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
一、背景介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日益受到重视。
医院感染管理是
对医院内感染病例的监测、预防和控制的系统性管理活动,旨在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是保障医院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帮
助医务人员提高对感染管理制度的了解和执行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减少医院感染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三、培训内容
1.感染管理制度的概念和重要性
2.医院感染的种类和传播途径
3.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要求
4.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5.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评估
四、培训方式
1.理论讲解: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3.案例分享:借助真实案例分享,促使医务人员更加深入地理解感染管
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五、培训效果
经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医务人员将掌握感染管理制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
技能,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为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六、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
专业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医疗事故,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应该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持续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能力,营造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医疗环境。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十三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十三篇】培训是“培训+培训”,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一定的技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文章13篇,欢迎品鉴!第1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概念(二).职业暴露(三).器械的使用流程(四)特殊感染处理(一).概念: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已属医院感染。
(二).职业暴露1.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2..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3.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1.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注射抽血静脉穿刺或拔除锐器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外科手术缝合2..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标准预防)(1)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所有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疾病、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隔离。
既要防止经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
(2)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①洗手、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手是医务人员工作中被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洗手则是阻断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②戴手套、当预料要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使用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物品前后,接触无污染物品前以及下一个患者之前,应立即脱手套。
③帽子、口罩、及防护眼镜、当存在血液和体液飞溅、泼溅和喷溅至眼、口和其他粘膜时,应戴防护性眼罩和口罩。
④预防针刺伤、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锐器盒不能装满且无针头突出、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杜绝回套针尖、如需回套应借助镊子或单手操作。
3.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首先保持镇静,立即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培训内容及要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培训内容及要求
一、培训内容
1. 感染管理的基本概念
•介绍感染管理的基本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医院感染的分类及病原体
•分类介绍医院感染的种类和常见病原体
•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 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和法规
•解读相关政策和法规,强调医院感染管理的合规性和重要性
4. 感染控制常规操作及手卫生
•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佩戴手套、使用口罩等操作规范
5. 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标准
•介绍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6. 医疗废物管理
•如何正确分类、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
二、培训要求
1. 目标受众
•包括医院所有在职医护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2. 培训形式
•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确保培训内容有效传达3. 培训频率
•定期进行感染管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知识更新和掌握4. 考核及证书
•由专业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感染管理证书,以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
5. 培训效果评估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内容丰富多样,要求医务人员深入理解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做好防控工作,确保医院工作环境清洁卫生、安全无感染风险。
感染管理培训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试题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试题(2019-6)科室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15题共30分)1. 进行各项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使用以下哪些防护用品()A.口罩、帽子、护目镜B.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C.诊疗口罩、帽子、手套D.医用外科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2.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遵循()要求?A 可同时收治不同耐药菌感染病人B 不必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C 应当使用专用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D 经患者同意可挂隔离标识3.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做的哪项是错误的?()A 及时脱去手套B 及时脱去隔离衣C 及时进行手卫生D 以上都无必要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5.对确诊或疑似的MDRO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哪种隔离措施()A 接触隔离B 空气隔离C 飞沫隔离D 消毒隔离6.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 暂居菌B 常驻菌C 病毒D 支原体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A 环境消毒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手卫生 D 隔离传染病人8.《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卫生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A ≤10cfu/cm2B ≤5cfu/cm2C ≤15cfu/cm2D ≤8cfu/cm2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外科手消毒的微生物监测标准()A ≤10cfu/cm2B ≤5cfu/cm2C ≤15cfu/cm2D ≤8cfu/cm210.《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医护人员洗手揉搓双手的时间()A.不少于5~10秒钟 B.不少于10~15秒钟C.不少于15秒钟 D.不少于20~25秒钟11.当附近无洗手设施,手没有明显污染时,用()去除手部污染A.肥皂 B.清水 C.液体皂液 D.速干手消毒剂12.《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卫生手消毒是指()A.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杀灭手部暂居菌的过程B.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C.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常居菌的过程D.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杀灭手部常居菌的过程13.医疗器械、器具基本要求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A.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进行灭菌B.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C.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消毒D.接触完整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进行消毒14.医院感染是指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患者入院()后发生的感染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15.医院感染暴发是指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A.2例B.3例C.4例D.5例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15题30分)1.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哪些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A 溃烂面B 血液和体液C 分泌物D 伤口E 正常皮肤2.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仅用清水擦拭C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

2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1.医院感染的认识、发生、发展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关消毒的记载; 19世纪中期出现的产褥热导致大批产妇死亡,医 院曾因此被称为“死亡场所”、“产妇死亡之门”; 1847年塞姆尔韦斯通过对产褥热的研究,于1861 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原学观点和预防”而成为医 院感染研究的先驱。
7.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住院病人中凡有: 气管插管 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 留置导尿 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 老年病人等 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21
01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8.医院感染的危害
延长病人住院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国内统计医院感染浪费达50-100亿人民币/年。 美国每年处理院内感染费用超过40亿美金。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甚至对 医院声誉与社会安定均造成重大影响。
医院取消二级甲等称号;院长撤职,分管副院长严重警告记大过,眼科责任人警告记过、 停止执业,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医政科长行政记大过警告处分。
23
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月28日到9月16日期间共收治
事件 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新生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经卫
+
物品
直接感染 间接感染
15
某医院传染科职工进行不同工作后手指带菌数
工作类型
检查次数
物理检查 45 护理治疗 51 接触仪器 14 接触污衣物 13 肠镜检•查 4
总菌数 (菌落数)
14290 39741
15200
21572
160
平均菌数 (菌落数)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岗前培训

美国CDC研究:喷雾方法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微生物!
为什么说当前的工作模式 不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轻过程监控
第三章 NI的预防与控制
第四章 人员培训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NI管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NI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控制NI工作中的作用。 建立NI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继续教育,提高NI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NI专业人员应当具备NI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NI管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02
01
7、《NI管理规范》的实施
政府及社会公众对NI高度关注(1)
《传染病防治法》21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NI。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NI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该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加强NI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责任。
01.
政府及社会公众对NI高度关注(2)
02.
社会和公众对医疗安全、费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03.
9、NI管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
管理方面: 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效果不佳 医院的重视程度不够 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
技术方面: 基础性工作薄弱 医务人员的全员参与不够 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力 专业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队伍欠稳定。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概述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为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医院感染的分类(1)根据感染途径分类:1) 内源性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等。
2) 外源性感染:指患者从外部环境获得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3)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3.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1)患者因素:1) 免疫功能低下: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
2) 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肝硬化等。
3) 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感染风险。
(2)医疗行为因素:1) 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2) 手术操作:如手术切口感染、器官移植等。
3)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如滥用、过量使用等。
(3)医院环境因素:1) 空气污染: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空气质量不良。
2) 水源污染:如医院供水系统、储水设备等。
3) 设备污染: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未及时清洁、消毒。
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政策、措施和操作规范。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
(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2)配备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流动水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等。
(3)定期开展手卫生监测: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试题(含答案)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医院感染管理的三级管理组织是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使用中消毒液如碘酒、酒精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次。
4、医疗废物种类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在日常医疗活动中使用后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均属损伤性废物。
5、凡是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患者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7、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两规一标”是指:《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为三项强制执行标准,从 2009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8、“两规一标”要求医疗机构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9、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区、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无菌用品存放区。
去污区应配有手工清洗池、压力水枪、压力气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清洗用品;检查包装区应配有带带光源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敷料柜。
10、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应每周一次,紧急情况下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放入第五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后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
1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是洗手。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
12、当手部有血液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手消毒效果监测标准:卫生手消毒细菌菌落数应≤ 10 cfu/cm2,外科手消毒细菌菌落数应≤5cfu/cm2。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培训

34 Your company slogan
注意事项: 1.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动 2.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什么时候需要用防护镜:
口腔科、五官科、产房接生、手术室等
35 Your company slogan
(四)、手套的使用
作用: 1.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 2.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 3.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分类: 1.清洁手套 2.无菌手套
36 Your company slogan
应用指征: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
洁手套; 2.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
一、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 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 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 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和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分泌物(不包括 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 子的原则。
产品批号、消毒和灭菌日期、产品有效期、注册证号、生产厂家/产地、 供货人签名等。
9 Your company slogan
(三)、存放要求
1.阴凉; 2.干燥; 3.通风; 4.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离天花板>50cm 5.存放柜无尘,要定期清洁; 6.无菌物品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存放,不得混放; 7.分类放置,有标识。
层流洁净手术室
空气 (cuf/m3)
物体表面 (cuf/cm2)
≤100 ≤5
院感培训_精品文档

院感培训一、感染防控知识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此外,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也是传播途径。
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感染防控的重要性:降低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感染防控的措施:建立完善的感染防控体系,加强手卫生规范,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隔离技术,加强消毒灭菌等。
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以及使用含有乙醇的手消毒剂来灭活暂住在皮肤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手卫生的时机: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前后、处理体液后等。
手卫生的步骤:湿手、取肥皂、揉搓双手、冲净肥皂、烘干双手。
手卫生的注意事项:不得戴假指甲或装饰指甲,以免影响清洁效果;勤换内衣,勤剪指甲;不用手触碰口罩、帽子、眼睛等部位。
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三、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的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和锐器伤等。
医疗废物的分类:根据危险程度和污染程度,医疗废物可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
医疗废物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和排放。
医疗废物的防护:处理医疗废物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配备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四、隔离技术隔离的定义:隔离是通过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来减少疾病传播的措施。
隔离的类型:根据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不同,隔离可分为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等。
隔离的实施:在患者确诊或可疑患有传染病时,应根据疾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培训内容

手卫生设施配置及使用方法
01
02
03
手卫生设施配置
包括水池、非手触式水龙 头、干手设备、手消毒剂 等,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洗手方法
遵循六步洗手法,用流动 水和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及腕部,时间不少于15秒。
手消毒剂使用
在无法用流动水洗手时, 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 手消毒。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灭菌程序设置及效果监测
灭菌程序设置
根据物品性质、灭菌要求和灭菌器类 型等,设置合理的灭菌程序,包括灭 菌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
效果监测
灭菌过程中应加强监测,确保灭菌效 果符合要求;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 如采用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等, 以验证灭菌效果是否达标。
器械清洗保养和包装运输要求
器械清洗保养
空气净化处理技术应用
空气过滤技术
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去 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
空气消毒技术
利用紫外线、臭氧等消毒 方法,杀灭空气中的细菌 和病毒。
层流净化技术
通过空气层流装置,保持 手术室等关键区域空气洁 净度。
物体表面清洁保养方法
日常清洁
使用符合要求的清洁剂,对物体表面进行定期擦 拭。
定期保养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基于监测数据,结合医院感染的危 险因素和发生特点,构建风险评估 模型,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量化 和分级。
风险评估模型应用
将风险评估模型应用于医院感染的 预防和控制工作中,针对不同风险 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防 控效果。
持续改进策略制定和实施效果跟踪
持续改进策略制定
培训与教育普及工作
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 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 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在医院环境中,感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感染不仅会对患者健康造成损害,还可能影响医院员工及其他患者。
因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1.严格遵守手卫生规程: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2.感染控制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应遵守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3.医疗设备消毒与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设备的消毒操作流程,并确保无菌操作的实施。
4.感染监测与报告: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
第三章: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管理概述–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2.手卫生培训–手卫生的重要性–正确的手卫生方法3.感染控制标准预防措施培训–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感染控制标准预防流程4.医疗设备消毒与无菌操作培训–医疗设备消毒的流程–无菌操作的要点5.感染监测与报告培训–感染监测工作流程–如何及时报告感染情况第四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效果评估1.培训前测试:对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前的知识测试,以了解其基础水平。
2.培训后测试: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测试,评估培训效果。
3.实际操作评估: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手卫生、装备使用以及消毒操作等进行实际操作评估。
结语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水平,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希望医院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确保医院工作的安全与有序进行。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一、医院感染管理概述1. 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接受治疗的患者,由于病原体在医疗活动过程中的侵入、繁殖和扩散,导致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
医院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2)医院感染的分类① 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② 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和自身感染③ 常见医院感染部位:呼吸道、泌尿道、手术部位、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等2. 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1)患者因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等(2)医疗活动因素:手术、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等(3)医院环境因素:空气质量、消毒隔离措施、手卫生等(4)医院管理因素:感染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培训、感染监测等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组织架构(3)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协作2.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与意义(2)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指标(3)医院感染报告程序与要求3. 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1)医务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2)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4. 消毒隔离措施(1)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2)医疗设备与器械的消毒灭菌(3)隔离原则与措施5. 侵入性操作的规范化管理(1)侵入性操作的定义与分类(2)侵入性操作的相关感染风险(3)侵入性操作规范化管理的措施6.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抗菌药物的种类与作用机制(2)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与策略(3)抗菌药物耐药的监测与防控三、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与防控措施1. 细菌感染(1)常见细菌种类与特点(2)细菌感染防控措施2. 病毒感染(1)常见病毒种类与特点(2)病毒感染防控措施3. 真菌感染(1)常见真菌种类与特点(2)真菌感染防控措施4. 寄生虫感染(1)常见寄生虫种类与特点(2)寄生虫感染防控措施四、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对1. 突发感染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 突发感染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3. 突发感染事件的信息报告与沟通4. 突发感染事件的感染防控措施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与改进1.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的目的与意义2.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方法与步骤4.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策略与措施六、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程总结1. 培训课程的重点与难点2.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3. 医务人员职业素养与责任感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使医务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确保患者安全,为医疗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大纲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培训大纲。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明确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2. 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分类、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
3. 了解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4. 提升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
5. 增强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提高职业暴露的处理能力。
三、培训内容(一)医院感染基本概念1. 医院感染的定义及分类2. 医院感染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 医院感染的特点:无明确潜伏期、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二)医院感染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1. 经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尘埃传播2. 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3. 经消化道传播:食物传播、饮水传播、肠道感染4. 经血液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5.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2)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5)规范使用抗菌药物(6)加强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三)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4.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办法》5. 《医疗机构废物管理条例》(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1. 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2. 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常见途径3. 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1)标准预防(2)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3)暴露后的处理(五)医院感染防控操作规范1.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2. 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理3. 手卫生规范4. 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5.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四、培训方式1. 讲座:邀请感染防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知识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知识1。
建立医院感染病例和报告制度,发生医院感染病例诊断和报告制度。
发生医院感染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对医院感染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2. 制定我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清洁消毒与灭菌、隔离、手卫生、医院性感染与控制措施、医院性感染暴发报告制度、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管理、医务人员职业性安全防护、医疗废弃物管理等。
3。
医疗废弃物管理有关知识1) 医疗废弃物的概念: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的废物。
2) 目的: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3)管理职责::①法人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各负责人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直接负责人;医、护、药、支、工勤人员等均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执行者、维护者。
②成立医疗废弃物管理机构③医疗机构制度制定是医疗废弃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是医疗性机构内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4)医疗废物的人类:①感染性废物:携带病院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②损失性废弃物:能够刺伤或者刺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器皿.5)医疗废物的管理:①分类②收集③运送④储存⑤处置⑥监督管理。
6)感染性废物:①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感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病人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感染的物品.②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7)损失性废弃物:①医用针头、缝合针.②各类医用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③载玻片、玻璃试管等.8)医疗废弃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与高危险废物处理的原则是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就地消毒.9)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废弃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建立、健全医院康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室.2)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通过医院感染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记录内容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记录内容一、培训目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技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二、培训内容1. 感染病原体的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以及其传播途径和特点。
•学习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2. 感染控制标准操作•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包括手洗和使用洗手液、手消毒液的正确步骤。
•学习正确佩戴和脱下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3. 感染管理流程•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感染监测、报告、调查和控制。
•学习感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以及医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4. 非特殊感染预防措施•学习普通病房、手术室等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原则,保证环境无菌。
•掌握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如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的管理方法。
5. 特殊感染防控措施•学习特殊传染病的防治措施,如结核病、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隔离管理。
•掌握应对突发传染病爆发的紧急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培训方法•理论课程讲解:通过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加强医务人员的基础认识。
•实际操作演练:开展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等实际操作演练,提升技能水平。
•案例分析讨论: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加深医务人员对感染管理的理解。
四、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和技能得到加强,进一步提高了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水平,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五、结语医院感染管理培训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不懈的培训和学习,医务人员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感染管理能力,为医院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培训试题(附答案)

1、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 )A.4hB.24hC.2hD.12h2、下列需要达到灭菌水平的软式内镜是( )A.肠镜B.胃镜C.胆道镜D.支气管镜3、对擦拭布巾.地巾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布巾应一室一换B.地巾应一室一换C.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D.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4、关于患者的隔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确诊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B.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C.疑似传染病患者可同室安置D.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如病原体相同,可同室安置。
5、《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实施时间是( )A.2022 年 12 月 27 日C.2022 年 6 月 1 日B.2022 年 1 月 1 日D.2022 年 12 月 1 日6、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前检查内容不包括( )A.包装的完好性B.有无污损C.有效期D.生产厂家7、新建.改建病房(室)布局要求,不包括( )A.多人病室床间距应大于 0.8mB.多人病室床间距应大于 1mC.病室床位数双排不应超过6床D.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8、保洁员应掌握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包括( )A.清洁与消毒B.手卫生C.个人防护D.以上都是9、耐高温的腹腔镜器械首选的灭菌方式是( )A.压力蒸汽灭菌B.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C.环氧乙烷灭菌D.戊二醛浸泡灭菌10、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是( )A.头孢他啶B.头孢唑林C.亚胺培南D.万古霉素11、牙洁治器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口腔诊疗器械,首选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灭菌( )A 2%戊二醛浸泡 10 小时B 环氧乙烷C 压力蒸汽灭菌D 等离子体灭菌12、牙科手机使用后在带车针情况下使用牙科综合治疗台水、气系统冲洗牙科手机内部水路、气路( )A 5 秒B 60 秒C 10 秒D 30 秒13、牙科手机手工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压力罐装清洁润滑油过程中使用透明塑料袋或者纸巾包住机头部B 使用压力水枪清洗牙科手机后应尽快使用压力气枪进行内部气路的干燥C 压力水枪和压力气枪的压力宜在 200 kPa 250 kPa,不宜超过说明书标注压力D 牙科手机可浸泡在液体溶液内清洗;(新)医院感染管理新规范培训试题(附答案) 14、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口腔科器械,宜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清洗( )A 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B 流水手洗C 浸泡后毛刷刷洗D 超声清洗15、口腔器械处理其低度危(wei)险口腔器械应达到( )A 中水平消毒B 中、低水平消毒C 灭菌D 灭菌或者高水平消毒16、属于高度危(wei)险口腔诊疗器械的是( )A 拔牙钳B 口镜C 印模托盘D 模型雕刻刀17、属于清洁保存的口腔器械是?( )A 牙周探针B 牙洁治器C 拔牙钳D 开口器18、《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实施时间是( )A.2022 年 12 月 27 日B.2022 年 1 月 1 日C.2022 年 6 月 1 日D.2022 年 12 月 1 日19、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 )A.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B.血液净化相关感染监测C.细菌耐药性监测D.药物不良反应监测20、关于 ICU 床单元使用面积和床间距,符合要求的是( )A.面积不少于 15m2,床间距应大于 0.8mB.面积不少于 13m2,床间距应大于 lmC.面积不少于 15m2,床间距应大于 l.2mD.面积不少于 15m2,床间距应大于 lm21、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 )A.蒸馏水B.纯净水C.无菌水D.生理盐水22、某院 ICU 在 7 天内新发生医院内血流感染患者 4 人,均为革兰阴性杆菌,此时您考虑可能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A.医院感染暴发B.医院感染假暴发C.疑似医院感染暴发D.医院感染流行23、进行中央导管置管时,皮肤消毒宜选用哪种消毒液( )A.75%乙醇B.有效含量>2g/L 氯己定-乙醇C.碘伏原液D.2%碘伏24、不属于推荐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措施是( )A.机械通气期间常规使用镇静剂B.每日评估插管的必要性,及早脱机或者拔管C.抬高床头 30-45°D.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25、不属于推荐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措施是( )A.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B.每日评估插管的必要性,及早脱机或者拔管C.抬高床头 30-45°D.尽量使用 H1 受体阻滞剂26、关于口腔护理不属于推荐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措施是( )A.口腔护理应每4-6 小时一次B.口腔护理应每 6-8 小时一次C.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D.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27、关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B.普通导尿管 5d-7d 更换C.普通导尿管 7d-10d 更换D.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28、发生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 )A.长期卧床B.膀胱冲洗C.留置导尿D.膀胱内注药29、以下哪些情况,可初步判定发生了医院感染( )A.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液培养发现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B.气管插管病人,痰标本培养出白色念珠菌C.术后高热病人,经留置的中央导管抽血培养 10 小时报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而同时经外周静脉抽血 36 小时后报告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D.胆囊癌术后 2 周,经引流管的胆汁培养分离到粪肠球菌30、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核心措施? ( )A.落实最大无菌屏障B.加强室内的空气净化C.首选 2%氯己定-乙醇消毒剂进行穿刺部位皮肤消毒D.每日评估留置中央静脉导管的必要性,及早拔除导管31、中心静脉置管时操作人员应遵守的最大无菌屏障措施不包括( )A.戴医用防护口罩、圆帽B.戴无菌手套C.穿无菌手术衣D.患者全身覆盖无菌洞巾(仅暴露穿刺部位)32、关于 ICU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描述,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探视人员进入 ICU 必须戴医用口罩和圆帽B.探视人员进入 ICU 可不更换鞋,必要时穿鞋套即可C.探视服专床专用,探视日结束后清洗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探视服 D.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33、不属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基本预防措施的是( )A.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拔除留置的导尿管B.保持尿液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和引流畅通性C.悬垂集尿袋,保证引流袋内液面低于膀胱水平D.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膀胱冲洗34、关于 MRSA 感染患者常用设备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不正确的是( )A.体温表.听诊器.手电筒专人专用B.听诊器使用后可用 75%乙醇擦拭消毒C.使用后的诊疗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洁D.每日用 5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栏、床头柜等高频接触表面35、管腔类器械内残留水迹时,可用( A)进行干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培训1医院感染治理规范医院感染治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大医院感染治理,有效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治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治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操纵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方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治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治理的监督治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治理的监督治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治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治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治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置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治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治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治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治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治理部门、设备治理部门、后勤治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要紧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二)按照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差不多标准、差不多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治理工作打算,并对打算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判;(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显现不明缘故传染性疾病或者专门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操纵预案;(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谐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治理方面的咨询题;(七)按照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治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治理的重要事宜。
第八条医院感染治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治理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方面的治理和业务工作。
要紧职责是:(一)对有关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治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形进行检查和指导;(二)对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咨询题提出操纵措施并指导实施;(三)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四)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治理等工作提供指导;(五)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操纵工作提供指导;(六)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七)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操纵措施并和谐、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八)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九)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治理工作;(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有关证明进行审核;(十一)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方面的科研工作;(十二)完成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专家组,成员由医院感染治理、疾病操纵、传染病学、临床检验、流行病学、消毒学、临床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的专家组成。
要紧职责是:(一)研究起草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医院感染诊断的技术性标准和规范;(二)对全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三)对全国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四)对全国重大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五)完成卫生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专家组,负责指导本地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的技术性工作。
第三章预防与操纵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医院感染治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大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操纵工作。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治理方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操纵。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按照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治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操纵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觉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操纵措施,主动救治患者。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报告。
所在地的县级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截了当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报告治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二)发生专门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阻碍或者严峻后果的医院感染。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操纵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操纵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畴的扩大。
第二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应当按照情形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和操纵工作,并能够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第四章人员培训第二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治理的学科建设,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充分发挥医院感染专业技术人员在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条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大连续教育,提升医院感染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打算,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有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治理有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六条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工作的专业知识,并能够承担医院感染治理和业务技术工作。
第二十七条医务人员应当把握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方面的知识,落实医院感染治理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要求。
工勤人员应当把握有关预防和操纵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第五章监督治理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方法的规定,对所辖区域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对医疗机构监督检查的要紧内容是:(一)医院感染治理的规章制度及落实情形;(二)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各项工作和操纵措施;(三)消毒灭菌与隔离、医疗废物治理及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状况;(四)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工作情形;(五)现场检查。
第三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在检查中发觉医疗机构存在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责令限期整改或者临时关闭有关科室或者暂停有关诊疗科目。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调查取证等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罚则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本方法的规定履行监督治理和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峻后果的,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紧负责人、直截了当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方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判;情节严峻的,对要紧负责人和直截了当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一)未建立或者未落实医院感染治理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二)未设置医院感染治理部门、分管部门以及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工作;(三)违反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四)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隔离技术规范;(五)未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的有关证明进行审核;(六)未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提供职业卫生防护。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违反本方法规定,未采取预防和操纵措施或者发生医院感染未及时采取操纵措施,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传染病传播或者其他严峻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截了当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峻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能够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未按本方法规定报告的,由县级以上地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判;造成严峻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截了当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七章附则第三十六条本方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埋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刻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