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case

合集下载

毕马威面试 案例分析case-2017

毕马威面试 案例分析case-2017

Case1:a. 我抽到的case是一个关于一家名为bifood的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是一个餐厅形式,旗下有三个比较知名的品牌,主要的case是讲了这个公司将会加强一个加盟店的形式,然后要拆分中国市场,把中国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进行战略规划,还有一些关于这个公司现有战略,和未来战略的一个介绍,case的最后有一个财务报告,然后我抽到的问题里面包含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对这个公司进行一个swot分析,第二个是简述一下这个公司加强加盟许可与拆分中国市场的利弊,第三个是简要阐述一下这个公司的现有战略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和第二个有点类似,因为整个case花了很大篇幅来讲加盟许可,和中国市场的一个分离,也可以结合他对未来的一个战略和财务数据做一下分析。

最后一个是谈一下对食品行业的了解。

整个准备过程在60分钟,一定要先把问题写在草稿纸上,然后整个case很长,大概在10页左右,基本上阅读加上记录就会占用掉很多时间,其实我之前有准备很多战略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时间太紧,并且当时比较紧张,所以几乎没有用到。

时间到了以后hr还带着进去一个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里坐了一个manager,进去就直接让我开始分析case,然后由于当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基本就是照着自己记录的笔记pre的(这里强调一下,case是不能带进去的,一定要做好note)。

我个人觉得高度紧张很难有一个临场发挥的空间,然后就是按照note的思路,对我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回答,case结束以后就是经理提问的环节,我遇到的经理全程都是用中文提问,问题的话就是一些比较常规的,针对你的简历内容作出的一点提问,比如你为什么想做审计,然后聊了一点学校的活动,还有实习经历这些,不用太过紧张,就是一个简单聊天的过程。

b. 我的案例是Bifoods Group,全球最长寿且最大的快餐连锁巨头,然后超级厉害,多少个国家,多少个店铺之类的,年收入15B,主要产品是Hot Chicken,pizza,印度风味食品。

毕马威求职-KPMG实习面经

毕马威求职-KPMG实习面经

往届KPMG实习面经时间:2013-6-29面试类型:中文面试,小组面试面试题目:1 . 内容是15分阅读一份英文材料,讲一个公司要组织一个活动,有4种方案,有四个地点的门票,餐饮,交通的花费,还有公司员工的信息,男女性别比,结婚的员工比例,个人爱好,还有就是日历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群面面试题目:1 . 一分钟自我介绍(英文)2 . 要求你介绍你做的项目,还有你在项目中的角色、责任和成绩,你碰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等等3 . 为什么会选择会计行业,你的专业优势是什么4 . why KP, why elite, difference between KP and other big four firms5 . 小组讨论:案例是为一个一天的graduate starter program设计方案,还有一个组是为年夜饭设计方案,综合下来貌似都有涉及简单的计算成本之类,所以大家可以带一个计算器经验:这里我个人的建议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关注细节,拿到案例大概翻一遍了解方案需要确定的未知量以及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进行进一步的阅读,也方便规划时间。

就拿我们的案例来说,要确定讲师的人选、酒店的地点、培训的日期,而这些未知量与成本和各个未知量本身之间都有他们的内在联系,必须要梳理出一定的逻辑顺序,否则容易造成讨论到最后突然发现有因素没考虑而被迫推翻原有方案的窘境。

至于一些细节,大家可以不必要过多记录,比如具体的成本和日期,只需要对明显有区分度的特征留有印象就行。

比如ABCDE 都是外部讲师,而F是内部员工,不要花钱。

那么这个就需要在读案例时留意。

其余的,比如A3000一小时之类的,讨论的时候对照就可以。

最关键的还是梳理逻辑啊!!不然别人说看时间你就去看时间,别人说看地点你就去看地点,不仅仅很被动,容易给人附和的感觉,而且万一别人的思路是错的,有可能最后会面临窘境。

面试题目:1 . 一开始par用中文说我们先开始用英文聊,你用英文做一个自我介绍吧,时间就1分钟好了,聊的差不多就转中文,你看可以吗?2 . 英文自我介绍的时候par会比较积极的介入,我感觉只要是他比较感兴趣的点就会介入,以下几个地方都是他问到A . 在学生会的任职(这个问的比较久,有你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当时如何竞选,主要的工作)B . 发表的论文C . 学习成绩的排名3 . 然后他就说OK 那我们用中文聊好了,接下来主要都是问当时寒假实习的问题,有A . 寒假实习的收获B . 抽凭的感想C . 在工作中与对方人员的关系D . 你的in charge有没有对你提出一些建议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群面面试题目:1 . 一分钟自我介绍(英文)2 . 怎么看plastic levy 给HK带来的improvement或者是new problem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单面面试题目:1 . 面试的问题主要是实习项目相关的,然后会根据你的回答,再延伸出一些问题,包括实习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项目组成员的印象,最大的困难之类2 . 为什么选择KP3 . 问了工作和生活的balance(英文)3 .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英文)面试题目:1 . case study , 案例共8页,大意是为一个公司策划年会,根据各个信息点的分析做出预算,时间,地点,出行方式的计划书。

毕马威面试-面试案例准备

毕马威面试-面试案例准备
Case in Point
A powerpoint summary of types of cases as presented by Marc P. Cosentino (4th ed.)
By: Helen Lee For the Caltech Consulting Club
The Case Commandments
Replacing existing product? Expand sales or customer base?
Barriers to entering market Major players
3. Think about customers
Who are they and how can we best reach them
Operations Case
Increasing sales Reducing costs Improving the bottom line Turnarounds
Entering a New Market
1. Determine why? What’s our objective/goal? Does it fit into our overall strategy?
company and the industry) 4. exit strategies
Developing a New Product
1. Think about the product
Special? Patented? Substitutions?
2. Think about market strategy
4. Think about financing

kpmg毕马威 经典case

kpmg毕马威 经典case

Case 1:Wolf (转型问题)Case内容:版本1:富士康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都有工厂,员工满意度低,媒体评价差,污染环境,blabla.........然后就说这工厂因为不可持续发展正在失去一些企业的大单,它过于依赖大型客户,所以要转型。

准备去做太阳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重塑品牌自主发展;版本2:在亚洲、欧洲、南美…都有市场,但最近employee management、working environment、pollution之类都广受诟病,使得一个大的国际客户把自己一半的订购量都转移到了其对手公司,所以高层想改变战略,不想过于依赖国际大顾客,改为生产太阳能光板,走greener、renewable的路子版本3:case大意是说wolf一直做电子器件的生产,在全世界都有工厂,属于廉价的制造及供货商,并将其提供给大公司诸如apple一类的(其实感觉就是富士康嘛。

)但是wolf的工作环境很差,员工有很多抱怨,然后就是有污染啊等等不好的因素(血汗工厂吧就是)。

然后材料里讲到了wolf在电子器件生产方面遇到的困境,他的利润主要是基于贸易,但许多国际大公司觉得wolf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品牌价值会产生负向的价值,所以不打算和wolf合作,而是转向行业的竞争对手,导致了wolf的利润逐年走低,而它运营的成本在增加,另外有一页材料专门是诸如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的负面报道,自杀率高,员工之间互相冲突,还有一张表是比较wolf全球工厂的情况,包括了员工数、自杀率、生产率、员工满意度等等。

在各种不利情况下,wolf集团打算向太阳能行业转型,认为进军太阳能行业能够改善企业的形象。

此外wolf有自己的odm部门,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比较好的制造成本的控制,较强的组装能力,而之前世界工厂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可能性。

另外wolf还调研了太阳能市场,认为还是存在供需的缺口,加之它与政府的部门有合作,使得它有机会去占有市场。

毕马威案例分析大赛

毕马威案例分析大赛

Situation Analysis
Markets Analysis
Market Selection
Strategy
Forecast
natural beauty&care market by 2014 estimated by Kline Group
Cosmetics Industry Analysis
E. Strategy
Let’s welcome the Herborist’s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Shanghai Jahwa company was founded back to 1889 and it's the largest domestic company for personal and household care products. ◆Established in1998, distinguished itself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rinciples, targeted at high-end personal care with mid-high prices.
Natural cosmetic products are better
Organic cosmetics worth paying more 40% 33%
See it a nice cake and want Asia-Pacific 63% to have a share
globally 50%
FACTOR
Opportunity
Sephora has stor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e increasing desire for natural and organic products The cosmetics industry is still growing

毕马威案例分析大赛作品

毕马威案例分析大赛作品
The U.S. Razor market could be broken up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including nondisposable razors, refill cartridges, disposable razors, shaving cream, and depilatories.
Volume Rate in the Market
Amount of money earned in the market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7
2008
2009
2010e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7
2008
2009
2010e
22 new stock-
keeping units has
emerged in 2008 and
2009. The whole
market is short of
these
products,
which decreases the
bargaining power.
Paramount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in the competition. Paramount has occupied a great status and has become a respected brand in the industry. Goal: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strengthen the best place in market.

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审计案例

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审计案例

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审计案例:Enron公司背景Enron公司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公司之一,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顿。

该公司在1990年代末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能源、通信和商品交易市场的巨头。

然而,在2001年底,Enron突然宣布破产,引发了一场金融风暴。

过程第一阶段:审计开始1997年,毕马威会计事务所(KPMG)开始担任Enron的外部审计师。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每年进行审计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第二阶段:操纵财务报表从1997年到2000年期间,Enron高层利用复杂的会计手法和特殊目的实体(SPE)来掩盖公司巨额债务和损失。

他们通过将债务转移至特殊目的实体,并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来隐藏这些债务。

这些特殊目的实体与Enron紧密相关,但却被视为独立的法律实体。

KPMG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这些欺诈行为,这一点成为后来批评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主要理由之一。

第三阶段:揭露欺诈行为2001年,Enron的财务丑闻被揭露出来。

一位内部举报者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透露了Enron高层操纵财务报表的行为。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揭示了Enron公司内部存在的巨大腐败和欺诈问题。

KPMG在此期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质疑他们是否尽到了审计职责,并对他们未能揭示Enron操纵财务报表行为表示担忧。

第四阶段:审计后果在Enron公司破产后不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KPMG展开了调查。

他们指控KPMG没有履行其审计职责,未能揭示Enron公司存在的欺诈行为。

最终,KPMG同意支付7500万美元作为和解金,并接受SEC对其进行改革和监管。

此外,KPMG还面临来自Enron股东的集体诉讼,他们声称KPMG未能履行其审计职责,导致他们遭受巨额损失。

结果Enron公司的破产和财务丑闻震惊了整个金融界。

这一案件暴露了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审计制度的不足之处。

面试指南面试毕马威的经历参考

面试指南面试毕马威的经历参考

面试指南面试毕马威的经历参考面试指南面试毕马威的经历参考最近看见好多人在焦急的等待着的结果,我心中就在想,是不是作为进入面试的人之一,是不是也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不过会觉得,我在care的事情不是大部分人care的事情。

还是写一下,好歹作为以后的资料。

诉说之余希望看完后还是会有收获。

(上海所,神马湖北神农架所四川九寨沟所的就不要看有关location的部分了) 同样周一收到Schedule confirmation,但是貌似有些room里面的interviewee在结束的时候就问了。

好吧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从来没觉得Schedule confirmation约等于offer Background: 被人认为是三本的一本出生,学校当然不会是985,211(这个念起来…),DTTdeadline过后一天才看见网申,pWC根本不知道…所以啊,要申请还是要早点开始留意…有网申没有提交…也悲剧了会计。

我不同意某些同学写的Kp的网申不要好好写…起码我就是只有网申是好好写的,接下来的都纯属打酱油。

你知道,Kp是会对你的所有资料存档的,所以时刻可以调阅。

笔试通知我同时接到电话和邮件,HR call 我的时候我还没有醒…带好笔啊,尺啊,水啊,计算器啊,巧克力啊,开心果,whatever you want,就可以去考试了…他们发的笔和橡皮我都拿了,我觉得我就是来打酱油的,是吧,这个不比雅思,1475才买笔和橡皮…我很佩服那些没有那笔和橡皮的同学,太霸气了,认为自己可以进,以后可以铅笔橡皮什么的想要多少拿多少…网申相对简单,笔试其实个人有个人的看法。

老子在考试之前半个小时才知道有所谓的经典24和经典36,所以很谦虚的问了考过的同学都是什么样的题目,于是乎那个同学坑爹的告诉我数学部分是和GMAT差不多的数理逻辑(其实就是看谁计算器按的快)第一,这次谣言谣传鬼也不相信的数据是,6000+网申,360-面试(其实上海好像就周六上午4场),180进Ep第二,数理逻辑部分,其实考察两个方面--谁计算器按的块,谁吊耳啷当做题目--也就是说搞清楚六年级搞的清楚的谁比谁大百分之多少,以及计算器是不是经常用,以及抗压能力强就好了。

毕马威面经第一篇

毕马威面经第一篇

kpmg精英计划+校招全流程这里分别是我和我男朋友的精英计划面经和我自己的校招面经,希望能帮到大家!先是男票的JerameKP之旅【引】与其说是“受人之托”(其实是我自己想写)去写我在KPMG的所见所感,不如说是自己怀念吧,怀念过去的那一年多来,我和它之间的故事。

而因为最后一些别的原因遗憾地告别K记,这种怀念又似乎会带给我那么一丝伤感和抱歉。

在正式开始前,需要说明两点:其一,我所叙述的经历只限于自己亲身体会到的,之后的年份如果有变化,恕我无法跟进(2014-2015)我和KPMG接触的平台是它的Elite Programme,一般我们又会称它“精英计划”。

简单地说来,它是一个实习+培训+面试的综合体。

如果全程参加完,时间跨度在两年左右。

一般,精英计划会在每年的三月左右做网申,对于申请者的年级要求是大二下或者研一下。

所以我想可能很多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已经错过了这个媒介;但是这个计划的流程和内容,与K记的校招,以及实习计划确有很多相似之处。

【网申】首先是网申。

在三月左右的网申季(类比九月校招网申季和十月寒假实习网申季),稍加留意会有很多的渠道获知这一计划的信息:比如应届生网、微信、学校的就业网,或者校园内张贴的海报等等。

我记得自己当时是从Taffy那边获取到了这个信息,她鼓励我要去试一试。

我去听了宣讲会,人山人海,不过感觉意义不是特别大——后来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不带笔面试的宣讲会确无参加的必要。

而网申的5个Open Question也是让我绞尽脑汁,所以一直拖拖沓沓,直到Deadline的前一天才勉强填完提交。

说一些网申要注意的点吧。

K记的网申,精英计划、实习、校招的界面好像是一样的,但是每次申请一个新的计划(譬如之前申请过寒假实习,现在要申校招),就要重新用不同的一个邮箱注册账号;而之前填的申请表格是一直保留在服务器上的,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能看到去年4月我填的东西。

还有就是K记的一些邮件可能会进垃圾邮件箱或者广告邮件(当然四大的邮件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有的邮箱反垃圾设置有问题,垃圾邮件1天就删掉了,这样会很耽误事,需要引起注意。

毕马威案例分析

毕马威案例分析

毕马威案例分析毕马威案例分析毕马威案例分析【篇一:毕马威案例分析】先说一下卤煮背景八,卤煮是上海复旦大学旁边的某个知名财经大学的学生,专业是工商管理,成绩一般般,在工商管理班是属于倒数的,不过放到年级上就是前30%的水平,所以填成绩排名时从来只敢填年级排名,不敢填班级排名的,六级英语也是刚过,成绩是450到460的中间,以前又是将粤语的,所以普通话和英语也是有一点口音的,不算太标准。

卤煮的实习也不算很牛,只在一个证券公司(熟人介绍进去的,其实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还有智联招聘(只实习过一个星期,每天都在打电话)实习过。

我说这些是让你们有信心,无论实习还是成绩还是英语不太好都要对自己有信心,卤煮也有过迷茫的时候的,不过最后还是走出来了,好了下面到正题了。

10月12日上海理工大学笔试卤煮在笔试之前出去外地玩了,然后11号开始看24+36题,然后12号就去考试了,其实笔试还是有蛮多人的,我笔试是先开始英文阅读的,大家去笔试时候最好记得自己学校的英文名字与专业名称,卤煮笔试的时候一开始考官要求写学校的英文名称和专业英文名,卤煮一下就愣住了,我清楚的记得business写成了bussine,不过应该没有事的吧。

还有24+36题有一定作用的,卤煮在笔试的时候就遇到了一道一模一样的题目,然后很重要的是运气八,卤煮英文阅读只有第一到第三篇是专心看的,然后因为旁边的人看得有点快,所以心有点乱了,后面很多就扫了一两眼就选了,最后一篇就是24里的原题。

所以说做英文阅读你要有实力或者运气中的一样,然后坐到数字运算,基本数据从图表中都可以看出,就是时间比较紧,不过卤煮同学有比较牛的,就说能做完,还有时间检查一下。

其实这是卤煮第一次笔试,按计算时手都是抖的,而且我觉得我的运气比较好八,后来问到hr姐姐时,她们说kpmg笔试是刷人最多的大约80%左右。

10月23日上海恒隆大厦65楼m面卤煮是在10月20号接到kpmg电话的,她们问我怎么不预约m面时间,我说没有收到m面邮件呀,所以提醒广大的应届生,kpmg发m面邮件时有可能会挂,在网申的时候最好写上一个备用邮箱,然后每天都要看看备用邮箱,因为卤煮主要用的邮箱没有收到m面预约邮件,但是备用邮箱17号就收到预约邮件了,幸亏kpmg比较负责,专门打电话给我了,不然我就要错过了。

【上海海归招聘会】“四大”面试全攻略之毕马威

【上海海归招聘会】“四大”面试全攻略之毕马威

【上海海归招聘会】“四大”面试全攻略之毕马威求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结果,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对找工作的人而言,拥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种莫大的幸福,朋友带来的不只是信息共享,更多的是在你受到打击,感到失望的时候给你鼓励和支持,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身边的两个大学同学,两个高中同学,大家互相帮助,相互沟通,最后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四大”,即目前世界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安永(Ernst&Young),毕马威(KPMG),德勤(DTT)。

每年“四大”在中国录取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超过1000人:以PWC为例,去年在北京发的offer数就达到150,这在近几年不景气的就业市场中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而且,“四大”对专业没有限制,因此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进“四大”的可能,关键看个体的竞争实力和临场发挥。

但另一个事实是,80%进“四大”的学生都来自经院和管院,大部分非经管专业者在第一轮简历筛选中就不幸落马了。

作为那20%的幸运儿,我很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面试“四大”的经验,使怀有同样梦想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掌握面试的门道,参悟出其中的奥妙,尽早准备,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轻松应对各种面试。

毕马威的招聘分三部分:笔试,MANAGER面,PARTNER面。

我最先申请的是Advisory咨询的部门,在通过笔试后,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子部门是在BPD,Business Performance。

匆匆在官网上了解了BPD是做什么的,就奔赴MANAGER面试。

至今对面试依旧记忆犹新,因为毕竟人家是在恒隆广场50楼,蛮高端的地方。

MANAGER面的题目是,准备一份某一个企业的CASE介绍,这个企业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你可以按照你个人的意愿对其进行任何方式的介绍,但是不能用PPT,只能用自己准备的稿纸等等。

我给他带来的案例是实习过程中对一个企业做的Research,这个企业推出了一款Merchant Cash Advance的信贷产品,概念比较新颖,他们的利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每个月应收账款的一定比率偿还贷款。

毕马威case

毕马威case

毕马威case我把之前有人分享过的内容和我自己面试的问题整合了一下,供大家参考,祝大家面试顺利通过~我抽到的case是Bifoods,背景差不多就是下面的总结一下,该公司有三个战略:特许经营权战略、Future战略(高科技)、spilt China market战略,我抽到的问题是Marketing/Health eating,问题有五个:如何增加三个品牌的相似度?如何提高三个品牌的竞争力?健康饮食是否要运用在future策略中?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品牌(记不太清了)?该企业的优势?,然后主要想提醒大家一定要熟悉自己网申的OP,manager会据此提问。

1.Bifoods案例是Bifoods,抽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split business strategy方面的,还有一个media andmarketing方面。

问题大致涉及BifoodsBifood的case,前半部分是公司背景,讲了它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情况,后面有一些财务表格。

抽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Maketing的,另一个记不太清了,选的是前一个问题。

两个问题都是包含3个小问题。

Marketing主要有问最重要的优势、吸引客户的方法、对公司发展的建议。

Bifood快餐店的案例,近年来竞争大,利润下降,想办法降低operating cost,于是公司想了两个strategy,一个是fanchising(大概是吧,原谅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还有一个和我抽到的题无关就没仔细看,大概是产品创新之类的。

抽到的题目是有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ty2. 绿色能源企业superfine & Bitemecase一共有五六页,是有介绍superfine的一些背景资料有简单的sales,cost,profit的chart,提到有一个大客户Biteme(给了一些salesportion什么的);renewable energy 的一些资料;还有一个竞争对手new brand的资料;最后一面是关于Biteme在杂志上的报道。

毕马威,自我介绍

毕马威,自我介绍

毕马威,自我介绍篇一:搞笑但是比较成功的自我介绍(面试KPmG)不晓得为什么,我厌恶了按学习,生活,获奖什么得来自我介绍了,就来了一段从别人,我的朋友对我的角度来介绍自己了:大概意思如下我是XXX,现在是复旦大学XXXX系的大四学生。

我想从朋友对我一些评价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一,我身边的朋友一般都会叫我野兽(我不好意思说是禽兽),当然并不是说我像野兽一样桀骜不驯,而是因为我永远给人,给我身边的朋友一种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做什么事情都会极大热情的投入的人,他们几乎从没有看到过我失落情绪低落的样子,我永远给人有一种奋力前行探索的冲劲和闯进吧。

我想这样的一种闯劲和韧劲对于cBd部门来总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一个在工作,生活,体育运动方面都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人。

(我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差不多都是班长,尤其在复旦期间,我在学校的各个学生工作岗位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体育运动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我非常追求一种速度的快感,在球场上没有一个人能比我更能跑。

连续两年获得学校1500米第四名,连续三年拿下经济学院运动会1500米冠军,我的其中一个梦想就是连续四年拿满经院运动会1500米冠军………..云云二.曾经有个朋友和说过,我就像一棵野草,不管放到哪里,都能够很容易的存活下来。

我觉得这个是我到为止最喜欢也是最符合我的一个比喻。

我有极其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很容易与环境,环境中的人融合在一起,每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我永远是那种最开始认识所有人,最开始和很多人打成一片的人,这个或许和我开朗幽默风趣还有很善于与人沟通交往,而且很无私热心助人的个性有关。

真是这样的人性与适应能力,使我在人生的沿途收获了许多的朋友,友谊……….云云三,很多朋友都说我是个天生的销售人才,除了军火与人口不贩卖什么都卖!说这个虽然有点夸张了,不过我确实在大学课余时间卖过许多的东西,我总是能够抓住商机,我曾经卖过珍珠粉,卖过cPa的考试书和司法考试的教材,还卖过许多的二手自行车,卖过羽毛球拍等,也卖过电脑的配件,卖过一些经典欧美影碟的自刻碟在复旦BBS上卖过。

kpmg毕马威-经典case

kpmg毕马威-经典case

Case 1:Wolf (转型问题)Case内容:版本1:富士康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都有工厂,员工满意度低,媒体评价差,污染环境,blabla.........然后就说这工厂因为不可持续发展正在失去一些企业的大单,它过于依赖大型客户,所以要转型。

准备去做太阳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重塑品牌自主发展;版本2:在亚洲、欧洲、南美…都有市场,但最近employee management、working environment、pollution之类都广受诟病,使得一个大的国际客户把自己一半的订购量都转移到了其对手公司,所以高层想改变战略,不想过于依赖国际大顾客,改为生产太阳能光板,走greener、renewable 的路子版本3:case大意是说wolf一直做电子器件的生产,在全世界都有工厂,属于廉价的制造及供货商,并将其提供给大公司诸如apple一类的(其实感觉就是富士康嘛。

)但是wolf的工作环境很差,员工有很多抱怨,然后就是有污染啊等等不好的因素(血汗工厂吧就是)。

然后材料里讲到了wolf在电子器件生产方面遇到的困境,他的利润主要是基于贸易,但许多国际大公司觉得wolf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品牌价值会产生负向的价值,所以不打算和wolf合作,而是转向行业的竞争对手,导致了wolf的利润逐年走低,而它运营的成本在增加,另外有一页材料专门是诸如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的负面报道,自杀率高,员工之间互相冲突,还有一张表是比较wolf全球工厂的情况,包括了员工数、自杀率、生产率、员工满意度等等。

在各种不利情况下,wolf集团打算向太阳能行业转型,认为进军太阳能行业能够改善企业的形象。

此外wolf有自己的odm部门,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比较好的制造成本的控制,较强的组装能力,而之前世界工厂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可能性。

另外wolf还调研了太阳能市场,认为还是存在供需的缺口,加之它与政府的部门有合作,使得它有机会去占有市场。

毕马威面试-KPMG案例

毕马威面试-KPMG案例

Case 4: NSM-North Sports MotorCase 内容:版本1: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进入印度,进入高端汽车市场,可是遇到了质量和安全的问题。

版本2:我的case是个叫North Sports Motor的中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不错,主打价格低廉的SUV,市场份额很高,公司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初期还顺利,但品牌口碑并不好,产品安全问题,设计抄袭问题层出不穷。

所以公司也建造了测试中心来改进问题。

版本3:case就是NSM公司卖汽车的,中国市场老大,suv卖的特好,但是欧洲市场有侵权问题,澳洲市场因为安全问题进行汽车回购。

现在公司要进行品牌的转型,给大家一个安全可信赖的品牌感觉版本4:NMS是个中国的汽车生产商,,主打产品是SUV和light vans 啥的,它的SUV 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但是这个公司最近遇到了很多负面问题,后面第三页有写具体是那些负面问题,一个是被意大利的一个企业告他侵权,另一个是澳大利亚发现他的toxic chemical不合格,然后发现他的safety and health standard 低于澳大利亚的市场标准,被召回啥的。

还有就是它的发动机太小,然后性能也不太好,售后做的也不太好,消费者有很多complaint 。

它的reputation是:sellable but unsafety , 为了扭转现状,公司制定了新战略,即“quality,safety and reliability”版本5:以前这个car manufacturer发展很好,SUV销售量一直不错,后来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分了三个region说问题,一个是poor quality,一个是copyright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没有达到health and safety的standard,之后说这个公司打算转型进入luxury market神马神马的。

版本6:第一面是简介NSM公司:NSM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SUV产品在中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还生产Sports Truck(个人感觉是皮卡,就是学车的时候学的那种车型)和Light Van(个人感觉是一种小货车?)。

毕马威攀登者计划要求内容

毕马威攀登者计划要求内容

毕马威攀登者计划要求内容说到毕马威的“攀登者计划”,哎呀,光是名字就让人觉得有点“高大上”的感觉。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挑战性?你想想,毕马威啊,全球四大审计公司之一,做事肯定不简单。

那这个“攀登者计划”到底是什么?是给那些有志之士准备的“登天梯”吗?要知道,想加入毕马威,可不是一件随便就能办到的事,很多人都想着怎么才能“爬上去”,可是终究能“登顶”的,真的不多。

“攀登者计划”,其实就是毕马威为了选拔和培养未来的领导者而设计的一个项目。

哦!这可不是说你只要会做题、成绩好就行。

这个计划注重的不只是你能做多少事、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那股子上进心,能不能在压力山大、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冷静,保持创新的那种心态。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种环境下披荆斩棘的,要是真的能抓住机会、挺过挑战,成为毕马威的“攀登者”,那也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黄金大道。

你别看这个计划名叫“攀登者”,但其实啊,进这个项目的人,光有拼劲可不行。

别误会,我不是说拼劲不重要,反倒是,想要成功拼劲是必须的。

不过,真要做得好,靠的还得是智慧和方法。

毕马威挑选的“攀登者”,可不是那些只会死拼命的人。

你得懂得“未雨绸缪”,在面临挑战时不仅要迎难而上,还得有全局观、战略眼光。

什么叫做战略眼光?简单点来说,就是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任务,你得看得远,能看到这个项目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方向。

像这种“眼高手低”的技能,能在“攀登者计划”中得到淋漓尽致的锤炼。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团队协作了。

毕马威的“攀登者”可不是独行侠,一个人走的快,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远。

这也提醒着我们,不管你有多能干、能力多强,真正的强大是靠团队的力量。

毕马威特别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团队中既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又能与他人和谐共处,带动团队一起前进,那绝对是“攀登者”计划里最值得称道的一个能力。

所以呀,光会“自己独立作战”可不行,得懂得和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合作,推动团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你才能在“攀登者计划”中脱颖而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把之前有人分享过的内容和我自己面试的问题整合了一下,供大家参考,祝大家面试顺利通过~我抽到的case是Bifoods,背景差不多就是下面的总结一下,该公司有三个战略:特许经营权战略、Future战略(高科技)、spilt China market战略,我抽到的问题是Marketing/Health eating,问题有五个:如何增加三个品牌的相似度?如何提高三个品牌的竞争力?健康饮食是否要运用在future策略中?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品牌(记不太清了)?该企业的优势?,然后主要想提醒大家一定要熟悉自己网申的OP,manager会据此提问。

1.Bifoods
案例是Bifoods,抽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split business strategy方面的,还有一个media andmarketing方面。

问题大致涉及Bifoods供应商出现食品安全问题,Bifoods如何维护消费者对它的信任;到底值不值得为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而做出相应的努力。

LZ的思路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供应商的食材是安全的。

再在广告上侧重食品安全的宣传。

值不值得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涉及到权衡费用支出和为消费者生命健康买单/承担政府问责的风险两方面。

M追问了2个问题,一个是你在读case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发现Bifoods的其他问题?LZ有点迷茫,努力回想了半天,回答了一个印象中的点,毕竟我只是浏览了一遍,大致了解了下每个part讲了什么。

M又问你对于Bifoods现在在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形势怎么看?LZ 结合Bifoods的现状和自己pre中的分析,展望了下未来。

Bifood的case,前半部分是公司背景,讲了它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情况,后面有一些财务表格。

抽到的两个问题一个是Maketing的,另一个记不太清了,选的是前一个问题。

两个问题都是包含3个小问题。

Marketing主要有问最重要的优势、吸引客户的方法、对公司发展的建议。

Bifood快餐店的案例,近年来竞争大,利润下降,想办法降低operating cost,于是公司想了两个strategy,一个是fanchising(大概是吧,原谅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还有一个和我抽到的题无关就没仔细看,大概是产品创新之类的。

抽到的题目是有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ty
2. 绿色能源企业superfine & Biteme
case一共有五六页,是有介绍superfine的一些背景资料有简单的sales,cost,profit的chart,提到有一个大客户Biteme(给了一些salesportion什么的);renewable energy的一些资料;还有一个竞争对手new brand的资料;最后一面是关于Biteme在杂志上的报道。

我抽中的问题一个是恶意收购什么公司(好像是new brand);另一个是有3个小问。

1.renewable energy strategy重要吗? 2.貌似是有机农业和renewableenergy你选哪个之类的 3.要不要diverse农业去投资科技运输什么的
Superfine和Biteme的,大致意思是S是电子制造商,B是其最大客户,S要进入绿色食品产业
我选的题目是win contract。

1.S为赢得B应该做什么策略。

2. S除赢得B外还应如何拓展业务。

3. 在此过程中S最应关注的两个点是什么。

presentation的时候我就把几个关键的列出来,不知道对不对。

然后M问了几个问题,记得的两个是1.S如果失去B这个客户,他应该怎么做来弥补这一块损失。

2.S如果不做有关绿色食品业务是不是可接受,利弊在哪。

这两点都是发散出去说的,没有按照case说。

Superfine和Biteme的新案例,选了的问题是关于market& media的,问题有S如果失去B这个客户,制订一个strategy如何维护reputation,以及S在advertise方面应该重点focus的factor等。

绿色食品企业superfine的case。

大概说的是这个企业之前是做电子设备的,有个下游企业biteme是做绿色食品的,而superfine有想要进军绿色食品行业的想法。

基本背景是这样的。

三个问题:
1、对superfine做一个swot分析;
2、superfine大量投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好处和不利;
3、superfine想要进军绿色食品行业是收购biteme还是投资自身的绿色食品部门。

3. o2o 这个相关资料比较少,抽到的同学自求多福吧。

一家o2o的公司,致力于各种行业的投资。

最近投资了cinema industry。

然后case给了竞争对手情况,cinema行业五年预测,目前问题,等等。

我抽到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如何使o2o收入增加&如何避免恶性价格战&如何在不过度广告的情况下让更多人来使用o2o
一个是合作与竞争的问题,问这些公司应该分别如何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

4. chatterbox & talkitup
一、案例简介:chatterbox和talkitup,两个本土社交软件(或者平台),各有特点。

大环境,中国本土,存在对本土企业的保护,因此茁壮成长。

chatterbox较为开放,类比微博,该公司收入很大部分来源广告收入,存在问题貌似惹恼政府(不确定),出现用户转移情况,广告收入减少,公司最近获本土某大电商占25%股份的资金支持,上一财年出现亏损。

talkitup专注个人社交,广告少,类比微信,存在问题无赢利点,公司至今未盈利。

案例里对chatterbox的经营提出了6点option,包括国际化、M&A企业并购、剥离社交部分,广告收入作他用、整体出售等
两张饼图,一张是China社交软件用户数分布,上面两个软件分排第三第四;另一张是主要国家社交软件用户占比,US第一,中国第二。

(这两张图我都没用上,包括计算器)两个exhabit,一个是社交软件话题营销成功案例,6个案例吧,我只看了前两个,某洗发水和takeithome;另一个没看。

我觉得是无用信息(不代表你们)
二、问题
第一张:两个问题,我只记得一个,讲的是谈谈社交软件国际化的策略。

刚开始准备选这个问题,后来没选,后面M还问了,后面再说
第二张:两个问题,1.如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好友和舆论引导者影响很大,
你将如何利用这一点为社交软件公司盈利 2.为社交软件提出creative的策略,增长其收入,提示:广告商和消费者角度
三、我的准备:提供我当时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我选的第二张(1代表问题一,2代表问题二)
1.①分享;②拼单;③传统广告
2.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①社会信任缺失;②技术;③广告针对性不够;④与专业的购物软件竞争时存在劣势
策略:①建立生态,场景消费;②个性化广告,基于大数据;③个性化消费,定制;④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并购、合作等手段;⑤从这两家的优劣势互补角度,有没有合并可能?
⑥对问题一的回答可以用在这里
背景:社交媒体——如今社交媒体越来越流行,大致说了用户占比等情况
国外:主要有一家MC,其后来收购了自己的两个竞争对手
中国:表一:各社交软件的占比表二:用户数
公司一:chattbox
吸引的用户群主要是喜欢被各种博主推荐种草,带动购物消费的客户群。

问题:资金不够,且受政府监管
公司二:Talkltup
倾向于喜欢仅在自己私人交际圈活动的客户群,且广告推文较少。

现在chattbox为了继续拿到资金,证明自己可以重获市场份额,想做出以下几种可能的决策:
1.学习MC收购竞争那个对手的策略,收购talkltup
2.进军国际市场
3.卖掉部分现有业务,回笼资金
我抽到的两个问题是:
1.企业的社会责任
2.如何占据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对chatterbox的形势进行swot分析、给出marketing strategy的建议以及采用新的marketing strategy会有怎样好的/坏的影响。

中国的social media 公司 chatterbox,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劣势,他有个竞争对手叫take it up,两家公司有竞争但也有合作,给了很多描述,需要大家提炼,图表两张,很简单,没有财报,本来还想来个什么财务分析,毕竟老本行。

问题有三个,一个是swot,还有个是花钱花人力制定新市场政策的好处与坏处,吸引顾客的建议。

✓chatterbox & talkitup 案例中的饼图占比,可以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在Pre中提及,M会在你讲述的时候稍作记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