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门管理思路和重点原则

合集下载

研发部管理建议(一)

研发部管理建议(一)

研发部管理建议(一)研发部管理建议引言研发部是一个关键的部门,负责公司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如何有效管理研发部,提高团队的效率与创造力,是每一位资深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管理研发部。

建立明确的目标•设定明确的研发目标,确保团队明白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激发团队创造力•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建立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

•提供资源和支持,以便团队成员能够实现他们的创意。

•组织定期的创意分享会,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研发项目应该有明确的工作流程,从需求收集到产品发布都应该有清晰的规划。

•管理者应协调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

•定期评估工作流程的效率,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支持。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团队成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倡导开放的沟通和反馈文化,让每个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推行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通过定期评估团队成员的表现,激励他们的工作动力。

•建立公平、透明的评估机制,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对表现优秀的成员进行奖励与认可,鼓励团队成员超越自我。

结语有效的研发部管理是提高团队创造力和效率的关键。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发团队创造力,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推行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管理者可以领导团队不断进步,取得卓越的业绩。

希望上述建议对您有所帮助!研发部管理建议(续)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的团队会议和项目进展报告,确保成员之间的信息流通。

•利用团队协作工具,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鼓励面对面的沟通,有效解决问题和促进团队协作。

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技术支持•确保研发部配备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以支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及时更新团队的技术资讯,提供有关最新技术趋势和发展的培训机会。

(研发管理)如何管理研发部门

(研发管理)如何管理研发部门

如何管理研发部门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 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 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一)调查研究: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二)可行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 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2.) 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二、产品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状、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的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必性.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8.标准化综合要求(1)应符合产品系统标准化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 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 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 通用件系数指标;(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9.技术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 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制周期和经费估算.(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 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某些容进行审查和修正;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三)工作图设计: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1)零件图: 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 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3)总装配图: 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外协件目录.3.产品技术条件包括:(1)技术要求(2)试验方法(3)检验规则(4)包装标志与储运.4.编制试制鉴定大纲(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帛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 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4)批试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5.编写文件目录和图样目录.(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借)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 其它.(2)图样目录: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 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6.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璜和贴布纸等);7.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8.产品主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9.标准化审查报告:指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 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标准化审查后, 由标准化部门编写的文件,以便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 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 标准化审查报告分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 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 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 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 试制工作, 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1.试制总结;2.型式试验报告;3.试用(运行)报告;(二)试制工作程序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2.进行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 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 小批试制工装系数为0.3~0.4 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料、检验科进行.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 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 -83 试制总结,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 供批试鉴定用.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 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 -83 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 -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 -83 试制鉴定大纲规定, 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 由研究所负责.(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 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 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 属于已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 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1.按ZH0001 -83 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2.按ZH0001 -83 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备应晒四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3)随产品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鉴定结论表见附表一),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 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 评价).(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 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 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 评价).各阶段庆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四新产品试制经费: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经费;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 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 由研究所掌握, 财务科监督, 不准挪作他用.(五)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投批手续.四、新产品开发周期(一)对于简单产品,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 个月.(二)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5 个月.(三)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 1 个月;复杂产品 1.5 个月.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 个月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1~2 个月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周期:样试1~2 个月(含样品鉴定)批试2~3.5 个月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 个月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我厂“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议”办理报审手续.(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总师办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一)总则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 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审、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 和 B 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2. 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3.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来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如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 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如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 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附(表二),经备方签字.(二)技术资料验收:1. 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2. 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 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研究所负责。

(研发管理)如何管理研发部门

(研发管理)如何管理研发部门

(研发管理)如何管理研发部门如何管理研发部门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一)调查研究: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二)可行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2.)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厂总师办初步审查,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厂长批准,由计划科下达执行.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1)开展产品寿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2)开展哪些对产品升级换代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基础件攻关,重大工艺改革,重大专用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研究;(3)开展哪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4)科研规划由研究所提出草拟规划交总师办组织有关部门会审,经总工程师签字报厂长批准后由计划科综合下达.二、产品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状、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的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必性.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廓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8.标准化综合要求:(1)应符合产品系统标准化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9.技术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制周期和经费估算.(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某些容进行审查和修正;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三)工作图设计: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供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设计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标准规程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设计绘制各项产品工作图.1.绘制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1)零件图:图样格式、视图、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热处理要求及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标准;(2)部件装配图:除保证图样规格外,包括装配、焊接、加工、检验的必要数据和技术要求;(3)总装配图:给出反映产品结构概况,组成部分的总图,总装加工和检验的技术要求,给出总体尺寸;2.产品零件、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外协件目录.3.产品技术条件包括:(1)技术要求(2)试验方法(3)检验规则(4)包装标志与储运.4.编制试制鉴定大纲(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是样品及小批试帛用必备技术文件.要求大纲具备:(1)能考核和考验样品(或小批产品)技术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规定各种测试性能的标准方法及产品试验的要求和方法.(2)能考核样品在规定的极限情况下使可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3)能提供分析产品核心功能指标的基本数据.(4)批试鉴定大纲还必须提出工艺、工装、设备、检测手段等与生产要求、质量保证、成本、安全环保等相适应的要求.5.编写文件目录和图样目录.(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通(借)用件;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其它.(2)图样目录: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安装图(只用于成套设备);6.包装设计图样及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璜和贴布纸等);7.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8.产品主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9.标准化审查报告:指产品工作图设计全部完成,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经标准化审查后,由标准化部门编写的文件,以便对新设计的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总的评价,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标准化审查报告分样品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和小批试制标准化审查报告.三、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一)试制工作分两个阶段: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1.试制总结;2.型式试验报告;3.试用(运行)报告;(二)试制工作程序: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2.进行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制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料、检验科进行.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试制总结,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备应晒四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3)随产品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鉴定结论表见附表一),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庆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四新产品试制经费: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中按规定拨给经费;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五)新产品证书办理: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2.研究所负责提供办理证书的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3.在新产品鉴定后一个月内,总师办负责办理完新产品证书的投批手续.四、新产品开发周期(一)对于简单产品,工厂已具有成熟制造和应用技术的产品以及由基型派生出来的变型产品,允许直接从技术设计或工作图设计开始,开发周期定为1~3个月.(二)从大专院校或有关科研设计机构移植过来的经过试验考验的产品,必须索取全部论证、设计和工艺(含工装)的技术资料,并应重新调查分析论证,对于这类产品,开发周期定为2~5个月.(三)属于老产品在性能和结构原理上有大的改变的研究以及新的类别产品的开发,开发周期一般规定为6~7个月最长为一年(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一年半时间),具体程序周期规定为:调研论证和决策周期:一般产品1个月;复杂产品1.5个月.产品设计周期(含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1~2个月工艺(含工装)设计周期:1~2个月产品试制(含工装制造)周期:样试1~2个月(含样品鉴定)批试2~3.5个月产品鉴定和移交生产周期:1个月五、新产品成果评审与报批(一)新产品(科研)成果根据鉴定级别,按照国务院、国家科委有关科技成果与技术进步有关奖励条例和我厂“关于技术改进与合理化建议管理议”办理报审手续.(二)为节省开支,新产品(科研)成果评审会应尽量与新产品鉴定会合并进行.(三)成果报审手续必须在评审鉴定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四)成果奖励分配方案由总师办研究所共同商定后报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六、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一)总则1.新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具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建议书),由设计部门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图设计经批准,审核、会审、会签后进行样试,样试图标记为“S”,批试图标记为“A”,批生产图标记为“B”.A和B的标记必须由总工程师组织召开会议确定.2.每一项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3.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4.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来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试、批试均由总工程师主持如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确定投产后与否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批试,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5.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如开有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质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凰,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6.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7.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附表二),经备方签字.(二)技术资料验收: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2.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研究所负责.。

研发部门管理思路和重点原则[优质PPT]

研发部门管理思路和重点原则[优质PPT]
研发人员绩效分为四个等级:A、B、C、D,其中A、B等级需限制比例上限,D 等不作限制,仅保留用于明显掉队的成员
薪酬策略
研发人员薪酬构成:岗位工资、奖金、股票分红(提成) 以任职资格等级决定岗位工资 根据KPI指标分配奖金 股票是激励研发人员的重要手段,与任职等级和关键贡献相关。
平台建设——研发能力提升
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
研发绩效
基于KPI指标的绩效管理——计划完成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 产品型号销量和利润不应作为研发人员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但研发部门的总
奖金包可以与公司利润挂钩(特别是新产品销售情况) 以较长周期、多方面均衡评价研发人员绩效
新产品快速开发成功 解决大量的、重要的质量问题 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使公司技术能力上台阶 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等效增加产品利润率 总结和共享技术经验,帮助团队提升技术能力 ……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研发相关的几个重要流程
产品需求管理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系统设计、模块设计、测试验证、试生产等) 变更管理流程 元器件/设备选型认证与替代管理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好的流程应该具备的特征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分解与集成过程 各层次、各阶段活动的输入与输出标准明确,接口定义清晰完整 明确定义关键交付件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丰富和文档模版和技术评审要素) 避免不必要的(非技术困难因素的)重复劳动和错误,在整个系统层次上是相对较高
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技术重用和共享
方法
数据库/机制
和工具
IT平台
(研发、行政、ERP、
物流、质量、……)
经验案例和 故障模式库
文档模版 仪器设备 和检查表 与工体系

(完整版)研发部门管理制度

(完整版)研发部门管理制度

研发部门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家的潜能,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工作。

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研发二部所有人员。

3.定义无4.职责4.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4.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4.3采购部、生产部、质检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5.产品研发部管理程序5.1.日常管理制度5.1.1.严格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串岗、不办私事、不私拿或损坏公物5.1.2.注重仪表,注意着装及仪表整洁,禁止穿拖鞋、无袖上衣,工作时间佩戴厂牌5.1.3.严格按公司考勤规定出勤。

上、下班必须亲自打卡,严禁委托他人代签或打卡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3:30-18:005.1.4.所有请假需提前申请。

未经有效批准无故不上班者,按旷工处理。

5.1.5.调休:凡节假日加班者,须提前填写《加班申请单》经部门经理批准,交人力资源部核准后,方可享受调休或计算加班工资。

未经申请且无加班申请单的,人力资源部一律不给予调休。

5.1.6.休假:休假申请人必须填写《请假申请单》并在销假时提供相关资料(病假证明或结婚证或婴儿出生证或死亡证明)并在休假后的次月10号前提交到人力资源部,逾期不交者,按事假计并扣发工资。

5.1.7.严禁在办公区域吸烟、吃东西。

5.1.8.保持工作位的整洁,下班前将电脑、电器关闭,将使用工具、仪器归位以保证安全性。

5.1.9.注意办公室卫生,废水、废物倒到制定区域(每周五下班前半小时需搞卫生)5.1.10.任何关于薪酬数据都是保密的,员工不得了解他人薪酬的有关信息,同时也不得向公司及公司以外的任何人泄露资金及的薪酬情况。

如有违反,将给与书面警告、记过、降级或直接辞退。

详情请见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手册》。

研发部门管理思路和重点原则

研发部门管理思路和重点原则

研发效率提升
做好产品规划,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市场部) 慎重决策产品生命周期规划,包括产品上市与替代等(市场部) 做好产品平台系统设计,同一类产品统筹进行模块化设计,开展模块技术规划 同类技术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重用 投入适当资源改进重要产品质量问题,夯实基础
产品质量问题
保证一定的资源,及时解决重点质量问题,并能提取经验教训 设立产品测试组,规范产品测试 严格控制关键的产品开发过程交付件评审 建立技术经验和质量案例共享库,定期组织学习 加强品质部的力量和话语权
h
8
平台建设——总体概念
制度 行政制度 人事制度 决策制度 考核与薪酬制度 审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
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 质量问题和
文档模版 仪器设备
方法
数据库/机制
故障模式库
和检查表 与工具
和工具
IT平台
(研发、行政、ERP、
物流、质量、……)
行政支撑 外部合作
奖金包可以与公司利润挂钩(特别是新产品销售情况) 以较长周期、多方面均衡评价研发人员绩效
新产品快速开发成功 解决大量的、重要的质量问题 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使公司技术能力上台阶 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等效增加产品利润率 总结和共享技术经验,帮助团队提升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绩效分为四个等级:A、B、C、D,其中A、B等级需限制比例上限,D 等不作限制,仅保留用于明显掉队的成员
资源
渠道
h
9
平台建设——流程体系
流程体系的建设是多个部门协作工作,不是某个部门承包一个流程
企业的核心流程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研发相关的几个重要流程
产品需求管理流程

研发部部门管理解决方案建议书

研发部部门管理解决方案建议书

研发部部门管理解决方案建议书尊敬的领导: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研发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企业在研发部门的管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如人员流动率高、创新能力不足、沟通合作不畅等,严重影响了研发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研发部门管理解决方案建议。

一、构建稳定的团队研发部门作为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人员流动率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通过提高员工的薪酬、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以及个人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2. 提供专业的培训: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系统和全面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并提供定期的培训和技术分享会,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3. 激励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研发部门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是解决研发部门问题的关键。

针对目前研发部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和创新,提供一个安全和开放的环境,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2. 推行项目管理方法: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让每个项目都能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外部合作与交流:与外界的科研机构和合作伙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借助外部的力量和资源,加速创新的进程。

三、加强沟通与协作研发部门涉及到多个团队和职能部门的合作,沟通与协作的能力直接影响团队的效率和成果。

针对当前沟通合作不畅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畅通的内部沟通渠道,定期召开部门例会和项目进展汇报会,及时传达信息和交流意见。

2. 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为员工提供沟通技巧和协作能力方面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
研发团队管理是确保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研发团队管理的思路:
1. 明确目标和职责:为团队成员明确研发项目的目标和职责,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2.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会议、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良好地沟通和协作。

3. 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管理风险:识别和管理研发项目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5. 管理进度: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表,跟踪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6. 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7. 管理资源:合理分配研发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8.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研发团队的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研发部管理制度

研发部管理制度

研发部管理制度研发部作为一个企业内部的核心部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研发部,提高研发效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下面是一份研发部管理制度的参考范文,供参考。

一、管理目标1.提高研发效率,加快项目进展。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研发成果的质量和规模。

3.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才。

二、组织架构1.设立研发部门,由一位经验丰富的研发部经理负责领导和管理。

2.根据项目性质和需求,设置相应的项目组,由项目组长负责具体的项目管理工作。

三、职责划分1.研发部经理负责研发部的整体管理工作,制定研发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监督各项目组的进展情况。

2.项目组长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工作,包括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控制和团队成员的管理等。

四、研发流程1.项目立项:由研发部经理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确定,经过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项目立项。

2.需求分析:由项目组负责对项目需求进行分析和明确,编制详细的需求说明书。

3.技术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制项目的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

4.开发实施:根据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实施。

5.测试验收:对开发的系统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完整性。

6.上线运维:将开发完成的系统投入到生产环境中,进行系统的运维和维护。

五、考核制度1.根据项目进展、质量和成本等指标对项目组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惩。

六、团队建设1.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2.鼓励团队成员参加行业会议和论坛,扩大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3.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七、知识管理1.建立知识库,对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未来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2.鼓励团队成员进行知识分享,提高整个团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八、保密制度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对研发过程中的技术资料和机密信息进行保密,确保公司的核心技术不会泄露。

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详解

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详解

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详解2023年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详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研发已成为现代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

技术研发部门中的人才需要快速地把握市场变化,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解析2023年技术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

一、目标与战略技术研发部门的目标是,根据客户需求不断研发创新的产品,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为贯彻这一目标,技术研发部门制定的战略是,追求最前沿的技术,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二、组织结构技术研发部门的组织结构一般是由部门负责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组成的。

在这个组织框架下,技术研发部门可以更好地协作完成各项研发工作。

三、工作流程技术研发部门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需求定义、开发和测试。

在需求定义阶段,研发团队通过聆听客户需求和企业战略规划等方式来制定创新化产品的需求。

在开发阶段,开发工程师根据需求定义阶段的需求开始进行开发,同时研发团队还需要与市场和产品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最后,在测试阶段,测试工程师会对新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

如果出现问题,开发工程师就会去解决问题,直至产品能够顺利进行使用。

四、制度绩效评估技术研发部门将确立用于衡量绩效的标准,以便能够衡量团队工作的效率和成果。

在制定考核标准时,一般要考虑研发进度、质量以及客户反馈等多个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技术研发部门应该建立明确的考核流程和考核制度,以便能够完善绩效评估。

五、团队文化在技术研发部门,团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设立专业的负责人来管理团队文化并确保团队文化能够贯彻始终。

团队文化应该能够鼓励研发团队在开发新技术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以及在创新和问题解决方面更密切合作。

六、知识管理在技术研发部门中,知识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应该非常重视。

其中,团队成员应该经常分享自己的技术知识,保证技术知识传承和积累。

同时,技术研发部门也能够借助各种知识管理工具,对技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共享,以便更有效地利用知识资产,提高研发的效率。

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

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

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研发部门是企业中重要的创新力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研发部门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介绍,以确保研发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研发目标的确定研发部门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发目标。

在确定研发目标时,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需求,确保研发项目的方向与企业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

同时要求研发目标具备明确的时间节点和可量化的指标,以便监控研发进展和评估研发成果。

二、研发项目的管理研发项目管理是研发部门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项目启动初期,应建立起完整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任务分工、时间计划、资源分配等。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研发人员的管理研发人员是研发部门的核心人力资源,他们的管理与激励关系着整个研发团队的效能。

为了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研发部门应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体系,包括人员招聘、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

此外,还需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以保持其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知识管理与保护研发部门是知识密集型部门,知识的积累和保护对于研发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此,研发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管理与保护制度。

在知识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知识分享平台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承;在知识保护方面,应建立起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研发成果。

五、与其他部门的协作研发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紧密协作对于企业整体运作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协作效能,研发部门应与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分享研发进展和成果,同时倾听其他部门的需求和反馈。

通过有效的协作和合作,可以形成部门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六、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研发部门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运行。

绩效评估应基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研发项目的实际成果,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改进管理制度的依据,进一步提升研发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及方案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及方案

研发团队管理思路及方案1. 引言在现代企业中,研发团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研发团队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提高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研发团队管理的思路和方案。

2. 团队构建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研发团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定义明确的目标和职责团队成员需要清晰地知道他们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以便能够专注于工作并发挥他们的优势。

2.2. 多元化团队成员在招聘团队成员时,要注意多元化,包括技术背景、经验和个人特质。

多元化的团队成员可以为研发团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创意,促进创新。

2.3.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是团队成功的关键。

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团队成员分享想法和意见,并确保每个人都能被听取和理解。

3. 工作流程优化优化研发团队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生产力。

3.1. 制定清晰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资源浪费和延迟。

3.2. 使用协作工具和技术借助协作工具和技术,如项目管理软件和在线协作平台,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3.3. 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培训研发领域的技术更新迅速,要保持竞争力,团队成员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培训。

提供培训机会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并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4. 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励和奖励机制可以帮助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1. 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途径为团队成员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途径,可以增强他们对工作的投入和动力。

4.2. 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决策给予团队成员参与决策的机会,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可以增加他们对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3. 建立公正的奖励机制建立公正的奖励机制,确保团队成员根据其贡献和表现获得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5. 结论通过采取适当的管理思路和方案,可以有效地管理研发团队,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建议组织在团队构建、工作流程优化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以实现研发团队的成功。

研发部管理目标与思路

研发部管理目标与思路

研发部管理目标与思路
研发部目标:建设一个以“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为研发理念,工作高效,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
具体体现:日常工作例程化,技术文档标准化,团队人员精英化,研发产品简洁化;
研发部共识:
研发要统一思想,产品要立足市场和现场,做到技术浓缩,使用简洁;做足市场需求分析工作和现场应用环境分析工作;
研发部要保持活跃和严谨的研发氛围;研发的创新过程要活跃,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研发的执行过程要严谨标准,研发流程要简洁高效;
研发部要实行灵活的汇报请示制度;建立流畅规范的研发问题把控、交流、反馈渠道;
研发环节:
1.项目会议——要在参与人员充分理解项目背景下进行;
2.任务执行——严格执行公司部门内协同、部门间协同流程,通
过汇报请示进行资源调配;
3.项目进度——周期性汇报调整
工作日常安排:
1.周一公司例会,研发部项目汇报讨论会,工作微调部门内协同;
2.周五下午,项目进度汇报,研发部各项目问题讨论;
管理重点:
重点把握研发人员技术特点和性格特点,重点把握项目关键节点和时间节点,重点关注客户关切、领导关切、下属关切;
管理牢记:
功成不必在我技术具体执行,技术不必在我用好技术资源,功劳不必在我员工利益最大化;。

研发部门管理制度范文

研发部门管理制度范文

研发部门管理制度范文研发部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部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

为了提高研发部门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例研发部门管理制度范文,供参考:研发部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研发部门的日常工作,发挥研发部门的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研发部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机构,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进。

第三条研发部门应遵循企业战略目标,秉承科学、务实、创新的原则,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四条研发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研发管理体系,实施科学的研发项目管理,提高创新产品的研发能力。

第五条研发部门应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技术前沿的研发工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六条研发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七条研发部门的组织架构包括研发组、研发项目组和研发管理组。

第八条研发组负责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改进工作。

第九条研发项目组负责具体项目的研发工作,包括项目的计划、实施和监督。

第十条研发管理组负责研发部门的人员管理、资源调配和项目管理。

第十一条研发部门应配备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和相关经验的人员,确保研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研发项目管理第十二条研发项目应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进度表,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第十三条研发项目应按照阶段性的工作计划进行,确保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研发项目应设立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与管理。

第十五条研发项目应按照项目计划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十六条研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项目研究结果的产业化。

第十七条研发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研发效率。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十八条研发部门应根据业务需要,制定人员配置方案,招聘适合的人才。

第十九条研发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研发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研发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研发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研发部门的管理,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研发部门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创新的原则,积极开展研发工作,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第三条研发部门的管理应包括研发项目管理、研发团队建设、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二、研发项目管理第四条研发项目应按照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进行选题,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第五条研发项目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研发内容、进度安排、资源需求等,并报上级领导审批。

第六条研发项目应设立项目组,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项目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第七条研发项目应定期进行进度汇报和成果评估,对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

第八条研发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成果验收和总结评价,对项目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三、研发团队建设第九条研发部门应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研发人员,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和高效。

第十条研发部门应加强团队建设,培养研发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提高研发团队的总体实力。

第十一条研发部门应开展定期的内部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研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研发成果转化第十二条研发部门应对研发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估,确保研发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十三条研发部门应加强与生产、销售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推动研发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十四条研发部门应加强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时申请专利和著作权保护。

五、考核与激励第十五条研发部门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对研发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六条研发部门应对表现优秀的研发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附则第十七条本规定由公司研发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

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研发部的管理工作,提高研发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研发部是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承担公司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研发部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透明、开放的原则,确保研发成果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研发部经理是研发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研发部的日常管理工作,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

第五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六条公司研发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科研、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严禁造假、剽窃、侵权等违法行为。

第七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努力工作。

第八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科研能力和素质。

第九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

第二章组织第十条公司研发部设有研发经理、技术主管、研发工程师等职位。

第十一条研发部经理负责研发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研发计划,组织研发工作,管理研发资源。

第十二条技术主管负责技术研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协调各项研发工作,推动技术创新。

第十三条研发工程师负责具体的研发项目实施,完成研发任务,做好技术文档和报告。

第十四条公司研发部设有研发委员会,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批研发项目、决策研发方向。

第十五条公司研发部设有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研发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第十七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建立健全的团队建设制度,加强内部沟通和合作,发挥团队的力量。

第十八条公司研发部应当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科研能力和素质。

第三章职责任务第十九条公司研发部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公司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条公司研发部应当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研发规划、研发方向和研发目标。

研发部门负责人管理制度

研发部门负责人管理制度

研发部门负责人管理制度1. 管理目标和原则1.1 管理目标研发部门负责人的管理目标是确保团队高效运作、项目顺利实施,并促进创新和技术突破,以增加公司竞争力。

1.2 管理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研发部门负责人在管理过程中应保持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 激励激励原则:研发部门负责人应激励团队成员发挥潜力,提升个人能力和团队绩效。

- 透明沟通原则:研发部门负责人应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团队的凝聚力。

2. 职责和权限2.1 职责研发部门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和执行研发工作计划和目标。

- 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

- 管理团队成员,包括招聘、考核、培训和激励。

- 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

- 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2.2 权限研发部门负责人享有以下权限:- 对团队进行组织和调整。

- 确定项目需求和资源分配。

- 决定技术选型和工具使用。

- 批准团队成员的休假和加班。

3. 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3.1 绩效评估研发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评估将根据以下指标进行评估:- 项目完成情况及质量。

- 团队绩效和团队成员绩效。

- 技术创新和突破成果。

3.2 奖惩机制研发部门负责人的奖惩机制如下:- 出色绩效将获得薪资调整和晋升机会。

- 项目延期或质量问题将承担相应责任。

-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将受到纪律处分。

4. 其他事项4.1 变更管理任何对研发部门负责人管理制度的变更应经过公司相关部门的评估和批准,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2 隐私保护研发部门负责人应妥善保护团队成员的隐私,不得将个人信息泄露给外部。

5. 生效和解释5.1 生效日期本管理制度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5.2 解释权对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研发部管理优化工作思路

研发部管理优化工作思路
• 成立测试工具开发组,建议编制5人 • 开发自动化回归测试用例,版本发布前进行自动覆
盖性回归测试 • 开发异常测试用例,模拟各种异常情况进行测试 • 开发压力和稳定性测试用例,模拟大规模使用场景
进行测试
13
Action 4: 研发流程管控
• 研发流程完善
– 目的:明确定义开发流程,独立的质量管理和配 置管理人员确保执行
11
Action 2: 测试部建设
• 测试部建设
– 目的:加强测试工作,降低问题流出数目 – 方法:
• 测试用例完备,用例数目从目前的百级别上升到千 级别;
• 增加异常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用例 • 测试团队扩大,建议再增加10人;
12
Action 3:测试工具建设
• 测试工具建设
– 目的:增强测试手段,提高测试效率 – 方法:
16
资源和外部支持需求
• 测试和测试工具人力资源需求和招聘需求 • 工程科建设缓解测试人员压力 • 熟练开发人员招聘 • QA招聘 • 工程前期参与施工方案,缓解市场压力 • 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及压力传递方式改进
17
内容
一、当前问题和分析 二、研发质量管理方法 三、工作思路 四、资源和外部支持需求 五、近期重点工作
18
近期重点工作
• 周报、例会、晨会工作推进 • 项目参与,兼深入了解产品
– 晨会、方案、代码
• 测试部建设
– 用例完善 – 人员招聘
• 测试工具建设
– 工具需求和开发
• 系统部开发流程梳理,QA/CM职责定义
19
3Q U!
• 设计评审和代码检视
– 设计评审会和代码检视 – 逐步优化,提升评审和检视的质量
• 终极的研发质量依赖于员工素质!!

研发技术管理制度

研发技术管理制度

研发技术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科研和技术研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对研发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研发工作按照既定计划和目标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研发技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考核和总结,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降低研发风险。

二、研发技术管理的原则1.科学决策:研发项目的决策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和方法。

2.目标导向:研发项目的目标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

3.过程控制:研发项目的进展和质量应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控制和监督。

4.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研发资源,确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5.团队合作:鼓励和支持研发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分享。

三、研发技术管理的组织架构1.研发技术部:负责制定、推行和监督研发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

2.项目组:根据研发项目的性质,成立相应的项目组,负责具体的研发工作。

3.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研发项目进行评审和决策。

四、研发技术管理的流程1.立项阶段:包括研发项目的目标和任务的确定、项目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研发计划的制定等。

2.执行阶段:包括研发项目的组织执行、进展监控、资源调配等。

3.总结阶段:包括项目结果的总结和评价、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成果的推广等。

五、研发技术管理的具体规定1.立项规定:包括项目立项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立项要求等。

2.资源管理规定:包括研发项目的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需求和配置、资源使用的评估和管理等。

3.进度控制规定:包括研发项目的计划制定和调整、进度监管、问题解决等。

4.质量管理规定:包括研发项目的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流程、质量评估等。

5.知识保护规定:包括研发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密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等。

6.成果推广规定:包括研发项目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技术交流等。

七、研发技术管理的考核和奖惩对研发项目的执行情况、成果质量、进度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等进行定期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对研发团队和个人进行奖惩。

八、研发技术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对研发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确保其持续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效率提升
做好产品规划,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率。 (市场部) 慎重决策产品生命周期规划,包括产品上市与替代等(市场部) 做好产品平台系统设计,同一类产品统筹进行模块化设计,开展模块技术规划 同类技术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重用 投入适当资源改进重要产品质量问题,夯实基础
产品质量问题
保证一定的资源,及时解决重点质量问题,并能提取经验教训 设立产品测试组,规范产品测试 严格控制关键的产品开发过程交付件评审 建立技术经验和质量案例共享库,定期组织学习 加强品质部的力量和话语权
选型和 技术认证
设计文件 工艺文件
质量问题回溯 与改进
综合认证
质量部 生产部 采购部
原材料供应商
.
组织结构——研发内部结构
研发总监
结构技术组
电子与软件 技术组
测试组
管理支持组
周边部门
包括市场、采购、 工艺等
产品系列A开发组
产品系列B开发组
产品系列C开发组
研发总监职责
根据公司战略制订和监督实施研发计划
.
外部合作 渠道
平台建设——流程体系
流程体系的建设是多个部门协作工作,不是某个部门承包一个流程
企业的核心流程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研发相关的几个重要流程
产品需求管理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系统设计、模块设计、测试验证、试生产等)
变更管理流程
元器件/设备选型认证与替代管理流程
对部门成员进行绩效管理、任职管理
协调本部门和周边部门的相关工作
维护和改善部门内外工作氛围,帮助提升部门成员能力
建立和改进研发管理制度、流程规范等
……
.
组织和人力资源
人才梯队
按照技术领域设立人才资源管 理小组
各类技术领域分别按照技术能 力区分技术任职等级(技术员、 助工、工程师、高工、……)
.
平台建设——总体概念
制度 行政制度 人事制度 决策制度 考核与薪酬制度 审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
流程
订单履行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技术重用和共享
方法
数据库/机制
和工具
IT平台
(研发、行政、ERP、
物流、质量、……)
经验案例和 故障模式库
文档模版 仪器设备 和检查表 与工具
行政支撑 资源
奖金包可以与公司利润挂钩(特别是新产品销售情况) 以较长周期、多方面均衡评价研发人员绩效
新产品快速开发成功 解决大量的、重要的质量问题 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使公司技术能力上台阶 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等效增加产品利润率 总结和共享技术经验,帮助团队提升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绩效分为四个等级:A、B、C、D,其中A、B等级需限制比例上限,D 等不作限制,仅保留用于明显掉队的成员
项目管理人员趋向管理发展方 向
总工/专家 主任工程师
总监 部门经理
高工
主管/项目经理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
规划和计划管理
产品规划
根据市场调研和营销规划确定产品研发规划,裁减市场预期收 益较少的型号
保证大部分研发资源用于预期市场收益较高的产品型号 少部分人力用于预研和探索性质的研发工作 老产品质量改进是新产品研发和提升的基础,需保证一定人力
薪酬策略
研发人员薪酬构成:岗位工资、奖金、股票分红(提成) 以任职资格等级决定岗位工资 根据KPI指标分配奖金 股票是激励研发人员的重要手段,与任职等级和关键贡献相关。
.
平台建设——研发能力提升
企业效率的内涵
人均利润是关键指标 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高质量、领先的功能性能) 销售价格和销量、市场占有率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研发成本 高效的供应链 较低的管理运作成本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好的流程应该具备的特征
基于系统工程方法的分解与集成过程
各层次、各阶段活动的输入与输出标准明确,接口定义清晰完整
明确定义关键交付件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丰富和文档模版和技术评审要素)
避免不必要的(非技术困难因素的)重复劳动和错误,在整个系统层次上是相对较高 效的(一次成功),在局部活动中需要少量可能被认为是多余的检查控制活动
研发效率的内涵
选择研发正确的产品 良好的设计质量,避免浪费 保证质量前提下较短的研发周期 保证质量前提下较低的成本
研发效率所依赖的因素
合理的市场规划、产品线策略 人才选拔和培养(外部和内部学习锻炼) 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任职等级制度——决定人员的态度 有利于团队协作的组织氛围 技术积累和重用、经验共享 较完善的工具设备 高效的流程
可管理、可预测
.
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产品的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功能需求层面要更多收集最终用户的设想和建议进行提炼 技术方案层面多吸收专业研究机构的成果 尽量多购买同行的类似产品作借鉴,拿来主义 产品实效和应用便捷性并重 采用适当的技术保密措施,增加竞争对手仿冒的难度 适当严格的内部保密制度,限制员工随意获取和转移技术和商业资料
研发管理思路和要点
.
目录
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 规划和计划管理 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 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
.
组织结构——周边关踪行业技术动态 技术预研
总经理 / 投资人
公司发展战略 产品研发任务
质量标准
原始需求
市场部
市场规划 包需求
研发部
质量问题回溯 与改进
技术支持
.
研发计划
基于能力基线的资源配置和研发周期计划 基于研发流程的项目计划(里程碑计划、项目活动计划) 基于过程交付件的计划跟踪监控 技术评审和验证作为计划实施质量监控的关键手段
.
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
研发绩效
基于KPI指标的绩效管理——计划完成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 产品型号销量和利润不应作为研发人员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但研发部门的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