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通用10篇)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通用10篇)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1教学目标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③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④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四季的形成。
教学准备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10个,昼夜形成演示仪,手电筒11个,《地球自转歌诀》投影片,地球公转运行仪,皮球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导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可能没有引起大家太多的注意,如: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因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感觉学习地理有用,同时又教育学生要养成观察的习惯。
教学新课板书一、地球的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这儿准备有手电筒和地球仪,你能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吗?你能通过演示来解释这些现象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问题一出,学生立即会跃跃欲试。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有人拿手电筒,有人转动地球仪,有人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旋转地球仪时的方向,演示完毕后,小组讨论下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①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回落现象?(因为地球的自转)②为什么日出自东、日落向西?(自转方向和日出日落相反是自西向东)③日出日落产生了什么现象?(白天黑夜)学生回答完毕后,请学生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④昼夜的'产生只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吗?若问题4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用一较大的玻璃地球仪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3.通过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公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
4.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5.在实验演示、观察思考、总结归纳等探究过程中,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用小华和小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幻想创境导入,让大家思考世界上有这样的地方吗?为什么?如果怎样他俩的愿望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了?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导入2:朝辉夕照,日月轮回。
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导入3:用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生活图片创景导入,根据课前预习成果,小组成员讨论现象成因,引入地球自转运动知识的学习。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2 教学内容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现象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1.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2. 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2.2 教学内容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现象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2.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2. 讲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球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3.2 教学内容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仪的概念、作用和使用方法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3.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2. 讲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操作地球仪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仪的概念、作用、使用方法和地球的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球仪(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五带划分4.2 教学内容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地球的五带划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划分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4.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2. 讲解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加深理解3. 讲解地球的五带划分,引导学生思考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和五带划分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续)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对生物的影响5.2 教学内容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对生物的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生物的影响互动法:提问学生,让学生参与讨论5.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气候和生物影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气候和生物第六章:地球的运动与日常生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6.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影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 讲解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加深理解3. 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现象解释日常生活现象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七章:地球的运动与导航技术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7.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实践操作法:进行导航技术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7.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重要性2. 讲解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在导航技术中的应用和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定位和导航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八章:地球的运动与天文观测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8.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的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法:进行天文观测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8.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作用2. 讲解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在天文观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进行天文观测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九章:地球的运动与人类文明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9.2 教学内容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9.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2. 讲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加深理解3. 分析人类文明发展史,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4. 进行课堂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地球运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发展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地球运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10.2 教学内容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学会将地球运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研究中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解释10.4 教学步骤1. 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巩固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2.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球运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和周期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需要重点关注。
地球的运动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地球的运动【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描绘地球自转的基本特色,并用日夜交替、时间差异等地理事实说明地球自转。
2.过程与方法:演示地球仪。
(1)察看演示自转方向:学生演示? 演示错误的学生登台演示? 纠正错误 ? 正确演示 ? 学生再演示。
(2)察看演示自转所形成的地理现象:地球仪静止不动时用手电筒照耀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 ? 地球仪转动时用手电筒照耀察看同一地址的日夜变化? 地球仪转动时用手电筒照耀观察不一样地址时差的形成。
层层递进,简单理解。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着手演示地球自转,调换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为此后更勤学习地理确立基础。
【教课要点】1.地球自转和看法、方向和周期。
2.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课难点】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教课准备】1.地球仪、手电筒、幻灯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小地球仪。
【教课过程】师生活动教课提示与建议导入新课:发问:同学们几乎每日都能看到日月星斗的东升西落,这类现象说了然什么问题?地球自转的讲解新课:知识,小学科学教材阅读资料“是天转仍是地转”。
课介绍过。
发问:鼓舞学生积这段资料说了然什么问题?极回答。
启迪:阅读中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从解说学生发问:生活中感觉不到1.为何在生活中我们感觉的是天转,而不是地转?的地球运动,培2.哥白尼的“日心说”看法内容是什么?都对吗?养其学习兴趣和同学分组议论剖析。
剖析能力。
总结:1.我们在生活中感觉的是太阳、星星、月亮每日东升西落,仿佛它们都绕着地球转,其实不感觉地球在转。
仿佛是坐在开得很安稳的火车里,经常感觉不到火车在行进,而是看到车厢外的房子、树木在退后。
原由是地球的引力太大了,吸引着地表所有的物体包含我们人类,一起在安稳、飞速地运动,人们难以察看。
2.哥白尼以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停环绕太阳公转。
用生活实例教师说明:说明,便于理解。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的自转一天一夜和公转一年一周的概念。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录像或幻灯片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动态模型或实验器材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3.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地球的运动:引导学生观察日出和日落的现象,让他们思考这是为什么。
2. 提问:你知道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吗?呈现:1. 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通过录像或幻灯片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解释地球自转一天一夜的概念。
2. 示范实验:使用动态模型或实验器材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地球自转的过程。
讲解与练习:1. 探究公转运动:介绍地球的公转运动,解释地球公转一年一周的概念。
2. 讲解地球昼夜交替:结合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地球昼夜交替的原因。
并进行简单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不同区域的时间差异来理解昼夜交替的概念。
3. 讲解季节变化:结合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
通过展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造成的不同季节,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关系。
拓展与应用:1. 进一步了解地球运动:介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其他星球的关系,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例如农业、气候等方面。
3. 综合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地球的自转一天一夜和公转一年一周的概念。
同时,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了他们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更多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现象,拓展他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小班科学活动——探究地球运动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探究地球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2. 能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动植物、自然环境和天体运动的影响3.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3.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介绍2. 观察实验3. 讨论交流4. 游戏体验四、教学过程1. 教师先通过介绍和讲解,让小班学生初步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带领学生用相应的手势、物品等形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地球自转方面,教师运用一个儿童手表来展示地球的自转;通过在地球模型上置于不同方位上的标志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的影响范围和如何在地球被太阳照射的情况下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
3. 在地球公转方面,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
要能在地球上固定时间,望向一定的星座,就可以看到他们的位置是不变的,这就是由于地球在公转。
同时,教师利用地球和太阳的比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模式,从而更清楚地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
4. 在讲解完毕后,通过手势和模型的方式让学生回想,在这个地球中,所有的东西都在一起转动。
5. 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方面,教师讲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动植物、自然环境和天体运动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图示和故事来理解。
例如说,我们的时间概念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季节的变换是由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产生的,日出和日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 在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方面,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带领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在实验中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
比如说,在一片枫叶的裁切纸上钉一个网球,并在上面放一支蜡烛,让学生通过观察蜡烛的高度和方向,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7. 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在一起竞争,利用他们的身体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前两圈走地球自转,后两圈改做公转,体验地球在太空中距离太阳的距离。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地球的运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四季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消失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消失昼夜长短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力量。
德育目标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气,从而对同学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和变化教学方法地球仪教学用图课时支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
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肯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
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围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日,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阅读p9~p10)(板书)其次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绕地轴转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天(24小时)4.昼夜更替现象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绕太阳运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年4.轨道:椭圆轨道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四周。
(地轴的指向不变)6.季节的变化(师):地球始终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验通过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2.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时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级、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那么究竟是地球在动,还是太阳在动呢?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认识了地球。
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你们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坐地日行八万里” 请大家解一下原因。
一、地球的自转(一)自转的规律(看多媒体)观察:地球的自转有什么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 2.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3.地球自转一圈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长呢?4.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5.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演示:多媒体展示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设计2篇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设计地球的运动的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设计: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日出、日落、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察一张地球的图片,并问学生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知识探究:2. 简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 分别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为主题,进行教学探究。
活动一:地球的自转运动4. 指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拿一个小球作为地球,用一根铅笔作为地轴,让学生围着地轴旋转,观察小球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了日出、日落和昼夜交替。
活动二:地球的公转运动5. 利用一个橙子或绘制的地球模型,让学生围着某一点(阳光)绕圆圈走,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
再加上一个倾斜的轴心,让学生围着一个点旋转,并让学生观察小球各个地方的阳光照射情况(春、夏、秋、冬)。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理解地球公转运动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讨论与总结:6.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实验观察结果,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现象的影响。
7. 让学生讨论自己对地球运动的疑惑和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一起解答。
评价与反思:8. 给学生一个小练习或作业,检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程度。
9. 让学生在课堂结束时,写出他们在本课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一句话)。
延伸活动:10. 在课外,鼓励学生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1. 鼓励学生阅读有关地球运动的书籍,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报告分享。
这是一个简要的地球运动的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酌情调整和拓展。
地球的运动的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主题:地球的运动年级:初中一年级科目:地理时间:1节课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理解地球自转的原因和影响;3. 了解地球公转的原因和影响;4.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季节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a. 自转的定义和原因b. 自转周期和方向c. 自转带来的影响2. 地球的公转a. 公转的定义和原因b. 公转周期和轨道形状c. 公转带来的影响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季节的影响a. 季节变化的原因b. 不同季节的特点c. 季节的全球分布图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a. 引入教学主题,介绍地球的运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1、列举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等地理意义;2、利用相关教具、动画演示,结合生活实际解释昼夜更替现象;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相关教具,分析地方时产生的原因,会进行简单的地方时计算和区时的换算;4、归纳地球上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转规律,会画出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理解其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教学难点:地方时的含义和区时的换算;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课件课时:1课导入:地球的运动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呢?引出课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更替现象。
提出问题: 1、你知道昼夜更替的原因吗?2、记得昼夜更替的周期吗?3、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吗?通过教具观察地球昼夜分布状况,引出昼夜半球分界线---晨昏线,指导学生理解晨昏线的意义和完成晨昏线的判读。
4、昼夜状态怎样表达?太阳高度的含义及昼夜太阳高度情况。
采用日韩世界杯和德国世界杯观看时间的问题引出时差问题二:地球上的时差。
提出问题:(1)地球上的时差还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转承: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时差呢?让我们从地方时说起。
提出问题:(2)、什么是地方时?(3)、分析地方时的形成原因(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地方时计算的简单练习,引导学生归纳地方时的特点)(4)、如果世界各地都把所在地地方时作为当地的计时标准可行吗?(5)、现在各国计时方法怎么定的?教师讲授:划分时区的规定、区时的概念及应用利用时区图完成时区的认定和简单的区时换算: 1、北京、洛杉矶分别位于哪个时区? 2、用饭店前台时钟推导区时换算规律体收看时间(仅考虑理论区时)。
3、何为“北京时间”?东西横跨五个时区的中国是如何使用时间的?展示台风漩涡图。
提出问题:台风为什么呈涡旋状运动呢?引出水平地转偏向力,归纳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规律。
学生活动:以北半球气流为例画出地球自转导致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
地球的运动教案(优质11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优质11篇)地球的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
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
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
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材分析: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
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
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
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
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
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
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
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
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地球的运动》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的运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的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其中季节变化又是难点;【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讲授法等;【教具】地球仪、手电筒各一个;flash课件;【情感价值】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材处理】从现象上看,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学生自小从生活中就有所了解。
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
因此,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请大家解一下原因。
学生争抢回答:地球一方面在自转,另一方面还在绕日公转。
【活动】1、用手电筒当作太阳,请两位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运动;2、请同学们观察演示,并对地球自转、公转做简单的描述、评价、对比等。
二、地球的自转【设置问题】在学生演示活动结束后,教师设置以下问题:1、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地球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
2、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学生:地球永远是白天。
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自由合作、探究很快完成。
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在一定时间的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仍不能用很清晰的语言准确地描述昼夜交替现象。
【演示】1、用红色的粉笔将地球仪的任一经线圈勾画出来;2、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借手电筒的光束当太阳;3、让学生观察:当一红色经线正对太阳时是什么时间(正午),另一红色经线背向太阳时是什么时间(子夜);当这两条经线随地球仪不停转动时时间怎样变化(昼夜交替)?在演示后引导学生归纳描述: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概念;(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3)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方向;(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3)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2)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地球仪、图片、模型等;2.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等;3. 教学资料:课本、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2)提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地球运动产生了哪些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课堂讲解:(1)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2)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3)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作用。
4.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分组讨论,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3)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示意图;2. 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地球仪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运动。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差、四季更替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演示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变化规律。
(2)通过晨昏线判断不同地区的昼夜状况和地方时。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对地球运动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地球仪演示、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手段,直观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如航班飞行时间、不同地区的季节差异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自然现象图片,如日出日落、四季景色等,提问学生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播放一段地球运动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地球的运动。
2、地球自转(1)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即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2)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同时,强调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案
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案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案第一步:引入在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学中,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通过引发幼儿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入:1. 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我们可以使用图片展示地球的不同形状和颜色,也可以使用实物,如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这些可以帮助幼儿观察和了解地球的外观。
2. 提问引入:可以问幼儿一些问题,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什么颜色的?”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3. 观察天空:带幼儿外出观察天空,观察月亮、星星和太阳的位置和运动。
可以问幼儿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太阳早上在东边升起,晚上在西边落下?”等等。
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案第二步:基础知识讲解在引入之后,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基础的地球运动知识,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运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基础知识讲解:1. 地球的自转:向幼儿解释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一天24小时完成一次。
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帮助幼儿理解。
2. 地球的公转:向幼儿解释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一年365天完成一次。
同样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
3. 四季的变化:向幼儿解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位置有关。
可以使用图片或小动画展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照射到地球不同部分的情况,从而导致季节的变化。
幼儿园地球运动科学教案第三步: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运动,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以下是一些适合幼儿园的实践活动:1. 自制地球仪:让幼儿使用纸板和圆规等材料,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仪。
通过制作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
2. 地球公转活动: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其中一个幼儿扮演太阳,其他幼儿扮演地球,围着太阳进行公转运动。
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体验地球的公转运动。
3. 太阳的位置:使用一张大纸板,绘制一个地球和一个太阳的简单图像。
幼儿园地球自转科学教案 幼儿园科学教育
主题:幼儿园地球自转科学教案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地球自转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变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通过这个科学教案,幼儿可以从直观的角度了解地球自转的过程和影响。
2. 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 观察和感受地球自转带来的白昼和黑夜的变化;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教学准备1) 世界地图和地球仪;2) 彩色卡纸、剪刀和胶水;3) 儿童科普书籍。
4.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利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向幼儿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结合图示和实物,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3) 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亲身感受地球自转带来的白昼和黑夜的变化。
第二课时1) 利用彩色卡纸和制作简易的地球磁场模型,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2) 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故事、图画和游戏方式,拓展幼儿对地球自转的认识。
5. 教学方法1) 实物展示法:通过地球仪、世界地图和简易地球模型,让幼儿直观感受地球自转的过程和效果。
2) 互动探究法:在教学中,注重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积极参与到地球自转的学习过程中。
6.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对地球自转的理解情况,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2) 每节课结束时,可以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的形式来检查幼儿对地球自转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教学延伸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地球自转的概念可以与其他科学知识相结合,拓展相关教学内容。
可与天文、气候等领域结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地球自转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8. 总结通过这份科学教案,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初步掌握地球自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体现,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教学范例。
幼儿园地球的运动教案
幼儿园地球的运动教案【篇一:《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江三中兰主进[课标要求]本节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能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分析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1.恒星日和太阳日、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运用flash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讲授过程]:(引入新课)1.直接引入:前面两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本身。
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的运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2.演示引入:运用 flash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诗词引入: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为什么这样说呢?(学习新课)【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展示flash1:地球的自转运动)【讨论】①绕转的中心是,其空间指向有何特点?②自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天气、昼夜和季节的影响。
3. 能够解释为什么地球有四季。
教学准备:1. 地理学科教科书。
2. 图表或地球仪模型。
3. 班级电脑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关于天体运动的内容,并提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能感受到地球运动的哪些变化?”2. 让学生展示之前准备的图表或地球仪模型,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探究:3. 给学生呈现一张示意图,解释地球的自转运动。
要求学生观察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了什么现象?4. 给学生呈现一张示意图,解释地球的公转运动。
要求学生观察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什么?- 地球的公转运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5. 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天气、昼夜和季节的影响。
每个小组应提出至少三个例子,并汇报给全班。
展示:6. 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导引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理解为什么地球有昼夜和季节。
巩固:7. 运用班级电脑或投影仪,展示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视频或动画,并要求学生观看。
拓展:8. 给学生展示一张地球的倾斜度示意图,解释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存在。
- 借助示意图,解释地球轨道上不同季节地球的倾斜程度。
- 提问学生:地球倾斜度增加时会发生什么?哪个半球更倾向于太阳?总结:9. 综合之前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天气、昼夜和季节的影响,并提问:“你觉得这些运动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展望:10. 带领学生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预告将学习关于其他行星的运动以及其对宇宙的影响。
-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交流观点。
- 确保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念,以及这些运动对天气、昼夜和季节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地球的运动教案【篇一:《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九江三中兰主进[课标要求]本节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能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分析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1.恒星日和太阳日、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2.运用flash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讲授过程]:(引入新课)1.直接引入:前面两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本身。
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的运动。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2.演示引入:运用 flash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3.诗词引入: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为什么这样说呢?(学习新课)【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展示flash1:地球的自转运动)【讨论】①绕转的中心是,其空间指向有何特点?②自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③自转的周期是,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
【归纳】地球绕转的中心是地轴,其空间指向不变,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一日(或一天),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不同。
(引导学生阅读图1.14)【讨论】根据图1.14,我们能得出哪些结论?【归纳】①地球在绕地轴作自转运动,②地轴的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
【应用】①利用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判定当地纬度。
只有北半球才能看到北极星,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
②利用北极星附近的北斗星的“斗柄”朝向判定季节。
“斗柄”朝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
③在经纬网地图中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方法:a.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b.在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中,既可以根据中心点标注的内容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东经度数增大(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
当然,以后还会学习到其它的判断方法。
(举例2)略(展示flash2:地球自转的速度)【讨论】①什么是角速度?什么是线速度?②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怎样?③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怎样?④如何比较两地自转角速度和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归纳】①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④a.看两地是否在极点上,极点上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b.看两地纬度和海拔,自转角速度不受纬度高低和地面海拔高低的影响,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都相同;而自转线速度则随纬度增高而减小(不考虑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应用】根据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判断某地的纬度位置或海拔高低。
(举例3)略【小结并板书】(1)地球绕转的中心是地轴,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1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3)自转的周期是一日(或一天)太阳日(24小时)(4)自转的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0(不考虑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承转)前面我们一起分析了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接下来,我们用对比法来分析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板书】2.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展示flash3:地球的公转运动)【讨论】①绕转的中心天体是。
②公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公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③公转的周期是,时间长度为,称为一个。
④公转的轨道形状是,太阳处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上。
⑤结合课本p14图1.17分析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及变化规律。
【归纳】①绕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
②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绕日公转。
③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一个恒星年。
④公转的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处在公转轨道中的一个焦点位置上。
⑤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及变化规律。
b.线速度:近日点较大,远日点较小,平均线速度约为30km/s。
c.变化规律:根据开普勒定律,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与日地距离呈负相关。
即日地距离越长,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越小;反之,日地距离越短,则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越大。
【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数是186天,而冬半年的日数是179天。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答】冬半年和夏半年地球公转的路程一样长,而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公转速度较冬半年慢一些,所以花的时间要略长一些。
【小结并板书】(1)地球绕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2)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绕日公转(3)公转的周期是1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公转的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太阳处在该椭圆轨道中的一个焦点上。
(5)公转的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经过)较快,远日点(7月初经过)较慢,平b.线速度:近日点较大,远日点较小,平均线速度约为30km/s。
c.变化规律:日地距离越长,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越小;反之,日地距离越短,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越大。
【活动】让学生完成课本p15的两个活动题。
(承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黄赤交角反映出来。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又直接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板书】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展示flash4: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运动的位置;展示ppt:黄赤交角)【分析】①黄赤交角的产生②黄赤交角的特点③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讲解】①地球自转产生赤道平面,而公转产生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不平行也不重合,而是相互斜交成一夹角,即黄赤交角。
②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和五带。
后者将在后面学习。
【分析】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①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有多大?②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周期与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相同吗?③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怎样?【讲解】【篇二: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但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重点和难点: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3、四季的形成4、五带的特征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球运行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看课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在运动,他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一)、自传运动规律1、概念2、方向3、周期演示: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
学生观察分析提问:地球绕着什么在旋转?(地球绕地轴旋转)再提问:地球自转是什么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又是怎样的,北逆南顺)注意:在这里先让学生明白“东”、“西”的含义学生上讲台演示演示讲述:昼夜的形成、分布和范围。
提醒学生注意昼、夜半球的界限,不一定经过南、北两极点。
提问:刚才演示时同学们看地球自转了吗?如果地球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呢?板书:(二)、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演示:用手电筒照射自转的地球仪,在地球仪的球面上选取2个点(北京、纽约),转动地球仪,当太阳照射北京是,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转动180度,再看,哪个是白天?哪个是夜晚?连续转动,北京和纽约出现了什么情况?(昼夜更替)也就是说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球的自转)在转动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见到日出?当北京是正午时,乌鲁木齐也是正午吗?指导学生看书p10图1.18并请学生解释北京的畅畅和美国的姨妈在同一时刻电话问候,为什么时间不同?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东西位置也就是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是不同的。
板书:2、产生地方时差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为例,在同一时刻,不同城市,时间不同。
地球除了围绕地轴不停转动之外,还怎样转?(围绕着太阳不停转动,这就叫地球的公转)板书:二、地球的公转(一)、公转的规律1、概念2、方向3、周期4、特征用地球运行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在演示时,注意看,地球自身在转动吗?地轴是倾斜的还是直立的?地轴的北极指向有没有变化?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讲述:从演示中可以看到,地球在公转时也在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