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合集下载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是组织机构为了保障员工安全、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安全事故报告:规定了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的流程和时间要求。

报告中应包括事故的基本信息、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影响评估等内容。

2. 安全事故统计:要求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定期制作安全事故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数量、类型、原因等信息,以便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3. 安全事故处理:规定了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追究、事故处理措施、预防再次发生等。

同时,制度中也要规定员工应对事故的应急措施和自救逃生的要求。

4. 安全培训与教育:要求组织机构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的认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报告流程等方面。

5. 改进机制:要求组织机构不断改进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并及时更新制度内容,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组织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事故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一、引言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理和统计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报告范围安全事故报告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所有员工。

任何一起事故,不论大小,都应该及时报告。

2.报告程序当发生安全事故时,责任人应立即向上级汇报。

同时,在事故现场应该尽可能采取紧急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和财产损失。

3.报告内容安全事故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等。

(2)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例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

(3)事故现场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处理的紧急措施和处理结果。

4.报告的时限安全事故应该在发生后尽快报告,通常不得超过24小时。

三、安全事故统计制度1.统计范围安全事故统计制度适用于所有部门、所有员工。

所有发生的安全事故都应该进行统计。

2.统计方式统计工作由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统计内容包括事故类型、发生频率、损失程度等。

3.统计分析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事故的规律性和共性,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安全事故处理制度1.处理目的安全事故处理的目的是降低事故对员工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促进事故的及时解决。

2.处理程序安全事故处理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事故现场安全:首先确保现场的安全,在保护现场和处理人员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降低损失。

(2)责任追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情况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3)事故调查: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事故处理结果:对事故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以备日后参考。

五、总结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是企业确保员工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制度。

通过及时报告、准确统计和有效处理安全事故,可以提高事故的处理效率,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是指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的一套规范和流程,用于记录、统计和处理发生在单位内的安全事故。

该制度的建立旨在及时、准确地掌握安全事故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和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事故报告流程:规定了安全事故的报告方式、时间要求和报告内容。

通常要求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详细描述事故的经过、影响和可能的原因。

2. 安全事故记录和统计:制定了安全事故的记录和统计要求,包括事故的类别、发生时间、地点、受伤人数等信息。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事故的频次、严重程度和发生的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措施。

3. 安全事故处理流程:明确了安全事故处理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一般包括事故现场处理、调查事故原因、追究责任、整改措施和经验总结等环节,并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 整改措施和经验总结:制定了针对事故的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安全培训、修缮设备、改进工艺等方面的措施,以及事故经验总结和分析。

这些措施和经验总结可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通过建立和执行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处理和预防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事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一)、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驾驶人必须采取以下紧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车。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人首先采取制动措施停车,避免交通事故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也有利于交通事故的处理和现场证据的固定。

2、保护现场。

发生交通事故时,要注意保护现场,有利于查清事故原因和认定相关方的责任。

事故现场的范围通常是指机动车采取制动措施时的地域或停车的地域,以及受害人进、终止的位置。

对于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立即撤离现场或者报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3、立即抢救伤员。

机动车驾驶人如果发现受害人受伤,应立即抢救伤员。

如立即止血,防止失血过多。

紧急情况下,可拦截过往车辆或事故车辆直接将伤员送往医院,但注意保护好现场和有关证据。

4、及时报案。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人应及时报案,报案时讲清楚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车辆类型、号牌、伤亡和损失情况等。

5、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交通运输部制定《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或安全部门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必须在____小时内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应同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报告,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车辆牌号、车型、运行线路、核载(实载)人数,驾驶员姓名、驾驶证、从业证号);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以及采取的措施;6、事故报告出现的新情况(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的内容和步骤:1.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的内容:- 事故的时间、地点和经过;- 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关证据和调查结果;- 对于重大事故,可以包括事故的影响、应对措施和救援情况。

2. 安全事故处理的步骤:-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安全和事故控制;- 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控制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进行事故的整改和修复,恢复正常生产和运营;- 公开通报事故的情况和处理结果,提高员工和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警惕性;- 建立事故档案和统计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各类事故数据,提供给管理层进行决策和改善。

3.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的目的:-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强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形成正确的安全文化;- 对事故进行记录和统计,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推动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保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二)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全面记录和分析公司发生的安全事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本制度为公司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旨在促进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和持续改进。

二、安全事故的定义安全事故是指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等原因导致的,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失或潜在危险的事件。

三、安全事故统计的要求1. 所有部门和项目都应及时、准确地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发生的安全事故。

2. 安全部门应通过有效的渠道与其他部门沟通,了解并收集安全事故的详细信息。

3. 对发生的每起安全事故,必须进行登记记录,并进行分类统计。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一、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1、工作中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并保护好现场,立即向站领导报告。

2、站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对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急情况的,迅速进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3、对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即: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造成的损失危害程度,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4、工作人员不准以任何理由,隐瞒事故,若隐瞒事故,一经发现,按相关规定从重处罚。

5、对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事故,按规定时效以单位名义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1、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应认真接受并配合有关人员的事故调查,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应积极配合有关人员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的经过、原因、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2、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结束后,应认真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后的处理工作,有关资料归档保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危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章报告制度第三条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公司报告,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人员,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第四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类型、事故现场的情况、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分为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内部报告应第一时间上报企业相关负责人,外部报告则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监督机构进展事故情况。

第三章统计制度第六条公司应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对各类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和总结。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4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4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为了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生产安全事故,为事故的产生和再次发生寻找解决办法,以达到事故预警、事故预防、事故控制和生产安全管理的目的。

二、统计要求1. 统计范围:所有生产安全事故都应纳入统计范围,无论事故大小和严重程度。

2. 统计内容:统计内容包括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影响等。

3. 统计方式:统计分为日统计、周统计、月统计和年统计四个层次。

日统计主要针对当天发生的事故进行即时统计,周统计主要针对当周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月统计主要针对当月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年统计主要针对全年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

三、报告要求1. 报告时限:生产安全事故应及时报告,报告时间应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

2. 报告方式:报告主要通过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方式进行。

口头报告主要适用于事故发生后需立即采取措施或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书面报告主要适用于对事故的详细描述和分析。

3. 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的原因分析、伤亡情况、财产损失以及事故调查和处理情况等。

四、调查处理要求1. 调查方式: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采用现场调查、调查问卷、事故模拟和事故重现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前的预警机制、事故发生时的人员行为、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事故的原因、事故后的处理方式以及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等。

3. 处理方式: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及时进行整改措施。

五、制度评估和改进1. 评估方式: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员工反馈和管理层评估等方式进行。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标题】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程序,提高安全事故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全体员工。

【具体内容】一、安全事故报告1. 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通知所在部门的安全责任人,并向上级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2. 安全责任人调查安全事故,了解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结果,并填写详细的安全事故报告。

3. 安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等。

4. 安全责任人应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内完成安全事故报告的编写,并报送给上级安全管理人员。

二、安全事故统计1. 安全管理部门每月统计上报本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

2. 安全事故统计应包括事故类型、事故发生部门、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3. 安全事故统计应准确、全面、及时,并及时上报给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三、安全事故处理1. 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2. 事故处理小组应根据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案。

3. 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应包括事故原因的分析、责任人的追究、整改措施的制定等。

4. 安全事故处理方案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及时报送给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备注】如遇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给相关政府部门。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2)1.制定依据(1)《____安全生产法》(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实施主体及职责分工(1)安全科负责____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____相关人员到现场____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应当遵循及时、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事故报告第五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报告。

第六条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八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名称;(二)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初步判断;(四)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九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妥善安置事故伤亡人员,并报告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三、事故统计第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生产安全事故信息。

第十一条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应当按照事故的等级进行,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四、事故调查处理第十三条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十四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市级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三篇)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三篇)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1.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建设项目的兴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全面的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旨在促进安全事故管理和预防工作,减少事故发生,并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2.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制度2.1 统计范围和内容首先,明确统计范围和内容,包括安全事故的类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事故等级、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等核心信息。

此外,还应统计事故的原因、责任方和处理情况,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2.2 报告流程每次发生安全事故后,责任单位应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调查,并填写统计报告。

然后,报告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并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审核和批准。

最后,报告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并加强事故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2.3 报告形式和数据库为了方便管理和查询,统计报告应以电子形式编制,并建立安全事故数据库。

数据库应具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以便于事故数据的导入、存储和分析。

3.安全事故处理制度3.1 现场处置和救援发生安全事故后,首要任务是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相关单位和部门应立即派遣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装备,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救助被困人员,与此同时,还应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现场勘查,以查明事故原因。

3.2 形成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处理的重要文件,应详细记录事故的经过、原因和责任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调查报告应由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并经过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审核和批准。

3.3 定责和追责在事故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应追究事故责任。

责任方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同时,还应对责任方进行追责,包括行政处分、降级、撤职或停职等处罚,并在严重情况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 整改和预防措施针对事故调查报告中的问题和原因,应及时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和工作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五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一、事故统计报告1、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关于事故的报告规定。

2、如果发生行车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施工负责人向有关领导报告,并应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抢救,尽量减少损失。

3、如果发生伤亡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负伤者或事故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4、特种设备发生事故,除向有关部门报告外,还应向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

并迅速启动救援预案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6、一般事故发生后,单位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写出书面报告;重大事故发生的,事故单位则应在____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并按程序逐级上报,参考____4____号令。

重大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单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统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采取的措施;(5)事故报告单位。

7、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谎报和隐瞒不报。

二、事故分级按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安全生产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4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4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安全工作,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各个部门及从业人员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要求各部门和从业人员做到事故预防、事故统计、事故报告和事故调查处理的全程掌握。

第四条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是企业生产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各级经理、主管和从业人员以及本企业全体职工都要积极参与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章事故统计第五条事故统计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事故的发生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和从业人员要按照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规定,认真履行生产安全职责,做好事故统计工作。

第七条事故统计分为分部门统计和整体统计两个环节。

第八条分部门统计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本部门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等。

第九条整体统计由企业总部负责统计全企业范围内的事故情况,统计的内容包括全企业发生的事故种类、事故原因和事故后果等。

第十条事故统计工作应定期进行,频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事故统计结果应及时上报企业领导,供其进行全面的生产安全工作分析和决策。

第三章事故报告第十二条事故报告是事故发生后,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征求上级决策和指导的工作。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处置情况。

第十四条事故报告主要由事故责任人或其直接上级进行,情况复杂的事故可以由多人进行报告。

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人或其直接上级应立即向上级进行事故报告。

第十六条上级收到事故报告后,应及时进行批示,明确责任和处理方式,并指导下级进行事故处理工作。

第四章事故调查处理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八条事故调查组应由企业领导或相关负责人亲自带领,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九条事故调查组的主要任务是查明事故的原因、过程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案。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定或处置不当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确事故性质和责任。
责任追究与处罚措施
责任追究
根据事故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追究相 关责任人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人、 领导责任人和相关部门的责任。
处罚措施
对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 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整改措施与预防建议
整改措施
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 题得到彻底解决。
PART 03
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REPORTING
处理原则与程序
及时处理原则
01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组织专业人员
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事故不扩大。
报告制度
02
事故发生后,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调查分析
03
成立专门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明
事故原因分析
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 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管理原因 等,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事故基本情况
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 人员、事故类型等。
应急响应和处置情况
说明应急响应和处置的过程和结 果,包括应急救援、现场处置、 善后处理等情况。
2023
PART 02
安全事故统计制度
REPORTING
事故原因剖析
01
02
03
设备故障
分析设备故障对事故的影 响,如设备老化、维护不 足等。
操作失误
探讨操作失误在事故中的 作用,如违章操作、操作 不当等。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四川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本制度中的安全事故是指公司内营运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一般安全事故、较大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和特别重大安全事故。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或者___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事故的统计、报告(一)凡发生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交警、保险公司、120报告,同时立即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不得瞒报、谎报或故意拖延不报,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负有安全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报告。

(二)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____小时内向运管所、交警、安监、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大小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对未及时报告企业或隐瞒事故的,对责任人停班学习,直至解聘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事故发生后,企业根据事故大小积极开展救援工作,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并由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出事故原因后安全技术科写出事故报告,报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范本(5篇)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范本(5篇)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提高事故的防范和预防能力,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一切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

第三条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追求真相,确保事故的处理结果合理和公正。

第二章事故调查第四条发生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启动调查程序。

调查组成员应由单位内的相关人员组成,包括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调查组应有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协调调查工作,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调查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查:1. 收集证据:调查组应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包括现场勘查、照片、录像、文件等。

2. 访谈证人:调查组应与事故相关的证人进行必要的访谈,记录他们的陈述和观点。

3. 数据分析:调查组应对所有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系统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七条调查组应完成调查工作后,应编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起因、过程、责任人以及对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

报告应经过调查组成员共同签署,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三章事故处理第八条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对责任人的处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第九条处理结果应通知相关责任人,并根据需要课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处理结果应记录在事故处理台账中,以备日后查询和参考。

第四章事故统计和报告第十条统计部门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事故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的数量、类型、责任人等内容。

第十一条统计部门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统计情况。

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第五章事故报告制度第十二条事故发生后,相关单位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原因等。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应由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制并签署。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范文1. 背景安全事故是企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事故的报告、统计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企业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处理流程,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工伤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等。

3. 责任与权限3.1 事故报告责任与权限:所有员工在发现安全事故后,有责任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协助完成相应的事故报告。

3.2 事故统计责任与权限:企业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编制年度安全事故统计报告。

3.3 事故处理责任与权限:由企业设立的专门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必要时可以请相关部门提供协助。

4. 安全事故报告流程4.1 发现安全事故:员工在发现安全事故后,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4.2 部门负责人处理:部门负责人收到员工报告后,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处置现场,并向上级汇报。

4.3 安全事故报告:部门负责人在事故处理后,按规定的报告格式编写安全事故报告,并上报安全负责人。

5. 安全事故统计流程5.1 安全负责人收集:安全负责人定期收集各部门上报的安全事故报告,并整理归档。

5.2 统计分析:安全负责人根据收集到的安全事故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并编制年度安全事故统计报告。

5.3 报告发布:年度安全事故统计报告由安全负责人按时发布,并送相关部门备查。

6. 安全事故处理流程6.1 安全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6.2 安全事故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对事故进行处理和预防。

6.3 后续跟踪: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对事故的处理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7. 处罚与奖惩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包括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对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故的人员给予奖励。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一、制度背景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能够适时记录和统计安全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订立相应的防备和处理措施,保证事故的适时处理和防范,达到事故防备和掌控的目的,为企业的进展打下良好的安全基础。

二、范围和适用性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各个部门、车间、工区及岗位,适用于包括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安全事故,如:工伤事故、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等。

三、报告程序1、发生安全事故后,员工应立刻掌控现场,实行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避开扩大事故影响,并报告事故所在部门或车间负责人。

2、事故所在部门或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适时前往现场进行核查和采集事故现场数据,认真了解事故的情况,订立安全处理措施,并将相关情况填写在“安全事故报告表”中。

3、事故所在部门或车间负责人应于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报告企业安全负责人,并进行事故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整改和防备措施,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4、企业安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适时召开安全事故处理会议,对事故的原因、责任以及整改措施进行讨论,对整个事故过程进行认真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5、企业安全负责人应依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适时向上级部门、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四、统计程序1、企业安全部门应负责每月统计和分析本月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并在每月末统计下月的估计安全事故情况,做出相应的防备措施。

2、企业安全部门应定期向企业领导部门提交安全事故分析报告,并依据分析结果订立《安全事故防备掌控方案》,实行相应的措施进行实施。

3、企业还应定期组织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适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本领。

五、处理程序1、对于产生的安全事故,企业安全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经过和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认真分析事件的原因和责任,确保评估结论的公正和客观。

2、依据事故性质和程度,企业安全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认定,并依据《安全事故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4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4篇)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一、引言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报告、统计和处理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制定本《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处理程序,确保事故能及时得到处理、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企业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处理。

四、定义1. 安全事故:指在工作环境中发生的破坏人身、设备、工具及工作场所安全或引起环境污染的事件。

2. 事故责任人:指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人或可能存在责任的人员。

3. 事故调查组:指由企业内部组织的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的专门小组。

4. 事故报告:指员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向企业管理人员报告事故情况的行为。

五、报告程序1. 员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自身人身安全,确保事故不再扩大。

2. 在确保自身安全后,员工应立即向所属部门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等信息。

3. 所属部门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事故处理,并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向企业领导层和相关部门汇报。

六、统计与分析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统计和分析制度,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事故统计和分析工作。

2. 安全事故统计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数量、类型、原因等指标,以便为企业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3. 安全事故分析应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共性和规律,为预防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4. 安全事故统计和分析报告应定期向企业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

七、事故处理1.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确定责任人和事故原因,并向企业领导层和相关部门提出处理方案。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概述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统计和分析事故情况,并有效推动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企业应制定健全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报告统计1. 事故报告的对象范围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以及外来承包商,都需要遵守事故报告制度。

2. 事故报告的内容要求(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2)事故发生原因及责任;(3)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后果及影响;(5)已采取的应急措施;(6)事故的救援和处置措施;(7)事故善后工作的展开情况。

3. 报告统计方式(1)事故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并在24小时内报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内容进行初步核实和录入,形成记录和统计。

三、调查处理1. 调查组成和功能(1)调查组应由各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确保调查全面、客观和准确。

(2)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员,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2. 调查的程序和方法(1)调查应按照科学、全面、客观、准确的原则进行,把握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采用与事故性质相适应的调查方法。

(2)调查过程中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事件的详细情况,排除人为偏差和个人口舌之争。

3. 调查结果的处理(1)调查结果应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供其进行分析和决策。

(2)对事故责任人员应依法依规进行惩处,并采取必要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调查报告应在企业内进行宣传,宣传事故原因和调查结果,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

四、优化和完善1. 定期检查和评估企业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制度不足之处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

2. 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使他们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正确地报告和处置。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5篇)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伤亡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二、事故报告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建委、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3、企业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单位。

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三、事故的调查1、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区县建委、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2)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3)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措施的建议;(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5)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4、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四、事故处理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生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1.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和分析、处理、预防等过程。

3.实施主体及职责分工
(1)安全科负责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配合有关政府行政部门对事故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内容及要求
4.1 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活动中断的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和停车场站事故,但不包括商务事故。

4.2 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安全生产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5.2.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2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2.4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3 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公司员工中首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安全科负责人,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总经理。

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名称及概况;
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 事故的简要经过;
4)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 已经采取的措施;
6)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4 事故救援
(1)接到事故报告的职能科室、车队及公司各层级管理人员,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现场的公司各级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并对受伤人员进行积极的救护,最大限度地保证受伤人员的生命。

(3)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4.5 事故调查处理
在事故调查处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相应科室应组织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成员应具备事故调查所需的知识和专长,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2)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
理条例》的规定由相应级别政府组织调查,公司职能部门以及事故发生车队、各级人员要积极配合工作;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查处事故。

(3)发生轻伤事故,由分管副总经理负责组织调查。

调查组由安全科、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工作,积极提供需要的调查资料和询问相关人员。

(4)调查组应查明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害情况、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等。

事故处理通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政府有关部门,不得拖延。

4.6事故统计与分析
(1)事故统计
1)公司安全科负责事故统计表的填写;
2)事故统计表要填写准确无误;
3)对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统计分析。

(2)事故分析
事故原因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分析事故的时候,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

1)直接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包括装备、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
为。

①装备、物资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c 个人防护品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防护服等缺少或有缺陷;
d道路及其环境不良。

②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c使用不安全设备;
d以手代替工具操作;
e物体存放不当;
f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g攀、坐不安全位置;
h装备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i分散注意力;
j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k不安全装束;
l对易燃、易爆物处理不当。

2)间接原因
a 装备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如仪器仪表、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存
在问题;
b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得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c劳动组织、调度不合理;
d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e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f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g其他。

(3)事故责任分析
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2)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3)根据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4.7 处罚
(1)发生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无论何时,事故部门必须于30 分钟内将事故报告给安全科和公司有关领导。

轻伤事故要先口头报告,并且在60小时内将书面报告报安全科,违反此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100元罚款。

(2)事故报告要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违反此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1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作降职或离职处理。

(3)对不积极组织参加事故抢救、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事故调查中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处1000元罚款并作降职处理,造成严重
后果的作离职处理,触犯刑法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

4.8事故回顾
安全科应对本单位的事故及其他单位的有关事故定期组织进行事故回顾和再现,以警醒全体员工。

5.9事故管理台账和档案
(1)事故发生后,安全科应建立事故编号,登记事故管理台账。

(2)安全科应按有关规定建立事故档案,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完善事故档案各项内容,直至处理完毕封档、存档。

分管安全负责人在安全科处理完毕事故后,在档案上签字封档。

(3)事故档案内容包括事故经过、责任认定书、事故现场处置过程材料、第三者证明材料、车队调查材料、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分析处理处罚通报、事故罚款收据、设备(车辆)修理费清单、保险公司理赔单、责任人事故认识材料、其他相关材料、事故收支报告、事故防范措施、事故调查组成员等项目。

4.10防范措施
公司安全科要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并下发到从业人员手中;要督促各车队落实防范措施,必要时应进行从业人员抽查,以检验落实程度。

4.11事故预防
公司要研究事故发生机理,有的放矢地制定事故预防的原则、措施等文件,建立预警机制,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

(1)公司组织各职能科室和车队进行经营活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采取相应消减措施,降低乃至消除危险源。

(2)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缺陷。

(3)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提升从业人员作业环境条件。

(4)完善安全告诫和交代制度。

安全告诫和交代的内容包括路线状况、天气条件、人文环境、地理条件、车辆结构和特点等。

5.附则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规范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流程,贯彻“四不放过”的事故查处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