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一)
测水修堰的李冰父子
测水修堰的李冰父子翻开世界水利史,还没有一座水利工程枢纽像都江堰那样古老且服务至今。
都江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古老的一位祖先,它修建于战国时期,距今二千多年。
都江堰又是中国水利工程史最年轻的一个后生,它的修整竣工可能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之中。
完成都江堰这一奇迹的,是李冰父子。
李冰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专家。
他既是一位廉洁勤政的好官(都江堰就是他担任蜀郡郡守期间修建的),又是一位深通水文灌溉的水工权威,每若干年修整一下的都江堰迄今仍是天府之国效率最高的水利设施。
李冰是秦国人。
秦国一直奉行奖励耕战的基本国策,所以傲视战国群雄,国力十分强盛。
自商鞅变法以后,国势日强的秦国于公元前316年,派兵灭掉蜀国,设置由国家委派的官吏郡守。
公元前250年左右,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郡守,为李冰创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奠定了政治上的基础。
李冰是为了根治岷江而修建都江堰的。
岷江纵贯蜀郡,水量充沛,咆哮野性,当时水患非常严重,经常洪水泛滥成灾,当地人民迫切要求治水。
李冰到任后,倾听民众呼声,耳闻目睹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景况,立即着手治理岷江。
岷江发源于四川、甘肃交界部的岷山,那里高山挺拔,终日积雪成为岷江水量丰盈的来源之一,奔腾喧哮的岷江急流而下,流到川北灌县附近,地势受四川盆地影响突然平坦,岷江水道突然敞阔,水流舒缓起来,上游带来的泥沙淤积起来,把河床淤塞了,水量充沛的岷江就放肆起来了。
到了灌县城外,偏偏有一座玉垒山,东西挡住了岷江,使江水不能畅流。
岷江东岸因为水流不过去往往会发生旱灾,而岷江西岸则由于水量过大,常常发生水灾。
当地人民早就盼望能把玉垒山凿开,分流江水,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溉造福乡里。
为了弄清岷江水情,李冰邀请当地几位治水能手,带领他的儿子李二郎,跋山涉水,实地勘察。
岷江两岸人民的治水经验丰富了李冰父子的智慧,在李冰领导下,治理岷江的伟大水利工程开始了。
玉垒山岩石坚固异常,当时铁器又不是很多,百姓们发明了火烧法等一系列开凿山石方法,经过很长时间苦干,终于凿开玉垒山。
二郎神与李冰之谜的论文
二郎神与李冰之谜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论文关健词二郎神李冰蚕丛鳖灵三星堆金沙商代遗址父子说的颠倒论文提要二郎神李冰地位与崇拜重心的此消彼涨,是官本位与民本位长期斗争的反映。
民本位的高涨,使二郎神名声和威望大超李冰百倍,官本位为反击民本位,将ニ郎神打扮成李冰儿子,民本位为了再次反击官本位,乃将二郎神长期供于二郎庙大殿,奉为主神,仅将李冰供于偏殿配享.造成”子掩其父”,颠倒父父子子四字基本原则的矛盾二郎神是古蜀国王蚕丛,李冰是古蜀国王鳖灵帝中国人不忘本,故黄帝陵至今有人参拜。
蜀人不忘本,故蜀人对老祖宗情有独钟。
蚕丛是蜀的化身,因为蜀本来就是蚕虫,一只夸张了眼睛(目)的蚕虫。
《诗经》上说:“蜎蜎者蜀,蒸在桑野。
”蚕为天虫,神圣之物.传说中,黄帝于蜀地娶蜀山氏螺祖为正妻。
蜀山氏嫘祖发明了种桑养蚕剿丝织帛,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这婚姻是以蚕虫为纽带。
蜀是蜀人的精神支柱,是蜀人的图腾,是蜀人的宗教,蜀字包孕着深厚的辉煌的文化内涵。
北宋蜀人黄休复卷九言:”古蜀有蚕市,每年正月至三月,州城与属县循环一十五处.耆旧相传:古蜀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至市居,此之遗风也.”该书卷九.蚕馒头又言’新繁李氏,失其名.,家养蚕甚多,将成值,桑大贵,.逐不终饲而埋之,鬻其桑叶,大获其利。
将买肉麦归家造馒头,食之,擘开,每颗中有一蚕。
自此灾疠俱兴,人口沦丧。
夫蚕者灵虫,衣被天下。
愚氓坑蚕获制,有此征报尔”。
成都又名锦城,锦,蚕丝所织,蜀与蚕,自古不可分离.,蚕丛为纵目人.1986年蜀地广汉三星堆祭坑出土的精美文物,正是古蜀文明的具体形象载体,其中的纵目人青铜面具,正是蚕丛,正是蜀的代表,正是蜀的化身。
李白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开国,特意与以蜀字命名其政权。
由于蜀在蜀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使得在蜀的帝王侯们,都要自命为“蜀”。
都江堰景区里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
都江堰景区里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都江堰景区里的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而修建的,我们都以为供奉的是李冰父子,既然是父和子,那么父亲肯定在前殿,儿子在后殿,我们想错了。
实际上二王庙的前殿里供奉的是二郎神,李冰夫妇在中殿,后殿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似乎不关李冰儿子什么事,而且前殿华丽开阔,中殿却有些局促,令人不解。
二郎神跟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他的风头反而盖过了实际主持修水利的李冰?李冰的儿子又去哪儿了,难道二郎神就是李冰的儿子?如果是这样怎么儿子反而占据了主殿?原来这是官方正史与蜀地民间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
官方正史记载中,都江堰是李冰首创,时值战国末期,秦国灭了蜀国,占据了成都平原的膏腴之地,却发现流经成都平原的岷江喜怒无常,水患频发,于是蜀郡太守李冰带领军民凿离堆、分江流,建成了这项遗泽万世的工程,《史记》和《华阳国志》都采纳了这个观点。
但古代蜀地广泛流行着二郎擒孽龙的传说,传说中岷江里住着一条孽龙,时不时用水害人,让百姓苦不堪言,二郎勇斗孽龙,最后把它用锁链锁住丢进宝瓶口上方的伏龙潭里,让它向宝瓶口吐水,为了防止孽龙再次作乱,老百姓还在宝瓶口下方修了一座锁龙桥,这样,都江堰的雏形其实就出现了。
有人说二郎擒龙的传说很早就有了记载,跟李冰治水的观点几乎同时出现,这个说法不知真假,但是二郎治水的神话在唐五代时期已经流行,这是有记载的。
另外二郎神长着第三只眼,而且是竖立着的“纵目”,很像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形象,有人推测二郎神最初的原型就来自古蜀先民,所以二郎治水的神话其实反映的就是古蜀人治水的历史。
真实的李冰治水和神话中的二郎神治水合二为一,经过历史演变,就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神话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李冰治水感动了上苍,玉皇大帝派杨戬化身为李冰之子“二郎”,斩妖治水擒孽龙,助李冰凿离堆,修堰筑堤,分内外江,通九河,护国救民,蜀民感其德,立庙于灌江口,修真容而奉祀,镇守灌江口,称灌口二郎神。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_神话故事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关于都江堰,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为都江堰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一:李冰降江神传说相传李冰上任之后,听说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妇,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打扮起来,准备送给江神,但是江神毫无动静。
李冰大怒,奋力拼杀,终于杀死由江神变成的苍牛。
后来,李冰塑造了三个大石人放在江心,并与江神约定:水枯的时候不能低于石人的脚背,水张的时候不能超过石人的肩头。
另外,李冰还刻了五条石牛作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石牛,来镇守江面,不让江中的妖怪作恶。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二:李二郎降恶龙传说又传说,古时的岷江中恶龙为害,李冰的儿子二郎带领海山七圣去降龙。
一场斗恶下来,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恶龙也身负重伤向南逃去。
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了恶龙的踪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儿子,为了促住恶龙来到此地,就对他热情接待,烧好了面条请他吃饱肚子。
不久,化作人形的恶龙也来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饥。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恶龙,也煮了一锅面条让它吃,谁知,面条到了恶龙的肚子里,都变成了带铁钩的链条,将恶龙从肚子里锁起来,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
至今,青城山下还有李二郎坐过的”屁股印“,和恶龙打滚的“滚龙槽”这两处遗迹。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三:夫妻桥(安澜桥)传说在都江堰上还跨了一条安澜桥,安澜桥又称夫妻桥,民间流传着夫妻二人修桥的动人故事。
说的是清代嘉庆年间,川西韩家坝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决心重修破败了的安澜桥。
他向各方募集资金,带领百姓动工修建,触犯了摆渡口渡头的利益。
渡头就勾结官府,以“草菅人命”的罪名,把何先生抓到牢里,后来死在牢中。
他的妻子决心继承夫志,继续请工匠修桥,终于建成了一座新桥。
这座桥以石头和木排做桥墩,用粗竹缆为栏,每隔十米竖木板紧固栏缆,桥身安稳可靠。
李冰父子治理故事
李冰父子治理岷江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先后废弃,唯都江堰水利工程自竣工至今,经久不衰,惠民两千余载,世所罕有。
其主持建造人便是李冰父子。
昔时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秦并蜀。
为将蜀地建成其战略后方,秦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
李冰守蜀的具体时间,未见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前277—前250年)。
李冰的身世乡里、生卒年代已不可详考,就创筑都江堰的情况,史籍记载也甚为简略。
关于李冰的籍贯,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
直至1999年,山西李氏后裔李保生读到了一本名曰《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及李冰的族属、生地至今不详。
想起自家族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而三本李氏家谱的总序上称李冰为始祖,并有李冰生平,“余李氏始祖讳冰,又名季冰,号称陆海,谥封金山顺泽候,二郎其子也。
”家谱原系郊斜村原李氏家庙遗物,造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6次续修。
1941年以后,家庙理事会解散,主事人李迎宴将家谱等物交给族人保存,直至1996年才再次现世。
于是自称李冰第70代后裔的李保生便给都江堰市政协写了信,从此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并经各方确认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解州郊斜村人。
1999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都江堰市文物局馆员等人组成的都江堰市考察李冰生平专家组,曾到郊斜村对李氏家谱和家庙进行了考察,认为李冰故乡在此的可能性很大。
为何李冰后人会出现在运城?李保生解释,他们这一支是李冰的儿子二郎的后裔。
秦灭亡时,李二郎举家迁回原籍。
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历史学家冯广宏认为,天下李姓原归于甘肃陇西,有一支因为种种原因迁徙到了魏,即现在的山西一带。
李冰幼时,秦入侵魏,并占地四百里,李冰从此成了秦人。
2008年4月1日,李保生一行5人带着20多米的长卷、三本厚厚的家谱,捧着李二郎的神位来到都江堰,受邀参加放水节。
李冰造堰文言文翻译
李冰,蜀郡成都人也。
冰少有奇才,善治水。
秦昭王时,为蜀守,闻岷江水患,遂决意治之。
乃召其子二郎,共议治水之策。
二郎曰:“父老相传,岷江之水,其源远且深,治之非一日之功也。
宜先筑堰,以分其流,然后疏导,俾水归其道。
”冰从其议,遂命工匠,兴工筑堰。
译文:李冰,蜀郡成都人氏。
李冰自幼聪颖,擅长治水之道。
在秦昭王时期,担任蜀郡郡守,听闻岷江流域水患频发,于是下定决心治理水患。
便召集自己的儿子二郎,共同商议治水之策。
二郎说:“据父老相传,岷江之源深远,治理非朝夕之功。
我们应当先筑堰,以分流河水,然后再疏导,使河水回归正道。
”李冰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工匠,开始兴工筑堰。
原文:堰成,水势大减,民得安堵。
冰复命凿山开道,导水入蜀,以灌溉田畴。
于是,蜀地农业大兴,百姓安居乐业。
译文:堰坝建成后,水势大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李冰又命令开凿山路,引水入蜀,用以灌溉农田。
自此,蜀地农业蓬勃发展,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原文:冰治水有年,功绩显著。
秦昭王闻之,赐封李冰为蜀侯,赐姓嬴,赐地千顷。
冰乃修治都江堰,疏导岷江,使水患得以根治。
自是之后,蜀地百姓无复水患之苦。
译文:李冰治理水患多年,功绩显著。
秦昭王听闻此事,封李冰为蜀侯,赐姓嬴,赐地千顷。
李冰于是修缮都江堰,疏导岷江,使水患得以彻底根治。
自那以后,蜀地百姓再无水患之苦。
原文:冰晚年,辞官归隐,潜心研究水利之术。
所著《水经注》,记载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衰,为后世水利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冰虽隐居,然其治水之道,流传千古,永为后人所敬仰。
李冰晚年辞去官职,归隐山林,专心研究水利技术。
他所著的《水经注》记录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衰,为后世水利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李冰虽然隐居,但他的治水之道流传至今,永为后人所敬仰。
总之,李冰造堰之事,堪称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他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蜀地百姓带来了福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遗产。
其精神品质,堪为后世楷模。
道教神仙信仰:二郎神【河渎诸神】
道教神仙信仰:二郎神【河渎诸神】二郎神为中国历代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其信仰起源于蜀,也兴盛于蜀。
二郎神世为水神,但其所指皆不尽相同,其来历与李冰、李冰之子李二郎、赵昱、邓遐等几位古人有关。
李冰李冰为秦朝蜀(今四川)郡守。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孝文王时,李冰为蜀郡太守,为郡民治理水患,凿离堆,穿=三,灌溉万顷良田,使川西平原去患致富。
民感其恩泽,立庙祭祀,使其神化。
后蜀封为“大安王”,又封为“应圣灵王”。
祀奉他的庙在永康郡导江县。
宋开宝五年(972年)诏修其庙,七年(974年)改号“广泽王”。
后世遂称厂济王,每岁一祀。
《风俗通》《新搜神记》《华阳国志》等书中均有记载。
李二郎李二郎为李冰之次子。
宋代朱熹的《朱子语类》云:“蜀中灌口二郎庙,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乃是他第二子。
”清代陈祥裔《蜀都碎事》云:“蜀人奉二郎神,谓之川主。
其像俊雅,侍从者擎鹰牵犬,盖李冰之子也。
”《常熟县志》记载,蜀郡太守李冰之子曾除蜀郡都江之蛟孽,有水功,故立庙。
该庙原来祭祀蜀王杜宁,名叫“望帝祠”。
公元494至498年之前,益卅剌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至郫县,原址改祀李冰,命名“崇德庙”,宋朝初年增祀李冰之子李二郎像。
从五代王建据蜀以后(935-990年),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
宋元丰年问(1078-1085年),民立灌口二郎神庙,宋仁宗嘉八年(1063年)八月,封李二郎为惠灵候,号“护国灵应王”。
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8年)改封“昭慧显灵真人”。
据《夷坚志》载:永康郡崇德庙乃灌口神祠,爵封王,置监庙官,蜀人事之甚谨,每时节献享。
及因事有祈者,必宰羊,一岁至四万头。
元至顺元年(1130年)封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李二郎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清雍正五年(1727年)敕封李冰渭敷泽兴仁通佑王,二郎神为“承绩广惠英显王”。
故后来改其祠为二王庙,今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
赵昱为隋朝道士。
柳宗元《龙城录》云: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从道士李钰学道。
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
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
二郎担山赶太阳是一个关于都江堰的民间传说。
相传李冰的儿子二郎收服了孽龙,并将其锁在都江堰的伏龙潭中,让它吐水灌溉农田,但都江堰市北边的山头还有一条火龙在作怪,导致五黄六月时火龙更加凶猛,草木被烤焦,禾苗枯死。
李冰便命令二郎前去收服火龙,二郎在追捕过程中发现了火龙的来历,于是决定担山开沟,在太阳落坡前截断火龙退路。
二郎爬上玉垒山,找到一根神木扁担,又去南山竹林编了一副能够装下两座山的大竹筐。
二郎头顶青天,腰缠白云,用扁担挑起两座大山,一步十五里,三脚两步一趟,一口气跑了三十三个来回,担了六十六个山头。
他在换肩时掉下一坨石头,成了走石山;歇气时撒下一些泥巴,成了涌山和童子山;抖落的鞋渣堆积成了大土堆。
这就是二郎担山赶太阳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二郎的勇气和毅力,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都江堰民间传说:治水专家李冰杀蛟龙,为民造福终成仙
都江堰民间传说:治水专家李冰杀蛟龙,为民造福终成仙文/晏砚砚1,李冰与都江堰我国古代有一个有名的治水专家叫做李冰。
李冰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织者,他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见的奇迹。
正是因为有他,蜀地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
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
在民间,关于李冰还有一个美好的民间传说,也寄予了百姓对于这个了不起的人物的敬仰之情。
2,李冰战恶龙话说水患治理好后,当地人民一直安居乐业,李冰也终于有了居家的闲暇。
一天,李冰正在小睡,恍惚间只见门外走进来一个穿蓝布袍的老汉,一进门,老人就哭着跪下来,口中喊着:“李大人,救命”。
李冰赶紧站起来,惊诧地扶起老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老人是这附近高景关的土地公公,当地人民生活也算平安。
可是前不久,山崖边上突然冒出来一座龙神庙,不知从哪飞来一条恶龙。
这恶龙不仅每天要吃大量牲畜,还要当地百姓每个月给它奉上一对儿童男童女。
如果不及时送上,它就兴风作浪,水淹村庄。
如今当地百姓已经流离失所,无法生存。
自己虽然是个土地爷,可是功力太浅,打不过恶龙。
听说李大人治理水患非常成功,一定在非常的本领压身,现在特地来求李大人救当地百姓一命。
李冰一听,这还了得,让我去看看。
要知道李冰最有把握的事就是治理一切水患,没有什么能够难倒这位神奇人物的。
这一生气,李冰就醒了。
虽然恍然觉得是个梦,但是宁可信其有,且去看看。
李冰赶紧骑上马来到高景关附近一看,果然正如梦中所听到的一样,当地村庄水患泛滥,方圆百里了无人烟。
附近倒是有一座山,只是那山上黑烟缭绕,似有不祥之意。
李冰一身正气,毫无所惧,催马向山上走去。
沿着小路一直向上走,忽见密林深处悬崖边上果然有一座庙宇,那庙宇正是黑烟最浓的地方,李冰走近前一看,门头上面写着“龙神庙”三个大字。
越往前走,庙宇里越散发出一股臭气。
李冰走入庙宇,只是迎面面目狰狞的龙神端坐当中,但是背后却盘着一条恶龙。
李冰父子的故事
李冰父子的故事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李冰父子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关于李冰治水的传说,东汉以后不断有所增附,唐代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
北宋开始流传所谓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治水等神话。
在民间传说中,神话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太平广记》有传,范成大指称冰擒神锁镇于伏龙观,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说:“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
”该书又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
”。
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外江)发掘出一尊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
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
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
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
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
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
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
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李冰人物生平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
中国历史故事-李冰有什么功绩关于李冰的儿子是谁 李冰最后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李冰有什么功绩关于李冰的儿子是谁李冰最后是怎么死的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之上,在世人的眼里它是一座完美的水利工程,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占有光辉的一页。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成功解决了蜀地的水旱灾害,还使成都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今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时间的洗礼,都江堰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依旧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前的传奇诗篇。
李冰此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修建了都江堰,李冰最开始是蜀地的太守,他来到蜀地完全是处于军事上的战略考虑。
蜀地沃野千里,地广人稀,地势险要,极其具有战略位置,而发源于蜀地的岷江又可以作为河运的最佳选择,这位秦国来说都是个十分诱人。
于是,在公元前316年,秦王听取了司马错的建议:“”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矣“,将蜀地给攻克了。
秦国据有了蜀地,也就抢占了战争的先机。
蜀地本就紧邻着楚国,秦国占有了蜀地,不仅将蜀地作为自己的物资供给中心,还可以利用蜀地的有利位置与楚国周旋。
因此,攻占蜀地是百利而无一害。
公元前272年,李冰走马上任,成为了蜀地的新一任太守。
上台后支持修建了造福后代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召集了一批有治水经验的百姓,大家一起商量对策,商量好后一个浩大的工程就开始了。
起初向江里抛掷石子,但是这种做法石子很容易被湍急的洪流给卷走,于是李冰又想到了编成一个个很大的竹笼,把很大的鹅卵石丢在竹笼里,都江堰大坝的基底就是这样建成的,此种做法不仅便捷,且就此取材,对环境的影响极小,可以说是经济又实用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杰作,而李冰的儿子究竟是谁呢?有的人说,李冰的儿子叫做李二郎,李二郎这个说法很早就流传开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中说:”溜口二郎乃是李冰第二个儿子“,加之《灌县志》里也提到过李二郎,只不过这里面的说法很含糊。
李二郎,貌似就是李冰的儿子了。
李冰父子治理故事
李冰父子治理岷江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先后废弃,唯都江堰水利工程自竣工至今,经久不衰,惠民两千余载,世所罕有。
其主持建造人便是李冰父子。
昔时蜀地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秦并蜀。
为将蜀地建成其战略后方,秦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任蜀守。
李冰守蜀的具体时间,未见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前277—前250年)。
李冰的身世乡里、生卒年代已不可详考,就创筑都江堰的情况,史籍记载也甚为简略。
关于李冰的籍贯,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
直至1999年,山西李氏后裔李保生读到了一本名曰《都江堰》的书,书中提及李冰的族属、生地至今不详。
想起自家族谱中有对“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而三本李氏家谱的总序上称李冰为始祖,并有李冰生平,“余李氏始祖讳冰,又名季冰,号称陆海,谥封金山顺泽候,二郎其子也。
”家谱原系郊斜村原李氏家庙遗物,造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历经6次续修。
1941年以后,家庙理事会解散,主事人李迎宴将家谱等物交给族人保存,直至1996年才再次现世。
于是自称李冰第70代后裔的李保生便给都江堰市政协写了信,从此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并经各方确认李冰籍贯为山西运城解州郊斜村人。
1999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都江堰市文物局馆员等人组成的都江堰市考察李冰生平专家组,曾到郊斜村对李氏家谱和家庙进行了考察,认为李冰故乡在此的可能性很大。
为何李冰后人会出现在运城?李保生解释,他们这一支是李冰的儿子二郎的后裔。
秦灭亡时,李二郎举家迁回原籍。
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历史学家冯广宏认为,天下李姓原归于甘肃陇西,有一支因为种种原因迁徙到了魏,即现在的山西一带。
李冰幼时,秦入侵魏,并占地四百里,李冰从此成了秦人。
2008年4月1日,李保生一行5人带着20多米的长卷、三本厚厚的家谱,捧着李二郎的神位来到都江堰,受邀参加放水节。
都江堰开头讲解导游词(六篇)
都江堰开头讲解导游词欢迎各位来到都江堰市游览。
现在我们的车正经过宽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转上玉垒山公路,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
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在此以前,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
后来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鳖灵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
鳖灵的巨大功绩,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让给了他,成为开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
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
其后,由于都江堰水利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前后有不少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维护中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变成规范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
因此,说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是毫不夸张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可说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积已由建国时的____万亩扩展到____多万亩。
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长效的伟大功能的奥秘所在。
都江堰开头讲解导游词(二)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垒山脚流到一座孤立的山头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这边走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
长堤的头部叫鱼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叫宝瓶口。
鱼咀、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咀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
二郎神的四个历史原型:他和沉香到底谁劈华山救母?
二郎神的四个历史原型:他和沉香到底谁劈华山救母?《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历史》之《封神演义》:一提到二郎神杨戬,小编首先想到的就是当年中国台湾当红小生焦恩俊版的二郎神,想当年那可谓是迷倒三地万千少女,今年的新版《封神演义》里的杨戬的扮演者罗晋也个大帅哥,据说剧中好像还和王丽坤主演的妲己还有一段虐恋,哎!你说这剧情,真是让观众们脑洞大开啊。
可以说从《封神演义》到《西游记》杨戬都是出场戏份不多却自带主角光环的角色,一出场就显得与众不同独行特立,《封神演义》中,他作为阐教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在多个战役中出手助阐教站队的西周阵营反败为胜,打败魔家四将,暗救黄龙、智擒土行孙、杀杨显,擒袁洪,可以说是阐三代中最耀眼的人。
而且从《封神演义》中的描述来看,杨戬是一个接近于完美的大神,不仅长得又帅,法力强,而且智商情商都十分在线,你看他在书中第四十回一出场,轻松的就摆平了围困西歧一年阐教阵营谁都搞不定的魔家四将,在战场上明明是被魔寿礼的花狐貂给一口吃了,却起死回生,把魔家四将的宝贝全给偷了回来,当哪吒都对他的这种本领表示震惊的时候,他却简单的一句“你我道门徒弟,玄妙各有不同”,你看,多虚逊的好同志。
第二天面对已经失去战斗力的魔家四将,杨戬同学只是恶作剧一般变成花狐貂咬了魔寿礼的手一口,而把擒杀魔家四将的首功让给了黄天化,一来是不抢功和自己内部的兄弟搞好团结,二来是对失去战斗力的对象不愿再起杀戮之心。
这份胸襟,可以说是《封神演义》的独一人。
这么完美的一个人,他的原型是什么谁呢?说法很多,小编还是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一一道来。
杨戬的第一个原型出现在上古时期,据说是跟随大禹成功治水的功臣。
当年水漫九州,大禹临危受命不辞辛劳,但是成效不大。
这时有人建议他驯服一条孽龙,然后利用这条龙治理水患。
大禹采取了这个建议,而被他驯服的孽龙,就是我们在《山海经》系列里讲到的那条帮助黄帝战胜蚩尤的应龙。
被大禹驯服的孽龙用尾巴划出九州的江河水道,于是各地泛滥的洪水回到自己的轨道,水患彻底解决。
二年级语文下册 二郎神介绍 沉香救母(一)素材 苏教版 素材
二郎神介绍
【二郎神的简介】
道教俗神。
传说司水,宋朝以后各地多建二郎神庙。
其来历有如下说
法:
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第二子,助父斩蛟锁龙,筑堰平患,蜀人奉为灌口
二郎神,祠祀不绝。
亦称为灌口二郎。
隋代嘉州太守赵昱斩蛟定患,后又显灵平
定水灾,民感其德,立庙灌口,奉为二郎神。
亦称为灌口二郎。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记玉皇大帝外甥杨戬,神通广阔,曾诛
六怪、劈桃山,号为灌口二郎。
晋邓遐为襄阳太守,斩沔水蛟除患,乡人立庙祠祀,因尝为二郎将,后尊为二郎神。
相传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二子独健,曾率天兵救唐明皇于危难之中,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毗沙门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张政烺引述不空《毗沙门仪轨》。
所载独健率天兵救援安西事,指出二郎神就是这个独健,认为这样就可以解释二郎神在早期的杂剧为什么和哪吒关系密切,因为哪吒是多闻天王毗沙门第三子,和独健是兄弟关系。
他还特别谈到了独健手中的金鼠与二郎神的细腰犬之间的联系。
【人们对二郎神的信仰】
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二郎神是影响相当广泛的一例。
自古以来,俗信多以四川灌口为二郎崇祀为正宗,且有迄今屹立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二郎庙(又称二王庙)为证。
与此对应,四川民间对二郎神崇拜也最称兴盛,凡驱傩逐疫、降妖镇宅、整治水患、季节赛会等各种民俗行为,莫不搬请二郎;有关二郎的大量传说,被编入多种戏剧,甚至影响至地名、山名。
1 / 1。
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一)
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一)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一)论文关键词:古蜀国文明遗址;李冰;二郎神;都江堰论文摘要:都江堰有四千多年历史,而不是现在一部分人认为的二千多年;二郎不是李冰的儿子,而是比李冰早一千多年的古蜀纵目英雄蚕丛;二郎本是二个郎,后来演变为一个“二郎”;三星堆、金沙、芒城等古蜀文明遗址的出土,雄辩地证明《史记》、《汉书》将李冰治水排列在古蜀国时代,是完全正确的。
一、都江堰开凿于古蜀国时代李白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和众多古人没看到过三星堆古蜀国遗址,没看到过成都金沙古蜀国遗址,没看到过都江堰芒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当然感到茫然。
芒城和成都平原上温江、郫县、崇州、新津的五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芒城距都江堰仅十几公里,在青城山下,其护城双河及双圈城墙设计、建筑之精巧,之科学,令人叹服,其引水渠之巧妙合理,令人称奇。
这些遗址足可印证古蜀国时代的治水英雄,如大禹、望帝、鳖灵等,并非杜撰。
其治水神话,皆有所本。
而望帝“教民务农”,必先解决水利水患问题。
神话产生的条件,一是时代远古,没有确切的纪年;二是史学滞后,史书史料被毁被禁被伪造,远古的历史,只能十口相传,传说中难免夸张走样;三是被神化对象,没年代没姓名没籍贯家世及详细事迹,即使史有其名,也只是只言片语,便于造神者附会发挥或张冠李戴。
四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惧,以及征服自然的梦想,使造神者有市场,一拍即合。
五是被神化者,有高出常人的能力、壮举,并对百姓有功。
准此,我们试比较一下李冰和郑国。
二人凿渠穿江的时间相同,李冰为公元前256——251;郑国为公元前246年完成工程的一半,为啥李冰神话那么多而郑国没有?《史记·河渠书》是第一个记载“冰”的,是编年体,它将“冰”排在禹之后,西门豹(前440年治水)之前,西门豹之后,才是郑国。
西门豹和郑国,都在《史记》及秦国史书中,有确切的年代,有名有姓,有详尽的事迹。
李冰父子的故事
李冰父子的故事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李冰父子的故事,供大家阅读!李冰父子的故事关于李冰治水的传说,东汉以后不断有所增附,唐代导江县(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
北宋开始流传所谓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治水等神话。
在民间传说中,神话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太平广记》有传,范成大指称冰擒神锁镇于伏龙观,南宋朱熹《朱子语类》说:“梓潼与灌口二郎两个神,几乎割据了两川。
”该书又说:“蜀中灌口二郎神,当时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今来现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
”。
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外江)发掘出一尊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会有什么样的延续。
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世世代代,大体是这样。
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都江堰一开始就清朗可鉴,结果,它的历史也总显出超乎寻常的格调。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3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
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3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
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
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接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
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
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李冰人物生平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
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来。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这是中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
战国水利家李冰生平简介
战国水利家李冰生平简介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国水利家李冰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冰生平简介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
他号称陆海,出身地与生卒年不详。
在公元前256年,他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
蜀郡那时是旱涝之地,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
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
李冰治水采取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他的成果也颇为可观。
在他所建的许多水利工程中,最为著名而且贡献最大的是都江堰。
几千年来,该工程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
后世的人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建了供奉二人的“二王庙”。
在1999年,李氏后裔李保生向都江堰市政协递送了一封信。
在信里,他提到自己家谱中写过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事。
后来经过多方验证,才确认李冰是山西运城人。
然而,后来又被提出异议。
四川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认为,修家谱有把历史名人列为家中始祖的习惯。
所以李保生家谱并不能证明李冰籍贯在山西。
不过可以确认的是,李冰籍贯不在山西就在陕西。
李冰是在修建完都江堰后病逝的,当时他正在建造什邡洛水镇的水利工程。
对于这样一位水利工程家来说,也算死得其所吧。
李冰虽然病逝,但他的功绩让他成为了四川人民的精神象征。
李冰治水的故事也成为口口相传的著名历史故事。
李冰父子李冰是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水利方面的专家,曾任成都一代的太守,在此期间,李冰带领儿子在治水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指导思想,秉承了道家的自然和天人合一。
后世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二人,特地在当地建庙,都江堰也因此成为了风景名胜。
李冰父子作为都江堰的设计和兴建者,将都江堰打造的规模宏大,地点合适且布局很合理,既发挥了排灌的作用,又保证了农业的生产。
在李冰成为蜀地太守之前,蜀地常年非涝即旱,人们世世代代和洪水作斗争,为彻底解决水患的问题,李冰代替政治家成为蜀地太守。
李冰锁龙的历史典故
李冰锁龙的历史典故李冰锁龙的历史典故秦朝的时候,四川的成都平原附近经常发大水。
秦昭王于是任命很有治水才能的李冰到蜀郡去担任郡守,主持治理那里的水患。
原来,这岷江里面有一个江神,是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
它稍有一点不高兴,就会兴风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没两岸的庄稼和村庄,祸害百姓。
它要求当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选出一个最漂亮的童女给它作媳妇,并且还要每家每户集结巨资给它举行热热闹闹的婚礼。
要是哪里有一点不遂它的心意,它就会发大水危害百姓。
当地的老百姓每年为了给江神办婚礼的事,弄得家家户户,一个个人心惶惶。
深怕自己的女儿会受到江神的残害,同时也承担不起那给江神办婚礼用的资费。
许多的人家为了躲避江神的悲惨迫害,不得不拖儿带女远走他乡,这样,致使岷江一带渐渐土地荒芜,人烟渐渐稀少了很多。
李冰到蜀郡上任后不久,他就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并且决定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治一治这条孽龙。
眼看一年一度为江神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
那些替江神主办婚事的人正在商量着如何给江神筹集钱财,以及选定谁家的姑娘时,李冰找到了他们,对这些人说:“今年的钱资就不用筹集了,新娘就选定我家的小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你们就不要再多费什么心思了。
”百姓听说李冰郡守如此的舍已为人,都感激涕零,同时也为李冰担心。
他们担心李冰会出什么事,他们也不愿失去这样的好郡守,都希冀他们的郡守能够战胜这条孽龙,消除祸患。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李冰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一同来到江边。
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坛祭奠完之后,坛下锣鼓冲天,钟乐齐鸣。
三鼓过后,江面上突然波涛涌起,水柱冲天有十余丈高,这就是江神来迎接新娘的仪式。
这个时候,人们本应把新娘送入水中。
可是,李冰连忙制止了他们,说:“不用着急。
我这次能与江神结为姻亲,真是荣幸万分,然而江神的尊颜,我李冰很想能够目睹为快,还请江神早点现身,不要误了这好时辰。
”说完,亲自斟满了一杯酒,走上祭坛举起奉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李冰、二郎的本来面目(一)论文关键词:古蜀国文明遗址;李冰;二郎神;都江堰论文摘要:都江堰有四千多年历史,而不是现在一部分人认为的二千多年;二郎不是李冰的儿子,而是比李冰早一千多年的古蜀纵目英雄蚕丛;二郎本是二个郎,后来演变为一个“二郎”;三星堆、金沙、芒城等古蜀文明遗址的出土,雄辩地证明《史记》、《汉书》将李冰治水排列在古蜀国时代,是完全正确的。
一、都江堰开凿于古蜀国时代李白诗云:“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李白和众多古人没看到过三星堆古蜀国遗址,没看到过成都金沙古蜀国遗址,没看到过都江堰芒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当然感到茫然。
芒城和成都平原上温江、郫县、崇州、新津的五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芒城距都江堰仅十几公里,在青城山下,其护城双河及双圈城墙设计、建筑之精巧,之科学,令人叹服,其引水渠之巧妙合理,令人称奇。
这些遗址足可印证古蜀国时代的治水英雄,如大禹、望帝、鳖灵等,并非杜撰。
其治水神话,皆有所本。
而望帝“教民务农”,必先解决水利水患问题。
神话产生的条件,一是时代远古,没有确切的纪年;二是史学滞后,史书史料被毁被禁被伪造,远古的历史,只能十口相传,传说中难免夸张走样;三是被神化对象,没年代没姓名没籍贯家世及详细事迹,即使史有其名,也只是只言片语,便于造神者附会发挥或张冠李戴。
四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惧,以及征服自然的梦想,使造神者有市场,一拍即合。
五是被神化者,有高出常人的能力、壮举,并对百姓有功。
准此,我们试比较一下李冰和郑国。
二人凿渠穿江的时间相同,李冰为公元前256——251;郑国为公元前246年完成工程的一半,为啥李冰神话那么多而郑国没有?《史记·河渠书》是第一个记载“冰”的,是编年体,它将“冰”排在禹之后,西门豹(前440年治水)之前,西门豹之后,才是郑国。
西门豹和郑国,都在《史记》及秦国史书中,有确切的年代,有名有姓,有详尽的事迹。
而“冰”却没有确切年代,没有姓,只有名。
《史记·河渠书》记“冰治水”只用了7个字,而记郑国凿渠却用了140多个字,其中6次明确点出“秦”字。
秦王朝修成郑国渠后,其水利使“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郑国渠。
”秦王朝为表彰治水有功的郑国,所以用郑国的名字命名郑国渠;秦王朝也可以把自然河流黄河改名为“德水”,那它为什么不把它修的都江堰命名为“李冰堰”呢?须知,都江堰的功用,比郑国渠大,比长城大啊!为什么秦史中多次提到郑国渠和长城,却只字不提都江堰?秦史官书写原则是官本位。
实行官本位的秦朝,不可能舍官述民,不可能不记官员李冰而只记工匠郑国。
除了《史记·河渠书》明确指出秦王朝修郑国渠之外,《史记·六国年表·秦表》中,再次在“始皇帝元年”一栏中,写道:“作郑国渠”。
《史记》中,明确地有具体年代地提到秦王与河水发生关系的事,共4次:一次是秦灵公八年(公元前417年),“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见《史记·六国年表·秦表》;“以君主妻河”,意为以公主嫁河伯);第二次是修郑国渠;第三次是始皇二十七年“更命河为‘德水’”(见《史记·六国年表·秦表》);第四次是秦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派千人潜入泗水捞周鼎,没捞找。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另外,秦史中还有两次间接提到治水和祭祀水神,一次是秦二世胡亥说:“禹凿龙门,决河亭水”,二次是秦二世“斋于望夷宫,欲祠泾,沉四白马。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按理说,秦史书中提到的这六次与水有关的事,都没有都江堰重要,都没有都江堰功绩大,为什么秦王朝史书中偏要丢西瓜捡芝麻,只字不提秦修都江堰呢?答案是唯一的:都江堰决不是秦人所修。
造成把凿都江堰的功劳误记在秦王朝帐上的罪魁祸首是李斯。
公元前213年,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秦始皇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周王室收藏的各诸侯国史书,除秦史外,尽行焚烧。
古蜀国史书,当然在焚烧之列。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焚烧史书的恶行,给史学家司马迁等人写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司马迁只写了《秦本纪》,而无法写蜀本纪、楚本纪……。
司马迁痛心疾首地说:“秦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
《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惜哉!惜哉!”司马迁看见在唯独保留的秦人的史书中,并没有丝毫秦人修都江堰的蛛丝马迹。
他只能尊重历史的真实,将遥远的修都江堰一事,排在大禹治水之后,西门豹治水之前,并且不用半个秦字。
“蜀守”,在众多时间空间都可能有,并不一定是“秦守”。
先秦的“蜀守”,是指诸侯国(蜀国)国君。
尚书.大禹谟>说”后非众,罔与守邦”《左传》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居为社稷之守”这说明春秋以前中国称四夷的国君为守。
司马迁自序说,司马迁的祖先在周代为”程国守”,后来,”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守在先秦意为”国君”.秦以后,守才只指”郡守”..还有一个更难解说的疑问是:《史记·河渠书》中,在大禹治水之后的一段记载中,用的是4个排比句,放在公元前440年西门豹治水之前的4个排比句,即“于楚……;于吴……;于齐……;于蜀……。
按照排比的原则,楚、吴、齐都是国名,蜀也应是国名,而不是郡名。
《史记》、《汉书》中,蜀都是国名。
东汉末应劭始作俑将蜀国误解为蜀郡,造成都江堰历史一千多年中被歪曲。
公元前440年之前,蜀是国,不是郡。
秦国决不可能向还没有被自己征服灭亡的蜀国派出郡守。
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桓灵之世,应劭称李冰为蜀郡守而不称蜀国守,是政治需要,因当时腐败泛滥,卖官鬻爵,民不聊生,黄巾起义一触即发,在大一统的东汉王朝中,忌讳出现国中之国,为稳定计,改蜀国守为蜀郡守,(秦灭诸侯国统一天下后,楚、齐、吴都未改为郡,只有蜀改为郡。
)这就是李冰被误解为蜀郡守的始作俑者。
本来,“秦烧天下书,诸侯史记尤甚”,“史官非秦纪皆烧之”,秦史不但不烧,反而要大力宣扬宣传。
为什么秦史中(如秦本纪、国语、国策等)都没有秦派冰入蜀治水而只有秦使郑国凿渠?《说明“天府”早在秦灭蜀之前的古蜀国就存在,其大量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早就存在,确证“冰”不是秦时人,不是郑国的同时代人,他比郑国古老得多。
由于古蜀国史籍毁于秦火,司马迁记冰凿离堆,不是根据古蜀国史籍,而是根据蜀地故老相传,他删去“荐伸先生难言之”的“不雅训”的神话色彩,只能剩下简约的两句话。
简约笼统,为东汉末年以后的好事者进一步造神提供了机会与方便。
试想,凿离堆穿二江这么巨大的工程,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炸药没机械没水泥钢筋没汽车……不啻是比今天三峡大坝艰巨百倍的事情,而冰一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则冰不是人,只能是神。
这就出现了令人尴尬的矛盾:士大夫荐绅先生认为冰是人,又无法向百姓解释一个人何以能完成那么多巨大的治水工程。
蜀地民间故老则认为冰是一个法力无边的万能的神,并代代加以祭祀崇拜与称颂。
应劭《风俗通》(该书亡佚,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文》有辑佚)关于李冰的说法,正是矛盾的产物。
在那段神话中,李冰是人,是秦昭王派来的人,但是,下文这个人变成了牛,与江神战斗,这人又变成了神。
应劭首创的“秦守”说,一开始就是夹杂在一大通荒诞的神话中出现的,颇似戏说。
古代老百姓愚昧、无知识、无文化,迷信还情有可原,应劭乃郡守,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士大夫,他的造神,是为维护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从而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应劭是河南项城人,任泰山太守,曾大力镇压黄巾起义,深受王朝嘉奖。
与应劭“秦守”说唱对台戏的,是东晋的常琚,常琚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说:“秦孝文王使李冰为蜀守”。
常琚是土著蜀人,是离都江堰仅数十里路的崇州人,应比河南人应劭更熟悉都江堰史事,又是专业史家,为何要与应劭“秦昭王”说唱对台戏呢?这是常琚不能直接正面否定“秦守”说而采用曲折隐晦的否定方式,他故意留一个伏笔,留一个漏洞,让后世细心的史家,从中发现猫腻,发现蹊跷。
常琚说:“秦孝文王使李冰为蜀守”,而秦孝文王上台三天就死了,即公元前250年10月乙亥上台,辛丑死。
三天能完成包括都江堰在内的十几处大型水利工程,这三天,只能是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三天。
三天内,要完成一个外放蜀地的封疆大吏的寻访、推荐、大臣评议、鉴定、上报、审查、批复、草诏、任命、授权、面君谢恩等众多程序和手续,当时行政效率有那样高吗?更何况,登基大典和病重而死再除去一天,只有两天。
两天,在电脑电话普遍的今天,都办不到!即使两千多年前的行政效率比今天高之百倍,在两天内任命了李冰到四川治水,而包括都江堰在内的那么多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至少也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其时间,只能推延到秦始皇时代,甚至西汉初年。
秦孝文王上台三天死后,秦庄襄王继位,在位3年,然后是秦王政(始皇)继位,秦王政上台的当年,即公元前246年,秦国本土关中的郑国渠开始开凿。
秦王政听说后,大怒,下令立即停止凿渠并要杀掉郑国,后经据理力争,秦王政才同意继续凿渠。
而劝说秦王政的人,竟然连当时秦已派李冰正在蜀大规模凿离堆穿二江修都江堰这么钢鞭的论据都不引用,秦王政和大臣们,能健忘若此,糊涂若此么?即使按旧说,都江堰开凿于公元前256年,其与郑国渠之始凿,仅隔10年,况且,10年修不完都江堰,也就是说秦王朝在关中修郑国渠时,都江堰正在进行修建。
为什么秦人会忘掉都江堰?不把都江堰写进秦史?“蜀山兀,阿房出”,为了修宫殿而尽砍蜀山,造成水土流失的秦王,不可能同时又派人来蜀兴修水利。
李冰是大官,郑国是民间工匠,按秦史官本位书写原则秦史不可能弃大官而述民工,而客现事实是秦史用140余字详细写郑国渠并出现7个秦字,对秦修都江堰一事竟然只字不提.这可怪了在各地大颂秦功的时代秦兴修都江堰这么大的功绩不正是大书持拢的机遇呜?秦史只记秦修郑国渠不记秦修都江堰雄辩地证明秦并没有修过都江堰《华阳国志·蜀志》说:“焚道有故蜀王兵兰,亦有神,作大滩江中.。
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
”该志焚道县条又说”滨江有兵兰李冰所烧之崖,有五色赤白。
”蜀王兵兰,蜀王鳖灵,蜀守冰,这“兵兰”、“冰”、“鳖灵”,发音相同,时代相同,治水手法相同。
在文盲众多的古代,在古蜀国史籍被焚烧、古蜀史只能靠民间十口相传的古代,同音字传讹的例子,比比皆是。
况且,在识字的文人士大夫写作过程中,也有“同音通假”、“音近通假”的惯例。
“蜀王兵兰”、“蜀王鳖灵”、“蜀守冰”,三者应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写法。
守,在先秦时代,是指诸侯国国王。
周天子巡守,即指与诸侯国国王会晤。
二、古蜀文明基因的孑遗——二郎神当以东汉泰山太守应劭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硬要将蜀地土著祭祀崇拜的李冰神,框定为一个人,一个具体的秦王派来的具体的人的时候,迷信神灵的蜀地故老、村夫愚妇们始终认为冰不是人而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