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学生版
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
![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cde71c16fc700aba68fc13.png)
高三复习班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挖空训练——2018全国卷二《后汉书.王涣传》二.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辽宁考生现象和本质一念之差,似乎“爱恨就在一瞬间”。
但透过迷雾笼罩下的光怪陆离,洞穿本质,我们会发现沃德的力排众议,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深度,能够揭示事物本源,这种科学的预见,给我们认识与解决问题,带来科学的导向。
科学分析还原事实真相。
当战机托着累累伤痕返回,当研究人员根据弹痕多少,飞行员的描述还原现场,寻找防护手段时,统计学家沃德的建议是那么无助。
他们看到的是表象,绞尽脑汁的研究应对办法。
而事实真相——科学性往往被表象遮蔽。
是坚持科学,还是相信表象?这已超出学术之争,不仅关乎飞行员生命,更关乎战争成败。
值得欣慰的是,科学战胜假象,本质战胜表象,“沃德是正确的。
”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对科学数据的分析,规律的总结,敢于对事物本源的揭示与坚持。
错误前提必然推出错误的结论。
研究者都通过观察飞机受伤情况,调查飞行员感受,运用归纳推理,“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没有飞回的飞机才是被击中要害的,这才是事情的关键,可惜被大家忽略了。
因而根据错误的前提,导出看似合理的错误性结论。
但沃德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情况推出特殊的结论。
前提的真实,结论必然是真实的。
可见,推理方法不同,得出结论也不同,但会影响决策的正确与否。
逆向思维,往往创造出新意。
沃德成功不仅是科学的推理,更有力排众议,坚持自我的思维品质,给领导者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年国产火箭首试失败,众人都想往火箭“肚子”里添加燃料,唯有王永志主张往外卸燃料,遭到白眼后,年轻的王永志带着数据直接找到总负责人钱学森。
2018-2020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2018-2020高考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c30508f49649b6649d74710.png)
2020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用)书,闻古今成败,辄(总是)能语其要。
嘉佑二年,试礼部,主司(科举的主试官)欧阳修惊喜,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主持)中乙科,后以(携带)书见(拜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躲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不久)除丧(守丧期满,脱除丧服),还朝,以判官告院(任职),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弊病)。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利用、凭借)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安定)。
徙知密州。
司农(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的官吏)行手实法,不时(按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处罚),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擅自)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不久),朝廷知法害民,罢(废除)之。
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
三年,权(暂时代理)知(管理)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哆嗦)未能言,轼宽(放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侮辱)举子,且持暖昧(模糊,不清晰)单词,诬以为(把……作为)罪,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所恨。
轼恐不见(被)容,请外,拜(任命)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向)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三分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交换,换)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卖出)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救活的人)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聚集,会合),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收集多余)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渐渐)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每年考核政绩)乞迁。
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轼师父洵为(写作)文,既而得之于天。
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即使)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写成文章)而诵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教师用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教师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0017c876eeaeaad0f3301c.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副标题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嗟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1)嗟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重点字:嗟、蹴)(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重点字:缠、绡)(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重点字:徘、徊)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
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理解性默写古诗文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中出现的新题型,是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记忆,默写古诗文。
与以前的直接默写相比,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更大。
要想正确解答此类试题,学生平时进行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
切不可只会背不会写字,学生要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字形的准确记忆。
尤其是通假字,要特别记忆。
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
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f535a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1.png)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活用:)深林兮惊(活用:)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活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活用:)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活用:)瑟兮鸾回(活用:)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07dfa7700abb68a982fb64.png)
(学生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句式:)。
轼恐不见容(句式:),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句式:),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 )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教师答案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①于是,就②总是,常常③专擅,独断专行)能语其要。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909e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6.png)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翻译下列各句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学生版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ab39e526fff705cc170ab8.png)
翻译: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
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
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
”和帝十分高兴。
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
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
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
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
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
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
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严格地纠察鄙州所属郡县,声名大震。
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
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
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
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
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
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
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
元兴元年,王涣病死。
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
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
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
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
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
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62bcc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png)
【学生版】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赤壁赋[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望”“曾”“徐”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3段)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正襟危坐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2018全国卷2文言文挖空练习—王涣(附:字词扩展+文学常识+答案译文)
![2018全国卷2文言文挖空练习—王涣(附:字词扩展+文学常识+答案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b349f42e3f5727a4e96238.png)
2018全国卷2文言文挖空练习—王涣(附:答案+文学常识)一、根据序号,在括号内解释文言字词。
(2018全国二卷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二、原题回放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赫。
B. 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
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清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
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南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2018年语文高考真题全国卷Ⅱ,含详细答案及解析
![2018年语文高考真题全国卷Ⅱ,含详细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ca1cab4afe04a1b071decb.png)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2018年文言文高考真题挖空训练(附答案及文化常识)
![-2018年文言文高考真题挖空训练(附答案及文化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af59b9cc17552706220809.png)
属),道俗(出家之人与世俗之人)义旧(故交故友),入门莫(没有人,没有谁)不
g ,犯所继(“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情况下在句中做主语或
叹息,或(有的人)为之涕(眼泪)流,感弘微之义也。
thin 宾语。如“所见所闻”,意即“所见到的事情所听到的事情”。这里的“所继”就
性严正(严肃正直;严格公正),举止必循(遵循)礼度,事(侍奉)继亲之党(上古
年卒。弘微蔬食积时(时间久,多时),哀戚(悲痛伤感)过礼(超过常礼。这里指比
g a ,此儿深中(符合)夙敏(早慧),方成佳器(良材,有用的人材),有子如此,
正常哀悼兄长的礼节更重),服虽除(服丧期满),犹不啖(吃)鱼肉。弘微少孤(少
in 足矣。 弘微家素(一向)贫俭,而所继丰泰(丰盛,丰裕),唯受书数千卷
eth ④通“司”。主持,掌管。如:远近高下,各得其嗣。——《管子·版法》。
丘”字上圈一个圈。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 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
m ⑤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如:以弘微为嗣。
”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
in ②朴素;不加修饰的。《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s ③白色。《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g ④白色的生绢。《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in 4、见 th ①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ll 负赵。” A ②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d ③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 n ④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 a 不久望君来。” e 一、文化常识 tim 1、太守,原为战国时代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郡守改称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
2018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及教师版
![2018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及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e58e6b7375a417876f8f1c.png)
高三语文近六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2018全国一卷 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世有名德( ),为西州豪族 ( )。
父为郭汜所害( ),芝襁褓( )流离, 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 )坟籍( )。
郡 举( )上计吏( ),州辟( )别驾 ( )。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 ),除( )郎中。
后拜( )骑都尉、参军事、行( )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 ), 宣帝代焉,乃引( )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 )造( ) 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 ) 夏( )慕( )德,老幼赴阙( )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 )嘉谋, 爽弗能纳( )。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 )门斩关, 驰出赴爽,劝爽曰: “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 )罪见( ) 黜( ),虽欲牵黄犬( ),复可得( )乎! 若挟( )天子保许昌,杖( )大威( ) 以羽檄( )征四方兵,孰( )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 ),岂不痛( )哉!”爽懦( )惑( )不能用( ),遂( )委身受戮。
芝坐( )爽下狱( ),当( )死, 而口不讼直( ),志不苟免( )。
宣帝嘉( )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 )寿春叛( ),魏帝出征。
芝率荆州文武( )以为( )先驱( )。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 ),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
帝以( )芝清忠( )履正( ),素( )无居宅,使军兵为作( )屋五十间( )。
芝以年及悬车( ),告老( )逊 位( ),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 ),给吏卒, 门施行马( )。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 “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 )而不同( ),服事( )华发( ), 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 )之,何以塞( )天下之望!”上不从。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3ee978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5.png)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1.《<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学生版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论语>十二章》教师版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答案)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aac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4.png)
全国二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答案)材料一:文侯..(孔子弟子,名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指魏文侯)受.(接受,此处译为“受教”)子夏思想家、教育家,“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之一)经艺..(六经与六艺。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客.(名词意动用法,把……作为客人,用客礼对待)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过.(经过,路过)其.(代词,他的,代指段干木)闾.(乡里),未尝不轼.(动词,扶轼。
扶轼礼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乘车礼仪,主要涉及用手扶住车前的横木以示敬意)也。
秦尝欲伐.(攻打)魏,或.(有人)曰:“魏君贤人是.(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作提宾的标志)礼.(动词,礼待,敬重)(句式:宾语前置句),国人称.(称赞)仁,上下和合..(和谐同心),未可图.(谋取)也。
”文侯由此得.(获得)誉.(赞誉)于.(在)诸侯(句式:状语后置句)。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材料二:上.(指汉高祖刘邦)欲废太子..(指汉惠帝刘盈,当时为高祖太子。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能称皇太子,仅帝制时代的太子,才可称皇太子。
),立戚夫人....(汉高祖第三子,惠帝...(汉高祖刘邦宠妃)子赵王如意异母弟)。
吕后..(吕后之兄)劫.(胁..(汉高帝刘邦之妻,名雉。
曾摄政十五年)恐,乃使建成侯吕泽迫)留侯..(筹谋计策)。
”留侯曰:..(即张良,字子房),强.(竭力)要.(要挟)曰:“为我画计“顾.(考虑,想到)上有不能致.(招致)者,天下有四人。
今公诚.(确实)能无爱.(吝惜)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言辞谦恭)安车..(坐乘的小车。
当时车通常立乘,称坐乘的为安..(写信),卑辞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联系成语“安步当车”),因.(趁机)使辩士..(辩才出众的人)固.(坚决)请.(聘请),宜.(应该)来。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2e1c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6.png)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
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
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
”和帝十分高兴。
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
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
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胡作非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
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
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外面停宿。
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
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严格地纠察鄙州所属郡县,声名大震。
后来由于考核妖言不实而被定罪免官。
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
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
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
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
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
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智慧和妙算。
元兴元年,王涣病死。
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
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
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
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全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
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
人民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延熹中年,桓帝崇尚黄老之道,毁掉全部房屋用来祭祀,唯独留下卓茂庙和王涣的祠堂。
自从王涣去世后,皇上接连征召洛阳县令,都不称职。
永和中年,任用渤海任峻替代他,任峻任用文臣武将,都能使他们发挥才能,纠正奸臣盗贼之行。
没过多久,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任峻字叔高,死在太山太守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