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诗歌特色论文

合集下载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黄庭坚的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于:
一、意象密集、层次丰富。

黄庭坚的诗歌大多以象征性的意象代表实
际情景,表达出跨几个层次的复杂情思。

他结合古代诗学,将矛盾和
竞争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二、叙事新颖、巧妙活跃。

黄庭坚的诗歌在叙述上极具特色,采用多
种技巧,激起读者共鸣。

他的抒情叙事优美动人,行文编排熟练,将
众多叙事线路凝聚成一篇咏叹文章,既可以活泼而流畅的叙事,又可
以凝炼而精当的意象。

三、写实细致,抽象精致。

黄庭坚的诗歌集中展现了写实主义的特点,也有许多抽象优美的景象,表达富有节奏感、寄寓心灵的咏叹。

他以
一种精致的语言,将真实生活彰显出信息的叙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
视角,深入揭开生活真相的面纱。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导语:黄庭坚用他那“以故为新”的句法字法,用他那险拗的音律,形成了他自
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把这种“峭刻生新”、“深折透辟”、“老辣硬涩”的风称为“黄
庭坚体”。

【摘要】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其诗歌上的杰出成就最终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并且开创了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成为宋诗史上一位
开宗立派、影响深远的大家。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黄庭坚诗歌的艺术个性、创新精神的理解,认识他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本文试对他诗歌的艺术风格进行一番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黄庭坚诗歌创新精神艺术风格
引言
黄庭坚诗歌以鲜明的风格特征而自成一体,当时就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

元祐二年(1087),苏轼作《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庭坚鲁直体。

”黄庭
坚作诗歌和之,有“我诗歌如曹郐,浅陋不成邦。

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和“句
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

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

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等句,句法奇矫,音节拗健,想象奇特不凡,且有一股兀傲之气,是典型的“山谷体”。

【1】如果以唐诗歌为参照标准,那么“山谷体”的生新程度是最高的,它最典型地
体现了宋诗歌的艺术特征。

黄庭坚晚年的诗歌风逐步体现出归真返朴的倾向。

求新求变的精神在晚期黄庭坚诗歌中仍有所体现,但随着诗歌人阅历的加深和修养的提高,已渐渐达到炉火纯青、形迹尽泯的境界。

用黄庭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平淡而山高水深” ① 直接引语用参考文献标注的境界。

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
讨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试论黄庭坚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黄庭坚(1045年-1105年)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是对黄庭坚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的论述:
1.温婉典雅的语言和风格:黄庭坚的诗歌以其温婉、典雅、
质朴的语言而著称。

他避免华丽和浮夸的修辞,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和情景的细致描写。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而不失音韵,句子简练流畅,给人以舒适而柔和的感觉。

2.精妙的意境和形象描绘:黄庭坚的诗歌展示了精妙的意境
和形象描绘。

他善于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季节变化、人物形象等生动地展现出来。

他经常使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寓意和深层次的意义。

3.深思熟虑的思辨与哲理:黄庭坚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了
深思熟虑的思辨和哲理。

他对人生、人情、时光流转等大问题展开思考,并通过具体的情感和观察,表达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

4.抒发情感和自然感受:黄庭坚的诗歌作品抒发了丰富的情
感和自然感受。

他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亲友之情、离别之苦、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他对人生欢愉和苦难、情感喜悦和痛楚等丰富复杂的情感进行了真实而深入的表达。

总的来说,黄庭坚的诗歌具有温婉典雅的语言和风格,精妙的意境和形象描绘,深思熟虑的思辨与哲理,以及抒发情感和自然感受等共同的艺术特征。

他的诗歌作品风格独特,流露出他独特的文学追求和审美取向。

这些特点使得黄庭坚的诗歌成为北宋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

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

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黄庭坚是中国宋代古诗词家和书法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其对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中,他对魏晋文化的理解和对魏晋诗歌的评价有着极高的水平。

本论文主要探讨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并列举以下九个提纲:一、介绍黄庭坚及其诗歌创作风格二、黄庭坚对魏晋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三、黄庭坚对于魏晋诗歌的评价和看法四、黄庭坚创作的魏晋风格诗词的实例分析五、黄庭坚所推崇的魏晋诗人和其作品的分析六、黄庭坚对于魏晋诗歌的继承和创新七、黄庭坚对魏晋诗歌传承的意义和影响八、黄庭坚美学思想背景下对魏晋诗歌的解读和理解九、黄庭坚的魏晋诗歌研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地了解黄庭坚对于魏晋诗歌的接受研究,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传承的深远影响。

黄庭坚对于魏晋诗歌的评价和解读,不仅展现出其在文化和文学方面的水平和造诣,更是对后世文化和文学领域的启示和指引。

1. 介绍黄庭坚及其诗歌创作风格首先,我们需要对黄庭坚进行简要介绍,包括他的生平和成就。

同时,针对他的诗歌创作风格进行分析,探讨他的创作特点、诗歌题材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

2. 黄庭坚对魏晋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分析黄庭坚对魏晋文化的深入了解,探讨他如何通过读书、学习和接触文化人物等方式,了解魏晋时期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

同时,考察黄庭坚的魏晋文化认识和评价是否和后世学者的评价相似或存在差异等。

3. 黄庭坚对于魏晋诗歌的评价和看法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分析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评价和看法。

这包括黄庭坚对魏晋诗歌的艺术特点、诗人的思想倾向、作品的情感色彩等方面做的评价和评论,我们可以通过黄庭坚的文章和评论来进行考察。

4. 黄庭坚创作的魏晋风格诗词的实例分析从黄庭坚的创作音像出发,我们可以进行黄庭坚创作的魏晋风格诗词的实例分析。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黄庭坚将魏晋诗歌元素融入到自己创作中的具体方法和表现形式。

以《登快阁》为例分析黄庭坚的诗歌艺术特色

以《登快阁》为例分析黄庭坚的诗歌艺术特色

2021年第07期113艺术纵横以《登快阁》为例分析黄庭坚的诗歌艺术特色陈雪彤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100024黄庭坚是宋代诗词创作高峰的代表作家,其诗歌集中体现了宋代诗人独辟蹊径的创作风格,南宋吕本也以黄庭坚为江西诗派的鼻祖。

《登快阁》是黄庭坚在太和任知县第二年的秋天,游赣江于快阁(原太和县楼)所作: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以其意境雄浑之景、一往浩然之意,深刻体现了黄庭坚创作的艺术风格。

本文就从《登快阁》的声律、语言、思想三个方面简要分析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诗歌声律艺术黄庭坚的诗歌以声律奇峭非常、对仗变幻莫测、句法丰富多彩为显著特点,影响着江西诗派作家对诗律创作方面的经营。

下面就以《登快阁》的声律部分,简要分析其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登快阁》是一首大致符合平起的七律律诗。

其尾联的格律情况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于平起的七律律诗来说,尾联的格律情况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近体诗其中一条平仄要求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登快阁》的尾联第一句第五字“弄”是去声为仄,会有 “仄仄仄”三音步出现在句尾,造成与标准律诗平仄有别的句子,也就是“拗”。

此时需要用平声的第六字“长”来“救”。

黄诗有意识地打破音节常规、千篇一律,擅长在律诗中运用“拗救”形式的诗句,为律诗增添一抹新鲜、奇崛的色彩;有意避开了严格的平仄带来的圆熟的声调,给人以声韵上独特的记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作者的表情达意受格律的束缚二、诗歌语言艺术黄庭坚就文学创作曾谈道:“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答洪驹父书》遣词造句是写文章最难的部分,但黄庭坚说:杜甫、韩愈诗词的每一字都来自于古人,只是后人读古书少,便认为是杜、韩首创的。

黄庭坚的“无一字无来处”在《登快阁》之中处处有所体现。

浅析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

浅析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

浅析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黄庭坚(772-846),字更仁,元和十九年(822)任汝南景阳县宣政使,仅一年即去世。

唐朝诗人,也是一位古书家,其作品有诗歌、散文、赋、灵异、记传世界五十余种,他的诗作超越了留传至今的古典诗人,具有集中性、现代性和综合性,大大受到后世的学者的研究和赞赏。

本文主要从黄庭坚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来浅析其诗歌艺术特征。

黄庭坚的诗歌,有其个性独特的形式特征,他篇幅较短,句式简洁自然,意象精深,表达抒情幽雅,具有浓墨重彩的文学性,不要求工整但又能够表达出情感和思想,也可以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快感。

比如他的《汝南次韵》:“细巷深闻柳笋香,溪边芳洲水清浪,露花朝珠动秋光,草色更新到夕阳。

”简洁的字句表达了丰满的诗情,抒发出自然之美,传达出对家乡的爱和思念。

内容上,黄庭坚的诗歌题材繁多,既有叙事诗,也有赋景诗,象《鹊桥仙》,“长江东逝水,浪淘自海口。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这首诗以鹊桥仙作为诗歌中心,用艺术夸张意象,描绘出水流万里,鸟飞奔腾的美景;象《回潭阁》,“青山依旧,明月依旧,孤帆一叶如旧。

清风依旧,久游水滨,几点金阳复见”,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此外,还有国家制度的批评诗、政治学说的诗,甚至包括神话诗等,他的诗歌的题材繁多多样,表现出其广博的学识和对策议之事的睿智。

从以上可以看出,黄庭坚的诗歌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形式和内容上,他的诗篇幅短,而且意象精深,表现出文学性强的特色;内容方面,黄庭坚的诗歌题材繁多,可以说是胸襟之广,是个博学的诗人。

至今,其诗作已有千古流芳之效,其影响仍然延续不断,具有很高的古典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至此,本文就以浅析的方式,论述了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在研究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他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美感,更是从中深刻了解到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

黄庭坚

黄庭坚
词中"管不解","个里","忍管"等都是民间俗语.这些都是常见的口头语言.这些词汇的运用,使词作变得活泼亲切,感情表达得更为具体准确.山谷有些词作则有过多地使用地区局限性颇大的方言俗语的倾向.如《丑奴儿》词中有这样几句:"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口沙,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这首词人为地造成了语言上的隔阂,如果不是操这种方言的当地人,恐怕很难全然理解词的意思.
此词为山谷在黔南贬所的作品,它以狂放的笔调,写出了内心深沉的痛苦忧郁,外似旷达,实则沉郁,近于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一类作品的风格.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 例言》中曾指出山谷词"疏宕"的特点,而夏敬观《手批山谷词》又指出"山谷重拙"的特点,可以说他们都是颇具慧眼的,能够见出山谷词的独特之处,而且甚中肯綮.实际上,山谷词是兼有疏宕与沉郁的特征.山谷词虽然疏岩明快,但并不粗疏浅陋,而是寓深意于其中.清人刘熙载也认为:"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⑥这话说得好,可谓搔着痒处了.看上去并不典雅富丽的山谷词,却是蕴含深厚的,读来自感厚重,与当时词坛上占主流的婉约词风是颇相径庭的.
在宋代词人中,前后期词风迥异则莫如黄山谷.前期词如《归田乐引》:"对景还消瘦.被个人,把个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尊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扌闰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少年心 添字》:"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着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口歆则个,温存着,且教推磨."可谓俚俗亵诨之至.故清人朱彝尊编《词综》对山谷词去取特严.而后期词如《醉蓬莱》:"对朝云云爱云逮,暮雨霏微,乱峰相倚,巫峡高唐,锁楚宫朱翠.画戟移春,靓妆迎马,向一川都会.万里投荒,一身吊影,成何欢意.

黄庭坚词作风格浅谈

黄庭坚词作风格浅谈

黄庭坚词作风格浅谈摘要: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诗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

作为一开创了江西诗派的一代诗人,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与此同时,他的词名亦自不小。

与黄同时的诗人陈师道曾说过:“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

唐诸人不连也。

” ①足见其词作亦有别样深蕴的艺术风范。

关键词: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

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

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黄庭坚历来主张艺术上的开拓创新,倡导"自成一家始逼真", 在词的创作上,他同样是卓然自立,不肯随人后的.他的词作凸显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一、词作艺术特色王希杰先生在其《汉语修辞学》中说:“方言成分的适当采用,可增添作品的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

”黄庭坚的词作作品中,有许多充盈着将方言俗语和文学语言糅为一体的浅俚式语言的词作。

如《卜算子》: 要见不得见,要近不得近.试问得君多少怜,管不解,多于恨. 禁止不得泪,忍管不得闷.天上人间有底愁,向个里,都谙尽.词中"管不解","个里","忍管"等都是民间俗语.这些都是常见的口头语言.这些词汇的运用,使词作变得活泼亲切,感情表达得更为具体准确.方言俗语用得恰到好处,使人感到亲切朴实,清新自然,给人以娓娓如述的感觉.黄庭坚词作便颇具这样的艺术效果。

在“个性”的同时,黄庭坚词作又有传统的“共性”。

其词中语汇十分丰富,有传统的典雅词汇,词的语言典雅工丽。

如《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首词通过寻觅春的踪迹,来抒写伤春意绪,语言典雅工致,可以说是词的"本色语".李清照在《词论》中主张词"别是一家",并认为黄庭坚是词家中少有的明于此道者,大约是指这类典雅优美的作品而言。

论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成就

论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成就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的一个以杜甫为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则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黄庭坚的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作诗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宋代大诗人之一,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一代大文豪苏轼。

苏轼作诗以气运笔、放笔纵意、纵横驰骋、大开大阖、变化莫测、结构复杂,无迹可求,所以苏诗成就虽高,师之者极少,未能形成流派。

黄庭坚的创作思路有迹可寻,甚讲法度,便于学习,所以其追随者很多。

黄庭坚的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代表了宋诗的特点。

可以说,黄庭坚诗是最具宋诗艺术特色的,受黄庭坚影响形成的江西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并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句,可见推举之重。

黄庭坚一是注重用字。

用字“要字字有来处”。

时人评黄庭坚作诗“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

黄庭坚还提出诗的“句中眼”,所谓“句中眼”即后人所说的“诗眼”,就是注重对关键字词的锤炼,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即是锤炼而来,可谓“置一字如关门之键”。

二是重视句法。

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何谓“句法”,从这句诗里可以看出,黄庭坚论诗的句法尚简易,如秋月澄江,明晰可感。

在《与王观复第二书》中说:“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

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齿凿痕,乃为佳耳。

”三是讲究章法。

黄庭坚讲章法命意言论甚多,如:“欲作楚辞,追配古人,直须熟读《楚辞》,观古人用意曲折处讲学之,然后下笔。

譬如,巧女绣妙一世,若欲作锦,必得锦机乃能作锦。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独创性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独创性

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独创性
黄庭坚在古典诗歌艺术创作方面有独创性,他有着独特的诗歌语言,奇特的峻律,惊人的创新性。

他善于运用正史和传奇历史材料,以及
组合复杂的层次文字主题,以及使用广泛的传统古典诗歌形式和写作
技巧,使得他的艺术独一无二。

他的诗歌中增添了外国人文元素,如
西方格律,波斯押韵,也带来了唐朝时期特有的文化情调。

黄庭坚特
别重视诗歌作品的应用价值,他喜欢把不同文艺领域的历史文化元素
结合在一起,并试图提高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这是他艺术独特性的体现。

论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论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论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黄庭坚(1865-1918),出生在中国明朝的广东潮州一个文人家庭。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家,黄庭坚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诗歌,而其中涉及到的自我形象为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社会风气和黄庭坚个人情感两个方面来探讨黄庭坚诗歌自我形象的表现及其意义。

从社会风气来看,黄庭坚所处时代是明朝后期崩溃快要完全发生之前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国文人们传统道德观念崩塌的开始。

同时,清朝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黄庭坚的诗歌更加突显了当时贵族分子忧虑、被蒙冤饱受磨难的蒙古人、清朝要求服从其政权的社会状况,以及混杂文化相处的紧张局势,因此,他的自我形象也反映出这些社会风气条件下的文人沉重心情。

此外,在黄庭坚个人情感方面,与传统学说中以谦逊谨慎著称的黄庭坚,实际上具有非常顽强、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主张“忍耐一切,绝不沉默”,以一种赤子般的气概面对任何挫折和困境。

他大胆实践,勇于担当,秉持“勤能补拙”的信条,依然坚守当时文人们追求的“居重敦厚而清谈”的文风。

在他的诗歌中,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中庸之道,而且有时也带着一种节制式的乐观,时而流露出内心的挣扎,时而宣泄自己的郁闷情感。

总之,黄庭坚诗歌自我形象在华夏历史诗歌史上代表了一种发展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文化起着巨大的作用,也为读者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因此,探究黄庭坚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文人情感,
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关于黄庭坚作文

关于黄庭坚作文

关于黄庭坚作文今天咱们来聊聊黄庭坚这个超酷的古人。

黄庭坚啊,那在北宋的文艺圈里可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就像现在娱乐圈里的全能艺人一样,他在诗词、书法等好多领域都是大拿。

先说说他的诗吧。

他写诗那可真是有自己的一套。

他的诗就像是精心调制的鸡尾酒,味道独特又让人回味无穷。

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可不是什么偷奸耍滑的招数。

这就好比他拿着前人诗歌的原材料,然后用自己高超的手艺,打造出了焕然一新的作品。

他的诗用词新奇,就像他把普通的字词都放进了魔法盒子里摇一摇,再拿出来就变得闪闪发光。

比如说他那些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经他一写,那山水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还带着一种神秘的气息,让你感觉自己好像跟着他的诗穿越到了那个有山有水的北宋。

再看看他的书法。

他的字那简直就是艺术品中的艺术品。

黄庭坚的书法笔力雄健,线条就像钢丝一样,充满了力量感。

他写字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一样,每一笔都有着自己的使命和方向。

他的字乍一看,好像有点奇奇怪怪的,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就像臭豆腐一样,闻着怪,吃着香。

你要是仔细端详他的书法作品,就会发现那些字好像都在跳舞,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黄庭坚这个人呢,性格也很有趣。

他在官场里起起落落,但是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没有丢掉自己的那份文人的傲骨和对文艺的热爱。

在顺境的时候,他没有沾沾自喜,还是一心扑在创作上;在逆境的时候,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他也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把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就像一个乐观的冒险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宝藏。

他和苏轼的关系也很值得一说。

这俩人就像是文艺界的好哥们儿,互相欣赏又互相切磋。

苏轼就像一个豁达的老大哥,黄庭坚呢,像是一个充满冲劲的小弟。

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诗词唱和,那可都是北宋文艺界的佳话。

他们在创作上互相影响,苏轼的豪放大气感染着黄庭坚,黄庭坚的奇崛风格也让苏轼眼前一亮。

黄庭坚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北宋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黄庭坚词作鉴赏范文一份

黄庭坚词作鉴赏范文一份

黄庭坚词作鉴赏范文一份黄庭坚词作鉴赏 1生平简介黄庭坚,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江西修水县人。

生于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1045年7月28日),北宋诗人,书法家,词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__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

__初,羁管宜州卒。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__执政,屡遭贬,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贬所。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

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

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

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

同他的前辈一样,黄庭坚对西昆体也是猛烈攻击的。

西昆诗人讲究声律、对偶、辞藻,为了在艺术上摆脱西昆诗人的影响,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就企图在立意、用事、琢句、谋篇等方面作些新的探索。

到北宋中叶以后,这百年以上的承平局面和新旧党争的风险,即使许多诗人愈来愈脱离现实;当时大量书籍的刊行,封建文化的高涨,又使他们不满足于寻常典故的运用,而务求争新出奇(注:欧阳修与梅尧臣书,不满意当时人作白兔诗“皆以常娥月宫为说”,苏轼《聚星堂雪》诗“禁体物语”,皆见当时诗人争新出奇的风气,到黄庭坚更变本加厉。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特点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特点

黄庭坚的诗歌创作特点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以“修养为根本”,是其敏锐地通过体悟把握儒学、佛教、道家思想精髓的结果。

黄庭坚重视从传统的儒学经典中获取存养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因而他作了“阅世行将老斵轮,那能不朽见仍云。

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

”(《次韵郭右曹》),以表达他对儒者所提倡的修身、事功等主张的践行;他的创作也源自佛学追求,作“禅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丝声谁道不如竹,我已忘言得真性。

”(《听崇德君鼓琴》),认为“胸次释言,而闻者亦有所劝勉”(《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其创作还得力于对道家学说的体悟,“看着庄周枯槁,化为蝴蝶翾轻。

人见穿花入柳,谁知有体无情。

”(《次韵石七六言七首》)是他感悟到了“有体无情”的妙义。

黄庭坚认为“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庭,怨忿垢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书王之载》(朐山杂咏)后),因而他的诗作多“为文时理性控制”且“负载社会责任感”。

他的诗歌向我们展现了“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任驱使。

”(《上大蒙笼》)与“山农惊长吏,出拜家骚骚。

借问淡食民,祖孙甘餔糟。

赖官得盐吃。

正苦无钱刀。

”(《劳坑入前城》)的民生疾苦,表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在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中,讲究诗歌的语言技巧,学习韩愈、杜甫的“无一字无来处”,又向禅宗“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技巧学习。

“点铁成金”是指借用前人的语言材料,根据自己的构思重新组织,为我所用,“夺胎”指的是利用别人的语言材料、构思经验,注入新的意蕴;“换骨”则是利用前人的语意、诗意重新组织,使诗意生新。

如其“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师杜甫之“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恼赏花无人做伴,黄庭坚则恼赏花太久,寂寞难受;又如“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师王褒之“离离若缘坡之竹”(《僮约》),黄庭坚用空谷的清风形容王炳之的大胡子,使之又有了新的韵味;再如其“公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师李延年之“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我眼中的黄庭坚写成诗作文三年级

我眼中的黄庭坚写成诗作文三年级

我眼中的黄庭坚写成诗作文三年级我眼中的黄庭坚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可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呢!他的字写得那叫一个漂亮,画得也是美不胜收。

不过,你知道吗?他还是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哦!他的诗歌可是让人惊叹不已呢!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一面,又有婉约柔美的一面。

他的诗歌中常常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让人读起来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种氛围。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让人忍不住想一边读一边跟着他一起感受那些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情感。

黄庭坚的诗歌中有很多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比如《登快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看到了那银河从天而降的壮丽景象。

还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里荷花凋谢、菊花依然挺立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凄美和坚韧。

除了描绘自然景色,黄庭坚的诗歌还有很多都是表达自己情感的。

比如《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黄几复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深厚。

还有《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烈,长空瘴,沙鸥回急,气断声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之情,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黄庭坚的诗歌还有很多很多,每一首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读他的诗歌,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觉得,黄庭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生活中的智者和勇士。

他用自己的诗歌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友情,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我眼中的黄庭坚是一个多才多艺、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人。

他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多彩,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神奇的国度。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体验世界,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和幸福。

浅谈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浅谈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

浅谈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浅谈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引言: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又有怎样独特的风格呢?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谈谈一下黄庭坚诗歌的艺术风格,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在苏轼周围的作家群中,黄庭坚的诗歌成就最为突出,他最终与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黄”。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他23岁进士及第后,在叶县(今属河南)、太和(今属江西)等地做了17年的低级官员。

这段时期内的黄诗比较关注社会现实,如《流民叹》、《和谢公定征南谣》等,抨击时弊相当尖锐。

元丰八年(1085)旧党执政后,黄庭坚来到汴京任职于馆阁,参加编写《神宗实录》,自此成为苏轼的密友,常与苏轼等人唱和,诗的内容则以书斋生活为主。

从哲宗绍圣元年(1094)开始,旧党重又失势,黄庭坚也受到迫害,先后被贬谪到黔州(今四川彭水)、戎州(今四川宜宾),最后卒于荒远的宜州(今属广西)贬所。

黄庭坚被贬的直接原因是《神宗实录》引起的文字狱。

惊悸之余,黄庭坚作诗较少,内容则以抒写人生感慨为主。

黄庭坚始终被人看作旧党,其实他虽然在政治上追随苏轼,但并未积极参加新旧党争,他一生的心血主要倾注在诗歌和书法创作上。

就题材范围而言,黄庭坚诗没有显著的特点。

他流传下来的一千九百多首诗,约有三分之二是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题咏书画的诗,这种题材趋向与王安石、苏轼基本相同。

黄诗的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特别浓厚,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密集。

首先,黄庭坚喜爱吟咏书画作品、亭台楼阁以及笔、墨、纸、砚、香、扇等物品,这些对象自身都是文化活动的产物或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自然会使诗歌充满文人色彩。

其次,黄庭坚写其他题材也努力抉发其中的文人意识。

例如《演雅》一诗,咏及蚕、蛛、燕、蝶等43种动物,它们本来全是自然意象,查是黄诗并没有到自然界中去观赏这些禽鸟虫鱼,而是从古代典籍的字里行间去认识它们,全诗充满着典故。

毕业论文-论黄庭坚诗歌的美学风格-语言文学论文

毕业论文-论黄庭坚诗歌的美学风格-语言文学论文

毕业论文-论黄庭坚诗歌的美学风格-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论黄庭坚诗歌的美学风格 - 语言文学论文摘要黄庭坚是宋代最有成就的诗人之1,诗学杜甫、韩愈,师从苏轼,与苏轼并称为苏黄,然而却有他独特的艺术个性。

其诗学主张“无1字无来处”,求奇求硬求新,又喜用典,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他的身后聚集了1大批追随者,死后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

他1生著诗1900多首,但人们对其诗历来毁誉不1,然其审美特质却是不容置疑。

综观其诗我们不难体会到它的平淡质朴的自然美,含蓄蕴藉的意境美,凄冷感伤的悲剧美等等的内在美学风格。

关键词:黄庭坚;诗歌;美学风格ABSTRACTHuang Ting-Jian Song Dynasty successful poet most one of, poem learn Du Fu, Han Yu, follow Su Shi, call Su Huang with Su Shi. But go, have he unique artistic distinction, poem their learn, maintain "have one word have come on", ask very and ask and look for novelty hard, like to use the allusion quatation again, recommend "touching iron and turning it into gold", "remould oneself thoroughly". Gather large quantities of follower behind him, honoured as Jiangxi grandfather that poem send behind the death. His life is shifting more than 1900 heads, but the people to its poem always praise or blame one, however its esthetic special characteristic actually are not are undeniable. Take a broad view of their our easy dull and simple natural beauty of realizing it of poem, implicit artistic conception to accumulate book beautiful, chilly cold sad tragedy beautiful to wait a moment for in the aesthstic style inside.Key words: Huang Tingjian; Poetry; Esthetics style。

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
黄庭坚是宋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以下是黄庭坚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1. 厚重真实的情感表达:黄庭坚的诗作常常表达出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他能够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痛苦、喜悦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2. 追求自然与真实的描写:黄庭坚的诗作力图追求自然和真实的描写,他善于运用具象的意象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并尽量避免华丽的修饰,以求表现出最直观、真实的意境。

3. 古朴质朴的艺术风格:黄庭坚的诗作注重发掘和延续古代文人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古朴、质朴的特点。

他熟练运用古体诗、绝句以及古人的字句,使自己的诗作带有浓厚的古风味。

4. 思辨与思索的哲理意味:黄庭坚的诗作中常常蕴含着对人生、悲欢离合、兴亡等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辨和思索。

他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不仅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反思,还呼唤人们对人生命运的深度思考。

5. 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尽管黄庭坚的诗作多是沉郁和深沉的,但他也常常运用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以揭示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展现自己的思维慧智。

总之,黄庭坚的诗歌在情感表达、描写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色,他的诗作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

论黄庭坚山水诗

论黄庭坚山水诗

论黄庭坚山水诗引言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著名诗人,被誉为”文苑四宝”之一。

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造诣,同时还是一位擅长书法和绘画的艺术家。

黄庭坚的山水诗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本文将围绕黄庭坚山水诗展开探讨,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黄庭坚的艺术高度黄庭坚山水诗的艺术高度令人瞩目。

他以细腻的笔触、独特的构图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黄庭坚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句充满了深意和内涵。

独特的笔触黄庭坚的山水诗以其独特的笔触著称。

他注重用笔的力度和轻重,通过浓淡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景象和情感。

例如,在《题富春山居图》中,黄庭坚运用了轻重相间的笔触,描绘了富春山的雄浑和壮观。

这种独特的笔触使得他的山水诗独具一格,充满了动态和生命力。

精心的构图黄庭坚的山水诗中的构图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

他善于运用空间和比例,通过巧妙的安排和组合,将山水元素有机地融入诗中。

例如,在《夜泊牛渚怀古》中,黄庭坚通过描绘牛渚的涵盖面积和周围环境,创造了一种宏伟的空间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景中。

黄庭坚的山水诗的艺术特点黄庭坚的山水诗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内涵。

他的山水诗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自然与人文结合黄庭坚的山水诗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草木花卉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美好。

同时,他也不忘借此抒发自己对人情世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赋予了黄庭坚的山水诗深邃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

深刻的社会洞察黄庭坚的山水诗流露出他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寓意地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

例如,在《富春山居即事》中,黄庭坚通过描绘山中的寺庙和僧人生活的贫困,抨击了社会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诗歌特色论文摘要:综观黄庭坚所写的诗歌特色,大致有本文七个方面,但是,就其内容来看,是很狭窄的,并且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是消极的。

从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山谷诗集注》看,黄庭坚留下的诗歌共有一千三百四十三首。

(这是黄庭坚的外甥洪炎统计的,详见任渊等著《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8页。

)。

从山谷诗歌的内容上看,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诗歌极少,绝大多数诗歌多是写风花雪月,鸡鸭虫鸟之类的东西,甚至连中草药名,《诗经》中所写的动物植物也用来作文字堆砌,变为自己的诗。

使读者看了,既无聊,又可笑。

但是,不管怎么说,黄庭坚还是宋代的著名诗人,又是江西诗派祖师,并且有一批追随者,他的作诗方法和样式,苏轼还称之为“黄庭坚体。

”“黄庭坚体”自有其特色,现就我们的研读,谈一些浅见,借以求教于方家。

一、以才学为诗,是黄庭坚诗歌的主要特色。

所谓“以才学为诗”,就是黄庭坚在所写的严肃诗歌中,每一首诗,其中必有一到三句诗用古文古诗中的名句典故,作为自己诗中的典故,借以表明自己知识的渊博,有高超的才能,使自己写的诗一般人读不懂,只有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能看得懂,讲得出所以然。

以黄庭坚写的《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一诗为例:“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只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任渊《山谷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页。

)这首诗的最难理解之处,是“接淅”一词。

典故出自《孟子·万章》:“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许慎《说文解字》:“淅—汰米也,今曰淘米。

”“接”作“滰”,“滰”是“滤干”之意。

接淅意思是说:得到钦定“羁管宜州”的王命,连淘米未等滤干,就急忙煮饭吃,好赶路赴宜州贬所。

二、以文为诗,是黄庭坚诗歌的又一特点。

此以黄庭坚写的《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为例:其一江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

但使本根在,弃捐亦何伤。

其二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

上有百尺丝,下有千岁苓。

自性得久要,为人制颓龄。

小草有远志,相依在平生。

医和不並世,深根且蒂固。

人言可医国,何用太早计。

小大材则殊,气味固相似。

此二诗为元丰元年(1080),黄庭坚在北京国子监教授任上,写给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

庭坚至信并寄此二首诗与苏轼,以表仰慕之意。

苏轼收到庭坚之信和这两首诗,当即回信,称赞“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古风二首,托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

从此两人交好,终身不渝。

从庭坚的这两首诗来看,明显是散文诗,准确地说,就是用韵的散文。

三、以议论为诗,是黄庭坚诗的第三个特点其代表作为:《跋子瞻和陶诗》:“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仍相似。

”此诗写作背景:守旧派头目高太后死后,哲宗即位,用章惇为相,继续实施变法革新,苏轼反对,被贬广东惠州任太守,闲暇之时,将陶渊明诗全部作和。

当时,庭坚在北京国子监教授任上,听到苏轼被贬惠州,百无聊赖,作和陶诗,愤愤不平,而写此诗,指责苏轼被贬是当时任宰相的章惇的陷害,一心想要杀害苏轼。

矛头直指章惇,实则对哲宗。

庭坚写此诗不久,被罚铜二十斤,被撤掉教授职务,贬江西太和县任知县。

四、以鸡、鸭、禽、鸟为诗——从《诗经》及前人诗中索取素材,而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进一步显示黄庭坚“以才学为诗”的才能以庭坚写的《睡鸭》诗为例:“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相依会秋江。

”诗取材于徐陵《鸳鸯赋》:“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天下真成常会合,两凫相倚睡秋江。

”有人批评黄庭坚《睡鸭》诗是蹈袭徐陵《鸳鸯赋》之语句。

任渊为之辩解:“山谷非蹈袭者,以除语弱。

”(任渊《山谷诗集注》卷第七,117页。

)五、以中草药物名堆砌成诗。

如:《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其一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著桂枝阴。

药名:远志、甘遂、牵牛子、苔耳、桂枝。

其二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

夜阑方梦破,一雁度衡阳。

药名:前胡、半夏、兰香、杜衡。

其三千里及归鸿,半天河影东。

家人森户外,笑拥白头翁。

药名:半天河、人参、白头翁。

其四天竺黄卷在,人中白髻侵。

客至独扫榻,自然同此心。

药名:天竺黄、人中白、自然铜。

其五垂空青幕六,一一排风开。

石友常思我,预知子能来。

药名:空青、预知子。

其六幽涧泉石绿,闭门闻啄木。

运柴胡奴归,车前挂生鹿。

药名:石绿、啄木、柴胡、车前。

其七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漆。

回望无夷陵,天南星斗湿。

药名:覆盆子、牛膝、芜荑、天南星。

其八使君子百姓,请雨不旋复。

守田意饱满,高壁挂龙骨。

药名:使君子、旋复花、半夏(又名守田)、龙骨。

(任渊《山谷诗集注·山谷外集诗注卷第十七,1054—1055页。

》)点评:黄庭坚的《药名诗八首》纯属中草药名的堆砌,毫无思想意义。

屈原在《离骚》中写的兰草和萧艾,是象征正义与邪恶,有较强的思想意义。

六、用“脱胎换骨”手法,剽窃他人之名诗为己诗。

兹举几例:《谪居黔南十首》(选四首)其一相望六千里,天地隔江山。

十书九不到,何用一开颜?任渊注:“此乐天集第十卷中寄行简诗,原作: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

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

”其二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

任渊注:“此十一卷中岁晚诗后两句,原作:冉冉岁将晏,物皆复本源。

”其三冷淡病心情,喧和好时节。

故园音信断,远近亲宾绝。

任渊注:“此十一卷花下对酒诗。

其四山郭灯火稀,峡天星汉少。

年光东流水,生计南枝鸟。

任渊注:“此十一卷中西楼夜诗。

”以上所录,详见任渊《山谷诗集注卷十二,第305页。

从庭坚写的这四首诗,其一、其二蹈袭了白乐天诗中的名句,其三、其四两首剽窃了全诗。

》七、以通俗语言为诗,真实反映黄庭坚思想,反映社会矛盾现实的诗,总共只有四首。

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这是黄庭坚被贬谪黔南,获赦回朝廷途中,在湖南岳阳楼用通俗的语言写作的一首诗,感情极为真切。

直接表达诗人贬谪黔南“投荒万死”之苦的处境。

又如:《漫尉》豫章黄鲁直,即拙又狂痴。

住在江湖南,渔樵乃其师。

腰斧入白云,挥车棹清溪。

虎豹不乱行,鸥鸟相与嬉。

遇人不崖異,顺物无瑕疵。

不知爱故厌,不悔为人欺。

晨朝常漫出,莫夜亦漫归。

漫尉叶公城,漫抚病余黎。

不篡非己事,不趋非五时。

人骂狂痴拙,鲁直更喜之。

或请陈漫尉,寿尉蒲萄巵。

酒行激懦气,攘袂起哨规。

君子守一官,乌肯苟简为。

奈何如秋葭,信狂风离披。

漫行恐污德,漫止将败机。

漫默买猜谤,漫言来诟讥。

漫尉谢答客,愿客深长思。

漫行无轨躅,漫止无馽鞿。

漫默怨者寡,漫言知者希。

吾生漫叟后,不券与之齐。

於戏独如子,因使目为眉。

强颜不计返,乾坤一醯鷄。

崑崙视糟垤,既化不自知。

悔吝虽万塗,直道甚坦夷。

覆辙索孤竹,奔车求仲尼。

以旌招虞人,贱者不肯尸。

玉润安可涸,日光安可缁。

斯言出系表,当以罔象窥。

赋分有自然,那用时世移。

吾漫诚难改,尽醉不敢辞。

再如:《戏和答禽语》南村北村雨一犁,新妇饷姑翁哺儿。

田中啼鸟自四时,催人脱裤着新衣。

着新替旧亦不恶,去年租重无袂着。

此诗写春夏之交布谷鸟的叫声“脱裤过河”兴起,引发因地主的租税重,贫苦的妇女无裤穿的苦状,表现诗人对劳苦农民的同情。

在群众中也有传布谷鸟的鸣声为“苦瓜豆角”,意思说布谷鸟叫“种苦瓜、豆角”的时间到了。

庭坚采用第一种传说,表达十分贴切。

还有:《流民叹》朔房频年无好雨,五种不入虚春秋。

迩来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鳌复戴三山遊。

倾墙摧栋压老弱,冤声未定随洪流。

地文划劙水觱沸,十户八九生鱼头。

稍闻澶渊渡河日数万,河北不知虚几州!纍纍襁负襄叶间,问舍无所耕无牛。

初来犹自得旷土,嗟尔后至将何怙!刺史守令真分忧,明诏哀痛如父母。

庙堂已用伊吕徒,何时眼前见安堵?疏远之谋未易陈,市上三言或成虎。

祸灾流行固无时,尧汤水旱人不知。

桓侯之疾初无证,扁鹊入秦始治病。

投膠盈掬俟河清,一簟豈能续民命。

虽然犹愿及此春,略讲周公十二政。

风生群口方出奇,老生常谈幸听之。

此诗写于北宋熙宁二年正月,河北地震,洪水泛滥,河北群众向河南逃荒,叶县也来了许多荒民。

朝廷及地方州官下令赈灾,并将多余的土地分送给荒民耕种。

但由于计划不周,后来的荒民无土地耕种,也无房屋居住,加上此时地方州官的态度“三言恶成虎”的恶劣态度,使诗人极为伤感和同情。

最后诗人认为这种无计划的盲目救灾,已造成积重难返,犹如病入膏肓的桓侯,再请神医扁鹊来治也无济于事了,何况扁鹊早已离开秦国了。

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及州官赈灾无计划,虎头蛇尾,对灾民态度恶劣的谴责,对灾民疾苦的同情。

但是,作为县尉的黄庭坚,只是作为旁观者,光发高论是不足取的。

再有:《虎号南山》虎号南山,北风雨雪。

百夫莫为,其下流血。

相彼暴政,几何不虎。

父子相戒,是将食汝。

伊彼大吏,易我鳏寡。

矧彼小吏,取桎梏以舞。

念昔先民,求民之瘼。

今其病之,言置于壑。

出民于水,惟夏伯禹。

今俾我民,昏垫平土。

岂弟君子,伊我父母。

不念赤字,今我何怙。

呜呼旻天,如此罪何苦。

此诗写于熙宁元年(1068),庭坚即将赴叶县任职。

此诗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者在此诗题下注有:“虎号南山,民怨吏也。

”从注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将统治者的残酷剥削,比喻为像猛虎食人一般,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上大蒙笼》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小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此诗写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诗人从北京国子监教授任上被贬任江西太和县任知县,是黄庭坚任太和县知县时写的。

当时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实行一系列的变法革新措施。

为了打击奸商囤积居奇,任意抬高物价,而实行“市易法”。

即在京城开封设市易司,给以本钱,以收购货物和贷款给商贩。

市场上卖不出去的货物,由市易司收买;市场上需要的货物,由市易司贷给商贩贩卖,收二分年息。

其目的是防止大商人垄断物价和兼并小商贩,同时也为政府赚一笔钱。

(刘泽华等编著《中国古代史》(下)48—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载吴政《黄庭坚在宜州文献诸说考证品评》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版,94页)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由于抵制“市易法”的贯彻实行,使奸商横行乡里,囤积居奇,时而造成百姓“有盐无食米”,时而造成“有米无食盐”的惨状。

庭坚由于政绩差,再次被贬到德州德平镇任监镇,专管一镇之工商税收工作。

任渊在《山谷诗注》中,不愿用“贬”而用“移监德平镇”之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