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应急预案

化疗药物发生外渗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渗漏至周围组织,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置能力。

3. 规范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

三、应急预案1. 发现化疗药物外渗(1)护士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注。

(2)护士应立即向医生和护士长报告,并做好患者病情记录。

2. 评估外渗情况(1)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外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途径等信息。

(2)护士评估外渗范围、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外科清创、植皮等处理。

3. 处理措施(1)停止输注化疗药物,拔除穿刺针。

(2)立即使用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外敷,减轻局部组织水肿。

(3)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4)必要时,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减轻疼痛。

(5)根据外渗药物的毒性,给予相应的解毒、抗过敏等治疗。

(6)若出现皮肤破溃、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外科清创、植皮等处理。

4. 观察与记录(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局部皮肤、疼痛程度、体温、心率等。

(2)详细记录外渗药物、处理措施、患者病情变化等信息。

5. 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

(2)告知患者外渗原因、处理措施及预后,增强患者信心。

四、应急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外渗、评估外渗情况、处理措施、观察与记录、心理护理等。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预案总结本预案旨在规范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各级医护人员应认真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

一、引言药物外渗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误注入皮下组织而非血管内,导致局部组织受损的一种不良反应。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药物外渗,降低患者痛苦和并发症发生率。

2. 规范药物外渗处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3. 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的认知,增强预防意识。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主任护士: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护士长: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指导护理人员操作。

3. 护理人员:负责药物外渗的发现、报告、处理等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药物外渗发现(1)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2)护士向患者说明情况,安慰患者,同时报告护士长。

2. 报告与评估(1)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评估小组进行评估。

(2)评估小组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外渗部位、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疼痛性质和程度等。

3. 处理措施(1)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①局部湿热敷: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

②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0.5%的654-2局部湿敷;酚妥拉明10mg生理盐水10ml-15ml局部环封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血缺氧。

③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0.2%利多卡因10-15ml透明质酸酶2000u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

④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局部湿热敷;维生素C或利多卡因10ml-15ml地塞米松5mg-10mg局部环封。

⑤高渗性药物外渗:局部冷敷,防止组织进一步损伤。

(2)观察与记录①持续性观察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②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外渗药物种类、处理措施、观察结果等。

4. 心理疏导护士应安慰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
应急预案及流程
标题: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引言概述:
医院是一个人们生病就医的重要场所,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有时会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情况,这种情况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医院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对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以确保患者安全。

一、发现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迹象
1.1 观察患者的静脉输液部位
1.2 注意患者的不适症状
1.3 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异常或疼痛
二、立即停止静脉输液
2.1 通知护士或医生停止输液
2.2 将输液管处置妥当
2.3 告知患者停止输液的原因及后续处理
三、处理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部位
3.1 用干净的消毒纱布覆盖外渗部位
3.2 避免用手触摸外渗液
3.3 将外渗部位固定好,避免继续扩散
四、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1 报告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情况
4.2 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和输液记录
4.3 配合医生进行后续处理和治疗
五、记录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情况
5.1 记录患者的症状和处理过程
5.2 记录医生的处理意见和治疗方案
5.3 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
医院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对患者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医护人员应熟悉这一流程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因静脉药物外渗而造成的不良影响。

高危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程序

高危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程序

高危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及程序
高渗性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应立即停止高渗性药物的输注,护士应及时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方法,及时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药物外渗轻度者,给予喜疗妥外用或1mg/ml的酚妥拉明溶液局部湿敷,并报告主治医师及护士长。

2、药物外渗严重,局部皮肤出现紫黑是应立即给予局部封闭。

护士长或值班医师指导护士即用酚妥拉明给患者做皮下封闭或用水胶体敷料外用。

抬高患肢,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

3、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师及时给与清创、换药处理。

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并做好记录。

4、护理人员应准确评估外渗药物的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5、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或周围及远心端再行注射。

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6、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概述
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其容器中逸出或漏出,进入外部环境的情况。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药物的浪费、污染和患者用药失效等问题,因此,建立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药物外渗事件。

二、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目标
(1)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降低风险;
(2)快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药物外渗事件;
(3)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浪费和污染;
(4)规范化地记录和报告事件,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

2. 应急预案内容
(1)明确责任:确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职责,包括药剂科、护理部、质控部门等;
(2)事件报告:建立药物外渗事件的报告机制,要求相关责任人员及时上报事件;
(3)现场处置:制定统一的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的观察、有关检查与救治的方案等;
(4)药品回收:建立药物回收的程序,确保被外渗药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5)安全通报:对药物外渗事件进行内部通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三、应急程序
1. 药物外渗的初步判断
(1)检查药物包装:观察药物包装是否破损、漏液等现象;
(2)检查药物标签及有效期:核对药物标签是否清晰可辨,有效期是否过期;。

应急预案药物外渗

应急预案药物外渗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药物外渗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药物外渗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因输液、注射等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外渗事件。

三、事件分类1. 轻度外渗: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红肿、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

2. 中度外渗:局部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疼痛,活动受限。

3. 重度外渗: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坏死、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四、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药物注入,拔除针头。

(2)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外渗药物种类、名称、性质。

2. 初步处理(1)轻度外渗: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进行局部冲洗,保持清洁。

(2)中度外渗:局部用冰袋冷敷,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

(3)重度外渗:按以下程序处理:a. 局部清洗: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进行局部清洗,清除坏死组织。

b. 抗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c. 湿敷: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球蘸取0.5%碘伏溶液,湿敷于外渗部位,每天3-4次。

d. 营养支持:根据医嘱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3. 密切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如红肿、疼痛、水疱、坏死等。

(2)观察患者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等。

(3)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记录与报告(1)详细记录患者外渗情况、处理措施及效果。

(2)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药物外渗事件。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药物外渗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输液、注射等治疗过程安全。

3. 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4. 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避免发生药物外渗。

5.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药物外渗。

六、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药物外渗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各级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医疗机构内药物外渗事件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得防范及应急预案一、药液渗漏得防护1正确选择血管:应用高危药物时,穿刺部位得血管不宜重复使用,也不宜在同一部位长期持续,滴入超过24小时,即使滴入顺利局部无外渗,也应该更换输液部位,应选择血管走向较直、较大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得部位穿刺。

2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长期输液、化疗得病人,鼓励留置PICC或CVC,减少对病人浅表静脉得破坏3加强巡视:对于婴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得病人,由于痛觉不敏感,护士应加强输液中得巡视,对于输入高危药物时重要得就是巡视到位,每102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输液速度,输液部位有无肿胀、外渗,并耐心询问、倾听患者得主诉。

4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用药相关知识:让护士了解药理知识与输液安全知识,发现外渗及时对症处理,减少损坏。

5提高护士责任心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得用药安全一定要有责任心,对高危药物得危害与严重性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得皮肤,怀疑外渗得通道要重新建立,不能姑息或报侥幸心理。

6拔针得方法:先揭去胶布,轻按穿刺点上方,拔出针头瞬间立即按压,使针头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退出血管腔,可以减轻甚至去除了针刃对血管造成得机械性损伤。

二、输液外渗后得护理1进行生理盐水稀释:高危药物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该药物,在原针头处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强力抽吸,将针头、输液管、外渗到皮下液体尽可能抽出,在沿静脉通路注入生理盐水510毫升后拔出针头,因生理盐水可稀释渗漏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以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减轻损伤。

2 封闭:(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其方法用1%普鲁卡因510毫升在药物外渗周围注射药物形成皮丘,然后用棉签轻按皮丘以利扩散与吸收。

此方法只限于普鲁卡因皮内试验阴性者使用。

(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疼痛剧烈者可用生理盐水5毫升加0、5%利多卡因5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皮下环形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药物外渗/渗出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用药过程中时应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渗出时应立即停止,尽可能回抽皮下药液。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按照渗出的级别和严重性制定治疗方案,遵医嘱执行。

4、对于少量非刺激性药液渗出,应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评估,渗出部位可采用湿热敷,不必用药。

渗出量较多,症状严重者应遵医嘱局部用药或50%硫酸镁湿热敷、喜辽妥外用、局部冰敷制动。

5、发疱剂及刺激性药物外渗后,该肢体的远端不能再留置导管。

6、持续性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7、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二、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渗出一立即停止药物输注一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一执行治疗方案一持续观察一做好记录一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编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2009版。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液体输入。

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3、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是否为强碱性药物、高渗液体、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阳离子药物(钙剂)、化疗药物等。

4、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胀痛、刺痛、烧灼痛)。

5、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行)。

(1)、局部湿热敷,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

(2)、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0.5%的654-2局部湿敷;酚妥拉明10mg+生理盐水10ml-15ml局部环封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血缺氧。

(3)、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0.2%利多卡因10-15ml+透明质酸酶2000u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

(4)、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局部湿热敷;维生素C或利多卡因10ml-15ml+地塞米松5mg-10mg局部环封。

(5)、高渗性药物(如脂肪乳剂、甘露醇、50%葡萄糖等)外渗:湿热敷或利多卡因10ml-15ml+地塞米松5mg-10mg局部环封;50%硫酸镁溶液+地塞米松5-10mg局部湿敷至少24h。

6、轻度外渗(面积≤5cm2):局部环封1-2次(两次间隔6-8h);重度外渗(面积≥5cm2,甚至超过关节)第一天局部环封2-3次,第二天1-2次,当前酌情处置惩罚。

7、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8、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如果局部组织发生溃疡、坏死,应给予外科清创、换药等处理。

9、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

(二)、处置惩罚程序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输注→敷陈医生、护士长→相识药物种类、性质→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液量→局部皮下封闭→湿热敷→举高患肢→记录处置惩罚过程→窥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破溃、感染时应换药处置惩罚→加强心理疏导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置惩罚程序(一)、应急预案1、输液治疗时应加强巡视,如发生输液反应(寒战、高热等)应立即停止该药物输入,保留静脉通路,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引言药物外渗是指药物从容器中渗漏出来,导致药物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药物外渗可能由于容器的破损、设计不当、贮存条件不恰当等因素引起。

为了降低药物外渗对患者用药和医疗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程序至关重要。

一、应急预案1.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响应团队,以便能够快速响应药物外渗事件。

应急响应团队由医院药剂师、临床药师、质量控制专家等组成。

他们应该接受过相关培训,了解药物外渗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

2. 规定应急预案流程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流程是解决药物外渗事件的关键。

首先,团队成员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实施紧急措施。

这一过程包括阻止药物外渗进一步扩散,收集药物外渗的信息,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环境的卫生。

3. 与相关部门合作药物外渗事件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应急响应团队应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应对事件。

这些部门包括医院管理部门、药监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

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关系,以便快速解决问题。

4. 不断改进预案应急预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改进。

药物外渗事件的处理经验和教训应该及时总结和反馈给团队成员,以便在下次事件中更好地应对。

二、具体操作程序1. 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一旦接到药物外渗的报告,应急响应团队的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他们应该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装备,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2. 阻止药物外渗进一步扩散在赶到现场后,团队成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药物外渗进一步扩散。

这包括关闭泄漏药物的容器,搬离受污染的物品,或者用吸收剂或防护屏障将药物外渗固定在一定范围内。

3. 收集药物外渗的信息团队成员应该收集药物外渗的详细信息,包括药物名称、规格、数量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后续的处理和分析。

同时,应该对外渗药物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处理和处置。

4.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环境的卫生在处理药物外渗事件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环境的卫生。

静脉输注药物外渗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注药物外渗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注药物外渗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 停止:立即停止药物注入。 2、 回抽:不立即拔针,尽量回抽渗入皮下的药液。 3、 评估: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 性质(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并汇报护士长、床位医生。 4、 涂抹:可用 50%硫酸镁湿热敷(化疗药物除外)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疗妥)软膏等 直接涂在患处并用棉签以旋转方式向周围涂抹,范围大于肿胀部位,每 2 小时涂一次。 5、 抬高:药液外渗 48 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6、 外渗部位刺注射。 7、 必要时请外科医师会诊。 8、 加强交接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处理流程】 发现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药物输注 保留针头,回抽渗入皮下药液 评估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 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 疼痛的性质 涂抹:可用 50%硫酸镁(化疗药 物除外)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喜 疗妥)软膏等直接涂在患处并用 棉签以旋转方式向周围涂抹,范 围大于肿胀部位,每 2 小时涂一 次。 抬高:药液外渗 48 小时内,应抬 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 液的吸收
汇报床位医师 护士长
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必要时请 外科医师会诊
加强交流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和程序

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和程序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生命体征逐渐平 稳。
05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控制
加强培训
针对药物外渗相关 知识和技能进行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 的专业水平。
对新员工要进行全 面系统的培训,确 保掌握相关知识和 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药物 外渗的危害、常见 原因、预防措施、 应急处理方法等。
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流程
建立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和程序 ,明确责任和流程。
避免在静脉窦、静脉瓣等特殊部位进行穿刺。
合理使用药物
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根据 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
对于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应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血管。
使用药物前,检查药物的质量 和有效期,避免使用不合格或 过期药物。
03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输液
输液器针头立即拔出,避免外渗药物继续进入组织。 避免在原部位重新穿刺。
注射时,使用无菌 棉球或棉签,避免 使用非无菌物品。
提高穿刺技术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确保一 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提高穿刺速度和准确性,减少 血管损伤。
熟悉血管位置和分布,选择合 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
注射前,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 对于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可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改善血管条件。
面罩吸氧
发现药物外渗引起患者呼吸困难时,立即停 止输液。
给予患者面罩吸氧,以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紧急气管插管
密切观察
在必要时行紧急气管插管,以保持患者呼吸 道通畅。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呼吸平稳、血压 稳定。
休克的抢救
立即平卧
患者发生休克时,立即取平卧位。
心肺复苏
在必要时行心肺复苏,以维持患者循环功 能。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目的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的问题,降低局部组织损伤,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医院所有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1. 发现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观察患者症状,询问患者感受。

(3)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2. 报告和沟通(1)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情况,取得其配合。

(3)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3. 处理措施(1)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2)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3)对化疗药物、高渗性药物、强酸性或强碱性药物等特殊药物外渗,按照专用处理流程进行。

(4)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4. 记录和归档(1)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2)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四、处理流程1.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 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物种类及浓度等信息。

3. 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如需其他科室协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4. 根据药物外渗的种类、性质、刺激强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5. 给予局部湿热敷、冰敷、局部封闭等处理。

6. 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7. 详细记录药物外渗经过、处理措施及效果。

8. 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查阅。

五、注意事项1.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情况,预防药物外渗的发生。

2. 提高护士穿刺技术,减少药物外渗的风险。

3.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观察和护理能力。

4. 定期培训护士,提高其对药物外渗的处理能力。

5.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处理流程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患者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及时、有效地处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局部组织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和患者教育,可以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化疗药外渗的应急预案

化疗药外渗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事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处理。

三、组织机构1.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处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应急处理。

2.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处理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四、应急预案1. 发现化疗药物外渗(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保留针头,并通知医生和护士长。

(2)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安抚患者情绪。

(3)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报告。

2. 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理。

(1)核实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输注方法、穿刺部位、外渗面积等。

(2)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

(3)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

3. 应急救治措施(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注,保留针头,并接注射器抽出渗出液。

(2)局部封闭:使用普鲁卡因或地塞米松进行局部注射,以减轻药物外渗对血管、肌肉造成的坏死性损伤。

(3)局部冰敷:使用冰袋或冰敷贴对局部进行冷敷,减轻药物外渗对局部软组织或血管的损伤。

(4)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减轻药物外渗对局部组织的压力。

(5)给予止痛药: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缓解疼痛。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程度等。

4. 后续处理(1)记录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药物名称、剂量、处理措施等。

(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能力。

五、预防措施1. 严格掌握化疗药物的输注技术,确保输注准确、安全。

2.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3. 在化疗药物输注前,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患者配合。

医院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注入,保留针头连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向皮下注入解毒剂,不同药液选用相应的解毒剂,如阿霉素及柔红霉素选用碳酸氢钠和地塞米松等。

2.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立即行局部封闭。

一般化疗药物用2%的利多卡因4m1+生理盐水6m1+地塞米松5mg环形封闭,封闭的范围应大于化疗药液外渗的范围。

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瑞宾、多柔比星等)外渗建议局部封闭每8h1次,持续3天,一般药物局部封闭1次。

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疼的作用。

4.外渗局部24h内可用冰袋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5.抬高患肢,避免局部受压。

外渗局部肿胀严重的可选用50%硫酸镁、中药、喜疗妥、蜂胶等湿敷或外涂,交替使用。

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

6.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7.加强交班,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弹性及疼痛的程度等的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9.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并上报。

药液外渗的应急预案

药液外渗的应急预案

药液外渗的应急预案药液外渗是指药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泄漏、溢出或外渗的情况。

药液外渗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和环境污染,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药液外渗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和原则目的:避免和减少药液外渗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原则:1.安全第一: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2.及时有效:迅速识别药液外渗、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3.科学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组织与领导(1)明确责任:明确职责,明确药液外渗应急小组成员,明确领导责任;(2)建立应急小组:组建药液外渗应急小组,明确组织结构、人员分工和职责;(3)制定预案:应急小组负责制定药液外渗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4)培训与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药液外渗应急培训,提高应急意识和技能。

2.设备与物资准备(1)设备准备:确保应急抢救设备的完好性,如吸收剂、防护用品、护目镜等;(2)物资准备:储备一定数量的吸收剂、止血剂、洗眼液等急救药品。

3.应急处置程序(1)发现药液外渗: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药液外渗,立即暂停操作,并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2)报警与通知:应急小组成员要立即报警,通知相关部门,确保危险区域迅速被封锁;(3)紧急处理: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及涉及范围,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如使用吸收剂吸附溢出的液体、清理外溢的药液等;(4)危害评估:根据药液外渗的情况,评估可能对患者和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5)伤者抢救: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和治疗,包括清洗伤口、使用急救药品等;(6)事故调查与记录:对药液外渗事故进行调查,详细记录药液外渗的情况、处理过程和结果。

4.事后处理与评估(1)事后处理: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清理危险区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2)事后评估:对药液外渗事故的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

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及处理

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1.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的注入。

2.及时由针眼处挤压外渗药物,尽量将外渗在组织间隙的药液通过针眼挤出。

3.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1)强碱性:碳酸氢钠注射液;2)高渗液体:脂肪乳、15%氯化钾注射液、浓氯化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果糖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等;3)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间腔胺、多巴胺、阿斯克丁、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4)阳离子钙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5)化疗药物等4.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在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烧灼感和程度。

5.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行。

(1)一般药物(机化液)局部用浸泡硫酸镁注射液纱布湿敷;(2)血管收缩药外滲使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5ml沿外渗面积以外1-2cm处环行封闭(环形皮内注射)后用桐叶烧伤油纱布外敷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缺血缺氧;硝酸甘油、硝普钠外渗无需封闭治疗;(3)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使用50%的硫酸镁湿敷(硫酸镁只能用于因血管通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或利多卡因2ml+透明质酸局部环形封闭以促进药物的扩散、稀释和吸收;(4)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使用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10mg局部湿敷或局部环形封闭;(5)高渗性药物如脂肪乳剂、甘露醇、 50%葡萄糖等外渗使用利多卡因2ml+0.9%生理盐水2ml+地塞米松5mg-10mg沿外渗面积以外1-2cm处局部环形封闭后用桐叶烧伤油纱布外敷;(6)化疗药物外渗使用利多卡因0.1g+地塞米松5mg沿外渗面积以外1-2cm处局部环形封闭,封闭后冷敷24-48h;6.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褪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出现外渗的防范及应急预案一、药液渗漏的防护1正确选择血管:应用高危药物时,穿刺部位的血管不宜重复使用,也不宜在同一部位长期持续,滴入超过24小时,即使滴入顺利局部无外渗,也应该更换输液部位,应选择血管走向较直、较大容易固定且便于观察的部位穿刺。

2使用静脉留置针,对于长期输液、化疗的病人,鼓励留置PICC或CVC,减少对病人浅表静脉的破坏3加强巡视:对于婴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由于痛觉不敏感,护士应加强输液中的巡视,对于输入高危药物时重要的是巡视到位,每10-2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输液速度,输液部位有无肿胀、外渗,并耐心询问、倾听患者的主诉。

4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用药相关知识:让护士了解药理知识和输液安全知识,发现外渗及时对症处理,减少损坏。

5提高护士责任心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的用药安全一定要有责任心,对高危药物的危害和严重性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怀疑外渗的通道要重新建立,不能姑息或报侥幸心理。

6拔针的方法:先揭去胶布,轻按穿刺点上方,拔出针头瞬间立即按压,使针头在没有压力情况下退出血管腔,可以减轻甚至去除了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二、输液外渗后的护理1进行生理盐水稀释:高危药物外渗后应立即停止该药物,在原针头处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强力抽吸,将针头、输液管、外渗到皮下液体尽可能抽出,在沿静脉通路注入生理盐水5-10毫升后拔出针头,因生理盐水可稀释渗漏处局部组织药物浓度,以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刺激,减轻损伤。

2 封闭:(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其方法用1%普鲁卡因5-10毫升在药物外渗周围注射药物形成皮丘,然后用棉签轻按皮丘以利扩散和吸收。

此方法只限于普鲁卡因皮内试验阴性者使用。

(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闭:疼痛剧烈者可用生理盐水5毫升加0.5%利多卡因5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皮下环形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少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3局部冷敷或外敷肤轻松软膏:外渗24小时之内用冰袋间断冷敷,每敷30分钟,休息10分钟,冷敷可抑制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减轻疼痛,切忌热敷(血管活性药物外渗除外)。

肤轻松软膏含有激素类药物,对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

甘露醇外渗科用烫伤膏外敷。

4抬高患肢24—48小时,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减少局部组织肿胀,同时禁止患肢静脉注射。

5理疗:急性期过后可作进一步理疗,如频谱仪照射,因理疗科促进炎症、水肿尽快吸收,使神经损伤组织早日康复。

6抗感染治疗:如外渗严重时刻造成局部组织破溃、坏死,伤口感染,应积极做好伤口清创处理,定时换药,同时给予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外渗处理的一般程序寻求富有观察和处理外渗经验的人员的帮助。

|停止输液、分离输液管,但不拔除原有静脉输液针/留置管。

(保留留置管的重要性:有助于局部释放解毒剂,避免组织附加的损伤;有利解毒剂更直接接触局部外渗药物,最大发挥解毒作用。

)|用笔标记外渗面积。

以后做对比。

|尽量从静脉留置针中抽吸残余药液和血液。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来稀释外渗药液或注射2ML1500单位u透明质酸酶。

从原留置针中注入解毒剂。

|拔除静脉留置针。

处理注射器及容器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容器中。

|通知医生。

|如可能抬高局部。

减轻水肿,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外渗(infl.)药液吸收。

|避免局部受压。

即使轻微的压力也会使发泡剂引起的外渗面积扩大。

|根据药物选择热敷或冷敷。

|观察记录。

(住院病人至少48小时,门诊病人至少3天。

)所有与渗出有关的情况都应该被记录在病人的病历中。

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1、认真执行静脉穿刺留置适应症。

有以上情况的病人,应通知静脉输液小组长,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实施PICC:2、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

另外开放静脉通道继续用药。

3、报告护士长,必要时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家会诊。

4、根据外渗药液不同给予拮抗剂进行局部封5、药液外渗24小时内用50%硫酸镁冷湿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6、药液外渗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

7、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避免局部受压,做好护理纪录。

8、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各种处理方式的做法冷敷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西他赛等药物外渗。

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以使药物外渗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物摄取,以达到减轻渗漏范围的目的。

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30 min。

热敷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长春瑞滨,草酸铂等药物外渗后。

局部温热敷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分散和摄取,减轻药物外渗所致皮肤伤害。

冷敷,须在6h内进行,24h后热敷,但对长春新碱和血管收缩药物则应早期采取保温、热敷,患侧肢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有利于局部肿胀的吸收。

理疗远红外线275W 15-30分钟/次,2次/天超短波30 分钟/次1次/天,ⅡⅢ期伤口换药后进行药物湿敷1. 50%硫酸镁湿敷50%硫酸镁湿敷(阳离子溶液外渗的药物如10%氯化钾、5%碳酸氢钠、10%葡萄糖酸钙,)方法:将50%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上盖一层塑料薄膜,每4~6小时更换1次,持续湿敷。

50%GS+25%硫酸镁+VitB122 如意金黄散+麻油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冰敷法具体做法是:取如意金黄散适量用凉茶水(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和后均匀涂抹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用一层塑料薄膜封闭在纱布上,以便持续发挥作用。

l日数次,直至全愈为止。

3 仙人掌肉捣碎+冰片仙人掌外敷治疗(适用于高渗性药物)方法:取新鲜仙人掌每次约100克,去刺,洗净捣烂,用干净纱布外包覆盖于患处,每天1~2次。

4 酚妥拉明局部湿敷(适用于血管收缩性药物)方法:取酚妥拉明1ml(10mg)加生理盐水50ml,取4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每次局部湿敷30m in,每天早、中、晚各1次,持续湿敷。

湿敷时间均为3~7d。

5 马铃薯外敷法适用于各种药液渗出的外敷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h更换1次。

6. 绿茶7 六神丸+蜂蜜甘露醇药液渗漏的护理甘露醇一旦发生渗漏后,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 热敷促进外渗于组织的药液消散吸收。

20%甘露醇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可采用654-2湿敷,配合酚妥拉明局封效果好,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敷。

.2 封闭疗法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

常用0.25%普鲁卡因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3 中西药制剂依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方法制成的中药制剂,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疗效好。

如: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1]。

4 照射疗法可用红外线照射10min左右,使局部组织干燥;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654-210mg的纱布敷于外渗处,在用紫外线照射20min左右2~3次/d,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微循环的效果。

脂肪乳外漏1 . 脂肪乳外漏,形成脂肪小滴,在输注部位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或组织阻塞,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引起皮肤红肿、胀痛、出血、渗出、水肿、坏死及纤维性变等2 . 局部用酒精擦敷皮肤部位,扩张血管,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

透明质酸酶为能水解透明质酸的酶,可促使皮下输液或局部积贮的渗出液或血液加快扩散而利于吸收,常稀释后以细针头在渗出处分5处注射。

为避免局部组织坏死,可将透明质酸150~300μm加入0.25%的普鲁卡因注射液10~15ml中,做局部封闭以促进弥散、吸收。

3. 5%酒精棉球消毒外渗处皮肤,再将季德胜蛇药碾成粉加硫酸镁注射液调匀成糊状存于有盖小瓶内,然后用棉签将药涂于外渗处皮肤上,面积要超过外渗边缘2~3cm,厚1~2mm,再用清洁纱布包上,胶布固定,盖上瓶盖。

每隔4h换药1次。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1 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

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多巴胺外渗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坏死2 外渗后立即用含酚妥拉明5mg的生理盐水10~15ml充分浸润注射.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能阻断α受体的兴奋作用,扩张血管,使周围血管痉挛解除,改善微循环。

由于酚妥拉明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而浸润注射本身对肌肉组织就是一种机械损伤。

3 外渗早期可采用酚妥拉明稀释液(生理盐水50ml加酚妥拉明40mg)湿敷或25%硫酸镁湿敷,以减轻局部组织化学反应,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由于水肿组织抗病能力减弱,易受细菌侵袭,甚至发生局部感染,且水肿组织的再生能力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不易愈合。

因此液体外渗后的及时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4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钙剂外渗的预防与处理(1)抬高患肢,促使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程度。

(2)用0.25%~0.5%普鲁卡因封闭疗法,以缓解肿胀部位的发炎损伤症状,并纠正其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这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最关键的一步。

(3)局部湿敷香丹(复方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组成,为中医活血化瘀要药,能减轻局部淤血,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有强心、耐缺氧、镇静、抗炎、抑菌等作用。

因此,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是防止葡萄糖酸钙外渗部位坏死的重要环节。

(4)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管扩张。

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5)TDP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炎去肿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