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之课内文言文知识
语文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 必修1 单篇梳理1 课文2 荆轲刺秦王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乃”“涕”“顾”“使”“度”“被”六字、次常用字“比”。
2.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奠基高考一、基础夯实(第1段)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第2段)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①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略()②购()③诚()④穷困()⑤私()⑥更()答案①掠夺,夺取②重金征求③如果,果真④困窘,走投无路⑤私仇⑥改变2.翻译画线的句子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秦国的军队早晚就要渡过易水了,那么即使我想长久侍奉您,难道可以做到吗?(得分点:旦暮、虽)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
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得分点:微、谒、信、亲)(第3段)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高考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那可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大战役!而语文中的文言文部分,就像是这场战役中的一个坚固堡垒,得把它攻克下来才行。
今天咱们就专门聊聊这课内文言文复习的事儿。
先来说说为啥要重视课内文言文。
就拿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明来说吧,他总觉得课本里的文言文没啥用,平时也不认真学。
结果一到考试,那些看着熟悉的字词、句式,他就是弄不明白。
有一次考试,考到了《劝学》里的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让解释“知”的意思。
小明压根没记住这是“智”的通假字,白白丢了分。
从那以后,小明可算是明白了,课内文言文那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定要掌握好的。
咱们来看看高中语文课本里的那些经典文言文篇目。
像《鸿门宴》,那可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饭局啊!刘邦和项羽的明争暗斗,范增的着急上火,项庄舞剑的惊险,樊哙闯帐的英勇,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
这里面的字词和句式也很有讲究,“沛公军霸上”的“军”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沛公欲王关中”的“王”也是一样。
把这些字词的用法弄清楚了,在考试中遇到类似的题目就能应对自如啦。
再比如说《陈情表》,李密那真挚的情感真是让人感动。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读起来就让人心酸。
这篇文章里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像“急于星火”是状语后置,“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宾语前置。
把这些句式理解透了,对我们做文言文翻译题很有帮助。
还有《逍遥游》,那想象真是太丰富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多壮观的画面啊!这里面也有不少生僻的字词和复杂的语法,像“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可不是咱们现在说的海上运输,而是指海动。
那怎么复习课内文言文呢?首先,得把课本里的注释一个一个地过一遍,千万别嫌麻烦。
那些字词的解释、句式的特点,都要牢记在心。
然后,多朗读几遍课文,培养语感。
有时候,语感来了,一些句子的意思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了。
还有啊,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一下所学的知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选择性必修上+中+下文言文课内重点注解练习+课件
随堂检测:《屈原列传》
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 争宠而心害其能 屈平属草稿未定 因谗之曰 平伐其功 故劳苦倦极 信而见疑 《国风》好色而不淫
• 学识;记 • 治:国家安定;乱:国家动荡 • 嫉妒 • 撰写 • 说别人坏话 • 自夸,炫耀 • 疲困 •被 • 过度、无节制
• 上称帝喾 • 以刺世事 • 治乱之条贯 • 靡不毕见 • 举类迩而见义远 •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 不获世之滋垢 • 推此志也
• 说到、提及 • 讥刺 • 条理 • 没有 • 事物;近 • 远离 • 辱,被辱 • 推赞,推许
• 屈平既绌 • 楚诚能绝齐 •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 竟怒不救楚 • 楚大困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 复释去张仪 • 顾反
• 被罢免官职 • 如果;断绝关系 • 全部 • 终于;到底 • 困窘 • 抵挡 • 当权 • 说假话 • 使……离开 • 回来
•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
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 之不容也
•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 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 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正 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 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 会论虞常 • 当死 • 当相坐 • 复举剑拟之 • 空以身膏草野 • 君因我降 • 尚可得乎? • 畔主背亲 • 且单于信汝 • 反欲斗两主 • 若知我不降明
• 判罪 • 判处 • 相连坐 • 比画 • 滋润 • 通过 •还 • 背叛 • 信任 • 使……相斗 •你
• 白单于 • 乃幽武置大窖中 • 羝乳乃得归 •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杖汉节牧羊 • 於靬王爱之 • 武复穷厄 • 不敢求武 • 为武置酒设乐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视力
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六国论》)
次一个,下一个
明
⑤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 明白,清楚
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明白,懂得
⑦明道德之广崇(《屈原列传》)
说明,阐明
⑧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
明显,明确
5.词类活用 例句
①是以圣人欲不欲 ②其坚不能自举也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能不龟手一也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 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 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 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 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识记方法】 “举”的本义是“举起、抬起”。这是一个“举动”, 活用为动词即“举行、发动”。“举”有由低到高的含义,所以引申出 “提拔、举荐”之义;由此又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应举”。举起东西应 该是有所用,故又引申出“拿、用”,进一步引申出“占领”之义。后 又虚化为范围副词“全”。
(2)胜
小篆 “胜”本来写作“勝”,是形声字,小篆从“力”部,朕声(古音 相近)。表示能承担、经得住。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的;九层的高台,是从 每一筐土开始筑起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动 手去做的就会坏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去。(得分点:毫末、累、为、执)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专题复习资料第一节教材文言重点篇目梳理1、《张衡传》南北朝: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衡乃拟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为..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左右。
尝问天下..,讽议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征拜..尚书。
..,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2、《指南录后序》(节选)〔宋〕文天祥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通用12篇)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篇1一、重点词语解释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2、吊有忧(慰问)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5、践辞曰(推辞)6、越四封之内(疆界)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8、旅进旅退(俱,共同)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孰为汝多知乎(通"智")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篇2《虎丘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2、栉:木梳。
3、角:较量,竞比。
4、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5、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六国论》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助记导图】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1)兵
甲骨文 “兵”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斤”字,像古代一种斧形的武器; 下边是“廾”字,像左右双手。合起来像双手拿着兵器。表示兵器。
义项 ① 兵器 ② 战争,战事 ③ 军队
士兵 ④
⑤伤害,杀伤
⑥策略
例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 斯用兵之效也 而秦兵又至矣 草木皆兵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兵法·谋攻》)
义项
例句
① 忧患,祸害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② 担忧,忧虑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屈原列传》)
③毛病,疾病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④讨厌
(韩信)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 (《淮阴侯列传》)
【识记方法】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 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 “忧患、麻烦”。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其实(它的实际数量 ) ②固(本来) ③厌(同“餍”,满足 ) ④弥(更加) ⑤判(决定,确定) ⑥至于(以至,以至于) ⑦颠覆(灭亡) ⑧事(侍奉) ⑨犹(如同,好像 ) ⑩得(适宜,得当)
理解性默写 ①本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论证方法丰富多样,其中使用了比喻论证 来指出赂秦的诸侯国的国君对于祖先打下的江山毫不珍惜的句子是 “_子__孙__视__之__不__甚__惜___,_举__以__予__人__,如__弃__草__芥___”。 ②文中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了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 是“_奉__之__弥__繁__,_侵__之__愈__急__”。 ③文中“_以__地__事__秦__,_犹__抱__薪__救__火__,_薪__不__尽___,__火__不__灭__”几句引用了 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想__一__想__他__们__的__祖__辈__父__辈__,__暴__露__在__霜__露__之__中__,__披__荆___斩__棘__,__才__有__了__很__ __少__的__一__点__土__地__。__(得__分__点__:__厥__、__祖__父__、__暴__)_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课内字词梳理,回归课本教考衔接
惠等哭, 舆 归营。——《苏武传》 车,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传》 逮捕监禁/关押
加以老母 系 保宫。——《苏武传》 关押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 ,函 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缚,捆绑
绳索 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单于使使 晓 武,会 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通知 会同 判 罪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当 死。——《苏武传》 判处 复举剑 拟 之,武不动。——《苏武传》 比画 拥众数万,马畜 弥 山。——《苏武传》 满、遍 空 以身 膏 草野,谁复知之?——《苏武传》 白白地 肥沃;使……肥沃,滋 润 君 因 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通过
天下云集 响 应,赢 粮而 景 从。——《过秦论》 像回声一样 担负 同“影”, 像影子一样 且夫天下非 小 弱 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变小 变弱 像是原来的样子
锄櫌棘矜,非 铦 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锋利 谪戍之众,非 抗 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匹敌,相当。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 乡 时之士也。——《过秦论》同“向”,先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 絜 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 论》 衡量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 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安置使有序;统理 使(六国诸侯)朝见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 起事(起兵,发动武装斗争) 古代天子的宗庙,代指国家。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翻译:(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从事,致力 于 是 秦 人 拱 手 而 取 西 河 之 外 。 — —《 过 秦 论 》 两 手 合 抱 ,形 容 毫 不 费 力 、轻 而 易举。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 致 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致,招引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叩 关而攻秦。——《过秦论》攻击,攻打 娘以指叩 门扉。 ——《项脊轩志》 敲打,敲击 余 叩 所以。——《狱中杂记》询问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一、内容提要本篇文档旨在总结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本文主要涵盖了高中阶段常见的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含义,并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了分类归纳。
二、重点字词归纳1. 常见实词(1)兵:武器;士兵;战争。
(2)走:逃跑;逃离;逃离人或事。
(3)故:事故;缘故;老朋友。
(4)焉:语气助词,无实意;于何处;他。
(5)谢:道歉;告知;感谢。
(6)亡:丢失;逃走;无。
(7)固:本来;固然;坚固。
(8)以:因为;用;认为。
(9)之:代词;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气助词。
(10)为:被;替;做。
2. 常见虚词(1)以:和,跟;由于;以致于。
(2)其:他的;其中的;多么。
(3)于:在……里面;从……来;对……来说。
(4)而:并且;但是;而且。
(5)为:是;是……的原因;表示被动。
3. 特殊实词(1)则:就;那么;如果。
(2)乃:竟然;是。
(3)所:……的地方。
(4)夫:那。
4. 特殊虚词(1)也:用于陈述或疑问句,表判断或肯定回答。
(2)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感叹。
(3)其:表示选择或推测,相当于“或者……或者……”。
(4)且: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三、文体分类归纳1. 记叙类文章记叙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多,如“兵”、“走”、“故”、“焉”、“谢”、“亡”、“固”等,需要掌握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比喻句等。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围郑”一句,“围”为使动用法,“郑”为代词,“晋侯、秦伯”为并列关系,“退”为动词作名词。
此外,还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议论类文章议论类文章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用法较少,但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如“以”、“之”、“于”、“所”、“且”等。
同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论证方法和逻辑表达方式,如对比论证、归纳论证、因果论证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
课内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劝学》(1)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
家代表人,时人尊称为“荀卿”。
荀子一声“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2)《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被认为是先秦时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答案】(1)战国末期儒家《师说》(1)韩愈,字退之。
朝代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代表作是《昌黎先生文集》。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苏轼称为“”,与柳宗元一同是的倡导者。
(2)唐宋八大家:。
(3)唐宋八大家是根据成就选出来的。
(4)古文运动: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
(5)说:的一种文体。
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
【答案】(1)唐代昌黎先生文集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2)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散文(5)叙事兼议论《赤壁赋》(1)汉代时,赋成为一种文体,该文体介于和之间,其特点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2)每月第一日为“”,农历十五日为“”,农历十六日为“”,最后一日为“”。
(3)斗牛:斗宿和牛宿,中国有宿(填数字)之称。
斗宿就是,呈勺子状。
【答案】(1)诗和散文(2)朔望既望晦(3)二十八宿北斗七星《登泰山记》(1)京师,即__________。
近现代已不再沿用,直接称为首都,因各朝代国都大不相同,京师就指代不同的城市。
(2)阳、阴:山之______为阳,山之______为阴;水之______为阳,水之______为阴。
(3)五鼓,即__________。
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用鼓打更报时。
五更,拂晓时分。
【答案】(1)国都(2)南北北南(3)五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常】(1)《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__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______________辑录。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共214个)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字词《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有二心)于楚也。
2.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这是)寡人之过.(过错)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6.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您)。
7.越国以鄙.(边邑)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9.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
10.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满足)之有?12.既东封.(把…当作疆界)郑,又欲肆西封。
13.唯.(希望)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
15.以乱易.(替代)整,不武。
16.吾其.(还是)还也。
亦去.(离开)之。
《荆轲刺秦王》17.秦将王翦破.赵。
(攻破)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进攻)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
(亲近)20.微.(如果不是)太子言,臣愿得谒.(拜见)之。
21.秦王购.(悬赏)之金千斤,邑.(土地)万家。
22.樊将军以穷困..(走投无路)来归丹。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希望)足下更虑.(改变)之。
24.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刻毒)矣。
25.吾每念.(想起),常痛恨于骨髓,顾.(只不过)计不知所出耳!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好好的)见臣。
27.然则..(然而这样)将军之仇报,而燕见.(被)陵.(欺凌)之耻除矣。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逆)视。
29.此臣日夜切齿拊.(捶)心也。
30.请.(请允许我)辞.(辞别)决矣!31.于是荆轲遂就.(驾)车而去。
32.终已不顾.(回头)。
33.厚遗.(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34.不敢兴兵以拒.(抵抗)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并列)诸侯之列,给贡职如.(像)郡县。
35.燕王拜送于庭,使.(派遣)使.(使者)以闻。
《种树郭橐驼传》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参考译文】 唐顺宗即帝位后, 王叔文、韦执谊执掌朝政, 两人尤其器重柳宗元。他和 监察御史吕温一起被秘密召入宫中, 一起商讨国家革新大事。柳宗元转任 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重用柳宗元, 但适逢任职不久, 王叔文失败, 柳 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在赴任途中, 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遇贬逐, 又经历蛮荒之地瘴疠之苦, 身处 崎岖阻塞的环境, 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 所以抒情叙事, 只要一动笔就一定 写成文章。他写了十多篇骚体文, 读过的人都为之凄婉感伤。
(第4段)问者曰:以子之道,移 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 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 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 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①道(方法) ②官理( 做官治民。理, 治 ) ③长人者( 做官的。长, 统治、 治理;人, 民 ) ④烦(繁多)
旦暮吏来而呼曰: ‘官命促尔耕,勖 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义项
例句
①怜爱, 爱惜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
②怜悯, 同情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
③爱戴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陈涉世家》)
④复合词,可惜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⑤复合词,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 【识记方法】 “怜”的本义是“怜悯”, 怜悯就是有爱心, 故引申出
结交, 交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之课内文言文知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在括号内写出通假的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2.失其所与,不知(智)3.秦王必说见臣(悦)4.今日往而不反者(返)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震6.无能为也已(矣)7.秦王还柱而走(环)8.卒起不意(猝)9.距关,毋内诸侯(拒、纳)10.张良出,要项伯(邀)11.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12.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13. 令将军与臣有卻(隙)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2. 行李之往来今义:出门带的包裹古义:出使的人3. 共其乏困今义:疲劳古义:缺少的东西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义:妻子古义:那人5.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义:贫穷古义:走投无路6.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今义:鼻涕古义:眼泪7.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8. 持千金之资币物今义:货币古义:礼品9. 今义:愿大王少假借之假装借给古义:宽容、原谅10. 秦王还柱而走今义:步行古义:跑11. 诸郎中执兵今义:称中医医生古义:宫廷的侍卫12.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今义:提起古义:掷击13. 断其左股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古义:大腿14. 左右既前,斩荆轲今义:左边右边古义:近臣15. 沛公居山东时今义:山东省古义:指崤山以东16.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17.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今义:①出去、进来;②不相符古义:指出去、进来,偏指入18.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今义:副词,很古义:意外的变故19. 而听细说今义:详细说来古义:小人的谗言20.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今义:河北(南)省古义:黄河以北(南);21. 再拜献大王足下今义:又一次古义:两次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 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边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见识短浅)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自谦之词)2. 许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答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杂然相许(赞同)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大约)3. 引左右引相如至(导引)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牵、拉)引次江北(引退)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4. 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5. 见未得与项羽相见(会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表被动)图穷而匕首见(显露)6. 谢前为谢曰(道歉)多谢后世人(告诉)乃谢客就车(辞别)阿母谢媒人(拒绝)7. 假人多以书假余(借给)假舆马者(借助)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8. 亲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接近)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亲自)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亲生的)9. 顾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顾计不知所出耳(但、不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顾及)10. 胜沛公不胜杯杓(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尽)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11. 辞卮酒安足辞(推辞)大礼不辞小让(计较)停数日,辞去(告别、告辞)12. 封又欲肆其西封(边界)既东封郑(以……为疆界)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封装)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坟墓)13. 道道芷阳间行(取道)行军用兵之道(方法、措施)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谈论)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14. 急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着急)良曰:“甚急!”(紧急)大王必欲急臣(逼迫)15. 为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替;出、制定)窃为大王不取也(以为)君王为人不忍(做)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何辞为(句末语气词)16.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何、怎么,疑问代词)朝济而夕设版焉(句末语气词,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兼词、从哪里)且焉置土石(兼词,在哪里)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名词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作动,驻军)2)越国以鄙远(名意动,以……为边邑)3)既东封郑(名使动,使……成为疆界)4)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5)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军)6)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称王)7)籍吏民,封府库(名作动,登记)8)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看)9)刑人如恐不胜(名作动,施刑)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使动,使……为王)11)既东封郑(名作状,在东边)12)函封之(名作状,用匣子)1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作状,在夜里)14)吾得兄事之(名作状,用对待兄长的礼节)15)常以身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用翅膀一样)16)头发上指(名作状,向上)2. 动词活用1)秦将王翦破赵(动词的使动,使……破)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的意动,以……为迟)3)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的使动,使活)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的使动,使……跟从)5)拔剑撞而破之(动词的使动,使破碎)3.形容词活用1)越国以鄙远(形容作名,边远的地方)2)此其志不在小(形容作名,小的方面)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作动,交好)4)沛公今事有急(形容作名,危急的事)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句)译文: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译文: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3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译文:这是我的过错啊!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译文:今日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6)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 省略句“与”后省略“之” )译文:荆轲要等待一个人,打算跟他一起去。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
8)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句)译文:站在殿上陪侍君主的臣子们。
9)嘉为先言于秦王( 状语后置句) 译文:蒙嘉先替荆轲在秦王面前说好话。
10) 燕王拜送于庭( 状语后置句)译文:燕王还在朝廷上举行了拜送仪式。
11)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译文:父母与宗族都被杀和没收了。
1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译文: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可以消除了。
13)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译文: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14) 大王来何操( 宾语前置句)译文:大王来时携带了什么礼物15) 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译文:沛公在哪里16)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译文: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17) 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译文: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在括号内写出通假的字。
1.氓之蚩蚩(嗤嗤)2.匪来贸丝(非)3.于嗟女兮(吁)4.犹可说也(脱)5.隰则有泮(畔)6.彼尔维何()7.玁狁孔棘(急)8.偭规矩而改错(措)9.忳郁邑余侘傺兮(悒)10 .何方圜之能周兮(圆)11 .延伫乎吾将反(返)12 .进不入以离尤兮(罹)13 .芳非非其弥章(彰)14 .槌床便大怒(捶)15 .箱帘六七十(奁)16 .蒲苇纫如丝(韧)17.吳陆i罠诞(宴)18 .悟言一室之内(晤)19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凭20 .长乐王回深父(甫)、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氓之蚩蚩今义:流氓/古义:民2.泣涕涟涟今义:鼻涕/古义:眼泪3•总角之宴今义:宴会;古义:快乐4. 三岁食贫今义:确数,三古义:多5. 薇亦作止今义:停止/古义:句尾语气词6. 玁狁孔棘今义:孔穴/古义:很7. 怨灵修之浩荡兮今义:水势大/古义:荒唐8. 固时俗之工巧兮今义:技艺巧妙古义:善于取巧9. 偭规矩而改错今义:改正错误古义:改变措施10.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今义:经济情况不好古义:走投无路11. 自前世而固然今义:前生/ 古义:古来12. 高余冠之岌岌兮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高耸的样子13. 长余佩之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修长的样子14. 君家妇难为今义:使别人为难古义:难做,难当15. 何乃太区区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古义:愚拙16. 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自作主张17. 可怜体无比今义:值得怜悯古义:可爱18. 本自无教训今义:训斥/ 古义:教养19. 处分适兄意今义:对犯错的人作出处罚决定古义:处理20. 便利此月内今义:方便/ 古义:吉利21. 卿可去成婚今义:结婚/ 古义:订好婚期22. 蹑履相逢迎今义: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古义:迎向前去23. 人事不可量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奖惩等工作古义:人世间的事情24. 叶叶相交通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义:互相穿插着25. 同心而离居今义:齐心/ 古义:感情深厚26.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义:几何学古义:多少27.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今义:回家的念头古义:人心归服28. 列坐其次今义:居于次一等的古义:它旁边,是两个词29. 俯察品类之盛今义:物品的种类古义:自然界万物30.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今义:低头抬头古义:形容时间短暂31. 所以游目骋怀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32. 白露横江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义:白茫茫的水气33. 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古义:旷远的样子34.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今义:数字,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35.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今义:程度副词,很古义:不同寻常36.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今义:指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古义:泛指学习的人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1. 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四马拉一车)2. 修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乃重修岳阳楼(修建)3. 将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率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将领)4. 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说)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助词,无实义)尔卜尔筮,体无咎言(预兆)5. 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互相)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面相)夫孰异道而相安(互相)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6. 见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见面)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项伯即入见沛公(谒见)7. 遗小学而大遗(遗漏、忽略)始访其遗踪(遗留)采之欲遗谁(赠送)8.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导引)将军夜引弓(拉开)相如引车避匿(退却)子游引前言以距孔子(引用)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率领)9. 是是日也,天朗气清(这,此)敢不唯命是听(宾语前置的标志)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判断动词“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10. 意何意致不厚(意料)吾意久怀念(心意)处分适兄意(主意)11. 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依照)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12. 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点,少量13.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满一年)不期而遇(约定)良马期乎千里(期望)14.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思想情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纳)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15.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序、按照次序)初一交战,操军引次江北(驻扎)16. 然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吴广以为然(正确)有穴窈然(……的样子)17. 之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顷之,烟炎张天(音节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们)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助词,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18. 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良乃入,具告沛公(连词,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副词,才)19. 于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对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郞者乎(被)20. 其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孰能讥之乎(副词,难道)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 名词活用1)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2)驰椒丘且焉止息(名作动,长着椒树)3)步余马于兰皋兮(名作使动,使........ 步行)4)仕宦于台阁(名作动,做官)5)何敢助妇语(名作动,说话)6)以此下心意(名作使动,使委屈)7)交广市鲑珍(名作动,采办)8)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名作动,遮蔽)9)歌窈窕之章(名作动,吟诵)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打鱼砍柴)11)侣鱼虾而友麋鹿(名作意动,以....... 为伴侣,以为朋友)1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13)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作动,命名)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作动,说明白)15)夙兴夜寐(名作状,在早晨、在夜晚)16)孔雀东南飞(名作状,向东南)17)卿当日胜贵(名作状,一天天地)1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19)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名作状,从旁边)2. 动词活用1)屈心而抑志兮(动作使动,使委屈,使压抑)2)伏清白以死直兮(动作为动,为而死)3)回联车以复路兮(动作使动,使……掉转)4)忽反顾以游目兮(动作使动,使游)5)驰椒丘且焉止息(动作使动,使……急驰掉转)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作名,流传的文字)7)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动作使动,使归服)3. 形容词活用1)三岁食贫(形作名,贫苦的生活)2)哀民生之多艰(形作为动,为……哀伤)3)亦余心之所善兮(形作动,崇尚,爱好)4)伏清白以死直兮(形作名,正道)5)高余冠之岌岌兮(形作动,加高)6)固前圣之所厚(形作动,推崇)7)长余佩之陆离(形作动,加长)8)足以荣汝身(形作使动,使……荣)9)死生亦大矣(形作名,大事)10)齐彭殇为妄作(形作动,看做相等)11)正襟危坐(形作动,整理)12)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作名,艰险偏远之地)1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作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4)后世之谬其传(形作使动,使……错)15)火尚足以明也(形作动,照明)1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作动,走到尽头)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