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四)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四)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某某、科学②打倒列强、除军阀③抗日救亡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 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2.“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A.淞沪会战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3.“日本帝国主义凶狠残暴,在中国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以下与材料相符的罪行是()①某某大屠杀②凡尔登绞肉机③对后方城市进行轰炸④对国统区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⑤细菌战A.①③④B.①②③C. ①③⑤D.②④⑤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材料直接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牺牲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①交战的双方是帝国主义国家②战争深层次的原因是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盛行③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6.某某事变与某某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相似之处包括()A.X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B.中国共产党都做出积极的努力C.国共之间都达成有利于和平建国的纲领 D.都预示着团结抗战的新局面到来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A.通过《共同纲领》 B.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 D.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8.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20世纪30年代广为传唱②是《英雄儿女》的主题歌③吹响了解放战争的进军号角④今天已经成为我国国歌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②③9.20世纪历史的开篇,展现了一幅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图景,短短20年,非洲90%以上的大陆被列强瓜分,其中在非洲占据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0.百年前的一次灾难,“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利者”。
九年级上册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参考答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3年2月8日下午16:30—18:00】2022—2023学年上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A CB A B D B D910111213141516A DBC A B C C1718192021222324B C B A C C D A2526272829303132B D D A ACD B二、非选择题33.(1)特点:多元性(或:分散性、地域性、独立性)(3分)原因:生产力水平限制;地理条件限制;交通通讯技术限制。
(9分)(2)一手史料:史料一(3分)影响: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破坏文明多样性;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分)(3)论据: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借鉴社会主义,全面干预经济,促进经济恢复;二战期间,美苏合作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击败德意日法西斯。
(6分)认识: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扩大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等。
(任答一点均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分)34.评分标准选择两个以上史实4分;观点明确3分;论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总结认识3分。
水平等级拟定的观点材料运用和论述4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9-22分)3明确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
(13-18分)2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7-12分)1没有凝练出观点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0-6分)【示例】观点:工业文明推动资本主义制度扩展史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明治维新论述:工业文明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实行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与资金支持;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内战的方式,实现了南北国内市场的统一,推动资本主义扩展。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测试卷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内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群众,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分)(2)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孤立反动派;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共产党正确的军事指挥;国民党统治的独裁、腐败等。
(4分,任意2点,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南京。
(1分)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3分)(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坚决反对各类台独言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参与海峡两岸的交流活动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22题:(15分)24.(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或引发一战)(2分)德军闪击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2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迅速演变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2分)(有世界性的意思就2分)(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模式,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分)(3)意图:提升美国人的信心,克服经济危机。
(1分)措施:整顿银行业;调整工业;复兴农业;以工代赈,解决就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3分,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4)为了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避免世界大战再度爆发;(1分)雅尔塔会议作出的决议。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2024年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同学在探究古埃及文明时搜集到下面的图文材料。
该材料主要说明()注:有学者将“后埃及时代”按时间先后分为第三中间期和后埃及两个阶段。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当尼罗河的水量丰富时,古埃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
反之,当尼罗河的水量不能满足农业需要时,古埃及经济就会受挫,并间接影响政局,导致王权变动频繁的局面。
A.古埃及商品经济的活跃B.自然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象征D.古埃及王权的不断衰落2.公元前4世纪的阿富汗阿伊·哈努姆遗址中,不仅有古希腊风格的神庙、宫殿与体育馆,还存有希腊文手稿残迹。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A.希腊对外殖民B.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亚历山大东征D.阿拉伯帝国的影响3.李明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绘制了一份古代不同区域文明对比的思维导图。
图中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的()A.同一性B.多元性C.传承性D.交互性4.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作了如下整理。
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日耳曼亲兵制―→封君封臣制罗马大地产制―→庄园经济日耳曼奴隶―→农奴制基督教合法化―→教权和宗教文化A.封君封臣制出现原因B.庄园与农奴制的盛行C.欧洲封建社会的特征D.基督教的统治的表现5.“已知最早纺织棉花的人类群体是生活在印度河谷的农民……棉花最初传入欧洲,是伊斯兰教扩张的结果。
大多数西欧语言中的‘棉花’一词都借用了阿拉伯语qutn,法语中为coton,英语则是cotton。
”材料旨在说明()A.西欧语言发源于阿拉伯B.伊斯兰教扩张给他国人民带来灾难C.棉花是印度独有的植物D.阿拉伯人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6.“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A.土地关系的变化B.革命所起的作用C.社会经济的发展D.人民的参与程度7.下图是著名建筑佛罗伦萨育婴堂(建于1419—1424年)。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三)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某某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某某兴”。
该事件()①使某某某某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当凡尔赛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是中国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这场运动()①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②揭开了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序幕③工人是先锋,学生是主力军④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穿越时空,见证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可能看到孙某某、蒋介石与周恩来正在商量筹建()4.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5.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B.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6.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如右图)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座纪念塔位于()7.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城市中心” B.工农武装割据8.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与领导的部队会师于()9.斯大林曾经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10.1945年5月8日中国《新华日报》消息:经过了五年八个月零六天的欧洲战争,终于在某某国家全盘而彻底的胜利中结束了。
“彻底的胜利”是指()A.打败了日本法西斯B.打败了同盟国集团1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这么说的依据是2.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3.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
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4.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二月革命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十月革命5.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改革开放D.创建斯大林模式6.“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图1 图28.“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
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
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9.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某某和某某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X作霖C.吴佩孚10.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1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某某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12.下表反映的是1928-1940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五)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五)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是()A.揭开了新某某主义革命的序幕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在他的诗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提到的“穷寇”是指()A.北洋军阀 B.八国联军 C.日本侵略者D.国民党军队3.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两度合作,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某某革命的历史进程。
下列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的是()①某某事变的爆发②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诞生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④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4.1938年春,日军进犯某某。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一万多人,某某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
这次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 C.台儿庄大捷D.淮海战役5.图中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有()①背景:日本发动全国侵华战争;②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地点:某某某某;④意义:抗日某某统一战线正式成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某同学在课堂上用图表法归纳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正确的是()历史时期时代特征①1919年﹣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某某②1927年﹣1936年国共对峙,走向合作③1937年﹣1945年统一战线,抗日烽火④1946年﹣1949年某某科学,走向胜利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7.学习历史需要有清晰的时序感,小王同学绘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年代尺”,请帮他在其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内容()A.《三国同盟条约》签订B.日本偷袭珍珠港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雅尔塔会议召开8.如图资料取自于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是()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②文件中的某某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9.根据图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A.德国、奥匈帝国B.德国、俄国C.英国、奥匈帝国D.英国、俄国10.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A.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B.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11.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2.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②渡江战役③三大战役④某某谈判.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14.历史课上,孙老师展示了如图这幅历史地图,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5.中国政府隆重举行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上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评
初中历史参考答案(九年级)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1)名称:亚历山大帝国(3分)
贡献:保存了大量古典文化;创造了阿拉伯文明;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9分)(2)事件:新航路开辟(3分)
影响:加强了世界联系,使世界逐渐连为整体;给亚非拉带来深重灾难,破坏了世界文明多样性。
(6分)
(3)特点:多样性(或:复杂性。
3分)
教训:摒弃极端民族主义;加强大国合作,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6分)
34. 评分细则:观点合理3分;结构完整,两个以上史实,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5分;总结认识4分。
示例:制度创新助推大国崛起(3分)
论述:大国崛起有赖于制度的创新。
(3分)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在殖民扩张中成为“日不落帝国”。
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稳定了国内局势。
经过美国内战,强化联邦制,维护国家统一,最终在20世纪成为世界霸主。
(12分)
由此可见,大国崛起离不开制度创新。
只有坚持制度创新,才能保证国家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4分)。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与社会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一、单选1.关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②象兵是古印度的重要兵种③"阿拉伯数字"起源地④乔达摩●悉达多贵为王子,是当时古印度的最高种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建立时间可以表示为()A.公元前1世纪早期B.公元前1世纪晚期C.公元前2世纪早期D.公元前2世纪晚期3.”希腊的神....会发火,会斗气,会犯错,会撒谎,拥有和人一样的感官需要,比如爱喝酒吃肉.这一点完全不同于东方和现在西方的神那样庄严,不食人间烟火。
”这说明古代希腊()A.古今神人不同B.神人同形同性.C.东西方神不同D.迷信色彩浓厚4.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艺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
这里”依统治着世界"体现在()A.拜占庭帝国传承希腊文化B.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C.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D.罗马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5.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苦行禁欲B.人文主义C.法治公正D.民主科学6.”当这种王权由一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
.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
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的身上。
"英国民众这样的评论是针对()A.詹姆士一世的统治B.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C.克伦威尔专制独裁D.查理一世的统治7.18世纪后半叶,一篇文献中写道.....我们现在不得不宣布和他们脱离,并且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和我们作战,就是敌人;和我们和好,就是朋...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按其权利必须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选项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C.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2.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B. 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C. 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D. 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3. 如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A.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D.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4.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②渡江战役③三大战役重庆谈判A. ①②④③B. ②③①④C. ③④②①D. ④③①②5. 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A. 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 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占和牵制了日本D. 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6. 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受灾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
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为打破“中国贫油”的神话,石油大会战中国工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献身,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正是靠中华民族中蕴藏着的这种精神,中国建成一个个大油田,被工人们称为“铁人”的是()A、邱少云B、邓稼先C、焦裕禄D、王进喜2、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②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③体现出中国建设者敢于超越前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④展现了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爱国主义信念和豪情。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008年6月13日,为国际媒体所关注的海峡两会(海基会、海协会)领导人商谈顺利完成,正式达成两岸周未包机和大陆观光客赴台两项协议。
你知道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正式打破海峡两岸交往的坚冰是在哪一年()A、1978年B、1982年C、1987年D、1993年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这说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C、坚持互利互补原则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5、某班排演历史话剧《上甘岭》,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
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6、下列举措直接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①和平解放西藏②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目前世界上还有20℅~35℅以上的人处于饥饿之中,8亿多人面临着饥饿,导致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B、西方殖民掠夺和统治C、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D、独立后长期不稳定和战乱8、目前全世界发达国家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③④⑥9、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表明我国()①计划生育成绩显著②人口问题基本解决③人口数量过多④人口形势依然严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我国正在进行的探月活动,从资源利用角度看,此项活动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B、发掘新资源C、解决资源区域性问题D、提高资源利用率11、从1999年3月开始,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道法部分)第9套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道法部分)一、选择题1. 2018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
有156个国家、3个地区和13个国际组织参加。
参展企业全部是境外企业,来自境外的采购商达6200多人,成交额达578亿美元,被与会嘉宾誉为“万国博览会”。
这体现了()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著②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④我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2. 两会前夕,一些网站纷纷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和“两会直通车”等活动。
很多网友由“围观者”变为政治“参与者”,这说明了()①公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②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得到实现③政府喜欢听网络上的民意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得以拓宽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3.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
所谓良法必须()①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③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④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4. 2018年10月,重庆万州发生公交车坠江造成15人死亡的悲剧。
事故发生以后,当地政府一方面积极营救打捞,另一方面调取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还原事故真相,并向全社会发布调查通告。
上述作为所体现的政府职能是()①提供公共服务②推进依法行政③管理社会生活④为人民服务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5.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罩,“孝”更多地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
今天的“孝”更多被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
“孝”内涵的演变说明()A .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B . 必须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C . 中华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D . 传统道德已不适合当今时代需要6. 下列名句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的是()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7.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正式通车,使香港连接上了25000公里的全国高速铁路网;港珠澳大桥的通车,香港到珠海的时间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对香港来说,这是接踵而来的利好消息。
2024年初三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材料一:见右图(两大军事集团形势图)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9.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间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华盛顿的主要事迹是
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B.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
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
10.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4.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10.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1.在下列图中的人物不属于亚洲和美洲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领导人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法国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第9套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 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存在仅91天,但是颁布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和保护工商业的规章措施,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等。
这反映南京临时政府()A . 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B . 以结束封建帝制为根本目的C .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D . 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同的统一2. 余秋雨说:“城市最高的骄傲点不是别的,而是历史。
”下列发生在广州的历史事件有()A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 . 一二八事变的爆发C . 国民党一一大的召开D . “双十协定”的签订3.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20世纪初的上海市民可能会()①看电视直播了解社会②打电话约朋友去郊游③看《申报》了解时政④乘坐火车去探亲访友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4. 一记者评论某个事件时提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该“分水岭”事件()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③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最终形成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②④5. 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初期,最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会战是()A . 淞沪会战B . 太原会战C . 徐州会战D . 武汉会战6. 毛泽东在民国二十七年9月29日致蒋介石一封信中提到:“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
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将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
”这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主张()A . 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B . 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C . 重庆和平谈判,建立联合政府D . 持久抗战,坚持团结反对分裂7. 下图所示为解放军某一重要军事行动,它“从中间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人教版-旧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与社会试题
期末测试卷(二)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军事集团的组成国是()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汉白玉浮雕描绘的历史事件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①武昌起义②五四运动③八一某某起义④抗日游击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68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对象时()4、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的重点工作是( )A.推翻资产阶级B.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5、马老师暑假旅游,来到一座城市,在街道两旁看到许多一样的宣传画,上面写着“军旗升起的地方”。
这座城市最有可能是()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其意义在于()D.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7、现实变的和平解决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于促进了()8、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的成功X例的是()9、下列事件中,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10、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下列有关于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加《新青年》的编辑撰稿工作B.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某某革命纲领是在()12、下列会议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关的有()①波茨坦会议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慕尼黑会议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3、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个标志性事件,下列连线错误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14、“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这一形象说法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15、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是()①人民解放军迅速壮大②国民党军队严重削弱③国民党在军事上具有绝对优势④人民解放军得到了欧美的国际援助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16、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的事件是()17、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主要原因有()①国民党尚未完成军事部署②阶级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③国内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④中共提出和平、某某、团结三大口号A.①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A B C19、某某常熟、某某某某四明山等地曾是新四军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评价试题第1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在第二卷相应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l、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2、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结束的标志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中美关系正常化C.华约组织建D.苏联从阿富汗撤军,3、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的重大失误和巨大挫折是①“大跃进”运动②大生产运动③文化大革命④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之所以超额完成,最主要的原因是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少走了弯路B.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C.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同时起步,互相影响D.党中央的政治经济改革基本适合中国国情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多边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
下列内容反映这一实质性成就的有①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③2006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④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下列选项前后没有关联的是A.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B.小球转动大球——中美建交C.土地改革——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一五计划——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7、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2006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9周年的纪念日,当年香港媒体在评价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据此回答8—9题。
8、材料中所说的“天才创造”是指A.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了历史与现实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顺利回归9、回归后的香港,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生活方式10、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11、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目的是为了遏制A.沙漠化趋势 B.噪声污染 C.气候变暖 D.气候变冷12、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C.节约保护资源 D.依法保护环境13、话说上帝对地球目前的环境状况极不满意,于是让时光倒流到一千万以前,这时地球上森林成片,鸟语花香,生物品种丰富,唯独没有人类。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制)附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考生须知:1 .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 .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
试卷共6 页,有两大题,25 小题。
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 .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属于其代表性文明成果的是A. 楔形文字、金字塔B. 《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遗址C. 凯旋门、万神庙D. 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2. 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最主要是因为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A. 经济繁荣,大力发展耕地种植业B. 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 倡导平等,外邦人享有政治权利D. 军事征服,对外战争屡次获胜利3. 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①亚里士多德②但丁③达•芬奇④莎士比亚⑤孟德斯鸠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4. 有人这样描述一位航海家:“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了美洲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但他‘发现’了新大陆,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同时也是一个功臣。
”这里的“他”与下列史实对应的是A. 带领船队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B. 绕过好望角北上最终到达印度C. 坚信地圆学说并三次横渡大西洋D. 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5.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
这个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 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 .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C .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 蒋介石撕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开始于
A . 1948年9月
B . 1947年初
C . 1946年6月
D . 1945年8月
3. 今天的北京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
这是为了纪念在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 . 南越族
B . 鲜卑族
C . 华夏族
D . 匈奴
7.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 . 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
B . 黄花岗起义的战斗情景
C . 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 . 抗日战争的战斗情景
8.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 解放战争胜利
C . 抗日战争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下表为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建国初土地改革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是
A . 武昌、南京
B . 天津、北京
C . 延安、遵义
D . 上海、广州
11. 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后发表的?()
A . 卢沟桥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12. 如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作战形势示意图,它展示的作战战役
是()
A . 百团大战
B . 卢沟桥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
D . 台儿庄战役
13.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辛亥革命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4.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正确的是()
A . 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
B . 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
C . 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 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15. 朱德在《辛亥革命杂咏》中写道:“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
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
该诗是为了纪念()
A . 百日维新
B . 武昌起义
C . 辛亥革命
D . 保路运动
16. 2015年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了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下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
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A . 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B . 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C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D .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7.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 近代化的探索
B .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8. 如图的漫画形象的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
史事件主要是()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19. 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A . 护法运动
B . 护国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二次革命
20. 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
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红军长征
21. 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份报纸(局部),作为直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
22.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5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大事年代尺。
材料二:“十三岁随母到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全集》)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孙中山学生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信息
历史变革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西人自有其立国之本,绝非在器械之末。
”——康有为
“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三: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
(1)写出与材料一有关的近代中国的三次重大变革。
(2)评价历史事件应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请你评价辛亥革命?
(3)新时期我们应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
24.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国务院决定今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节选《胡锦涛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全面侵华八年,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场伤亡人数之首。
日军侵华的战费约121亿美元,相当它全部战费的35%。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陆军3/5以上的兵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而减轻了日军对美英的打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货史·上》
材料三: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所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之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对应指出中国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自承担的抗战任务并各举一著名战例证明。
并据此指出中国抗战所呈现的战略态势。
(2)材料二中日本“全面侵华八年”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事件是什么?并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批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
据此指出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