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合集下载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还带来其他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周期越长意味着决策时风险越大。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能够减少决策风险的各种制度和措施,例如市场信息发布和预测、农业生产保险、农产品储备、保护价收购等。农产品大多数是鲜活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连续性存在明显的矛盾。因此,需要进行适当地保鲜贮藏和加工,以便保持其使用价值,使之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农业现代化肯定是跟商品化统一起来的,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是农业的商品率基本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我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说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基本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等,现在我们再提到农业现代化,除了上述几化以外,又有一些新的内涵,比如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业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肯定是不同的,这是它的动态性。
上述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利用的季节性、资金支出的不均衡性和产品收获的间断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一方面表明根据农时安排生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表明农户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的必要性。多种经营和兼业经营不仅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以增加生产,同时也可以用其经营的收入弥补资金支出不均衡和农产品收获间断所造成的收支缺口。
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表现为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自然界大范围的长期变化,如地质变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等无疑都会对农业生产发生长期影响。不过,这种影响往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从农业生产上反映出来。短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气候的变化,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风、雹等,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年度间的剧烈变化。病虫害的爆发往往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也可能导致严重减产。因此,减灾防灾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特殊意义。主要的减灾防灾措施包括建设水利工程、培育抗逆性强的动植物品种、生产类型多样化、综合防治病虫害、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储备体系等。

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

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

农业现代化评论综述内涵、标准与特性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开展目标,自那时起,迄今已有20多年。

由于农业现代化是一动态概念,建国后其理论和实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为了促使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更好地向纵深领域开展,现将其假设干本质属性作以综述。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拟研究)制度学方向(黄抗生,xx)。

这几个学派根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

塞缪尔·亨延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开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化理论为根底,结合农业的特点提出,根本上也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定义。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认为,开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是农业开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舒尔茨的理解,其应被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西奥多·w·舒尔茨,1987)。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有传统性的合理继承与开展,又具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质。

现代化农业的特点

现代化农业的特点

现代化农业的特点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点是:高产、优质、低耗、高效。

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仅仅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还难以适应要求,而必须把农业提到"现代基础产业"的高度,按此要求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改变小生产和大市场不协调的局面。

首先要以商品生产基地为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粮食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发展饲料作物和养殖业促进农牧结合。

其次要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向农业产后领域延伸,在村镇发展现代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等,应用高新技术使产品向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规划,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文明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使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的有效载体。

1.农业技术科学化从当代农业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化农业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现代农业科学已成为门类齐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

农业技术已不再是传统农业的简单生产经验,而提升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主要表现在:第一,以生物学革命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新兴和交叉学科将会大量出现,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能源技术等,这些门类众多科学技术相互渗透、融合、补充,使农业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促使农业呈现高科技特色。

第二,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由于遗传学的发展和育种技术的进步,培育出许多高产、优质、抗逆、适宜于机械化作业的品种。

特别是杂交优势的利用,矮秆耐肥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栽培技术正在向集约化、模式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灌溉技术也正在向节水、高效的方向发展。

第四,在化肥生产方面,复合肥料、高效浓缩肥料和长效肥料已成为一种趋势;有些国家在肥料中加入除草剂和杀虫剂,使化肥变成了农药的载体,节约了成本又增强了农药的安全性。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资本代替劳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商品化转型。

现代农业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现代农业的特点:1、现代农业突出的是"一体化"。

它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体;2、现代农业依托的是高科技投入;3、现代农业依靠的是市场导向;4、现代农业提倡的是多功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

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合专家观点:总的看,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繁重。

但是,随着农村生产要素的放开,现代农业将迎来空前的机遇期。

解读都市农业什么是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

都市农业的特点:1、直接接受大都市的辐射,充分利用大都市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来发展现代农业;2、直接吸纳大都市工业对农业的投入;3、直接利用大都市的市场优势,进入和占领国内外市场;4、直接受大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采取与大都市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5、直接接受大都市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6、直接利用大都市的先进科技手段和科技人员指导,有利于发展高科技农业和生态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

都市农业的意义:1、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为农副产品带来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3、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劳动就业;4、可以疏散城市拥挤人口,减轻城市人口压力创造条件;5、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6、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徐锋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有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农业成为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

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水资源、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生态系统。

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

农业主要为市场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本文来自于]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实施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一是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实施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

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本文来自于]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

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6年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把“发展现代农业”单列一章。

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

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农业部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投入、体制、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我国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各级领导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使新农村建设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生产上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

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之一武文、赵长保农业现代化一词派生于现代农业的提法,如果没有现代农业的概念,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说法。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农业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特征。

首先,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农业科技成果得以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以传统农业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各国攀登农业巅峰的重要手段。

其次,农业现代化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严重浪费了资源,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压力。

农业现代化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等手段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使农民摆脱了单一依靠农业生产为生的困局,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使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再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导向。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农产品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顺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

农业资源要素要从传统的要素供给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检验检疫水平,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农业现代化注重农民的收入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

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发展农业产业,还要关心农民的利益和生活水平。

通过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问题,使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元化就业方式,提高农民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同时,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如何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如何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

如何进行现代化农业生产一、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概念现代化农业生产是指在现代科技、管理、市场等条件下,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设备,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特点1.高度科技化: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2.高度机械化:广泛应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高度产业化:形成产、供、销、加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4.高度绿色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生产出绿色、有机、安全的农产品。

5.高度组织化: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三、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内容1.农作物生产:优化作物布局,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推广抗病、抗逆、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

2.畜牧业生产:推广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3.林业生产: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木材和非木质资源的生产和利用水平。

4.水产养殖: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品质。

5.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土地、水资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6.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7.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8.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

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途径1.政策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水平。

3.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4.人才培养: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的农业人才队伍。

5.社会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五、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稳步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第一篇: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内涵现代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所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其特点有: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的进行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其内涵是: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办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总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第二篇: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

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

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

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中间还有一道隔墙。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此外,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摘要】现代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等方面。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绿色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而在建设过程中也要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市场变化等。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路、发展趋势、关键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资源。

良好的农业生产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现代农业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借助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的定义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仅是劳动者,更是决策者和经营者,需要具备更高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现状与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现状与问题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及现状与问题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是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中农业现代化被定义为实现农业生产全要素集约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低消耗为目标,重新运用人、地、水、肥、机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高效率生产和运营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是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集约经营、精细管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代化的定义不仅包括生产方式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所体现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可以说,农业现代化在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生产向科技、信息、绿色、可持续生产转型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现代化以及城乡融合的发展。

它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整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无论是长远目标还是近期计划,农业现代化都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更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农业生态建设的保护和恢复、农产品质量与品牌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多方面的改革。

这样的要求不仅使农业现代化更可持续、更生态、更具社会责任感,从而维护了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更使农业生产更具经济内涵,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城乡和谐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到科学化、现代化的转变。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也是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

在20世纪初期,农业生产方式还处于传统的手工农业时期。

农民主要通过肥料改良和耕作的改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尽管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较慢。

同时,农业现代化理念还没有形成。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根据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简要地将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原始农业(或称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或轮垦耕作制,主要依靠长期休耕来恢复地力。

其最重要的成就是对野生动物的驯化和灌溉技术的运用,从而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

原始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工具主要是简单的骨制、木制和石制工具;生产方法是粗放的饲养和栽培;实行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缺少社会分工。

传统农业是伴随着奴隶制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几乎成为人类早期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传统农业一般具有下列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庭成员的需要;耕作方式落后,一般以手工劳动为主,所使用的工具是铁木制工具,以畜力作为牵引动力,间或使用风力和水力,例如风车、水磨等;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水平低,农户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一般耕作品种小而全,而且种养兼顾;科技含量低,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抗灾能力差;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长期不变,劳动生产率很低,产量几乎是长期停滞的。

一般来讲,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即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变革。

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则既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农业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也就是既要采用现代工业的物质技术和现代科学生产、组织及管理方法,还要求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概括地说,广义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的过程[1]。

农业现代化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系统和一个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以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一、概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作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农业的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注重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强调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并致力于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动力机制方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参与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政策引导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制度保障,市场需求则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科技创新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社会参与则包括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等。

实现路径上,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同时,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还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而言,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1.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当下中国的发展阶段中显得尤为突出。

农业现代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能够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从而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

农业现代化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还能够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1、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愿 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少;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3、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P41
1. 移出农民、提升农民、移入农民; 2.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 3. 小型农业机械与生物技术并重。
• 以现代科技知识与管理知识为支撑获取农产 品的产业
• 你所看到的农业哪些是现代农业?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一、概念: 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 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一)生产技术现代化 (二)生产手段现代化 (三)农业劳动者现代化 (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 首先,自己的父母接受不了安农大的抛秧技 术。父亲一句“假如失败了,我们今年吃什 么?”就让他再也张不了口。乡亲们将化肥 与粪灰经常放在一起使用,自己说了多次还 是不管用。果树从来不修剪,大小年非常明 显,提前死亡是正常现象。怎样让这样的损 失更少一些呢?
知识运用
• 自家的几亩田,父亲的能力再大,每年收入也 不过五千元。他自己知道粮食的价格是涨不了 的,因为国际的价格要低于国内。而这几千元 还不够自己一年的学费。如何缓解家里的贫困 呢?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后生 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 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等 国
• ——国情: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 耕地面积少。
•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生物技术现代 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后农业机械化, 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
• 西欧型——中 间 型:英国、法国、意大 利等国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指导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生产关系和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1)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管理等现代化生产方式。

(2)生产结构的多样化。

发展多种经营、多产业联合等多元化生产结构。

(3)生产关系的市场化。

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产品市场化流通和竞争能力。

(4)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民主化。

推进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经营权、财产权的流转和规范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路径1. 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中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和附加值的提高。

(3)高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和农产品的国际化。

2. 发展路径(1)技术路径。

以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装备为主,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2)产业路径。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生态路径。

以生态农业为主,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1. 农村现代化的内涵(1)经济现代化。

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2)社会现代化。

实现农村社会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3)生态现代化。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文化现代化。

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农民素质的提高。

2. 农村现代化的指标(1)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指标。

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水平等指标。

(2)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指标。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重点是第六化:农民是职业,不是身份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重点是第六化:农民是职业,不是身份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重点是第六化:农民是职业,不是身份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现代化。

我们现在讲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为基础的。

其潜台词是,农业文明时代不是现代化时代。

但农业文明相对于其前端文明来说,也是其仰望的目标。

现代化,一定是以人们所处的时位为坐标,对其所仰望的坐标表达一种倾慕。

我们现在视为落后的传统农耕文明,也曾是刀耕火种时代的梦里世界,也曾是他们的农业现代化。

对现代化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也是一样。

那现在来说,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定量的指标需要精细的研究和算法推演,但定性的目标还是可以粗略勾画。

一是农业工业化。

这包括“物”的工业化,指农业全产业链的机械化、设施化,不仅包括农业投入品的工业化,还指投入品成为农业的关键变量,投入品化成为农业工业化的重要指标。

还包括“人”的工业化,就是以工业化的思维来组织农业,以工业化的方法来经营农业。

二是农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工业化时代现代化的升级。

农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农业,以信息设施支撑农业,以信息手段助推农业,以信息思维统筹农业。

在农业信息化时代,手机、电脑是新农具,卫星、5G是新农业设施,穿白大褂的不一定是医护人员,也可能是农场工人,也可能是农业的精算师。

三是农业市场化。

二十年前中国刚刚加入WTO时,笔者曾经说,中国农业最缺CEO,曾经非常艳羡发达国家农业市场化的水平,曾经说,发达国家的农场主都是CEO,都在按市场的导向组织、经营农业。

二十年后,中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农业融入全球市场、加入全球竞争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中国农业的市场化已经不可逆转。

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当然之义,已经被广泛而深刻认知。

四是农业组织化。

农业进入市场导向时代,组织化是握指成拳的必备条件。

这组织化既是指普通小农通过加入合作社组织起来闯市场,也是指农业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开展经营、布局产业,组织化也是农业实现工业化、市场化的基本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安徽日报》
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产出率较高,农业发展走上了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依靠现代工业装备条件,不断完善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条件的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大大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改变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第二,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

现代农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和发展的。

国外现代农业建设的经验表明,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应用胚胎移植、冷冻技术繁育优良畜牧品种,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欧盟各国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植物遗传育种、动物优良品种培育、动植物检疫等方面投入大量经费。

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现代高科技培育谷物新品种,使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亩产突破了500公斤。

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进行现代化管理,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实行监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大大减小了农业经营的风险。

第三,以农业产业化为重要途径,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

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生产已突破了传统的产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
限明显等局限性。

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及农业产业基地,将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起来走进市场,进行产加销一体化、科工贸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许多国家成立了许多农民社会组织和农业协会,代表农民的利益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或者参与国际、国内市场谈判和规则制定。

如日本农协除为农民提供各类服务外,还代表农民参与农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为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农业社会服务组织覆盖面很广,大到改良农业生产和销售技术,小到各种度量换算和计算捷径,都可到州县农业推广服务部门获取满意的服务。

荷兰的家庭农场虽然规模较小,但农业合作组织的类型却很多,有信用、供应、加工、销售、服务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第四,拥有一个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农民素质普遍较高。

各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形成了集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发达国家,农民的素质普遍较高,农场主普遍接受过正规教育,大多具有大学学历,有的还有硕士、博士学位,少部分只有高中学历的,也都受过专门的农业职业教育。

他们不仅懂田间栽培技术,会熟练操作各种农业机械,还熟悉农产品市场,会经营管理。

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和国情不同,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道路和具体模式也不同。

我国要从国情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