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

(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

一、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答案:依次: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部编版七年级上《天净沙秋思》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天净沙秋思》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天净沙秋思》理解性默
写附参考答案
1.XXX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凄美的夕阳背景点缀,完美地表现漂泊天涯的旅人愁思的句子是“。


2.《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其中是哪两句“。


3.《天净沙·秋思》中主旨句是“。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XXX《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再如XXX《天净沙.秋思》中的“。

”。

参考答案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二、阅读理解(共58分)
(一)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完成后面小题(共6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诗句中与这首元曲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B.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9.王国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3分)
答案:
8A
9.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吴西逸《天净沙 闲题》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吴西逸《天净沙 闲题》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吴西逸《天净沙·闲题》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天净沙·闲题[元]吴西逸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

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两首元曲的开头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相同之处?(5分)(2)这两首元曲在结尾的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6分)[参考答案](1)都用了列锦、借景抒情的表现方法。

吴曲前两句用六个名词叠加在一起,构成一幅空旷渺远、略显苍凉的画面,烘托出系马的游子的心情。

马曲前两句也是用六个名词叠加在一起,构成的则是一幅凄清苍凉的画面,烘托出作者的悲苦之情。

(2)吴曲结尾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它通过对夕阳下依山傍水的人家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渴望之情。

马曲结尾直抒胸臆,用“断肠人”这一词语直接表达了羁旅游子身处异乡的凄凉悲苦之情。

[赏析]“江亭远树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这样的句子,评论家们称之为列锦,其特点是仅凭借名词短语组合,便构成一幅风景,从而借景抒情。

所以说,这们的句子,从特点讲是列锦,从手法讲是借景抒情。

吴曲。

江亭、远树、残霞,都是远景,淡烟、芳草、平沙,都是近景。

这里虽有一个“残”字,但它修饰的是“霞”,依然是较灿烂的物象,所以不能说它含的是悲怆之意。

何况后面还有“芳”字修饰“草”,更带欣赏之情。

所以这十二个字,从词语感情色彩看,较平淡,稍有喜意。

从所刻画的画面看,色彩明朗,背景广阔,远景近景相结合,很有层次感,给人以开阔、舒畅之感。

绿柳阴中系马,暗示本曲所写主人公是一个游子,也许是饿了想进饭馆,也许是累了想临时休息,他来到绿柳之下,把马拴在树上。

这虽是一般性质的叙事,但我们却能从“绿柳阴”这样的美景中隐约感到主人公的欣喜之情。

夕阳西下,本是一种惨淡之景,但在这里不是。

你看它后面,又来了三个名词:水村、山郭、人家。

《天净沙秋思》练习题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练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 《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道西风瘦马。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肠人在天涯。

4. 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赏析选择题:夕阳西下,断《天净沙. 秋思》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解析】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D、本曲描绘了天涯游子秋日黄昏行旅图,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解析】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张可久《天净沙 江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张可久《天净沙 江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可久《天净沙·江上》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越调]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简要概括这两首词的内容。

(3分)
马致远词:
张可久词: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1分)
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

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2分)
(2)不一致。

(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

(2分)。

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完整版

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完整版

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一、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答案:依次: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

(共4分)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
(元)马致远(元)白朴
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
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①,
古道西风瘦马。

杨柳秋千院中。

夕阳西下,啼莺舞燕,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①[帘栊(lóng)]带帘子的窗户。

②[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14.关于以上两首元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曲牌是曲子的调名,又叫曲调。

“天净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则分别是两首小令的题目。

B.《天净沙·秋思》中出现了多个景物,其中“夕阳”为全诗笼罩上一层温暖的色彩,让游子凄凉的心得到安慰。

C.《天净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衬:动态的“流水”与静态的“小桥”相映,动态的“西风”与静态的“古道”相映。

D.《天净沙·春》的首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春色图:“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风”和煦温情。

15.两首元曲中都有“小桥流水”,请你结合作品,说说“小桥流水”的图景分别蕴含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情感。

(2分)
答:
答案:
(二)古诗词阅读(共4分)
14.答案:B(2分)
15.答案示例: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或: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白朴在《天净沙·春》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分。

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

《秋词》《天净沙 秋思》 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词》《天净沙 秋思》 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秋词》《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阅读理解题目】: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试题及阅读答案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参考答案】:落叶、悲鸿、衰草、枯木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

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

(50字左右)【参考答案】: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秋词》与《天净沙·秋思》都描写怎样的景物?2.《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写的是同样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

《秋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天净沙·秋思》却流露出怎样的情绪?3.请谈一谈《秋词》与《天净沙·秋思》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5.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阅读答案1.秋景2.豪放,热情凄愁3.《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4.C5.《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练习题精选7篇(含答案)

《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练习题精选7篇(含答案)

《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0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诗歌赏析(4分)【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甲】中描述的季节是,【乙】中最能体现秋季特征的事物是“”。

(2分)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中的“子规”即叫天子,又称“杜鹃”。

B.【乙】中的“天涯”此处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C.【甲】中两处加点的“龙标”所指内容相同。

D.【乙】中“天净沙”一词是这首元曲的题目。

答案:8.春季/暮春西风9.B02《天净沙·秋思》《枫桥夜泊》对比阅读阅读《天净沙·秋思》和《枫桥夜泊》,完成8-9题。

(共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枫桥夜泊①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两首诗均为诗人身处人生困境时的作品,都刻画了(1)的游子形象,并通过多个意象渲染出一种(2)的气氛。

(2分)9.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妙处,请结合画线诗句分别加以赏析。

(4分)答案:8.(1)漂泊孤独(2)凄清伤感9.示例:《天净沙•秋思》中画线句借“夕阳”这一意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断肠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枫桥夜泊》中“夜半钟声”以声写静,暗示诗人因愁绪满怀而难以入眠,含蓄表达出诗人的羁旅之思。

(4分。

手法2分,情感2分)03《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14-15题。

(共4分)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元)马致远(元)白朴枯藤老树昏鸦,春山暖日和风,小桥流水人家,阑干楼阁帘栊①,古道西风瘦马。

最新(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

最新(正式)中考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含答案)

一、诗词鉴赏《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答案:依次:枯藤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原文】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和参考答案】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答案】C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2分)
【答案】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天净沙秋思》阅读理解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理解附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理解附答案《天净沙·秋思》阅读理解附答案「篇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题目:1.“天净沙”是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__________”。

2.全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并无思乡之情。

阅读答案:1.曲牌名题目秋思之祖2.断肠人在天涯。

3.D《天净沙·秋思》阅读理解附答案「篇二」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这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号___________,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誉为“_____________”,为历代所传诵。

(3分)21.曲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_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_______。

(2分)22.问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分)23.下列各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

“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6、(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分)(2)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答案:16、(4分)(1)曲牌名深秋晚景(2)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马致远)(人名)。

2.这首元曲抒发了诗人因思乡产生的孤寂愁苦的情绪。

3.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5.“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离人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

6.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用西下的夕阳衬托,又直接抒发游子孤苦寂寞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天冷;声杂;城孤。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何作用?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写出了塞外的奇异风光。

作用;点名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3这首诗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习题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习题及答案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原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解析】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D、本曲描绘了天涯游子秋日黄昏行旅图,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解析】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作背景]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流落天涯,在萧瑟的秋日黄昏独自漂泊。

此曲正是以这样的画半辈子切入,表现了“秋思”。

而此情此景应该就是作者当时的真实境况。

[注解]天净沙:曲牌名。

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昏:傍晚。

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缠绕枯藤的老树上,黄昏时栖息着几只乌鸦,小桥下溪水涓涓,小溪边上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游子骑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

夕阳已经向西边落下了,游子还飘泊在异乡,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呀。

译文1: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译文2: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

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净沙·秋思》阅读答案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

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2分)
(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

(3分)
15.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答:
1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参考答案:
15.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1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

(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