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⒋掌握眶及骨性鼻腔的形态特征及其交通,熟练掌握骨性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
了解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及其交通。
⒌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出生后变化。
⒍掌握颅骨常用的骨性标志(颧弓、下颌角、乳突、枕外隆凸、舌骨体、眶缘等)。
第三节 附肢骨骼
上肢骨
1、教学内容
1.实验观察:上肢各骨(游离标本)的主要形态结构,能区分其左右(不含手骨)。
⒉熟练掌握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主要形态结构,区分左右。
⒊熟练掌握足骨的组成、跗骨的排列关系,掌握跟骨、距骨、足舟骨的主要结构及跖、趾骨
的特点。
⒋掌握下肢骨常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坐骨结节、耻骨结节、
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侧髁、外侧髁、胫骨内侧髁、外侧髁、腓骨头、胫骨粗隆、内踝、外踝、
⒊熟练掌握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式。
⒋了解足部各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的组成及运动,掌握
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的组成、位置及运动(内翻、外翻)。
⒌掌握足弓(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的形成及其功能意义。
第三章 肌学(10 学时)
第一节 总论
3.在自己身上作上肢各关节的运动,注意拇指腕掌关节的运动方式。
2、教学要求
⒈了解上肢带骨的连结(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
⒉熟练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和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式。
⒊掌握前臂骨间膜,熟练掌握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的构造及其联动机能(旋前、旋
⒉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⒊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⒋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时数为72〔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4.5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人体解剖学的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二〕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要求: 本大纲供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及护理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两个等级。

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到达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2.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人体标本与模型示教、尸体解剖、活体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学生还应结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录相、图谱等手段进行学习。

2.根据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规定,本课程教学时数为72学时。

其中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习〕课36学时,理论考试2学时;学分为3.5分。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Systematic anatomy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1110013 课程总学时:96(理论学时66/实践学时30) 周学时:8(理论学时5/实践学时3)学分:5 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临床、眼、麻、影、口、法医等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一绪论 2 2 0 二运动系统 21 6 15 三内脏学 19 16 3 四脉管系统 16 14 2 五感觉器 5 4 1 六神经系统 33 24 9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名词多、描述多是其特点。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通过实习课,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标本观察,并密切结合活体,掌握各部的形态结构,学会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比较,写出实习小结。

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

培养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

要求: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要求分为两级。

1(一)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标本观察,使学生深入全面地掌握,做到能说得出、认得准、用得上,达到牢固掌握。

(二)凡属“了解内容”,可以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与规律,使学生有一般认识,知其要点,学到有关知识,做到一般理解。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系统解剖学》柏树令、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考试70%、实验考核20%和平时成绩10%。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验目录内容学时数实验一躯干骨、四肢骨、颅骨 3 实验二全身关节 3 实验三全身肌 3 实验四内脏 3 实验五心脏\动脉感觉3 实验六中枢 3 实验七周围神经系统3 合计 21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绪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和人体的轴和面。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实验课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实验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

一、实验课的目标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准确理解和深入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骨骼系统:学生将进行骨骼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骨骼的构造、特点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人体骨骼系统的命名、位置和相互关系,以及骨骼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2. 肌肉系统:学生将进行肌肉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肌肉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肌肉系统的分类、命名和相互关系,以及肌肉系统在人体运动和姿势维持中的作用。

3. 器官系统:学生将进行器官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学生将学习到器官系统的分类、命名和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器官系统在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操作: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亲自进行解剖和观察。

教师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工具,进行器官的切割和观察。

通过亲身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形态和特点。

2. 示范演示:教师将进行解剖操作的示范演示,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通过观看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小组合作: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解剖操作的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详细描述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结论。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概述一、课程性质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的学科。

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操作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

2.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

三、教学任务及基本及基本要求1.自学能力:大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

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主要讲重点和难点,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

2.基本技能:人体表面标志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

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

4.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5.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6.外语: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词汇及阅读部分贡文参考资料。

绪论一、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和分科。

二、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运动系统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第一章骨学第一节总论掌握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和含气骨)、构造(骨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

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了解骨的血管和神经。

第二节中轴骨骼一、躯干骨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椎骨、肋和胸骨)。

1. 椎骨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的共同特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包括骶骨和尾骨)。

2. 胸骨掌握胸骨的分部、一般形态、胸骨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系解教学大纲

系解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4325014总学时:112学时(理论76学时,实验36学时)总学分:7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系统研究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必修主干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医学生必修的重要主干课程,选用柏树令主编的《系统解剖学》教材。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应注重形态学教学方法的特点,充分利用图片、幻灯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则应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的知识联系,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一、本大纲教学内容按下列三种不同深度的要求进行实施:1、掌握:该内容应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础理论深入地了解,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熟悉:要求熟悉的内容要重点地讲解,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3、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则可概括讲授并扼要介绍国内外的进展及一般规律。

二、各章重点是对本课程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各章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要求教师慎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清晰的事例,使学生能够顺利接受这部分内容。

大纲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2.熟悉:解剖学姿势的概念。

3.了解: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目的任务、基本观点和方法;人体解剖学的分类。

【讲授要点】重点: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008 学分:4.5 总学时:85实验学时:21 大纲执笔人:李颖大纲审核人:袁琼兰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程(E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的科学、相关功能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中包括运动系统、内脏系统(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其它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解剖学基础。

二、面向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八年制。

三、实验基本要求通过标本、模型观察,使学生理解、掌握系统解剖学各章节的理论课教学所讲授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四、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第一次实习绪论和骨及骨连结1.辨认躯干、四肢和颅骨各骨块的形态和位置。

2.反复观察并熟记椎骨、下颌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和胫骨的形态和结构,示教并重点观察全颅。

3.在活体上确认临床上常用的、重要的骨性标志。

4.在骨骼标本上指认全身诸关节的关节(面)组成。

5.重点观察椎骨的连结、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结构并在活体上体会其运动。

6.观察脊柱、骨盆和足弓。

第二次实习肌学 1.在标本上确认头颈诸肌、躯干诸肌和四肢诸肌(以“群”为单位并注意其层次)。

2.重点辨认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三角肌、膈、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髂腰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的起止概况,并在活体上体会其运动。

重点观察腹股沟管的构造。

3.在活体上辨认临床上常用的、重要的肌性标志。

第三次实习消化、呼吸系统1.观察唇、颊、腭、咽峡、扁桃体、牙、舌的结构。

2.观察唾液腺及其导管开口;肝、胰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运动系统骨学第一节总论一、掌握骨的分类、形态、构造和功能。

二、了解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发生和发育。

第二节中枢骨骼一、躯干骨(一)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二)掌握肋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

(四)掌握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胸椎棘突、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管裂孔、骶角。

作业练习:绘制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肋骨简图。

二、颅骨(一)掌握颅骨的组成,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和位置。

(二)握蝶骨、颞骨、筛骨、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颅的前面观、侧面观和颅底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四)了解颅底顶面观、内面观和后面观的形态结构。

(五)掌握眶腔、骨性鼻梁及骨性口腔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六)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

(七)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八)掌握颅骨的骨性标志:眉弓、眶上缘、颧弓、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顶结节、舌骨。

作业练习:绘制颅骨前面观、侧面观及游离下颌骨简图。

第三节附肢骨骼一、上肢骨(一)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布。

(二)掌握肩带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掌握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五)活体触摸上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

作业练习:(一)绘制游离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简图。

(二)绘制整体手骨简图。

二、下肢骨(一)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

(二)掌握髋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股骨、小腿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了解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掌握跗骨的排列位置。

(五)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第五跖骨粗隆。

临本系解教学大纲

临本系解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系统解剖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6131001(二)课程英文名称:Systeatic Anatomy(三)开课对象:临床医学(本科)(四)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学科,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

同时,人体解剖学又是一门极具实验性、实践性的学科。

对人体构造认识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观察和临床实践。

医学生在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这就决定了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必须具备独特的、良好的实践条件。

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人体各局部的层次解剖、重要器官的配布与毗邻关系以及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有多门后续课程,包括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科学、妇产科学等。

(五)教学目的通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解剖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解剖学术语。

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人体正常器官形态和结构。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学、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器官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120 学时分数: 6.5 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绪论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及分科,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史,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人体正常、异常、变异和畸形的一般概念。

(完整)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完整)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教案系统解剖学(第六版)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前言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是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

其任务是通过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施行大班理论教学和小班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对系统解剖学的学习,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英文解剖学词汇,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并能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学计划要求,本课程参考学时为126学时,学分为7学分,实习考核占20%,理论考核占80%.理论与实验课学时分配表本科系统解剖学进度表126学时)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定义,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2.熟悉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3.了解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分科及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人体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轴和面。

【教学内容】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2.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和分科。

3.人体的分部和器官系统。

4.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和面.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目的要求】1。

掌握骨的分类;椎骨的一般形态;胸骨的分部及重要标志;颅骨的组成、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颅的整体观;上、下肢带骨,自由上、下肢骨的位置及形态。

2.熟悉骨的构造;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结构、新生儿颅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肋的组成、形态结构;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及排列。

3。

了解骨的表面形态;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腕骨、掌骨的位置、组成及形态;跗骨、跖骨和趾骨的位置及排列。

【教学难点】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形态;颅的整体观。

系统解剖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第三篇脉管学第一章心血管系第一节总论一、掌握脉管系的组成、机能意义以及与其他器官系统的相互关系。

二、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及途径。

三、了解吻合管、侧付支和侧付循环、动静脉吻合、微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心一、掌握心的位置、外形。

心的各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的主要形态结构。

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了解心间隔缺损的临床意义。

掌握心纤维支架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二、了解心壁构造。

三、掌握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和机能。

四、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径,重要分支及其分布。

心大、中、小静脉的行径、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

五、掌握心包、心包腔的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动脉一、了解动脉在整个人体中的分布规律。

器官内血管的配布规律,动脉的血管滋养管和神经。

二、掌握肺动脉、左右肺动脉的行程,动脉韧带的位置,了解其未闭锁的临床意义。

三、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部。

四、掌握升主动脉的分支(左右冠状动脉)。

五、掌握主动脉弓的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六、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程,颈内动脉窦、颈动脉球位置与功能概念。

七、掌握颈外动脉的行程及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的行程、分布。

了解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的分布。

八、掌握颈内动脉在颈部的行程。

九、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主要分支分布。

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支及掌浅弓体表投影。

十、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支、肋间后动脉行程、分支及分布。

了解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的分布。

十一、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及分支。

十二、了解膈下动脉、腰动脉。

十三、掌握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十四、掌握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

十五、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

十六、掌握髂内动脉的主要分支、子宫动脉与输尿管走行关系的临床意义。

十七、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月国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ystematic anatomy课程代码:2206010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 72(讲课:72,实验0,实践0,网络0)总学分:4考核方式:期末统考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运动康复、康复治疗技术一、课程简介系统解剖学是按功能系统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是学习其它医学学科的基石和支柱。

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就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解剖学的目的,就是从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知识,为学习康复专业其他基础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按照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九大系统,主讲老师结合真实器官讲授相关解剖学知识,主要包括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功能意义及相关临床联系。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理论课,学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骨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总论1.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骨的结构特点。

3.骨性胸廓、肋弓的组成。

4.胸骨、肋骨的形态构造及胸骨角、肋沟的意义。

5.颅的组成,各颅骨的位置及名称。

6.颅底内面的主要孔、裂结构。

7.翼点的围成及意义。

8.骨性口腔、鼻腔、眶的围成及交通。

9.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髋骨、股骨和胫骨的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10.新生儿颅的特点。

11.全身重要的骨性标志。

12.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3.骨的发生、发育和可塑性。

14..脊柱的生理性弯曲。

15.手骨、足骨的形态及排列。

第二节中轴骨1 骨性胸廓、肋弓的组成。

2. 胸骨、肋骨的形态构造及胸骨角、肋沟的意义。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绪论一、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发展概况与分科。

二、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四、了解体型、变异与畸形的概念。

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第一节骨学总论一、掌握骨的形态分类、构造,了解其功能。

二、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第二节中轴骨骼一、躯干骨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了解各部椎骨的特征。

3.掌握胸骨的形态、分部及胸骨角的临床意义。

4.掌握肋的一般形态和分类。

了解第1肋、第11~12肋的形态特征。

5.掌握躯干骨的体表标志: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肋弓、第七颈椎棘突。

二、颅骨1.掌握颅的组成、分部。

2.掌握脑颅的组成。

3.掌握面颅的组成。

掌握下颌骨的形态结构。

4.了解颅顶面观、后面观、颅盖内面观。

5.掌握颅底内面三个颅窝的重要结构。

了解颅底外面观。

6.了解颅的侧面观。

掌握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了解颞窝、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

7.了解眶的构成、形态及孔裂。

了解眶上切迹、眶下孔的位置。

8.掌握骨性鼻腔的构成、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9.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10.掌握颅的重要体表标志:下颌角、乳突、下颌头、颧弓第三节附肢骨骼一、上肢骨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2.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结构。

3.掌握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

1.4.掌握上肢骨的体表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鹰嘴、肱骨内、外上髁、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

二、下肢骨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

2.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形态结构。

3.掌握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

2.4.掌握下肢骨的体表标志:髂嵴、髂前上棘、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和外踝。

第二章关节学第一节总论一、了解关节的分类。

了解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的基本结构。

二、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了解关节的运动和分类。

第二节中轴骨连结一、躯干骨的连结1.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的位置和功能。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系统解剖学是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人体结构的组织和器官系统。

作为医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基本医学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和提高系统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课程目标系统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识和深入理解,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位置、关系和功能,并能够将解剖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名称、位置和形态特征;2. 理解人体结构的层次和组织结构的特点;3. 掌握解剖学的基本术语和解剖学图谱的阅读方法;4. 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能将解剖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人体各器官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以及与临床相关的解剖学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骨骼系统:包括骨骼的分类、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骨骼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2. 人体肌肉系统:包括肌肉的分类、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肌肉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3. 人体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4. 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5.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消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6. 人体泌尿系统:包括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7. 人体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系统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包括以下几种: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实验:通过解剖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人体标本,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 图谱练习:通过解剖学图谱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解剖学图谱的能力。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供本科医学专业试用)教学内容与要求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绪论:o 了解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系统解剖学的主要任务及意义;o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和发展史;o 了解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的组成及功能;o 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与面相关的概念和名词;o 了解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运动系统-骨学o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骨器官的组成与形态;掌握骨的分类及其表面特定的形态,骨的构造;了解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的发生和发育,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o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和肋骨的形态特点。

o 掌握颅骨的组成,脑颅骨和面颅骨各骨的名称和位置,掌握筛骨、蝶骨、颞骨、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分部及其形态特点;掌握颅的整体观形态特征,掌握颅内面观、颅底外侧面和颅侧面观的形态特点及鼻旁窦的骨腔组成;了解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

o 掌握附肢骨骼的组成,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的组成及名称;掌握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表面形态特点;掌握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的组成及名称;掌握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表面形态特点;了解上、下肢骨常见的变异和畸形。

第二章关节学第一节总论•了解骨连结的定义和分类•了解直接连结的特点及其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装置及关节的运动•了解关节的分类及关节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第二节中轴骨的连结•躯干骨连结o 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o 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及其临床意义;o 掌握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的位置和功能;o 了解脊柱整体观的形态特点及其运动;o 掌握脊柱的生理性弯曲及其意义;o 了解肋与胸椎、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概况;o 掌握胸廓的组成、形态和运动;o 了解胸廓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颅骨的连结o 了解颅骨连结形式;o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

第三节四肢骨连结•上肢骨的连结o 了解上肢带骨连结的形式、结构特点和功能;o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了o 解前臂骨的连结方式、特点和功能;o 掌握桡腕关节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o 了解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的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系统骨学第一节总论一、掌握骨的分类、形态、构造和功能。

二、了解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发生和发育。

第二节中枢骨骼一、躯干骨(一)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二)掌握肋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

(四)掌握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第七颈椎棘突、胸椎棘突、腰椎棘突、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骶管裂孔、骶角。

作业练习:绘制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肋骨简图。

二、颅骨(一)掌握颅骨的组成,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和位置。

(二)握蝶骨、颞骨、筛骨、下颌骨和上颌骨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颅的前面观、侧面观和颅底外面观的形态结构。

(四)了解颅底顶面观、内面观和后面观的形态结构。

(五)掌握眶腔、骨性鼻梁及骨性口腔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六)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

(七)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变化。

(八)掌握颅骨的骨性标志:眉弓、眶上缘、颧弓、枕外隆突、乳突、下颌角、顶结节、舌骨。

作业练习:绘制颅骨前面观、侧面观及游离下颌骨简图。

第三节附肢骨骼一、上肢骨(一)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布。

(二)掌握肩带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掌握手骨的分部和各骨的形态结构,掌握腕骨的排列顺序。

(五)活体触摸上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

作业练习:(一)绘制游离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和尺骨简图。

(二)绘制整体手骨简图。

二、下肢骨(一)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

(二)掌握髋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三)掌握股骨、小腿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四)了解足骨的分部和各骨的位置及形态结构,掌握跗骨的排列位置。

(五)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坐骨结节、耻骨结节、大转子、腓骨头胫骨粗隆、胫骨前缘、内踝、外踝、跟骨结节、第五跖骨粗隆。

作业练习:(一)绘制游离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简图。

(二)绘制整体足骨简图。

第二章关节学第一节总论一、了解骨连接的概念及分类—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关节)。

二、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形式。

三、了解关节的分类。

作业练习:一、绘制肩关节简图。

二、绘制髋关节简图。

第二节中轴骨连结一、躯干骨的连接(一)脊柱1、掌握脊柱的组成、分布和功能。

2、掌握椎骨的链接概况;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3、了解脊柱整体观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二)胸廓1、掌握胸廓的组成与形态,胸廓上、下口的形态与组成。

2、了解肋和脊柱,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概况。

3、了解骨性胸廓的运动。

二、颅骨的连接(一)了解颅骨的连接形式。

(二)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作业练习:一、绘制椎体间连结简图。

二、绘制颞下颌关节简图。

第三节附肢骨连结一、上肢骨的连结(一)了解上肢骨连结的形式、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掌握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三) 掌握肘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四)掌握桡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五)了解前臂骨的连结、腕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六)掌握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作业练习:一、绘制肩关节简图。

二、绘制肘关节简图。

三、绘制手关节简图。

二、下肢骨的连结(一)了解骶髂关节、耻骨联合的组成。

(二)掌握骨盆的组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线及骨盆的性差。

(三)掌握髋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四)掌握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五)掌握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六)了解小腿骨间连结接的组成。

(七)了解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的组成、跖骨间关节的组成。

(八)了解足弓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作业练习:一、绘制髋关节简图。

二、绘制膝关节简图。

三、绘制踝关节简图。

第三章肌学第一节总论一、了解骨骼肌的构造、形态、起止、配布、作用及命名原则。

二、了解浅筋膜、深筋膜、滑膜囊的位置、结构特点和作用;掌握腱鞘的位置、结构特点和作用。

作业练习:绘制腱鞘简图。

第二节头肌一、了解表情肌的分布特点及作用;掌握枕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位置与作用。

二、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了解其起止。

三、掌握头部肌性标志—咬肌。

作业练习:绘制表情肌简图。

第三节颈肌一、了解颈肌的分群、分层及作用。

了解颈阔肌的位置。

二、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了解舌骨上下肌群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四、掌握斜角肌的位置、作用和起止;了解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及通过结构。

五、掌握颈部肌性标志,胸锁乳突肌。

作业练习:一、绘制舌骨上、下肌群简图。

二、绘制前、中、后斜角肌简图。

第四节躯干肌一、了解浅深肌的位置与组成。

二、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和作用。

三、了解肩胛提肌、菱形肌、夹肌的位置和作用。

四、掌握背部肌性标志—斜方肌和竖脊肌。

五、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组成和分布。

六、了解前锯肌的位置、形态、起止和作用;了解胸小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的位置和作用。

七、掌握胸部肌性标志—胸大肌。

八、掌握膈的位置、形态和作用。

九、了解膈上三个裂孔的位置及通过结构,膈的生理薄弱区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十、掌握腹前外侧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层次、形态、肌束方向和作用。

十一、了解腹后肌群的组成、位置和作用。

十二、了解腹直肌鞘的组成、腹白线的概念。

十三、了解腹部筋膜的层次和分部概况,腹横筋膜的位置及分布范围。

十四、掌握腹股沟管的组成、位置、内容及临床意义。

十五、掌握海氏三角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十六、掌握腹部肌性标志—腹直肌。

作业练习:一、绘制斜方肌和背阔肌简图。

二、绘制竖脊肌简图。

三、绘制胸大肌简图。

四、绘制肋间肌简图。

五、绘制膈的简图。

六、绘制腹前外侧肌群简图。

第五节上肢肌一、了解上肢肌的分布分群和排列概况。

二、了解肩带肌的配布及名称,掌握三角肌、大圆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了解臂肌的分群、层次及作用,掌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四、掌握前臂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名称和作用。

五、了解手肌的分群和层次、位置、名称与作用。

六、掌握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掌长肌腱、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

七、了解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腕管的境界及内容。

作业练习:一、绘制臂肌简图。

二、绘制手肌简图。

第六节下肢肌一、了解下肢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

二、了解髋肌的分群分层及各群的作用。

掌握臀大肌、髂腰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了解大腿前、后、内侧三群肌的位置、排列层次及功能。

掌握股四头肌、股二头肌、长收肌、半膜肌、半腱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四、了解小腿前、后、外侧三群肌的位置及各群肌的名称及作用。

掌握小腿三头肌的形态、位置、起止和作用。

五、了解足底肌的分群、层次、名称和作用。

六、了解下肢筋膜的分布概况,髂胫束、隐静脉裂孔的位置。

七、掌握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股四头肌、腓肠肌、跟腱。

八、了解梨状肌上、下孔,股三角,收肌管,腘窝的境界与内容。

作业练习:一、绘制髋肌简图。

二、绘制大腿前群浅层肌简图。

三、绘制大腿后群浅层肌简图。

四、绘制小腿后群浅层肌简图。

内脏学第五章消化系统第一节口腔一、了解口腔的分部及界限。

了解唇、颊、腭的构成及形态。

二、了解乳牙和恒牙的牙式。

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

了解牙组织、牙周组织的形态结构。

三、掌握舌的分部、黏膜的结构及味蕾的分布。

四、了解舌肌的配布概况。

掌握颏舌肌的起止、位置与作用。

五、掌握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和腺导管开口的部位。

第二节咽一、掌握咽的位置、分布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二、掌握咽峡、梨状隐窝的位置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与功能。

三、了解咽壁的构造。

第三节食管一、了解食管的位置、分部、长度及三个狭窄的部位。

二、了解食管的构造。

第四节胃一、掌握胃的形态、位置和分布。

二、了解胃壁的构造。

第五节小肠一、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和分布。

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的位置、构成和临床意义。

二、掌握空肠与回肠的位置、形态及黏膜的特点。

三、了解小肠壁的构成。

第六节大肠一、掌握大肠的分布及结肠的形态特征。

二、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三、掌握结肠的分布及各部的位置,直肠的形态位置和肛管的形态结构。

四、了解大肠壁的构成。

第七节肝一、掌握肝的形态、位置、肝门、第二肝门、肝的分叶和体表投影。

二、了解肝的主要功能和肝段的概念。

第八节肝外胆道系统一、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二、掌握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和胰管的汇合、开口部位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第九节胰掌握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及导管的开口部位。

作业练习:绘制消化系统全图。

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一节鼻一、了解外鼻各部的名称。

二、掌握鼻腔各部及各壁的形态、结构以及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

第二节喉一、掌握喉的位置和主要体表标志。

二、掌握喉的软骨、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

三、掌握喉腔的分布和形态结构,喉门和声门的功能形态变化,小儿喉腔的特点。

第三节气管与支气管一、掌握气管的位置与构造。

二、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差别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肺一、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掌握肺段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

二、了解小儿与成人肺的区别。

第五节胸膜一、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及壁胸膜的分布。

二、掌握肋膈隐窝和胸膜顶的位置,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纵膈了解纵膈的概念、位置和分部。

作业练习:绘制呼吸系统全图。

第七章泌尿系统第一节肾一、掌握肾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及体表投影。

二、了解肾的被膜及维持正常位置的因素。

三、了解肾段的概念。

第二节输尿管一、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狭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二、了解输尿管在盆部的毗邻(在女性输尿管与子宫动脉的关系)第三节膀胱一、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二、了解膀胱壁的构造。

掌握膀胱三角的位置、黏膜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尿道掌握女性尿道的开口位置及女性尿道的特点(与男性的对比)。

作业练习:绘制泌尿系统全图。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一、男性内生殖器(一)掌握睾丸和附睾的形态位置,睾丸的结构和功能。

(二)掌握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程,射精管的合成及开口。

掌握精索的组成及行程,男性手术结扎输精管的部位。

(三)了解精囊腺的形态、位置和作用。

(四)了解前列腺的形态、分叶、毗邻、作用和年龄变化。

(五)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

二男性外生殖器(一)了解阴囊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二)掌握阴茎的分部和构成。

了解阴茎的皮肤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和两个弯曲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作业练习:绘制男性生殖系统全图。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一、女性内生殖器(一)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作用及固定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