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角的定义:学生需要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习角的分类:学生需要学会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等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周角是等于360度的角。
3. 学习用角度来度量角的大小:学生需要学会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准确读出度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角的定义,并能正确画出各种类型的角。
2. 学会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准确读出度数。
3. 能够运用角的分类和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角的分类的理解和运用,以及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的技巧。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定义,并能正确画出各种类型的角;学生能够学会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准确读出度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直尺、黑板、多媒体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并尝试画出角。
2. 讲解角的定义: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即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讲解角的分类: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并能够正确画出各种类型的角。
4. 度量角的大小: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进行示范。
然后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并准确读出度数。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角的例题,让学生运用角的分类和度量知识来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周角:等于360度的角度量角的大小:使用量角器,准确读出度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七 角的初步认识(通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七角的初步认识《七角的初步认识(通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情分析对于角的认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理解,教学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角,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角”的概念。
学生在认识角的大小时,容易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时要重视。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新设计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纸五角星,为什么叫它五角星呢?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
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说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
(板书:认识角)二、引导探究角1.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
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
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
(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
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并且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 培养学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直尺、量角器。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通过PPT展示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3. 实践操作: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的特征,能够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特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量一量,画一画,并分类。
答案:略2. 题目:用角的特征来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角的识别和运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角,用角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对于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识别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深化对角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角的起始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知道它们的特点,并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感知角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和特点可能还比较模糊,对角的度量也没有明确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更好地认识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知道它们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知道它们的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用三角板画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角,感知角的特点。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观察、交流,进一步认识角。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的事物图片,如剪刀、三角板、钟表等。
2.准备一些活动材料,如三角板、量角器等。
3.准备一个白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角的事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角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上的角。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板上有锐角、直角、钝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活动,每组有一套三角板。
要求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拼出不同的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节课程。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种类,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种类还不够清晰,角的测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种类,知道钝角、直角、锐角的含义。
2.培养学生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种类,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钝角、直角、锐角的含义,以及角的测量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引发学生对角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角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角的种类,如钝角、直角、锐角。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尺子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角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角的概念、种类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角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用尺子量2.用量角器量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种类和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角的度量,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角的概念,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角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3.交流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一把直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提问:“你们对这些角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角的开口方向等。
同时,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三角板和直尺,尝试画出不同的角,并观察和描述这些角的特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特征和角的画法。
2.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角的特征。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角,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组一份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角是什么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角的特征,如角的大小、角的位置等。
同时,教师讲解如何用尺子和直尺画角,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用三角板、直尺和量角器尝试画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
直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 角。
2•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三角板,作业本,作业纸一、复习导入1•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分类。
(分成两类,你想怎么分?)3•导入新课师:引导学生得出:1、直角2、非直角为什么这样分类呢? 4你是怎样想的?提问:谁来说说这个角和你刚才做的角有什么区别?师:我们把像这样的角叫做直角。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直角。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认识直角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学生活动:从教室的门、窗、黑板、课本、文具等中找出直角。
学生汇报、交流找出的直角。
师:三角板上的直角和我们刚才所找的直角大小一样吗?你是如何判断的?师:同学们能不能判断哪些角是直角?学生活动:同桌互相交流、判断。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小结:判断直角的方法是: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三角板上的另一条直角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
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
2•认识锐角、钝角匚「-F Jb 歼酝丄IM 丰”令卄”形点齐齐■起血一偽¥ 蟆|"介匕匕总_妙tt I S L?\_直角锐角 钝角3•用纸折出直角。
师:我们已经清楚,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 的直角去比一比,那么就用这种方法,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刚才自己 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们展示所画的角,互相评价4•角的再分类(如果分成3类,又该如何分呢?)2.艸面上凡时變.时钎和好针形威的旬是阮角7 在钟 冏上画时卒十和令针毅示=1Z1 , 坤L * , 计牛丽廿* , 七G 比 今 网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直角、锐角、钝角分成3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市级公开课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市级公开课详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角,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和现象,体会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感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角的经验,如剪刀、三角板等物品都有角。
但是,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来进一步感悟和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用角来描述物体和现象,体会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角的概念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特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认识角: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学生通过触摸实物,感受角的存在。
3.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纸板制作不同形状的角,并互相交流分享。
4.角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否有关系。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角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种类,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角的度量、角的计算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种类。
2.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角的种类的认识。
2.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操作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加深对角的理解。
3.讲解法:教师对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量角器、角的模型等。
2.学具:每学生一份角的模型、直尺和量角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实际例子,如钟表、三角板等,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有角。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种类,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并通过角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角,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并说出它们属于哪种角。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认识角,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量角,并解决一些与角相关的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和应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量角,解决一些与角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尺子和量角器量角。
2.难点:理解角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尺子和量角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角。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量角器、实物图片、模型等。
2.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个量角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角的概念,如:太阳升起时的光芒、剪刀张开时的形状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情境中的共同特征,引出角的概念。
2.呈现(5分钟)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
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角。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亲自用尺子和量角器量一量身边的事物,如:书本、桌面、文具等。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尺子和量角器,并记录所量的角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根据学生记录的角的大小,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比较不同角的特征。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在拓展环节,我采用了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角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课堂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我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操作和思考的方法。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对于如何用角的符号表示角,以及如何区分各种角,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特征,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呈现(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同时,教师展示角的符号,让学生学会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3.操练(10分钟)
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角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角模型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区分各种角,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12.部分学生在区分各种角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如何判断锐角、直角、钝角,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1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角的概念,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角的特征和各种角的区分的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还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以及区分各种角。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角的特征,从而达到全面认识角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角的认知上,学生可能还停留在直观的层面,对于角的定义和特征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角,认识角,理解角的特点,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尺子和直尺画角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学会用尺子和直尺画角。
2.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认识角。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角的特点。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角,观察角的特点,增强实践能力。
4.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角的特点,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物、直尺、三角板等。
2.学具:每人一份三角板、直尺、练习纸。
3.课件: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
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三角板等教具,向学生展示各种角,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市级公开课详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课题(学科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及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目标预设】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学思路与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谈话启发式、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旧识、引出新知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走进图形王国。
在图形王国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图形宝宝,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是什么图形?生: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些图形宝宝,你们认识吗?出示主题图,提问:男孩手里拿的是什么?女孩呢?生:五角星、三角形追问: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叫五角星(三角形)吗?生:因为它有五个角(三个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市级公开课详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市级公开课详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描述角的大小,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角的初步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在描述角的大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角的大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描述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角的大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角的大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图片、实物等。
2.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彩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钟表、剪刀、三角板等物品,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角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如,用三角板演示直角、锐角、钝角,让学生触摸、比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实物中的角,并用直角、锐角、钝角进行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体验角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但对于角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角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角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来体验角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观察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各种角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特点。
4.交流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操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剪刀、钟表、滑梯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部分,即角。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初步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并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教具展示各种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角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区级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区级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为后续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认识和描述事物。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特征,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角的基本概念和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基本特征,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理解角的概念和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认识角的概念和特征。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交流教学法: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角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角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和生活实例,如钟表、红领巾、房间的角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片和实例中的角。
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存在和特点。
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特征,通过角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如角的大小、尖角和钝角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角模型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操作角模型,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概念和特征。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角的概念: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认识角,了解角的组成和特点。
2.角的分类:学习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分类。
3.角的度量:初步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有益。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画角的环节。但是,我也观察到一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技巧上的问题,比如画射线不直、量角器放置不准确等。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指导学生的操作技巧。
举例:详细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步骤,并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
(2)角的画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掌握基本作图技巧。
举例:分步骤演示画角的方法,强调作图时的注意事项,如射线要画直、角度要准确等。
(3)角的逻辑推理:在解决与角相关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举例:设计一些问题,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
(4)生活中的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角的存在,并将其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角,如窗户的角、桌椅的角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四、教学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交流共享
1、认识直角。
(1)提问:刚才你们两人找到的角,谁的大?学生得出:一样大。指出: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板书:直角)
(2)每人拿出另一把三角尺,现在找出这个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它也是直角。
(3)用手指描出这个直角,让学生感觉一下:直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
(4)拿出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提问:你能找到直角吗?有几个?小组交流所找出的直角。全班交流: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有4个直角。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
第2课时 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4、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的几种角。
5、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5)教师利用纸工袋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学生模仿在作业本上画出直角。指出:为了表示一个角是直角,用直角符号“┐”标出来。师生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
(6)提问: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画出的直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相等吗?(学生操作,交流结果。)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7)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照样子把直角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媒体出示标出的直角符号。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4)指导学生认识“锐”“钝”及写法。
(5)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指名到黑板上借助三角尺判断它们各是什么角?集体判断其答案正误,并纠正错误的答案。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打开教材,拿出三角尺完成第3题,在每个角的旁边写出各是什么角,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
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不规则纸。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出示题目: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为什么。
学生判断时要求:认为不是角的举右手。再分别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2、拿出三角尺,让学生找出三角尺上的角,提问:你能找出其中最大的角吗?学生指出来,同桌之间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要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同桌交流)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学生齐答: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2、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例3.
(1)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关系。出示例3三个不同时刻的钟面,你能找出哪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吗?集体回答。
(2)下面老师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2个钟面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指出:这个角是锐角。(板书:锐角)
(3)学生尝试着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3个角进行比较。提问:这个角与直角比怎样?学生回答:第3个角比直角大。指出:这个角是钝角。(板书:钝角)
小结:刚才和大家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有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角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来判断。如果没有三角尺,你会判断吗?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来帮助判断,因为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交流共享
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