。
涂尔干的教育功能论:地位与论著;大量关于教育、宗教、自杀、法律和犯罪的论著,学门化和科学化,独立学科。
社会化与失范;教育已在促成个体社会化,生物人,社会人;机械团体,有机团体,转型中,传统集体意识的淡化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人生定位,导致社会失范。
教育功能;国家性、社会性、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供给人们所欠缺的规范和认知架构,使人社会化和个性化。
影响和局限:适应静止缓变时代;难以应对变迁。
帕森斯的教育功能论:地位与论著。
核心概念:价值共识之机会均等,成就取向。
教育与社会控制:公共性与职业性的双重要求;角色任务(客观要求)及角色期望(主观期待)两方面能力。
教育功能论简评:优点是关注协调发展;强调平衡稳定,重视教育与社会关系,有利于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它探讨教育如何受社会背景、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被视为社会变革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结构和变动。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既是传承知识、培养技能的机构,又是社会化、身份认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途径。
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媒体等渠道,影响并塑造个体的思想、行为、态度,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控制与社会变革教育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通过传授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帮助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培养积极思维、创新意识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直接影响了社会的阶层分化和社会流动。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关注教育对个体生活路径的塑造,以及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
教育的社会问题尽管教育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挑战。
包括教育资源的不均、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质量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教育资源的不均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资源的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和名校,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使得社会阶层分化更加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平等发展。
教育机会的不公教育机会的不公是另一个教育社会问题。
一些个体由于家庭背景、地域、性别等原因,无法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导致了社会贫困、不平等的现象。
教育社会学研究如何减少教育机会的不公,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教育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走访学校、家庭、教师等,观察和记录教育现场的实际情况,以了解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教育社会学名词解释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一.概念解释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作为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研究教育的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或者说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
中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边缘性的分支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系统中的行为、活动、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
”(P7)关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观点。
“社会化过程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如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的某种关系”,有的强调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功能关系,有的强调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的研究对象观,其立足点是“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对整体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结构、功能、过程等的分析。
3.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制度的合理性与公平性的统一”。
所谓“教育制度的合理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虽然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为每一个人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它未必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的。
因而,当教育的平等分配,确实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增加时,这种教育制度是合理的;而当教育的不平等分配确实为我们带来平等所不能带来的整体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同样也是合理的。
所谓“教育制度的公平性”,是指一种教育制度“有利于所有人”。
但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偏好的存在,所谓“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或者是由一个权威机构所作的规定。
因此,“有利于所有人”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是指得到社会大众一致公认的教育制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1.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2.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3.孔德、韦伯、迪尔克姆等代表人物孔德:韦伯:理性化时代的社会诊断者和预备家迪尔克姆:教育社会学奠基人(结构功能主义)4.西方教育社会学三大学派的主要核心观点和代表人物(1)功能论学派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社会由各个部分各个要素组成的,各个要素是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来满足社会的需要。
主要论点:结构与功能,一个事物总是有各个结构组成,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来实现事物总体的功能。
社会化教育的社会功能{筛选作用统合作用,认为社会的各部分也会出现不协调一致的现象,这时就要统合方面的意见,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使社会不断地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教育的统合作用是在思想观点方面的统合。
稳定作用,强调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赞成激励的革命,强调在稳定中求得发展。
和谐,在稳定的情况下在和谐的情况下相处。
代表人物:杜尔干、帕森斯(2)冲突论学派认为社会是由各要素组成的,但各部分都在动态变化,变化是普遍存在的,部分之间会产生不平衡的状况,出现相互之间的冲突。
冲突的功能是促进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它并不否定有相对稳定的状态。
社会中必然存在着强制性,必然存在着权力的斗争。
主要论点:社会存在冲突,变迁,强制。
代表人物:柯林斯、华勒学校和教育的作用是传播身份集团的文化来巩固身份集团对社会的支配地位。
(3)解释论学派认为要对事物的认识都要通过解释性的论述,强调对现实事物进行解释。
研究师生之间的交互关系,教学过程中师生怎样建立关系,研究教师在学校中所使用概念的方法,使学生容易接受,研究教学的内容。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与社会互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机会不平等、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功能和结构,以及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
以下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
1. 教育机会不平等:教育社会学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机会分配不平等现象,例如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和地理位置对教育机会的影响。
2. 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功能与结构:教育社会学研究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功能和结构,包括学校的组织形式、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3. 教育与社会流动性:教育被认为是社会流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整体流动性的作用。
4. 教育改革和政策: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改革和政策对教育制度和学生的影响,以及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因素。
5. 教育与社会问题: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例如教育和社会不平等、教育和社会变革、教育与就业问题等。
通过学习教育社会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并为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61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
A.佩恩B.哈里斯
C.詹姆斯D.史密斯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
A.《教育社会学导论》B.《教育百科全书》
C.《教育社会学文选》D.《教育与社会学》
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中晚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初中期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
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传授知识B.培养能力
C。
培育个性D.社会化
6.以美国着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
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B.符合互动理论
C.常人研究理论D.批判社会学理论
7.冲突理论发端于
A.马克思B.恩格斯C.佩恩D.哈贝马斯
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的是
A.“教育投资理论”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D.“经济发展理论”
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B.能力方法C.知识方法D.出身方法
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A.柯林斯B.图明C.哈贝马斯D.金提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
A.群体意识B.自我意识C.共同策略D.共同利益
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
A.库利B.华纳C.米德D.墨顿
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
A.“综合化”理论B.“混合化”理论
C.“生活化”理论D.“和谐化”理论
14.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和
A.“趋同化”功能B.“整合”功能
C.“文化再生产”功能D.“选择”与“分配”功能
15.鲍尔斯和金提斯认为现代社会阶级结构再生产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因素是
A.教育制度B.文化制度C.经济制度D.政治制度
16.以下属于从平衡范式研究教育变革动因的理论是
A.文艺复兴理论B.结构功能主义
C。
社会行为生态学D.标签理论
17.伯恩斯坦认为从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来看,存在两种语言代码,即精密型代码和
A.封闭型代码B.开放性代码C.粗放型代码D.文化代码
18.在运用组织分析技术研究教育变革动因时,一个有效的策略模式是
A.调查研究法B.交换行为法
C.个人和小团体研究法D.人种学方法
19.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反应模式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20.中华职教社成立于
A.1915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首次把教育社会学纳入到“教育科学”名义下的学者是。
22.最早将教育社会学予以制度化的国家是。
23.在教育学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学派参与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考察。
第一个是思辨教育学派,第二个是。
24.日本学者对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教育社会学
不是单纯的应用社会学。
25.20世纪60年代教育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和世界范围的学生抗议运动。
26.符号互动论在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分析课堂中的。
27.功能主义起源于19世纪英国社会理论家的学说。
28.教育社会学核心主题的延伸与反思是。
29.本土方法论在本质上脱胎于舒茨的现象学,它又叫。
30.韦伯提出的划分社会层次结构的三重标准是财富、权力和。
31.在社会学理论中,最早进行宏观与微观理论整合,提出“中层理论”的理论家是。
32.教育社会学理论的三大取向包括功能取向、冲突取向和。
33.社会学范式与教育变革内在动因的分析层次有个体层次和。
34.一般来说,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来自于两个重要的因素:和张力。
35.中国近代涌现出较多的教育思潮,其中与教育社会学最为贴近的是职业教育思潮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初期形成的途径。
37.韦伯所区分出来的四种社会行动类型分别是什么?
38.什么是文化屏障?
39.解释学范式下研究教育变革的理论有哪些?
40.简述黄炎培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41.冲突取向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并进行相应评述。
42.试论述伊利奇“非学校化”思想的基本观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43.20世纪80年代,教育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措施,由美国教育部派出的国家专门研究小组的报告甚至指出:“我们的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变革势在必行”。
这一报告在结论中进一步指出,除非我们提高美国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否则美国的经济将不能与西欧、日本相匹敌。
请对此做法进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