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国传统教育目的观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 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德行,养成儒家所追求 的理想人格,通过修身养性,然后达到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如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 培养所谓“君子”、“贤人”,以便能够担当 治理国家的重任。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儒家教 育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不过,在孔 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很少有的,比较现实的目 的是培养“君子”。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对教育目的有新的表述:“坚持德智体 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 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 针。”
又红又专。红: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维 护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政权;专:就是掌握专门 的科学知识和精通专门的科学技术。
邓小平同志于1980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 常委扩大会议上做了《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 讲话中提到:“今天上午我看了清华大学一个 报告,清华大学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 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 思想工作。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 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这样做很见效, 现在学校风气很好。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 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 的”。
清华大学至今仍旧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作为育人理念。 又红又专成为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重要办 学方针,形成了诸如“双肩挑”、“政治辅导 员”,“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等鲜明中国特色的 人才培养模式。
红 砖
1985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 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 创造的科学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85年)为:“必须 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
在这种价值导向下,我国古代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研读儒家经典,即所谓“四书”、“五经”。 从隋唐开始,历代封建统治者选择官吏都是通 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并根据考试的结果来 授予相应的官爵,进一步强化了“读书做官” 的教育目的。自此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 末,科举考试一直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求得功 名的最主要途径,以致形成一些知识分子皓首 穷经以求得功名的悲惨景象。
“文革”时期,“四人帮”提出所谓“宁要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 级精神贵族”等,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 劳动者极端地对立起来,这种极左思维方式所 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取。
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大会议通过的 宪法中被表述为: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 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 动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教育方针,反映了社 会主义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教育工 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是发展我国教育的重 要方针。
“五七指示”是指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给 林彪的一封信中对各项工作的原则性指示。毛 泽东指出,各行各业都应该以干好本职工作为 主,同时兼学政治、经济、文化,从事生产, 批判资产阶级。“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 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 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 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方 针,这一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政治发 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 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地考虑到国 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个体 发展的要求,要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在强调全面发展 的同时,突出个性发展以及建立其上的多样性 发展,同时突出人才素质的时代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 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 性的培养,从而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例如,由于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 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 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 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 人尊严与价值,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 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由以上可见,我国古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 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教育塑造理想人格, 并以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德行修养服务并服从于 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体西用”的 方针,中学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础; 西学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以造就 国家所需要的各种实用的通才为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然而,我们并不赞成那种与社会利益、社会 秩序背道而驰、为所欲为的个性。在现实的社 会生活中,也的确存在与社会发展逆向或异轨 的个性化要求,例如:损害社会利益或破坏社 会秩序的极端自私自利倾向,这都是完全背离 教育目的的。
对于这种所谓的个性化或自由发展,必须加 以教育、约束,使其回到教育目的所要求的轨 道上来。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人的问题,我们 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问题而忽视或排斥对广大受 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
王瑞朋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从先秦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从总体 上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 教育思想的主流。从反映社会要求上看,我国古 代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 ,具体表现为“读书做官”,这种教育目的价值 取向在孔子那里就已经确立。孔子本人就说过: “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90年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Leabharlann Baidu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 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应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生产者。我 国现行教育方针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都是这样的劳动者。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质量标准。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 劳动者,我国教育要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 和体力,使他们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体 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劳动技术能力。
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不只是生产者,还是生活的享 受者,审美的需要也自然成为新型劳动者的素 质要求。
纪《 念月 法 国日 七: 月自 革由 命引 导 人 民 》 , 7 28
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注重个性, 特别是对主观性和自我表现的重视是浪漫主义美术的显著特征。
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法国名 画《印象•日出》。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 了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 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这 个方针一直沿用到新中国初期。
(三)建国后教育目的的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变 革相适应,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教育 目的。
1949年12月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 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 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种新教育是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 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 服务。”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二者并不互相排斥。所 谓“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 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所谓 “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 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 展的个性。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1912年,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新教 育意见》一文中,主张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五项为教育目的。同年9月,教育部公 布了民国教育宗旨。即“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 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 道德”。 1936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 草案》,规定:“中华民国之教育宗旨,在于发 扬民族精神,培养国民道德,训练自治能力, 增进生活智能,以造就健全国民”。
3、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在方向的规定上非常明确,即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指明了我 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既要懂政治,又要懂业务; 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伟大的共产主义 理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要求和素 质规定的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和特色。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4、培养独立个性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 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 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教育学所讲的个性,应该更多地从哲学、社 会学和教育学上来认识,是一个人的主体性、 独立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在社会关系中的集中 体现。所以,培养个性,应该更多地强调培养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
(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对不同时期的教育目 的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总的趋向是一致的,即 始终不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线。这些教 育目的体现了共同的精神实质。具体来讲,可 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 问题。社会主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新人应该是 以劳动为荣的。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分工的不 同,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 责。
君子是通过“文、行、忠、信”四教培养出来的具 有伦理道德之人。他要求学生能够以“仁”为核 心,以“礼”为形式;能够“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做到了这些,就称得上是君子了。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目的观,但更注重 普通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孟子认为,教育的 最高目的是“明人伦”。在孟子看来,“人伦 ”就是为人之道,主要包含着五种伦理关系,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亦称“五伦”。孟子认为,“孝 ”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只有在“孝悌”的 基础上才能形成人更高尚的品质,再经过进一 步的锻炼,便能养成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