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超脱 一切利害关系,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
第二,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艺术高于生命、 高于帝王、神祗乃至一切,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第三,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认为社会充满市侩 气,艺术的发展不依赖于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 和模仿艺术。
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诗人、小说家 戈蒂耶最早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 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莫班小姐》序言:
第三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 和其他文学流派
一、 自然主义文学
• 1、理论背景 • 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吸收了实证
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观点而发生演 变的结果。
2、创作主张
• 追求纯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事无巨细的 描绘现实。 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去理解 人的行动。
• 与现实主义的不同:首先,忽略典型人物 的创造,只追求人物的气质特点和精神变 态心理;其次,淡化情节 。
英国的唯美主义晚于法国,但是理论更完备, 创作更丰富,影响也更广泛。佩特最早在 《文艺复兴》一书中主张“为艺术而艺 术”,并在后来的多部著作中阐述了艺术 的任务在于培养美感、寻求美的享受这一 美学观点。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
奥斯卡·王尔德(1856-1900)
对话录《谎言的衰朽》鼓吹艺术至上,认为艺术 家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艺术在其自身之外, 不存在任何目的,艺术自有独立的生命。”社会 现实是丑恶的,只有美才有永恒的价值。艺术要 美而不真:“诗歌应像一个水晶球,它应使生活 显得更加美丽而不那么真实。” 代表作《道林·葛雷的画像》(1891)、独幕剧 《莎乐美》(1893)。
• 第二,提出了通感理论。在《通感》(又译《对 应》)一诗中,把诗人看作自然界和人之间的媒 介。区分了两种现实:自然的即物质的现实是表 面;精神的即内在的现实他认为这是宇宙起源的 基因。由此指出不同感觉之间有通感:“香味、 颜色和声音在交相呼应”。诗歌同别的艺术也是 相通的,可以用色彩和声音去表达感情。
《恶之花~忧郁之四 》
当天空象盖子般沉重而低垂, 压在久已厌倦的呻吟的心上, 当它把整个地平线全部包围, 泻下比夜更惨的黑暗的昼光;
当雨水洒下绵绵无尽的细丝, 仿佛一座牢狱的铁栅栏, 当一群悄无声息的讨厌的蟢子 来到我们的头脑的深处结网,
当大地变成一座潮湿的牢房, 这时,那些大钟突然暴跳如雷, 在那里,“希望”就象是一只蝙蝠,向长空发出一阵阵恐怖的咆哮, 用怯懦的翅膀不断拍打牢房, 如同那些无家可归的游魂野鬼, 又向霉烂的天花板一头撞去; 那样顽固执拗,开始放声哀号。
• 第三,以象征手法去表达通感。象征是由自然提 供的物质的、具体的符号,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负载者,由此达到理解更高的、精神的现实。象 征的含义是丰富、复杂、深邃的,具有哲理理 性,。象征手法丰富了挖掘人的精神世界的手段。
• 第四,力图解放诗歌的形式。注意到散文诗这种 刚出现的文学形式:“这种散文是诗意的、有音 乐性的,没有诗韵和节奏,相当灵活,对比相当 强烈,以致能适应心灵的抒情冲动,适应梦想的 起伏和意识的跳跃。” 认为散文诗是介于诗歌与 小说的一种文学体裁,能将诗歌的节奏美、音乐 美与小说的反映真实的自由结合起来,兼有两者 之长。
《恶之花~忧郁之四 》
一队长长的柩车队伍, 没有鼓乐伴送, 在我的灵魂里缓缓前进; “希望”失败而哭泣, 残酷暴虐的“苦痛” 把黑旗插在我低垂的脑壳上。

4、发展
• 自然主义文学产生于法国。 • 龚古尔兄弟 • 埃米尔·左拉:以左拉为中 心形成了所谓的“梅塘集团”, 是法国自然主义的核心集团。 • 莫泊桑
左拉和《萌芽》
• 1、生平与创作 • 31部长篇小说,82篇中短篇 小说,10部文论集、6个剧本 和大量的书信、报刊文章。
1867年他发表了小说《苔蕾斯·拉甘》
3、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客观性、真实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性
• (一)科学理性精神关照下的真实观 现实主义执著于典型意义上的真实,执着于社会 生活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而自然主义的独特诉求 在于追求科学意义上的真实,也就是真理性的认 识。
• (二)以科学实验为指导的创作观
• (三)以遗传学关照下的生物人为基础的人物观
• 波德莱尔作为资产阶级的叛逆者,在诗歌创作中 表现了对现实与社会的反抗与叛逆情绪。
• 诗歌主题表现在诸如揭露社会黑暗面、颂扬丑恶 事物、赞美爱情与女人、讴歌醇酒与死亡、寻求 官能刺激与陶醉,表现了一代文人愤世嫉俗、厌 倦逃避现实、以颓废绝望形式反抗社会的情绪。
• 诗人由于追求理想失败而孤独忧郁、病态颓废, 沉溺于酒色、大麻与女人,以期寻求解脱,幻想 造出一个“人工天堂”。
《道林·格雷的画像》
• 贝泽尔·霍尔沃德(画家)、 青年道林·格雷、享乐主义 者亨利勋爵。
• 肖像上主人公的表情真实而 残忍,主人公的变化全部呈 现在画像上。哈尔伍德为了 艺术与美而创作肖像,因为 倾注了心血而让画像具有了 奇特的生命力和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
“扼杀感觉的禁欲主义固然与之对立,使感觉麻木低 下的纵欲同样与之格格不入。”(禁欲是对美的弃绝, 而纵欲则是对美的亵渎。)
D、人物
• 艾蒂安 图森·马赫 马安嫂 • 艾蒂安无产阶级斗争中成熟起来的革命者
形象。 • 图森·马赫:勇敢的矿工 • 马安嫂:觉醒者
E、艺术特征
• 首先、精细细琢与粗犷描写手法的结合。 • 其次,象征表现手法的运用。 • 再次,自然主义的客观冷静。 • 最后,结构严谨。
居伊·德·莫泊桑
(1859—1894),与契诃 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 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受到英国报界的抨击:“这本书是法国颓废派文学 这个麻风怪物的产物,是一本有毒的书,充满了道 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伦敦法庭对王尔德“有伤 风化案”进行审判时,甚至也把该书作为其有罪的 证据之一。
• 对道林·格雷这个人物,评论界纷纷指认他是“恶魔 ”,但王尔德则坚持认为道林是无罪的:“他的罪 恶是发现了他身上的罪恶的人强加给他的。”
• 第三、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 凡化。
• 第四,在平静、客观的叙写中表现自己的 倾向。
• 第五,语言清新流畅,优美而不流于纤弱, 精练而不乏幽默机智。
二、唯美主义文学
唯美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艺
思潮,其核心是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康德认为 美感应是主观性、无功利性、纯粹性的,为唯美主 义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思想艺术特点为:
• D、认为诗歌是神秘的,读者应从表面形式中寻 找本质的东西
波德莱尔
(1821—1867),现 代派的鼻祖,其诗歌 理论和实践直接影响 了19世纪下半叶和20 世纪的文学创作。
波德莱尔在19世纪中叶 独步文坛,标新立异的 奇才,以惊世骇俗的诗 集《恶之花》(开山之 作)和数十篇见解独特 的文艺批评,赢得了巨 大声誉,被誉为唯美主 义和象征主义的共同先 驱。
• 犹如远处传来悠长的回声, • 在晦暗而深邃的整体中汇合 • 广漠浩瀚既象黑夜,又像光明, • 芬芳、色彩、声响在相互感应 。
• 馨香有如孩儿的肌肤那样清爽, • 像双簧管一样温柔,似芳草地一般青翠, • ——还有腐烂、华美和可征服一切的芬芳。
• 是无穷无尽的万物在蒸腾弥漫, • 像龙涎香、麝香、乳香、安息香, • 为心灵与感官的欢腾交汇而歌唱。
《三名城》
• 《卢尔特》(1894)、《罗马》(1896)、 和《巴黎》(1898)。
《四福音》
• 《繁殖》、《劳动》、《真理》、《正义》
2、《萌芽》
• A、写作背景 • B、情节 • C、思想 • 通过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劳
资双方殊死的斗争,反映了少数工人的消 沉和多数工人的奋进,生动地显示出劳动 群众的勇敢和力量。
• 福楼拜:“你找到了使浪漫主义年轻的方 法。你迥异于任何人。”韩波:“波德莱 尔是第一个通灵人,诗人之王。”
• “在每一个人身上,时时刻刻并存着两种 要求:一个向着上帝,一个向着撒旦。祈 求上帝或精神是向上的意愿;祈求撒旦或 兽性是堕落的快乐!” 《恶之花》
通感
• 大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生命的柱子 • 不时吐出含糊的话语。 • 人从那里走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 森林正用亲切的目光将他注视。
• 先驱是查理·波德莱尔,主将是马拉美、魏尔伦、 兰波。象征主义的鼻祖是美国作家爱伦·坡。
• 象征派的思想艺术特点:
• A、“审丑”,将城市中的丑恶现象作为审美对 象(忧郁情感)
• B、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注意运用通感和象 征手法(语言特点)
• C、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音画结合,形式上追 求凝练、精雅
在我看来,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是世界上唯 一有用的东西。上帝的意愿也是这样。为此他才 造出女人、香味、阳光、鲜花、美酒、骏马、猎 兔和安哥拉猫。 真正称得上美的东西只是毫无 用处的东西。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它 体现了某种需要,而人的需要就像其可怜虚弱的 天性一样是极其肮脏、令人作呕的。 我情愿不 要土豆而要玫瑰花,我相信世界上只有功利主义 者才会把花坛上的郁金香拔掉而改种大白菜。
莫泊桑短篇小说题材
• 普法战争:《米龙老 爹》、《菲菲小姐》
• 小资产阶级的生活: 《珠宝》、《项链》
• 底层人民的生活: 《归来》、《西蒙的 爸爸》
•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 第一,写平淡小事,以小见大。
• 第二,构思巧妙,善于布局,使之富于戏 剧性,情节引人入胜,常有出乎意料之外 的结尾。如《项链 》。
自然主义的论著
• 《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小说家》、 《自然主义戏剧》
《卢贡—马卡尔家族》
• “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 史” ,呈现了整个第二帝国(1851—1870) 时期主要社会生活,反映了法国国内复杂的 社会矛盾 ,描写了遗传的疾病对整个家族 的影响和危害。包括《卢贡家的发迹》、 《小酒店》、《娜娜》、《萌芽》 等20部 长篇小说。
• 波德莱尔的一生及其创作,追求光明与理想、抗 争叛逆是主导的。高尔基说:“生活在邪恶中, 却热爱着善良”,“他生活在黄昏却寄希望于黎 明”,“他是更正直、更敏感的人,具有寻求真 理和正义愿望的人,对生活有更大需要的人”。
波德莱尔的艺术观
• 第一,主张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主张写丑,从 中“发掘丑中之美”。这种美学观点是20世纪现 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之一。
• 独幕剧《莎乐美》 取材于《圣经·新约 全书·马太福音》
• 犹太王希律、其妻 希罗、其女莎乐美、 施洗约翰。
• 追求美的病态的激 情。
三、前期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70年代法国一批苦闷彷徨、愤世嫉俗、 玩世不恭而又情感纤细、才思敏捷的青年,组 成文学团体、出版文学刊物,转向内在的世界 寻求真实。1886年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 言》,使象征主义这一新的流派得以定名,标 志着象征主义正式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