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手术中实时碰撞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word文档格式60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word文档格式60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word文档格式60摘要实时准确的碰撞检测关于提高虚拟环境的真实性、增强虚拟环境的沉溺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文对碰撞检测相关技术停止了深化的研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引见了虚拟理想技术的开展及现状、碰撞检测的研讨现状;然后复杂引见了碰撞检测一些基础实际知识,着重引见常用的碰撞检测算法。

紧接着,复杂引见了OpenGL编程的基础知识和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

在碰撞检测算法的运用中,运用OBB包围盒层次树的碰撞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普通多面体间碰撞检测的可行性方案,并用软件对该方案停止完成,同时指出该方案的优缺陷。

最后,对全文停止了总结,并指出今后的研讨方向。

关键词:虚拟理想碰撞检测包围盒层次树OBBSTUDY AND IMPLEMENTATION ON COLLISIONDETECTION TECNOLOGY OF VIRTUAL REALITYAbstractReal-time and accurate collision detec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reality and enhance illusion of immersion for virtu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chnique of collision detection deeply.I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parts:Firstly,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on collision detection field.Then it introduces some basic knowledge and emphasizes on introduce of 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Next,it introduces OpenGL and Oriented-object language program character.In collision detection implementation chapter,a scheme of collision detection between general polyhedron is presented by using bounding hierarchy volume algorithm.The method is implemented by vc6.0.And it analyse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method.Finally,the conclusion is drawn and the work of future research is presented.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collision detection bounding hierarchy volume OBB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虚拟理想技术开展及现状 (1)1.1.1 虚拟理想的特点 (1)1.1.2 国际外虚拟理想技术的研讨状况 (2)1.2碰撞检测的研讨现状 (3)1.2.1意义及特点 (3)1.2.2碰撞检测的研讨现状 (4)1.3论文的任务和组织结构 (6)第二章碰撞检测实际 (8)2.1碰撞的定义[3] (8)2.2碰撞检测的模型类别 (8)2.3碰撞检测的场景特征[2] (9)2.4碰撞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9)第三章碰撞检测算法 (11)3.1空间剖分法 (11)3.2包围盒层次树法 (12)3.2.1包围盒外形的设计准那么 (13)3.2.2包围盒类型 (13)3.3基于特征的距离计算增量算法 (17)3.3.1基本概念 (17)3.3.2 Lin-Canny算法概述 (19)3.3.3顺应性准那么 (20)第四章编程基础实际 (26)4.1O PEN GL编程基础 (26)4.1.1 OpenGL基本特点 (26)4.1.2 OpenGL完成 (28)4.1.3 OpenGL图形绘制 (29)4.1.4 OpenGL光照处置 (30)4.1.5 OpenGL纹理映射 (31)4.1.6深度测试 (33)4.2面向对象的编程 (33)4.3O PEN GL编程环境的设置 (34)第五章碰撞检测算法的运用 (36)5.1物体建模 (36)5.2场景绘制 (39)5.3碰撞检测算法的运用 (42)5.3. 1 基础实际 (42)5.3.2 碰撞检测的完成进程 (44)5.3.4用户交互 (51)5.4本顺序的优缺陷 (53)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55)主要参考文献 (56)..................................................................................................................................................................................第一章绪论1.1虚拟理想技术开展及现状1.1.1 虚拟理想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虚拟理想技术不时是信息范围研讨、开发和运用的热点方向之一。

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培训、手术规划和术前仿真等领域。

在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是实现仿真手术切割、穿刺等操作的关键技术。

目前,虚拟手术中的碰撞检测算法大多数基于三维几何体的建模和检测,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但是,针对柔性组织、血管等“软物体”的碰撞检测算法还有待研究。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重点探讨如何应用柔性物体建模和碰撞检测技术,以提高虚拟手术的仿真效果和精度。

二、研究内容1. 虚拟手术中的碰撞检测算法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2. 虚拟柔性物体建模方法研究,探讨如何将柔性组织、血管等“软物体”进行建模和仿真3. 基于柔性物体的碰撞检测算法研究,重点考虑柔性物体的弹性和形变特性,并结合刚性物体的碰撞检测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4.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验证新算法在虚拟手术中的精度和可行性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虚拟手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柔性物体的建模和碰撞检测算法,可以提高虚拟手术的仿真效果和精度,使得虚拟手术更加接近真实手术的操作体验。

同时,本研究对医学教育、手术规划和术前仿真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空间。

四、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1. 完成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明确目标和问题2. 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研究相关柔性物体建模和碰撞检测算法,并进行创新性改进和优化3.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 完成论文撰写,提交相关学术期刊进行发表五、研究进度计划第一年:1. 虚拟手术中碰撞检测算法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明确目标和问题2. 收集相关数据和文献,研究相关柔性物体建模和碰撞检测算法,并进行创新性改进和优化第二年:1. 继续优化和改进新算法,结合实际场景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2. 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三年:1. 完成论文撰写和修改2. 提交相关学术期刊进行发表六、参考文献1. Eric A. Love and Takeo Kanade. A Physics-based Deformable Model for Cloth Animation. SIGGRAPH 1997.2. Lange M, Seemann R, Lamecker H, et al. Simulation of soft tissue using a hybrid approach[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06: 255-262.3. Solenthaler B, Teschner M. A unified particle model for fluid–solid interactions[J].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TOG), 2009, 28(1): 1-7.4. Hu G, Sun M, Zheng F, et al. Efficient GPU-based simulation for coronary blood flow with vessel motion and flexible wall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Assisted Intervention. Springer, Cham, 2019: 156-164.5. Sang-Woo Han, Choi Young-Jin, Park Gu-Jin, A Study on Physical-based Cloth Animation using Mass-Spring Model,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 Contents Association, 12/2007; 7(12):330-336.以上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如有更改,将提交导师审定。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研究与设计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研究与设计

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研究与设计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和体验形式,已逐渐渗透到多个领域,包括游戏、娱乐、教育、医疗等。

在虚拟现实中,碰撞检测技术是确保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具有真实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虚拟现实中的碰撞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与设计,探讨现有技术的问题、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碰撞检测技术。

简单来说,碰撞检测技术用于判断虚拟物体之间或虚拟物体与真实物体之间是否存在碰撞。

在虚拟环境中,通过使用碰撞检测技术,可以使用户在互动中感受到真实的物体碰撞和交互。

目前,虚拟现实中常用的碰撞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物体表示(Object Representation)和基于碰撞检测算法(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两种方法。

基于物体表示的碰撞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虚拟物体的几何模型或包围盒来表示对象,然后比较对象之间的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属性来判断是否存在碰撞。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计算效率高。

常见的基于物体表示的碰撞检测技术包括几何模型法、包围盒法和模型缩减法。

几何模型法是一种利用虚拟物体的精确几何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的方法。

对于每个虚拟物体,系统需要记录其精确的顶点坐标、面片信息等,然后通过对比两个物体的模型来判断是否碰撞。

这种方法的精度高,可以准确地检测碰撞,但计算复杂度也较高。

包围盒法是指使用简化的盒状模型来表示虚拟物体,并将碰撞检测的过程转化为盒子之间的相交关系。

由于盒子的计算量较小,所以这种方法在碰撞检测中较为常用。

但缺点是无法精确地检测物体之间的碰撞。

模型缩减法是一种更高级的碰撞检测技术,它通过将复杂的几何模型进行简化,如使用多边形网格等,以提高碰撞检测的速度和精度。

另一种常见的碰撞检测技术是基于碰撞检测算法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数学计算和物理模拟来判断碰撞并模拟物理反应。

常见的基于碰撞检测算法的技术包括分离轴测试法、基于网格的碰撞检测法和基于约束动力学的碰撞检测法。

关于虚拟环境中车辆碰撞检测的研究

关于虚拟环境中车辆碰撞检测的研究

关于虚拟环境中车辆碰撞检测的研究关于虚拟环境中实时车辆碰撞检测的研究摘要:碰撞检测在作为⼀个虚拟现实系统在准确性⽅⾯起到⼀个很重要的作⽤。

通过分析和⽐较⼏个普通碰撞的算法,⼀种实时碰撞的理论发展了起来。

包含两种检测阶段。

预先碰撞检测,和精确碰撞检测。

⾸先,雷达测距理论⽤于预先碰撞检测它可以预测可能的碰撞区域并且有效的保存电脑数据。

如果预先碰撞是正确的,⼀种碰撞类型将被选定,同时相关⽅向的两种交通⼯具也被确定。

随后,⼀种精确的碰撞检测加⼊相关的碰撞类型中。

⼀种⼩限度碰撞距离的数学模型建⽴起来,能过确保车辆中在实际交通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结果显⽰该理论简单且符合在实际交通中检测要求的实时性。

此外,它也可以⽤于其他碰撞检测实验中。

索引项⽬:实时碰撞检测、车辆驾驶、现实环境、雷达测距1.介绍:碰撞检测在现实的三维物体中可以获得不错的性能作⽤。

碰撞检测研究在作为⼀个虚拟现实系统为虚拟驾驶是相当必要的。

碰撞检测根据不同的应⽤⽽不同,例如:对于在现实环境中的车辆交通,它集中研究在实现环境中在交通⼯具间的碰撞或者交通⼯具与其他物体的碰撞。

根据数据,交通因素在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中占据将近90%。

检测计算两个数学体⽅⾯的关系碰撞并不难。

然⽽,在⼀个实时仿真,它需要⾼的时间要求。

也就是说,碰撞检测算法要实现实时性能。

实时碰撞检测算法原理的法则通过⽐较机⼏组基于车辆交通的仿真需求⽽发展起来的。

快速碰撞算法在提⾼虚拟环境的准确性和浸⼊性⽅⾯扮演着很重要的⾓⾊,然⽽,关于碰撞检测更⾼的要求被提出因为它的复杂性、实时性和准确性。

⽂献[1]提出了⼀种关于虚拟环境中⾼速公路上点和凸多⾯体碰撞检测理论,⽂献[3]提出了⼀种简化的关于交通碰撞的数学模型。

它⽤于估计两个最⼤与最⼩检测半径的距离。

⼀种简单实惠关于碰撞检测的数学模型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种新的数字光投影系统绕过盒型的碰撞检测模型被提出,在⽂献[6],激光作为车辆雷达测量距离和障碍本⾝车前的不同,通过研究激光发射器采⽤半导体激光发射器在车辆追尾回避系统。

虚拟手术实时物体碰撞检测和软组织变形研究

虚拟手术实时物体碰撞检测和软组织变形研究
c li e o ld d. Ths p pe lo p o i sa s in d b s d o o S l w o smu ae deo ma in a d s v r lwa s t i a ras r vde pr g mo el a e n Ho k’ a t i l t fr to n e e a y o
F me h d . Th s p p rha E t o s i a e smuc stv a i st ur e i a in. h po iie me nng o s g r smulto y
KEYW ORDS:S r e i lt n; ols n d tc in; fr t n o ott s e u g r smu ai C l i ee t y o io o De oma i fs f i u o s
物体 间的碰撞 , 同时还要 让软组 织模 型按 照一定 的规 律 , 形
1 引 言
虚 拟现实作 为一 门 涉及 计算 机 图形 学 、 算 机 仿 真技 计 术、 人工智 能 、 人机 接 口技术 、 多媒体技 术 、 图像处 理与 模式 识别、 传感技术 、 网络技 术 以及高 度并 行 的实时计 算技 术等
众 多 学 科 的 交 叉 技 术 取 得 了长 足 的发 展 … 。 虚拟现实技 术具 有广 泛 的用 途 和发 展 前 景 , 医 学领 在
象、 准确地模拟 出变形 。本文 的 目的就是找 出一个能够 比较 方便 、 快捷 、 精确 的方法来 解决 这两 个 问题 。对 于实时碰 撞 检测 , 本文 中使用 了包 围盒检测结 合三角面 片检测 的方 法来 检测物体之间的碰撞 , 且找 到相 互碰撞 的 聪个三 角面 片 , 并 本方法优化 了虚拟手术 中的物体碰撞 检测 , 减少 了不必 要的

虚拟手术中基于可变方向凸包的碰撞检测算法

虚拟手术中基于可变方向凸包的碰撞检测算法


要: 为 了 实现 机 器人 辅 助 虚 拟 手 术 中 快 速 精 确 的 碰 撞 检 测 , 提 出 了基 于 可 变方 向 凸 包 的 层 次 包 围 盒 碰 撞 检
测算法。在虚拟场景 中, 手术 器械末端运动复 杂多变且软体组 织持 续形 变, 分析 器械 和软组 织的作 用形 式 , 根据 器械
史玲玲 , 王伟 东 , 闫志远 ,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 1 5 0 0 8 0 ; 2 . 机器人技术 与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 1 5 0 0 8 0 )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 s h i l i n g l i n g — h i t @y a h o o . c n )
COD EN J YI I DU
h t t p : / / w w w . j o c a . a n
d o i : 1 0 . 1 1 7 7 2 / j . i s s n . 1 0 0 1 — 9 0 8 1 . 2 0 1 3 . 0 9 . 2 6 1 4
虚 拟 手 术 中基 于可 变 方 向 凸包 的碰 撞 检 测 算 法
运动学参数 , 预测软组 织的变形 , 将其与 固定方 向凸 包检 测方 法相
密性 , 进 而减 少相 交测试 的次数 , 加 速碰 撞检 测。仿真 实验 证 明 了可 变方向 凸包的碰撞检 测算 法可 以实现精确 的碰
撞 检测 ; 与固定方 向凸包算 法相 比在快速碰撞检测 方面具有优越性 , 当软 组织 包含 的面片数 目越 多时, 快速性优 势越
S HI L i n g l i n g , . W ANG We i d o n g 一 . YA N Z h i y u a n ’

虚拟手术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虚拟手术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针 对 虚 拟 手 术 的 基 于层 次 包 围体 的 快 速碰 撞 检 测 方 法 。该 方 法 主 要 应 用 了层 次 包 围盒 ( V 的 思 想 , 时根 据 不 同 B H) 同
对 象的拓扑 结构特征 , 采用不 同的 包围盒技 术来表 示。首先 , 用层 次 包围盒 来表 示手 术工具 , 用层次 包围球表 示手 术
对 象; 然后 , 用 包 围球 和 方 向 包围 盒 的 相 交 测 试 快 速 排 除 不 相 交部 分 ; 后 , 于 可 能 发 生碰 撞 的 部 分 再 使 用 更 为 利 最 对
精确的三 角面片相 交测试 来确定碰 撞信息 。实验 结果表 明, 在相 同的虚 拟手 术场景 下, 出的这种 方法较使 用单 一 提
J u n lo o u e p l ai n o r a fC mp tr A p i t s c o
I N 0 SS 1 01— 0 9 81
201 03 01 2. —
计 算 机 应 用,0 2 3 ( )7 9— 2 2 1,2 3 : 1 7 1
C0D YIDU EN J I
的 层 次 包 围盒 具 有更 快 的 速度 。
关 键 词 : 撞 检 测 ; 拟 手 术 ; 围球 ; 向 包 围盒 ; 次 包围 体 碰 虚 包 方 层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19 T 3 16 P 9 . ;P 0 . 文 献 标 志码 : A
Fa tc lii n d t c i n m e h d i v r ua ur e y s o lso e e to t o n i t ls g r
X E Q a . .G N u -u I i r n u E G G oh a
(ntueo fr ainSi c n e n l y otw s U i rt i nS a ni 10 7 hn) Istt fI om t c nea dTc oo ,N r et n e i,X ' h ax 0 2 ,C ia i n o e h g h v sy a 7

虚拟手术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虚拟手术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

虚拟手术中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摘要:为了解决当前虚拟手术仿真中使用单一包围盒进行碰撞检测实时性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虚拟手术的基于层次包围体的快速碰撞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了层次包围盒(bvh)的思想,同时根据不同对象的拓扑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包围盒技术来表示。

首先,用层次包围盒来表示手术工具,用层次包围球表示手术对象;然后,利用包围球和方向包围盒的相交测试快速排除不相交部分;最后,对于可能发生碰撞的部分再使用更为精确的三角面片相交测试来确定碰撞信息。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虚拟手术场景下,提出的这种方法较使用单一的层次包围盒具有更快的速度。

关键词:碰撞检测;虚拟手术;包围球;方向包围盒;层次包围体fast collision detection method in virtual surgeryxie qian ru * , geng guo hua(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27, china)abstract:the paper proposed an efficient algorithm of collision detection by using 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 (bv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al time performance in virtual surgery.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work was to use the technology of mixed 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 to represent different o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opology structure. first,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objects were represented as hierarchy tree. then the intersection test was implemented between sphere and oriented bounding box for eliminating disjoint parts fast. after that more accurate triangle collision test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act status in overlapping par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achieves higher speed compared to the algorithm of single bounding box.key words:collision detection; virtual surgery; bounding sphere; oriented bounding box (obb); 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 (bvh)0 引言虚拟手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手术中实时碰撞检测技术研究彭 磊 张裕飞 王秀娟(泰山医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6)摘 要: 碰撞检测是虚拟手术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检测速度,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提出空间剖分和层次包围盒相结合的方法。

使用八叉树表示法对虚拟场景进行空间剖分,在叶节点构建层次包围盒。

进行碰撞检测时属于不同八叉树节点的几何元素不会相交,否则使用层次包围盒算法继续进行检测,对于有可能相交的几何元素再进行精确相交检测。

关键词: 虚拟手术;碰撞检测;空间剖分;层次包围盒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029-02进行碰撞检测时从八叉树的根节点开始,计算两几何元素0 引言是否属于同一节点,如果不属于同一节点则不相交,如果属于虚拟手术是集医学、生物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同一节点,递归的到下一级节点进行检查,直到发现两几何元虚拟现实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研究领域。

虚拟手术在医学素属于同一叶节点,则需要进一步使用层次包围盒进行检查。

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手术计划与过程模拟、术中导航与监护、 2 层次包围盒手术教学与训练等。

碰撞检测是虚拟手术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贯穿于虚拟手术的整个过程。

对于八叉树的每个叶节点包含的几何元素,建立层次包围虚拟手术系统中的对象根据材质可分为刚体组织和软件组盒(Bounding Volume Hierarchy ,BVH )。

相对于单纯的层次织。

骨骼、手术器械等属于刚体组织,而人体的许多器官如肌包围盒技术,使用空间剖分与层次包围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碰肉、血管、肝脏等属于软体组织。

以往大部分碰撞检测的研究撞检测,构建的层次树规模更小,计算量更少。

层次包围工作都是针对刚体对象的。

与刚体相比较,软体组织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外力或某些操作的作用下会发生几何形状、位置甚至数量上的变化,因此基于软体组织的碰撞检测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和更多的处理。

最简单的碰撞检测方法是对场景中的几何元素进行两两相2交测试,其时间复杂度为O(n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当场景中的几何模型稍微增多些,其实时性便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参与相交测试的几何元素的数量,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目前碰撞检测技术使用的主要算法有:层次包围盒法,空间分割法,基于网格剖分的方法[1]。

但是这些经典的算法也都存在着构造难度大、紧密性差、相交测试复杂、效率低等缺点。

本文采用空间剖分和层次包围盒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几何信息的表示,进行碰撞检测时可排除明显不相交的几何元素,无法排除的再进行精确相交检测,从而减少计算量,加速碰撞检测速度,提高系统实时性。

1 空间剖分技术整个虚拟手术的场景空间递归的剖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一个几何元素都属于某个网格单元,处于同一网格单元内的几何元素才有相交的可能,不在同一网格单元的几何元素一定不会相交。

采用八叉树的表示方法进行空间剖分。

即包含整个场景的立方体作为八叉树的根节点,立方体的3条棱边分别与x ,y ,z 轴平行。

递归的将立方体剖分为8个小块,如图1(a )所示,生成8个子节点,直到达到指定的剖分层次为止,如图1(b )所示,每个叶节点包含有限个几何元素。

图1 八叉树表示法盒包括包围盒和层次树两种数据结构。

2.1 包围盒包围盒技术是减少相交检测次数,降低碰撞检测复杂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用几何形状相对简单的封闭表面将一复杂几何元素包裹起来,首先进行包围盒之间的相交测试,排除明显不相交的几何元素,无法排除的几何元素,再进一步进行精确的相交测试,从而达到减少相交测试计算量的目的。

常见的包围盒类型有:包围球(Bounding Sphere )、沿坐标轴的包围盒(Axis Aligned Bounding Box ,AABB )、方向包围盒(Oriented Bounding Box ,OBB )。

离散方向包围盒(k-Discrete Orientation Polytopes ,k-DOPs )等[2],如图2所示。

图2 包围盒由于虚拟手术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本文选择AABB 型包围盒,AABB 是平行于坐标轴的,包含几何元素的最小正立方体。

其优点是:1)易于构建,只需要计算所包含几何元素的顶点的x ,y ,z 坐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存储6个浮点数即可;2)相交测试计算量小,相交测试时只需对两个包围盒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分别进行比较,最多6次比较运算即可。

2.2 包围盒层次树包围盒层次树即包围盒的层次结构,层次树的根节点包含某个八叉树叶节点几何元素的全集,向下逐层分裂,直到每个叶节点表示一个基本几何元素。

常用的构建策略有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

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建立根结点,利用基于全集的信息递归地将每个节点分裂为两个或多个子集,直至生成只包含一个基本图元的叶结点为止,从而建立一棵自顶向下的包围盒层次( )八叉树结构( )节点的剖分树。

此方法易于实现,技术成熟,但无法生成最佳树。

基本几何元素数量不同的场景,分别对其碰撞检测所用时间进自底向上的方法首先将基本几何元素作为叶节点,利用局行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方法可部信息递归的将两个或多个子集组成新的父节点,直至生成树以减少碰撞检测所用时间,提高了系统实时性和效率。

的根节点。

此方法能够生成最佳树,但层次树的构建过程较复杂,相关技术不够成熟。

本文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构建包围盒层次树。

进行碰撞检测时,从根节点开始,对于两个几何元素,如果属于不同包围盒,且包围盒不相交,则说明几何元素不相交,算法结束;如果两个几何元素属于同一节点,或者各自所在的节点的包围盒相交,则计算各自所在层次树的下一级节点的包围盒是否相交。

以此类推,直到叶节点的两个包围盒也相交,则需要进行图3 碰撞检测算法结果分析精确相交检测。

5 结论3 精确相交检测虚拟手术是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如果两个包围盒不相交,则两个几何元素一定不相交;如用。

碰撞检测是虚拟手术系统的基本要素。

本文提出了空间剖果包围盒相交,则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以判断两个几何元素分和层次包围盒相结合的方法简化了虚拟场景信息的表示,减是否相交。

如果层次树的叶节点表示的包围盒也相交,则需要少了碰撞检测的计算量,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虚拟手术系统实进行两个基本几何元素(一般用三角形面片表示)的精确相交时性的要求。

测试。

其算法如下:参考文献:1)设两个三角面片A 和B ,计算B 的三条边是否和A 的包围盒[1]魏迎梅,虚拟环境中碰撞检测问题的研究[D].湖南:国防科学技立方体相交,如果不相交则算法结束,否则计算A 的三条边是否术大学研究生院,2000.和B 的包围盒相交,如果不相交则算法结束。

[2]李艳波、印桂生、张菁、倪军,虚拟手术中基于可碰撞集的软组2)计算B 的三条边是否和A 所在的平面相交,如果不相交织自碰撞检测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9,29(8):2101-2104.则算法结束,否则计算B 的边和A 所在平面的交点(有一个或两[3]GOVINDARAJU N K, KABUL I, LIN M C, et al. Fast continuous 个交点)。

collision detection among deformable models using graphics 3)B 的边与A 所在平面的两个交点连接成的线段l (两个交processors[J].Computers & Graphics, 2007,31(1):5-14.点重合,则l 为一个点),计算l 是否与三角形面片A 相交(l 与[4]SPILLMANN J, BECKER M, ESCHNER M,Efficient updates of A 的边相交或包含在三角形内部)。

不相交则算法结束,否则bounding sphere hierarchies for geometrically deformable models[J].Journal of 即可确定A 与B 真正相交。

Virt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07,18(2):101-108.4 结果分析算法以心血管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虚拟手术中的碰撞检测作者简介:进行模拟。

分别采用层次包围盒法,空间分割法、空间剖分和彭磊(1977-),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副教授,泰山医层次包围盒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

实验数据使用了五组包含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图形学、图像处理、虚拟手术研究。

路开关的拒动故障,处理此类故障的方法是隔离发生故障的位上资料内容外,还应包括变电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记录、生产置,打开开关两遍的刀闸,恢复其他供电设备的送电功能。

报告、班组管理等方面的资料,应是电力文件与纸质文件个一3.3 对于线路跳闸故障的分析排除份,并配置专人管理,做好相关资料的存档、归档工作。

一旦出现线路跳闸故障,检查工作要从以下几点展开:对 5 结束语消弧线圈和闸的开关进行主要检查,如果是弹簧结构的开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势下,电力则需要测试一下弹簧的性能;如果是电磁开关,则需要检查开系统中变电运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各级组织机构十分重视的内关的动能保险是否正常。

如果一切没有异常的话,可以将保护容之一。

各级组织机构应针对变电站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因素,及掉牌复归施行强行电力输送。

各项事故原因与排除方法,制定事故方法措施,并根据变电运行4 加强变电运行技术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全过程的监控系统,用以监督电力系统运行的状1)为了全面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效率与可靠性,应加强态,并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存在或可能出现的事故,使其等到及时设备台账管理工作,使设备台账与实际情况一致;排除,确保电力系统长期处于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

2)变电运行系统内涉及的相关设备应有从出厂试验、生参考文献:产使用,直至报废退役整个期间的台账,并有专人管理,以期[1]汪峻洁,浅述变电运行管理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9(11).达到对设备整个使用期间进行全面检查管理;[2]黄玉龙、张勇军、凌毅,变电运行操作新模式探讨[J].电气应3)如果变电设备在适应期间出现更换或转移情况,该设用,2009(02).备的台账也应随着设备转移,由设备当前管理单位管理该设备[3]冯刚毅,分析变电运行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广东台账,并在该管理单位建立新档案,以便借阅使用;科技,2009(06).4)新建、扩建或设备更换,大型设备维修使用后也应建[4]石永建、常先连、白涧,努力提升变电运行新水平[J].供电企业立新的设备台账;管理,2008(03).5)加强变电设备资源管理,用以作为变电站系统管理的[5]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09(09).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