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形成分类分布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50页PPT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十四土壤分类及中国土壤分布PPT课件
第十四章 土壤分类及中国土壤分布
一 、土壤分类概述 二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三、中国土壤分布
一、土壤分类概述
土壤分类:即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对土壤进行分门别类。 单个土体:是一种能代表土壤个体最小体积的土壤,人为假 设其平面的形状近似六角形。单个土体的面积可从1 m2到10 m2不等,取决于土壤发生层次的变异程度。单个土体是由不 同发生层组成的土体,许多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 土壤分类单元:也称土壤单元,指土壤分类系统不同级别中 的一组土壤个体。一个具体的属、一个具体的科、一个具体 的目等。
把与一定生物气候带不相符合的土壤类型就是 非地带性土壤。
土壤水平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指随着纬度的变化,土壤类型 呈现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我国东南部受湿润海洋性气候影响,所以在东南部
土壤纬度地带性明显。由南向北土壤类型分布为:
砖赤红黄
红 壤
红 壤
壤
壤
黄棕
棕 壤
壤
暗灰 棕化 壤土
南
北
(2)经度地带性:指随着经度的变化,土壤类型呈 现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碎屑多,细土物质粘粒含量高。
上图为石灰(岩)土剖面
上图为石灰(岩)土景观
开发利用: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的同时,可以修建石坎梯田, 种植经济林木。
沼泽土:是指地表长期积水或季节性积水, 地下水位高(在1m以上),具有明显的生 草层或泥炭层和潜育层,但厚度不足50cm, 且全剖面均有潜育特征的土壤。
上图为沼泽土剖面
土壤分类工作的内容
1、区分 --按土壤类型的特征(指标)区分土壤,
这是土壤分类最基本的工作。
2、归类 --对相似的土壤根据土壤主要特征(指标)
进行比较、归纳,使在不同分类级上作为分类的指 标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即根据相似性归类。
一 、土壤分类概述 二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三、中国土壤分布
一、土壤分类概述
土壤分类:即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对土壤进行分门别类。 单个土体:是一种能代表土壤个体最小体积的土壤,人为假 设其平面的形状近似六角形。单个土体的面积可从1 m2到10 m2不等,取决于土壤发生层次的变异程度。单个土体是由不 同发生层组成的土体,许多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 土壤分类单元:也称土壤单元,指土壤分类系统不同级别中 的一组土壤个体。一个具体的属、一个具体的科、一个具体 的目等。
把与一定生物气候带不相符合的土壤类型就是 非地带性土壤。
土壤水平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指随着纬度的变化,土壤类型 呈现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我国东南部受湿润海洋性气候影响,所以在东南部
土壤纬度地带性明显。由南向北土壤类型分布为:
砖赤红黄
红 壤
红 壤
壤
壤
黄棕
棕 壤
壤
暗灰 棕化 壤土
南
北
(2)经度地带性:指随着经度的变化,土壤类型呈 现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碎屑多,细土物质粘粒含量高。
上图为石灰(岩)土剖面
上图为石灰(岩)土景观
开发利用:植树造林,保持水 土的同时,可以修建石坎梯田, 种植经济林木。
沼泽土:是指地表长期积水或季节性积水, 地下水位高(在1m以上),具有明显的生 草层或泥炭层和潜育层,但厚度不足50cm, 且全剖面均有潜育特征的土壤。
上图为沼泽土剖面
土壤分类工作的内容
1、区分 --按土壤类型的特征(指标)区分土壤,
这是土壤分类最基本的工作。
2、归类 --对相似的土壤根据土壤主要特征(指标)
进行比较、归纳,使在不同分类级上作为分类的指 标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即根据相似性归类。
中国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PPT课件
龟裂土记录了自然的变迁、生命的消长。
17
白浆土 :在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 发生白浆化过程,形成的微酸性淋溶土。 土体中有白浆层,微酸性,自然肥力较高。
上图为白浆土剖面
土地利用:原始植被针阔混交林(岗地) 已为次生杂木林、草甸及沼泽化草甸所代 替;现除部分低洼地外都已开垦为农田, 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
上图为黄壤剖面
上图为黄壤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是亚热带湿润常绿阔 叶林与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内苔 藓类和和水竹类生长繁茂;次生植被为马 尾松、杉木、栓皮栎和麻栎等;农业利用 以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以及茶叶和蚕桑。
10
黄棕壤: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淋 溶型地带性土壤 。土壤黄棕色,弱 酸性。
上图为燥红土剖面
上图为燥红土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为干旱稀树草原, 刺篱木、仙人掌,扭黄茅; 农业利用 除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 可以种植腰果、剑麻、番麻等,是我国 粮、经、林、果、糖与药材的重要基地。
9
黄壤:暖热阴湿气候下,氧化铁高度 水化形成针铁矿,使土壤产生“黄化 过程”,同时生物积累过程和富铁铝 化过程明显。土壤鲜黄色,强酸性, 有机质含量高,开垦后迅速下降。
上图为褐土剖面
上图为褐土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是以辽东栎为代表 的干旱明亮林以及以酸枣、荆条、菅草 为代表的灌木草原;人工林则以油松洋 槐为主;低山丘陵地区多已开垦为农田, 栽培果树,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等。
14
暗棕壤: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 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生腐殖质积 累过程和盐基与粘粒的淋溶过程的淋溶 土壤。 土壤中性到微酸性,终年处于 湿润状态,表层有机质很高。
17
白浆土 :在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下, 发生白浆化过程,形成的微酸性淋溶土。 土体中有白浆层,微酸性,自然肥力较高。
上图为白浆土剖面
土地利用:原始植被针阔混交林(岗地) 已为次生杂木林、草甸及沼泽化草甸所代 替;现除部分低洼地外都已开垦为农田, 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
上图为黄壤剖面
上图为黄壤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是亚热带湿润常绿阔 叶林与湿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内苔 藓类和和水竹类生长繁茂;次生植被为马 尾松、杉木、栓皮栎和麻栎等;农业利用 以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以及茶叶和蚕桑。
10
黄棕壤: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淋 溶型地带性土壤 。土壤黄棕色,弱 酸性。
上图为燥红土剖面
上图为燥红土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为干旱稀树草原, 刺篱木、仙人掌,扭黄茅; 农业利用 除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 可以种植腰果、剑麻、番麻等,是我国 粮、经、林、果、糖与药材的重要基地。
9
黄壤:暖热阴湿气候下,氧化铁高度 水化形成针铁矿,使土壤产生“黄化 过程”,同时生物积累过程和富铁铝 化过程明显。土壤鲜黄色,强酸性, 有机质含量高,开垦后迅速下降。
上图为褐土剖面
上图为褐土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是以辽东栎为代表 的干旱明亮林以及以酸枣、荆条、菅草 为代表的灌木草原;人工林则以油松洋 槐为主;低山丘陵地区多已开垦为农田, 栽培果树,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等。
14
暗棕壤: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 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生腐殖质积 累过程和盐基与粘粒的淋溶过程的淋溶 土壤。 土壤中性到微酸性,终年处于 湿润状态,表层有机质很高。
第八章 土壤形成、分布、分类
第四节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一、山东省自然概况 二、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1、棕壤土类 2、褐土类
分布 褐土的成土过程主要是粘化作用和钙化作用。在粘化 亚类: 作用中以残积粘化为主,并伴有淀积粘化,pH6.5- 褐土、石灰褐土、淋溶褐土、潮褐土、褐土性土 8.4,盐基饱和。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还有一定 量的蒙脱石及少量高岭石,蛭石及少见。
第二节 土壤的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
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
称为原始成土过程。 根据过程中生物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岩漆”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第二节 土壤的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二、有机质积聚过程
是在木本或草本植被下,有机质在土 根据成土环境的差异分为6种类型。 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漠土有机质积聚过程 。
有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230 个亚类。
第四节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一、山东省自然概况
第四节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一、山东省自然概况 二、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 潮土类 粗骨土 棕壤土 褐 土 砂姜黑土 滨海盐土 石质土 水稻土 占全省土壤 占全省土壤 土壤类型 面积(%) 面积(%) 38.53 0.62 盐 土 19.80 0.34 新积土 14.68 0.09 红 土 14.66 0.01 风沙土 4.43 山地草甸土 3.21 碱 土 1.28 火山灰土 1.19
第四节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简介
一、山东省自然概况 二、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
1、棕壤土类 2、褐土类 3、潮土类 4、砂姜黑土
亚 类:
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
《土壤分类与分布》PPT课件
干旱土 Aridisols
相当于美国系统分类中的干旱土(Aridisols), 中国土壤分类中的干旱土、漠土、高山漠土、 钙成土等
ppt课件
1
褐土(山ppt东课件 济南)
2
褐土剖面(山东济南)
ppt课件
3
辽西褐土景观
ppt课件
4
辽西褐ppt课土件 剖面
5
栗钙土剖面(山西柳林县)
ppt课件
6
灌淤土景观(宁夏银川)
ppt课件
37
灌淤土剖面ppt(课件宁夏中宁县)
38
楼土(陕pp西t课件杨陵)
39
ppt课件
21
世界水稻土分布图
ppt课件
22
中国水稻ppt课土件 分布图
23
石灰岩地区水稻土景观(广西阳溯)
ppt课件
24
稻田养鱼(四川成都市)
ppt课件
25
水稻土(江ppt课苏件 无锡)
26
水稻土剖面ppt课(件江苏吴县)
27
漂洗水稻土ppt(课件浙江吴兴)
28
潜育水稻土ppt课(件湖北监利)
29
复石灰水稻土ppt课(件广西桂林)
30
淹育(氧化型)水稻ppt课土件 (湖南桃源)
31
渗育水稻土p(pt课江件 苏沙州)
32
肥沃水稻土中的“鳝血”班块(江苏吴
兴)
ppt课件
33
潴育(氧化还原型)水pp稻t课件土(湖南桃源)
34
潴育水稻土ppt课(件广东徐闻)
35
潜育型(还原型p)pt水课件稻土(湖南桃源) 36
栗钙土(p新pt课件疆新源)
7
栗钙土剖面(内ppt课蒙件 古锡林郭勒盟) 8
相当于美国系统分类中的干旱土(Aridisols), 中国土壤分类中的干旱土、漠土、高山漠土、 钙成土等
ppt课件
1
褐土(山ppt东课件 济南)
2
褐土剖面(山东济南)
ppt课件
3
辽西褐土景观
ppt课件
4
辽西褐ppt课土件 剖面
5
栗钙土剖面(山西柳林县)
ppt课件
6
灌淤土景观(宁夏银川)
ppt课件
37
灌淤土剖面ppt(课件宁夏中宁县)
38
楼土(陕pp西t课件杨陵)
39
ppt课件
21
世界水稻土分布图
ppt课件
22
中国水稻ppt课土件 分布图
23
石灰岩地区水稻土景观(广西阳溯)
ppt课件
24
稻田养鱼(四川成都市)
ppt课件
25
水稻土(江ppt课苏件 无锡)
26
水稻土剖面ppt课(件江苏吴县)
27
漂洗水稻土ppt(课件浙江吴兴)
28
潜育水稻土ppt课(件湖北监利)
29
复石灰水稻土ppt课(件广西桂林)
30
淹育(氧化型)水稻ppt课土件 (湖南桃源)
31
渗育水稻土p(pt课江件 苏沙州)
32
肥沃水稻土中的“鳝血”班块(江苏吴
兴)
ppt课件
33
潴育(氧化还原型)水pp稻t课件土(湖南桃源)
34
潴育水稻土ppt课(件广东徐闻)
35
潜育型(还原型p)pt水课件稻土(湖南桃源) 36
栗钙土(p新pt课件疆新源)
7
栗钙土剖面(内ppt课蒙件 古锡林郭勒盟) 8
第4章 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 环境土壤学PPT课件
23
不同地带土壤剖面发育与成土年龄相关示意图 (据Gerrard,2000)
24
在稳定条件下土壤发育的时间序列示意图
25
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
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即可 通过合理利用,使土壤朝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也可因不合理利用引起土壤退化。
人类活动一是通过改变成土条件,二是通 过改变土壤组成和性状来影响成土过程。
第四章 土壤的形成、类 型与分布
4.1 土壤的形成 4.2 土壤分类 4.3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概况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18
土壤水量平衡图式 (据Gerrard J, 2000)
地形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据Gerrard J,2000)
19
土壤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图式 (据Furley,1968年资料改编)
20
地形制约着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 地形的发育支配着土壤的演替,在不同的地 形形态上,就形成不同土壤类型。
河谷地形发育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示意图
11
美国中部土壤碳酸钙层出现深度与
年降水量关系图 (据Jenny, 1983)
土壤剖面发育与气候湿润度的关系图
12
不同地带土壤中苜蓿碎屑分解速 率的实验模拟
(据Jenny,1983)
印度24℃等温沿线区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 量关系图
(据Jenny, 1983)
不同地带土壤剖面发育与成土年龄相关示意图 (据Gerrard,2000)
24
在稳定条件下土壤发育的时间序列示意图
25
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
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即可 通过合理利用,使土壤朝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也可因不合理利用引起土壤退化。
人类活动一是通过改变成土条件,二是通 过改变土壤组成和性状来影响成土过程。
第四章 土壤的形成、类 型与分布
4.1 土壤的形成 4.2 土壤分类 4.3 我国土壤资源分布概况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18
土壤水量平衡图式 (据Gerrard J, 2000)
地形对水分运动的影响
(据Gerrard J,2000)
19
土壤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图式 (据Furley,1968年资料改编)
20
地形制约着地表物质和能量的再分配, 地形的发育支配着土壤的演替,在不同的地 形形态上,就形成不同土壤类型。
河谷地形发育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示意图
11
美国中部土壤碳酸钙层出现深度与
年降水量关系图 (据Jenny, 1983)
土壤剖面发育与气候湿润度的关系图
12
不同地带土壤中苜蓿碎屑分解速 率的实验模拟
(据Jenny,1983)
印度24℃等温沿线区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 量关系图
(据Jenny, 1983)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课件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PPT课件
#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土壤类型的分类
分类标准
了解土壤类型的分类标准,包括土壤质地、颜 色、成分等。
主要的土壤类型
介绍主要的土壤类型,如壤土、黄土、红壤等。
土壤类型的形成
1
形成因素
探讨土壤类型的形成因素,如气候、生
土壤发育的过程
2
物、地形等。
详细描述土壤类型的形成过程,从初始 阶段到成熟阶段的发展。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分布
南极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探索南极洲的土壤类型分布,如冰土、冻土和腐殖 质土壤。
北美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了解北美洲各个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状况。
欧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探索欧洲大陆上丰富多样的土壤类型。
亚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土壤类型的应用
农业影响
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及种植的合适作物。
环境影响
探讨土壤类型对环境质量、水 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保护与治理
介绍土壤类型的保护方法和治 理措施以维护土壤的可持续性。
结论1Βιβλιοθήκη 重要性强调土壤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全球意义。
2 土壤保护
呼吁大家关注土壤类型及土壤的保护重要性。
#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土壤类型的分类
分类标准
了解土壤类型的分类标准,包括土壤质地、颜 色、成分等。
主要的土壤类型
介绍主要的土壤类型,如壤土、黄土、红壤等。
土壤类型的形成
1
形成因素
探讨土壤类型的形成因素,如气候、生
土壤发育的过程
2
物、地形等。
详细描述土壤类型的形成过程,从初始 阶段到成熟阶段的发展。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分布
南极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探索南极洲的土壤类型分布,如冰土、冻土和腐殖 质土壤。
北美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了解北美洲各个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状况。
欧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探索欧洲大陆上丰富多样的土壤类型。
亚洲的土壤类型分布
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土壤类型的应用
农业影响
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及种植的合适作物。
环境影响
探讨土壤类型对环境质量、水 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保护与治理
介绍土壤类型的保护方法和治 理措施以维护土壤的可持续性。
结论1Βιβλιοθήκη 重要性强调土壤类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及其全球意义。
2 土壤保护
呼吁大家关注土壤类型及土壤的保护重要性。
第一章-土壤的基本组成-有机质ppt课件
土壤水分和通气状况:最适水势在0.03~-0.1MPa之间;干湿交替作用 好气嫌 气细菌的作用
植物残体的特性:新鲜的易分解;C/N 土壤特征:粘粒含量(正相关);pH
植物组织与土壤有机质的组分比较
一些有机质的C、N含量及C/N
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pH值
7 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各种功能基对 金属离子的亲和力:-NH2 (胺基)>-N=N(偶 氮化合物)>N(环氮)>COO-(羧基)>-O(醚基)>-C=O(羰基)
氨态氮被微生物氧化成亚硝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硝酸 的过程,称硝化作用。
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氨被亚硝酸细 菌氧化成亚硝酸;第二阶段,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氧化 成硝酸。其反应如下:
2NH3+3O2 2HNO2+O2
2HNO2+2H2O+热量 2HNO3+热量
反硝化作用
细菌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NO3-或NO2-作为呼吸 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生成N2O和N2的硝酸盐还原过 程,称反硝化作用。其反应如下:
土壤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
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
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 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的呼吸过 程,提高细胞膜的透性,促进养分进入植物体,还能促进新陈代 谢,细胞分裂,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其他方面的作用
蛋白质 硫氨基酸
H2S
还原型的无机硫化物被硫化细菌氧化成硫酸的过程,称硫
化作用。其反应如下:
2H2S+O2
2H2O+2S
2S+3O2+2H2O
2H2SO4
硫化作用产生的硫酸与土壤中的盐基物质作用,形成硫酸
植物残体的特性:新鲜的易分解;C/N 土壤特征:粘粒含量(正相关);pH
植物组织与土壤有机质的组分比较
一些有机质的C、N含量及C/N
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pH值
7 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各种功能基对 金属离子的亲和力:-NH2 (胺基)>-N=N(偶 氮化合物)>N(环氮)>COO-(羧基)>-O(醚基)>-C=O(羰基)
氨态氮被微生物氧化成亚硝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硝酸 的过程,称硝化作用。
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氨被亚硝酸细 菌氧化成亚硝酸;第二阶段,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氧化 成硝酸。其反应如下:
2NH3+3O2 2HNO2+O2
2HNO2+2H2O+热量 2HNO3+热量
反硝化作用
细菌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NO3-或NO2-作为呼吸 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生成N2O和N2的硝酸盐还原过 程,称反硝化作用。其反应如下:
土壤对酸碱度变化的缓冲性能。
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
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 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的呼吸过 程,提高细胞膜的透性,促进养分进入植物体,还能促进新陈代 谢,细胞分裂,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其他方面的作用
蛋白质 硫氨基酸
H2S
还原型的无机硫化物被硫化细菌氧化成硫酸的过程,称硫
化作用。其反应如下:
2H2S+O2
2H2O+2S
2S+3O2+2H2O
2H2SO4
硫化作用产生的硫酸与土壤中的盐基物质作用,形成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巢穴高2m,直径5-6m). • 4.微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1)分解→有机物质; • (2)合成土壤→腐殖质; • (3)固定大气→氮素; • (4)分泌→有机酸,促进土壤养分的溶解,提高土壤养分
的利用率.
(四)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地形影响母质; 2.地形影响水分; 3.地形影响热量; 4.地形影响盐分; 5.地形影响土壤类型; 6.地形影响土壤颜色. (1)低地形(水位1-2m)土壤颜色是黄棕色; (2)盆地 (地表积水)土壤颜色是蓝灰色.
(五)时间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 土壤是在一定时间内作用的产物 (1)南方红壤土,10a形成沃土; (2)北方的黑钙土,3000a土层40cm. 2.时间因素用土壤年龄阶段表示 (1)初期阶段: 母质尚未风化; (2)青少年阶段:母质开始风化,许多母质留在土壤中; (3)壮年阶段:粘粒明显增加; (4)老年阶段:少数抗风化的原生矿物存在; (5)最后阶段:原生矿物彻底风化,土壤发育成熟.
(二)气候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湿度 (1)湿度与土壤酸碱性(pH) ①降水量>蒸发量,盐基离子淋溶,分布着酸性
土.(华南地区) ②蒸发量略>降水量,部分盐基离子淋溶,分布
着中性或微碱性土.(华北地区) ③蒸发量>降水量,盐基离子未淋溶,分布着盐
化土或碱化土.(西北地区)
(2)湿度与土壤CaCO3的淋溶 ①湿润气候带: CaCO3完全淋溶. ②半湿润气候带:CaCO3向下淋溶淀积,形成钙积层. ③干旱气候带: CaCO3未淋溶,整个土体中都有石灰
反应. (3)湿度与土壤其它属性 湿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粘粒含量、 CEC呈正比.
积层钙
黑钙土形成积层钙
2.温度 (1)温度与地壳风化层的厚度 ①广东:地壳风化层的厚度30-40m; ②浙江:地壳风化层的厚度5-6m; ③青藏高原:地壳风化层的厚度1m.
(2)温度与土层的厚度 ①南岭、广东的红壤土,土层的厚度>10m; ②云贵高原的黄壤土,土层的厚度为6-8m; ③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土层的厚度为1m左右.
7.荒漠 8.冻原
生物量(kg/m2) 44.00
15.40 36.00 30.00 17.60 1.60 0.67 0.35
(三)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三特性 (1)选择性; (2)集中积累性; (3)创造性. 2.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木本植物(微酸性-酸性土) (2)草本植物(微碱性-碱性土)
【教法建议】 讲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考核要求】 1.区别矿物与岩石,土壤与母质; 2.分析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3.掌握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划分的
依据; 4.说明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土壤的成土因素与过程
一.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
↓
气候 ↓
人→
地 形
土壤形成分类分布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对土壤分类系统和分布规律给予说明; 2.能区别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矿物与岩石,
土壤与母质; 3.能分析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能对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划分依
据给予系统的归纳; 5.识记土壤分类、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
律的定义。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形成 第二节土壤分类 第三节土壤分布规律(自学)
①残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高山寒漠土、高山荒漠土. ②坡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亚高山草甸土、森林灰褐土. ③洪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
• ④冲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草甸土、潮土. • ⑤湖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沼泽土、泥炭土. • ⑥黄土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灰钙土. • ⑦红土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红壤土. • ⑧风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风沙土.
←
←
时 间
↑
地壳运动
母 质
←
• 土壤的成土因素分为地球外部因素和地球 内部因素.地球外部因素是:生物、气候、地形、 时间、母质和人的因素;地球内部因素是:地壳 运动(地震、火山爆发).因此,土壤是在上述7个 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 .成土母质的概念(矿物岩石,风化作用,颗粒) 2 .成土母质的类型(残积母质……) 3 .成土母质的作用 (1)成土母质是成土的基本物质(材料); (2)成土母质是植物营养的最初来源;
பைடு நூலகம் 红壤土
黄壤土
荒漠化土
(3)温度与土壤的颜色 ①热带:发育着红壤土,土壤颜色是砖红色( 赤铁矿); ②亚热带:发育着棕壤土,土壤颜色是棕色; (褐铁矿); ③暖温带:发育着荒漠化土,土壤颜色是灰色; (碳酸钙、
石膏和可溶性盐类积聚); ④寒温带:发育着黑土,土壤颜色是黑色. (有机质积
聚).
棕壤土
(5)成土母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①方解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钙离子较多. ②磷灰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磷含量较高. ③正长石、斜长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钾离子较
多. ④成土母质风化释放的钠离子使土粒分散,土壤
结构遭到破坏. ⑤成土母质风化释放的钙镁离子使土粒团聚,形
成团粒结构.
(6)成土母质与土壤类型
(3)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①常绿阔叶林有机残体年凋落量为25t/a.hm2, ②草甸植被为13t/a.hm2, ③草原植被为11t/a.hm2, ④针叶林植被为5t/a.hm2, ⑤荒漠植被为1.2t/a.hm2.
针叶林植被
常绿阔叶林植被
草甸植被
草原植被
荒漠植被
• 3.动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1)蚯蚓的作用形成→团粒结构; • (2)非洲海岸的白蚁巢穴→疏松土壤(白蚁在土壤中筑
黑土
3.气候变化与土壤类型 (1)由南向北的土壤类型是:砖红壤→红壤→黄壤
→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黑土. (2)由东向西的土壤类型是:黑土→黑钙土→栗钙
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 漠土
4.气候变化与生物量
气候变化 1.热带雨林 2.热带稀树草原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温带落叶阔叶林 5.北方针叶林 6.温带草原
(3)成土母质对土壤pH的影响 ①花岗岩风化的母质,盐基离子较少, pH<7,
是酸性土. ②玄武岩风化的母质,盐基离子较多, pH>7,
是微碱性土. (4)成土母质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①砂岩、砾岩风化的母质质地较粗(砂质土) ②花岗岩风化的母质质地居中(壤质土) ③玄武岩风化的母质质地较细(粘质土)
的利用率.
(四)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地形影响母质; 2.地形影响水分; 3.地形影响热量; 4.地形影响盐分; 5.地形影响土壤类型; 6.地形影响土壤颜色. (1)低地形(水位1-2m)土壤颜色是黄棕色; (2)盆地 (地表积水)土壤颜色是蓝灰色.
(五)时间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 土壤是在一定时间内作用的产物 (1)南方红壤土,10a形成沃土; (2)北方的黑钙土,3000a土层40cm. 2.时间因素用土壤年龄阶段表示 (1)初期阶段: 母质尚未风化; (2)青少年阶段:母质开始风化,许多母质留在土壤中; (3)壮年阶段:粘粒明显增加; (4)老年阶段:少数抗风化的原生矿物存在; (5)最后阶段:原生矿物彻底风化,土壤发育成熟.
(二)气候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湿度 (1)湿度与土壤酸碱性(pH) ①降水量>蒸发量,盐基离子淋溶,分布着酸性
土.(华南地区) ②蒸发量略>降水量,部分盐基离子淋溶,分布
着中性或微碱性土.(华北地区) ③蒸发量>降水量,盐基离子未淋溶,分布着盐
化土或碱化土.(西北地区)
(2)湿度与土壤CaCO3的淋溶 ①湿润气候带: CaCO3完全淋溶. ②半湿润气候带:CaCO3向下淋溶淀积,形成钙积层. ③干旱气候带: CaCO3未淋溶,整个土体中都有石灰
反应. (3)湿度与土壤其它属性 湿度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粘粒含量、 CEC呈正比.
积层钙
黑钙土形成积层钙
2.温度 (1)温度与地壳风化层的厚度 ①广东:地壳风化层的厚度30-40m; ②浙江:地壳风化层的厚度5-6m; ③青藏高原:地壳风化层的厚度1m.
(2)温度与土层的厚度 ①南岭、广东的红壤土,土层的厚度>10m; ②云贵高原的黄壤土,土层的厚度为6-8m; ③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土,土层的厚度为1m左右.
7.荒漠 8.冻原
生物量(kg/m2) 44.00
15.40 36.00 30.00 17.60 1.60 0.67 0.35
(三)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三特性 (1)选择性; (2)集中积累性; (3)创造性. 2.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木本植物(微酸性-酸性土) (2)草本植物(微碱性-碱性土)
【教法建议】 讲授、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考核要求】 1.区别矿物与岩石,土壤与母质; 2.分析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3.掌握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划分的
依据; 4.说明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土壤的成土因素与过程
一.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
↓
气候 ↓
人→
地 形
土壤形成分类分布优秀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对土壤分类系统和分布规律给予说明; 2.能区别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矿物与岩石,
土壤与母质; 3.能分析五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4.能对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划分依
据给予系统的归纳; 5.识记土壤分类、水平分布规律、垂直分布规
律的定义。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形成 第二节土壤分类 第三节土壤分布规律(自学)
①残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高山寒漠土、高山荒漠土. ②坡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亚高山草甸土、森林灰褐土. ③洪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
• ④冲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草甸土、潮土. • ⑤湖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沼泽土、泥炭土. • ⑥黄土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灰钙土. • ⑦红土母质:发育的土类是红壤土. • ⑧风积母质:发育的土类是风沙土.
←
←
时 间
↑
地壳运动
母 质
←
• 土壤的成土因素分为地球外部因素和地球 内部因素.地球外部因素是:生物、气候、地形、 时间、母质和人的因素;地球内部因素是:地壳 运动(地震、火山爆发).因此,土壤是在上述7个 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成土母质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1 .成土母质的概念(矿物岩石,风化作用,颗粒) 2 .成土母质的类型(残积母质……) 3 .成土母质的作用 (1)成土母质是成土的基本物质(材料); (2)成土母质是植物营养的最初来源;
பைடு நூலகம் 红壤土
黄壤土
荒漠化土
(3)温度与土壤的颜色 ①热带:发育着红壤土,土壤颜色是砖红色( 赤铁矿); ②亚热带:发育着棕壤土,土壤颜色是棕色; (褐铁矿); ③暖温带:发育着荒漠化土,土壤颜色是灰色; (碳酸钙、
石膏和可溶性盐类积聚); ④寒温带:发育着黑土,土壤颜色是黑色. (有机质积
聚).
棕壤土
(5)成土母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①方解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钙离子较多. ②磷灰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磷含量较高. ③正长石、斜长石风化的母质土壤中的钾离子较
多. ④成土母质风化释放的钠离子使土粒分散,土壤
结构遭到破坏. ⑤成土母质风化释放的钙镁离子使土粒团聚,形
成团粒结构.
(6)成土母质与土壤类型
(3)植物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①常绿阔叶林有机残体年凋落量为25t/a.hm2, ②草甸植被为13t/a.hm2, ③草原植被为11t/a.hm2, ④针叶林植被为5t/a.hm2, ⑤荒漠植被为1.2t/a.hm2.
针叶林植被
常绿阔叶林植被
草甸植被
草原植被
荒漠植被
• 3.动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1)蚯蚓的作用形成→团粒结构; • (2)非洲海岸的白蚁巢穴→疏松土壤(白蚁在土壤中筑
黑土
3.气候变化与土壤类型 (1)由南向北的土壤类型是:砖红壤→红壤→黄壤
→黄棕壤→棕壤→暗棕壤→黑土. (2)由东向西的土壤类型是:黑土→黑钙土→栗钙
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棕 漠土
4.气候变化与生物量
气候变化 1.热带雨林 2.热带稀树草原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温带落叶阔叶林 5.北方针叶林 6.温带草原
(3)成土母质对土壤pH的影响 ①花岗岩风化的母质,盐基离子较少, pH<7,
是酸性土. ②玄武岩风化的母质,盐基离子较多, pH>7,
是微碱性土. (4)成土母质对土壤质地的影响 ①砂岩、砾岩风化的母质质地较粗(砂质土) ②花岗岩风化的母质质地居中(壤质土) ③玄武岩风化的母质质地较细(粘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