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四小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实施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榆林高新第四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榆林市《关于组织实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通知》部署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庄孝成

副组长:张文梅、高利宏、李飞

成员:王琰、薛波、王瑞霞、杜林涛、李云霞

(二)学校管理员

王瑞霞

(三)校级坊主

田艳韩艳宁张海洲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主题

围绕“技术为我所用教学因我而变”为主题,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网络研修为支持,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四、培训时间

7月30日开放平台学习,至9月30日培训结束,为期3个月。(高新区培训截止日期是9月15。)

五、培训方式

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按照时间同步、内容同步、考核同步的原则,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区域研修的有效整合,加强线下实践,利用每周的校内教研活动,结合“一师一课、一师一技、一师一题”活动,开展“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2.成果导向与本地资源建设相结合。通过“个人提交作业——教研组研磨作品——学校推选优品——区域展评精品”的流程,层层推选精品,逐级提炼成果,形成可供全体教师分享的本校、本地优质资源库。

六、培训目标

(一)学员目标

1.技术应用有改变。通过诊断测评,参训教师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引导学科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教学案例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

2.专业发展有环境。教师学会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区域研修社区参与混合研修活动,利用“手机研修”等

移动平台提高学习和工作效能,充分利用由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环境,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学校目标

1.骨干建设有团队。以实施本项目为契机,培养校本研修骨干队伍(各级项目管理者、学校教研组长等),推进区域混合研修导师团队建设,形成高效化、常态化骨干研修团队。

2.资源建设有成果。基于一线教师与研修导师团队的实践,通过自我创设、团队打磨、学校推荐的方式,汇聚一批运用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包含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和课件、微课、试卷等),推动本地化研修资源建设。

3.示范引领有基地。建设一批信息技术应用及混合研修示范校,通过深入探索、反复实践,形成模式,建成团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实施)的深度融合上有所突破,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改革的示范基地。

4.区域推进有机制。通过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与课堂实践(活动实施)相结合的实施方式,形成从学校到区县的逐级分层混合研修机制,为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七、培训阶段

本次培训包括学员网络研修、学员线下研修与实践测评、总结评优与汇聚资源等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具体安排如下:

八、研修内容与安排

本次培训为期三个月,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主题,依据教育部相关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五个模块的递进式培训课程;学员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自主选学并完成50学时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结合网络所学开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参与线上研修活动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本次培训除了提供丰富的预设课程外,还注重本地生成教学资源研磨及加工,建立从作业、到作品、再到精品的生成性资源研磨推选机制,部分反响良好、制作精良的生成性

资源还可转化为研修课程,为榆林市后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供支持。

九、考核评价

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促进研修目标的落实,设置学员、学校管理员两类角色的考核评价;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三个维度记录并考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1.学员考核细则

学员考核包括任务学习和拓展积分两部分,任务学习必修内容满分100分,60分合格,拓展积分只作为评优参考,不计入总成绩。

2.学校管理员考核细则

十、组织管理与服务保障

学校管理员和信息中心做好网络维护,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坊主做好培训监管督促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