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本章重点1.识记教育目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的基本含义及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大,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型覆盖面也较广。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广义和狭义的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标的概念以及它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素质教育的内涵等。

这些知识点均有可能出简答题或论述题,考生在复习时需加以重视。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如此。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等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性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老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样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不管学生有多大个别差异,如体质强弱不同、成绩高低不齐、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课件-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课件-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二节 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教育学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教育学意义在于:只
有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们才可能科学 地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深刻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 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明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 和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确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 发展学说作为我们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 (1)“原始的全面性”阶段 (2)片面发展阶段 (3)真正的全面发展阶段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新中国各个时期教育目的的简要回顾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中明确地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 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 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规定:“国家培 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 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人们把《决定》的这 段话简化为“四有、两热爱、两精神”。
(二)相关概念的简要辨析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定向功能 (二)规范功能 (三)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4

教育目的4





10.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决定》规定: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1.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要高举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和涂尔干(E.Durkheim,1858—1917)等。

(三) 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 本确认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不可 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历史上人本位和社会本位 两种价值取向的理论无疑会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 但决不能以其各自 的理论主张来简单代替教育目的的选择。 事实上,在社会中,一个人应该怎样发展,不只 是有人自身的依据,还有其所在社会的依据。一 个人怎样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根据社会发 展变化的实际来确定的。不仅个人是如此,教育 也是如此,只不过对发展的选择有所不同罢了


2、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包括德 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包含有全面发展 教育的诸因素,如个体的智力发展、品德发展、身体发展、审美发展等等。 3.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不仅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整个民族 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 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4.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基本使命。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 面发展进步,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与之相适应。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 各级各类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目的所体现的基本要求。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四章  教育目的

“目的决定方针”:
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 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 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 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 一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 果,即: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 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具体规定着教育“为 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2、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 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为谁培养人”
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 “培养什么样的 人”
代表人物:涂尔干。
4、“完美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
代表人物:斯宾塞 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提出了“教育预
备说”。是对“个人本位”和“社会本 位”之间超越的又一选择
5、“新个人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 个人与社会协调论
代表人杜威,他主张“使个人特性与 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
(1)提出儿童中心(教育即生长,在它自 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 据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教育工作 确定的总方向和行动方针。它是制定各 项教育政策的基本依据。
➢ “方针即目的论”:两者没有实质区别
“方针包含目的” ➢ “方针非目的论”
“目的决定方针”
“方针包含目的”: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宏观指导思想,是 总的教育方向、目的和政策,而教育目 的是指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以及 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 教育目的仅是教育方针的一部分,教育 目的的制定必须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贯 彻和实现教育的基本方针。

教育学课件 第4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课件  第4章:教育目的

2.社会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德、 代表人物:法国的孔德、涂尔干 观点: 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 来确定, 来确定,个人的一些发展都有赖于社 会需要,教育的结果也只能以其社会 会需要, 的功能加以衡量。 的功能加以衡量。 评价:否定了个人的价值, 评价:否定了个人的价值,过分强调 人对社会的依赖, 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 绝对化,唯一化。 绝对化,唯一化。
A.何谓应试教育? A.何谓应试教育? 何谓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 发展的实际需要, 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 目的, 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 教育思想和模式 应试教育就是迷信考试, 应试教育就是迷信考试,把考试当作 检查教和学的效果的唯一方法的教育。 检查教和学的效果的唯一方法的教育。
中国著名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日进有功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至人至德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四、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 1.个人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 3.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 说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课件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课件
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 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培养学生 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学 习品质和热爱科 学的精神等。
智育:是指向学 生传授系统科学 知识和技能,培 养和发展学生智 力才能的教育活 动。
体育:是指向学 生传授身体运动、 保健知识,增强 体质和运动能力 的教育。
主要观点
主要代表人 物
孔德和涂尔干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评价:
合理 之处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 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 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缺陷:
容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 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 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 人的本性发展严重束缚和压抑。
二、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1985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上,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 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 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 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 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 实践的思想源头。
•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 发展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 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 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 1994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 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 《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概 念。 •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 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 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 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 素质教育转变‛。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 的
汇报人: 202X-01-04
contents
目录
• 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 •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 教育目的的当代挑战与展望
01
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 教育的归宿。
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的需要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 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
环境。
信息素养的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成 为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 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
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的需要强调 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 习和持续发展。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教育无目的论
总结词
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不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而是让个体自由发展。
详细描述
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不应该有明确的目 的,而是让个体自由发展,让个体在探索和 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通过自我驱 动和自我实现来达到个人成长和发展。这种 理论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个体的自主性 和创造性,让个体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和发 展。
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根据受教育 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制定出符合其发展的教育目 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教育 目标。
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它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目的的确定有助于教育者明确教育的任务和责任,为受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的 教育服务。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第一节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一般概念•一、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概念•二、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一、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概念•1.教育目的概念•2.学制概念•3.培养目标概念•4.三者关系1.教育目的概念•是国家所规定的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方向和目标,所指明的是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总规格。

2.学制概念•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构成国民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学校总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期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培养目标概念•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所应达到的培养要求、质量规格。

Ps: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⑴讲解竞选过程的每个步骤和具体细节以及应注意的事项;•⑵由自愿参与竞选者发表演讲,共18人;•⑶全班举手表决,从中淘汰下来5位;•⑷通过唱票的方式刷掉余下13人中的4位,•⑸最后剩下的9人报校长审批后组成班委会。

•儿童不是学校课堂中完全被动的角色,而是这个特殊社会(学校)中自主的成员。

•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参与合作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经验,形成一种民主的意识、民主生活习惯和民主的技能。

•这种民主的感受是儿童应对未来作为公民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然而,我们在儿童、少年乃至青年时期,又何曾有过一种虽然形式繁琐,却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民主选举体验?•教师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价值喜好强行指定,或者带有意向性的暗示,或者以所谓提高效率之名随意简化选举程序,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对立的社会现实根源:社会处于比较混乱无序时 期,个人本位论盛行,用于反对现实社会,期望改 变社会;社会比较稳定时期,社会本位盛行,以社 会来约束人,保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对立的理论根源:个人本位论者只看到社会对人 性和个性的残害,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制约性;社会 本位论者只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和社会的稳定,没 有看到社会有待超越和改革。
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 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关于受教育者总体发展规格和 素质要求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 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教育目的又包括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 受教育目的两个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更多的是 代表社会发展的需求,表明教育者希望通过教育将 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素质的人。而受教育者的受 教育目的更多是代表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表明受 教育者希望通过受教育将自己发展成为什么样素质 的人。这两个目的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又有外在的 暂时的冲突性。
唯物的统一:实质上教育、人、社会三者之间是 在不断的适应和超越中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一定要抽象的问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谁对谁错、谁 更合适,都是无法笼统回答的,必须把二者放在特 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之下去考察才能得出相对的 结论。教育思想家们的论断一般都是厚此薄彼,很 少有绝对的偏激。
客观的说,以某一观点为基点,达成二者统一是 更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特点。因此,教育中的个人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社会历史条 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变化和有 所侧重的。
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全面发展的 人”。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2)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3)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 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Pedagogy适用专业:全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学时:51课程学分:3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育学》课程是师范院校所有师范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教育学课程共51个学时,3个学分。

《教育学》是一门系统讲授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课程。

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认识教育的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正确地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增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 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 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 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等。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本大纲除绪论外, 共14章, 大体上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1-6章): 着重阐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及教师与学生等问题。

第二部分( 第7-10章): 着重阐明教学的有关理论问题,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现状与改革、教学意义任务、教学过程规律、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其教学艺术和模式等。

第三部分( 11-12章): 着重探讨有关德育的问题,包括德育意义、内容、任务、过程和规律、德育原则、途径、方法。

第四部分( 第13-14章): 论述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等问题。

绪论教学内容: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四、学习与研究教育学的方法基本要求:掌握教育学的概念;了解教育学在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联系实际分析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章教育的概述教学内容:一、教育的基本概念二、教育活动的特点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基本要求:识记教育的概念(广义与狭义);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教育形态与现代教育形态的特点。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精]

教育学 第四章 教育目的[精]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 阶段工作(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者学期)工 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 结果。老师教案的第一个永远都是: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 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背景。
要素主义教育目的:巴格莱教育思想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主张把 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在民族生活、文 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与 知识要素,并坚决认为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等仍然是现 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要素主义也因此而得名。

妈妈,我再也不当博士后啦!”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2、意义和作用 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 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规则,它贯 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 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源头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共产主义 社会
人的全面发 展是与人的 片面发展相
对而言的
马克思关 于人的全 面发展学

现代大工业 生产的高度
发展
取决于社会 条件
受到社会分 工的制约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以培养学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育的目
的 是培养辅佐君王的官员。 在西方中世纪,宗教力量异常强大,教育目的是培 养宗教的守卫者。 资本主义社会一边培养接班人,一边培养听话的工 人。 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的是掌握社会生产的专门人才。

教育学原理——教育目的

教育学原理——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 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 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 主张教育应从受教育 者的本性出发,教育 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 的本性、本能的发展。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1.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概况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1.建国以来教育方针的概况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教育方针的 形式表现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 三个阶段: 50年代的教育方针 80年代的教育方针 90年代以来的教育方针
新的教育方针(十六大报告)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2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建设者和 接班人”;
▲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附:⑴我国教育目的贯彻中的问题
(3)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
教 育 目 的 体 系
国家总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逐 步
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具 体
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小学培养目标 初中培养目标 高中培养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 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 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 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 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 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依据和归宿。
3.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尺 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20页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目的 20页
Page 19
Thank you
(1)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 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却不仅仅是教 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 和实践针对性。
(2)联系:可以近似的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 ,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达的。
Page 16
教育目的 基本精神
1.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要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 (2)要坚持全面的人才观念 (3)要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观念
2. 坚持全面发展 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不可获缺, 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3. 培养独立个性 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 展的个性
期望和要求。

狭义: 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
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
人的要求。
Page 3
教育目的: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 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 ,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 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石忠仁主编《教育原理》, P157
3.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
Page 14
个人全面发展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b.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Page 15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 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 性的培养,从而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例如,由于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 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 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 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 人尊严与价值,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 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990年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 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在方向的规定上非常明确,即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指明了我 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既要懂政治,又要懂业务; 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伟大的共产主义 理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要求和素 质规定的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和特色。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 谓“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 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所谓 “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 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 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从我国传统教育目的观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 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德行,养成儒家所追求 的理想人格,通过修身养性,然后达到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如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 培养所谓“君子”、“贤人”,以便能够担当 治理国家的重任。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儒家教 育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不过,在孔 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很少有的,比较现实的目 的是培养“君子”。
由以上可见,我国古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 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教育塑造理想人格, 并以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德行修养服务并服从于 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体西用”的 方针,中学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础; 西学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以造就 国家所需要的各种实用的通才为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清华大学至今仍旧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作为育人理念。 又红又专成为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重要办 学方针,形成了诸如“双肩挑”、“政治辅导 员”,“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等鲜明中国特色的 人才培养模式。
红 砖
1985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 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 创造的科学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85年)为:“必须 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
“文革”时期,“四人帮”提出所谓“宁要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 级精神贵族”等,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 劳动者极端地对立起来,这种极左思维方式所 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取。
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大会议通过的 宪法中被表述为: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பைடு நூலகம்
君子是通过“文、行、忠、信”四教培养出来的具 有伦理道德之人。他要求学生能够以“仁”为核 心,以“礼”为形式;能够“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做到了这些,就称得上是君子了。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目的观,但更注重 普通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孟子认为,教育的 最高目的是“明人伦”。在孟子看来,“人伦 ”就是为人之道,主要包含着五种伦理关系,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亦称“五伦”。孟子认为,“孝 ”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只有在“孝悌”的 基础上才能形成人更高尚的品质,再经过进一 步的锻炼,便能养成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王瑞朋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从先秦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从总体 上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 教育思想的主流。从反映社会要求上看,我国古 代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 ,具体表现为“读书做官”,这种教育目的价值 取向在孔子那里就已经确立。孔子本人就说过: “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 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 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 会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 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 体现。所以,培养个性,应该更多地强调培养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
然而,我们并不赞成那种与社会利益、社会 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在现实的社 会生活中,也的确存在与社会发展逆向或异轨 的个性化要求,例如:损害社会利益或破坏社 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倾向,这都是完全背离 教育目的的。
对于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 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 道上来。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人的问题,我们 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问题而忽视或排斥对广大受 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
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 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 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 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 要方针。
“五七指示”是指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 林彪的一封信中对各项工作的原则性指示。毛 泽东指出,各行各业都应该以干好本职工作为 主,同时兼学政治、经济、文化,从事生产, 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 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 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 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方 针,这一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政治发 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 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地考虑到国 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个体 发展的要求,要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在强调全面发展 的同时,突出个性发展以及建立其上的多样性 发展,同时突出人才素质的时代性。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只是生产者,还是生活的享 受者,审美的需要也自然成为新型劳动者的素 质要求。
纪《 念月 法 国日 七: 月自 革由 命引 导 人 民 》 , 7 28
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注重个性, 特别是对主观性和自我表现的重视是浪漫主义美术的显著特征。
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法国名 画《印象•日出》。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生产者。我 国现行教育方针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都是这样的劳动者。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 劳动者,我国教育要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 和体力,使他们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体 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劳动技术能力。
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我国古代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研读儒家经典,即所谓“四书”、“五经”。 从隋唐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择官吏都是通 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并根据考试的结果来 授予相应的官爵,进一步强化了“读书做官” 的教育目的。自此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 末,科举考试一直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求得功 名的最主要途径,以致形成一些知识分子皓首 穷经以求得功名的悲惨景象。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 了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 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这 个方针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初期。
(三)建国后教育目的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变 革相适应,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 目的。
1949年12月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 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 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 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 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