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滚的玩具》教案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美术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表达,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滚动玩具,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并学会运用色彩搭配来表现画面美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把握玩具的形态特征,并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2.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生活中的滚动玩具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滚动玩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结构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滚动玩具,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a.先用铅笔轻轻勾勒出玩具的大致形状。
b.再用细笔描绘出玩具的细节,如轮子、图案等。
c.最后根据玩具的颜色进行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
3.教师强调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线条流畅、颜色均匀等。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对“会滚的玩具”这一主题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滚动玩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此外,学生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色彩搭配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然而,学生在观察细节、表现技巧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展美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会滚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会滚的玩具教学难点:设计动物的形状会滚的玩具教学准备:白卡纸、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沙子,瓶子或罐子等圆柱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1、出示范作进行滚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2、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成的。
(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制作示意图)三、指导学生制作滚动玩具1、设计一只熊猫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画法。
2、把熊猫的形象剪下。
3、把熊猫的形象贴在圆柱上。
(腿部贴住,头部竖起)四、指导学生游戏往盒子里灌进一些沙子,滚动时可以听到"沙沙"的响声。
(注意沙子不要灌满,否则听不到响声。
五、启发学生制作其它滚动玩具1、回顾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学生设计其它形象(人物或动物)制作滚动玩具。
六、作业评析。
评析标准: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确,形象设计生动。
《会滚的玩具》教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各类能滚动物体的看、摸、玩(滚动游戏)等活动,感知滚动物体的形态及特征,并引发对滚动现象的联想和思考。
设计一个会滚动的简易玩具,在游戏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自主选择材料、工具,运用各种制作方法,制作一个既漂亮又好玩的滚动玩具,并通过滚动游戏探索各种玩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由于滚动中物体位置不断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弹蹦、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会滚的玩具,体现趣味性的美术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了解滚动玩具的特点。
学习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选材料、自筹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如何设计造型的方式。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本课是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会滚的玩具,体现趣味性的美术学习。
引导学⽣通过⾃⼰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设想: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册第17课的内容。
对于⼩学⽣说,玩具是他们的亲密的伙伴,可以分享他们的快乐,引发他们的想象。
通过对玩具的欣赏、交流、评价和表现,引导学⽣从参与、表现、创造的⾓度做玩具,从艺术要素、艺术形式⽅⾯感受美并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从中受到教育,养成⼀个讲卫⽣,不要随地乱丢的好习惯。
本课需1课时。
教学⽬标: 1、⽤⾃⼰制作的⽅式,表现玩具的形、⾊、质。
2、在活动当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不同的材料画画、剪剪⾃⼰喜欢的会滚的玩具,从中学会交流。
教学流程: ●欣赏:从对⽇常⽣活的认识转⼊到对艺术的学习,⽼师将事先做好的各种各样形状的玩具《熊猫》、《狮⼦》等选出⼀种放在展台上。
师可准备⼀些问题,如:“刚刚看到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看到了什么?”(其中⼀个同学说:“我看到它是⽤⼀个健⼒宝盒⼦和⼀张熊猫照⽚做成的。
”)接着,⽼师⼀⼀展⽰⽤(纸、球、轮⼦)等不同材料做的滚动玩具,欣赏完之后,找⼏名同学上台亲⼿拿着看看它到底是怎样做的。
●分析:师可准备⼀个问题:“我们平时喝完的饮料盒、废纸是怎样处理的呢?”带着问题讨论这些作品是⽤哪些材料做的,艺术家使⽤了哪些表现⼿法。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要尽可能分析细致,照顾到每个同学。
●玩玩:把玩具依次排列起来,让学⽣玩⼀玩有趣的玩具,并且⽤简单的语 ⾔说说这个玩具的特点。
●绘画:每⼈画⼀幅最喜欢的画(单个或成组),为了使画⾯效果⽣动,可让学⽣在不同的材料上作画,必须是厚质纸。
●剪剪:把⾃⼰画好的图案⽤剪⼑剪下来,注意安全。
●制作:把能滚动的⼯具绘出图案,根据准备材料的不同进⾏组合。
(四⼈⼀组) ●评价:展⽰学⽣的作品,师⽣⼀起分享创作的喜悦,和同学说说⾃⼰设计的想法和创作的体会。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7课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制作会滚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2. 会滚的玩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3. 会滚的玩具的展示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会滚的玩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的会滚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投影仪、滚动物体模型、制作会滚的玩具所需的材料(如纸盒、瓶盖、塑料球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会滚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教师讲解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让学生了解滚动物体的特点。
3. 学习会滚的玩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制作会滚的玩具的步骤,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滚的玩具,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第17课会滚的玩具2. 课题: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原理3. 制作方法:展示制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习4. 学生实践: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要求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制作会滚的玩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具有独特性和美观性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滚的玩具》 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滚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介绍“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制作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动手制作自己的“会滚的玩具”。
3.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自己的“会滚的玩具”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
2.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动手制作自己的“会滚的玩具”,并对其进行创新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型玩具、制作工具、展示板。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基本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模型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示范:演示制作过程,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和材料。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6.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主题:《会滚的玩具》- 副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关键词:制作方法、基本原理、创新设计- 插图:模型玩具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图示作业设计1. 制作作业:学生在家中制作自己的“会滚的玩具”,并对其进行创新设计。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过程。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会滚的玩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玩具的种类和形态;2.能够感知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3.能够使用简单线条和颜色画出会滚的玩具;4.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玩具的分类和形态通过教师引导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玩具的分类和形态,例如人偶、车、球、芭比娃娃等。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和思考玩具的特点。
第二课:颜色、形状和大小的感知通过图片、实物或教师制作的样品,让学生感知和识别玩具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引导学生借鉴现有模型中的元素,为创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第三课:使用简单的线条画玩具取自学生生活场景的简单玩具作为练习对象,教导学生使用简单的线条轮廓画出玩具的外形。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尝试各种不同的画笔和线条组合,以及掌握基础的画线技巧。
第四课:使用颜色和阴影填充玩具在前三节课的基础上,教导学生如何添加色彩和阴影来渲染玩具,并增强其视觉效果。
通过了解色彩的组合、分层和阴影的使用,引导学生加深对颜色和光影的理解和认知。
第五课:创作会滚的玩具在前四节课的基础上,教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玩具,并注重玩具的运动感和生动性,例如:会滚、会跳、会飞。
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1.介绍玩具的种类和形态;2.结合图片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玩具的特点;3.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画出玩具的外形,例如车、芭比娃娃;4.让学生尝试描述和比较自己画的玩具形体和真实玩具之间的区别和共通点。
第二课1.让学生观察、识别和比较不同玩具的颜色、形状和大小;2.根据教师给出的样品,让学生尝试用画笔和颜色画出玩具;3.让学生尝试在画作中运用对比、互补和分层原则,注重色彩搭配和布局。
第三课1.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组合和技巧画出简单的玩具模型;2.让学生尝试在画作中添加一些细节和特殊元素,例如轮子、灯和车厢等。
第四课1.引导学生了解颜色组合的基本知识和阴影运用原则;2.通过样例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尝试用颜色和阴影来填充玩具内部,美化画面和突出画作的重点;3.让学生尝试改变线条、颜色和阴影的运用方式,以创造出不同的画作效果。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滚的玩具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在小组合作制作玩具时,学生可能难以决定如何分配工作,教师可以提供明确的指导,如先讨论设计想法,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任务,最后共同组装完成作品。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会滚的玩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会滚的玩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圆形玩具会滚的奥秘。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对于圆形玩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还不够自信,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要努力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包容的氛围,鼓励每个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1.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知识点。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会滚的玩具,这个环节的效果不错,孩子们积极参与,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但在新课讲授中,我意识到对于圆形的基本概念讲解可能还需要更具体、更生动的例子,以便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动手实践,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组在合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分工不明确、讨论效率较低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会滚玩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
会滚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如颜色、形状和构图等。
2.学会使用美工材料和技法,如纸张、剪刀、胶水等,创作出会滚动的玩具。
3.通过分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为: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美工材料和技法,创作出会滚动的玩具。
2.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颜色搭配、形状设计等。
教学难点:1.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材料使用不当、技法不熟练或操作安全问题等。
2.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创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会滚动的玩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课程:通过展示一些会滚动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基本知识和技能:详细讲解纸张的折叠、剪切、拼贴等基本技法,以及颜色搭配、形状设计等美术知识。
同时,展示一些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技法和元素。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合作完成一个会滚动的玩具。
要求每组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教师指导: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每个小组的操作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材料和技法。
5.作品展示与评价:完成作品后,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玩具,并介绍创作的思路和过程。
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分组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同时,小组间的竞赛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的会滚动的玩具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感,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3.教师演示:在讲解基本技法时,教师亲自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操作要领。
4.课堂练习与作业: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将作业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
第17课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7课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制作滚动物体玩具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体玩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滚动物体玩具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2. 滚动物体玩具的创意设计与实践操作。
3. 滚动物体玩具的制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滚动物体玩具的制作方法及创意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的滚动物体玩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滚动物体玩具,引导学生关注滚动物体玩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滚动物体玩具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滚动物体玩具的制作要点。
六、板书设计1. 第17课会滚的玩具2. 内容:滚动物体玩具的特点滚动物体玩具的制作方法创意设计与实践操作制作技巧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制作一个滚动物体玩具。
2. 开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滚动物体玩具。
3. 与家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自我提升:针对本次课程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制作滚动物体玩具,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滚的玩具-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会滚的玩具-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
2. 玩具的设计和制作。
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玩具的设计和制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玩具。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圆形物体模型,制作玩具所需的材料。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圆形物体,引导学生了解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
2. 讲解:讲解圆形物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制作玩具。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板书会滚的玩具2. 板书内容: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制作方法,玩具设计。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反馈。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圆形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制作玩具。
通过分组合作,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直观展示:展示各种圆形物体,如球、滚轮、硬币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圆形物体的特点。
- 生活联系: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会滚的玩具,如滑板、轮滑鞋等,以此引入主题。
- 故事引导:讲述一个关于会滚的玩具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会滚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
会滚的玩具(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滚的玩具的特点及分类2. 制作会滚的玩具的方法3. 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会滚的玩具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会滚的玩具的图片、制作材料、示范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会滚的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会滚的玩具的分类、制作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播放制作会滚的玩具的示范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制作过程。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
5.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会滚的玩具,其他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制作会滚的玩具的注意事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在分组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每组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评价环节要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拍照上传至班级群,进行线上展示。
八、板书设计1. 会滚的玩具2. 课题: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3. 教学内容:会滚的玩具的特点、制作方法和步骤4. 教学重点:制作方法和步骤5. 教学难点: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制作能力九、教学延伸1. 开展会滚的玩具制作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更多优秀的会滚的玩具作品,拓宽视野。
会滚的玩具(设计应用)(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 一年级上册
会滚的玩具(设计应用)(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掌握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和爱护民间美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会滚的玩具的特点和种类2. 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方法3. 会滚的玩具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掌握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出有创意的会滚的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会滚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会滚的玩具的特点。
2. 新课学习(1)教师讲解会滚的玩具的种类和特点。
(2)教师示范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的基本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设计制作会滚的玩具。
3. 实践操作(1)教师分发材料,学生按照设计稿制作会滚的玩具。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设计一款有创意的会滚的玩具。
2. 将设计稿和制作过程拍照或录像,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会滚的玩具1. 特点:滚动、好玩、有趣2. 种类:车轮、滚球、滑板等3. 设计制作方法:画设计稿、选择材料、制作4. 欣赏与评价:创意、美观、实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和设计制作方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各式各样的会滚的玩具。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教案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1.1 设计理念:本教案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意义: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绘画材料、玩具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一颗探索创新的心。
二、知识点讲解2.1 绘画基础: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颜色、构图等,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
2.2 创意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玩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2.3 作品欣赏:展示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3.1 观察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各种会滚的玩具,了解其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2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运用线条和颜色,创作出自己心中的“会滚的玩具”。
3.3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绘画技能。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玩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能。
(注:由于篇幅限制,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教案,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教案内容。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教师准备PPT,展示会滚的玩具的图片和视频。
•准备一些实际的玩具样品,以便学生观察和参考。
一年级美术上册《会滚的玩具》优秀精选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会滚动的玩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制作和展示会滚动的玩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制作技巧,如剪、贴、折等。
2.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会滚动的玩具,如球、车、轮等。
3. 创作自己的会滚动的玩具,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简单的制作技巧,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会滚动的玩具。
难点: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和美观实用的会滚动的玩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准备一些会滚动的玩具,如球、车、轮等。
3. 准备展示用的白板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会滚动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新课:讲解和示范简单的制作技巧,如剪、贴、折等。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会滚动的玩具。
4.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进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的技巧和观察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更多的会滚动的玩具,并尝试制作。
1. 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2. 运用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玩具,了解会滚动的特点。
3. 运用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七、教学步骤:2. 教师讲解制作技巧,如剪、贴、折等,并示范操作过程。
3.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动手制作自己的会滚动的玩具。
4.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5.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制作技巧,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学生能否发现生活中的会滚动玩具的特点。
3. 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看学生在合作制作过程中是否能积极参与。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让家长见证学生的成长。
一年级上美术教案会滚的玩具_人教新课标
《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废旧物品或其他材料,经过想象,设计制作有特色的会滚的玩具。
围绕“会滚”这一玩具特点,展开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装饰形象与材质之间的关系,材质的运用与会滚之间的关系等,寻找解决的办法,从而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感悟创作的乐趣与价值。
玩具之所以“会滚”离不开“圆”,所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圆”的存在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脚步。
教材中选择的四种玩具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是都是依靠“圆”而“会滚”的。
学生一旦从欣赏过程中,感悟到了这一点,制作出“会滚”的玩具就不成问题了。
教材中虽然只提供了一种相对较难的制作方法,但是在选择学生作品的时候特别选择了另外两种,学生看一看,就能对制作方法一目了然,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的创作。
可以将本课与《童话里的小屋》两课,作为一个“设计·应用”的小单元。
本课侧重“应用性”,围绕“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进行。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采用“寻找材质—体验感受—讨论联想—创作实践—交流借鉴—欣赏评价—再体验”的教学思路,即在教学中可先融入课前寻找、发现材质,引导学生先了解会滚玩具的材质特点,继而在课堂上从体验滚的特点开始,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总结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验活动、导入课题—体验交流、理解题意—探究质疑、引发联想—交流讨论、巧用材质—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展示评价—再体验活动—教师小结、延伸。
三、教学设计( 一) 活动体验,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你们在课下是否寻找到会滚的材质?(学生答:略)那么,你们谁想来老师这里试一试,看看你找到的会滚的材质能滚多远?(学生答:略)为什么这些废旧的物品能滚起来呢?(学生答:略)今天,我们就要利用这些会滚的材料,做一个会滚的玩具。
(学生答:略)[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学生体验的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简洁明了的交谈教学,突出学习的主题。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会滚的玩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会滚的玩具》是人教版本美术一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
这一课程在一年级美术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向小学系统学习知识过渡的阶段。
美术课不仅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学科,也是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阵地。
本课程围绕“会滚的玩具”展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了初步接触,但《会滚的玩具》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将美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出具有滚动功能的玩具。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同时也为后续更复杂的手工制作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呈现了与“会滚的玩具”相关的内容。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会滚的玩具示例图片,如圆球玩具、圆柱玩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简易车辆玩具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玩具的形态和滚动的原理。
这些图片不仅展示了玩具的外观,还暗示了制作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创造性。
教材中的文字部分简洁明了地引导学生思考玩具滚动的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如何利用不同的形状和材料制作出会滚的玩具。
同时,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制作的玩具添加独特的装饰元素,使玩具更具趣味性和个性。
此外,教材中还渗透了环保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习惯。
二、整体设计思路(一)以兴趣为导向一年级学生对玩具充满热情,从他们熟悉的玩具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有趣的会滚玩具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二)知识与技能融合将美术知识与手工制作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如形状、色彩、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制作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创新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材中的示例。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7课《会滚的玩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制作会滚的玩具,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4.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1. 会滚的玩具的制作原理。
2.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制作会滚的玩具所需的材料:纸张、剪刀、胶水、颜料等。
2. 课堂示范所需的教具:示范用的会滚的玩具。
3. 学生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会滚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会滚的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会滚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制作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玩具展示在展示板上,互相欣赏、交流。
6.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要点,提高学生的认知。
板书设计:1. 《会滚的玩具》2. 制作方法和原理3. 学生作品展示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要求造型美观,滚动顺畅。
2. 写一篇关于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会滚的玩具,让学生了解了简单机械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课堂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但在作品的美观度和滚动顺畅度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进步。
第17课 会滚的玩具(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上册
第17课会滚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表现滚动物体的造型,并能够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表现滚动物体的造型,并能够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滚动物品,并将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滚动物品,如轮滑鞋、自行车、汽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会滚的玩具。
2. 新课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滚动物品的形状、颜色、结构等特点,让学生了解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
(2)教师通过示范,教给学生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表现滚动物体的造型,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品。
(3)教师讲解制作滚动物品的方法,如画、剪、贴等,并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3. 实践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表现滚动物体的造型,并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品。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完成的滚动物品展示在教室的展览区,供其他同学观赏。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创意、造型、色彩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制作方法,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发现滚动物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滚动物体的基本特征,学会了用简单的几何形状表现滚动物体的造型,并能够运用画、剪、贴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创意的滚动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一年级---《会滚的玩具》教案
课题:会滚的玩具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动的简易玩具在游戏式的活动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会滚的玩具的特点。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多种方式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3、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合理选用废旧材料,表现会滚的玩具的细节部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选材料、自筹材料、自制玩具的能力以及设计造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易拉罐、塑料小瓶、彩色纸等材料,演示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纸盒、小瓶、罐等材料,水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在讲台与学生课桌间用kt板设置一道斜坡,展示一些会滚的玩具。
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在展示一些滚不好的玩具时,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它们滚不好?而示范的玩具为什么滚的好,可以让学生上来拿着比较一下。
二、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有代表性的瓶、罐、纸筒等材料制成会滚动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滚的小玩具。
采用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大胆、自由的创造。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制作或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三、游戏:
作业完成后到斜坡处滚滚试试,看谁做的又漂亮,滚的又快、又好。
说一说:
1、你感觉这些玩具中哪一个最有意思?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介绍一下自己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如果再做一次,你准备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
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学生同时提出发展要求。
四、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后进一步提高“会滚的玩具”的设计创意。
札记:
学生寻找的会滚的材料中有的虽然是圆柱形的,但材质却太软,在经过学生的小手又画、又做的过程后便揉搓的不像样了,滚起来歪歪扭扭。
所以在选材上应提醒学生尽量选用硬一些的材料,如果实在要用较软的材料,也要在制作时轻一点,尽量不破坏材料原有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