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以诗为词”
黄庭坚的诗与词
![黄庭坚的诗与词](https://img.taocdn.com/s3/m/ed11e6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c.png)
1、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著作有《山谷集》、《山谷外集合》和《山谷别集》。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2、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用于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以及咏物诗等;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能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的作品。
3、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雅词颇得东坡豪放词的神韵,带有兀傲俊洁的个性色彩;俗词带有明显的学柳永的痕迹。
4、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有求生避熟,求雅脱俗、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好奇尚硬,风格生新峭拔。
5、黄庭坚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45aa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1.png)
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译文黄庭坚《小山词序》原文及翻译黄庭坚原文:晏几道,字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
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
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
余尝怪而问焉。
曰:“我蹒跚勃窣①,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
”乃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士大夫传之,以为有临淄之风耳,罕能味其言也。
余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
”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旨。
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乃共以为然。
虽若此,至其乐府,可谓狎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其下者岂减《桃叶》《团扇》哉?余少时,间作乐府,以使酒玩世。
法秀道人独非余以笔墨劝淫,于我法中当下犁舌之狱,特未见叔原之作耶?虽然彼富贵得意室有倩盼慧女而主人好文必当市致千金家求善本曰:“独不得与叔原同时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虞;苦节臞儒②,晚悟裙裾之乐,鼓之舞之,使宴安酰毒而不悔,是则叔原之罪也哉?山谷道人序。
(选自黄庭坚《小山词序》,有删改)译文:晏几道,字叔原,临淄公(晏殊)老来所得的幼子。
晏几道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无所忌惮,文章自成一体,常想做个气度不凡的人,因而不在乎世俗眼光。
长辈们虽然喜爱他,但又常拿一些细枝小节来要求他,于是就一生怀才不遇,屈居于下位。
平生深入研究六艺内容,赏玩领悟百家学说,主张见解超越别人,未曾因此沽名钓誉于世间。
我曾经好奇地问他。
他说:“我在幼小走路不稳的时候,在各位长辈面前还遭受批评指责,如果我生气地辩驳回击,这是用唾沫吐人脸一样的伤人尊严啊。
浅论黄庭坚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
![浅论黄庭坚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20367fe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b.png)
浅论黄庭坚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摘要:黄庭坚之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词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承前方面,黄庭坚既兼学苏柳,雅俗并赏,又革故鼎新,自成一家,开创独特词风。
在启后方面,黄庭坚之词对后代词人尤其是姜夔、辛弃疾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黄庭坚之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所处时代的风貌百态,为后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素材。
而且这些有着具体背景的写法,给后来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可效仿的模式。
此外,黄庭坚在通俗词创作方面,题材趋向世俗化,平民化,这也为后来曲的风靡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兼学苏柳;姜夔;辛弃疾;史料素材;南渡词人;曲的风靡正如陈师道所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
”黄庭坚词学成就在宋代词史上是不容小觑的。
黄庭坚之词虽称不上大家风范,却有名家风流,其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词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在承前方面,黄庭坚既兼学苏柳,雅俗并赏,又革故鼎新,自成一家,开创独特词风。
黄庭坚的词前期明显受柳永影响,以民间曲子词的形式写了如《沁园春》《江城子》等大量的俗词艳词,多为男欢女爱、离别情绪之作,绮靡艳丽,富丽柔婉,有些甚至比柳永还要直露,还要肆无忌惮。
法秀道人责其“以笔墨劝淫”,而黄庭坚说这不过是“使酒玩世”。
他承认词是“艳歌小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黄庭坚对花间词风的延续。
后期黄庭坚跟随苏轼学习创作意境雄浑峭拔的豪放之词。
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可见,黄庭坚的词渐向雅正之风转变,追求语义高妙,无一点尘俗气的雅有远韵之境。
这在当时人们纷纷指责苏轼革新词体之际,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给予了苏轼以有力的支持,壮大了苏词的声势,对词的革新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黄庭坚后期的这些词虽颇有雅正之风,亦未涤尽俗艳之气,雅俗并融词体。
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苏柳的借鉴,他将自己独特的诗论用于词作,以诗入词,自成一家,形成独特词风。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0617c58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9.png)
黄庭坚最出名十首诗词
黄庭坚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深沉、意境深远而著称。
以下是黄庭坚比较出名的十首诗词:
《寄黄几复》:此诗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黄几复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
《登快阁》:此诗以登高远眺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胸怀壮志、豁达开朗的情怀。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此词以滁州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美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水调歌头·游览》:此词以游览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此诗以雨中登楼远眺为主题,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世界。
《鄂州南楼书事》:此诗以鄂州南楼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山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牧童诗》:此诗以牧童为主题,描绘了牧童的天真烂漫和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清平乐·春归何处》:此词以春归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此词以宜州梅花为背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念奴娇·断虹霁雨》:此词以雨后彩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十首诗词都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黄庭坚的诗词作品,可以查阅相关的文学资料或鉴赏评论。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7篇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e96bb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5.png)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黄庭坚原文及赏析7篇黄庭坚原文及赏析1《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
水调歌头黄庭坚原文及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词句注释第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第⑵瑶草:仙草。
汉东方朔《东方大中集·与友人书》云:"不可使尘网名鞍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第⑶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俨然另一世界。
故常以"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
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
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第⑷枝:一作"花"。
第⑸"我欲"三句:元李治《敬斋古今红》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
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蜕。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盖效坡语也。
"第⑹"红露"句:化用唐代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句。
黄庭坚绝句诗选一百首
![黄庭坚绝句诗选一百首](https://img.taocdn.com/s3/m/4f8a16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5.png)
黄庭坚绝句诗选一百首谪居黔南十首其一(宋·黄庭坚)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
谪居黔南十首其二(宋·黄庭坚)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题花光老为曾公卷作水边梅(宋·黄庭坚)梅蕊触人意,冒寒开雪花。
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以皮鞋底赠石推官三首其三(宋·黄庭坚)鼻孔随人走,日中忽见斗。
踏定太冲脉,壁上挂着口。
竹颂(宋·黄庭坚)深根藏器时,寸寸抱奇节。
遭时上风云,故可傲冰雪。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其一(宋·黄庭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
知音若相问,不住涅槃州。
禅句二首其一(宋·黄庭坚)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
次韵公择舅(宋·黄庭坚)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
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深明阁(宋·黄庭坚)象踏恒河彻底,日行阎浮破冥。
若问深明宗旨,风花时度窗棂。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其六(宋·黄庭坚)看著庄周枯槁,化为胡蝶翾轻。
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
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其五(宋·黄庭坚)天子文明浚哲,今年不次用人。
九原埋此佳士,百草无情自春。
从张仲谋乞蜡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题郭熙山水扇(宋·黄庭坚)郭熙虽老眼犹明,便面江山取意成。
一段风烟且千里,解如明月逐人行。
题刘将军雁二首其二(宋·黄庭坚)将军一矢万人看,雪洒晴空碎羽翰。
乞与失群沙宿雁,笔间千顷暮江寒。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宋·黄庭坚)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
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其二(宋·黄庭坚)颇知歌舞无窍凿,我心块然如帝江。
花里雄蜂雌蛱蝶,同时本自不作双。
呈外舅孙莘老二首其二(宋·黄庭坚)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诗词原文及赏析
![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诗词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9150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7f.png)
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诗词原文及赏析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诗词原文及赏析《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叶扁舟卷画帘。
老妻学饮伴清谈。
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
杜鹃声乱水如环。
【前言】《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是宋朝词人黄庭坚的一首小词。
该作寓情于景,情绪饱满,意趣昂然,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表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词家和书法大师热爱大自然的悠游自得的心境。
应该是作者遭贬之前的作品。
【注释】①浣溪沙: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扁舟:小船【赏析】上片写词人与老妻泛舟徜徉的野趣。
尽管是“一叶扁舟”,上面的设置却颇为清雅。
词人卷起画帘,与老妻对坐。
一面饮酒清谈,一面观赏着如画江山。
“老妻学饮”句,雅兴溢于笔端。
不用说,写诗填词,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了。
“人传诗句满江南”一句,既道出了“清谈”的内容,又勾勒出了词人自信自豪的翩翩风度。
下片寓情于景,写归途的欢愉心情。
“林下猿垂窥涤砚”:垂,下挂、落下或向下俯身;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或在暗中察看的意思;涤砚,洗砚台。
试想:一个或几个调皮的猴子,下挂或向下俯身,闪动着诡谲的小眼睛,在偷偷地窥伺着词人洗砚台的动作。
这个镜头,很是生动传神,逗人喜爱。
“岩前鹿卧看收帆”:靠岸了,收帆了,山岩前的小鹿,安闲地躺在那里,静静地观看着词人的一举一动,表现得饶有兴味。
使人感到此情此景,难以言喻,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接着,词人舍舟登岸,惊起了岸边杜鹃一片“声乱”,激起了船边的一片漩涡“如环”。
在这阕词里,词人以归途的`三个动作为序:准备回去了,先要洗洗砚台,然后收起风帆,最后舍舟登岸。
《山谷词》黄庭坚
![《山谷词》黄庭坚](https://img.taocdn.com/s3/m/1ecdf75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2.png)
《山谷词》黄庭坚☆念奴娇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水调歌头(游览)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
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
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
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
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
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
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满庭芳(妓女)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
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
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
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
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
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
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满庭芳(茶)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
青骢宝勒,绿沈金锁,曾瞻天仗。
种德江南,宣威西夏,合宫陪享。
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
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
遍舞摩围,递歌彭水,拂云惊浪。
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
☆洞仙歌(泸守王补之生日)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杂诗七首·其一》,被奉为人生箴言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杂诗七首·其一》,被奉为人生箴言](https://img.taocdn.com/s3/m/134d8f3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黄庭坚最有哲理的一首诗《杂诗七首·其一》,被奉为人生箴言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杂诗七首·其一黄庭坚〔宋代〕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蘧qú庐:驿站附设专供行人休息的房舍。
)天地犹如一间屋子身在其中,世间万事把我们乌黑亮丽的头发都消磨疏了。
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权势富贵呢?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终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罢了。
“毕竟几人真得鹿”中“鹿”喻指人世间虚幻的富贵。
富贵不坚牢,让人魂牵梦绕,始终不知自己是活在现实还是梦中,不知道梦醒后自己是否真正拥有。
“不知终日梦为鱼”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鸟,所以飞;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鱼,所以游。
你认为中的自己,真的就是你吗?一世到头,皆是虚空,不必太过计较成败与得失。
其实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而已,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得鹿,化用《列子·周穆王》中蕉鹿梦的故事,故事说,郑国有位樵夫在野外打死了一头鹿,怕人看见,便把它藏在一个干池中,并用砍下的柴盖上。
过一会儿,樵夫便忘了鹿藏在什么地方,还以为刚才的事是梦,一路自言自语。
他的话被路人听到,路人按照他的话真的找到了鹿并取走。
回到家里,路人对妻子说:“刚才遇到一个人梦到他得了鹿,却不知道鹿在什么地方,我现在真的得到了鹿,他的梦中真的一样。
”妻子说:“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现在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路人说:“我现在真的得到了鹿,不用管他是他的梦还是我的梦。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词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词](https://img.taocdn.com/s3/m/8b1cc5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5.png)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词1、《水调歌头·游览》宋·黄庭坚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
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2、《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宋·黄庭坚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4、《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宋·黄庭坚万里黔中一漏天。
屋居终日似乘船。
及至重阳天也霁。
催醉。
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
君看。
几人黄菊上华颠。
戏马台南追两谢。
驰射。
风流犹拍古人肩。
5、《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6、《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宋·黄庭坚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7、《念奴娇·断虹霁雨》宋·黄庭坚因以金荷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ab68a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e.png)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宋元文学1、以诗为词:语出宋陈师道《后山诗话》(他评论苏轼词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
从诗词有别的观念出发,认为苏词是词中的别格、另类。
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包括在词中使用题序、用典、化用前人成句等几个方面,实质上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由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音律规范但不拘于音律。
以诗为词,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强化了词的文学性,极大的推动了词的发展。
2、柳永体:柳永的词作,积极向民间词学习,创作了大量的俗词,不但写作市井生活、市井情调,而且写自己的真实情爱,与妓女之间的泛爱,溢出当时传统士大夫文化的范围,拥有了近代文化的性质。
它包括俗词属性、写真属性和近代文化属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3、大晟府词人(大晟词派)大晟府为北宋官署名。
宋徽宗时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审定古词,又增慢、引、近、犯等新的曲调。
作者多依其体格填词,也称大晟词。
又称周邦彦、万俟咏、晁端礼等在大晟府供职的词人为大晟词人。
大晟词人的词作“言情体物,穷极工巧”(《人间词话》),开南宋姜夔、吴文英的先河。
曾先后位列大晟府的词人还有万俟咏、晁端礼、田为、徐伸、晁冲之、江汉、姚公立等,风格相似,形成以周为首的大晟派。
南宋初年,王之道、李石、史浩、康与之、曹勋、曾觌、沈端节等人词风近于此派,可看作余流。
4、词别是一家后人题之为《李易安词论》或《词论》。
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论词的专门文章,易安词论有以下重点:词别是一家;语言典雅浑成;格律精工。
影响很大。
《词论》中提出的“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词论,和苏轼所提出的“词自是一家”仅一字之差,而内涵却大相径庭。
总体而言,“自是一家”、“别是一家”都是在肯定词体作为一种文体的独立性,都是在提高词的地位。
但是,苏轼的“词自是一家”说,是指词应该与诗文具有同等的文学地位,因为词也能够具备“言志”的功能,故而苏轼常常以诗为词。
黄庭坚:老子平生江南江北
![黄庭坚:老子平生江南江北](https://img.taocdn.com/s3/m/6ee3a20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a.png)
黄庭坚:老子平生江南江北作者:纳兰_秋苍颜华发,故山归计无因得。
旧交新贵音书绝。
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
潇潇细雨凉生颊。
泪珠不用罗巾沾。
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黄庭坚.《醉落魄》黄庭坚有一阕《念奴娇》,词曰: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没经历沧桑,没度过艰辛,道不得此句。
尽管如此,那临风的一曲笛声,足以安慰这颗饱经忧患与离别的心。
这时候,恰巧有一个叫做孙彦立的善吹笛子的人在场,那悠扬顿挫的笛声响起,黄庭坚眼中噙着泪水,陷入到痛苦的回忆中。
黄庭坚这辈子尽在委屈中度过,幸亏他善于自我调节,要不然早就憋屈死了。
黄庭坚的家世并不显赫,他的父亲黄庶虽中过进士,但仕途不顺,只做过边远地方的小官,而且最终死在任上,没有给黄庭坚留下可观的财产。
黄庭坚跟母亲相依为命,他有一个藏书非常丰富的舅舅,非常喜欢他,舅舅的藏书,黄庭坚小娃可以任意的挑选阅读。
故黄庭坚的幼年在物质方面虽称不上富裕,但在精神方面,绝对有自豪的理由。
黄庭坚小娃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到河边放牛。
那里有潺潺的溪流,鲜嫩的青草,数不清的大树相互交接形成了一道幽静清凉的屏障。
林子里有小鸟鸣啭,溪流里有小鱼嬉闹,牛背上有牧童吹笛,黄庭坚一生最喜爱笛声,大概和他童年的经历有关。
他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清风徐来,水波荡漾,读一篇杜甫的诗,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在年幼的黄庭坚看来,牧童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惬意的职业。
周围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牧童可以躺在软软的青草上放逐自己的灵魂,还可以伴着鸟儿的歌唱演奏短笛,一切世俗的东西都不染心胸,心灵的纯洁一如没有尘埃的美玉,还如清澈的溪水。
黄庭坚小娃写了一首《牧童诗》,由衷地向牧童致以最羡慕的眼神:骑牛远远过村前,吹笛风斜隔岸闻。
黄庭坚的诗10首
![黄庭坚的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6ba147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1.png)
黄庭坚的诗10首黄庭坚的诗10首篇1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种萱欲遣忧,丛薄空自绿。
洗心日三省,人亦不我榖。
谁能书窗下,草玄抱幽独。
首藐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身当万户侯,鼓吹拥部曲。
解佩著犀渠,张弓插雕服。
何时李将军,射猎出上谷。
黄庭坚的诗10首篇2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圣学鲁东家,恭惟同出自。
乘流去本远,遂有作书肆。
日中驾肩来,薄晚常掉臂。
徒嚣终无赢,归矣求己事。
黄庭坚的诗10首篇3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八方去求道,渺渺困多蹊。
归来坐虚室,夕阳在吾西。
君今秣高马,夙驾先鸣鸡。
慎勿取我语,亲行乃不迷。
黄庭坚的诗10首篇4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风雨桃李华,佳人来何暮。
安齐果未安,寓卫岂所寓。
张侯室县磬,得酒美无度。
常忧腐肠死,须我嫁阿骛。
双鱼传尺素,何处迷春渚。
啼鸟劝不归,晓鞍逐行旅。
遥知登楼兴,信美非吾土。
黄庭坚的诗10首篇5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清润玉泉冰,高明秋景晴。
妙年勤翰墨,银鉤烂纵横。
蓝田生美璞,未琢价连城。
思为万乘器,柱下贵晚成。
黄庭坚的诗10首篇6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任世万钧重,载言以为轩。
空文误来世,圣达欲无言。
咸池浴日月,深宅养灵根。
胸中浩然气,一家同化元。
黄庭坚的诗10首篇7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温气冰底归,忽忽六过旬。
园林改柯叶,鸟声日日新。
耕稼百年外,四郊无短闉。
高丘试顾望,俯仰迹已陈。
信陵松郁郁,不见曩时人。
空怀负暄赏,莫望属车尘。
腹中书万卷,阽死沟壑滨。
投壶与射覆,一笑物皆春。
黄庭坚的诗10首篇8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陆沈百世师,寄食鲁柳下。
我今见诸孙,风味窥大雅。
大雅久不作,图王忽成霸。
黄庭坚的诗10首篇9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鲁公但食粥,百口常忧煎。
金张席贵宠,奴隶乘朱轩。
丈夫例寒饿,万世无後先。
风霾天作恶,雷亦怒阗阗。
俄顷花柳静,烟暖谷鸟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谤议,高位又疾颠。
空余壮士志,不逐四时迁。
黄庭坚的诗10首篇10朝代:宋朝|作者:黄庭坚春风鸣布谷,天道似劝分。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217ca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3.png)
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黄庭坚(1045-1105年)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以下是黄庭坚最著名的十首诗词:
1.《青玉案·元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2.《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3.《清平乐·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曾谙。
)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5.《浣溪沙·送梅庭老》(落日满屋梁,梧桐树下人初长。
)
6.《菩萨蛮·宜州作》(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
7.《鹧鸪天·送陈郎中任官宣城》(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8.《踏莎行·元旦》(年年岁岁新春至,岁岁年年人不同。
)
9.《西江月·夜黄沙道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10.《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这些诗词代表了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其中既有咏史抒怀之作,又有描绘山水田园之诗,充分展现了他的文采和才情。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639e4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2.png)
黄庭坚经典诗词20首西江月·断送一生惟有黄庭坚〔宋代〕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
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品令·茶词黄庭坚〔宋代〕凤舞团团饼。
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
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黄庭坚〔宋代〕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黄庭坚〔宋代〕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病起荆江亭即事黄庭坚〔宋代〕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呈病维摩。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戏呈孔毅父黄庭坚〔宋代〕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寄贺方回黄庭坚〔宋代〕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黄庭坚〔宋代〕环滁皆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乐也。
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
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
太守醉也。
喧哗众宾欢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黄庭坚〔宋代〕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黄庭坚的创作主张
![黄庭坚的创作主张](https://img.taocdn.com/s3/m/051821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2.png)
黄庭坚的创作主张黄庭坚的创作主张导语:黄庭坚论诗以“不俗”为高标,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他强调须多读书,只有“胸中有万卷书”,才能“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除了诗之外,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黄庭坚的创作主张是什么吧。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
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父黄庶是专学杜甫的诗人,舅父李常是藏书家。
黄庭坚自幼好学,博览经史百家。
英宗治平四年(1067)登进士第。
神宗熙宁时期,黄庭坚先后任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政令清简平易。
七年,移监德州德平镇。
元□时入京编修《神宗实录》,其间苏轼知贡举,曾聘为参详官。
《实录》修成,黄庭坚迁起居舍人。
绍圣时新党章□、蔡卞等用事,迫害元□旧臣,黄庭坚被劾修实录诬枉,责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徽宗即位,受命内迁,又因赵挺之排挤,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贬所。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
他的政治态度与苏轼相近,他不大赞成王安石变法,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为人有抱负,有识见,讲操守。
“丈夫存远大,胸次要落落”,“今年贫到骨,豪气似元龙”(《次韵杨明叔见饯》),可看作他的自我写照。
他身临逆境。
能安贫乐贱,泰然自处,“不以得丧休戚芥蒂其中”(《豫章先生传》)。
一生承受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对禅学也濡染较深。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冷斋夜话》还载有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被江西诗派奉为“创作纲领”,曾对后来作者发生过消极影响。
其实,“夺胎换骨”说,不见于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主张。
而在谈论点铁成金的那封信中他还说:“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即自有主旨;又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
“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
![“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https://img.taocdn.com/s3/m/44b941932cc58bd63086bd22.png)
“以诗为词”与“以词为诗”作者:刘蔚来源:《社会科学》2012年第07期摘要:宋代田园诗词的创作都存在破体现象。
北宋时期主要是词的破体,即把田园这一传统的诗歌题材引入词的创作领域,或化用诗歌的字句,或融其诗意,体式上也接近于齐言。
苏轼完成了飞跃性的转变,其田园词在破体的基础上自有新创,语汇、句法和主题都对南宋田园诗产生重大影响。
南宋时期,田园诗词的创作进入“以诗为词”和“以词为诗”的双向互动阶段,田园词诗化和田园诗词化的现象同时并存。
辛弃疾的田园词继承了汉代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博采众家之长;诗词兼善者的田园词往往不可避免地接近其诗的面目腔调。
而南宋劝农类的田园诗则全盘接受苏轼词的影响,更为普泛的现象是田园诗沾染上了些许词的格调韵味。
宋代田园诗词的破体是良性的。
经过破体,诗词互相借镜,相资为用,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共同推动了田园题材在宋代的新的繁兴。
关键词:宋代;田园诗;田园词;破体中图分类号:I20722;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07017509作者简介:刘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副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1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破体”现象屡见不鲜,“凡是打破各种文体的疆界,超越比较材料的局限,移花接木,相资为用,造成渗透交融,蔚为新奇鲜活之美学效果者,皆谓之‘破体’”①。
文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在宋代格外突出,王水照先生就曾经指出:“在两宋文坛上,‘破体为文’的种种尝试,如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古入律、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赋为文、以文为赋、以文为四六等,令人目不暇接,其风气日益炽盛”②。
而各种文体的互动中,诗和词的沟通又是最显著的,“诗与词是关系最密切、沟通渠道最多的两种文体。
诗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生发,是中国韵文文体关系中的最突出现象”③。
宋代文学创作中诗体和词体相互借鉴、渗透、融通的现象已引起不少关注,既有着眼于一代词作的“以诗为词”或诗作的“以词为诗”,也有注目于个别作者的诗词破体或互渗④,但诗与词这两类不同的文体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是如何移花接木,相资为用的,迄今却鲜有人论及。
《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93b94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1.png)
《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平乐》黄庭坚古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译文]春天回到了哪里?我找不到它的脚印,四面一片沉寂。
[出典]北宋黄庭坚《清平乐》注:1、《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2、注释(1)行路:指春天的行踪。
(2)因风:顺着风势。
(3)唤取:唤来。
取,语助辞。
3、翻译春天回到何处?留下一派清静找不到它回去的道路。
若是有人知道春天归去之处,请叫它仍旧回来的我同住。
可是春天去得无影无踪什么人会知,除非你问一问黄鹂。
它的叫声十分婉转,但无人能够理解,只有任凭轻风飘过蔷薇。
春归何处?4、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
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
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
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
哲宗立,召为秘书郎。
元佑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着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京师,与庭坚同游苏轼之门,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神宗实录》成,擢为起居舍人。
哲宗亲政,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
绍圣四年(1097)移戎州(今四川宜宾)。
崇宁元年(1102),内迁知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任九天,即被罢免,主管洪州玉隆观。
次年复被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
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私谥文节先生。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称为“苏门四学士”.在苏门学士当中,秦观和黄庭坚两个人的成就最高,秦观是词苑圣手,黄庭坚是诗坛宗匠。
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古典诗歌之黄庭坚诗词
![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古典诗歌之黄庭坚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a38126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6.png)
乌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古典诗歌之黄庭坚诗词
黄庭坚(公元737~806),字子山,号虚竹,汉族,山西平陆人,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唐诗三大家”之一。
他的诗词以“抒情”为主,抒发出他对生活的眷恋,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反映出他对祖国的热爱,表达出他对友情的珍视,表现出他的温柔和忧伤,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其中一首诗歌是《渔家傲·乌江怒发》:
乌江怒发几时休,恰似黄河滔滔流。
黄叶飘香满堤阔,落花深处莫相留。
江山如画连天色,秋风起入楚云收。
渔舟唱晚沉吴楚,江上征人去不复返。
另一首诗歌是《乌衣巷》:
乌衣巷口夕阳斜,小屋深处燕子家。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潮涌动满江花。
渔歌声里渔灯火,满江红色落花雨。
夜来风雨声,江山万里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黄庭坚的“以诗为词”
摘要:黄庭坚以其诗及诗论著称于世,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作为一代诗人,他亦有大量词作流传于世,且风格多样。
黄庭坚的时代是词境和词风开始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代词人,他以自己独特的山谷诗法注入词的创作中,即所谓的“以诗为词”,使词呈现一种独特的风貌,对后人词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黄庭坚的“以诗为词”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风貌,即“以黄庭坚的诗为黄庭坚的词”,明显具有山谷诗法的特质。
关键词: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以诗为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等,北宋著名文学家,尤以文章、书法、诗歌、诗论闻名于世,而其词后人却鲜为人知。
山谷生平作诗不计其数,但其词流传至今,却也有《山谷词》一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近两百首,数量虽与其诗作相去甚远,却远在一般词家之上。
而山谷词的种类也是繁杂多样。
其词中既有“奴奴睡也奴奴睡”(《千秋岁》)之类极俚俗之语,又有“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画堂春》)之类极纤美之语,更有“落日塞垣路,风劲嘎貂裘”(《水调歌头》)之类极豪迈之语。
前人或以之和柳永并提或以之和秦七共称,或以之归入苏试词风一派,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然而细读山谷之词,不难把其词粗分为两类,一是早期的软婉
轻媚、绮靡艳丽的风格颇似柳永的男欢女爱、离情别绪之作,二是后期的表现人生际遇和感慨乃至哲理的思考,奇崛生硬、疏宕沉郁,风格颇似苏轼。
从前者看,山谷是一个苛守传统的本色当行的词家,若着眼于后者,则山谷词明显具有了“以诗为词”的作风。
然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黄庭坚都有意或无意地以其独具特色的诗法入词甚至论词。
这种创作方法和态度或表现在其章法、语言上,或表现在其思想和内容上,或着整体都表现出其诗的风神,因此并不是依一句“着腔子唱好诗”所能概括的。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是黄庭坚文学思想中最具体的创作方法,主要针对的是诗歌创作。
“夺胎换骨”法与“点铁成金”法在内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即都要化用前人的作品入于自己的作品。
其中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的诗意境界而不采用原来的语言,要别创新语来表现之,而夺胎法是要参考古人的诗意重新加以形容表现,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
因此无论是“夺胎换骨”法还是“点铁成金”法都与学习古人是分不开的。
山谷作词与作诗一样手法独特,特别是在语言运用上爱用典故,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作词要以“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然而他却在潜意识里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词。
尤其表现在山谷词中较多化用前人诗句或文句入词的现象。
例如山谷《雨中花》: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
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
念画楼朱阁,风流高会,顿冷谈席。
西州纵有,舞裙歌板,谁共茗邀棋敌。
归来未得,先沾离袖,管弦催滴。
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
会须醉倒,玉山扶起,更倾春碧”。
其中“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化用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原句本来是名句,山谷化用至此,却似乎是随手拈来,使语句对仗工整而且显得更加简洁凝练,因此更易记颂。
且与整首词句结合得天衣无缝,可谓巧妙之至。
直接用古诗人成句化入自己词作也是黄庭坚词的一个特色,他在填词时有时不是根据词抒写的情景另铸新词,而往往是借用古人诗的成句。
他的词中借用杜甫诗句的有《定风波次高左藏韵》中的“自断自生休问天”(杜甫《丽人行》)、《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中的“且看欲尽花经眼”(杜甫《曲江二曲》之一);借用杜牧的有《鹧鸪天紫菊黄花风露寒》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杜牧《遣怀》)、《鹧鸪天节去蝶愁风不知》中的“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七律九日齐山登高》)、《南乡子黄菊满东篱》中的“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这些诗句熔铸在词的境界中,有的浑然天成,了无痕迹,有的则生吞活剥,显得有点生硬。
因为这些是典型的诗的语言,简劲有力,力度很大,因此多
符合山谷诗作瘦硬的风格。
山谷有些词则干脆是对他人整首作品进行新的艺术加工。
如其《鹧鸪天》一首,整首词由隐括张志和《渔父曲》而来,全词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蒻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山谷这类词作还有《调笑令》一首,此词虽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然而山谷却能在短短的篇幅中取其一点,只叙写李杨二人分离之后杨贵妃苦苦思念却无法与其心上人相见之情,着墨集中。
另外,山谷还隐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文洋洋洒洒数百言,而山谷只将其内容纳于一百多字中且使之合律。
可以说山谷词作中化用该饰他人作品的地方随处可见,这种几近剽窃他人作品的作词方式,几近一种文字游戏,历来被人所诟病,例如金代王若虚说:“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
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言语中的责怪可见一斑。
然而词作在当时是被称为诗余小道的,远没有诗作来的庄重,对于这样的诟病词人是不以为然的。
而这种作词方式无疑匹合了他的文学主张“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因此,山谷作词多数用了诗的路数,有些词句过于整齐,让人觉得是能唱的诗了。
且因为用了较多的典故,使词显得典重、故实,也使词的语言显得简劲有力,纵横恣势,成为“句读不葺之诗”。
而
这种作词手法在黄庭坚之前是很少见的,可以说黄庭坚在词的发展特别是语言解放上是有着承前启后之功的,山谷作词的这种手法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后来的辛弃疾等众多词人。
辛弃疾不仅继承了黄庭坚,而且“进一步解放了诗的形式,他不仅运用诗的句法,而且吸收了散文、辞赋、小说、口语入词,将经书、史书、庄子、论语、楚辞、佛典以至前人诗文中诗句,一起融化进自己词中……。
”后来的姜夔、周邦彦、吴文英等重要更是沿用了黄庭坚的作词方法,可以说黄庭坚的词作影响了后来的整个词坛。
注释: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第1版,后集33卷,249页。
②转引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162。
③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新1版,189页。
④王景琳、徐匋:《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181页。
参考文献:
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孙克强:《词学论考》,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黄宝华:《黄庭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黄宝华:《论黄庭坚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8卷。
房日晰:《黄庭坚词为“着腔子唱好诗说”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8月第30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