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含答案)(34页)
目录兰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赋苏轼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贾谊师说韩愈高中语文必修4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苏武传班固张衡传范晔高中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二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注意活用和句......,翻译划线的句子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4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东道主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5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文言文真题挖空训练课件27张
)之法,而犹( )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 )也
( )。为人臣者,乘(
)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 )不骄侮,而( )襄子赏之,是
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 材料一:
• 襄子围(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都表被动)于晋阳中(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于,在),出围(解围),赏有功 者五人,高赫(赵襄子的家臣)为赏首(受赏者中功推第一的人)。张孟谈(人名, 赵襄子的家臣)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为什么)也?”襄子 曰:“晋阳之事,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 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 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国家危,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殆(殆,危 险。可以用对称法判断,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高傲轻慢, 侮慢)之意者,唯(只有)赫子不失君臣之礼(礼节),是以(因此)先(意动用法,以之 为先) 之。”
)寿阳,列阵淝水,
与晋将谢玄相拒(
)。玄使( )谓苻坚曰:“君远涉(
)吾境,而临水为阵,是
(
)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
)”坚众(
)皆曰:“宜阻(
)淝水,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令得上。我众彼寡,
势必万全。”坚曰:“但(
)却军(
),令( )得过(
),而我以( )
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 )然( )。遂( )麾兵( )却( ),众因
•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 材料二:
• 陈人有武臣,谓子鲥(即孔鲋,孔子八世孙)曰:“韩子立法,其所以( )异夫
子( )之论者纷如( )也。予( )每( )探( )其意而校( )其事,持久历远
(完整版)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
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题及答案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对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则(就)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到)河内;河东凶亦(也)然(这样)。
察(考察,了解)邻国之政,无如(没有像……)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更)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喜欢)战,请以(用)战喻。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刃既接,弃甲曳(拖着)兵而走(逃跑),或(有的人)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凭)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只是,不过)不百步耳,是(这)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通毋,不要)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违背,违反)农时(季节),谷不可胜(尽,完)食也;数(密)罟(网)不入洿(深)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按照)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这)使民养(供养)生丧(办丧事)死无憾(遗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种植)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穿)帛矣;鸡豚(小猪)狗彘(猪)之畜,无(通毋,不要)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几)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颁(通“斑”)白者不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狗彘食(吃)人食而不知检(约束,制止),涂(通途,道路)有饿莩(饿死,饿死的人)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年成)也。
’是(这)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归罪)岁,斯(则,那么)天下之民至(归顺)焉。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表转折,然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却)寒于水。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共6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1.《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 )师焉,惑()矣。
彼( )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特点:),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句式特点: )。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
师者,所以(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传道受(通授,传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懂得)之(指知识和道理)者,孰能无惑?惑而(表转折,却)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高中语文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1课文言文挖空训练答案烛之武退师晋侯、伯围,以(因为)其无礼于(对)晋,且(并且)贰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对)伯曰:“国危矣,若(如果)使烛之武见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才,一说表修饰)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然(然而)亡,子亦有不利焉(啊)!”许之。
(在夜晚)缒而(表修饰,一说表承接)出,见伯,曰:“、晋围,既(已经)知亡矣。
若(如果)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用,拿)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把远地当成边邑)君知其难也,焉(何,为什么)用亡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你们国的力量相对就削弱了)若舍以为(把……作为)东道主(道路上的主人),行之(取独)往来,共(提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表并列,不译。
一说表转折)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让它满足呢)既东(在)封,又欲肆(延伸、扩)其西封(疆界),若不阙(侵损),将焉(哪里)取之?阙以(而)利晋,唯(希望)君图(考虑)之。
”伯说(通“悦”),与人盟(订立盟约)。
使杞子、逢、戍之,乃(于是,就)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亲附),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王将王翦破,虏王,尽收其地,进兵北(向北)略(掠夺,夺取)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于是,就)请(请求)荆卿曰:“兵旦暮(早晚)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您,对对方的尊称),岂(怎么,哪里)可得哉?”荆卿曰:“微(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拜会,前往)之。
今行而无信(信物),则未可亲(亲近,接近)也。
夫今樊将军,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文言文挖空练习+课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 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 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 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 “但”意思相同。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拜访)诸葛,咨(咨
询)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高宗武丁梦中见到宰辅人物的形象,因 而刻象寻找,终于在傅岩找到了正在服劳役的刑徒傅说,于是便任命 为相,使殷得以富强。后遂用“高宗刻象”表示求贤)之风。关、张、 赵云,自少结契(订立契约),终身奉以周旋(应付),即(立即) 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没有背 叛之心)。此固(固然,与古一世之雄也的“固”意思相同)数人者 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隐约细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 (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于亮,曰:“嗣子(帝王或 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 千载下犹见其肝膈(肝胆)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 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功效)矣。
2024高考全国甲卷文言 文阅读201挖8 空练习
人才莫盛(鼎盛)于三国,亦惟(只因为)三国之
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扶持),以成鼎足之势 (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 操以权术相驭(驾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契合,结 交),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投合)。
刘备为吕布所(表被动)袭(袭击),奔于操,程昱以(认为)备
有雄才,劝操图(图谋,此处相当于除掉)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 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跟 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躲藏),操募(招募)得 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 晖皆叛,后操定(平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交出) 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做这样的事)也。”操叹 其贤。盖操当初起(起事)时,方欲藉(借助)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 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 荀彧素(向来)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指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胁 (胁迫)之死。然后知其雄猜(很会猜忌)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 外(考虑之外)用人,特(只是)出于矫伪(虚伪),以济(成就)一 时之用,所谓(所说的)以权术相驭也。
高中必修1课内古文挖空训练
高中必修1课内古文挖空训练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高中必修1课内古文挖空训练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古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题目1:《论语·学而》曾子问孟教育,孟教育曰:“无怨。
”曾子曰:“然则无学。
”孟教育曰:“有怨,不敢言学。
”1. 孟教育的回答表明了什么?2. 曾子对孟教育的回答是什么?3. 请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处:"无怨,则无学。
有怨,不敢言__。
"题目2:《汉书·武帝纪》武帝问扬雄:“百姓弥众,我当何以食之?”扬雄对曰:“古者圣人作农。
”武帝说:“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扬雄说:“圣人已逝,残喘未绝。
”1. 武帝向扬雄提出的问题是什么?2. 扬雄对武帝提出了什么答案?3. 请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处:"古者圣人作__。
"题目3:《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1. 诗中的桃花是怎样的?2. 诗中说到的"之子于归"指的是谁?3. 请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处:"桃之夭夭,有__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__。
"题目4:《论语·八佾》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 请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处:"众恶__之,必__焉;众好__,必__焉。
"以上是高中必修1课内古文挖空训练的部分题目,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提高古文阅读理解的能力。
2023年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挖空训练
2023年新高考二卷语文文言文挖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十二月,沛公悉兵击项籍,战于垓下。
项羽兵少食尽,汉兵四面埋伏。
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下数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兵觉而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兵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兵四面埋伏者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我不肯复下,与汉兵相持二日。
汉兵因高为圜陈外向日项王乃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兵四面埋伏者合围项王于垓下。
项王乃复持兵而斗,兵刃既接,人弃马啼。
项王身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载亡秦五年败汉夫诛亡秦首功封侯王诸将相王翳;独自北面义帝而王;日行千里;亦已灭矣;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 文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歌数阕(一再)B.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C. 田父绐曰“左”(欺骗)D. 项王乃自刎而死(于是)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B. 项王乃上马骑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C. 然今卒困于此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D. 必三胜之自刎而死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项羽在垓下遭汉兵四面埋伏的困境时感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认为自己是被上天打败的。
2024 新高考1卷文言文挖空练习
2024年新高考1卷文言文挖空李广有(拥有)孙陵,为侍中,善(擅长)骑射。
帝以为(认为)有广(李广)之风(风采),使教射(教习射箭)酒泉、张掖(状语后置句)以备胡。
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带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愿(希望)得(能够)自(亲自)当(率领)一队,到兰干山(山名,在今蒙古国。
)南以(来)分(分散)单于兵(军队),毋令专乡(乡:通“向”,此处可理解为攻击。
)贰师军。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涉:原指徒步渡水,这里指行进到。
)单于庭(王庭)。
”上壮(意动用法,以.....为壮。
)而许(答应)之。
陵至浚稽山(山名,约在今蒙古国土拉河。
),与单于相值(遇到),骑(骑兵)可(大约)三万围陵军。
陵搏战(奋勇战斗)攻之,虏(敌人)还(退还)走(逃跑)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
单于大惊,召(召集)八万余骑攻陵。
陵军步斗(步行作战)树木间,复杀数千人。
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射箭),矢(箭头)如雨下。
士卒多死,不得行(前进)。
陵曰:“无面目报(回复)陛下!”遂降(投降)。
上怒甚,群臣皆罪(怪罪)陵。
上以(用这件事)问(询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极力申说):“陵事(对待,侍奉)亲孝,与(对待)士信(讲信用),常奋不顾身以徇(顺着)国家之急,其素(向来)所畜积(所蕴藏的品德)也,有国士之风(风尚)。
且陵提(率领)步卒不满五千,深蹂(踏入)戎马之地,抑(抑制)数万之师。
身虽(即使)陷败,然其所摧败(打败,挫败的军队。
)亦足暴(展示)于天下。
彼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死,宜欲得(得到)当(恰当时机)以报(报答)汉也。
”上(皇上)以(认为)迁(司马迁)为诬罔(欺骗),下迁(降职)腐刑(破坏男子生殖器和女子生殖机能的酷刑。
)。
久之(衬字,无实义。
),上(皇上)悔(后悔)陵(为动用法,为李陵。
)无救(没有派救兵。
)。
上遣(派遣)敖(人名,公孙敖。
)深入匈奴迎(迎接)李陵,敖军无功(没有收获)还(回来),因(趁机)曰:“捕得生口(活口,活着的人。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精编打印版)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精编打印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括号前的字意义和用法,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中语文必修上课内古诗文挖空训练
劝①学荀子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青,取之于①蓝,而②青于③蓝;冰,水为④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⑤绳。
輮⑥以为⑦轮,其曲中规⑧。
虽⑨有⑩槁⑪暴⑫,不复挺⑬者,輮使之然⑭也。
故⑮木受绳则直,金⑯就⑰砺⑱则⑲利,君子博学⑳而㉑日参省㉒乎己,则知㉓明而㉔行无过㉕矣。
吾尝终日而①思矣,不如须臾②之所学也;吾尝③跂④而⑤望矣,不如登高之⑥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⑦长也,而⑧见者远;顺风而⑨呼,声非加疾⑩也,而闻者彰⑪。
假⑫舆马者,非利足⑬也,而致⑭千里;假舟楫者,非能⑮水⑯也,而绝⑰江河,君子生⑱非异也,善假于物⑲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①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③成德④,而神明⑤自得,圣心⑥备焉⑦。
故不积跬步⑧,无以⑨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⑩,功在不舍。
锲⑪而舍之,朽木不折⑫;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⑬。
蚓无爪牙之⑭利,筋骨之强⑮,上⑯食埃土,下⑰饮黄泉,用⑱心一⑲也。
蟹六跪而⑳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㉑者,用心躁也㉒。
师说①韩愈古之学者①必有师。
师者,所以②传道③受④业解惑⑤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⑥能无惑?惑而不从⑦师,其⑧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⑨吾前,其闻⑩道也⑪固⑫先乎吾,吾从而⑬师⑭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⑮道也,夫⑯庸⑰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⑱无⑲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⑳,师之㉑所存也。
嗟乎!师道①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②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③,其下④圣人也亦远矣,而耻⑤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⑦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⑧也,则耻师焉,惑⑨矣。
彼童子⑩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⑪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⑫师焉,或不⑬焉,小学⑭而大遗⑮,吾未见其明⑯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⑰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⑱,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挖空、与课内关联练习
文言文挖空、与课内关联练习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多读多练,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文言文教学中,归纳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积跬步才能至千里。
一、挖空练习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
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遂胡服。
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
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
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
使绁谒()之叔,请服焉。
”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
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畔()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报()王。
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
故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
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
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
”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
子其言乎。
“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
臣愿王之图之。
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
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
部编版教材必修上+下文言文背诵篇目10篇挖空训练1.《<论语>十二章》挖空训练学生版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论语>十二章》教师版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练习(解析版)
2024年新课标Ⅱ卷文言文挖空练习(解析版)一、2024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材料二: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
”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
及燕.,置酒,太子侍。
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
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
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材料三: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
”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
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
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
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
秦以兵强,威无不胜。
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
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高中语文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1—5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必修教材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和句式。
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1)4.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行李之.()往来,共其..()东道主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5. 荆轲刺秦王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3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3)
班级:姓名: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第三单元的文言字词。
请解释加点的字
.......,注意活用和句式。
......,翻译划线的句子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
........。
......,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
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
邻国之政,无如
..()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9.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木直中.()绳。
輮.()以为
..()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
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
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
..()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0. 过.()秦论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
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
..
离衡
..(),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
秦、杜赫之属
..()通其..()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
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
..()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
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
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
而制六合(),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隳.()名城,杀豪杰;收
....(),以愚黔首
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
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
..()
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千里,..()。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之子,氓隶
..( )之人,..()。
然陈涉瓮牖绳枢
而迁徙之徒
..(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 )也;才能不及中人
蹑足
..( )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 )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
( )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山东
..( )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
..( )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 );谪戍
..( )之众,非抗.( )于九国
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
..( )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11.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必有师。
师者,所以
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 )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
..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
..(),其贤
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
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