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简史框架1-2章 赵敦华版

西方哲学简史框架1-2章   赵敦华版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框架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中国,印度,希腊的哲学诞生:公元前800至前200年(轴心时代)第一节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 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1 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1.2 神人同形同性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貌形态,七情六欲。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

1.3 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识的无度的无度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

1.4 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人从来没有从无到有的创世观念,神的意欲行为和自然的生成变化被不加区分地交织成一幅世界图式。

2 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地理因素(贫瘠多山)——谋求海外发展;公元6世纪波斯入侵;埃及,巴比伦文化西渐——新思想萌芽航海民族——注意观察天文,气象,海流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3 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早期哲学家思考的“自然”意思是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本原——太初——事物的最初状态——基质——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原则第二节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1.诧异与思辨哲学的思辨最初的表现为“思辨”,对普通人习以为常的事情感到诧异。

闲暇——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

2 希腊哲学的思辨特点静观,辩证,演绎,理智,实践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第一节伊奥尼亚派水本源说——泰利斯(Thales)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世界本源的哲学问题”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无定(indefinite)没有任何规定性,是调和各种规定性的中性状态。

气本源说——阿那克西美尼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不定形,无限,同时也具有和水一样的特定的性质。

火本源说——郝拉克里特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又转化为火(火的充裕和燃烧)。

逻各斯学说逻各斯,郝拉克里特用这个词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人所认识的道理——理性,理由——世界的本原——原则,规律,道第二节毕达哥拉斯派灵魂观通过灵魂观把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作为赵敦华主编的《西方哲学简史》的配套辅导书,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

2.遴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

3.精编典型例题,巩固重点难点。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同性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

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

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

(3)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

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

(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

(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

3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1)“自然”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2)“本原”本义是“太初”。

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基质”或“原则”。

(3)“宇宙”①含义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更重要的是指这些事物的秩序。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修订版 笔记和典型题 含考研真题 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修订版 笔记和典型题 含考研真题 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 4
第10章 英国的经 院哲学家
0 5
第11章 文艺复兴 时期的哲 学思想
0 6
第12章 近代哲学 与自然科 学的精神
0 1
第13章 笛卡尔的 唯理论
0 2
第14章 唯理论的 发展
0 3
第15章 英国经验 论
0 4
第16章 法国启蒙 哲学
0 6
第18章 绝对唯心 论
0 5
第17章 康德的批 判哲学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赵敦华 西方哲学简史 修订版 笔记和典型题 含考研真题 详》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02
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 考研真题)详解
作为赵敦华主编的《西方哲学简史》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整理教材笔记,浓 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 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遴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遴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 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3.精编典型例题, 巩固重点难点。本书按照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进行分类,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答案。针对 性强,解析详尽,并注意对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第二部分 典型题(含考研真 题)详解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题 四、论述题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0 1
第1章 希 腊哲学的 精神和问 题
0 2
第2章 早 期自然哲 学

弘毅考研-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弘毅考研-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西方哲学史笔记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

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诸如“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观点:“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

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除了体现了以上第3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思考题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哲学”范畴(概念)分析。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章节题库(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章节题库(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二、名词解释1.本原答:本原是自然哲学家关注的焦点,它的本意是“原初”“本原”。

这一概念由阿那克西曼德最先使用,他使“本原”概念具有了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意味。

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因此事物的最初状态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

本原有两层意思:构成事物的基质;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则。

2.阿那克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答:阿那克西美尼的转化生成观认为由于冷、热相互消长,气随着凝聚和稀散的运动而分别转化为火、水、土以及宇宙万物。

他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气综合了水和“无定形”的特点,气具有冷、热两种对立性质及与之相应的凝聚与稀散两种相反运动,因而可转化为具有其他性质的物质。

当气稀散时,便生成火;当气凝聚时,便产生风,风再凝聚成云,再凝聚变成水,更高程度的凝聚生成大地,最密集程度时变成石头。

可见,冷和热的对立是生成的最有力因素。

3.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答: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是其关于万物运动的变化法则的哲学观点。

“逻各斯”原意是“话语”,引申为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

他认为自然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因此宇宙的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依据“定则”的。

在一切变化和矛盾中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即他所说的逻各斯。

“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它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西方哲学中语言学精神的出现。

4.色诺芬尼的理神论答:色诺芬尼的理神论是坚持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的哲学观点。

他认为神有统一性和不变性,是独一无二的,在形体或精神上与世人不同,其用思想来统治万物,居住于一处,是“全视、全知、全闻的”。

神无始无终,是永恒的,无所不包,他是无限的。

他所说的神是唯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在原则意义上所说的本原,“神”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

5.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圣才出品】

第9章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一、13世纪经院哲学概况1.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传播(1)两大流派①“东部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物:阿维森那。

②“西部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物:阿维洛伊。

(2)亚里士多德哲学传播的条件①亚里士多德哲学沿着东西交通线路广泛传播;②大学的诞生。

2.拉丁阿维洛伊主义(1)巴黎大学艺学院的一些教师是激进派,被称为“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或“非正统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2)主张像阿维洛伊那样忠实于亚里士多德思想,尤其反对出于维护神学教义的需要而改造、割裂亚里士多德学说。

①声称只是如实地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并非赞成他的意见;②解释这些意见只是为了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并非为了论证信仰的错误。

(3)代表人物:西格尔(Siger of Brabant,1240~1284年)二、托马斯主义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25~1274年)著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的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他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1.哲学和神学(1)哲学和神学是两门不同的科学托马斯在新的思想条件下调整了神学与哲学的关系:一方面明确地区分了哲学与神学,指出它们是两门不同的科学,另一方面又坚持神学高于哲学的传统立场,杜绝用哲学批判神学的可能性。

①区分科学的标准不在于客观对象,而在于研究方式。

神学和哲学有着共同对象,但哲学以理性认识它们,神学靠天启认识它们,两者因此是两门独立科学。

②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而不取决于它如何认识和证明演绎的前提。

③哲学是少数人的危险历程,如果哲学是通晓关于上二帝真理的唯一途径,那么大多数人将失去这一真理。

人类为了以更合适、更确定的方式获救,必然要通过神圣启示获得神圣真理的教义。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康德的批判哲学)【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康德的批判哲学)【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康德的批判哲学)【圣才出品】第17章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理论哲学概述1.简介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康德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分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著作。

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和它的简写本《未来形⽽上学导论》(1783年);实践哲学的著作有《道德形⽽上学基础》(1785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批判》(1790年)、《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1793年)和《道德形⽽上学》(1797年)等。

2.哲学领域的“哥⽩尼⾰命”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在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他把这部书的意义概括为哲学领域的“哥⽩尼⾰命”。

这场⾰命的任务是为了解决哲学⾯临的危机。

(1)哲学危机的根源①形⽽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②经验论对形⽽上学的怀疑虽然有⼀定的道理,但不能克服形⽽上学的独断论;③形⽽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明了它缺乏科学性,由此也不能像科学那样取得共识,不断进步。

(2)先天综合判断①概念来源“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来⾃休谟关于综合判断与分析判断的区分。

在休谟那⾥,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区分等于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等于先天和后天判断的区分。

休谟做如此区分的⽬的是为了,把传统形⽽上学从⼈类知识领域排除出去。

②提出的⽬的康德的⽬的是建⽴新的形⽽上学,与传统形⽽上学⼀样,它的命题是必然的、先天的,⽽同时⼜是对经验世界做出的判断。

为了使这种命题也能够成为⼈类知识,他在休谟的两类判断之外,⼜增加了⼀类更重要的判断,这就是他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

③提出的理由分析和综合判断只是逻辑形式上的区分,⽽不涉及判断的内容和性质。

④先天综合判断的分类经验知识中⼀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都是先天综合判断。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的另十个错讹在《关天茶舍》我发的上一篇文章《北大哲学带头大哥的水平》里,我罗列了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以下简称《简史》)里的十个错讹,现在我再来列十个给大家赏奇一番。

有人反对我说赵教授错了,因为那可能是赵教授的“一家之言”。

其实我还不仅仅说他错了,错是错误,讹是不真实。

他不仅错了,而且讹了。

一、《简史》前言,赵教授说:“在为数不多的现在尚不能固定的几个西方哲学中译术语中,有一个术语引起的争论最多,但作用也最为重要,这就是希腊文的to ön,拉丁文的ens,德文的Sein,英文的being和法文的l’être。

”据我所知,相当于being的希腊文是on,是中性分词;动词原形是eimi,相当于英语中的be;动词不定式是einai,相当于英文to be。

而且赵教授在《BEING: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一文中也这样说:“……‘本体论’(ontology)是对being (on) 的研究……”我不懂希腊文,不敢说他哪一句话是对的,但应该有一句是错的。

二、《简史》第二章,赵教授按照约定俗成,说阿那克西美尼“提出气是本原”,而到了后面第六章(87页)再提到普纽玛,一般难以让读者想到这是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概念。

也更无法把“普纽玛(pneuma)”跟后面的“灵魂”概念联系起来。

这就是在一本书里译名不统一造成的影响。

这同样的问题后面还有呢。

三、《简史》第二章,赵教授说:“阿那克萨戈拉和恩培多克勒一样,在元素之外,又设定了能动性的本原,他称之为心灵。

”我们知道赫拉克里特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火,阿那克萨哥拉思考的问题类似于思考这火是谁点燃的问题,也类似于牛顿思考的第一推动力问题。

Nous这个概念到后来被普罗提诺大大发挥了一下,但在《简史》里我们无法看到这种一以贯之的哲学沿革,因为在普罗提诺那里nous被译为“理智”。

四、留基波这个人并不一定确有其人,在“简史”中何必提到他?提到也应该像罗素那样告诉读者一声。

北大赵敦华版西哲简史笔记

北大赵敦华版西哲简史笔记

北大赵敦华版西哲简史笔記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2、本原:3、基质(始基):4、存在(是者):5、理性(逻各斯):6、灵魂(心灵):7、原子:8、宇宙:9、神: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打印版教学内容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打印版教学内容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2、本原:3、基质(始基):4、存在(是者):5、理性(逻各斯):6、灵魂(心灵):7、原子:8、宇宙:9、神: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早期自然哲学)【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早期自然哲学)【圣才出品】

第2章早期自然哲学一、伊奥尼亚派1.水本原说(1)代表人物泰利斯(Thal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85/584年),希腊“七贤”之一,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2)观点第一个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这个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

(3)原因①他用经验证据说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

②与远古推崇水的神话和习俗有关。

2.无定说(1)代表人物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70年),据说他绘出第一张地图,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和计时器。

(2)观点①认为“在火、气、水、土之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生成万物。

”生成万物的本原被称作“无定”。

②把“无定”分化为万物的过程当作生成,把与之相反的万物归复于“无定”的过程当作消亡,生成与消亡共同构成世界的运动。

③认为一些事物的生成必然伴随着另一些事物的消亡,提出“补偿原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运动必然性和原因的观念。

3.气本原说(1)代表人物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时间约在公元前546/545年)(2)观点①提出气是本原,认为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

②认为气有冷和热两种性质,以及与之对应的浓聚和稀疏两种运动:气稀疏为火,浓聚则依次为云、水、土、石。

冷和热的性质依浓聚和稀疏的程度逐渐上升。

这种生成观是典型的转化生成观,与阿那克西曼德的分离生成观形成鲜明对照。

4.火本原说(1)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鼎盛时间约为公元前504~前501年),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从这些残篇来看,他以箴言表达思想观点,大有先知的风格。

现存残篇基本保留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和伦理观。

(2)观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3)火本原说包含两个方面:①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它是世界的开端和归宿;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2、本原:3、基质(始基):4、存在(是者):5、理性(逻各斯):6、灵魂(心灵):7、原子:8、宇宙:9、神:对希腊哲学中的范畴的含义的理解,尤其要根据其在文中的关系来进行理解。

思考题1、解释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范畴:自然、本原、基质(始基)。

2、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是什么?3、分析希腊哲学的产生原因。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黑格尔哲学的余波)【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黑格尔哲学的余波)【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哲学简史》笔记(⿊格尔哲学的余波)【圣才出品】第20章⿊格尔哲学的余波⼀、青年⿊格尔派1.⿊格尔派的分化导致⿊格尔学派分化的直接原因是围绕宗教性质问题⽽展开的争论。

(1)⿊格尔⾼度评价宗教的地位,把基督教作为宗教发展的最⾼阶段,把上帝当作绝对理念的化⾝,这些遭到具有启蒙主义精神的学者的反对。

(2)他把宗教思辨化,把基督教教义解释为概念的⾃我显现和具体化,这⼜遭到了路德派卫教⼠的反对。

(3)围绕如何评价基督教性质问题,存在着启蒙派与保守派、⾃由派与顽固派以及⾰命派与反动派的两军对阵。

⾯临着这样的冲突,⿊格尔的后继者有两种态度:⼀是站在前者的⽴场反对后者,⼀是调和两者的⽭盾。

2.青年⿊格尔派的特征(1)青年⿊格尔派坚持辩证法的否定原则,他们批评⿊格尔没有把辩证法的否定原则坚持到底,没有为辩证法的进⼀步发展留下余地。

(2)青年⿊格尔派⽤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切,但把历史归结为观念史、思想史。

(3)青年⿊格尔派的宗教观具有⽆神论的倾向。

总的来说,青年⿊格尔派不是⼀个统⼀的学派,其内部充满着激进派与保守派、⾰命派与⾃由派以及唯物论与唯⼼论的⽭盾。

这个派别只流⾏了⼀⼆⼗年便分化⽡解了,其中的⾰命派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代表者是费尔巴哈和马克思。

⼆、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1804~1872年),著有《论死亡与不朽的思想》,后期的著作有:《⿊格尔哲学批判》(1839年)、《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哲学改造的临时提纲》(1842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和《宗教的本质》(1849年)等。

他颠倒⿊格尔体系的做法对马克思有深刻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重要来源。

1.对⿊格尔的批判(1)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从批判⿊格尔哲学开始的。

他是第⼀个指出⿊格尔哲学头脚倒置特点的⼈。

他指出,现实的总和是⾃然界,⼈和⼈的思维都是⾃然的产物。

赵敦华《西哲史》笔记

赵敦华《西哲史》笔记

赵敦华《西哲史》笔记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三)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鼎盛年为公元前546/545年)以上米利都派三个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的联系:从他们的各自观点看,他们都认为万物产生于一个本原,或者说万物可用一个原因来说明,而且都承认万物的运动变化。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第1~9章【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第1~9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同性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

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

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

(3)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

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

(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

(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

3.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1)“自然”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2)“本原”本义是“太初”。

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基质”或“原则”。

(3)“宇宙”①含义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更重要的是指这些事物的秩序。

②“本原”和“宇宙”的联系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4)神认为自然是非人格的本原。

考研哲学综合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点复习笔记与真题

考研哲学综合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点复习笔记与真题

考研哲学综合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点复习笔记与真题一、西方哲学简史笔记和典型题第1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1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1)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希腊神话表达的是自然神的多神崇拜观念,把自然的运行和人的命运全部归之于神的主宰。

(2)神人同形同性①奥林匹斯诸神与凡人有着相同的体态相貌、七情六欲。

②神以及神与人共同生下的英雄具有人的一切恶行,行为受灼热而不可遏制的感情与意志的支配。

③神随心所欲地支配着自然,诸神争斗的结局决定了社会进程和人的命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都没有自身的秩序和规则,在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只是神的情欲和意志。

(3)迷狂的宗教精神希腊神话对神和英雄的激情和意志的无度的推崇,激发出迷狂亢进的宗教追求。

代表:崇拜酒神的奥尔弗斯教派。

(4)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希腊神话的世界生成图式对后来的希腊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发生直接的影响;但是,这种图式以神人同形同性观念为基础,用人类的生殖力比拟自然的生成,它只是安排了自然物的时间次序,并没有表达自然界的内在联系、活动秩序和变化原因。

2希腊哲学的背景和环境(1)外来文化和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相结合,孕育出新思想的萌芽。

(2)在从事海外殖民和贸易的航海活动中,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人们开始有了变化的观念,有了秩序和原因的观念,并且认识到,秩序和原因就在运动变化的事物之中。

3自然哲学的基本观念(1)“自然”意义接近于现代西文中的“本性”(nature),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

(2)“本原”本义是“太初”。

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基质”或“原则”。

(3)“宇宙”①含义一是指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总和,更重要的是指这些事物的秩序。

②“本原”和“宇宙”的联系宇宙是本原(最初状态)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绝对唯心论)【圣才出品】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复习笔记(绝对唯心论)【圣才出品】

第18章绝对唯心论一、费希特的知识学1.概述(1)人物简介约翰·哥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年),著有《试论一切天启的批判》《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1795年)、《知识学理论特点之概要》(1795年)、《根据知识学原则的自然权利的基础》(1796~1797年)、《根据知识学原则的伦理学体系》(1798年)、《论我们信仰的基础》《人的使命》《告德意志民族》等。

(2)观点概述①费希特说,知识学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科学”“知识的知识”。

②知识学与传统哲学不同,它关心的不是事实,而是事实的根据;不是知识的实际内容,而是知识的合法性。

③费希特为知识学所规定的任务正是康德的先验哲学的目标,即,考察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2.关于自我的第一原则费希特虽然承认第一原则是不可证明的,但他却要求第一原则必须是自明的,就是说,第一原则在意识中的显现要伴随着必然性的情感。

自我意识的原则有三条: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和非我统一。

(1)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自身”是与逻辑的同一律A=A相对应的原则。

纯粹的自我是行动,不是实体;一切都因自我意识的活动而发生,都只能作为自我意识的表象而存在。

(2)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非我”与矛盾律A≠-A相对应。

自我是绝对自由的活动,它一定不会囿于自身,只有设定非我,自我才能在所有关于世界和他人的经验中展开自身。

就是说,自我为了完全地设定自身,就必须设定非我。

“自我设定非我”是“自我设定自身”这一第一原则的延伸。

(3)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与排中律A或-A相对应。

按照排中律的依据就有这样合法的等式:自我=非我;非我=自我。

排中律的依据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表面上的“或”的深层意义是“和”:这就是“自我和非我”。

(4)自我与非我关系的三条原则的关系①关于自我与非我关系的三条原则共同构成知识学的第一原则。

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一讲:从雅典到耶路撒冷

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一讲:从雅典到耶路撒冷

赵敦华:西方哲学系列第一讲:从雅典到耶路撒冷我写过两本教科书《西方哲学简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篇幅虽然不大,但概括了从古到今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

这两本书化繁为简的风格被看好,因而被不少学校用作教材或参考书,从2001年到现在已重印三四十次。

在这个讲座系列,这两本书的顺序,自述“简”是如何从“繁”中化出的。

一、世界史、思想史、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它和世界史、思想史是什么关系呢?从大到小,由外及内,去粗取精。

世界史为哲学史提供社会历史背景,比如,雅典民主制和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柏拉图哲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希腊化是斯多亚派的背景,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是早期近代哲学的背景,启蒙运动是后期近代哲学背景,不必多说。

思想史为哲学史提供时代的问题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思想,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我们经常说,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意思是:哲学提出了解决时代问题的方案。

时代的问题不是哲学家头脑里想出来的,而是时代自身提出的问题,在此意义上,黑格尔说,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儿,哲学家也不例外。

可以说,思想史是哲学的外史。

如何从思想史和相应的分支哲学中看到时代问题,这里大有学问。

哲学家的优势在于能够比平常人更敏锐地捕捉到时代问题,能够用哲学的话语,把他身处的时代问题概括为时代精神,哲学家的特点是利用其他哲学家的资源,找到解决时代问题令人信服的方案。

我们以康德哲学为例,说明哲学史的三个特点:第一,康德提出“什么是启蒙”的问题,他的回答“勇敢地使用你的理智”概括了启蒙时代精神,他把启蒙时代追求的人的自主、自由和尊严,提炼为“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

第二,哲学是一个说理的、论证的学问,要对哲学问题提出细致、严谨、周全的论证,康德针对“人是什么”的三个问题,分别建构了三大批判的体系。

第三,哲学史不是史料的罗列和堆砌,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和方法和以前、以后的哲学体系和方法有连续性和贯通之处。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

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度:哲学与宗教未能彼此区分,以佛教、印度教经典为主。

古希腊:哲学与宗教有了比较明确地划分,以神为理性的化身,批判“神人同形同性论”,自觉地与宗教划清界线,有明显的非宗教性。

中国哲学:介于印度与希腊之间,对宗教敬而远之。

②从表达方式上讲:印度:以说教为主,但其中充满了思辩的论证思想,代表学说是因明学,以因明学认证教义。

古希腊:以说理为主,以论辩、讨论为主来说明哲学道路。

(理性精神)中国哲学:在说教中说明道理,介乎二者中国,名家亦有论辩成就。

二、古希腊哲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 Physis = nature =自然指的是运动变化的原因表达了古希腊哲学的思辩性,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哲学起源于诧异。

希腊人由于航海原因,对天相变化十分敏感,由此引发了对运动变化及其原因的思考。

这一派哲学爱就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一派进而引发了后世的物理学的诞生。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是早期的天文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等。

代表人物为泰勒斯(Thales)。

2, Arche =beginning =本原指的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的名称和代表古希腊人认为事物的本原决定了其发展与归宿,即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

这样就可以寻找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于本原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心理需要。

这种对本原的探索又可分成两类:①对自然本原的探索:②对社会本原的探索(中国古代的神话,如中国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但二者差异之大,令人惊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