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探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式初探
会 ,让 学生 通过 个人 、小 组 、集体 等 多种 解难 释 疑尝 试
活 动 ,将 自 己 所 学 知 识 应 用 于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这 样 ,发 展 了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培 养 自学 能 力 ,能 够 引 导 学 生 学会学 习和掌握科学 方法 ,为终身学 习和工作奠定 基础 。 小 学 数 学 探 究 式 课 堂 教 学 主 要 是 指 在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学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用 类 似 科 学 研 究 的 方 式 去
解 决 问题的学 习方 式 。教师 的 主要 角色 是数 学 学 习的组
织 者 、引 导 者 与 合 作 者 。其 实 质 是 让 学 生 学 习 科 学 研 究 的 思 维 方 式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主 动 探 究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那 么 ,在 小 学 数 学 探 究 式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从 以 下 几 方 面
如 教学 《 简单 归 一应 用题 》 时 ,可 以先给 学 生提 出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如 果 现 在 要 求 很 快 测 算 出全 班 5 0位 同 学
用 自己的思 维方 式 自由地思 考 ,作 出了 如下算 法 :① 十 个 十个 地数 ,3 、 0 O 0 4 、5 。② 3 十加 2个十 得 5个 十 , 个 是 5 。③3 25 0 2=0 0 + = ,3+0 5 。并让 他们 自由选择最 喜欢 的
益智 能化 ,现代 社会 急需 具有 创新 意识 的人才 。在 当前
我市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以“有理数乘法”教学为例
在实践教学 过程 中 , 常有 教师抱 怨 , 探究 教学效 率 生一节课 探究 的内容有 限 , 完不成 教学任务 。 于是 , 为了
太低 , 花了那 么多时间 , 学生学到 的知识 只有 一点点 , 学 秒后它在什么位置?
如 ( ) 一 ) 4, 一 ) 一 悦, 也有 步人 误 区的 困惑 。 因此 , 成 功实施 探 究性教 视 积 的 符 号 的错 误 。 : 一3 X( 4 =1 ( 2 X( 要
) 0 这就是传授学习的不足之处 , 我市是一个藏 民 学, 不仅需要 掌握基 本 的操 作方法 与技能 , 还需 要对其 5 一 1 , 蕴涵的教学精神有深切 的领悟 。 听” 这是一种简捷快 速的“ 予” 。 给 教学 方式 , 生获得 知 学 识 比较快捷 。 但是 , 不能 回避 的是 , 接受学 习有 它 自身的 族居多 的城 市 , 这节探究性教学 的实验是在 一个平时成 我们 以前 的 接受 教 学 , 统 教学 模 式 是 “ 讲 你 绩较差 的藏族班进行的。 传 我
师 : 过 以 上 四 个 问题 的 讨 论 , 们 得 到 四 个 有 关 通 我
有理数乘法的式子。
2X3 , 一2 X3 一6 ( 2 X( ) 一 , 一 =6 ( ) = , + ) 一3 = 6 ( 2 X( ) 6 ) 一3 =
师 : 大 家仔 细观 察 这 四 个式 子 , 讨 论 下 面 问题 : 请 并
教 学 活 动 过 程
一
、
首先 老 师 复 习相 反 数 , - 如 +3和 一3 +6和 一6 ,
不足 , 它在激发学生 的学 习志 趣 , 培养 学生的主动精神 ,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什 么 角 色 进 行 正 确 定 位 探究式教学有时也被称为“ 问题 导 向 式 ” 的教学. 因此 , 开
展 探 究 式 教 学 的 重 点 就 是 做 好 探 究 问题 的设 计 .
从教育学 、 心理学的角度看 , 学 生 的学 习 过 程 并 不 都 应 是
探究性 的, 也就是说 , 不 是任何 情况 下必 须实施 探究 教学 , 它
是 要 具 备 一 些 条 件 的. 第一 , 一定难度 的学习对象 ; 第二 ,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体 性 ; 第三 , 一 定 的知 识 作 基 础 ; 第四 , 创 设 问 题
技术 , 在 课 内或 课 外 开 展 教 学 ; 其次, 教 师 要 能 正 确 地 认 识 探
究教学和常规教学的异 同, 从 而 对 自 己在 探 究 教 学 中 应 扮 演
的角 色 , 由单 一 知 识 传 授 者 转 为学 生学 习 的 帮 助 与 合 作 者 , 营
造 了一 种 教 学 民 主气 氛 , 建立 了一个 平等 、 民主、 尊重 、 信任 、 友 好 与 合 作 的师 生 、 同学 之 间 的 人 际 关 系 , 创 造 适 宜 于 学 生 主 动参与 、 主动学 习的活 跃 的课 堂气 氛 , 给 学 生 保 留 自 己 的 空 间, 尊重学生的爱好 、 个性 和人格 , 以平等 、 宽容 、 友 善 的态 度 对待学生 , 从 而 使 学 生 的思 绪 临 主 动 性 、 开放性 、 灵 活 性 的 状
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 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 使 教材具有 “ 亲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初探
教改教研新教师教学函数公式的内容,还有就是三角函数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应用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减退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导学案中比较困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良好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升。
此外,由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十分的抽象与枯燥性,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营造养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在课后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通常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想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都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实现,但是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基本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与应用。
因此,在数学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能够使学生进行导学案检测题的训练与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
在进行一定的课后检测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漏点与盲点也到有效的纠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但要注意的是,因为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其必须要有较为灵活的评价环节,比如在课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更为多元化与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总结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在高中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其出现应用形式化且单一化,或学生不重视的情况。
要根据高中数学的学科特征,依照导致案制定的探究性、指导性及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进行有效的制定,并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及课后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从而将导学案所具有的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1]陈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21.[2]李文磊.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91.[3]马雪萍.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93.作者简介:魏海江,男,汉族,甘肃成县人,1984年2月出生,就职于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高中数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初探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探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究,鼓励他们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概念,随后分析了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对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了其优势和挑战。
展望了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并总结了结论。
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不断完善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通过本文的探讨,有望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可行性、比较、案例分析、优势、挑战、应用前景、结论、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合作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展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学习兴趣不高等。
而合作探究式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对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对于如何更好地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合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合作探究式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与他人合作中学会协调和合作,培养出积极的团队精神。
合作探究式教学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象 的翅 膀 ,让 学 生 大胆 地 进 行 直觉 判 断 和猜 想 ,让 学 生初 步 形 成 对所 提 问题 的相 关 假想 ,在猜 想 的过 程 中
也许 学 生 说 不清 为什 么 ,只 是凭 经 验 、凭 直 觉 。即使
独施 工 要 8天 完成 ,乙 队单 独 施 工 要 1 完 成 ,两 2天
队 同 时 施 工 ,需 要 几 天完 成 ? 时 ,学 生 解 答 后 ,把 ” 第 一 个 条 件 分 别 改 成 1 0米 、8 8 0米 、7 2米 、6 4米
… …
为基 础 ,让 学 生在 最 佳学 习情 境 中 ,积极 主动 地 提 出 问题 、分 析 问题 进 而 解决 问题 。使 学 生 在 自主 探 索 的 过 程 中不 仅 真 正理 解 和 掌握 数 学 知识 ,而且 获 得 学 习 知 识 的途 径 和 方法 ,获得 积 极 的情 感 体 验 。探 究 式数 学 课 堂教 学 通 常包 括 以下 四个 环 节 。
才 会 去 主动 探究 。
学 会 合 作 与交 流 是 现代 社 会 所 必须 的 ,也是 数 学
学 习过 程 中应 当提 倡 的 学 习方 式 。在学 生 有 了一定 猜
教 学 中 ,教 师 可 以 通 过 讲 故 事 、猜 谜 语 、小 竞 赛 、多 媒 体 动 画等 形式 创 设 具 体 的问 题情 景 ,使抽 象
生 寻根 问底 的心 理 状 态 .激 起学 生 探 究 的兴 趣 ,点燃
思 维 的火 花 。
中 , 良好 的 合作 机 制 是探 究 活 动 得 以顺 利 开展 的重 要 保证 。 因此 ,教 师 要 积极 引导 学 生质 疑 问 难 ,小 组 讨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2 ] 徐 海 燕. 作 文教 学中创新 能力的培 养途径 [ J ] . 小学时代 ,
2 01 0 ( 2) .
[ 3 ] 姚 丽平. 让 自主创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 J ] . 考试周刊 , 2 0 1 1
探究是与提问相对应的环节 , 在合理 、 新颖 的提 问下 , 学生面 : ( 3 ) .
生的学 习兴趣 , 在学生 自主思考 的情境下 , 奠定 学生课 堂 自主创
新 的 思 想 意识 。 2 . 探 究 式 原 则 3 . 总 结 与 反思
总结与反思是数学课堂进行 的最后 一个 阶段 , 对整 堂课 的 内 容进行 总结 , 对疑点 、 重点 、 难点进 行评价分 析 , 在 总结 中加 深学
一
、
自主 创 新 的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模 式 应 遵 循 的原 则
寻答案 , 自主解开谜团 , 当然 自主不仅仅 是指一个人 , 也包括 团队 现知识 的奥
1 . 自主性原则
在改革行 动 中, 数学 老师作为指 点者 , 将 主干式 的知识授 予 秘 ,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 , 将枝 干式 的内容以提 问的方式 留给学生 自主思考 , 激发 学
发挥 , 这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背离的。首先 , 我在预先准备的卡 握方法 , 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 习。 片上写 4 1 2 — 3 2 2 ( 在4 1 2十位 上的 1 , 下 面 用一 样 的 颜 色 写一 个 0 ) , 然后我很快把卡片 1 抽掉 , 露 出数字 0 , 4 1 2 — 3 2 2就变成 了4 0 2 —
2 . 探究
变 固有的师生关系 , 重新认 识教 学性 质 , 本着 自主性 、 探究性的理
小学数学“六步三维”探究型立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智慧课堂小学数学“六步三维”探究型立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郝伟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在不同课堂以及对待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协调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与灵活多变的学生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工具之间关系?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通过三年多不断循环往复地探索、实践与反思,初步探究出属于小学数学课堂的“六步三维”探究型立体课堂教学模式。
望管窥一斑,引得美玉。
六步是指课堂的六个步骤。
指的是“创设导入,抽出问题”、“引发冲突,自主探究”、“多维互动,汇报交流”、“巩固训练,夯实基础”、“沟通联系,引领提升”、“分层作业,彰显个性”。
一、创设导入,抽出问题创设导入包括情境导入,复习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等,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规律和认知特征的导入,用不同的导入形式抽出数学问题。
二、引发冲突,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发现规律的过程。
“自主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经验不断累加。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倡导建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提出、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难点处抛出问题,以疑问激发冲突,引发探究和思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逐层分析和解答,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了解和运用更加深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多维互动,汇报交流“多维互动”是指由教师提供多因素、多形式、全方位的活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中介(教材、教法、媒体等)互动,以调动起每一位学员主体能动性,去主动地建构新知,从而培养学习能力。
学生在汇报交流中思维碰撞,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初探
2 6・
科学教 育 S i c d ct n ce eE u a o n i
2 1 年第6 第1 卷) 00 期( 6
数 学 教 学 中 “ 究 式 学 习 "初 探 探
李志英 ( 北省曲 河 周县褚 学 07 0 庄中 52 ) 5
在人类 的学 习活动 中, 包括两种学 习方式“ 接受性 学习” 探究式学习” 接受 性学习 ” 和“ 。“ 是传统教学 中 的学 习方式 , 它有利 于在短时 间内储备大量 的知识 , 但 是由于它获得 的东西 未经过 紧张 的脑力劳 动 , 没有和 兴趣结合起来 , 以很容易从记忆 中挥发掉 。“ 所 探究式
习中讨论和争论 , 容许学生 向老师质 疑、 问难 。教 师要 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 、 新发现 , 并在 充分肯定 的基 础 上给予帮助和指 导 。其次 , 师要 正确对 待教学 中的 教
失误 , 虚心接纳 学生 的正确 意见 , 建立 一种 相互理 解 、
相互尊重 、 相互信 任 的新型 师生关 系 , 否则 , 学生就 不
求, 对给他们 一些思维创造 的时间和 空间 , 为他们创 设
师生交往 、 同发 展 的互动 教学关 系。人的创 新意 识 共 不存在 于现成 的认识成 果 中 , 而活跃 在形成 结论成 果 的探索过程 中, 只有认知发展 的积极活动 , 才能释放 创 造潜能 , 动主 体去 发 现 真理 。因此 , 探 究式 学 习 驱 在 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 身心 发展的规律 以及 数学活动的特点 , 精心创设丰 富多彩 的活 动; 要善于把 课本 中的知识、 问题设计成学生感 兴趣 的一个 个情景 , 创设一些具有思 考性 、 探索 性 、 想性 、 味性 或能 引 思 趣 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 ; 要善 于捕 捉学生 的闪光点 ,
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初探
教
还 得
调 动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情 感 体 验 。 文
◇
2. 心 会 文 . 求 浸 润 -_I 潜 追 e :z . : 每 “
一
句 话 里 都 有 一 颗 心 。 ” 言 文 字 如 语
具 体 学 科 化 程 度 不 够 可 能 是 其 中 的 重 要 原 因 。本 文 想 就 探 究
式 教 学 理 论 在 小 学 数 学 学 科 的 实 践 作 一 点 初 步 的探 索 。
认 知 心 理 和 学 习 内 容 深 刻 认 识 和 把 握 的 基 础 之 上 。小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规 律 及 其 学 习 数 学 知 识 的 特 点 决 定 了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探 究 性 特 征 — — 教 师 指 导 下 的探 究 性 教 学 。 1探 究 性 — — 数 学 知 识 及 学 习 建 构 性 的 要 求 . 问题 不在 于教 学 的最 好方 式 是 什 么 , 在 于数 学 到底是 而 什 么 … … 如 果 不 正 视 数 学 的 本 质 问 题 , 解 决 不 了 教 学 上 的 便
结合 起来 , 藉 此来 提 高学 生 的 言语 并
品 位 . 学 生 心 灵 的 丰 富 与 语 言 的 学 使
习 同 步 。只 有 浸 润 其 中 , , 心 , 将 t契 L 才
能 陶 冶 性 情 , 越 思 想 , 到 精 神 的 卓 得 滋养 . 受 生命 的愉 悦 。 享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释 疑 : 参 与 互 动 的 过 程 中 , 师 注 重 个 案 问题 的点 拨 。 在 教 解 惑 : 参 与 互 动 的 过 程 中 , 师 注 意 发 现 广 泛 存 在 于 学 在 教
生 之 中 的共 同疑 问 . 行 集 中 的 讲 解 进
( 论 依 据 ) 学 反 馈 原 理 认 为 , 学 过 程 是 一 个 信 息 交 流 理 教 教 的动 态 过 程 闲 此, 有 通 过 及 时 地 获 得 反 馈 信 息 . 渊 本 身 只 来 的学 习行 为 . 学 才 能 达 到 预期 目的 。 过 充 分 的 自学 和 泔论 , 教 经
对 本 节 知 识 点 的 内涵 、 延 及 本 节 知 识 的进 一 步 应 用 还 不 能 达 外
到 本 节 的 学 习 目标 这 就 需 要 教 师对 本 节 的 亟 难 点 、 节 知 识 本 点 用 精 练 的 语 言 进 行 进 一 步 的 阐述 和 强 调 . 学 生 埘 本 节 知 识 使 形成清晰的网络 . 能熟 练地 应 用 本 节 知 识 解 决 有 关 问 题 帮 助
能 , 进 学 生 思 维 、 格 、 心 等 智 力 因 素 和 非 智 力 因 素 发 展 的 促 品 身 重 要 手 段 一节 课 中好 的 练 爿 , 仅 能 给 学 牛 提 供 数 学 实 践 活 不 动和交流的机会 . 而且 能 使 他 们 在 学 习过 程 中 体 验 到 学 习 数 学
或 多 或 少 地 掌 握 了 …
本 的知 识 . 了 f 主 探 索 、 立 思 有 1 独
第 六 环 节 : 故 知 新 温 温 故 : 生 通 过 温 习 已学 过 的 知 识 . 所 学 内 容 达 成 稳 同 学 对 的 知 识 体 系 ’
数学课堂有效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总 的来 说 ,数 学教学 的 目的是让学 生在掌握 知识
的同时 , 发展学生 的各种 能力 , 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
一
【 I 乔l-r o c, 等著 ; 4 关] '- ( yeB) J lt fJ j Y 荆建华等译. 教学模式 [ . M】 武汉 : 华 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0 4 20.
、
重要 阶段。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 自身的研究能力 : 中 从 获得成就感 。成功 的体验才是对知识 的最深刻 的理解。 4 . 总结方法规律 。学生探究获取正确 的结论 , 不是 最终 目标 , 还要 引导学生 回顾探索 的过程 , 出过程 中 找 的思维规律 , 概括基本 的数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懂 得获 取新知识重要 , 获取知识的思想方法更重要 。 .
2 . 结论广泛原则 。 学生猜想 的结论 , 允许 不唯一 , 益 多益善。不要对错误的结论做 出指责 , 而是要引导学生
再探究。
用, 提高概括归纳 的能力 。
二、 探究式数 学课堂教学方式的一般步骤
3 . 激励性原则 。 知识 引入 , 从激发兴趣人手 , 鼓励学 生去探究 , 肯定学生的概括归纳 的成果 。 4合作性原则 。教会学生合作 、 . 讨论 、 议论 、 互相取 长补短。使学生敢于发表 自己的想法 , 认真听取别人 的
意 见
பைடு நூலகம்
1 . 创设探究 的条件 。学生 的探究活动 , 需要一定 的
条件 ,要探究 的问题 的选 择应建立在学 生 已有 的知识
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研 究教材 和学生实 际, 设计的问题
力 的促进功能 。为 了建立适 应素质教育要求 的课程新 体系, 新课程改革纲要 明确 规定 : 建立促进学生全 面发 展 的评价体系 , 评价不仅要 关注学生 的学业成绩 , 而且 要发 现和发展学生 多方 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 中的 要求 , 帮助学生认识 自我 , 建立 自信 。发挥评价 的教育 功能 ,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 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 对学 生评 价时 , 打破单一 的量 化评 价方式 , 注重质性评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
维普资讯
’
¨ ¨
中 学 教 学 研 究
… … … - … … … … … … … … … - -
初 中数学课 堂探究式 教学模 式初探
洪 湖市 螺 山镇 中心学 校 吴长 青
数学新课程倡 导“ 手实践 、 动 自 身 的 当 1 .问题 性 。数 学 探 究 式 教 学 是 “ ” 指 导 : 教 师 为 学 生 排 忧 解 主探索与合作 交流” 学习方式 , 的 从 让 学 生 去 探 究 问 题 . 而 非 以 讲 授 的 难 , 点 方 向 时 , 是 “ ” 指 导 。 指 就 言 的 “ 教 学 方 式 的角 度来 说 ,这 就 是 倡 导 方 式 让 学 生 理 解 记 忆 现 成 的 结 论 。 而 如 果 没 有 教 师 的 指 导 和 调 控 , 探 但 就 放 了 探 究 式 数 学 。 而 课 堂 教 学 是 实 施 新 已 知 的 书 本 知 识 ( 对 学 生 来 说 是 究式 ” 会 变 成 “ 羊 式 ” 。 课 程 理 念 的主 阵 地 ,数 学 教 师 要 转 未 知 的 )要 学 生 经 过 自 己 的 探 究 来
知 识 . 握 方 法 与 形 成 能 力 , 展 情 掌 发 4 .指 导 性 。 自主探 究 不 是 盲 目
● 帮 助 学 生 获 得 数 学 基 础 知 识
和基 本 技 能 。 ●培 养 学 生 的 探 究 能 力 .包 括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的 过程 和方 式 。
地 探 究 , 须 是 在 教 师 有 目的 、 步 观 察 、 现 问 题 、 出 猜 想 、 集 资 必 有 发 提 收
此 . 选 择 探 究 内容 时 , 注 意 此 内 在 要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初探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初探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它是通过发现问题、调查探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
一、自主学习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在自由选择中发展了特长,增强了自我意识、学习的责任感和学习的信心。
最关键的是使学生了解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方法,学会了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亲身的体验,要关注他们知识的积累、探究的过程,要让他们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同时,形成乐于探索、努力求知、开拓创新的好习惯,要让他们在个性化的探究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者、探究者,并尽量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自主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师适时适量的讲解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但是我们不能在提出问题后,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须有一个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否则学生就会茫然不知老师所讲,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如果给学生思考后,学生凭现有知识无法解决时或者经过讨论,对问题不能全面理解时,老师进行适当地指引、点拨,进行讲解或帮助归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地探索与合作交流。
同样也不能一味强调运用这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模式,学习中并不是任何问题都有必要探索,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进行合作交流。
学生学习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有实质的意义和效果,真正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186-01摘要: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教师学习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目的是让大家在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出的巨大的学习潜能。
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自己在探究性课堂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标,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特点出发,在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下,通过演示、测量、问题引导等手段,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联想、猜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知识或探求知识的思想方法。
开展探究式教学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借助演示、测量、问题引导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其次,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有目的观察,进行广泛联想、猜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数学知识或探求数学知识运用的方法;最后,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原则1.主动性原则在探究式教学中,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
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积极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2.问题性原则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源头,教师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提出新颖、有独创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探究式教学中的一条重要性原则。
3.情感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也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探究式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1.教师观念更新,角色定位许多教师在探究教学设计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创意和优秀的功底。
之所以会在具体行动中束手束脚,根本在于对探究教学效果的担心,更明确地说,就是担心这种教学和学习方式能否确保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占优或者至少是不下滑,这是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最为现实的问题,这是对数学探究教学认识上的偏差所致。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初探“自主、合作、探索”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了课堂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教师的精心指引下,学生井然有序地进行着“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分享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此学习过程遵循了以生为本的原则,重视学生拥有新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主要靠大量练习形成的惯性思维来巩固认知,主要靠模仿老师的解题模式、思路,学生获得的知识靠的是题海战术,形成的是固定模式的思维。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些题海战术都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是真的感兴趣,因此学生在解题时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所以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是多么重要。
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得到的知识,必然在脑海中的印象深刻,遇到困难、困惑时,再与他人互相交流讨论,得出的结论会比老师直接的灌输强许多。
毕竟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了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体验了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们养成了善于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中,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带的长方体学具,并提出问题:它有几个面?这些面的面积有何特点?并试着想一想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么去计算?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并发现相对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在感受长方体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别感受一下长方体各个面的大小。
然后引导学生计算一下各个面的面积,再引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这时,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下,开始思考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经过计算各个面的面积后,相加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探究式数学教学初探
探究式数学教学初探徐禄俊*(南充师范学校四川南充 637103)[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是课程改革所强调的重要内容。
探究式数学教学的实质可以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认识。
探究式数学教学有开放性问题教学与建模教学等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 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质;模式;实效性Employment of Exploratory Approach in Math TeachingXU Lu-jun(Nan Chong Normal School, Nan Chong 637103, China)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content emphasized by elementary curriculum reform to use exploratory approach in math teaching. The essence of exploratory teaching approach can be recognized from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The modes of exploratory math teaching approach include open-problem mode and math modeling mod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ploratory approach in math teaching should be concerned.Key words:math; exploratory teaching approach; essence; mode; effectiveness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真正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引入探究式教学等新的模式。
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之初探
就不适 合于合作学 习。 因此 , 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 依据学 生的数学认知 , 把那些具有思考性 、 开放性 、 趣味性 , 必须发挥 小组集
合作 , 作为 2 世 纪应该具备 的一种素质 , 1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 专家和学者所接受 , 并进行重点 的研究。18 9 2年美国 C lona afri的数学 i 计划等都提出了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 讨论 、 采用小组学习方式 、 教师由 主导变为合作者等观点 。把合作学习在数学 中的重要性突现出来 , 依
出一种数学“ 合作式 , 探究式” 课堂教学模式呢?并在此模式下使我们 的数学教学更有效 。让学生在活动 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 , 有意识地 引 导学生参加 实践活动培养他 们的实践意识 、 合作意识 , 是现代课堂教
“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甚至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写法也因循探究学习的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那么,初中一线数学教师应怎样组织、帮助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要认识、理解数学探究教学的本质内涵数学探究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某一数学问题着手,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采用猜想、验证、讨论等具体方法层层深化,最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其中隐含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研究数学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问题性学生提问是学生开始探索的信号,是深化认识的阶梯,是创造发明的先导。
许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萌生问题意识进而展开探究,是人类思维及实践探究活动的必然行为方式。
因此,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构成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线。
(二)探究性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主体精神的典型特征,就是对问题有个性化的理解与个性化的表达。
当学生具有主体精神时,他才会独立思考,才会有自主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预设会因为某个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创意而改变和完善。
因此,探究式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究、丰富与发展的过程。
(三)实践性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获取。
探究式教学必须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独立或合作完成全过程并得出结论。
二、探究式教学的操作步骤(一)创设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给学生呈现数学材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造成其认识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学生想问数学问题。
(二)合理猜想数学是一门以推理为基础的学科,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探
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与交流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所需知识,又能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事物的探索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它更注重方法的传授、情感的体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交流协作意识的形成,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问题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
一、应创设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以激发探究欲望
好奇、质疑是青少年的天性,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教学时,我从古代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大师打赌的故事说开去,学生都被迷住了,对于国王给予象棋大师的奖励是多少颗麦粒,有学生答出:麦粒颗数应该为(1+21+22+…+263)颗小麦,当其他同学对这个答案还缺乏直观的认识时,我告诉他们S=1+21+22+…+263,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前64项的求和;通过计算,这么多小麦重4408.8亿吨,是1976年全世界粮食产量的459倍。
这时学生也是急不可待,胃口被吊得很高,接下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二、对发散性思维的肯定
某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
在课堂上,学生练习答问时会出现许多奇异的思维火花,这是交流、探究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应鼓励他解说答案的依据,尝试导出结论合理的一面。
如果有一定道理,教师更应发扬民主,导出合理的答案,澄清原来似是而非的模糊认识。
例如:对于x的任何实数值,函数y=kx2-2kx+k+1的值均大于零,求k的取值范围。
不少同学均解答为:
解:∵函数y=kx2-2kx+k+1对于x的任何实数值恒为正
解得k>0
后来,有一部分学生在相互交流思考中,发现此种解法仅当y是二次函数时是
正确的,但这不是原题的意思,原题指的是函数,不一定特指二次函数,也可能是其他函数,因此应补充k=0的情况,当k=0时,y=1>0。
三、自主、交流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
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自主、交流是其本质要求。
例如: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我尝试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
展开(a1+b1)(a2+b2)(a3+b3)
①上述展开有几项,项是如何构成的?有何规律?
②如果令a1=a2=a3=a,b1=b2=b3=b,那么(a+b)3展开式又是什么?
③观察每一项中a,b的指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④为什么a2b的系数会是3?除了从展开式中数出来,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思考?
2、探究问题
①试从上面问题中得到启发,得到(a+b)4的展开式?展开式共几项,每项几次?每项中a,b的指数如何?每项系数是怎么得到的?
②试猜测(a+b)n的展开式又怎样?
通过上述自主与交流性探究,学生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殊,完成了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追求答案的多元化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内在动力
为此,教师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精心设计,可取到极佳效果。
例如:复习三角形全等这一章节中,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点E在BC 上,BD=BE。
①试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BEA≌△BDC。
②证明你的结论。
此问题很新奇,问题的结论肯定而不惟一,当学生探究完毕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已一目了然。
五、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有关命题、法则的教学,也运用探究模式就值得我们探讨。
2、探索的内容应是自然的、基于学生内在需要的。
这样的探究活动才是自主的,学生的学习才会是主动的。
否则,当学生面临新的探索情境时,将难以持续,而且也不见得所有课题内容都适合当前的学生进行探究。
3、探索应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不能是只顾及教学内容而摆的形式。
4、问题情境合情合理,不违背生活情理,切忌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2007年3月号
2、《中小学继续教育》,2005年1期
3、《初中数学解题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
4、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2007中考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