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城历史背景及区位分析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第一章综述一、现状概况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主城区东侧,灞桥区西部,浐灞生态区核心区以南,白鹿塬坡底。
是灞桥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纺织城核心区面积约5.3km2,拥有陕西唐华一印有限责任公司和唐华三、四、五、六厂等六家纺织企业以及红旗水泥厂和延河水泥机械厂等企业,区内现有人口16万,其中规划内村民约3.2万;纺织企业职工人数约为5万(在职职工2.8万人,现在岗1.8万人)。
目前除四棉,五环两家企业正常经营外,其他企业均面临政策性破产局面。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分区规划范围: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南侧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北依华清路,南抵绕城高速浐河桥,规划总用地面积32.39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1.91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以纺北路、半坡路、咸宁路东延伸路、纺织城东侧建成区界限围合的范围,总用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本次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为2008年-2020年,其中近期2008年-2012年,远期为2013年-2020年。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4、《西安市灞桥区分区规划2000-2010年》5、《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6、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7、灞桥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四、规划原则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纺织城全面振兴。
2、强化区域融合发展,合理配置城市资源,优化空间结构及用地功能,打造新区景观形象,增强发展活力。
3、完善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品质。
4、挖掘纺织城特色文化,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相结合。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构川塬水系绿色格局。
五、规划目标充分挖掘与发挥纺织城地区优势条件,通过科学的产业发展引导与合理的空间发展规划,使纺织城全面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之中,力争将纺织城地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新区。
纺织城历史背景及区位分析
纺织城发展政策
规划范围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区包括5.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旧城 区)和周边辐射区,位于白鹿原畔,浐灞之滨,共约 32.39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北至华清路,南至绕城 高速浐河桥,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以南区 域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
规划布局
根据地区产业调整发展思路,结合空间布局现状,规划提 出“一核、两带、三轴、六区”的规划布局结构。“一核” 指商贸核心区;“两带”指浐、灞河生态景观带;“三轴” 指沿东三环、纺西街及纺北路形成的功能景观轴;“六区” 指南部、中部、北部三个居住片区、工业改造区和东部生 态住区及工业区等六个功能片区。
曾经的光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西安东郊灞桥区一带地面宽广、 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不仅如此,该地区 还西通市区,北邻发电厂,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附 近各县盛产棉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城逐步成为西北地区最大 的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国棉三、四、五、六厂, 西北一印等五座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支柱,以西北电 建四公司、纺织科研所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 体的现代工业集群。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 商洛(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 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 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 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 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 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柯桥轻纺城
柯桥轻纺城柯桥轻纺城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中国最大的轻纺城市之一。
该轻纺城占地面积庞大,拥有一流的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纺织企业和买家。
在柯桥轻纺城,你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纺织产品,包括面料、纱线、成衣以及纺织辅料等。
柯桥轻纺城是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市场。
它被划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分别专门经营不同类型的产品。
这种分区的设计使得购物变得更加方便,买家可以更容易地找到他们所需的商品。
无论是面料、纱线还是成衣,柯桥轻纺城都提供了广泛的选择。
在柯桥轻纺城,你可以找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企业。
这些企业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纺织工艺还是现代的制造技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满足你需求的产品。
购买者可以与卖家直接沟通,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柯桥轻纺城作为一个纺织产业集聚地,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该市场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还为买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除了纺织产品的交易,柯桥轻纺城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
这些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和销售商参加,展示了最新的纺织产品和技术。
参加这些活动的买家可以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与同行交流经验,并建立业务联系。
作为中国最大轻纺城之一,柯桥轻纺城不仅为国内的纺织产业提供了一个集聚、交流和贸易的平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
通过与国内外买家的交流,柯桥轻纺城促进了国内纺织业的发展,并增强了国际合作与竞争力。
总结来说,柯桥轻纺城是一个集纺织产品、加工、销售和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
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买家,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纺织产品选择。
柯桥轻纺城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国内外纺织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无论您是作为买家还是卖家,柯桥轻纺城都是您不容错过的纺织市场。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分区规划第一章综述一、现状概况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主城区东侧,灞桥区西部,浐灞生态区核心区以南,白鹿塬坡底。
是灞桥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纺织城核心区面积约5.3km2,拥有陕西唐华一印有限责任公司和唐华三、四、五、六厂等六家纺织企业以及红旗水泥厂和延河水泥机械厂等企业,区内现有人口16万,其中规划内村民约3.2万;纺织企业职工人数约为5万(在职职工2.8万人,现在岗1.8万人)。
目前除四棉,五环两家企业正常经营外,其他企业均面临政策性破产局面。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分区规划范围: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南侧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北依华清路,南抵绕城高速浐河桥,规划总用地面积32.39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1.91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以纺北路、半坡路、咸宁路东延伸路、纺织城东侧建成区界限围合的范围,总用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本次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为2008年-2020年,其中近期2008年-2012年,远期为2013年-2020年。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4、《西安市灞桥区分区规划2000-2010年》5、《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总体规划》6、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7、灞桥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四、规划原则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实现纺织城全面振兴。
纺织城的发展历程
Hale Waihona Puke • 关于纺织城企业困难、职工困难的“双困”报告, 送到西安市委和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案头。陕西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为此夜不能寐。 孙清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 纺织城“织”出了西安纺织工业的发展与繁荣。 从90年代开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竞争 的加剧和纺织城生产工艺的落后,使西安纺织产 业群陷入整体性衰落。纺织城产业的单一,导致 了一垮皆垮,使纺织城变为西安市的贫困落后地 区。这种状况非改不行,不改就没有出路。
• 历史的车轮风驰电掣。随着西安东进步伐的加速,这座新时代的国 企航母又屹立在了历史转折期的十字路口,是大浪淘沙,还是凤凰涅 槃?
纺织城里的国有企业,均是计划经济产物, 当市场经济浪潮席卷而至的时候,国有企 业由于管理落后,负担沉重,迅速在竞争 中落败。他们忽然觉得,利润没有原来那
• 么高了。想当年,陕西纺织工业总产值几
• 时过境迁。伴随纺织行业的衰退,西安纺织城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 线。如今的纺织城似乎从主城区的主流生活中被剥离开,破旧的厂房, 寂寥的车间,萧瑟的街区,忧郁的表情……这一幅幅沉重的特写无不 与西安其他城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翻过跌宕起伏的岁月轨迹,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今天,一座纺织新城将在它的决策者与建设者们手中 恢弘亮相。
• 曾几何时,在西安之东的白鹿塬下,浐灞之滨,一座城市因纺织工业 而得名,也因纺织有过光辉岁月,也因纺织而走向衰败。这就是西安 纺织城。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纺织城就被称作西安的“不夜城----小香港”。 白天,这里沉浸在纺织机的沙沙声里;夜晚,这里人声鼎沸,歌声悠 扬,西安的卡拉OK最早就是从这里兴盛起来。
西安纺织城老城区老厂区改造营销总案110p
价格策略与优惠政策
价格定位
根据市场情况和产品特点,制定合理的价格策 略。
优惠政策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制定相应的优 惠政策,提高客户购买意愿。
价格调整
根据市场变化和销售情况,灵活调整价格策略,保持竞争优势。
05
宣传方案
广告宣传方案
电视广告
在主流电视台播放西安纺织城老城区 老厂区改造项目的广告,展示项目特 色和优势。
评估机制
制定项目销售效果评估标准,定 期对项目销售情况进行评估,以 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07
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
市场风险与应对措施
总结词:市场风险是老厂区改造项目面 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包括市场需求变化 、竞争加剧等。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品牌竞 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 偏好,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01
02
03
年轻白领
寻求时尚、舒适、便利的 居住环境,有一定的购房 需求和预算。
中产家庭
注重生活品质,希望拥有 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有 购房需求和较强的购买力。
投资客
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将 老厂区改造项目视为投资 机会,看重未来升值潜力。
竞争对手分析
其他开发商
区域内其他房地产开发企业,拥 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
品牌传播
通过广告、公关、活动等多种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和美誉度。
品牌合作
与相关产业品牌合作,共同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
销售渠道策略
线上销售
建立官方网站、电商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方便客户购买。
线下销售
开设实体店、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等线下销售渠道,提供体验式 服务。
中国纺织之乡的介绍
中国纺织之乡的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中国众多地区中,有一些地方以其深厚的纺织业历史和繁荣的纺织产业而闻名于世。
天津国际轻纺城浅析要点
关于天津国际轻纺城的思考项目历史:天津国际纺织城,2004年中定位为“京津国际物流港”,后经过集团高层多次讨论与多方面因素考虑,于2005年修正为轻纺产业方向的商贸城。
2005年10月开始进入运作,2005年底正式对外招商,2008年8月试营业,2009年前后部分商户开始退出,2010年前后集团开始清理解除合约至今。
项目定位: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内、国际商品分拨配送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招商策略:项目主要采用与逸景项目(珠江国际纺织城)同时招商策略,捆绑销售,依托逸景项目客户资源,解决天津项目客户源问题。
推广策略:(一)锁定广州中大商圈客户群,与逸景项目捆绑推广。
主要推广手段与渠道:组织大型招商活动——商业论坛,发布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社区海报与直投。
(二)在全国著名纺织产业集散地(柯桥)设立招商办,组织当地招商工作,通过当地纺织行业商会与协会组织商户,针对性组织推广活动。
(三)依靠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行业资源与力量,进行大客户拓展与推广,建立项目行业高度,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项目思考:(一)关于项目的纺织产业定位问题:1、项目区位不占优势尽管项目位于天津宝坻,是京津唐的几何中心,但不是交通中心,不具备枢纽型经济区域特点,做商贸型产业园不占优势。
2、项目商业气氛不足项目周边是盐碱地,没有商业项目支撑,毫无商业气氛,客观上也缺少上位商业规划,人气、人流都不足。
3、北方轻纺产业优势不能成为项目优势从产业链角度分析,面料产业属于产业链中间环节,项目企图依靠南方纺织产业上链直接嫁接北方纺织产业下链,打破原有产业结构,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因此,没有北方强大雄厚的产业基础支撑,只单方面考虑做大市场,分一杯羹,反而水土不服。
4、北方有自己的面料消费特点由于北方气候原因,北方面料多以毛、毛呢等厚重面料为主,北上的南方企业多以针织、涤、面等轻型面料为主,市场角度讲,适销对路也是问题。
另外,北方面料的消费节奏与南方相比晚三到四个月,因此消费滞后,消费周期长,北上商户经营链条长,不适应北方市场。
盛泽东方纺织城,坐庄“天下第一布市” 打造“一站式”全球纺织面料采购基地
版式设计|QianaWu责任编辑|顾碧阳*****************专题36 盛泽东方纺织城,坐庄“天下第一布市”打造“一站式”全球纺织面料采购基地盛泽,中国纺织名镇,自古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丝韵水乡,绸都盛泽,祖先遗传的纺织基因孕育了一批纺织巨人,先进完善的纺织产业链成就了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连续多年在业界的领军地位,随着首届(江苏)盛泽纺织面料博览会的成功举办,盛泽纺织的名片更是熠熠生辉令人瞩目。
而盛泽纺织的脚步也在不断前进,盛泽东方纺织城的蓝图拔地而起。
2015年7月16日,盛泽东方纺织城(简称盛泽东纺城)招商展示中心启用仪式隆重举行,揭开了神秘面纱,也为盛泽纺织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盛泽东纺城相关领导,纺织行业各相关协会、项目战略合作伙伴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行业品牌商户、生产厂商等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此次盛会。
产业优势明显、功能齐全盛泽东纺城坐落于我国丝绸、纺织面料最主要的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盛泽,周边环绕福建商区、温州商区、精品商区等十余个成熟商区,并衔接长三角地区十余个纺织专业市场集群,其贸易面辐射范围达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盛泽东纺城由上市国企江苏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苏盛泽东方纺织城发展有限公司斥资兴建,将打造成集纺织展贸、研发设计、产业金融、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及商业配套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贸市场集群。
项目一期占地5.2万㎡,建筑面积逾17万㎡,商铺1800余间,提供服装面料、家纺面料以及蚕丝精品等系列产品的“一站式”展示贸易,其中B1层为蚕丝精品区,一二层为服装面料区,三层为家纺面料区,四层为展贸中心,五层为配套服务区。
项目配套了品牌面料展示、活动会议场所及多功能展厅还设有客服中心、电子商务中心、金融、餐饮及各类配套服务专业机构。
一个世界纺织面采购新地标,“一站式”全球纺织面料采购基地项目将于2017年盛大开业。
西安纺织城
西安纺织城工业区位分析及发展浅析摘要:本文是基于地理区位和工业区位分析的角度对纺织城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从而解答其发展中兴起以及衰落原因,并通过以前的分析对纺织城将来发展的方向做出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纬度风向原料供应交通运输条件销售范围生产模式管理体制运营模式市场竞争力纺织城区位特点纺织城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
作为国内重要的纺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当时的西安东郊灞桥区一带地面宽广、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
不仅如此,该地区还西通市区,北邻发电厂,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纺织城区位优势:由于西安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一年多东北风和西南风而纺织城地处西安市东边,这使得在大体上不会使得火电厂的废气排放影响到市区居民的生活稳定,电厂的设置提供了地理上基本的保证。
第2/6页厂区临近灞河浐河,使得污水的排放有了便利的渠道,并且厂址的选择是在河道的中下游地区,不会影响到西安市区的取水以及当时西安主要的取水地点并不在浐灞两条河流,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建厂的基本需求。
厂区附近就有大量的棉花供应,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特点,国家计划在关中尤其是以西安为主的周边各县种植有大量的棉花以满足纺织厂的需求,并将山东,新疆等地区优质的的棉花运送到纺织城,这些都为建设棉纺织厂提供了原材料,也是建厂的必要条件。
该地区西邻市区,临近国道高速公路,并且政府建立了相当完备(在当时看来)的道路基础设施,这些无不使得纺织城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蓬勃发展。
纺织城区位劣势: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由于是计划经济,所以原料(棉花)有保证,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开放,山东、新疆地区的棉花供给变得不再稳定,而关中平原由于水热条件跟山东、新疆地区的差异,并不适合棉花的生长,再加上棉花市场价格比较底,相比于粮食蔬菜种植收入较低,慢慢退出了关中的种植业,本地原料的缺少,更是使得纺织城的境况雪上加霜,最终走下衰落。
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这十年里,由于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攀升,工厂的排污成为了重要问题,不但面对着需要建设对污水的处理措施,而且排放指标的体质建立也相应的限制了工厂的产量,原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却由于排污量的限制使得成为了区位的劣势。
中国的纺织工业的区域分布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1020210138 林胜益10金融1纺织服装业指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它是以生产为主,可能是代工。
纺织服装业是属于消费品工业里的纺织业(这是个广义纺织,包括从棉花、羊毛、蚕丝等天然纤维采购,或者化纤的纺丝,经过棉纺、毛纺成为纱线,再经过织造变成布料,再经过染整对布料进行整理,最后加工成衣)。
纺织业一般再细分为纺织业(狭义)、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
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在2012年我国的《产业经济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世界第二,是意大利的6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12倍。
我国在世界纺织服装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纺织服装行业自身的生产特点所决定,它属于比较原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从其萌芽的时候开始,就一直是集聚在我国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东部的纺织服装业达到空前的发展。
当时每个街道的自办企业或者城市里都有着相当规模的纺织服装厂,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福建福建石狮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以石狮为中心,连接晋江、泉州等周边地区而形成的福建服装板块,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万多家,产值达600亿元,其休闲男装、运动装、童装等休闲系列约占全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强。
然而到了90年代末,由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以及东部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升高,导致在东部的纺织服装业生产成不断增长,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开始搬到中西部地区,以规避较高劳动力成本。
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
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SWOT 分析Ξ于斌斌 鲍熹懿(浙江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摘 要:纺织工业是绍兴第一大产业,占据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采用SW OT 分析方法对绍兴纺织工业进行了整体剖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链完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提出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关键词:绍兴;纺织工业;SW OT 分析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 (2009)10-0076-06 纺织工业是绍兴第一大产业,全市G DP 约有一半以上是纺织工业贡献的,主要纺织品如面料、PT A 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纺织工业关乎绍兴经济基础,是绍兴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绍兴纺织工业进行SW OT 分析,即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遇(Opportuni 2ty )和威胁(Threats )分析,从而提出提升绍兴纺织工业竞争力的建议.1 绍兴纺织工业的优势与劣势1.1 优势分析1.1.1 产业基础和集群效应明显.绍兴纺织工业以产业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市场销量最大和设备最先进而著称,现已形成由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行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链,配套出现了纺机、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助性行业,形成了较为完整、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例如,绍兴县的纺织产业集群、诸暨袜业产业集群和嵊州领带产业集群都入选全国百家产业集群行列;绍兴县杨汛桥精编、夏履无纺布、枫桥衬衫服装,以及诸暨贡缎和上虞劳保用品等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且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有大小纺织企业6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43.8万人,销售收入2385.2亿元,出口创汇110.5亿元,实现利润76.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2.6%,32.9%,34.3%和28.5%,占全国的5.7%,612%,5.4%和7.4%;主要纺织品印染布、化纤和纱的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9.2%,28.4%和14.6%,占全国的33.1%,10.8%和1.6%(见表1);创造了化纤原料生产量、织布生产量、印染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袜子成交量、纺织品成交量7个全国第一.表1 2008年绍兴市纺织工业主要产品占全国、全省的比重产品名称完成量增长/%占全省比重/%占全国比重/%纱 34.75万吨 -1.9 14.6 1.6化学纤维277.96万吨12.928.4 10.8印染布163.82亿米7.059.2 33.1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和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数据中心(http ://data.ctei.g )的相关资料整理而成.1.1.2 专业市场集中、配套.与产业集群分布相呼应的是配套专业市场,主要有中国轻纺城市场、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原料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毛羊毛衫市场、绍兴(中国)染料城等,这些市场既是绍兴市各类纺织品销售的总窗口,又是相关产业采购原材料的平台.正是这些市场,把绍兴的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的供需连结起来,形成了绍兴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市场的大进大出,其中前二者是亚洲最大的专业市场,据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统计,2008年交易额分别达到352.75第29卷第10期2009年12月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SH AOXI NG UNI VERSITY V ol.29N o.10Dec.2009Ξ收稿日期:2009-10-30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资助项目(09CGY D001Z )作者简介:于斌斌(1986-),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亿元和281.79亿元;全球近1/4的化纤面料在此成交,全国近1/2的纺织企业与之建立了产销关系,产品远销日本、中东、非洲及拉美地区,涉及187个国家和地区,国(境)外常驻代表机构532家,常驻境外专业采购商3500余人.绍兴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良性互动的格局,棉、毛、麻、丝、化纤、纺织机械,纤维生产、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针织、精编、成衣、领带、袜子相互配套的纺织工业体系,见表2.表2 绍兴纺织工业体系产业链环节产业范畴关联产业市场流通上游产业化纤(绍兴县)、长丝(绍兴县)钱清原料市场核心产业化纤织造(绍兴县)、梭织(绍兴县、越城区)、精编(杨汛桥)纺织织机(新昌)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柯桥中国轻纺城下游产业染整、面料染料(上虞)绍兴(中国)染料城终端产品服装(枫桥衬衫)珍珠加工柯桥中国轻纺城领带(嵊州)领带展览会嵊州领带城袜子(大唐)袜业展览会大唐袜业市场衍生产业伞(上虞)、珍珠(诸暨)伞业展览会中国伞城1.1.3 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织造设备全国领先.经过近年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绍兴市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目前国际一流的生产工艺装备,纺织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纺织制造行业为例,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全市现有5.5万台无梭机,无梭化率达72%,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无梭化率高达90%以上,居全国领先地位.其中,仅绍兴县就有无梭机3.5万台,无梭化率高达92%,占全国1/6的绝对优势.先进的织造设备不但使纺织面料的织造能力得以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更重要的是带动了面料品质的提升,且为后续产业如印染业的产品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此外,绍兴还拥有大小圆机2万余台,其中大圆机占60%,主要从台湾、香港引进,进口比重达35%.印染行业拥有各类印染设备7000多台(套),其中280余台(套)平网印花机和220余台(套)圆网印花机,全部从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引进,设备档次较高.服装行业共有进口服装生产流水线180余条,占全部生产线的30%;袜机11.5万多台,其中进口袜机占40%.1.1.4 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异军突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被誉为中国财富的聚宝盆.国际经济学界公认,这一地区已成为继以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国际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目前已吸引了不少国外大企业、大财团的目光.绍兴作为长三角城市集群之一,又处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腹地,邻近上海和宁波港等出海口,成为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纺织工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战略地带,同时上述地区本身纺织业继续扩张面临高昂劳动力成本制约,使得拥有一大批廉价熟练劳动力的绍兴,凭借“先进装备+廉价劳动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组合优势,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1.2 劣势分析1.2.1 生产要素制约.在原材料方面,化纤和棉花是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受土地和石油资源的限制,我国棉花与化纤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棉花用量将超过1200万吨,同期国内棉花资源可供量只有650万吨左右,棉花供应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2008年,我国化纤原料进口比重近60%,其中涤纶的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 A )和乙二醇(EG )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56.4%和78%.在此情况下,绍兴的全部纺织原料依赖外购(国际、国内)的比重大约为化纤原料占50%,棉及其他原料占50%.在资金方面,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导致国际汇率上下波动,银行准备金上调,这对负债率已超过60%的纺织企业来说,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关.在劳动力要素方面,随着商务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特别是熟练职工难招现象日益突出,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上述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绍兴纺织工业的发展,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国际竞争力下降.1.2.2 产品结构不合理,档次低.绍兴的纺织工业虽已形成了较大的产业集群,但中低档产品居多,产品附加值较低.如纺织原料行业同质、同构现象十分突出,涤纶化纤长丝基本为150D ,100D 和750D 常规规格,产量占全部涤丝产量的75%左右;织造行业,由于常规丝生产的化纤产品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容量,77第10期 于斌斌 鲍熹懿: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SW OT 分析 87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第29卷大部分织造企业所生产的化纤面料,也基本以常规丝生产的普通面料为主,麻、毛、丝、绒等纺织品的比重较小;同样,印染行业也承接了织造业的发展模式,是以普通涤纶和涤棉产品印染为主,麻、毛、丝、绒的印染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由于企业集中在同一档次、相同市场领域竞争,导致相互间竞相压价,以至不少企业陷入“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困境.以绍兴县为例,中国轻纺城市场内的纺织品有63.3%属于中低档,中高档为33.5%,而高档产品只占3.2%.纺织工业企业中,生产中低档纺织品的企业占了7514%,生产中高档纺织品的企业占23%,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仅占1.6%(数据来源: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1.2.3 创新能力不足.绍兴纺织企业历来非常重视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目前全市纺织装备整体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纤维的研发、中游的染整和后处理以及营销等薄弱环节仍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功能性面料的研发能力亟待提高.鉴此,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共性问题:a.竞争手段单一.主要凭借低廉的价格获取竞争优势,以“薄利多销”的方式求得数量型效益;b.研发投入不足.国际经验表明,企业的研发费用(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才具有竞争力,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纺织企业R&D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5%之间,绍兴40%以上的纺织企业R&D投入在1%以下;c.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由于重引进、轻管理,形成了“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管理”的格局,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企业利润被大量转化为不断面临被淘汰威胁的生产设备;d.缺乏品牌优势.许多企业长期囿于以量取胜的同质化、粗放式发展方式,一些企业尽管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规模已成倍增长,但利润空间却不断受到挤压,从而陷入了“贫困化增长”的陷阱.2 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1 机遇分析2.1.1内需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内市场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国内销售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67%上升至2008年的77%.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国内需求市场规模庞大.一是衣着类纺织品仍将不断增长,尽管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从2000年的7.5kg增长到目前的15kg左右,但与发达国家人均纤维消费量30~40kg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家用纺织品的消费需求也将随着房地产业及旅游业的增长不断壮大,据测算,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城市人口约为1500万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快,家用纺织品需求量将大幅增长;三是随着我国汽车、建筑、卫生、水利、农业、交通、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产业用纺织品消费的不断增长.2.1.2 世界金融危机为纺织企业国际化拓展提供契机.金融危机为绍兴纺织企业提供了诸多拓展机会,事实上,绍兴纺织工业已出现回暖迹象.2009年初,绍兴规模以上企业开工率达到98%,1月份外贸出口额比去年12月份继续增加9.3%,而且绍兴市外经贸局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袜子出口1.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28%〔1〕.在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后,欧、美、日经济陷入困境,将迫使国际金融资本寻找新的目标市场和投资机会,这为绍兴纺织工业吸引和利用全球资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绍兴纺织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等创造了良好机遇,这是因为金融危机降低了并购的经济性和政治性风险,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则为企业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条件的企业可主动到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等,以规避贸易壁垒和摩擦,缩短与终端客户的距离,截取丰厚的渠道利润.例如,2009年3月中旬,位于浙江省诸暨市的浙江美邦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邦纺织”)兼并了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两家排名行业全球前三的无缝内衣企业(出于对企业品牌的保护,隐去企业的名称),这两家企业已有15年历史,在美国无缝内衣行业占据50%的市场份额,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陷入“资金链断裂”危机;并购完成后,“美邦纺织”一跃成为该行业全球最大的跨国集团.2.1.3 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确保作为重要民生产业的纺织行业能持续稳定发展, 2008年四季度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纺织工业的扶持政策,包括上调出口退税率(从2009年2月起,国家将部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5%,4月起进一步提高至16%)、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国务院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细则》等.绍兴市各级财政从2008年起5年内累计安排8亿元纺织产业提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提升发展的奖惩扶持,同时,市内金融机构每年新增工业贷款的25%以上用于扶持纺织产业提升发展〔2〕.所有这些对于帮助纺织行业走出困境和恢复行业发展信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09年1至3月份,绍兴纺织产量增加:化纤产量达66.9万吨,同比增加29.7%;服装产量达1.2亿件,同比增加5%;印染布30亿米,同比增长2.7%.绍兴三大市场成交额上升:柯桥轻纺市场成交额为153.3亿元,同比增长5.1%;嵊州领带城市场成交额为5.1亿元,同比增长4.5%;大唐轻纺袜业城市场成交额19.4亿元,同比增长1.6%.2.2 挑战分析2.2.1 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竞争日趋激化.首先,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人民币升值、内外币之间汇率波动幅度大、国际贸易壁垒(如各种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以及反倾销、区域性经济障碍等)等都对纺织品的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对中国轻纺城和绍兴县纺织企业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国际市场需求紧缩、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市场汇率波动是纺织企业开展国际业务遇到的三大困难.2.2.2 绍兴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呈被挤压的趋势.从全球纺织业的国际竞争环境来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在高档产品上,难以与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抗衡,特别是在高技术、高附加值和时尚性面料方面;在低端产品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如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相继进入国际纺织市场,其国内资源和劳动力价格更低.国际纺织市场竞争加剧、生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缩小等因素,严重冲击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及金融危机的双重作用下,绍兴纺织工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2008年规模以上亏损企业达到843家,企业亏损面达到15.8%;出现经营危机的企业126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2.4%.2.2.3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周边省市如广东、江苏、山东、辽宁、安徽等地的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国内同行间竞争给绍兴纺织工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例如,在毛料织物上,不及江苏阳光、内蒙鄂尔多斯;在薄型织物上,不及吴江;在设备上,江苏吴江的盛泽、南马两镇拥有的无梭机数量已经超过绍兴,且还在迅速发展之中;在服装方面,宁波的申州集团和雅戈尔集团两家企业年产量就占了绍兴服装行业产能的1/3,品牌效应十分显著.此外,上海、大连、宁波的纺织服装会展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给绍兴纺织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全国知名的纺织生产基地,绍兴县2008年以来18.9%的纺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生产萎缩到60%~70%,且仍有利润的企业不多.2.2.4 信息化进程加快,纺织品交易升级.全球信息化进程加快,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使传统的纺织品交易方式受到巨大挑战.由于电子商务比传统交易有着大幅度增加贸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等优势,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面料在纤维成分和结构上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化程度较高,非常适合网上交易,而绍兴纺织品仍以“三现”(现金、现货、现场)为主的传统交易方式,在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快捷性方面明显落后于电子商务发展更快的地区.在中国轻纺城市场内,只有部分外资企业在外贸中采用E DI 方式交易,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这必然会制约市场扩大和经营效率提高,因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新加坡在通关时优先安排E DI 方式的单子,而传统订单则往往被搁置或延误交易.3 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鉴于上述对绍兴纺织工业整体剖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3.1 从产业链完善的视角绍兴纺织工业产业链脱节问题严重,纺织面料“两多两少”(长丝织物多、服装面料多,短纤维织物品种少、产业用和装饰用织物少)现象尤其突出.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和提升绍兴纺织工业的产业链,主要是:3.1.1 纺织原料开发.化学纤维生产是绍兴纺织工业一大特色优势,已初步具备集聚、配套、市场和人才四大优势,但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比重较低.绍兴纺织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再生涤纶纤维和再生尼龙纤维等的开发和应用;发展高档棉、麻、绢丝等天然纤维,做到品种多样、结构合理、档次较高,建立起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结构.产业用纤维是今后新型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涉及工业、农业、交通、医用、生活等多个方面,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应依托行业强势企业,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开97第10期 于斌斌 鲍熹懿:绍兴纺织工业发展的SW OT 分析 08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第29卷发和应用包括碳纤维(CF)、芳纶(AF)、芳砜纶(PS A)、聚苯硫醚(PPS)、超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UH MWPE)等产业用纤维的开发和应用.3.1.2 织造面料品质提升.在新型面料的设计开发、面料结构的调整上下功夫,提高面料中棉、麻、毛、丝、绒等天然纤维的比重,并与其他化学、天然纤维进行复合、交织,努力使面料品种向产业、家用装饰、时尚、功能面料等方向发展,全面提升面料的品质和档次,提高中高档面料比重;积极迎合国际潮流,开发高档绒类面料、弹性面料、保健型面料、高档经编面料以及绣花面料等产品,发展针织外穿服装面料、高档针织内衣面料生产,提高时尚面料的比重;加快发展土工合成材料、汽车内饰材料、医用卫生材料、新型篷盖材料、高技术功能性过滤材料、高档合成革基布等产业面料,以及向系列化、配套化、功能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的装饰面料,提高产业、装饰用纺织面料的比重.3.1.3 后整理技术升级.从技术流程上讲,后整理技术是新面料能否实现自身应有价值的最后一个技术关口,即使有最先进的纺织原料技术和印染技术,但如果后整理技术不适应市场需要或比较落后,纺织面料也就难以获得自身本应具有的价值.目前,绍兴纺织面料的后整理技术尽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纺织面料的液氨处理、抗菌处理、阻燃、涂层发展到了现在的抗紫外线处理、微胶囊技术、免烫整理的湿短蒸、潮交联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市场对健康、安全、环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纺织面料后整理技术也必然有一个质的提高.例如,采用形态稳定整理、超级柔软整理、卫生整理、防护整理等特种功能性整理技术,以及生物酶处理、纳米材料应用、“绿色纺织品”加工等印染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改造印染后整理生产线,着力解决目前面料的色差、色牢度低、手感差、风格不对路等难题.3.1.4 服装服饰品牌培育.强化品牌运作,做强做大服装服饰产业.一要以品牌服装服饰为重点,重点培育现有品牌龙头企业,如太子龙、步森、恒柏、洁丽雅、巴贝等集团公司,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提高加工制作和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二要充分利用国际化营销手段,加强产品市场推广,加大、加快服装品牌建设,同时寻找国际市场突破口,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高自有品牌出口比重〔3〕;三要努力引进国内外的服装服饰及家纺产品生产企业到绍兴投资发展,实施区域分工、错位竞争,努力形成服装制造业后发优势,提高服装服饰行业在纺织行业的比重.3.1.5 纺织机械研发.纺织机械作为绍兴纺织工业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潜力巨大,对于绍兴纺织工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据绍兴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3月绍兴纺织机械出口率先“由降转升”,出口012亿美元,同比增长78%.以绍兴县为例,2008年,全县纺机装备行业共生产整机5万余台,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约占浙江省纺织装备销售收入的36%,占全国的7.3%,在全国范围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绍兴纺织装备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作为现代化的清流联技术生产线,我国清流联机械的利用率仅有38.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90%以上.一方面,要推进纺织装备的自主创新,引导相关技术力量提高纺织装备的自主装备水平,从而提升纺织产业在行业内的谈判地位与行业利益份额;另一方面,纺织装备的自主化应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引导,推动相关技术装备研发.3.2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3.2.1打造和提升区域、行业品牌.绍兴纺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有限,单个企业培育自主品牌难度很大;即使有一定品牌经营基础的骨干企业,也面临着品牌国际化的艰巨任务,很难形成与国际品牌相抗衡的竞争力〔4〕.鉴此,地方政府应将纺织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共工程,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并安排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包括制定区域品牌、行业品牌运营的总体规划、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品牌营销和品牌创新的战略等;将区域、行业当做企业,把区域、行业的未来当做产品来经营,完善政策协调、标准制定、商标注册、区域和行业品牌商标权使用资格认定、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惩处机制、费用预算及分摊机制等,克服“搭便车”现象;要借助区域品牌、行业品牌的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方面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之为龙头,采取生产分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组织和带动一批配套型的中小企业发展〔5〕;与此同时,发挥小企业机制灵活,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培育更多“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纺织企业,从而形成“大、。
纺织行业历史简介资料大全
纺织行业历史简介资料大全纺织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下面将通过对纺织行业历史的回顾,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纺织行业的资料和事实。
一、纺织行业的起源纺织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古代的埃及人、巴比伦人和印度人已经掌握了纺纱、织布的技术。
他们使用手工纺车和手工织机来进行纺纱和织布,这些技术成为了古代纺织行业的基础。
在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制作简易的纤维制品。
到了商周时期,纺织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丝织品、棉织品和麻织品等不同材质的纺织品。
古代中国的丝绸技术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丝织品成为了中国的特色产品。
二、纺织行业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纺织行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纺织行业成为工业化进程的先行者。
英国的纺织工业从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这一转变成为纺织行业的里程碑。
最为重要的突破是约翰·凯文特(John Kay)发明的飞梭。
飞梭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纺织机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速度大幅度提高。
此外,约瑟夫·马瑟斯也发明了第一台现代纺纱机,使得纺纱的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
飞梭的出现和纺纱机的发明,加速了纺织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纺织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纺织行业也成为了工业化时代的象征之一。
三、纺织行业的现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纺织行业在现代也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更新。
在20世纪,化学纤维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纺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尼龙、涤纶、腈纶等新型合成纤维的问世,使得纺织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纺织行业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成为了纺织行业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
同时,环保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纺织行业的绿色发展,各种可持续纺织技术和材料的出现,使得纺织行业逐渐实现了绿色生产。
纺织城历史背景及区位分析
“大西安”规划出台的缘由
在我国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当中,西部大开发无疑居于首要地位、
基础地位和特殊地位。规划讨论稿认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区域
发展战略的平衡点,西安则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西安建
设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西部的引领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可以使西安的发展从地方布局上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 商洛(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 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 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 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 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 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2000年至2007年,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3%,2007年达到3765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8.6%;地方财政收入年 均增长15%,2007年达到189亿元,占西北地区的16.3 %。经济增长速 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关于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调研情况报告.doc
关于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的调研情况报告一、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基本情况阿克苏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自然条件差,盐碱荒漠,沙地多,形成土地面积大,总体质量差的特点。
全市土地总面积144.15万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3.5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85%。
土地资源受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制约,全境干旱少雨,积温多,温差大,地形相对平缓,具有典型绿洲地貌和灌溉农业的特征。
阿克苏市光热资源丰富,农林牧各业生产基础较好,在未利用土地中有大片可垦荒地,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开发潜力大。
市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钒、磷、煤等1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磷、石灰岩、石英砂岩、片岩、砖瓦黏土、沙石料6种。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位于阿克苏市主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10公里,与火车站紧密相邻,距阿克苏机场15公里,距乌鲁木齐1000公里,500公里范围内与伊宁、喀什、和田、克州、库尔勒相邻,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约500公里,处于南疆的中心区域。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于201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是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三城七园一中心”的首城,规划面积54.58平方公里,规划总目标:棉纺600万锭,机织7.6亿米,针织7.2万吨,袜子20亿双,服装1.0亿件,家纺500万件/套,产业用纺织品1.0万吨,配套产业2.0万吨,就业20万人。
二、纺织工业城发展现状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自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2.7亿元(其中依靠融资49.5亿元,本级财政投入3.3亿元,国家产业扶持资金10亿元,自治区及地区投入资金16.7亿元,援疆资金投入1.7亿元,吸纳社会资本11.5亿元),产业类项目投入232.07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签约纺纱总规模505万锭、织机(含剑杆、喷气、大小圆机)6796台、服装(含电脑针织服装)3330万件(套)、袜机1000台。
纺织工业城规划及技术问题分析
纺织城规划及技术问题分析1引言ﻭﻭ阿克苏地区棉花资源丰富,是优质长绒棉生产。
纺织,改善民生、出口创汇,对经济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纺织城总体规划设计2010年8月已获维吾尔自治区府批准实施,并拟升级为国家级特大开发项目.城市总面积60km2。
纺织城是一个要求在5~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一个600万纱锭及其链和庞大的配套工程的特大型工程,是的.从瓦特发明蒸汽机推动,1870年曼彻斯特开始建立近代机械纺织,到1905年我国原国家副的父亲荣德生在无锡和创办申新纺织,历经百年,世界上也没有这样大的纺织城.我国解放后,国家大力纺织,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从50年始相继建立了西安、青岛等纺织城,但其规模都不足百万锭,而布局也没有如此集中。
是我国最大的纺织,历经数十年,也只有国棉32厂等32个大中型纺织厂,只有200多万锭及10多个大中型印染厂.因此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如此规模特大的纺织城,任务非常艰巨。
纺织城的建设必须把科学技术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出高产、优质、低成本的纺织产品,创世界名牌占领国内外市场,并达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低碳的目标。
纺织城的建设必须解决一系列的矛盾,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1)结构、链、产品方案和市场变化、市场需求的矛盾.(2)大量的能源、水消耗量和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低碳的矛盾。
(3)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欠缺和印染厂黏胶纤维厂用水量大的矛盾.(4)纺织城的建设大量采用先进科技及设备和人才培养及人员素质提高的矛盾。
(5)庞大的需求和短时间内落实的矛盾,招商引资和落实策的矛盾。
搞好纺织城建设,规划是先行,设计施工中处理好各种工程技术问题是关键,没有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经验的领导、管理、设计、施工2综述ﻭﻭﻭ阿克苏纺织城的班子,是难以高效完成建设任务的.ﻭﻭ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设计理念必须符合21世纪科技进步的要求。
把阿克苏纺织城建设成一个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生态平衡及合理布置防风林带的城,利用再生能源节电,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供热,热电厂炉渣制成建筑材料变废为宝,污水循环利用节水,适度绿化美化,平安畅通,使纺织城能生产出高产优质,低成本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国内外商家到阿克苏纺织城办企业。
西安纺织城发展规划
西安纺织城发展规划一、引言西安纺织城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对于促进本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西安纺织城的发展水平,本文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以促进纺织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分析1. 当前纺织市场状况通过对纺织市场的调研发现,西安纺织城目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品质和款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给传统纺织市场带来了冲击。
2. 市场发展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未来几年纺织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 消费者对环保纺织品的需求将增加;- 个性化定征服装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 电子商务将成为纺织市场的重要销售渠道。
三、发展目标基于市场分析,制定以下发展目标:1. 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纺织城内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
2. 优化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纺织城内各类产品的比例,增加环保纺织品和个性化定征服装的供应。
3. 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线上销售平台,与线下实体店形成互补,提升产品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四、发展策略1. 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纺织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产品创新:加大对环保纺织品和个性化定征服装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3. 品牌建设:加强纺织城的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4. 电子商务拓展:建立线上销售平台,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额。
5. 产业链拓展:与相关产业链企业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互利共赢。
五、实施计划1. 技术升级计划:投资一定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培训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计划时间为2022年至2023年。
2. 产品创新计划:成立研发团队,加大对环保纺织品和个性化定征服装的研发力度,估计2022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
纺织城的兴盛与衰败史
纺织城的兴盛与衰败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纺织工业部遵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将陕西省列为纺织工业发展基地之一。
1952年夏开始调查,12月正式确定在西安建设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陕西筹建的第一个中型棉纺织厂,并立即成立筹建处。
经过反复勘测,认为西安市东郊,渭霸之滨的郭家滩地面宽广,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北林发电厂,距陇海铁路3公里,西通市区,附近各县盛产棉花,是建设棉纺织厂的好地方。
三厂第一个落户渭霸之滨1953年3月12日,经中财委确定,今后在此集中建设一批纺织印染工厂,西北第五棉纺织厂为第一个棉纺织厂,随即开始征地工作。
同年4月13日中纺部批准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总投资为3804.9985万元,总体规划和主要日程由中纺部基建局设计公司设计,西北纺织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建设任务。
1953年3月至7月,共征购土地1042.448市亩(合694968.81平方米)。
8月6日,西北纺管局根据企业投资来源,调整西北各棉纺织厂名次时,将西北国棉五厂筹建处改为西北国棉三厂筹建处。
1954年9月底,土建工程完成。
由于土建工程进度提前,纺织机器安装从1954年2月开始,与土建工程交叉进行,至6月中旬全部结束,历时三个半月。
在安装的同时,于5月2日开始逐台试车,7月底完成全部纺织机器的试车辅台工作,8月份正式接受国家生产计划。
当时的生产规模为,纺锭50560枚,布机1584台,全套设备都是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制造的第一批产品,生产品种主要以21支、23支中档纱以及23X21中平布为主,还纺少量16支纱作为售纱、纱布均以骊山牌商标投入市场。
几十年间形成西北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西北国棉三厂修建的同时,纺织城其他几个工厂也陆续开始上马。
1954年开始筹建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现在是陕西唐华四棉责任有限公司。
1956年建成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现在是陕西五环集团。
1961年建成国营西北第一印染厂,现在是陕西一印有限责任公司。
近代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1901-1937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河南纺织工业逐渐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如机械化的纺织设备、新型的纺织 工艺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管理
企业家精神
河南的纺织企业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 创新、冒险和务实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了 纺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VS
企业管理
河南的纺织企业逐渐引进了科学的管理方 法,如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人 力资源管理等,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 竞争力。
绿色环保成为发展重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产、环保纤维等将成为纺织工业的 发展重点,为河南纺织工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发展策略建议一:提高技术水平
01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 备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纺织技术 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02
加强自主研发能力
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 主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成 果转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河南的纺织 工业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些外国资本开始进入河南市场, 投资兴建纺织工厂,引进先进的纺织机器和技术,开启了河 南纺织工业的现代化进程。
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
1901年,河南的第一家现代纺织工厂——开封孚中纱厂建立,标志着河南纺织工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随后,许多外 资和华资企业纷纷进入河南市场,投资兴建纺织工厂,如1905年的洛阳大新纱厂、1910年的郑州豫丰纱厂等。这些企业的建 立,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纺织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河南的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个时期,不仅工厂数量不断增加,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 高。特别是在1928年,国民政府统一了度量衡制度,为河南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优势
战略区位重要。经济区处于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 多条铁路、公路、航线、管线在此交汇,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 重要枢纽和西部地区连通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科教实力雄厚。拥有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 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 工业基础良好。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2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 地5个和大学科技园区3个,是国家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 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 文化积淀深厚。该区域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著名的丝绸之路源头 和羲皇故里,也是13个王朝古都所在地,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
图1:关中—天水经济区区位与范围图
图2: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结构图
图3:关中—天水经济区城镇布局图
图4: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规划图
大西安发展规划
大西安的规划范围将包括西安市整 个行政辖区,渭南市富平县,咸阳 市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 两县”,面积12009平方公里。其 中主城区范围北至泾阳、高陵北交 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 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 面积1280平方公里。 按照该设想,咸阳市秦都、渭城以 及泾阳、三原“两区两县”都在大 西安范围内,其中,咸阳和兴平交 界以东的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在未 来也将成为大西安的主城区。 200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安 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隔一年,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 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在国 家战略层面上提出2020年西安建设 成为80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以 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纺织城历史及区位分析
历史背景
纺织城历史大事表
年代 1952 事件 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西北国棉三厂)
1954
1956 1961 8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 90年代中期 2000年 加入WTO后
国营西北第四棉纺织厂(陕西唐华四棉责任有限公司 )
国营西北第五棉纺织厂(陕西五环集团) 国营西北第一印染厂(陕西一印有限责任公司) 国营西北第六棉纺织厂(陕西唐华六棉责任有限公司) 达到发展顶峰 开始落后,沉寂下来 连年亏损 扭亏为盈,但被沿海地区拉开距离 越来越衰落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源自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 商洛(部分区县 )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 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 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 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 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 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 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现状
(一)经济稳步增长。2000年至2007年,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3%,2007年达到3765亿元,占西北地区的28.6%;地方财政收入年 均增长15%,2007年达到189亿元,占西北地区的16.3 %。经济增长速 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0年至2007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9511亿元,年均增长23.4%,相继建成一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三)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现代农业快 速发展。工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年改善,教育、卫生、文化 事业不断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现状
•80年代后期,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竞争体制、人才 机制等诸多原因,纺织城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大多数企 业陷入困境,开始凋敝,经济的衰败使得居民生活、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逐步的每况愈下,经过半个多 世纪的岁月洗礼,纺织城地区逐渐从主流退至边缘。破 旧的厂房、沉寂的街道、棚户区、下岗工,纺织城曾携 带的时尚符号已如梦幻般遥远。 •产业方面目前有一印和三、四、五、六厂等六家纺织企 业以及红旗水泥厂和延河水泥机械厂等企业。驻人口 9.3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8万人,纺织企业职工人数约 为5万,现在岗1.8万人。目前厂房破旧,设备更新缓慢, 管理制度落后,人员冗杂。除四棉,五环两家企业正常 经营外,其他企业均面临政策性破产局面。
区位分析
灞桥区
经济区位分析
经济圈 商业带
交通区位分析
地 铁 区 位 分 析
基地 环城高速
东三环 纺北路
纺南路 区内道路
西三角 关中—天水经济圈 大西安规划 西咸一体化
西三角概念
“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庆经济圈、 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 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兰州市及其周边 地区,总面积30-4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6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 总量近2万多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纺织城发展政策
实施步骤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分近期和远期进行实施。近期计划为5年(2008年— 2012年),分三期实施。 第一期(2008年—2009年):完成企业破产改制;启动纺织城地区节点 改造和部分道路建设,启动外迁承接地、商业街区、商贸物流园、文化 创意园建设和生活区内部土地整理,启动部分城中村改造,启动安置房 和商品房建设,启动浐灞河中游综合治理,尽快与浐灞生态区协调同步 建设。 第二期(2010年—2011年):完成承接地建设、企业搬迁和技术升级改 造、企业旧厂区土地统一回购出让;初步建成文化创意园、纺织工业遗 迹博物馆;完成拆迁户安置工作,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 第三期(2011年—2012年):完成旧城改造,基本形成“一核、两带、 三轴、六区”的建设格局,初步建成商贸新都、宜居新地、生态新城的 雏形。 远期计划为8年(2013年—2020年):全面落实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 建成产业聚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 的纺织新城。
西三角的诞生
2007年8月,学者楚汉在上海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区(重庆- 成都-西安)”构想,初绘了“西三角”蓝图;2008年5月,兰州 学者贺应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狭义“西三角”概念扩展为广 义的“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经济圈”,简称“西三角经济圈”,并 对其基本概念、战略意义、宏伟蓝图、发展纲要等进行简要论述; 2009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川陕渝共建“西三角经济 区”的设想 。
战略定位
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 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空间战略
构筑“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
“一核”:即西安(咸阳)大都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对西部和北方 内陆地区具有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一轴”: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杨凌、天水等次核心城市作 为节点,依托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形成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 业集聚带。 “三辐射”:即核心城市和次核心城市依托向外放射的交通干线,加 强与辐射区域的经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带动 经济区南北两翼发展。
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 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 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统 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新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先进制造业基 地、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得到根 本改善,覆盖经济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 和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提高。 城镇化水平有新提高。实现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形成国际 现代化大都市,城镇群集聚发展,城乡统筹取得突破,城镇化率达到 60%。 公共服务达到新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普及高中 阶段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47%以上,自然湿地保护 率达到60%以上;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显著降低,渭河干流达到Ⅲ类 水质,中心城市市区空气中SO2和NO2含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 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曾经的光辉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西安东郊灞桥区一带地面宽广、 村落较少、水源丰富、水质适宜。不仅如此,该地区 还西通市区,北邻发电厂,距陇海铁路仅3公里,附 近各县盛产棉花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城逐步成为西北地区最大 的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国棉三、四、五、六厂, 西北一印等五座大型纺织印染企业为支柱,以西北电 建四公司、纺织科研所等10余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 体的现代工业集群。 ·陕西省的纺织工业,在1988年时,其总产值占全省 工业总产值的14.5%,是全省第一大行业和第一利税 大户、创汇大户。据国棉三厂厂志记载,三厂自1954 年投人生产以来,到1985年止,共实现利润2.71亿元, 累计上缴利润2.51亿元,上缴税金2.57亿元。共计上 缴利润5.08亿元,相当于建厂时实际投资额的14.58 倍。 实例
纺织城发展政策
规划范围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区包括5.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旧城 区)和周边辐射区,位于白鹿原畔,浐灞之滨,共约 32.39平方公里。其四至范围为:北至华清路,南至绕城 高速浐河桥,西侧咸宁路以北区域以东三环为界,以南区 域以浐河为界,东至西康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