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箔式应变片及转换电路性能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d010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1.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包括灵敏度、非线性误差、温度系数等。
二、实验原理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将应变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当应变片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压信号。
实验中,利用金属箔式应变片组成的电桥电路,通过测量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来反映应变片受到的应变。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金属箔式应变片2. 电桥电路3. 稳压电源4. 电压表5. 数字多用表6. 加载装置7. 温度计8.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将金属箔式应变片安装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固定牢固。
2. 将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连接稳压电源和电压表。
3. 在加载装置上施加一定的力,观察电压表读数的变化。
4. 记录不同加载力下的电压值。
5. 改变加载方向,重复步骤3和4,观察电压值的变化。
6. 测量应变片的温度,记录不同温度下的电压值。
7. 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灵敏度测试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片电压值与加载力的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斜率,计算应变片的灵敏度。
2. 非线性误差测试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片电压值与加载力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曲线,计算非线性误差。
3. 温度系数测试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片电压值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拟合,得到线性拟合曲线,计算温度系数。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验证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线性度。
3. 温度对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影响较小,温度系数较小。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金属箔式应变片进行了性能测试,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通过实验,掌握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线性度,适用于各种应变测量场合。
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
![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de11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a.png)
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体应变的传感器。
它的特点是薄而灵活,可以精确地测量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变情况。
在工程领域和科学研究中,箔式应变片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构设计优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箔式应变片的原理、性能及实验报告。
一、箔式应变片的原理箔式应变片是由金属箔制成的,通常采用铜或铬镍合金。
它的形状呈矩形或网格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导电性。
当箔式应变片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形状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间接地得到物体的应变情况。
二、箔式应变片的性能1. 灵敏度高:箔式应变片可以测量非常小的应变量,具有高灵敏度。
这使得它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微小的变形情况。
2. 精度高:箔式应变片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微米级。
这使得它在工程设计和结构优化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能够提供准确的应变数据,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做出合理的决策。
3. 可靠性强:箔式应变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不会因环境变化或疲劳损伤而产生较大误差。
三、箔式应变片的实验报告为了验证箔式应变片的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块常见的金属材料作为被测物体,将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其表面。
然后,通过施加不同的力或加载不同的负荷,使被测物体发生应变。
接下来,我们使用电阻测量仪器对箔式应变片的电阻进行实时监测。
在加载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电阻值的变化,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显示,箔式应变片能够准确地反映被测物体的应变情况,并且与理论值吻合度较高。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稳定性和可靠性测试。
通过长时间加载和卸载,我们观察到箔式应变片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没有出现明显的漂移或损坏现象。
这表明箔式应变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长期使用。
综上所述,箔式应变片作为一种常用的应变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强可靠性的特点。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证实了箔式应变片在测量物体应变方面的优秀性能。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cd988f2e3f5727a4e962bb.png)
成绩:预习审核:评阅签名:大学嘉庚学院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一、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实验台号:专业:物联网工程年级: 2014级班级: 1班学生学号: ITT4004 学生:黄曾斌实验时间: 2016 年 5 月 20 日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金属电阻丝在未受力时,原始电阻值为R=ρL/S 。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LL/∆=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输出电压:1.单臂工作:电桥中只有一个臂接入被测量,其它三个臂采用固定电阻;输出U O14/εEK=。
2.双臂工作:如果电桥两个臂接入被测量,另两个为固定电阻就称为双臂工作电桥,又称为半桥形式;半桥电压输出U O22/εEK=。
3.全桥方式:如果四个桥臂都接入被测量则称为全桥形式。
全桥电压输出U O3εEK=。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CGQ-001实验模块、CGQ-013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电压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ERRRRRRRRUO43213241++-=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BF 1、BF 2、BF 3、BF 4。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BF1= R BF2= R BF3= R BF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2.差放调零 3.电桥调零4.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电压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电压表值,直到200g 砝码加完。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4de14831b765ce05081488.png)
1 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半桥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验证单臂、半桥性能及相互之间关系。
实验原理:单臂、半桥、全桥是指在电桥组成工作时,有一个桥臂、二个桥臂、全部四个桥臂(用应变片)阻值都随被测物理量而变化。
电桥的灵敏度:电桥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与被测应变在电桥的一个桥臂上引起的电阻变化率之间的比值,称为电桥的灵敏度。
如图是直流电桥,它的四个桥臂由电阻R1、R2、R3、R4组成,U 。
是供桥电压,输出电压为:当R1×R3=R2×R4则输出电压U 为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将R4换成贴在试件上的应变片,应变片随试件的受力变形而变形,引起应变片电阻R4的变化,平衡被破坏,输出电压U 发生变化。
当臂工作时,电桥只有R4桥臂为应变片,电阻变为R +R ,其余各臂仍为固定阻值R,代入上式 有组桥时,R1和R3,R2和R4受力方向一致。
实验步骤(电路图):(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 /V 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 /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
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F /V 表置20V 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 /V 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 /V 表置2V 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 /V 表显示为零。
图1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电路(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 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实验1,2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
![实验1,2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50cf0b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e.png)
实验1,2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1,2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箔式单臂应变计1的性能测试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直流电桥的电源的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计是最常用的力传感元件。
使用应变计进行试验时,应将应变计牢固粘贴在试验体表面。
当试件在应力作用下变形时,应变计的敏感网格随之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量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r1、△r2/r2、△r3/r3、△r4/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σr=△r/r;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σr=2△r/r,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r1=r2=r3=r4=r,σr=4△r/r。
其中r1、r2、r3、r4、r的电阻值均为350ω左右。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和组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平行梁测微头、应变计f/v表、主、副电源。
旋钮初始位置:将直流稳压电源调至±2V,将F/V表调至2V,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有结构的小方形薄片。
上、下梁外表面分别粘贴两块应力应变片和一块补偿应变片。
测微计头位于双平行梁前面的支架上,可上下前后左右调整。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座VI相连,差分放大器的接地与F/V表的接地相连;打开主电源和辅助电源;将差分放大器的增益调整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分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并关闭主电源和二次电源。
(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5959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6.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一、引言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应变的传感器。
它由一层金属箔制成,可以通过测量箔片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来推算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金属箔式应变片,了解其原理并掌握测量材料应力和应变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通过实验,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金属箔式应变片2.可调节力臂的托盘3.数字万用表4.检测电缆5.基板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基板上,确保其与基板良好接触。
(2)将检测电缆与金属箔式应变片焊接连接,确保连接良好。
(3)将托盘放在平稳的台面上,并将托盘的力臂调整至合适位置。
2.实验测量(1)将标准质量放置在托盘的力臂上,记录下其质量数值。
(2)通过将标准质量增加或减小,使得金属箔式应变片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不同的应变。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金属箔式应变片上的电压输出值,并记录。
3.实验数据处理(1)将实验得到的电压输出值与标准质量进行对应,得到应变值。
(2)通过计算应变的变化率,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线性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电压输出值和标准质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应变的变化率。
将应力与应变关系绘制成图表,通过拟合得出了线性程度。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稳定性,并分析了其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程度和稳定性,并得出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可以有效测量材料的应变,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材料应变的测量。
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报告doc
![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402be965ce050876321392.png)
金属箔式应变片交流全桥实验报告篇一:自动化传感器实验报告三__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实验三项目名称: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二、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KE?。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图3-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五、实验注意事项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二、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03=1KE?。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明显改善。
三、需用器件和单元传感器实验箱(一)中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单元,传感器调理电路挂件、砝码、智能直流电压表(或虚拟直流电压表)、±15V电源、±5V电源。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图3-1接线,实验方法与实验二相同。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表3-1全桥输出电压与加负载重量值图3-1 应变式传感器全桥实验接线图2五、实验注意事项1.不要在砝码盘上放置超过1kg的物体,否则容易损坏传感器。
2.电桥的电压为±5V,绝不可错接成±15V。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3611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3.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和测试方法。
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理解应变、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应变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电阻的应变效应。
当金属导体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应变片粘贴在待测物体上,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来推算物体的应变。
三、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金属箔式应变片、放大镜、砂纸、酒精、丙酮、吹风机、应变计、电阻表、加载装置(如砝码或液压缸)。
2.选定待测物体并清理表面。
对待测物体表面进行打磨、清洁和干燥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和杂质。
3.粘贴应变片: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待测物体表面,确保应变片与物体表面完全贴合,无气泡和褶皱。
使用放大镜观察应变片的位置和贴合程度。
4.连接电阻表:将应变片的引脚连接到电阻表上,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5.加载待测物体:采用适当的加载装置对待测物体进行加载,使物体产生应变。
记录加载过程中电阻表读数的变化。
6.数据记录:在加载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电阻表读数,并观察应变片应变的规律。
当应变达到最大值时,停止加载并记录最终的电阻值。
7.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记录的电阻值和已知的应变系数,计算出物体的应变值。
分析应变、应力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变测量结果:通过电阻表测量得到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量,根据应变系数计算得到物体的应变值。
2.应力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应力和弹性模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实验中,通过测量物体的应变和应力,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物体的弹性模量。
3.应变片灵敏度的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应变片在同一物体上的测量结果,可以分析应变片的灵敏度和精度。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和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应变片的粘贴和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理解了应变、应力和弹性模量的关系。
研究报告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研究报告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f345e5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a.png)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半桥、全桥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用它来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大小及状态,通过电桥原理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对单臂电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4。
对半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2。
对全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表、±15V 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标志端。
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约为50Ω左右。
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①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②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关闭主控箱电源。
3、参考图(1-2)接入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它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先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6bed97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4.png)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本实验旨在研究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
应变片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应力和应变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机械、仪器仪表、建筑结构等领域。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电路实验仪器。
该实验仪器包括一个桥式电路主机、一个数据采集器和一台计算机。
2. 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到待测物体的表面,并与待测物体形成一定的接触面积。
应变片需要贴紧,确保不会产生任何空隙。
3. 打开电路主机和数据采集器,并接通电源。
将电路主机的四个端口与应变片的四个引脚连接。
4. 进行桥路平衡操作。
调整电路主机上的平衡旋钮,使电桥两端电压差为零。
5. 施加不同的载荷或应力。
通过增加或减小物体的负载或力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变,以观察应变片测量的电信号变化。
6. 记录采集的电信号数据。
实验过程中,数据采集器将自动记录实验结果,并将数据发送到连接的计算机上。
7. 处理和分析数据。
将采集到的电信号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应变片的精确测量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应变片的表面必须清洁干燥,以确保应变片与待测物体有良好的接触。
2. 应恰当选择应变片的种类和规格,以适应不同的测量范围和特定应用场合。
3. 在进行实验前,应对电路主机和数据采集器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因误操作而引起电击、短路等事故。
总之,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技术,可以有效地测量物体的应力和应变。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并掌握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4bd3a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4.png)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见的测量物体变形的仪器,主要用于测量实验中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应变分布。
本实验通过对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进行测试,旨在探究其力学性能并评估其应用的可行性。
以下是关于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的报告。
一、实验目的:1.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力学性能,如线性范围、敏感系数等;3.研究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分布,并评估其应用可行性。
二、实验器材:1.金属箔式应变片;2.电桥;3.高精度电压源;4.五步电压变阻箱;5.数字万用表;6.计算机及相应软件。
三、实验步骤:1.将金属箔式应变片安装在待测物体上,并确保其平整、牢固;2.通过电桥连接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导线,并设置适当的电压源;3.将五步电压变阻箱设置为规定的输出电压,并通过电流表测量电压源的电流;4.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金属箔式应变片的输出电压,并记录测量值;5.重复步骤3和步骤4,改变电阻箱的输出电压,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值;6.使用计算机及相应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计算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力学性能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评估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力学性能。
其中,线性范围是指金属箔式应变片能够线性响应的应变范围,即在该范围内,输出的电压与应变呈线性关系;敏感系数是指单位应变的变化引起的电压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斜率得到。
五、实验结论: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学习了其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这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增加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f9886483c4bb4cf7ecd1aa.png)
传感器实验报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实验一、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实验台号:专业:物联网工程年级:2014 级班级:1班学生学号:ITT4004学生姓名:黄曾斌实验时间:2016 年5 月20 日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基本原理金属电阻丝在未受力时,原始电阻值为 R= p L/S 。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 其电阻值发生变化, 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式中 R/R 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 K 为应变灵敏系数,;八L/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 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1. 单臂工作: 电桥中只有一个臂接入被测量,其它三个臂采用固定电阻;输出U ”EK /4。
2. 双臂工作:如果电桥两个臂接入被测量,另两个为固定电阻就称为双臂工作电桥,又称为半桥形式;半桥电压输出 U 。
2二EK ;/2。
3. 全桥方式:如果四个桥臂都接入被测量则称为全桥形式。
全桥电压输出U 。
3二EK ;。
CGQ-001实验模块、CGQ-013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电压表、±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自备)。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R R 4 - R 2 R 3输出电压:ER i R 2 R 3 R 4四.实验步骤1 •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左上方的BF「BF2、BF3、BF4。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 BF1=R BF2=R B F3= R BF4 =350 Q,加热丝阻值为50 Q左右。
2 .差放调零3 •电桥调零4. 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电压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电压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实验报告4页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实验报告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74b28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1.png)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实验报告4页实验目的:1. 熟悉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2. 了解电桥测量原理,实现全桥测量方案设计;4. 实验中应用全桥电路,得到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电压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仪器:1.金属箔式应变片;2.电桥测量仪;3.电压源;4.万用表;5.螺旋卡尺;6.计算机。
实验原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特点是:采用金属箔片的变形特性,制成微小的电阻应变片,常用的箔片材料有:钨、铂等。
当应变片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其电阻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测量电阻变化量,了解应变片的应变量。
校准金属箔应变片:由于金属箔片家质差异及加工差异,未校准时其输出电压未知,因此需要校准,以获得稳定的输出结果。
全桥电路:全桥电路采用4个电阻绕成的“Wheatstone电桥”,使用电压源提供电能,经过测量电桥的电阻差值、电压差值等,即可计算测量量的值。
实验步骤:1. 通过螺旋卡尺测量样品上要粘贴应变片的长度和宽度;2. 将样品清洗干净,待干;3. 粘贴金属箔式应变片,注意对粘贴区域的清洁和紧密接触;4. 使用电桥测量仪进行电路连接,根据电桥测量仪的要求连接电源,连接电阻箱;5. 按照测量仪器的测量提示,进行校准,获得标准应变值;6. 施加预测荷载,观察电荷随荷载的变化。
根据荷载下应变的变化率,计算出样品中的应力值;7. 通过计算机记录所测量的电荷值和应变值,描绘出应变—电荷输出特性曲线。
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得到的应变-电荷输出特性曲线如下:2. 通过该特性曲线可以反映金属箔式应变片在各种荷载下的响应情况,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3. 实验结果证实,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的应变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金属箔式应变片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该传感器的应变-电荷输出特性曲线,证实了该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应变灵敏度、稳定性和相对快速的响应速度,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力学性能测试和监测。
金属箔式应变片及转换电路性能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及转换电路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33ad8ed4d8d15abe234e3a.png)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了解应变片的测试原理与应用领域2,掌握应变片测试方法及典型转换电路原理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掌握获得传感器静态特性性能指标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观察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结构、贴片方式以及接桥方式;2.测试应变梁变形时的应变输出;3、比较应变片不同接桥方式对电桥输出结果的影响。
三、多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 CYS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仪2,若干接插连接实验导线。
3、万用表(非必需)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一)实验原理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使用应变片进行测试时,首先要将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到测试体表面。
当测件受力发生变形,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之后,再通过测量转换电路,将电阻值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显示。
直流电桥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测转换电路。
当电桥的相对臂电阻阻值乘积相等时,电桥平衡,此时电桥输出电压为零。
若设电桥桥臂的四个电阻初始值分别为:R1=R2=R3=R4=R,当测试体表面产生变形,则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 /R1、△R2/R2, △R3/R3和△R4/R4。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可组成半桥单臂电桥,在电阻变化量△R较小的情况下,电桥输出电压为U0=U△R/4*R;当使用二个应变片差动连接,组成半桥双臂电桥,则有U0=U△R/2*R;而用四个应变片组成全桥形式,则输出电压为U0=U△R/R。
由此可见,半桥单臂、半桥双臂和全桥电路的灵敏度是依次增大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说明箔式应变片组成半桥单臂、半桥双臂和全桥的原理及工作性能。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测试1、仪表及电路调零2、半桥单臂接桥方式测试○1接桥。
按半桥单臂电桥测试接线原理图,将实验模块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电桥。
桥路中R1、R2、R3和WD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为箔式应变片。
直流源为+-4V②测微头置位·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气磁钢上。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6cbeeee009581b6bd9eb35.png)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状态相同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点桥对边,不同方的应接入邻边,应变片初始阻值是R1=R2=R3=R4,当其变化值∆R1=∆R2=∆R3=∆R4时,桥路输出电压U O2=KEε∆,比半桥灵敏度又提高一倍,非线性误差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表、±15V电源数、±5V电源、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1、接入模板电源±15V,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2)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Vo1输出端与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后关闭主控台电源。
2、根据图3-1接入传感器,将R1、R2、R3、R4应变片接成全桥,注意受力状态不要接错。
接入桥路电源+5V,先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保持增益不变;逐一加上砝码,将实验结果填入表3-1;进行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计算。
图3-1 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图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1、记录数显表数值如下:表3-1:全桥测量时,输出电压与负载重量的关系:2、由所得数据绘出半桥电桥的传感器特性曲线如下图3-2 全桥传感器特性曲线由图可知,全桥的传感器特性曲线的线性特性良好,电桥输出灵敏度很高。
3、(1)计算系统灵敏度:ΔV=(58.2-28.0)+(88.4-58.2)+∙∙+(309-277)/9=(309-58.2)/9=31.22mV∙ΔW=20gS=ΔV/ΔW=1.56mV/g(2)计算非线性误差:Δm =(28.0+58.2+88.4+119.6+150.7+182.8+214.2+246+277+309)/10=167.39mVy FS=309mVδf =Δm / yFS×100%=54.2%六、思考题∆R21、全桥测量中,当两组对边(R1、R3)电阻值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答:可以组成全桥电路。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2ab4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2.png)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报告引言: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应变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测试,了解其应变灵敏度、线性范围、温度影响等特性,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选取了不同材料的金属箔式应变片,包括铜、铝和钢等常见金属材料,并分别制备了不同厚度的应变片。
2. 实验仪器:使用电子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实验,并配备应变片固定装置和应变片读数装置。
3. 实验方法:a) 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金属箔式应变片固定在试样上,并连接至电子拉伸试验机。
b) 在一定拉伸速率下,进行拉伸实验,并记录应变片的电阻变化。
c) 根据拉伸实验得到的电阻变化数据,计算得到应变值,并与拉伸试验机的应变计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应变灵敏度:通过实验发现,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金属箔式应变片对应变的灵敏度存在差异。
以铜材料为例,当厚度相同时,应变灵敏度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拉伸速率相同时,厚度较薄的应变片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这说明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灵敏度与材料的导电性、厚度以及加载速率等因素有关。
2. 线性范围:实验结果显示,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范围与其材料和厚度密切相关。
以钢材料为例,当厚度较小时,其线性范围较宽,能够准确测量较小的应变值。
然而,当厚度较大时,线性范围会受到限制,无法测量较大的应变值。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金属箔式应变片材料和厚度。
3. 温度影响:温度是影响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应变值的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需对金属箔式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论通过对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性能测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灵敏度与材料的导电性、厚度以及加载速率等因素有关。
金属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金属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的实验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dab964eefdc8d377ee3254.png)
金属箔式应变片三种桥路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片式应片及应变电桥的原理和性能;2、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及相互间的关系;3、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
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进一步将电阻的改变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输出。
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
1、应变片的电阻应变效应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以圆柱形导体为例:设其长为L 、半径为r 、材料的电阻率为ρ时,根据电阻的定义式得2r L A L R ⋅==πρρ(3-1)当导体因某种原因产生应变时,其长度L 、截面积A 和电阻率ρ的变化为dL 、dA 、dρ相应的电阻变化为dR 。
对式(3—1)全微分得电阻变化率dR /R 为:ρρd r dr L dL R dR +-=2(3-2)式中:dL /L 为导体的轴向应变量εL ;dr /r 为导体的横向应变量εr由材料力学得:εL =-μεr (3-3)式中:μ为材料的泊松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泊松比为0.3~0.5左右;负号表示两者的变化方向相反。
将式(3—3)代入式(3—2)得:()ρρεμd R dR ++=21(3-4)式(3—4)说明电阻应变效应主要取决于它的几何应变(几何效应)和本身特有的导电性能(压阻效应)。
2、应变灵敏度它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 :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l R dR εμ21+≈(3-5)其灵敏度系数为:()με21+==RdR K l 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
应变片实验报告
![应变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0ff4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 掌握应变片在电桥电路中的应用。
3. 学习如何通过电桥电路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变化。
4. 分析应变片的线性度、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应变片是一种将力学量(如应力、应变等)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应变片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即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实验采用金属箔式应变片,通过电桥电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
三、实验器材1. 金属箔式应变片2. 电桥电路3. 测量电路4. 稳压电源5. 数字多用表6. 负载(砝码)7. 支架四、实验步骤1. 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支架上,确保其受力均匀。
2. 搭建电桥电路,将应变片接入电桥电路中。
3. 调整电桥电路,使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4. 在应变片上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观察电桥电路输出电压的变化。
5. 记录不同力值下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
6. 分析应变片的线性度、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度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绘制应变片电阻值与应变值的关系曲线,观察曲线的线性度。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度较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灵敏度分析计算应变片在不同应变值下的电阻变化率,即灵敏度。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灵敏度较高,能够有效地将力学量转换为电阻变化。
3. 温度影响分析观察应变片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变化,分析温度对应变片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对温度的敏感性较高,需要考虑温度补偿。
六、实验结论1.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将力学量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2. 电桥电路能够有效地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适用于实际应用。
3. 需要考虑温度对应变片性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
七、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类型应变片的性能特点,比较其优缺点。
2. 探讨应变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应变片的测试原理与应用领域
2,掌握应变片测试方法及典型转换电路原理
3、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掌握获得传感器静态特性性能指标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观察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结构、贴片方式以及接桥方式;
2.测试应变梁变形时的应变输出;
3、比较应变片不同接桥方式对电桥输出结果的影响。
三、多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 CYS型传感器系统综合实验仪
2,若干接插连接实验导线。
3、万用表(非必需)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一)实验原理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使用应变片进行测试时,首先要将应变片牢固地粘贴到测试体表面。
当测件受力发生变形,应变片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之后,再通过测量转换电路,将电阻值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显示。
直流电桥是最常用的一种电测转换电路。
当电桥的相对臂电阻阻值乘积相等时,电桥平衡,此时电桥输出电压为零。
若设电桥桥臂的四个电阻初始值分别为:R1=R2=R3=R4=R,当测试体表面产生变形,则其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 /R1、△R2/R2, △R3/R3和△R4/R4。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可组成半桥单臂电桥,在电阻变化量△R较小的情况下,电桥输出电压为U0=U△R/4*R;当使用二个应变片差动连接,组成半桥双臂电桥,则有U0=U△R/2*R;而用四个应变片组成全桥形式,则输出电压为U0=U△R/R。
由此可见,半桥单臂、半桥双臂和全桥电路的灵敏度是依次增大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说明箔式应变片组成半桥单臂、半桥双臂和全桥的原理及工作性能。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测试
1、仪表及电路调零
2、半桥单臂接桥方式测试
○1接桥。
按半桥单臂电桥测试接线原理图,将实验模块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电桥。
桥路中R1、R2、R3和WD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为箔式应变片。
直流源为+-4V
②测微头置位·测微头装于悬臂梁前端的永气磁钢上。
初始时,测微头一般位于悬臂梁上方,不与梁接触。
测微头置位,即是调节测微头旋转,通过顶杆使应变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此时可认为悬臂梁上的应交片不受力其电阻为应变片初始值。
③直流电桥平衡调整
确定按图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并预热数分钟。
调整直流电桥W电位器,使测试系统电压输出为零。
此时可认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
④加载侧试
a、旋动铡徽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或向下的移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
为零。
测微头每转一圈,对应垂直移动0.5mm,相应记录差动放大器的一个
输出电压值。
向上或向下各移动5mm,记录十组数据。
b、以与○1相反的旋转方向(反向加载),用同样的方法测试,记录数据。
3、半桥双臂接桥方式测试
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换成为与应变片R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应变片,形成半桥双臂电桥,调好零点,用同样方法,测出数据。
4、全桥接桥方式测试
保持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R2两个电阻换成另两片应变片,接成一个直流全桥电路,调好零点,测出数据。
五、实验数据
半桥单臂灵敏度S1=△V1/△X=(4+3+3+4+4+4+3+3+4)/9*0.5=7.11(mv/mm)
半桥单臂灵敏度S2=△V2/△X= (4+2+4+4+4+4+4+4+4)/ 9*0.5=7.56(mv/mm)
半桥双臂灵敏度S3=△V3/△X= (5+9+8+7+9+7+9+12+4)/9*0.5=15.56(mv/mm)
半桥双臂灵敏度S3=△V3/△X= (8+11+8+7+11+9+7+10+9) /9*0.5=17.78(mv/mm)
六、思考题
1、若要计算系统的回程误差,测试数据该如何处理?
答:计算系统的回程误差,应把第二次实验数据的电压值取负值
2、图1中,若R和R1~R3均为应变片,接桥时未能接成差动形式,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
答:不能正常工作,因为不接成差动形式,电桥桥臂电阻差值不能通过电压输出
3、实验中,在电桥的三种状态下测试,为什么要求保持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不变?
答:只有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三种状态下测的数据才有对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