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的成因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
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
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
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
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游地区退耕还湖等。
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在河道上游建设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洪水的预报预测能力等。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要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
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洪涝灾害_洪涝灾害 -灾后应对措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1、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洪灾是指由于降水量异常增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地面大面积积水并造成灾害的自然现象。
洪灾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和雨水分布不均,降水量大、频率高,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容易造成洪灾。
二、地形因素地形起伏、水系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流、湖泊、山区等地形特点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水量,一旦降雨过大,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引发洪灾。
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洪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发、违法建设、乱占乱改河道等行为使得自然水系失去了正常的排水功能,一旦遭遇暴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甚至洪灾。
洪灾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破坏建筑设施洪水具有剧烈的冲击力,可以破坏混凝土建筑,冲毁道路桥梁。
洪灾还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交通瘫痪、通讯中断等一系列影响,给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二、影响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洪水泛滥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灾带来的洪水会淹没住房、商铺,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中的淤泥、垃圾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洪灾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应当加强对洪灾的防范意识,加大防洪抢险力度,减少洪灾对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的危害。
愿人们能够意识到洪灾的危害性,共同努力,减少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哎呀,说起洪涝灾害,真是让人头疼啊!这可是个不折不扣的“水灾猛于虎”啊!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出门也不怕遇到“水深火热”的情况了。
我们来看看洪涝灾害是怎么来的吧。
其实,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简单来说,就是雨水下得太多,排不出去,就会变成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治洪涝灾害呢?这里我给大家支几招:1. 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要想防止洪涝灾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排水问题。
我们可以修建水库、堤坝等设施,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排水管道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压力,降低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
2. 加强植被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植被的保护力度,比如种植防风固沙的树木、草皮等,这样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从而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3. 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防范胜于救灾。
我们应该加强防灾知识的普及,让人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
比如在暴雨来临前及时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涉水行走等。
只有提高了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在灾害发生时做到迅速、有序地自救互救。
4. 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也是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道路、建筑等,避免因为过于密集的建筑群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放。
还可以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防范洪涝灾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既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洪涝灾害的困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当然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紧张。
毕竟,我国在防洪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比如说,近年来我国成功抵御了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所以呢,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自己的防范措施。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洪涝灾害频发。
而洪涝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对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自然因素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受到多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雨水较多,地表蒸发量大,降雨过多则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另外,中国多山地带众多,山坡地和丘陵地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引起了洪涝灾害的加剧。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开发、填埋湿地、破坏植被等行为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增加。
农业方面,过度开垦河湖滩涂、滥用农药化肥等行为使农田排水不畅,加剧了洪涝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再次,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洪涝灾害产生了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加,中国的极端天气现象也愈发频繁。
短时间内大范围的降雨、突发性暴雨等气象现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最后,灾害管理不到位也是洪涝灾害发生与扩大的原因之一、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可以预测的,但由于一些地方的灾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防洪设施不完善、预警机制不健全,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综上所述,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不到位。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加强自然生态恢复,加强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以及制定科学的应对洪涝灾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只有全面防范和积极应对,才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洪涝知识点的总结
洪涝知识点的总结一、洪涝的定义洪涝是指由于降水量过大或者河流湖泊水位升高,导致土地和道路被淹没的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洪涝的原因1. 降水过多:如果一段时间内降雨量过大,会导致水流无法迅速排出,使得土地淹没。
2. 河流湖泊水位升高:长时间的降雨或者多个河流汇聚会使得河流水位升高,超出河堤容量。
3. 雪水融化:春季雪水融化的速度过快,会导致河流水位升高。
4. 海啸或台风:海啸或台风过后,会有大量的海水倒灌至陆地上。
三、洪涝的危害1. 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农田、城市、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损失,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
2. 生命财产安全:洪涝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导致房屋倒塌、车辆被冲走等危险情况。
3. 恶劣影响:洪涝会导致水质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卫生隐患。
四、洪涝的预防和减灾措施1.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排水设施,提高河流、湖泊的调蓄能力。
2. 防洪治理措施:建立健全防洪工程,修筑堤坝、河道整治等举措。
3. 增加预警设备:提前预警和发布洪涝信息,提醒民众做好应对准备。
4. 水域规划:合理规划河流、湖泊的规划,避免低洼地区的开发。
五、洪涝的救援和修复1. 紧急救援:洪涝发生后,要及时组织抢险救援,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 恢复重建:洪涝过后,要尽快开展清淤、修复设施等工作,使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
总结:洪涝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危害,必须采取预防和减灾措施,提高人们的抗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洪涝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超出河道容量,进而造成严重的灾害。
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1.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水汽含量增加,降雨量增加,降雨强度增大,进而导致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而山区则容易发生山洪灾害,因为山区地势陡峭,雨水容易形成急流,引发洪水。
3.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失修和不完善也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河道堤坝破损、排水设施不畅等问题,都会导致洪水无法顺利排泄,从而形成洪涝灾害。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发土地、乱砍滥伐、建设不合理等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二、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降雨情况,提前预警,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同时,加强气象科技研究,提高预测准确性,也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2. 改善水利设施: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加强河道疏浚和堤坝修复工作,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也是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
3.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恢复湿地、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缓雨水径流速度,降低洪水的危害。
4. 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建设,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水源涵养区,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通过加强公众防灾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食物供应链中断,引发一系列 健康问题,如腹泻、疟疾等。
社会秩序混乱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 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
作。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植被 破坏,土壤侵蚀,影响
生态平衡。
水体污染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污水 和垃圾流入河流湖泊,
造成水体污染。
动物栖息地丧失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目录
• 洪涝灾害的成因 • 洪涝灾害的影响 •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 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 洪涝灾害的案例分析
01
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
01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如强降雨、 飓风等,增加了洪涝灾害 的风险。
地形地貌
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 容易造成洪水积聚。
水文条件
河流流域的水文条件,如 暴雨、融雪等,会影响洪 水的形成和流量。
人为因素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导致雨水 无法有效排入河流,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堤防等建设不合理,会影响河流的泄 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动物 栖息地丧失,影响野生
动物生存。
气候变化影响
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气候 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等。
03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多部门 联合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和快速传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雷达监测等,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4、人类活动的密集情况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因人类过分集中,人们为了生活而不惜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区也极易造成洪涝灾害。还有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防洪除涝工程年久失修,导致防洪及排水标准降低。而当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时,不能有效的及时排除内水,从而发生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特点
发生频繁
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
洪涝灾害一般发生于多台风和暴雨的地区。你知道它的发生原因是什么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1、土壤与地质状况
当地的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且蓄水量多时,就很容易形成涝渍灾害。
2、地貌特征
当所处的地域存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径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流急、沟谷纵横等情况,就会较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此外,微地形复杂、地形低洼、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这样也会造成洪涝灾害。
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控策略
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控策略近年来,暴雨洪涝灾害在许多地区愈发频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那么,造成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是什么?如何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来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首先,关于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气象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变化带来了极端天气的增加,豪雨事件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
这种气候变化影响了大气环流格局,引发了暴雨。
另外,降雨集中度的增加也是造成洪涝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雨倾泻下来,如果地表无法迅速排水,就会导致水患。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雨水径流的不畅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之一。
其次,对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防控策略,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对雨量、水位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能够提前准确地预知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救援。
其次,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城市排水系统、河道和水库的改善和加固,都能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此外,还应加大城市绿地的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的生态蓄水容量,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再次,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避免土壤的过度开发、过度探矿等不合理利用,从而减少土地退化,改善地表径流状况。
此外,教育与宣传也是防控暴雨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然灾害防范意识,了解如何应对灾害并采取相应的自救和互救措施,对于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包括气象因素、降雨集中度增加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等多个方面。
而防控策略则应包括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强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加强教育宣传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减轻暴雨洪涝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洪水发生的原因有哪些洪水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流域广支流多,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2、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4、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下降。
5、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洪水是怎么形成的洪水是由于暴雨、融雪、融冰和水库溃坝等引起河川、湖泊及海洋的水流增大或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洪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给人类正常生活、生产活动带来的损失与祸患,简称洪水灾害。
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常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
海啸、风暴潮等也可以引起洪水灾害。
洪水一般出现在多雨季节。
雨水降落到地面以后,有的渗透到地底下去了;有的蒸发到空中去了;还有一部分,就顺着地面流,经过小沟、小溪,进入江河。
进入江河水量的多少,首先要看雨量大小。
雨下得越大,时间越集中,流入江河的水也就越多。
如果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入江河,水量超过了江河的最大输送能力,就会发生洪水,造成水灾。
另外,洪水的形成也受当地的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了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洪水,自古以来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威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场洪水灾害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水量突然增加是最主要原因;其次,则是与所在地的地形地势有关。
如在地势平坦地区,流水汇集,水流速度慢排水不畅导致水位上升。
而在山区,流速快,水流快速汇集,形成猛烈的山洪,泥石流。
第三,与人类活动有关。
人为破坏植被会加剧洪水灾害的产生,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当山区,河流沿岸植被遭到破坏之后,植被的蓄水能力,即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雨水落到地面之后,下渗量减少,大部分都转成了地表径流,导致地表积水,河湖水位上升。
植被破坏,还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河湖溃坝的风险更高。
洪涝灾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成因是什么有哪些防治措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洪涝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洪涝灾害成因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
(气候、地形、水系、植被)自然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人为原因:1、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涝灾害防治措施1、加固江防大堤2、兴建分洪蓄洪工程3、修建一些水库、4、重点治理荆等一些河段5、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6、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种植荨⒈3炙粒孤铱忱姆ド帧⒗目巡莸亍⒐确拍痢⑵苹瞪肪�7、禁止人们围湖造田等8、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洪涝灾害的危害1. 环境破坏经济损失洪水泛滥,淹没了农田、房舍和洼地,灾区人民大规模的迁移;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发生变化;洪水淹没村庄的厕所、粪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尸体的腐败,引起蚊蝇孳生和各种害虫的聚集。
2. 水源污染洪涝灾害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厕所、垃圾堆、禽畜棚舍被淹,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大量漂浮物及动物尸体留在水面,受高温、日照的作用后,腐败逸散恶臭。
这些水源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主要反映在微生物指标的数量增加,饮用水安全性降低,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洪水还将地面的大量泥沙冲入水中,使水体感官性状差,混浊,有悬浮物等。
一些城乡工业发达地区的工业废水、废渣、农药及其他化学品未能及时搬运和处理,受淹后可导致局部水环境受到化学污染,或者个别地区储存有毒化学品的仓库被淹,化学品外泄造成较大范围的化学污染。
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
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
洪涝灾害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
首先,降雨量的增加是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在降雨量极大的情况下,地表无法迅速排水,导致水体积聚,形成洪水。
如果降雨量连续增加,超过了地表和河流的承载能力,就会引发洪水。
其次,地质和地形因素也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之一。
当地表地质构造不稳定,土壤持水能力差,或者地形起伏大,流动通道狭窄时,即使降雨量不大,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另外,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洪涝灾害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混凝土和建筑物覆盖,地表的渗透性下降,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和排泄,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
此外,过度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农田排水系统也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最后,气候变化也是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降雨模式的改变,出现极端降雨现象的频率增加,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降雨量增加、地质和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避免或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洪涝灾害。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但咱们尽量把它说得轻松点儿。
洪涝一来,家里的地板像是被洒了水的厨房,衣服湿透,心情也是一塌糊涂。
哎,真是让人感慨万千,生活中总有意外,就像那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
我们得深入了解一下,为什么洪水总是不请自来,又该怎么防治它。
1.1 洪涝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可不简单,它的成因可多了。
首先,咱们得说说天气。
雨下得太猛,像是老天在开Party,结果这场Party把咱们的街道变成了小河。
再者,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本的田地被楼房、马路占满,雨水没地方去,简直就是“水来土掩”,没办法啊,只能往低处流。
还有就是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土壤容易流失,降雨的时候泥土承受不住,直接滑坡,结果水和泥一块儿涌下来,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1.2 其他成因当然,除了自然因素,咱们人类也得承担点责任。
比如,乱排污水,导致河流堵塞,水一涨就容易泛滥。
这就像是你家水池的下水道堵了,水根本没法流出去,结果就是满地的水。
再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让极端天气越来越常见,咱们可得警惕,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2. 洪涝灾害的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仅是水淹地板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可大得很。
首先,咱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人被迫撤离家园,生活被打乱。
想想看,平时好好的一家人,突然之间就成了“漂流家族”,到处奔波,这心情可想而知。
再者,农田被淹,庄稼颗粒无收,农民的辛苦全泡汤了,这可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结果却被洪水毁得一干二净。
2.1 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更是让人心疼,很多企业因为洪水停工,收入大幅减少。
小店铺老板们更加心急如焚,生意没了,怎么养家糊口?这个损失可不是小数目,真是让人直皱眉,心累得很。
还有基础设施受损,修起来又得花不少钱,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2.2 心理影响心理影响也不能忽视,经历过洪水的人可能会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老是梦到那场洪水,心里不踏实,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潜伏在我们身边,得好好关注一下。
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有哪些
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有哪些洪涝被联合国定义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城市洪涝灾害形成有多种原因。
下面就让本人来告诉你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欢迎大家阅读!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作为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必要条件,暴雨是由强对流过程中,经冷凝作用形成。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国降水量较大,尤其夏季会出现集中降雨,并常常出现暴雨。
统计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及江淮流域一般2年就会有1到2天的降水量大于100mm。
当暴雨两超过城市泄洪能力,就会出现洪涝灾害。
另外,地势低洼过矮积水也可能导致洪涝的产生。
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洪涝被联合国定义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它的危害的是巨大的,可总结为以下三点:人员伤亡人员伤亡是城市洪涝灾害的最大危害。
洪水是天灾人祸的产物,人的伤亡不是任何金钱能衡量的,这种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统计数据表明,洪灾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2019年安徽洪灾就造成29人死亡,数人失踪;2008年的洪灾全国死亡人数达508人。
造成城市固定资产损失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建筑、交通工具及建筑内财产等都属于城市固定资产。
过去,城市固定资产主要指建筑物,尤其是住宅,这些住宅一般是砖木结构或一层土木结构,洪灾时易损坏且内部财产难转移,故以往洪灾损失就是统计损坏房屋数。
且由于老城区地理位置等优势,洪涝并不常见。
随着社会及科技发展,现在建筑多为两层以上,内部财产一般都能转移到高处,且房屋不易发生坍塌。
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新建城市地理位置一般低洼等,洪灾出现频率增加,会造成一定的固定资产损失。
另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发地下空间,如地铁、地下车库等,这种若发生洪灾,损失会非常惨重,如1993年东京洪水,地铁被淹,损失及其惨重。
损坏城市命脉系统虽然与其它损失相比,洪涝灾害对城市命脉系统的直接损失不大,,但由于命脉系统的重要性,损坏所造成的间接危害却巨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命脉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在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这些系统。
若这些系统受到损坏,造成的损失会很惨重,美国纽约市就曾因为计算机进水导致内部数据丢失而损失上亿万元。
洪涝灾害形成的链
1、洪水灾害成因: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
2、雨涝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所致。
具体含义: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
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象灾害
6-7级
8-9级 10-11级 12-13级 14-15级 ≥16级
@时光
台风 热带气旋
飓风
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台风结构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天气特征 多云大风
狂风暴雨
台风眼
少云无风
台风(飓风)形成条件
(1)热力条件:广阔洋面水 温高(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 持在26℃以上)。 (2)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 充沛的水汽。 (3)其他条件:水平方向上 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②排水不畅
弯曲,排水不畅
河道
淤积或占用河道
③调蓄能力差: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3)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
但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 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①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 ②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宣传教育;推行防洪保险
[例1] (2021·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如图所示圩田海拔6~7米,巢湖多年平均水位 8.03米。
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 地势低,为洪水区,积水快,易内涝; 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 堤威胁。
1.我国旱灾多发区及成因 (1)我国旱灾多发区
冰凌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 纬度的河段,如黄河上游和下游的 部分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封冻,初春时上 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 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 水
(2)洪水灾害的成因
气候:降水多,变率大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一、成因河流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河流水量过大或河道不畅等因素引发的洪水灾害。
其主要成因如下:1. 大雨天气:暴雨或长时间持续降雨会导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超过河道容量,引发洪水。
2. 山洪暴发:山区地势陡峭,雨水迅速流入河流,形成山洪,加剧了河流的水位上涨和洪水的发生。
3. 雪融水:在冬季或春季,山区积雪融化导致大量融水流入河流,增加了河流的水量,容易引发洪水。
4. 天然堰塞湖溃坝: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堰塞湖形成,当堰塞湖的水位超过堤岸时,溃坝会引发洪水。
5. 河道疏浚不及时:河道淤积、杂物积聚等会导致河道断流、河道容量减小,水流不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二、治理措施针对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的河流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河流水情、雨情等信息,提前预警,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2. 加强河道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增加河道容量,提高洪水的排泄能力。
3. 构建防洪设施:加强河道护岸和堤防的建设,采用防洪墙、防洪闸等防洪设施,加强对河流的控制和管理,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
4. 发展水库调度:合理规划水库的蓄水和泄洪,通过调度水库的水位,减少洪水的冲击和危害。
5. 加强山区治理:加强山区的防洪治理,修建拦洪墙、梯田等措施,减少山洪的形成和冲击。
6. 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加强洪涝灾害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洪意识,掌握应对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总结起来,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大雨天气、山洪暴发、雪融水、天然堰塞湖溃坝和河道疏浚不及时等因素。
为了有效治理河流洪涝灾害,我们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疏浚河道,构建防洪设施,发展水库调度,加强山区治理,提高群众防洪意识,共同努力降低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暴雨、山洪、城市内涝等原因造成的河流或湖泊水位暴涨,水涝、山洪等水文灾害,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城市内涝、农田内涝等人为灾害。
洪涝灾害通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混乱,因此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洪涝灾害具有重大意义。
洪涝灾害的成因有多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和地质等因素。
气候因素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集中、暴雨频繁,从而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地形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陡坡地区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不透水的土壤和高地下水位会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排泄,从而引发洪涝。
人为因素也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
首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难以迅速排泄,引发城市内涝。
其次,过度开垦农田和毁林开荒等破坏性行为导致土地质地松散,水十分容易渗入土壤,形成农田内涝。
此外,水库、堤坝等工程设施的安全问题以及水库的放水不合理等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针对洪涝灾害,可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1.加强预警系统建设:完善气象监测网络,提前掌握气象信息,做好预警工作。
同时,加强对洪水、山洪等的监测和预测能力,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2.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修建雨水管网和下水道,提高排水能力。
对于旧城区,应进行改造升级,更新排水设施。
3.加强水库和堤坝的检修和管理:定期对水库和堤坝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疏导水库的积水,合理控制放水。
4.加强土地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过度开垦农田和破坏性行为。
根据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合理安排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作物种植。
5.提高公众意识:开展洪涝灾害防范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加强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的准备,并与相应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总之,洪涝灾害具有多种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灾害的成因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是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水文气象、土壤地质等自然因素和水利工程现状、运行管理状况等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 坡水、洪水成涝
××河中下流域地处小兴安岭东缘,松花江、××河下游。
西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高差大,沟谷纵横,径流峰高流急。
上坡林地坡水不仅对坡耕地造成水土流失、冲蚀沟,而且对低平原村屯及农田危害严重,沟道经常漫溢出槽,淹没农田;××河下游洪水峰高、松花江洪水长时间持续,对低平原区村屯及农田构成洪涝威胁。
另外,地形低洼,微地形复杂,排水迟缓,并受外江洪水顶托倒灌影响,使内水无法排除,造成洪涝。
1.2 水文气象
××河流域中下游位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漫长干燥、严寒少降水;夏季常受太平洋北上暖湿气流影响,炎热多降水;春季多风干燥;秋季降温快,温差大。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0毫米左右,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年内降水多集中在7~9月。
年降水量虽然不多,但时空分配变差大,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此期间常有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或受北上台风影响而形成的长历时连续降水过程,造成洪涝灾害。
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滞流耕地中的雨水及受冻结温度梯度作用上升到地表的地下水冻结成为固态,与冬季降雪一起,春暖融化滞存于耕地表层形成春涝。
故当地有“一年秋雨,两年成灾”之说。
1.3 土壤与地质
流域中低平原地表为厚1.5米左右的亚粘土沉积层,该土层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垂直下渗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含蓄水量多,易造成涝渍灾害。
向下为深厚的砂砾石沉积层,地下水位距地表仅1.5米左右,补充地表土层水量并阻滞地表水下渗。
雨季江河水位上涨高于地面,在下层砂砾石连通管作用下,使耕地地下水层上升至地表,低洼地的地下水甚至出逸形成地表水。
1.4 水利工程标准低,年久失修,工程不配套
××河流域中下游1976年以后修建了一部分防洪除涝工程,但由于防洪及排水标准低,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河水泛滥,内水受河水顶托,不能及时排除内水,致使农作物经常遭受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流域内堤防工程标准偏低,不足十年一遇,堤高1.0~3.0米,顶宽仅1.0~3.0米,边坡1:2~1:2.5,堤身瘦小,断面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且堤顶堤身受风雨侵蚀,损坏较严重,很多堤段前后存在坑塘等险工,甚至个别堤防堤段不封闭,河水倒灌形成洪涝灾害。
沟道设计标准低,不足三年一遇,断面小,排水不畅,沟道局部段有冲刷或淤积;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超期使用,工程管理维修不善,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现有的建筑物防洪及过流能力不足,致使排水不畅。
另外水利工程基础薄弱,待建工程较多,特别是田间工程,受到经济条件和投资力度限制,很多项目还没建,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工程应有的作用。