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提纲与要点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三化学知识点大纲
高三化学知识点大纲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3.化学方程式二、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的概念和性质2.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分类3.主要元素的特征和应用三、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原子价层电子结构2.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3.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四、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判定2.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量3.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五、酸碱与盐1.酸碱的概念和性质2.盐的概念和性质3.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六、氧化还原与电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性质2.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3.电化学方程式和电解定律七、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1.能量的传递和转化2.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3.化学平衡和热力学控制条件八、有机化学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2.有机反应的机理和特性3.常见有机物的应用九、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科学1.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征和合成2.聚合反应和高分子材料的性质3.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十、化学计量与质量关系1.摩尔和质量关系的计算2.溶液浓度和溶液配制的计算3.化学反应的产率和理论计算十一、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1.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和危险知识2.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和操作技巧3.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高三化学的知识点大纲,包括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酸碱与盐、氧化还原与电化学、化学能和化学动力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科学、化学计量与质量关系以及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高三学习化学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和练习,提高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合理的复习安排,学生们能够顺利掌握这些化学知识,为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
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演绎归纳重点知识,形成系统思路,运用课堂训练形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进行知识的“课堂拓展”。
每节课后进行作业练习,我们要及时对常考、常错知识点精讲精练,注重培养自己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小编带来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三化学的重点知识点及复习资料1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纲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大纲随着高考的临近,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来说,复习各科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化学作为一门必考科目,需要学生们熟练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大纲,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一、无机化学1. 元素的基本性质:学生需要了解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周期规律等基本知识。
例如,金属的特性,非金属的特性,周期表的结构。
2. 化学键和分子:学生需要了解化学键的种类,如离子键、共价键等,及其特点和形成规律。
同时,还需熟悉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3. 化学方程式:学生需要通过实例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掌握平衡化学方程的原则和方法,理解反应的条件和速率。
4. 酸碱盐以及酸碱中和反应:学生需要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酸碱盐的命名规则。
此外,还需要掌握酸碱滴定中的计算方法和示意图。
5. 氧化还原反应:学生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并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法。
二、有机化学1. 碳的特性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生需要了解碳的特性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了解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烷烃、烯烃、炔烃等。
2. 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反应的类型,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并了解各种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3. 功能团的性质和反应: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的功能团,如醇、醛、酮、酸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反应。
4. 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学生需要了解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如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等,并了解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三、物理化学1. 气体的性质和理论:学生需要了解气体的状态方程、性质和理论,了解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气体的动力学理论。
2.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学生需要了解溶液的定义和性质,掌握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概念,了解溶液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3. 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原理,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的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化学复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复
1.1 基本概念
- 原子结构
- 元素周期表
- 分子结构
1.2 化学方程式
- 离子方程式
- 平衡方程式
- 氧化还原方程式
1.3 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
- 气体的化学反应
第二章:常见化学物质复
2.1 酸碱盐
- 酸的性质和分类
- 碱的性质和分类
- 盐的性质和分类
2.2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
2.3 有机化合物
- 烃类
- 醇类
- 羧酸类
第三章:化学实验与实践3.1 基本实验操作
- 配制溶液
- 提取纯净物质
- 分离混合物
3.2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 显色反应管
- 酸碱滴定仪
- 蒸馏器
3.3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滴定实验
- 气体检验实验
- 溶液浓度实验
第四章: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4.1 化学工业
- 常见化学工业原料与产品
-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
4.2 环境与化学
- 大气污染与控制
- 水污染与控制
- 土壤污染与控制
4.3 化学与生活
- 食品添加剂
- 药物与药理学
- 日常用品的化学原理
以上是高中化学复习的全套提纲,涵盖了基础知识、常见化学物质、化学实验与实践以及化学应用与相关知识。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大纲解析
高考化学考试重点大纲解析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2、化学用语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3、溶液溶液的组成表示,如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溶液的配制和稀释4、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分类,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计算二、化学基本理论1、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等分子的极性和空间构型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3、电解质溶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离子共存问题三、无机化学1、常见金属元素钠、铝、铁等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如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等金属的冶炼方法2、常见非金属元素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如氧化物、氢化物、酸等非金属元素的重要用途3、无机推断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进行推断常见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四、有机化学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常见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判断2、烃甲烷、乙烯、苯等烃的性质烃的燃烧规律3、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酯等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有机推断和有机合成根据有机物的性质和反应进行推断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五、化学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洗涤药品的取用和存放实验安全知识2、物质的制备和检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收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方法3、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问题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改进六、化学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的计算过量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2、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3、混合物的计算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七、综合应用1、化学与生活化学在环境保护、材料科学、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常见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危害2、化学与工业生产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应用以上内容为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大纲解析,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注重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完整版)高中化学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课本知识大纲第一部分: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他实验知识在选修六)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牛角管、锥形瓶等。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如:用CCl 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注:不用酒精萃取。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N N ;n =Mm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提纲
2025年高考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能识别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掌握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2、化学用语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计量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误差分析。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1、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掌握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三、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构成,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画出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以第 3 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化学键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高三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段艰苦的时光,尤其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
对于理科生来说,化学是其中一门重要的科目。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我整理了一份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首先要回顾基础知识。
这包括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等。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通过熟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
化学键则是物质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通过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化学反应相关的问题。
第二部分:重点知识梳理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比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机理、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等。
了解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机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反应机理的推断方法。
掌握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溶液的浓度以及理解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而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则是理解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基础,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可以解答与化学平衡相关的问题。
第三部分:实验技巧与应用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实验技巧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化学理论的真实性。
在实验技巧方面,我们需要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在实验应用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实验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比如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四部分:解题技巧与答题方法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解题技巧与答题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掌握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解答复杂的化学问题。
在解题技巧方面,我们需要注意题目的关键词和条件,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解答过程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在答题方法方面,我们需要熟悉高考化学试题的题型和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和答题顺序,以及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会考复习提纲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升失氧,降得还;若是剂,正相反;若是性,也相反;实质:电子转移特征: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数的计算:发生变价的原子个数 X一个该原子的变价数电子转移守恒:失去电子总数=得到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某元素化合价:最高价只能降,有氧化性;最低价只能升,有还原性;中间价既可升又可降,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强弱比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左>右二、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⑴先确定能拆成离子的物质:三强酸HCl、稀H2SO4、HNO3HClO4、HBr、HI四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盐当心AgCl、BaSO4,其他盐大多数能溶;只有碳酸盐中只溶钾钠与氨盐拆开时只有NaHSO4是一分为三:即Na+、H+、SO42-,其他物质都是一分为二,即拆成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⑵检查电荷是否守恒是否配平⑶是否符合反应事实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化合反应、置换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需要持续加热的反应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适当过量的空气②足够大的接触面积4、离子共存题:⑴离子之间若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等,则相互不能共存;⑵注意限制条件:①若为无色溶液,则溶液中没有Fe3+、Fe2+、Cu2+、MnO4-②若为酸碱性条件,则考虑各选项与H+OH-能否反应,反应则与H+OH—不共存第二章碱金属一、钠 1、与O2点燃条件下的方程式:222ONaONa2→+2、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22HNaOH2OH2Na2离子方程式现象:现象:浮熔游响红3、游离态——单质;化合态——化合物4、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Na投入CuSO4溶液,得蓝色沉淀,不能置换出Cu方程式:↑++→++242242HSONaOHCuCuSOOH2Na2)(二、钠的化合物1、Na2O2淡黄色粉末反应方程式歧化反应强氧化性与水:↑+→+2222ONaOH4OH2ONa2过氧化钠作漂白剂、氧化剂歧化反应与CO2: 232222OCONa2CO2ONa2+→+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呼吸面具歧化反应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对比1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水解显碱性,而不是属于碱类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①碳酸钠与盐酸:OHCONaCl2HCl2CONa2232+↑+→+较慢碳酸氢钠与盐酸: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较快②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O H CO Na NaOH NaHCO 2323+−→−+∆碳酸氢钠与酸与碱都能反应,即HCO 3- 与H +、OH - 都不能共存③除杂:碳酸钠碳酸氢钠:加热,方程式:O H CO CO Na NaHCO 222323+↑+−→−∆碳酸氢钠碳酸钠: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④鉴别: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未产生白色沉淀,为碳酸氢钠;⑤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NaCl 2CaCO CaCl CO Na 3232+↓→+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O H 2CO Na CaCO OH Ca NaHCO 2232323++↓→+(少量))(盐多生成盐O H NaOH CaCO OH Ca NaHCO 2323++↓→+(足量))(碱多生成碱三、碱金属元素:焰色反应: 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钠黄色相似性:最外层都是1个电子,显+1价,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为可溶性强碱递变性: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去电子能力增强单质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最高价含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 第三章第四章 物质的量1、各物理量的字母、单位、名称: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g .Mol -1 计算时与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无关;2、四个基本公式:3、三个推导公式: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系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4、溶液的配制:1计算质量:m=C ×V ×M 称量: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和引流 冷却:烧杯中冷却转移: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加水到离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刻度;备注:A 、容量瓶能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B 、若是配制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在纸上直接称量,应放在烧杯中称量;C 、读数时要平视,否则仰低俯高,即仰视使浓度偏低,俯视时浓度偏高;D 、若溶液已经配制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用再加水,否则导致浓度偏低;第四章 卤素一、氯气 与氢气反应:苍白色火焰HCl2Cl H 22−−−−→−+点燃(光照)与水:HClOHCl O H Cl 22+→+ 歧化反应2O HCl 2HClO 2+−−→−见光氯水为浅黄绿色,含有具有漂白性、强氧化性、酸性;氯水的主要成分仍为氯气,另外还含有盐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稳定,见光会分解,需用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与氢氧化钙:O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制漂白粉歧化反应实验室制氯气:↑++−→−+∆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浓盐酸,实验室制氯气先除杂后干燥,杂质:HCl气体,用饱和食盐水;水蒸气,用浓硫酸收集用集气瓶向上的排空气法;尾气处理:NaOH 溶液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歧化反应Cl—的检验: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二、卤族元素: 双原子分子,强氧化性物质;F 2 Cl 2 Br 2 I 2相互之间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氧化性逐渐减弱F 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能与水反应置换出氧气;HF是最稳定的氢化物,氟元素无正价HClO 4是最强的含氧酸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用于检验单质碘的存在碘单质能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卤素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CCl 4、苯等卤化银见光易分解,AgBr用于变色眼镜,感光胶片;加碘食盐中含I —不是碘单质; 第五章 第六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二、 记熟1~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化合价,化合物的书写形式;尤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H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Cl 三、四、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总是由离原子核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8个;次外层电子层数最多18个;倒数第三层最多32个;2、ZAX 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五、六、 元素周期律1、最高正价 = 最外层电子数;负价 = 最外层电子数—8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四、元素周期表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七横行,七周期;前三短,后三长;最后一个不完全;十八众行十六族,七A 族七B 族,其中VIII 族特殊占三行,还有零族排最后;2、同主族元素卤素、氧族、氮族、碳族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基本化合价相似,常见化合物写法相似;递变规律:随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单质非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3、同周期元素第三周期为例,零族除外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失去电子能力减弱, 得到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单质还原性减弱、 氧化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4、最强的金属在周期表左下角Cs,最强的碱在周期表左下角CsOH最强的非金属在周期表右上角F 2,最稳定的氢化物HF;最强的含氧酸HClO 45、原子半径大小的判断规律: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七、 八、 化学键1、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含IA 、 IIA 活泼金属或NH 4+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包括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相同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NaOH 、Na 2O 2、NH 4Cl3、若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称为共价化合物;若只含离子键或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则称为离子化合物;4、注意教材中所举的相关物质电子式的书写原则;CO 2、H 2O 、NH 3等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就写其离子符号;阴离子要写出最外层电子数和方括号;相同微粒分开写,不能合并;共价化合物:既要写出原子原有的电子数,又要保证共用后为8电子结构;H 为2电子5、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断旧键,生新键;第六章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一、2H 2O 2===2H 2O+O 2↑MnO 2作催化剂2KClO 3===2KCl+3O 2↑MnO 2作催化剂,需加热FeS S Fe −→−+∆与32FeCl 2Cl 3Fe 2−−→−+点燃相对比,说明氧化性氯气大于硫二、二氧化硫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导致酸雨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尾气处理:O H SO Na NaOH 2SO 2322+→+酸性氧化物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褪色;2、漂白性: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又回复红色;属暂时性漂白、化合漂白氯水、Na 2O 2、H 2O 2、O 3属强氧化性漂白,永久性漂白;补充:42222SO H HCl 2O H 2Cl SO +→++SO 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当氯气与二氧化硫同时通入有色溶液,漂白性消失3、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4、工业制硫酸4232SO H SO O H →+实际不用水吸收SO 3, 而用98%的浓硫酸,防止形成酸雾三、浓硫酸的性质1、酸性2、强氧化性:与氢后金属铜反应,生成SO 2气体,不生成H 2.使铁铝钝化,用于储存运输冷的浓硫酸浓硝酸3、吸水性:五水硫酸铜蓝色变为白色4、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碳化有机物反应中常用作吸水剂、脱水剂、催化剂、干燥剂5、SO 42—的检验: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HCl 2BaSO SO H BaCl 4422+↓→+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22SiO O Si −→−+∆↑+→++2322H 2SiO Na O H NaOH 2Si 酸性氧化物O H SiO Na NaOH 2SiO 2322+→+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不用玻璃塞NaCl2SiO H O H HCl 2SiO Na 44232+↓→++强酸制弱酸32322232CO Na SiO H O H CO SiO Na +↓→++较强酸制较弱酸制玻璃:↑+−−→−+232232CO SiO Na SiO CO Na 高温二氧化硅不溶于水,玻璃、光导纤维中含有;第二册 第一章 氮族元素1、 2、 氮和磷N 2+3H 2 ===== 2NH 3工业合成氨,工业制硝酸第一步O H 6NO 4O 5NH 4223+−−→−+∆催化剂工业制硝酸第二步NO2O N 22−−→−+放电 22NO 2O NO2→+红棕色气体工业制硝酸第三步NO HNO 2O H NO 3322+→+工业制硝酸第四步歧化反应3、 4、氨 铵盐A 、B 、 NH 3 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从无色变为红色;极易溶于水,能发生喷泉实验;C 、D 、NH 4+的检验方法:滴加NaOH 溶液,加热,有气体逸出,该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 4++OH —==NH 3+H 2O ↑ E 、 F 、实验室制氨气:O H 2CaCl NH 2OH Ca Cl NH 22324++↑−→−+∆)(实验室制氨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吸收氨气时用倒置漏斗防止倒吸碱石灰干燥,检验氨气用湿润的红色试纸放在试管口变蓝5、 6、 硝酸强氧化性酸,浓硝酸降价得NO 2,稀硝酸降价得NO,都不生成H 2;Fe 、Al遇冷的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于运输储存浓硫酸浓硝酸O H 2O NO 4HNO 42223++↑−−→−光或热受热或见光易分解,棕色试剂瓶保存第二章第三章化学平衡一、二、 化学反应速率 1、 2、V =△C /t 方程式中发生反应的物质变化浓度比=反应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3、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三、四、 化学平衡 1、 2、平衡判断的标志:V正=V 逆,各组分浓度C B 保持不变;3、 4、化学平衡状态存在可逆过程,意味着一个化学反应不可能实现百分之百的转化; 5、 6、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A 、B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之,逆向;C 、D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反之,放热方向;E 、F 、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系数和增大的方向;若气体系数和两边相等,则平衡不移动; G 、 H 、 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依据上述判断,结合具体方程式,看看是正向还是逆向进行;I 、 J 、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四章第五章 电离平衡1、 2、 盐类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谁弱谁水解;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 +或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反应互为可逆反应,即:盐+水====酸+碱,属吸热反应;常见离子反应方程式:第六章第七章 几种重要的金属1、镁232N Mg N Mg 3−−→−+点燃3、 4、铝↑+−−→−232O 3Al 4O Al 电解冰晶石制取金属铝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铝热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两性氧化物:与酸、与碱都能反应两性氢氧化物:AlCl 3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过量,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注意Al 3+、AlOH 3、AlO 2— 之间的相互转化5、 6、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其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7、 8、 铁:432O Fe O 2Fe 3−−→−+点燃FeSS Fe −→−+∆+2价铁32FeCl 2Cl 3Fe 2−→−+∆+3铁2432H 4O Fe O H 4Fe 3+−−→−+高温(气)↑+→+22H FeCl HCl 2Fe +2价铁3222OH Fe 4O H 2O OH Fe 4)()(→++现象:白色絮状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检验Fe 3+用KSCN 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注意:Fe 2+ 与Fe 3+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五篇】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五篇】1"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_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_化物或_氧化物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正确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错误,比如2H2S+H2SO3=3S +3H2O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错误,比如水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正确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五篇】2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AgCl +HNO3NaCl+AgNO3==AgCl +NaNO3Na2CO3+2AgNO3==Ag2CO?3 +2NaNO3Ag2CO?3+2HNO3==2AgNO3+CO2↑+H2OCl-+Ag+==AgCl二氧化硫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五篇】3一、三号(一)、元素符号1、书写原则:采用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一、物质的组成
(一)原子
1、原子的概念和结构
(1)原子的基本概念。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是物质中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最小结构单位。
(2)电子结构。
原子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子和一个原子核组成的中心透明的球形结构,电子环绕在原子核周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形成原子核。
2、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元素周期律是指每个元素周围最多围绕8个电子,围成一种最基本的结构,而且在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会有所变化。
(2)元素周期律的分类。
元素周期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即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也会变大;另一类是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原子序数增加,元素的化学性质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二)分子
1、分子的基本概念。
分子是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一种稳定的、有一定形状的化学实体。
2、分子的组成。
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或异种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单原子分子,异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简单分子或复合分子。
3、分子的结构。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提纲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及提纲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高三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化学原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个学习提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及实验室技术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3.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5.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6. 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 化学实验常用技术和操作规范二、无机化学1. 阳离子、阴离子和离子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3.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子转移4. 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5. 各类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推导6.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8. 水的性质和溶液的浓度计算9. 离子反应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三、有机化学1. 有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2. 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3. 醇、酚和羧酸的结构和性质4. 酮、醛和酯的结构和性质5. 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6.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7. 可能涉及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分离技术四、化学能量和化学键1. 化学键的形成和解离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焓变3. 熵的概念和熵变的计算4. 自由能变化和化学平衡条件5. 化学动力学中的活化能和反应速率五、化学平衡和溶液1. 平衡常数和反应的位置2. 平衡条件和平衡常数的计算3. 酸碱溶液的离子浓度和pH计算4.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位计算5. 溶解度平衡和溶解度积的计算6. 水解平衡和水解常数的计算六、化学反应和化学量1. 化学式的摩尔关系和计算2. 气体的摩尔关系和计算3. 溶液的摩尔关系和计算4. 反应的计量关系和计算5. 反应的理论产率和实际产率计算七、化学原子论与周期表1. 原子的结构和电子排布2. 原子的量子数和能级模型3.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性规律4. 元素的同位素和同系物5. 元素的性质与周期变化规律八、化学实验与化学分析1. 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设备2. 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3. 化学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4. 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的应用5. 化学分析中的误差和不确定度处理综上所述,高三化学知识点的总结及提纲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及实验室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能量和化学键、化学平衡和溶液、化学反应和化学量、化学原子论与周期表,以及化学实验与化学分析。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及复习指导
高考化学复习重点及复习指导专题一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本专题内容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知识的枢纽。
一、氧化还原反应历年高考重点考查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以及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同时考查氧化性、还原性能力的相对强弱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二、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历年高考热点之一,重点考查判断已书写的离子反应式的正误,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及根据题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近几年高考试题出现了指定条件下离子共存判别式和各成分混合液中离子浓度比较,从中可以看出考查的侧重点逐步由考查“双基”转变考查综合能力。
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要考查点是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常和其他知识联系,考查基本计算技能,如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与键能的相互关系等。
反应热与人体内能量来源,热功转换、热能转化等生物、物理知识相互渗透,是理科综合试题命题的切入点,复习过程中要予以重视。
专题二碱金属钠和钠的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高考题除选择题中对这些知识直接考查外,还利用这些知识结合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考生的能力进行考查,常见题型几乎包括各种类型,除选择题外,往往有推断题、简答题、实验题和混合物的计算,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应用可能成为命题重点。
专题三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化学计算的核心,高考试题常以计算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与微粒关系的计算,或将上述内容与强弱电解质理论结合,考查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或结合物理学科中所学的气体的性质通过物质的量的计算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另外,由于高考中对实验考查逐步从定性转变为定量,推断题逐步从定性推断转变为计算与性质推断相结合,所以在实验题、推断题中也涉及到了物质的量的计算。
因此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基础,这些概念既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也是高考复习的重点。
高考化学总复习提纲
高考化学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6、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一定都是金属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二、结构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三、基本概念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16.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均为10-100nm17.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18.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19.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浓度就越大,数目不一定越多;20.单质如Cu、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1.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氯离子有622.失电子多的金属元素,不一定比失电子少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如Na和Al;23.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克的——难溶; 24.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25.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26.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27.雨水的PH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28.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29.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30.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于1,硫酸的密度大于1,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cm3,浓度为L;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如甲醛;四、基本理论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14、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1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石墨可以导电,硅是半导体;16、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属于不成盐氧化物;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SiO2;18、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19、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它的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但氟无正价,氧在OF2中为+2价;20、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都含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有金属阳离子而无阴离子;21、离子晶体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还含有共价键;22.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其余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不是稳定结构;2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24.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对应原子的半径,阴离子的半径一定大于对应原子的半径;25.一种原子形成的高价阳离子的半径一定小于它的低价阳离子的半径;如Fe3+<Fe2+;26.同种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键;27.分子内一定不含有离子键;题目中有“分子”一词,该物质必为分子晶体;28单质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极性键;29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30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31.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32.单质晶体一定不会是离子晶体;33.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不是金属晶体;34.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35.对于双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一定有极性极性分子;键无极性,分子一定无极性非极性分子;36、氢键也属于分子间的一种相互作用,它只影响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对分子稳定性无影响;37.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还可能是分子,阴、阳离子、基团如羟基、硝基等;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38.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强,如碳,稀有气体等;39.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40.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41.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碱金属元素,还有氢元素;42.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43.分子内不一定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44.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键,如过氧化氢、乙炔等;45.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过氧化钠、二硫化亚铁、乙酸钠、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46.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47.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48.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49.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5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52.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53.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54.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个电子,B原子只有3个电子;55.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56.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57.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族序数,但F、O例外;58.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是逐渐增强,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稳定,1000℃以上才分解;59.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6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一定减弱,非金属性一定增强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变化规律6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62.甲烷、四氯化碳均为5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但白磷为4个原子构成分子;6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三查:①检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②检查△H的“+”“-”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注意△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③检查△H的数值是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匹配成比例64.“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65.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无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 2+>Al3+>Mg2+>Na+>Ca2+>K+67.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68.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 69.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同时得到氢气、氢氧化钠;电解时阳极为石墨,阴极为铁;70.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 71.优先还原原理又如Fe3+、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Fe3+、Cu2+、Fe2+ 顺序; 72.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_;73.优先中和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 十H2O,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十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74.优先排布原理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75.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变小,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76、优先鉴别原理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78、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那么A的转化率不一定降低;对于有多种反应物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一定降低;但对于反应:2NO2气==N2O4气当它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若增大NO2的浓度时,因体系内压强增大,从而时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及平衡向右移动;那么此时NO2的转化率不是减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系数比加入起始量,则反应过程中每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均相等;80、同分异构体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机物可能是羧酸、酯、羟基醛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机物可能是二烯烃、炔烃五、化学性质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4、浓硫酸的作用: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④氨基酸;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1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和SO2,但通入过量气体时沉淀又消失,鉴别用品红;12、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F2、Cl2、Br2g、NO2、O2、O3;具有强或较强还原性的气体: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浓硫酸干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13、与水可反应的气体: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都是歧化反应,只有F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O2;14、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Cl2、NO2、Br2g、O3;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H2S、SO2、C2H4、C2H2、其它不饱和有机气体;16、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SO2;NO2;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NO2等氮氧化物和烃类;导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氟氯烃俗称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和CH4等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的气体是:CO和NO;17、可用作致冷剂或冷冻剂的气体:CO2、NH3、N2;18、用作大棚植物气肥的气体:CO2;19、被称做地球保护伞的气体:O3;20、用做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l221、不能用CaCO3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应用稀盐酸;22、实验室制氯气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Cu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稀溴水不反应;23、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变;24、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25、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强,如Cu 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26、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不一定符合:X2+H2O=HX+HXO类型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2F2+2H2O=4HF+O2↑27、AgF,AgCl,AgBr,AgI见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不一定:AgF稳定,见光不分解28、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负价也能显正价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不显正价29、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30、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31、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NaHS、NaHCO3是酸式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NaH2PO4、NaHSO4溶液显酸性32、一般地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酸中置换出氢不一定: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则不能置换出氢,如Mg与HNO3或浓H2SO4反应都不放出氢气,因为氢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浓硫酸或浓HNO3能使铁铝钝化33、酸与酸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强氧化性的酸如浓H2SO4与强还原性的酸如氢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S+H2SO4浓=SO2↑+S↓+2H2O34、碱与碱一定不发生反应不一定:具有两性的AlOH3与NaOH 溶液可以发生反应35、H++OH-=H2O能表示强酸强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一定: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Ba2++2OH-+2H++SO42-=BaSO4↓+2H2O,酸式盐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可以写成以上离子反应方程式,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应;36、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不一定: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钠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37、阴离子一定只具有还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Cl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MnO4-,ClO4-等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氧化性38、阳离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Fe2+就具有还原性;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较稀的H2SO4;39、盐与碱一般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不一定:酸式盐与碱反应一般生成正盐和水如:NaHCO3+NaOH=Na2CO3↓+H2O40、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分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分子Ne与HF符合上述要求,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种分子4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定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一定:铁跟三氯化铁溶液,铜跟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42、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都一定要写成离子的形式不一定:CaCO3,BaSO3为难溶强电解质,但在离子方程式中仍写成分子的形式4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不一定:要看离子浓度大小44、N2气+3H2气=2NH3气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此气体不参加反应,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必然增大,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不一定:体积不变时,平衡不移动,体积可变时,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大的方向逆移动45、单质气体一定都是由双原子组成的分子不一定: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46、醇类经缓慢氧化一定生成醛不一定:醛还可以继续被氧化成酸47、醇一定能氧化成醛不一定:羟基不在碳链端点的醇,则不能氧化成醛,更不能氧化成酸48、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乙烯乙炔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但不是同系物49、凡是叫“酸”的都一定是酸类物质不一定:石炭酸叫“酸”,但它不属于有机酸类,而属于酚类50、一般弱酸盐,除它们的钾钠铵盐外都一定不溶于水不一定:有机物醋酸盐一般都溶于水51、如果烃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一定是同一种烃不一定:。
化学高3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3知识点总结在化学高三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转化等方面。
以下是化学高三知识点的总结: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围绕原子核运动。
根据原子的结构可以推导出元素的周期表、原子序数和质量等一系列基本性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其中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吸引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而金属键是金属中自由电子形成的电子云。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干扰反应和平衡反应。
在干扰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平衡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达到动态平衡。
4. 酸碱中和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形成盐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是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5. 化学平衡当化学反应的速率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将保持不变。
根据平衡常数可推断平衡位置、反应速率和平衡温度等因素。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过程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元素的价态发生变化。
7. 化学能量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化学能量包括内能、焓、熵和自由能等,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非常重要。
8.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科学,包括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等内容。
9. 化学材料化学材料是指人工合成的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化学物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和纳米材料等。
10. 化学环境化学环境是指化学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化学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生物环境等。
11. 化学社会化学社会是指化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燃料化学、化学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化学学科是一门富有创造力和挑战性的学科,化学高三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化学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总结
高三复习总纲。
一、复习关键----掌握25条必要知识点121.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法罗定律及推论)2.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应用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电解质溶液(溶液浓度、、中和滴定及PH计算、胶体的知识)5.“位—构—性"(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理及应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6.化学键与晶体及其特点7.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等效平衡思想的应用9.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液中微粒间的关系(物料平衡和电荷守恒)盐类的水解、弱电解离子浓度与大小比较)10.11.离子的鉴定、共存与转化12.、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计算13.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理及应用14.典型元素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15.官能团、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和同系物16.有机反应类型17.有机合成推断18.有机新信息题有机聚合体19.阴阳离子的鉴别与鉴定20.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和鉴定21.实验仪器使用与连接和基本操作22.实验设计与评价23.混合物的计算24.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25.信息和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3、复习备考的小专题40个1.化学实验仪器及其使用2.化学实验装置与基本操作3.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4.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5.常用的加热方法与操作6.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7.有机物燃烧的规律8.有机反应与判断9.有机代表物的相互衍变10.有机物的鉴别11.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的小结12.分解产物为两种或三种的物质13.碳酸与碳酸的盐的相互转化14.铝三角15.铁三角16.中学里可以和水反应的物质17.中学中的图像小结18.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19.氧化还原反应20.无机反应小结21.阿伏加德罗常数22.阿伏加德罗定律23.原子结构24.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25.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6.化学反应速率27.化学平衡的应用(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 28.盐类的水解 29.原电池 30.电解池31.几个定量实验32.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33.溶液的酸碱性与pH 计算 34.多步反应变一步计算35.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及相关计算 36.混合物的计算37.化学计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结 38.无机化工 39.有机合成 40.能源与环保二、第一轮基础理论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与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弱氧化性 ↑ ↑还原剂 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剂 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弱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复习提纲及要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一、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 ↓+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4、常温下与酸反应煌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6、其他,例:2Cu+S Δ===Cu2S Cu+Cl2点燃===CuCl2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一)“10电子”的微粒:(二)“18电子”的微粒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七、微粒半径的比较:1、判断的依据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Li<Na<K<Rb<Cs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
如:F--<Cl--<Br--<I--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F->Na+>Mg2+>Al3+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如Fe>Fe2+>Fe3+八、物质溶沸点的比较(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九、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极性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与H之间(NH3、H2O)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
氢键O OH H H HOH H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等分子极性多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极性分子: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
举例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等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如:NH 3(三角锥型)、H 2O (折线型或V 型)、H 2O 2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H单位:一般采用KJ ·mol -1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吸热反应△H>0,用“+”表示。
燃烧热:在101KPa 下,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 +(aq)+OH -(aq)=H 2O(l); ℃H=-57.3KJ ·mol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 ·mol -1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 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 ,1atm 可不注明; 方程式 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书写方法 ③、△H 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H 对应,△H 以KJ ·mol -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