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汇编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背诵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习文章写法。
3、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背诵全文。
2概括小石潭的特点,学习文章写法。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作者作品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
柳宗元与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
2.文体、背景介绍.关于文体“”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写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
《小石潭记》是《》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3.字音、字形、词语自学提示一:请大声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并在空行处写出本课你遇到的读音障碍。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自己还不会读的字--------自学提示二:(1)结合课本注释和其他工具书,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5篇)《小石潭记》语文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的〔一〕知识教学点掌握记叙的顺序〔二〕才能训练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才能,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三〕德育浸透点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风光,培养安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展美育教育。
〔四〕美育浸透点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重点是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写作顺序入手。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联络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小石潭记》。
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解决方法:老师讲解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
3、疑点:文章结尾局部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解决方法:老师启发,学生答复。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写景抒情方法。
3、联络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4、口头作文:根据老师展示的画面,细致观察,然后进展口头小作文训练。
《小石潭记》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进步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才能。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重,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进步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
4教学过程1、导入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阅读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的: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集锦15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集锦1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1柳宗元一、目的要求: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4、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四、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五、教具准备:U盘。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二、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全国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全国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一等奖《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整体把握文意。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二、教学要点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
三、教学难点在内容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于“剥皮抽筋”手法,掌握本文的情感主旨。
四、教学流程激情导入:《江雪》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首绝句,在这首诗里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这篇文章同样体现了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不被理解的愤懑之情。
初步了解文本。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本课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1.关于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2.关于作品:柳宗元是一个“遍悟文体”的文学家,众体兼长,作品丰富,以散文成就最大,有《柳河东集》。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创作中最富艺术独创性的一部分,有《永州八记》等留存,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小石潭记》。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
•••••••••••••••••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篇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如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理解作者的乐与忧。
【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1课时【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作者链接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合作·探究·展示】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4.(1)出示小黑板(或点击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2)检查字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④以其境过清,小可久居()()⑤明灭可见()⑥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列句子。
小石潭记教案汇总7篇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忧与乐是本文的学习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1、《小石潭记》作者(),字()()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之一。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字(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5)全石底以出,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二)、导入新课,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是因为变法失败而被贬到永州的,他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今天通过我们学习的《小石潭记》便可知道。
(三)1分钟、明确学习目标:幻灯显示,内容见前面。
(四)精讲点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各有什么特点?3、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中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明确: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快的感情。
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悄怆是作者悲凉凄苦的反映。
(2)课文的按游览的顺序来写,试说说本文的思路。
明确: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3)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
请你说说本文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明确:如第一段,整段文字全都是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8篇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8篇小石潭记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由现实生活中的“韩流”想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柳)”导入。
二、简介作者,作品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
悄怆(chuang)、篁(huang)竹、清洌(liè)、为坻(chí)、为屿(yǔ)、翕(xī)忽为嵁(kan)、差(cī)互、寂寥(liao)、幽邃(suì)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如:范读、齐读、速读等。
3.结合下列问题,整体把握文意。
①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要能概括出每节的大体内容)提示: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来描写的。
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
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小石潭记教案模板汇总5篇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模板汇总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读课文,把握文意。
2.品细节,欣赏美景。
3.看背景,感受情怀。
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青山绿水多妩媚”,山之磅礴,水之灵动,是自然的恩赐,也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光。
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赏水水有意。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觅得了一处清幽之境,让我们随他一起走进《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讲读课文1.指导诵读随古人共游名胜,我们要走好两条路,那就是读准字音和疏通文意。
读书有三得: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好节奏;三要读出情味。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录音,注意留心字音、节奏,初步感受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可以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男同学读第1、2段,女同学读3、4、5段,请注意读出节奏。
男生读得很流畅,字音都对,节奏也没有问题,情味——有一点点。
女生读出了起伏感,情味也读出来了,声音很悦耳,不过声音——还可以大些。
2.初步感知同学们再各自读一读课文,注意思考问题:文章哪些部分主要写景?哪些部分主要写感受?是的,第1、2、3段主要写景,第4段主要写感受,第5段写的是附录部分。
大家回答得很正确。
3.疏通文意疏通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同学们可以借助课文注解,联系上下文推断,可以和前后排同学交流,还可以举手问老师,先自行疏通、翻译课文。
同学们慧眼独具,行动积极,不仅找出了文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而且顺利解决了它们的翻译问题。
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赏景探情。
4.赏景探情 (1)品味第1段请同学们思考: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小石潭的美?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范文汇总五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立意】《小石潭记》是以写景记游为主的一篇古代散文,它以移步易景的记游方式展示作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变化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叙事写景、抒情状物相结合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品位语言,体会作者在此篇游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生动描写了人迹罕至的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静谧之美,抒发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阅读文章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抓住景物的特征移步易景的写法2.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过程】1.借助背景相关的《江雪》,导入文本学生背诵柳宗元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指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哪些字,并结合这首诗的意境说明原因?(表现作者心境的是“孤”和“独”两个字在孤寂、冷清、高远宏阔的背景下,诗中的主人公在“钓寒江雪”,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前人说“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也写了诸多的优秀作品,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名篇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这些作品中作者借景抒怀,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相一致)2.指导学生阅读初步把握文意:(1)教者范读,引领正音(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理解文意(读出感兴趣的内容,读出疑惑问题)(3)学生自主阅读助读提示:①作者及随行人员砍伐竹子的原因是什么?(清脆悦耳的水声,带来的内心的喜悦,向往是伐竹的动力)②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③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水声、游鱼)④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体会,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二、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等。
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
小石潭记教案实用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网上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课前预习】1.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2.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3.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4.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
5.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展示学生课下搜集、查找的有关作者及与作品相关的资料。
2.大屏幕展示风景图片;优美的音乐伴着清脆的鸟鸣、和着潺潺流水营造出一种优美、恬静的气氛;音乐声中教师缓缓导入(充满人文关怀):同学们,请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闭上你的眼睛,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想像你正漫步在青翠的山林间,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野花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听,还有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
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1.教师伴音乐吟诵全文。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小石潭记教案模板汇总9篇
小石潭记教案小石潭记教案模板汇总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石潭记教案篇1《小石潭记》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
他与韩愈、刘禹锡是同事。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但找到保守势力的反对。
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
在这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始的西山宴游记》《钴鉧游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涧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江雪》、《捕蛇者说》等大量诗文。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
《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
这些山水游记,融合了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寄予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赏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
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关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有关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六篇有关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六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有关知识。
2、理解本课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特点。
3、体会作者用词精炼,描写生动、具体以及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难点、重点分析]1、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谪到永州时写的,通过对小石潭的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
唐顺宗时,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执政,他们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当时柳宗元33岁,任礼部员外郎,也积极参与了这一革新运动。
但是在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下,顺宗退位。
宪宗即位后,对革新派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继遭到残杀和贬谪。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时,柳宗元政治地位下降,又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区,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郁。
《小石潭记》正是通过精细、生动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自己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
2、《小石潭记》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小石潭记》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佳作。
它的精妙之处,首先在于它的结构。
全文共分五段,其内容如下:第一段:叙写寻潭的过程,概写石潭的全貌。
第二段:写潭水与游鱼。
第三段:写潭溪与岸势。
第四段:写潭上人的感受。
第五段:记同游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章有一先一后的两条贯串动作线在流动,一条是游踪,一条是视线。
写寻潭,以游踪为序。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着如佩环碰撞那样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不禁引起作者的极大兴趣。
于是,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道路,穿过一大片竹林,一个美妙的天地便展现在眼下:潭。
写观潭,以视线为序。
寻到“心乐之”的小石潭,令人不由地急忙打开那犹如摄影机一般的眼睛,贪婪地摄下石潭的全景,唯恐漏下一星半点:清洌的潭水,全石的潭底,近岸“为坻、为屿、为堪、为岩”的底石,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啊,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所在呀!尤其攫人之心的,是那清洌的潭水。
《小石潭记》教案(15篇)
《小石潭记》教案(15篇)《小石潭记》教案(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石潭记》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学习文言语法,背诵全文,理解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体味作者的情怀。
2、比较作者等几位古代文人被贬之后的不同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
3、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
讲练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
【教学重点】1、学点文言语法,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翻译并背诵全文。
2、掌握本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2、正音、朗读直至熟读。
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词性活用等语法知识。
4、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要点。
5、布置作业:书面翻译全文,背诵课文前两段。
【教学步骤】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他寄情于山水,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二、正音、朗读直至熟读。
《小石潭记》朗读停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八篇小石潭记教案范文合集八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循“忧去——忧来”的情脉(也是本文的文脉),抓住打上作者独特情感印记的景物描写及心理描写的词句,深入体会作者悲苦、凄凉的内心世界,并感悟作者在山水游记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精微性、酣畅性和独特性。
教学重点:在景物描写的细微处、独特处体悟作者的情感律动和思想个性。
教学难点:抓住具体的细节,深入感悟作者在山水游记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精微性、酣畅性和独特性。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请5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根据朗读情况,及时正音,并检测其对疑难词句的理解。
1、重点字词:伐竹取道、蒙络摇缀、斗折蛇行、以其境过清2、解释+演示(借简笔画、肢体语言、或相关实物,再现情景)的句子: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二、感悟作者的情感:乐1、快速寻读:小石潭,说穿了就是一个小水塘,简简单单,平平常常,加上长期被翠竹、绿树掩盖,一直默默无闻,可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六人行”,它竟然像一首美妙的乐曲,非常神奇地拨动了作者的心弦,引得他为之心潮起伏,并挥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山水名篇。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一对直接表现作者情感起伏的词语吗?2、交流答案:乐(“心乐之”中的“乐”为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悄怆(忧伤的样子)3、具象品读:作者快乐的心情,可以从哪些细节中看出来呢?①闻水声——“如鸣佩环”,佩环由上好的玉制成,用来做装饰品,声音清脆悦耳,以声音之美写小石潭之美,实际上就是告诉别人:“咱柳宗元,今儿个真高兴,真呀嘛真高兴!”②辟小道——“伐竹取道”,听一听,享享耳福也就罢了,还拿出随身佩戴的宝剑,累死累活地在茂密的竹林中砍出一条道来,没有很高的兴致很难做到!③见石潭——“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倘若没有好心情,石头自然形成的丰富而奇特的形状,青树翠蔓遮掩、缠绕、摇摆的动作,不可能被细腻地表现出来。
小石潭记教案六篇
小石潭记教案六篇小石潭记教案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二)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
(三)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现代的游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的游记《小石潭记》(板书课题、作者及朝代)。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跟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初一的时候我们学习过他的一篇寓言,大家还记得篇名吗?相信他笔下的那只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的形象大家还是记忆犹新的。
那么,今天在他的笔下,“小石潭”又是一番怎样的风景呢?是否能勾起同学们前往一游的雅兴呢?(二)自主学习。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四人),凭借工具书、注释自读课文,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教师巡视,主动参与。
自读任务可用幻灯展示)1、顺畅地朗读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
2、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三)自读反馈。
1、学生提出自读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合作答疑。
2、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判。
在点评的基础上,师生齐读课文。
3、口头完成一词多义的练习。
(可用幻灯展示)①以:全石以为底(用)。
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以其境过清(因为)。
②为:全石以为底(作为)。
为坻,为屿……(成为)。
③清:水尤清冽(清澈)。
以其境过清(冷清)。
④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不可知其源(能够)。
4、翻译接龙。
(学生每人翻译一句,依次下传,要求前后文衔接自然,意思正确,教师适当点拨)(四)探究深化。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
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
小石潭记教案汇总6篇
小石潭记教案汇总6篇小石潭记教案汇总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石潭记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唐代著名作家柳宗元,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黔之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
二、明确目标: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结构三、齐读课文四、教学目标完成1、讨论下列问题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快起来。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底石头,成为不同底形状。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潭中底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找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水底,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景物的?——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熟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2、翻译全文课后反思:教学设计的策划:以“石”为线,串起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教案实施:教师: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小石潭记》教学设计3》。
学生甲:“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
学生乙:甲同学讲的是明写“石”的句子。
我觉得“其岸势犬牙差互”这句是暗写“石”。
句子中的“犬牙差互”不仅摹出了两岸的形,而且描绘出了两岸的神。
学生丙:“闻水声,如鸣佩环”也写了石。
如果“潭”不是“石潭”,它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吗?凉刺骨的意思。
师: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
精选小石潭记教案集合7篇
小石潭记教案精选小石潭记教案集合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掌握记叙的顺序(二)能力训练点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重点是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写作顺序入手。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联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
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
3、疑点: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解决方法: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写景抒情方法。
3、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4、口头作文:根据教师展示的画面,细致观察,然后进行口头小作文训练。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初一年级时,我们学了《黔之驴》这则寓言。
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散文《》。
二、解题1、关于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
唐德宗贞元时中进士,年二十一岁。
授校书郎,调蓝田蔚。
升监察御史。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任柳州刺史,故亦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2、背景材料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坶潭记》、《钴姆潭小丘记》、《至小丘西》、《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教案(精选16篇)
小石潭记教案(精选16篇)小石潭记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石潭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的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二、教学重点:1、文言实词虚词的积累2、抓住特点写景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作者感情流露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
采用“讲练评”相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
五、教学设想:多读。
多媒体以及其他的现代技术协助教学。
把学生自主性学习调动到极致。
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依图猜诗——《江雪》,导出作者柳宗元简介,明确:孤独、执著的钓翁形象其实就是柳宗元孤傲人格的写照!二、预习检查:1、检查生字词(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小组预习情况,然后小组长作点评篁竹huáng清洌liè为坻ch为屿y为嵁kān佁然y俶尔chù翕忽xī差互c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2、检查朗读课文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来选取几句或者一段来读,然后其他小组对其做点评三、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课文,然后各组推荐一名男生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节奏,语气并体会感情、2疏通文意:自由朗读课文,集体质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先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解决,最后教师总结。
3解释重点词句意思(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到每个小组去,让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在这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作点评和补充、(1、(小组A)读第一小节,要求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小石潭记教案(10篇)
小石潭记教案(10篇)《小石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2、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3、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重点:朗读感知,读懂文意和脉络;细读品味,感受美景和情感。
教学难点:知人论世,领悟处境和心境。
教学创意:以反复诵读为手段,以抓关键词为方法,以情感变化为抓手,带动对文章脉络的梳理,对小石潭美丽景色的赏析,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悟。
教学步骤一、激趣导入背诵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找出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心境的两个字。
没错,“孤”和“独”,这就是诗人当年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时的心情写照。
柳宗元被贬永州做司马期间,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一记,《小石潭记》。
二、译读,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初读,圈出生字词,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读懂文意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教师巡视,师生交流。
3、读出文脉(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标示出表明作者游踪变化的词语。
从小丘西行——下见小潭——潭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记之而去把握游记以游踪为序以及本文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特点。
(2)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三、品读,缘景明情柳宗元为什么先是快乐的后来又悲伤了呢?下面我们就循着文脉来找答案。
1、品读“心乐之”。
结合小石潭美景,感受其“乐”。
课文开头就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意思是声音很好听,使我很高兴,作者是“乐其水声悦耳”。
请大家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面,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心乐之,乐其潭水清凉。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柳宗元设计思路: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他以自然简约的笔法创造出丰富深邃的意境,各种景物曲尽奇妙,而且将身世遭遇、思想情感倾注于自然景物之中,耐人寻味。
本课教学设计为“活动”和“探究”两个互相联系的过程,通过阅读、思考和互动,欣赏作者细腻入微、生动逼真的手法和以此展现的自然景物的审美特征,体悟探究“有我之境”中“我”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1.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总结和借鉴文言文学习方法。
2.体会、欣赏本文抓住特征状写景物的写法。
3.探究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探究,理解作者抓住特征状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助景物描写寄寓思想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1.让学生利用自习课阅读课文,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2.课外复习柳宗元的诗文,查找有关生平、创作的资料。
初步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到哪些地方去旅游过?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呢?“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起,百鸟悠悠下”,古代作家观赏自然万物写成的诗词文赋,在创造出诗情画意的同时,也倾述了他们的心声,很值得我们去追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游历荒野山水,写成了《永州八记》,可谓落笔不俗,自出机杼。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他的《小石潭记》,去探究那妙趣横生的景致中寄寓的丰富意蕴。
二、文意疏通活动:与同伴互相读听课文,注意为对方订正读音、纠正停顿。
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情感,读出语音的轻重和语气语速。
探究:你认为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一段应读出好奇欣喜的情感,第二段应读出陶醉的心态,第三、四段逐渐读出失意悲凉的情绪。
活动:交流共享译读收获和方法。
读译收获包括从本课新积累的字词,如“佩环”“佁然”“翕忽”“悄怆幽邃”等,以及本文语言上的突出特点,如自然凝练、整散相间等。
译读方法包括解释词语方法:“语境推断法”,如“为坻”中的“为”字是“是”还是“成为”的意思,就要根据小石潭这个词间环境和“卷石底以出”这个说明去推测;“用法变换法”,如“皆若空游无所依”中的“空”解释为“在空中”,“斗折蛇形”中的“斗”“蛇”解释为“像斗一样……”“像蛇一样……”,“凄神寒骨”中的“凄”“寒”解释为“使……凄凉”“使……寒冷”;“联系法”,如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中的“西”推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西”的意思。
翻译语句的方法:“补充法”,如“日光下澈”在“澈”后补充“潭水”;“调换法”,如将“全石以为底”的“以”调到“全石”之前:“意译法”,如将“斗折蛇行,明火可见”翻译为“曲曲折折,或隐或现”。
“直译法”,如将“青树翠蔓”翻译成“青葱的树,翠绿的枝蔓”。
三、欣赏探究(一)觅“潭”——探求游踪,理清思路。
活动: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用线路标注的方式展现寻觅游赏小石潭的过程,说说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描写小石潭景致的。
要求注明游踪和观察点,画出游赏线路。
探究1:结合游赏线路,归纳一下本文写景状物顺序上的特点。
明确: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定点换景的方法,按照小丘—篁竹—小谭—岸势—谭之四周的顺序,有声到形,由近及远依次写来。
将游踪类游记和方位性游记结合在一起,有条不紊,自然畅达。
探究2:有水必有源,柳宗元的《钴鉧潭记》就是先写潭源,后写潭景。
本文却先写潭景,后写潭源,这是为什么?明确:作者是从小丘西行,从石潭的东边走来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而这水声一定是潭源之水撞击石岸滴入石潭发出的清响,但接下去却为什么不先写潭源呢?原来潭源不在潭东,而在西南。
作者从潭东行来,立刻被石潭本身的奇景所吸引,于是先写石潭,在饱览石潭奇景之后,这才朝西南而望,发现了潭源。
(二)赏“潭”——探究景物特征,领悟写法。
活动:仔细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课文作赏析,如简笔画勾勒出小石潭的全貌或某种景物;也可以做导游,就课文所写景物写一段景点解说词。
要尽量突出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
探究:结合简笔画或解说词,说明突出了小石潭及周围景物怎样的特征,并简析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和语言去表现这些特征的。
引导学生学会确定探究话题或善于提出问题,然后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可以自己独立思考,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小组讨论。
示例一:小石潭的特点是清澈。
可以分步推进如下问题:小石潭水清的原因有哪些?水又是如何清的呢?用什么写法表现水清的?结果呈现:水清的原因——潭以整块石头为底,在靠近石岸的地方又从潭底突出若干形态各异石头,周边石上又是青树翠蔓。
水如何清——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子能投到潭底石头上。
表现水清的写法——以实写虚(或者衬托),写游鱼却不写清水,实际却写出了水清,写水却不见一个“水”字。
就如同大画家只画飞虫,不画天空,只画游鱼,不画清水,但是观赏者眼里却出现了天空和清水。
示例二:石潭的特点奇异。
小石潭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表现的?结果呈现:小石潭的“奇异”表现:潭底奇特——“全石以为底”,只是一块石头;石形奇异——近岸处的石头有的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态各异;景致奇美——树蔓青翠,枝叶摇荡随风披拂;潭状奇小——“伐竹取道”,方见小谭,有一块石头做潭底,潭中鱼以“头”计算,且其量可数。
表现手法和角度: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有色彩形态描写,也有动态静态描写。
除此之外,学生探究的内容还应包括“游鱼的怡然自得”“溪岸的曲折”“石潭环境的凄清”等景物特征及其写法和语言特点等。
(三)悟“潭”——体悟情感,感受意蕴。
活动:体会作者游赏小石潭的感受,展开合理想象,在课文恰当的地方补写出相关的心理独白,依据心理独白描述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轨迹。
探究1:如果说本文主要是写景,寄情山水,那么最后一段是不是可以删掉?明确:不可以删掉。
一方面体现作者山水游记要附记同游者的体式要求,一方面也要表明作者沉醉于小石潭宁静的氛围中,几乎忽略了同游者的存在。
而且说明这么多亲朋好友一起游潭却并不热闹快乐,暗示作者内心有着难以排遣的忧愁郁闷。
探究2:游览同一个小石潭,为什么作者心情前后会有巨大的变化和差距?明确:一是从写作背景上说,由于作者参与革新失败而被贬荒远的永州,一去就是十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求还无望,归国无期,境遇十分凄惨,内心极度苦闷抑郁。
二是从出发点推断,有可能是随着太阳西下,幽静的树木下袭来了许多凉意。
三是从行为目的和作者情感主色调上看,作者游览小石潭并非出于闲情逸致,而是试图寄情山水,摆脱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消解忧愁。
小石潭幽深宁静的气氛引发了他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一度沉迷其中。
然而,他的内心充满着政治失意、壮士难酬的苦闷与怡情山水,超脱尘俗的自得之间的矛盾,暂时获得的快乐和喜悦转瞬即逝,内心的悲凉和苦闷重又翻滚而来。
探究3:古人曾这样评价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以柳之流连景光,模写山水,曲致微妙,心与物化,亦韩所无有也!”(周澂《读柳子厚山水诸记》)王国维有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以本篇课文具体内容为例,谈谈作者创造出了怎样的境界,是怎样做到“心与物化”的。
明确:第一,“因景生情”。
先从听觉角度写出发现小石潭水声,心生惊喜;接着是从视觉写伐竹取道见到小潭,内心兴奋异常;然后把视角投向下面的由一块大石头做潭底和近岸从水底翻卷出来的形态各异的石头,禁不住心花怒放、拍手称奇;而面对石潭中那从容自得的游鱼时,作者简直是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了。
不过,当总观空寂凄寒的石潭环境氛围时,他又油然而生凄凉忧伤之情。
作者的心情真可谓“随物以婉转”。
第二,“以情写景”。
小石潭地处荒僻的野外,根本算不得名潭胜景,游览小石潭寄情山水不是目的,寄寓自己的身世遭遇,倾注内心深处的情感,才是其真意。
因此所写景物便受到作者寂寞、怨愤、抑郁的情感色调浸渍濡染,以至于石潭中的一石、一木、一水、一鱼都成为作者眼里心中的景物了,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从“青树翠蔓”可以推断,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时间不会在初春、晚秋和冬季,那么“水尤清冽”是说水不但十分清澈,还比较寒凉,不能不说这是作者悲凉心境的一种折射;一个荒山野谷四处可见的小石潭,被作者写成水声“如鸣佩环”、形态奇崛、环境清幽的胜景,我们不能不说是他心灵的创造,而小石潭的清幽无闻、与世隔绝、不为世人赏识,不也正是柳宗元“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身世遭遇的写照吗?正若清代何焯所说的“兹丘犹有遭,逐客所以羡而贺也,言表殊不自得耳”(《义门读书记》)。
而探望石潭的水源,则是“斗折蛇形”“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与“不可知其源”,字面上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茫远,但已消尽了赏心悦目的明丽的色彩,显得那样险恶诡谲,足见作者暂时的快乐消失后,很快被现实的剧痛唤醒,那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苦闷、人生的坎坷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又涌上心头。
正如作者所言,“升高欲自轷,弥使远念来”。
第三,“以景衬情”。
课文前两段写“如鸣佩环”的清越水声、“伐竹取道”的行为、潭底潭石的奇异的同时,也间接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惊喜与快乐;而写游鱼的“自得”之态简直就将作者痴迷陶醉的心境衬托的淋漓精致了。
第四段写小石潭的“寂静”“凄寒”的环境气氛,不但契合了作者快乐消失后空寂失落的心境,而且将其心情的悲凉衬托得更加深厚而浓重。
在这里,悲为起点,乐为归宿;乐为烟云,悲为主流。
乐与悲的巨大反差和乐极生悲的变化过程,充分反映了柳宗元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中的块垒无以化解的痛苦与抗争,也再次印证了柳宗元“自放山泽间,其湮厄感郁,一寓诸文”(《新唐书·柳宗元传》)这一论断的恰如其分。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活动: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方式对学习本课的收获作总结归纳或拓展延伸。
示例:①为小石潭景区入口“题写对联”。
如“赏心悦目潭中境,凄神寒骨胸中情”。
②与作者谈构思。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写景线索:见石潭—观潭景—望潭源—感潭境。
一是情感线索:惊喜—陶醉—悲凉。
③《小石潭记》艺术探美。
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应、情景交融。
④浮想联翩“评说文人风骨”。
在古代像柳宗元这样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面对坎坷曲折的生命遭遇,往往流连自然山水,吟诗作赋以排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和苦闷,传达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坚韧,寄寓他们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愿望。
如屈原、陶渊明、杜甫、辛弃疾、李清照……五、作业1、课外阅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2、背诵全文3、书面作业:课后“探究·练习”三。
六、板书十六小石潭记柳宗元理解词语:佩环、佁然、翕忽、悄怆幽邃理解句子:“日光下澈”“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明火可见”“青树翠蔓”理清思路:觅“潭”赏“潭”悟“潭”体现境界因景生情以情写景以情写景体悟情感:惊喜与快乐凄凉与忧伤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