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简答与论述重点整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衡量口径和
标准是什么?
①贸易收支差额=货物进出口差额=货物项目贷方-货物项目借方。

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自我创汇能力。

②经常帐户差额=经常帐户的贷方-借方= ①+服务、收入、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

反映了一国对外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动情况。

③基本差额= ②+长期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额。

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

④官方结算差额= ③+短期私人的资本与金融帐户差额。

衡量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承受的压力。

⑤综合差额= ④ +短期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经常帐户差额+资本帐户差额+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帐户差额
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国际储备造成的压力。

2.★请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
类型?(重点)
临时性失衡:是短期的,由非确定性或偶然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性失衡指一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失衡。

货币性失衡: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而导致的失衡。

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经常账户恶化/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资本流出→资本与金融账户恶化
周期性失衡:是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对外国商品需求增加,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恶化
收入性失衡:指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预期性失衡:不稳定性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3.★请简述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
制及其作用过程。

(重点)
货币—价格机制:①一般物价水平逆差→货币外流增加存量减少→物价下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改善②相对价格水平逆差→本外流增加,外币需求增加→本币贬→进口减少出口增加→改善
收入机制:逆差→对外支付增加→收入下降→社总需下降→进口减少→改善
利率机制:逆差→本存减少,利率上升→外流减少内流增加→改善
4.★试述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主要
内容,并简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
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一、需求管理政策:1、支出增减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存准金↑→货币供给下降→国内利率↑、总需求↓、物价水平↓;再贴现率,再贴现率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买政府债券、外汇等影响货币供给。

一国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抛售债券或外汇,收回本币,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逆差用紧,顺差用扩。

便于政府调节;时长,不及时;牺牲国内经济。

2、支持转换政策:汇率、补贴关税、直接管制。

见效快灵活;腐败,别国报复,无法根本扭转BP,国产竞争低。

二、供给调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度创新。

短期难见效,长期根本提高改善。

三、资金融通政策: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通资金和动用外汇储备两种手段。

简单有效,临时辅助,治标不治本,国际储备减少。

四、道义与宣示政策:取决于政府号召力和公信力的大小以及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可持续性。

不具有强制力
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1、逆差:①外本国投资者持本币信心下降,抛售本币,汇率下跌压力。


政府外汇干预,动用外储抛外收本,可能陷入债务危机。

2、顺差:①外供大于求,本币升值,出口恶化②鼓励海外投资,内投不足,经济缺后劲③货币供给增加,通胀
6.★简述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主
要内容。

(必考)
一、前提假设①忽略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②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仅考虑汇率变动时对商品进出口总额和数量产生的影响。

③假定所有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且贸易在最初是平衡的。

二、主体内容
1、弹性的基本概念
2、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之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会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是:Em+Ex>1
3、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1)货币合同阶段:贬值之前签订的贸易合同仍然继续履行,贬值作用尚未发挥。

(2)传导阶段:因为资源、决策、生产周期、认识等因素的作用,进出口商品价格在签订合同时开始改变,数量未变或者数量变化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贸易收支仍未改善。

(3)数量调整阶段:随着时间推移,进出口数量不仅能够变动,而且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贸易收支开始改善。

4、贬值与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比,即: T=Px/Pm
它反映一国对外交往中价格变化对实际资源的影响。

T上升表示,本国实际资源增加;T下降表示,本国实际资源流失
三、结论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当SxSm<ExEm时,本币贬值能够改善一国贸易条件;
当SxSm>ExEm时,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条件
当SxSm=ExEm时,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没有影响
7.★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各自的作用过程和效果如何?(重点)
1、一国的经济实力:根本,将影响一国汇率的长期走势。

2、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逆差,则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3、相对通货膨胀率:通胀→物价上涨→外国商品便宜→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外需>外供→外升本贬,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相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
4、相对利率:本利高→资金流入→外币供给增加→外贬本升
5、市场心理预期
6、政府的市场干预
7、其他因素
8.★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以贬值
为例
1、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取决于:①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②国内总供给的数量和结构;③闲置资源能否随时用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生产。

(2)贬值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2、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贬值对物价的影响①货币工资机制:本贬→进口价高,生活费高→工资提高→产品成本提高→物价上涨②生产成本机制:本贬→进口零部件、原材料提高→产品价高→物价上涨③货币供应机制:本贬→费用成本/出口→货币供给量增加→物价上涨(2)贬值对就业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贬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内就业水平,但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无法确定。

3、贬值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①对于小国而言,其货币贬值对国际经济关系影响不大;①但对于大国,其货
币贬值将会恶化国际经济关系。

★汇率决定理论
9.购买力平价理论。

基本理论前提: 一价定律
(1)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前者指区域间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予以消除的商品。

后者指不可移动的商品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产品。

(2)一价定律:在不考虑交易成本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销售,以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即:Phi=E·Pfi其中,Phi为i商品的国内价格;Pfi为i商品的国外价格;E 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

则,E=Phi/Pfi
10.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1)前提条件①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品,一价定律都成立;②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同。

(2)主要内容:汇率取决于以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品的购买力之比。

进一步推广:虽然存在着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但是两者之间存在联系,而且各国不可贸易品之间也存在联系,因此,一价定律对不可贸易品也成立。

(3)结论: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11.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从动态角度考察汇率的决定与变动,说明汇率变动与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

△E≈πh-πf
如果πh>πf,则△E﹥0,即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外,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如果πh<πf,则△E﹤0,即本国通货膨胀率低于国外,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结论:汇率变动率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差。

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超过外国,本币将贬值。

12.简述利率平价理论。

(未抛补、抛
补)
1、前提假设(1)汇率自由浮动;(2)国际间资本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国际套利活动可以顺利进行;(3)套利活动没有交易成本,不考虑信息费、手续费、经纪人佣金等;(4)存在一个有组织的外汇市场,市场信息能有效流通。

未抛补(套补、抵补,uncover)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来预测投资收益,而不进行相应的远期外汇交易,在承担一定汇率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

抛补(套补、抵补,cover)指投资者利用两国利率差异,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家调往高利率国家套利的同时,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汇率,消除汇率风险的活动。

未: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近似地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在非抛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将来会贬值。

抛:两国货币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近似地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远期外汇必将升水,即本币远期将贬值。

否则,恰好相反。

13.简述国际收支说的主要内容。

1、基本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

2、内容:BP=CA+K其中,BP表示国际收支差额,CA为经常帐户差额, K为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

CA出口:外国国民收入,Y*;两国相对价格之比,eP*/P;进口:本国国民收入,Y;两国相对价格之比,eP*/P 则,CA=g ( Y, Y*, eP*/P )而K取决于三个因素:i——国内利率水平i*——国外利率水平(Eef - e)/ e——预期未来汇率水平的变动率则,K=h
( i, i*, (Eef - e)/ e )则国际收支平衡 BP=0CA+K= g ( Y, Y*, eP*/P )+h ( i, i*, (Eef - e)/ e ) =0
若将汇率之外的其他变量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至某一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汇率平衡。

则,e=f ( Y, Y*, P*, P , i, i*, Eef) 各个变量发生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变动、利率水平变动、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 14. 简述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1)前提假设①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②购买力平价成立,且国内外资产可完全替代; ③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且利率和实际国民收入(实际产出)与货币供给无关。

(2)主要内容:本国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i
d
s
M M P Y e αβ-==⋅⋅其中,Y 为国民收入, P 为国内物价水平,i 为国内利率,e 为自然对数的底,Ms 和Md 分别为国内名义货币供给和名义货币需求。

汇率变动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国内外货币供给量;②国内外国民收入;③国内外利率。

各个变量发生变动对汇率的影响:(国内外货币供给量、国内外国民收入、国内外利率)
15. 简述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模型)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1)基本假设①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②实际货币需求稳定,未抛补利率平价成立;③起始时,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国内外利率相同; ④投资者理性预期。

内容:(有图示)当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时:
①短期效应,商品价格具有粘性,价格没有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利率的迅速下调与本币的迅速贬值。

②长期效应,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均衡
状态,货币的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上升,利率不变,根据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国货币贬值。

结论:①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汇率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即出现汇率超调现象。

②货币市场的失衡总能造成汇率的失调,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大幅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16. ★调节内外均衡的各种原则。

P116 1、数量匹配原则——丁伯根原则:实现若干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若干相互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即实现n 种目标需有n 个相互独立的有效政策工具。

2、最优指派原则(蒙代尔):若每一政策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照规则进行调节,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可以实现最佳目标。

——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该被指派给对这一目标具有相对最大影响力,且在影响政策目标上具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货币政策——外部目标财政政策——内部目标
3、合理搭配原则:当一个不平衡出现时,可能存在多种解决政策,各种政策应该合理搭配
支出增减政策——社会总需求(支出)的量;支出转换政策——社会总需求(支出)的结构;供给管理政策——社会总供给;资金融通政策——中性政策;道义与宣示政策——中性
4、顺势而为原则:指在调控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判断市场力量并加以巧妙利用。

预期——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使得政策结果变得难以预测。

时滞——由于政策调节时滞的存在,导致政策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不一致。

超调——可能会出现过度调整。

17. ★斯旺模型:支出转换与支出增减
政策搭配(图)(重点!)P122
IB内部均衡EB外部均衡
I通货膨胀+逆差紧缩贬值II衰退失业+逆差扩张贬值III衰退失业+顺差扩张升值IV通货膨胀+顺差紧缩升值
18.★蒙代尔模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
策搭配(图)(重点!)P124
IB内部均衡EB外部均衡
I失业衰退逆差扩财紧货II通胀逆差紧财紧货III通胀顺差紧财扩货IV 失业衰退顺差扩财扩货
19.★试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
率制度的优劣。

(重点,必考)论
述!!!
(1)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争论
支持浮动汇率制度的学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可以自由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失衡;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是以牺牲国内经济目标为代价的。

支持固定汇率的学者认为:A.很多情况下,对国内经济的调整是必要的,仅仅或完全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是不合理的。

B.导致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当国际收支失衡的时候汇率未必能向平衡BP所需的方向调整。

C.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也需要相应的国内政策支持。

(2)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支持浮动汇率者认为:①有利于经济自由化,促进国际间交往;②汇率浮动虽然给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可通过远期交易等规避;
③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赤字时当局只能动用外汇储备直至限制资本流动,由此并不利于贸易和投资发展。

支持固定汇率者认为:①汇率浮动具有不确定性,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②各种规避外汇汇率风险的手段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有些交易根本无法规避汇率风险;③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制度尤其不利于其贸易和投资发(3)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争论
支持浮动汇率者认为:①固定汇率制度固定了本币的对外价格,扭曲了资源配置;②固定汇率制度将资源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固定持有,是资源浪费支持固定汇率者认为:汇率制度下,汇率经常浮动。

(4)通货膨胀国际传播的争论
支持浮动汇率者认为,在固定汇率
制度下,国外发生通货膨胀很容易
传入国内。

支持固定汇率者认为,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存在棘轮效应,
因此通货膨胀也容易从国外传播
到国内。

(5)对不稳定投机影响的争论
(1)支持固定汇率者认为:A.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频繁波动容易引发不稳定投机; B.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干预具有“名义驻锚”的作用,投机也是稳定的。

(2)支持浮动汇率者认为: A.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是稳定投机;B.固定汇率制下投机很容易演化为投机者与政府之间的较量,可能以政府的失败告终。

20.★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
假设、推理与结论。

(图示)(重点,必考)
1、前提假设:①小国开放型经济;
②资源未充分利用,总供给曲线完全富有弹性;③资本完全自由流动;④静态的汇率预期,即预期汇率变动为零。

2、主要内容:(图示)
3、结论: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相对有效,货币政策相对无效;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相对无效,货币政策相对有效。

21.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1、经济规模
2、经济开放度
3、政府干预经济(汇市)的能力
4、资本流动性
5、本国金融市场状况
22.★试述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应具备
的条件
(1)宏观经济状况稳定A.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B.一体化的、有深度的、高效率的市场体系及有效的市场机制;C.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3)国际收支具有可维持性(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5)成熟的国内金融体系
A.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
B.金融产品多样化,能满足个人和企业的多种需求;
C.国内金融机构管理能力、产品竞争力强;
D.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5)成熟的国内金融体系A.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B.金融产品多样化,能满足个人和企业的多种需求;C.国内金融机构管理能力、产品竞争力强;D.高效稳健的金融监管。

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
完全不可兑换
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94)
经常项目可兑换(
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
目前,我国尚不具备立即开放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条件。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

(3)人民币汇率的管理
央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
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
的收盘价,作为下一工作日的中间
价。

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
货币兑人民币汇率在央行公布中
间价上下3%范围内浮动。

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货
币兑人民币,现汇卖出价与买入价
之差不得超过央行公布中间价的
1%范围;现钞卖出价和买入价之差
不得超过央行公布中间价的4%范
围。

★试述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克鲁格曼
1、前提假设: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成立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假设:(1)经济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利率等的稳定函数。

(2)从长期看,货币需求稳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

(3)贸易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从长期看,一国的价格、利率接近世界市场水平。

(4)一价定律成立。

2、主要内容:(图)(1)国内信贷扩张和信贷危机(2)投机攻击和固定汇率制度的提前崩溃
3、结论: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认为货币危机是政府宏观政策与固定汇率的维持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发生冲突引起的。

在危机的发生机制上强调:A.投机攻击导致R下降至最低限是货币危机爆发的一般过程;B.预期只是使危机发生的时间提 C.外汇储备存量是决定固定汇率制度是否放弃的中心变量。

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防止危机发生的关键。

★试述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

1、前提假设——政府是理性的
2、主要内容:
(1)投机者是否发起投机攻击,主要取决于心理预期因素。

(2)投机者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投机者掌握的投机资金的数量,是否
能够产生羊群效应,政府的态度是否坚决,国际协调与合作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

(3)政府也需要对捍卫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与收益作出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维持固定汇率制度。

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当出现本币贬值预期时,政府要维持固定汇率,往往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而利率的提高一方面使政府债务负担加大,另一方面也紧缩了国内经济。

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收益:能消除汇率自由浮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一国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汇率环境。

发挥固定汇率制度“名义锚”的作用,稳定心理预期,遏制通货膨胀。

政府可以在对汇率的维持中获得政策一致的声誉,有利于今后政策的实施。

3、结论
货币危机是一种预期自我实现型的危机。

若投机者预期不贬值,则汇率制度稳定;若预期贬值,则发起攻击:抛本收外→提高利率提高投机成本→影响经济就业→维持成本增加→政府无法承受→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是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

A.预期因素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到何种程度;
B.利率是决定固定汇率制度是否放弃的中心变量。

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1)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即双挂钩机制
A.黄金仍是重要的官方储备资产,是国际结算的最后支付手段,各国货币直接或间接与之挂钩。

B.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按照1盎司黄金=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可以用美元直接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

C.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钉住美元,整个货币体系形成一个固定汇率体系。

D.各国政府有义务对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进行干预,保持汇率和金价的稳定。

(2)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失衡时,可向IMF借款,也可以调整汇率。

缺陷:其致命缺陷在于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即以一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国际货币制度面临的两难处境——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矛盾。

牙买加货币体系
1、主要内容(1)黄金非货币化(2)储备货币多元化(3)汇率制度多样化
缺陷:(1)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完善
A.汇率过度浮动增加了市场上的不稳定性,甚至恶化了国际收支状况。

B.IMF在弥补国际收支过程中作用较小。

C.国际收支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之家之间在调节国际收支上存在不对称
(2)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间存在不对称性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可以用本币弥补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获得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非对称地位,例如铸币税收益。

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代价:货币流通超越国界,造成本国货币政策调整上的难度加大。

(3)造成储备货币体系管理的复杂性
一方面,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国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加大了储备货币管理的难度;
另一方面,充当储备的货币首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