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队讲座演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农队讲座演讲稿
殊途同归的“三农”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家好,这周支农队的讲座由我来和大家共同来完成学习探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做具体学术性问题的讲座,为了思路的连贯性我今天效仿杨洲准备了这个演说稿。自从接到给我的讲座安排以来,我一直在想着要换一种形式来做这件事情,但是无奈能力有限,头痛了几天还是没想出个好法子来,只能还是按老路子来了。前几次的讲座重点分享了大学生活如何度过这个话题,这周我想要和大家共同谈谈“三农”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能不能谈清楚也不好说,但还是做了些准备。好了,闲谈就说到这里,接下来就开始吧。
(一)、“三农”问题
我们先来尝试着聊聊“三农”问题,接下来我需要大家帮我一个忙,先请大家说说你认为的“三农”问题是什么样的,也可以说说你对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要想客观合理的解释清楚一个问题是需要一些基本的研究问题的素质的,我们都是90后,都是“时尚潮人”,那大家就应该都了解媒体是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娱乐媒体的记者,我非常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刨根问底,在各个可能出现的场所蹲点守候。咱们也需要刨刨“三农”问题的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国家,但是,“三农”这个
词却不是一个古老的词,在上世纪90年代一位农村基层干部向当时的朱镕基总理谢了一份信——《我向总理说实话》,道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一语引起了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和大讨论,“三农”一词则是温铁军第一次在21世纪初首次提出的,2003年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的文件里。那么,为什么在世纪末提出这个这个问题呢?(西方以英国为例,它的工业化是内发的,“羊吃人”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圈地养羊生产羊毛,是自身内部引发的工业革命推动的社会转型,不会导致结构性的城乡差异,而我国是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被西方硬闯进来的,我们是不得不进行工业化,因为器不如人,被人家欺负了,没有任何准备的就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我们没有积累,天天打仗怎么积累呀,吃都吃不上)这就得先从建国开始说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生计要素”而不单单是生产要素)刚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穷二白,连一个螺丝钉都生产不了,外部又面临着严峻的地缘环境,美国经济上封锁,政治上孤立,美国人甚至宣扬共产党解决不了中国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自然会垮台的。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怎么办?只有迅速的实现工业化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就像一个想要开办公司去创
业的人一样需要资本,中国那时候是个刚刚经历百年战乱的国家,最后的一点积累也被老蒋带到台湾去了,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些资本去,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这条路中国走不了,找苏联去借,是个办法,但是中国这么大个国家,苏联可以借给你多少,这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从本国的农业上来要资本,怎么要啊,难道要毛主席向全国广播向农民要粮食吗?不现实,56年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开始搞农业合作化,把农民仅仅才分得5、6年的土地又再次集中起来,这样才有一个合适的低成本的机制把农业的剩余转移到工业的建设上来,就这样中国用短短的2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的农民促成了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建好工厂就要产出工业产品,产品能卖掉才能够让工厂运作下去,当时的中国出口是不行了,你出不去呀,那只好自己消费了,当时中国只有两三千万的城市人口,那这些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大卡车什么的只能让农民来消费,农民才刚刚得解放,连饭都不一定能吃得饱怎么可能买得起拖拉机和大卡车呢,其实这也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班合作社的一个原因,你一家一户买不起拖拉机,那好一个生产大队买一台总可以吧,以致于后来大多数的农村都有自己的农机站,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升很快,这样就实现了一个循环。这里需要提到一个“剪刀差”,就是国家收你的粮食时把价格往低压一压,卖给你的工业产
品价格高一点,这就是“剪刀差”,这样就实现了发展工业所需的积累(这是普遍的对“剪刀差”的解释,但是最近我看的一本书里指出了“剪刀差”是错误的),有的学者还计算出了,建国以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再加上劳动力和土地的廉价供给从农业上提取了几十万亿元人民币。长期以来“三农”领域人才、资本、土地三要素的流出客观上促成了农村的衰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加上农村的持续衰败,在世纪交替的点上“三农”问题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放眼望去,全球都在追求现代化,追求现代化不就是要脱离农村,走进美好的城市去生活吗?农村衰落了,大家都来城市生活不就可以了吗?你的想法并不幼稚,因为我们的地方政府的政策就是在这样做,我们果然是“幸福的”。在上个世纪由美国人推出了一个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这个共识我相信大家也认同,因为人家是共识嘛,你不认同那还怎么叫共识呢,基本内容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资源环境和物质财富只能支撑全世界20%的人口过上美国人民这样的美好生活,其他的80%是社会的负担,是没有存在价值的部分,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如果我们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实现了,那就是世界上有40%的人口过上了超高物质享受的生活,由二八开变成了四六分,我们的地球母亲受不了啊,美国更不会同意呀,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以现在的高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不太可能脱离农村,世界人民也不可能实现现在正在追求的现代化生活,但是历史必然是向前走的,不可能退回到以前的低成本的农耕社会去生活。现在世界上实现了现代化的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是美国2.5%,英国1.7%,法国在1994年时就是4.3%,日本3%,看看我们国家经过这几十年的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也已越过了50%的门槛,我们继续提高城镇化率的脚步不会停下,这是由于农业在生产效率快速提高的工业化面前经济地位不断地降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已经在向保障型产业方面转变,但是,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中国有句古话: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因此农业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也就是每届中国领导都会说的那句话: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既然由农业社会转型发展为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是追求生产力提高,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必然,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解释“三农”问题:当我们的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化社会转型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三农”问题。农业的产业性质决定其经济总量受消费农产品的总人口制约,在工业化开始后农业的经济地位必然下降,因此就有了农业问题;又由于农民是具体的、居住在乡村的、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人,所以农业人口的非农化绝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那么简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必然会解放出一份束缚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