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梳理,预习复习都能用!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梳理,预习复习都能用!初一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如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
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
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
6、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胚实际上那个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7、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如:油松、侧柏、苏铁、银杏等。
9、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被称为被子植物,如:豌豆、荔枝、木瓜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
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3、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4、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5、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6、根的生长一方要考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考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7、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按照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侧芽。
在芽的顶端有分生组织,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8、木本植物茎长粗是因为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和生长的结果。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的现象,原因是()A.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B.根毛细胞具有吸收无机盐的大液泡C.根毛细胞的细胞质少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答案:D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因此要合理施肥。
故选D。
2、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答案:B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
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
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考点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孢子生殖(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生殖(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也不同。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成为假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可供人类食用、药用,也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炭源自于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
考点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另一类绿色植物,它们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和子叶。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六大器官俱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它们的子叶数量、作用和有无胚乳都不同。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考点一: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大豆种子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需要罐头瓶、小勺、餐巾纸、标签纸、胶水等材料。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会发芽生长,成为一棵新的植物。
实验过程: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首先,我们标记了四个罐头瓶,分别为1、2、3、4,并将它们倒置,每个瓶子里铺了两张餐巾纸。
接着,在四个罐头瓶中分别撒了10粒种子,并拧紧了1号瓶的瓶盖。
然后,我们向2号和3号瓶中洒了适量的水,使餐巾纸变潮湿,向4号瓶中洒了较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最后,我们拧紧了三个瓶的瓶盖,并将1、2、4号瓶放入了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了冰箱里。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因此,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
因此,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
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简单。
它们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大多数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
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种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种子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种子的发芽率可以通过测定和抽样检测来确定。
种子萌发的过程是:吸收水分-→转运营养物质-→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幼根的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结构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检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2章) 单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归纳(一)(第一章~第二章)【课标链接】1、概述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3、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4、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5、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6、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知识点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植物类群代表植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用途藻类植物衣藻、海带大都生活在水中,少部分生活在潮湿的陆地无根、茎和叶的分化释放氧气、鱼类的饵料、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苔藓植物葫芦藓阴湿的陆地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形成泥炭、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涵蓄水源等蕨类植物贯众阴湿的陆地具有根、茎和叶,体内有输导组织食用、药用、优良的绿肥和饲料、古代的蕨类变成了煤等。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松树陆地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食用、药用、提供木材、观赏、净化空气等。
被子植物玉米、菜豆分布广泛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食用、药用、提供木材、观赏、净化空气、保护水土流失等。
知识点2: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甲图)和玉米种子(乙图)基本结构2、二者异同点:(1)在被子植物中,有两枚子叶的,如瓜类和豆类等植物,称双子叶植物;有一枚子叶的,如小麦和玉米等称为单子叶植物。
(2)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
(3)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胚消化、吸收、利用。
有些植物的胚乳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其营养物质被胚吸收,转入子叶中贮存,所以这类种子在成熟后无胚乳。
(4)通常所说的小麦和水稻的种子其实是它的果实。
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难以分离,所以它并不是种子而是果实。
知识点3: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萌发条件(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且种子不处于休眠期。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知识总结梳理

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孢子繁殖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繁殖孢子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细胞,种子属于器官。
藻类植物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答:因为春天气温升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单细胞的有衣藻等,多细胞的有水绵等。
3.藻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陆地上的阴湿处)。
4.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5.藻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生活在哪里?答: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陆地上的阴湿处)中。
2.苔藓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污染比较严重,就很难见到苔藓植物,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呢?答:因为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4.苔藓植物的作用是什么?答:人们可以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生活在哪里?答:它们通常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也经常出现在公园里和花卉市场上(总说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2.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是什么?答:它们的叶常呈羽状,背面会长出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它们的茎大多生长在地下。
3.蕨类植物的结构是什么?答: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4.蕨类植物是不结种子的植物,它的叶片背面那些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5.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发出来,落在什么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答: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才会萌发和生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例如衣藻,有多细胞的,例如水绵、紫菜、裙带菜、海带、石莼、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四大作用:释放氧、可做鱼类诱饵、可供食用、可供药用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具有茎、叶和假根,如葫芦藓。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当做监视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超时环境中,具有根茎叶。
●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
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
胚实际上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
种皮:起保护作用菜豆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的结构胚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一片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画图:生物书第81页图3-10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
如: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叫做。
如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有活化石之称的植物:苏铁、银杏、水杉。
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的是:红豆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有生命力的、种子度过休眠期的。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必背知识点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分类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主要分为四大类群:1.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种类: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
2. 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有茎、叶,但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
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 蕨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因此植株比较高大。
常见种类:卷柏、满江红、肾蕨等。
4. 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二、种子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 (双子叶植物):种皮、胚 (胚芽、胚轴、胚根、2片子叶)。
玉米种子 (单子叶植物):果皮和种皮、胚 (胚芽、胚轴、胚根、1片子叶)、胚乳。
胚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子叶或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的萌发和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种皮能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2. 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种子必需是完整的,胚必需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过程:先吸收水分,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 果实与种子的传播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保护种子免受昆虫叮咬和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危害。
传播方式:借助风力、水力、动物等传播。
三、植物体的生长与发育1. 根的生长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 枝条与芽枝条由芽发育而成。
3. 开花与结果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花的结构:花瓣、花蕊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托、萼片。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一:种子的结构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的有胚乳。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种子结构的功能.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子叶: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
胚芽:生有幼叶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3.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浸软的种皮是透明的,一粒玉米是一个果实,因为种子结构中果皮和种皮紧紧贴在一起,类似的植物还有小麦、水稻等一些单子叶植物,在观察玉米种子时,应该按纵切方式切割,纵剖面滴一滴碘液会看到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考点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①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②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③种子成熟且不在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具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种子不能萌发的几种情况 ①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
②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
③种子处于休眠期。
④储存时间过长,胚已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①测定发芽率的原因:如果发芽率低,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②测定方法——抽样调查 ③测定步骤100发芽的种子数公式:发芽率=%供检测的种子数发芽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就可以播种了 2.探究种子的萌发(1)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增强,营养分解。
(2)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钻出地面。
(4)出土的胚芽继续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乳和子叶不断变小。
重点提示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因为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我们平时吃的面粉和大米都是来自于小麦和水稻种子的胚乳。
3.我们平时吃的花生仁和花生油都是来自于花生种子的子叶。
4.市场上卖的绿豆芽主要是来自于绿豆种子的胚轴。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绿色植物的一生51、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条件:(1)、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2)、①充足的水;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3、种子包括种皮和胚。
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生命)。
4、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
5、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P686、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
7、小树能吸水,是因为小树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吸水;施肥过多,植物会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失水。
8、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9、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
10、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
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等。
11、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
(实验28页第2题)12、木本植物茎:(1)、树皮外侧有保护作用,内侧叫韧皮部,里面有筛管;(2)、形成层很薄,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3)、木质部很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4)、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13、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
14、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因为树皮的韧皮部的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混淆知识点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易混淆知识点单选题1、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A.甲与乙B.乙与丁C.乙与丙D.甲与丁答案:D分析: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该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的实验材料来看,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和需要的条件是光、二氧化碳和叶绿体等。
A.甲与乙对照,变量是光照,A不符合题意。
B.乙与丁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
C.乙与丙对照,变量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甲与丁对照,有光照、二氧化碳两个变量,不能形成一组对照,D符合题意。
故选D。
2、玉米植株顶端和叶腋处都生有玉米花,只有叶腋处的花会发育成玉米“棒子”,玉米“棒子”上有许多玉米籽粒,据此可以判断玉米叶腋处的花是A.单性花、花序B.单性花、单生花C.两性花、花序D.两性花、单生花答案:A分析: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的花叫做单性花;每朵花都是单独着生在茎上,这样的花一般比较大,称为单生花。
按照一定的次序着生在变形的花托即花轴上,形成了花序。
所以,玉米是单性花,顶端是雄花,雌花序在中间的叶腋。
故选A。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需要细胞分裂,另一方面需要细胞体积增大(迅速伸长),说明幼根生长主要依靠()A.伸长区、根冠B.分生区、成熟区C.成熟区、根冠D.分生区、伸长区答案:D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
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形态结构:无根茎叶的分化(利用全身吸收营养)作用:释放氧气;为鱼类提供饲料;食用;工业和医药用常见种类:海水:紫菜裙带菜海带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淡水:水绵(多细胞)衣藻(单细胞)苔藓:生活环境:阴湿的环境中形态结构: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假根作用: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常见种类:墙藓蕨类:阴湿的环境中形态结构:较高大,有根茎叶的的分化作用:食用;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常见种类:里白;铁线蕨;鳞毛蕨;肾蕨孢子:一种有繁殖作用或休眠作用的细胞第二节种子植物胚: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轴:发育成连接根茎和叶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储藏营养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精品文档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植物苏铁:活化石铁树银杏:活化石白果红豆杉:大熊猫水杉:活化石圆柏侧柏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椰子毛白杨桃水稻: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葡萄菊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的外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充足的营养物质渡过休眠期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同时子叶和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的总数x100%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作用,位于顶端,细胞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分生区:分裂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伸长区:生长伸长细胞生长迅速,体积大成熟区:内外层细胞形态差异大,外侧细胞突出形成根毛,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的导管可以运输水分。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
生长点→顶芽叶原基→幼叶→叶芽原基→侧芽芽轴→茎芽按照着生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植株生长需要量最多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作用缺乏时的表现含氮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生长,使枝叶长得茂盛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复习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释放氧、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
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藻类、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铁线蕨、卷柏、贯众、杪椤、里白、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
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煤。
种子植物: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
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一、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子叶一片,有胚乳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
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二、裸子植物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裸子植物。
松球果不是果实,银杏果不是果实。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如衣藻(单细胞)、水绵、海带、紫菜等。
3、苔藓植物:有茎和叶,没有根,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如:墙藓、葫芦藓、地钱,把它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如:卷柏、贯众、满江红等。
遗体逐渐变成煤。
5、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的,又叫孢子植物。
6、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7、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胚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种子种胚乳遇碘变蓝。
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结构(菜豆)8、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9、苏铁、银杏、水杉有“活化石”之称;红豆杉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
1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2、种子的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又需要自身条件。
缺少任何一种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种子度过休眠期。
3、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成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摘除了一朵花中的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答案】B【解析】【分析】一朵花中,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详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几部分组成。
花柄连接茎和花;花托上面着生花的各部分;花萼和花冠在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冠由花瓣组成,美丽的花瓣和芳香的气味能够招引昆虫来传粉;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支持花药,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可见,若摘除了雌蕊,这朵花就不能结果。
故选:B。
【点睛】花完成传粉和受精以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案】B【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详解】菊、梅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AC错误;松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正确;苔属于苔藓植物,草属于被子植物,D 错误。
【点睛】考查了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
3.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而被子植物则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水变绿的原因是()A.水中细菌增多B.水中氧气增多C.水中盐增多D.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答案:D分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叶绿体。
春天温度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并漂浮在水中,使湖水泛起绿色。
故选D。
2、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答案:D分析:图中: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装置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B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
所以,A、B两装置形成了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
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叶片A(清水组)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氢氧化钠组)装置的对照,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AB两个装置的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C正确。
D.淀粉遇碘溶液变蓝色。
A和B叶片经过光照、酒精脱色后,需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溶液,观察其发生的现象。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详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因此,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一朵单性花的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花柄或花被 B.花被或花冠 C.花冠或花瓣 D.雌蕊或雄蕊【答案】D【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有:①花药(内有花粉)、②花丝、③花瓣(组成花冠)、④萼片(组成花萼)、⑤柱头、⑥花柱、⑦花柄、⑧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⑨花托,其中①②合称雄蕊,⑤⑥⑧合称雌蕊。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传粉与受精,而发育情况为,可见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故选D。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A.花瓣B.花萼C.花蕊D.雌蕊【答案】C【分析】花的结构如图:【详解】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花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一、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2、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3、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2、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
3、藻类的经济意义:
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三、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
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
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种子植物
1、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转运营养物质-→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
(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主要是:氮、磷、钾)、有机物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P.102)
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
9、传粉和受精(P.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①水分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份;
②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叶片因有水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③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④水分参与植物其他的生命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意义:根毛多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收水分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2、植物运输物质的途径
导管:从下往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从上往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叶片的结构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叶脉、气孔(位于下表皮)
2、气孔: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②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④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①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植被覆盖率低;②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植树节:每年3月12日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